第一篇:常见的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处理
常见的造口及其周围并发症的处理:
常见的并发症:出血、水肿、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狭窄、回缩等。出血:
1、原因:擦洗造口用物过于粗硬,力度过于粗暴;造口粘膜糜烂,造口受到外伤,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扎线脱落,肠管内毛细血管破裂(肠道菌群失调严重、腹泻、放疗、化疗等)服用抗凝药物、伴有出血性疾病时,皮肤黏膜渗血。
检查:玻璃试管,手电筒
2、处理:
较轻的早期出血常发生在术后头72小时,轻微的造口粘膜,可见少处出血点,用湿纸巾轻轻压迫。方可止血。局部出血严重的可用止血剂,如:肾上腺素溶液(1%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100毫升)云南白药或局部激光电灼止血。必要时需手术止血。
水肿 :
1、原因术后短期内黏膜有轻度水肿现象,术后3-5天消退,持久不退应考虑血清蛋白过低、黏膜脱垂、造口狭窄等因素。
2、处理:轻度的可以不处理,重度的用镁盐或高渗盐外敷处理,并检查造口底板内圈不要太小,支撑棒不能太紧、腹带不宜太紧等。
皮肤黏膜分离:
1、原因::造口开口处肠壁粘膜部分坏死、造口粘膜缝线脱落、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
2、处理:1,、清洁及清创 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擦干,如有坏死组织,可使用清创胶。
2、填充腔隙 腔隙较浅,可仅使用康惠尔溃疡粉或糊剂,若腔隙较深,可使用海藻类填充条或糊剂
3、保护分离创面 用溃疡贴或者透明贴覆盖。
4、贴上造口袋,避免粪便污染,促使伤口愈
5、完全分离合并造口回缩的使用凸面底板及造口腰带。
粪水性皮炎:
1、原因:造口位置差;回肠造口没有形成适当的突起乳头;造口护理不当;皮肤邹摺造成渗漏;
2、处理:检查刺激原因去除;治疗皮肤问题;重新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掌握正确的安装技术。
狭窄:狭窄是造口狭窄及紧拉,造口皮肤开口细小,难于看见黏膜或造口皮肤开口正常,但指诊时手指难于进入,肠管周围组织紧缩。指检:箍指。
1、原因:造口周边愈合不良;血运不良;造口粘膜皮肤缝线感染;筋膜或皮肤疤痕组织收缩;手术时皮肤开口过小;手术时腹壁内肌肉层开口太小;Crons病复发,肿瘤压迫肠管(造口周围或造口边缘有肿瘤);二期愈合形成疤痕组织收缩。
2、处理:不严重者,可用手指或扩肛器扩开造口,但注意不可损伤造口,(从尾指开始慢慢好转后应用食指,涂润滑剂轻轻进入造口,停留2---5分钟,每天一次,需要长期进行。
泌尿造口,需要间隙性导尿(如狭窄引起尿潴留、感染、尿逆流,X片示肾肿大)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留意是否有便秘阻塞造口,若存在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及时诊治,避免自行服用泻药,以免加重病情 如情况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造口回缩:回缩是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层,容易引起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和病者情绪干扰
1、原因:游离不充分,产生牵拉;肠系膜过短;造口周边缝线固定不足或缝线过早脱落;造口周边愈合不良,引致疤痕组织形成;环状造口的支架过早去处;体重急剧增加;
2、处理:
凸面底盘可应用于非常严重的病例;皮肤有损伤者,可应用皮肤保护粉或无痛保护膜;乙状结肠造口而皮肤有持续损伤,可考虑用结肠灌洗法;减体重;严重病例可能需手术。
造口坏死:是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往往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
1、常见原因有:损伤结肠边缘动脉、提出肠管时牵拉张力过大、扭曲及压迫肠系膜血管、造口孔太小或缝合过紧影响肠壁血供。
2、分三度:轻度、中度、重度。轻度
表现:造口粘膜边缘暗红色,局部黑色不超过造口粘膜的1/3,无分泌物,无臭味,造口周围皮肤没有改变。
原因:造口底板挤压过紧,缝线结扎过紧。、处理:更换底扳;折除缝线;观察血运情况;局部生物频谱仪照射。中度
表现:粘膜成2/3的黑紫色,有分泌物,有异常臭味,造口中央成淡红色或红色,用力擦洗粘膜有出血。
处理:按轻度方法处理后坏死粘膜脱落再按伤口处理方法进行清创,皮肤保护粉保护膏。重度
表现:全部粘膜成漆黑色,有多量异常异味,擦洗粘膜没有出血点。处理:必须急诊手术,重做造口。
粪水性皮炎:粪水与造口周围皮肤长时间接触后,导致皮肤红斑、溃疡等炎症表现。回场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很大,一旦与皮肤接触,1h内即可引起红斑,数小时引发皮肤表面溃疡。
原因:造口位置不理想,回肠造口平坦或回缩,底板内圈裁剪太大,底板黏贴时间太长等。
处理:提倡术前造口定位,选择理想的造口位置,避免造口周围皮肤不平引起粪水的渗漏;对造口回缩者可选择凸面底板,以抬高造口基地便于排泄物的收集,底板内圈裁剪大小合适,一般直径大于造口2mm,内圈过大使造口周围皮肤易受粪水刺激,可常规使用防漏膏;对于造口周围皮肤不平者,造口袋黏贴后应体位保持不变10--15min,并用自己的手轻轻按压底板,或者电吹风热风吹烘底板,使底板和皮肤黏贴更牢固。
第二篇: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源、微粒污染的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常见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1.静脉炎的发生原因
(1)化学因素
药液过酸或过碱
过高渗或过低渗
刺激性较大
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 常用药物的pH值:
氨苄青霉素 10.0
磺胺合剂
10.0
环丙沙星 3.3~4.6
地伦丁10~12
多巴酚丁脸2.5
多巴胶2.5~4.5
强力霉素1.8
吗啡 2.0~6.0 非那根即异丙嗪4.0
钾4.0
托普霉素3.0
万古霉素 2.5~4.5(2)机械因素
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
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
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
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
无菌操作不严格
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
导管内血液残留 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病人的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 穿刺部位的微生物定植 2.静脉炎的分级(INS)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祥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
对静脉炎进行分级,利于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追踪。
3.临床表现
按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型,包括: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静脉炎发生率的计算
静脉炎的例数
静脉炎发生率= × 100%
静脉输液的总数
静脉炎发生率应低于5%或更低(INS标准),如果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5%,应寻找原因并予以排除。
5.静脉炎的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选择适合的静脉导管及穿刺针;
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避免在关节或活动度大的部位置针或置管;
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置深静脉导管(全麻术后24小时更换输液部位);
避免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
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输液;
适当加人缓冲剂,使输入液体的pH值尽量接近正常人体的pH值(7.4);
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使用高质量的无菌透明敷料;
加强外周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
输人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粗大的血管或留置深静脉导管。
6.静脉炎的处理
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进行热敷或热湿敷(50%硫酸镁或95%酒精); 搽喜疗妥软膏;
中草药外敷;
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药物渗漏包括渗出和外渗。
渗出: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外渗: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1.渗漏发生原因
(1)静脉针头部分或全部脱出血管。
(2)针头斜面穿透血管的后壁。(3)局部静脉内压增高。
静脉痉挛;
血管硬化:如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硬化、雷诺综合症、肝硬化等;
长期输注高渗、过酸或过碱或刺激性强的溶液,引起静脉炎或静脉血栓造成渗漏;
输液速度过快,如:静脉推注、加压输液。
(4)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强加的药物:
高渗性溶液:如50%葡萄糖液、甘露醇、肠外营养液等。
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酸钙、氯化钾等。
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20%磺胺嘧啶钠、硫贲妥钠等。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
化疗药物:发疱性药物和刺激性药物。
(5)发疱性药物: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阿霉素
表阿霉素
柔红霉素
氮芥
丝裂霉素
长春新碱
长春花碱酰胺
长春花碱
去甲长春花碱等
(6)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卡氮芥
氮烯咪胺
足叶乙苷
鬼臼噻酚苷
链脲霉素等
2.渗漏的一般临床表现
(1)输液部位疼痛,为烧灼痛或刺疼,并且逐渐加剧(2)患部肿胀,通常是沿着注射部位或针头的周围。
(3)静脉推注时感觉有阻力。
(4)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5)浸润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较低。
3.外渗的严重合并症
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出现疱疹及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溃疡下方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神经损伤:如高渗液外渗造成尺、桡、正中神经损伤。
骨筋膜室综合症:如手部间隔综合症,前臂筋膜室综合症。晚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等。
4.渗漏的预防
(1)提高穿刺技术。
(2)尽量避免使用静脉钢针。(3)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建议使用静脉中长导管或行深静脉插管。
(4)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5)最大程度地稀释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
(6)穿刺前局部热敷、输注时以缓释型硝酸甘油敷贴局部。(7)输液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疼痛,不能根据回血排除渗漏。
(8)告知病人输液渗漏的症状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9)过度活动的病人适当固定,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10)为不合作、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的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有人在旁协助。(11)避免在肢体屈曲的部位进行注射。
(12)进行静脉输液时,协助病人下床及回到病床上。
5.渗漏的处理
发生渗漏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如果渗出溶液刺激性不强时则予以热敷患部。6.细胞毒药物外渗的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2)以空针回抽渗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针。(3)局部封闭治疗,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2.5mg,需作多处皮下注射,范围大于发生渗漏的区域。
(4)使用拮抗剂。氮芥,丝裂霉素——5%-10%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渗漏的区域作皮下注射。
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外渗——二甲亚砜涂于患处,每6小时一次共两周。
柔红霉素外渗——局部注射50~100mg氢化可的松或局部静注8.4%碳酸氢钠5ml,减少药物与DNA结合。
长春碱类药物——局部封闭+磁疗以缓解症状。
(5)局部冰敷。
渗出后局部冰敷6~12小时,但草酸铂及长春碱类药则不宜采用冰敷,以免加重末梢神经毒副作用的发生。
(6)水疱的处理: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提高局部肢体,待自然吸收;直径大于2cm的大水疱,应在严格消毒后用5号细针头在水疱的边缘穿刺抽液使皮肤贴附,避免去表皮。
(7)磁疗:减轻疼痛和肿胀。
(8)外科治疗:保守治疗后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早期手术切除可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9)恢复期: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肢体功能。
1.发生原因
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
针头对穿血管壁。
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
拔针后按压时间过短、按压部位不准确。
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静脉穿刺失败后又立即在穿刺肢体的上方绑止血带。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局部皮肤呈青紫色
3.预防及处理
1加强培训,提高穿刺技术。2熟悉常用静脉和动脉间的解剖关系。3如一侧肢体穿刺不成功,应改为对侧穿刺。4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并拔针进行局部加压止血。5拔针后正确按压(按压针进血管处而不是针进皮肤处)。6拔针后勿立即在穿刺肢体的上方绑上止血带。
已形成血肿者:小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血肿早期冷敷,48小时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1.发生原因
使用夹板使外周浅表神经受压(尺神经经尺沟处、腓总神经经腓骨小头处)、静脉针刺伤神经或发疱性药物渗漏损伤神经。
2.症状
受损神经支配部位的肢体出现麻木、无力、刺痛感,甚至功能障碍。3.预防及处理 避免局部神经受压。
熟悉神经与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走向,穿刺中病人出现剧痛或触电感时,立刻拔针更换穿刺部位,并观察患者的肢体有无疼痛、麻木和活动功能。
发生神经损伤后,患肢不宜过多活动,可进行理疗或据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
1.发生原因
病人对输入的溶液或药液产生过敏。2.临床表现
轻者出现发热、皮疹、寻麻疹;
严重者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冷汗、紫绀、头晕、眼花、烦躁不安、抽搐、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重者喉头水肿,病人呈濒死状态。3.预防和处理
1询问过敏史。
按规定进行过敏试验。2正确判断阳性指征。3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4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
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抢救。1.热原样反应的原因
(1)非代谢微粒:如橡胶屑、纤维、玻璃屑、药物结晶等。
(2)某些药物:如右旋糖酐中带有大分子物质、生物制品含有微量蛋白质、还有类胆固醇类药物等。
(3)某些机械刺激:如输入静脉的液体温度与人体体温差异过大,输液速度太快,药物浓度太高、刺激性过大,都会造成机体反射性的发冷发热。
(4)溶液的质量问题: 瓶盖松动、瓶身破裂,使瓶内液体被污染。
(5)某些药液本身就易致输液反应,如白蛋白、B-内酰胺类药物、细胞色素C、蝮蛇抗栓酶等。
(6)输液器具被污染:输液器具包括输液瓶、袋、管道及针头等。
(7)联合用药:①加药时被污染或药品变质。②有些液体在加入某种药物后,可导致pH改变,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分解、聚合、沉淀、产生微粒而导致热原反应。
(8)护理操作过程不正规或环境的空气造成溶液污染。
(9)病人机体自身因素:①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2.处理
1)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2)对症处理。3)药物治疗。
3.预防
1)输液前应注意检查药物。2)加强供应室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3)输液环境应清洁卫生。
4)减少联合输注、注意配伍。5)控制输液速度、药液温度。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七、静脉输液危象——气栓型危象 1.原因
较大量气体随液体进入人体静脉系统,大量双氧水治疗过程中也可发生。
2.机制
大量气体随静脉进入血循环至右心、阻塞右心室肺动脉口,妨碍血流进入肺内,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衰,严重缺氧可危及生命。
3.临床表现
眩晕、皮肤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后背痛、伴有窒息感,呈濒死状。
4.预防处理
静脉输液时避免气体随液体进入人体静脉系统。
给氧,嘱病人左侧头低脚高位卧位,避免气体阻塞肺动脉口。
八、静脉输液危象——负荷过重型危象
1.原因
输液过多、过快,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
2.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大汗、咳嗽、咳泡沫血痰、烦躁不安、被迫坐位。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
3.预防处理
控制输液速度。
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血量;35%酒精湿化加压给氧使用镇静剂、脱水剂、强心剂等。
九、静脉输液危象——超高热危象
1.原因
输液过程中致热原进入静脉系统。
2.机制
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病理性体温升高,并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
3.临床表现
病人表现为寒战、体温高达40℃以上,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脉搏快、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4.预防处理
严格执行操作前查对,如有效期、密封情况等。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环境清洁。
高热病人先降温再进行输液。
输液时,不能食用冰冷食物及冷水,减少因冷刺激引发过敏反应。
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要立即停止输液,适当保温;病人高热时,用药物降温;抽搐时用安定、地塞米松等药物;物理降温时可用酒精擦浴与温水擦浴交替进行。
十、静脉输液危象——晕厥型危象
1.原因
病人体质弱、精神紧张、穿刺疼痛、环境不良等都可引起。2.机制
该反应平均10分钟可以自行缓解。反应实质是血管性晕厥:精神紧张可造成迷走神经亢进,内脏血管扩张。
3.临床表现
突然晕倒、出汗、面色苍白、口唇甲床发绀、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呼吸加快,呈迷走神经亢进样反应。
4.预防处理
穿刺前做好解释工作,细致观察、体贴病人,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
体质虚弱者卧床。
发生晕厥反应时立即将病人平卧床上,松解衣扣,约10分钟不能自行缓解者,吸氧,必要时药物治疗。
第三篇: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摘要】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明显增加。由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严重的,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位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并发症 防治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逐年升高,WHO对亚洲的母儿健康调查显示,在我国剖宫产高达46.2%,有个别城市甚至达60—80%,其中无医疗指征的剖宫产占11.7%,成为了世界之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并不能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同时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危险性上升。同时,手术引起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着母儿的健康,防治并发症,是妇产科医生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对母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近期影响 1.1产褥感染
1.1.1产褥感染与剖宫产的关系 剖宫产是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剖宫产促进了产褥感染的增加。Spiandorello等对147例产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剖宫产引起的产褥感染是正常的5.5倍,剖宫产引起的子宫内膜炎是正常分娩的20—30倍,剖宫产是造成盆腔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程度也较阴道分娩者严重。据统计,剖宫产术后继发生殖道感染者高达38.5%,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远高于阴道分娩者。1.1.2相关因素 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后产妇抵抗力降低,增加了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机会;Guimaraes等研究发现,产程延长是剖宫产引起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2.16;其余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早剥、ICP等,这些不利因素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为病原体浸入机体创造有利条件,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1.1.3预防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率是减少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胎膜早破,治疗贫血,产程中加强监测,及时缩短产程,防治产后出血,是预防产褥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术后合理有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降低产褥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1.2晚期产后出血
近年来,由于剖宫率的上升,由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亦屡见不鲜,且有上升趋势。文献报道剖宫产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为1.26%。
1.2.1相关因素 ①感染:感染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局部蜕膜脱落出血;感染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甚至裂开;子宫内膜炎。②子宫切口缝合技术问题:术中止血不彻底,形成局部血肿或缝合过多、过密,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致使伤口不愈合,在肠线溶解后,血管重新开放,引起大量流血。③子宫下段横切口过低,接近宫颈、宫颈部组织主要组成为纤维组织,肌细胞只占10%,愈合力差,而且易有局部缺血,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而致最后切口裂开出血。4胎盘、胎膜残留出血。
1.2.2治疗 在全身支持治疗的同时可使用宫缩剂,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凝有胎盘、胎膜残留时可在治疗3-5天后,在B超引导下进行清宫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保守治疗失败可能性大,可作血管栓塞术或剖腹探查,若子宫切口周围组织坏死范围小,炎症反应轻,可作清创缝合。若组织坏死范围大,酌情作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
1.2.3预防 晚期产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剖宫产并发症,以子宫切口裂开最多见。预防其发生应注意 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②对试产病例,应严密观察产程,尽量在宫口扩张的活跃期内作出头盆关系的正确判断,防止产程过长;③若行剖宫产术,应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切口按解剖层次缝合,不宜缝合过多、过密;④术中止血要完全;⑤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⑥注意围手术期用药;⑦防止产褥感染。
1.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1.3.1相关因素 ①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疾病等。②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口也妨碍切口愈合。③缝合技术:过密缝合增加局部的缝线异物反应。④手术操作粗暴。⑤术中止血不彻底。
1.3.2治疗 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在抗感染、用宫缩剂基础上应用中药活血化瘀,纠正营养不良,保守治疗无效,则剖腹探查,清除坏死组织后再缝合,对瘘已形成致大出血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
1.3.3预防 ①子宫切口选择恰当,避免撕裂。②提高手术技巧:根据子宫肌层及血管解剖特点来缝合子宫切口,疏密恰当,减少组织创伤及缝线反应。动作轻柔,彻底止血。③预防及抗感染治疗:术中扩宫颈后注意消毒宫颈内口:如合并胎膜早破或宫腔感染时,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及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④加强观察、早期诊断;⑤加强应用,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1.4肠梗阻
1.4.1相关因素 多见于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生低钾血症所致;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粘连所致。也有人认为精神因素亦可引起一定作用。1.4.2防治 处理应从预防开始,医生应向产妇耐心解释手术经过,使之密切配合,心情舒畅,保持正常的肠胃功能。术中尽量避免触摸压迫肠管。并在剖宫取儿时,快速吸尽羊水,避免刺激腹腔器官。另外,术后禁用产气食物,动员产妇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治疗应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控制炎症和胃肠减压。保守治疗无效,并且严重,应尽早剖腹探查,解除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1.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
1.5.1相关因素 国外报道产科病人静脉血栓病率孕期与非孕期相同,而产褥期发病率较非孕期高3-10倍,剖宫产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静脉血栓病的风险,妊娠期血液本身多是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回流,使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肢体活动少,静脉输液时间长;手术引起大量组织破坏,释放凝血活酶,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盆腔、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5.2防治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深静脉血栓史及其他高危因素,纠正贫血、脱水、心脏病及糖尿病,术中减少组织损伤及对盆腔血管的刺激,术中、术后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病人早日下床活动,预防产褥感染,及时发现小腿部不适等早期症状。一旦确诊下肢静脉血栓应积极治疗。①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后血栓脱落,防止肺栓塞发生。1-2周后炎症消退可起床活动。②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和消肿。③绷带加压,使用到血栓彻底吸收为止。④湿热敷,用25%硫酸镁加温至50°C左右,将纱布蘸湿放在肢体患处,反复多次,有消肿和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作用。⑤消炎止痛,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同时,在无抗凝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主要采用抗凝治疗,可配合溶栓、抗血小板疗法及中药等治疗。
2、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远期影响 2.1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腹壁切口疤痕处,其他部位如泌尿道、盆腔内少见。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断增多。
2.1.1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血管播散学说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等理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内膜种植有密切关系,潜伏期多在半年至2年,少数可达21年。
2.1.2防治 由于腹壁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病灶处于大量的结缔组织包围中,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本病的发生要尽量减少内膜的种植,首先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不重复使用清理宫腔的纱布,胎盘取出后手套要及时更换,缝合子宫切口时,缝线不要穿过子宫内膜,关闭腹膜后用0.9%氯化钠液冲洗切口,避免子宫内膜组织和间质成分遗落于切口,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2.2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
2.2.1 CSP的发病机制 此病至今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手术所致子宫内膜的损伤有关,由于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瘢痕处的微小裂隙,以后再次妊娠时受精卵通过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并在此着床后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并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目前认为CSP有两种类型:①绒毛种植瘢痕处不断向宫腔发展,有时可持续至出生,第三产程可发现胎盘植入,可因胎盘附着部位持续出血而行子宫全切术;②绒毛种植在瘢痕凹陷处并不断向宫壁发展,胎盘会因为缺少血供而生长不良,可能在妊娠早期即引起阴道出血,子宫穿孔或破裂如未及时处理可有致命大出血的危险。
2.2.2 临床特征 CSP是异位妊娠中的少见类型,临床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容易误诊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或清宫时引发致使性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
2.2.3 CSP的早期诊断 瘢痕妊娠的诊断主要依据超声和磁共振检查(MRI)。有文献报道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达86.4%。Jurkovic等认为超声检查是诊断CSP的金标准。以下几点有助于本病诊断: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史;③有或无痛性不规则阴道流血;④清宫术中、术后大出血或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
2.2.4 CSP治疗 CSP的治疗关键是早诊断、早处理,一经确诊需立即住院。治疗的目的是杀死胚胎,排出妊娠物,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由于CSP临床少见,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书及联合治疗等。2.3再次妊娠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以疤痕子宫破裂最为常见,占子宫破裂的50%,是子宫破裂原因之首。据国外报道,前次剖宫产者子宫破裂的发生率是非手术者的16.98倍。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及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宫内死胎,严重出血、休克甚至DIC、子宫切除。2.3.1相关因素 ①子宫瘢痕处由结缔组织形成,缺乏弹性,随着孕周增加,子宫增大,特别是宫缩时宫内压力加大,原手术瘢痕处作为一个薄弱部分容易破裂。②子宫瘢痕处愈合不良与前次手术时机、切开部位及缝合技术直接关系。妊娠晚期子宫胀大,尤其在分娩过程中,愈合不良的瘢痕处不能承受子宫内压力的增加,逐渐自发破裂。子宫体部切口疤痕比下段切口疤痕更易发生破裂,其发生率是下段切口的数倍。③首次剖宫产术前、术后情况:由于术前有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病史;术中切口延裂、出血;孕期贫血,抵抗力下降,造成切口感染,影响愈合再次妊娠晚期原有瘢痕限制了子宫下段形成,而引起肌层断裂。④胎动,羊水流动、巨大儿、头盆不称均造成宫壁压力不均匀,使本来脆弱的子宫下段瘢痕发生渐进性的破裂。
2.3.2诊断 子宫破裂按破裂程度,分为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性破裂。不完全破裂多见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破裂,常缺乏先兆破裂症状,仅在不全破裂处有明显压痛,腹痛等症状,体征也不明显。因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在2次剖宫术时发现。完全性子宫破裂多见于宫体部纵形切口疤痕,不一定出现破裂时突发性腹痛的典型症状,有时产妇出现休克才被发现,偶有2次剖宫产术中发现。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子宫有无破裂及其破裂部位。
2.3.3防治 一旦确诊为瘢痕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依情况行破口修补,若破口大,不整齐,有明显感染者,应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破口大,撕伤超过宫颈者,应行子宫全切术。预防瘢痕子宫破裂有几点:①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②尽量避免古典式剖宫产及子宫上、下段纵切口剖宫产;③提高剖宫产子宫缝合技术,缝合原则是对齐、止血、松紧适度;④剖宫产后应当在两年后考虑再次妊娠;⑤有子宫破裂高危因素者,应加强产前检查,提前2周住院,做好分娩计划;⑥避免粗暴的阴道助产术。
2.4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
2.4.1剖宫产与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关系 文献报道,有剖宫产史发生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产妇5倍,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的粘连发生率高达67%。剖宫产史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是无剖宫史的35倍,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约30-35%需行子宫切除。植入性胎盘往往与前置胎盘合并存在,因这两种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原因。2.4.2病理过程 一般认为子宫损伤内膜缺乏或缺陷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剖宫产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缺陷,受精卵因血液供应不足,为摄取足够营养而胎盘面积扩大,可伸展到子宫下段。滋养细胞可直接浸入子宫肌层,并不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
2.4.3诊断 B超是公认的诊断前置胎盘的最佳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但预测胎盘粘连、植入准确性则远不如定位诊断。对于前置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前未发生或只有少量流血者应警惕胎盘植入。
2.4.4处理 在确保母亲安全的前提下保护胎儿生存,尽量延长胎龄,使胎儿达到或接近足月,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有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均应做好大出血的处理技术力量和充足的血源准备。对于有生育要求且出血可控制胎盘部分植入且未达浆膜层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对于胎盘植入面积大、深、子宫壁薄、子宫收缩差,短时间出血量多,应果断行子宫全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对迅速止血、抢救生命至关重要。
2.5盆腔粘连
2.5.1相关因素 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腹膜的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对腹膜的剥离、缝合等,均可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导致粘连。严重粘连造成再次手术的困难,粘连易增加出血,损伤腹腔脏器;粘连造成宫外孕、慢性盆腔炎发病率增高,给产妇身心带来极大痛苦。
2.5.2预防 术中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组织干燥;关腹前吸净腹腔积血,以防血液中纤维蛋白析出引起粘连。手术切口部位应用透明质酸,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可减少盆腔粘连的发生
总之,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健康损害是严重的,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近期和远期的损害,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防治剖宫产并发症,预防胜于治疗。一方面产科医务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提高产科整体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能,提供人性化高质量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自然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另一方面,提高手术技术和手术技能,促进包括麻醉、医生、护士的整个手术团队配合建设;同时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其家属对妊娠、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分娩方式有所了解,在知情基础上选择分娩方式,减少社会因素性剖宫产。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剖宫产这一技术,应用得高效而必要,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篇: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透析中低血压
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1)采取头低位。(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死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预防
(1)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入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二)肌肉痉挛
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预防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1)防止透析低血压发生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2)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3)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4)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三)恶心和呕吐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或电解质成份异常(如高钠、高钙)等。
2、处理
(1)对低血压导致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见透析低血压节)。(2)在针对病因处理基础上采取对症处理,如应用止吐剂。
(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智欠清者。
3、预防针对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避免出现恶心呕吐的关键,如采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四)头痛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透析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对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咖啡血浓度降低,也可出现头痛表现。
2、治疗
(1)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2)如无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对症治疗。
3、预防针对诱因采取适当措施是预防关键。包括应用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规律透析等。
(五)胸痛和背痛
1、积极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是心绞痛(心肌缺血),其它原因还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压、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
2、治疗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治疗。
3、预防应针对胸背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六)皮肤搔痒
是透析患者常见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治疗会促发或加重症状。
1、寻找可能原因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
2、治疗可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外用含镇痛剂的皮肤润滑油等。
3、预防针对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 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以保持皮肤湿度,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
(七)失衡综合症
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1、病因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 改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2、治疗
(1)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 过度变化。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2)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它相应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 小时内好转。
3、预防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症的关键。
(1)首次透析患者: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以内。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 小时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2)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益。
(八)透析器反应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临床分为两类: A 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 型反应。其防治程序分别如下。
1、A 型透析器反应主要发病机制为快速的变态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5min 内发生,少数迟至透析开始后30min。发病率不到5 次/10000 透析例次。依据反应轻重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咳嗽、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休克、死亡等。一旦考虑A 型透析器反应,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1)紧急处理
1)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2)予抗组胺药、激素或肾上腺素药物治疗。
3)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予心脏呼吸支持治疗。(2)明确病因主要是患者对与血液接触的体外循环管路、透析膜等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毒剂(如环氧乙烷)、透析器复用的消毒液、透析液受污染、肝素过敏等。另外,有过敏病史及高嗜酸细胞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应用者,也易出现A 型反应。(3)预防措施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1)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
2)选用蒸汽或γ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路。3)进行透析器复用。
4)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药物,并停用ACEI。
2、B 型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20~60min 出现,发病率为3~5 次/100透析例次。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其诊疗过程如下。
(1)明确病因透析中出现胸痛和背痛,首先应排除心脏等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包炎等。如排除后考虑B 型透析器反应,则应寻找可能的诱因。B 型反应多认为是补体激活所致,与应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关。
(2)处理B 型透析器反应多较轻,予鼻导管吸氧及对症处理即可,常不需终止透析。(3)预防采用透析器复用及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预防部分B 型透析器反应。
(九)心律失常
多数无症状。其诊疗程序如下:
1、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
3、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时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4、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搏器。
(十)溶血
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腹痛、发热、畏寒等。一旦发生应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1、明确病因
(1)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2)透析液相关因素如透析液钠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受消毒剂、氯胺、漂白粉、铜、锌、甲醛、氟化物、过氧化氢、硝酸盐等污染。(3)透析中错误输血。
2、处理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予以处理。
(1)重者应终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中血液。
(2)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 提高至许可范围(3)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3、预防
(1)透析中严密监测血路管压力,一旦压力出现异常,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2)避免采用过低钠浓度透析及高温透析。
(3)严格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严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十一)空气栓塞
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立即抢救。其处理程序如下:
1、紧急抢救
(1)立即夹闭静脉血路管,停止血泵。
(2)采取左侧卧位,并头和胸部低、脚高位。
(3)心肺支持,包括吸纯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4)如空气量较多,有条件者可予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
2、明确病因与任何可能导致空气进入管腔部位的连接松开、脱落有关,如动脉穿刺针脱落、管路接口松开或脱落等,另有部分与管路或透析器破损开裂等有关。
3、预防空气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严格遵守血透操作规章操作,避免发生空气栓塞。(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和透析器有无破损。
(2)做好内瘘针或深静脉插管的固定,透析管路之间、管路与透析器之间的连接。(3)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内瘘针或插管、透析管路连接等有无松动或脱落。(4)透析结束时不用空气回血。
(5)注意透析机空气报警装置的维护。
(十二)发热
透析相关发热可出现在透析中,表现为透析开始后1~2 小时内出现;也可出现在透析结束后。一旦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发热,应首先分析与血透透析有无关系。如由血液透析引起,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原因
(1)多由致热源进入血液引起,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复用不规范、透析液受污染等。(2)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可引起病原体进入血液或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扩散,而引起发热。(3)其它少见原因如急性溶血、高温透析等也可出现发热。
2、处理
(1)对于出现高热患者,首先予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
(2)考虑细菌感染时作血培养,并予抗生素治疗。通常由致热源引起者24小时内好转,如无好转应考虑是感染引起,应继续寻找病原体证据和抗生素治疗。
(3)考虑非感染引起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3、预防(1)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复用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起致热源污染。(2)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3)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4)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十三)透析器破膜
1、紧急处理
(1)一旦发现应立即夹闭透析管路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丢弃体外循环中血 液。(2)更换新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进行透析
(3)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情况,一旦出现发热、溶血等表现,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寻找原因
(1)透析器质量问题。
(2)透析器储存不当,如冬天储存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3)透析中因凝血或大量超滤等而导致跨膜压过高有关。
(4)对于复用透析器,如复用处理和储存不当、复用次数过多也易发生破膜。
3、预防
(1)透析前应仔细检查透析器。
(2)透析中严密监测跨膜压,避免出现过高跨膜压。(3)透析机漏血报警等装置应定期检测,避免发生故障。(4)透析器复用时应严格进行破膜试验。
第五篇:并发症处理
导尿操作并发症处理
(一)尿道黏膜损伤 1.发生原因
(1)操作者技术不规范,插管获拔管时动作粗暴。
(2)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患者精神紧张,在插管时发生尿道括约肌痉挛,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3)所选用导尿管粗细不合适。
(4)使用气囊导尿管时,插管深度不够既向气囊内注水造成气囊压迫后尿道,导致黏膜水肿出血。(5)引流袋位置放置不当,致使引流管过度牵拉,气囊压迫后尿道,导致黏膜水肿出血。2.临床表现(1)尿道内疼痛。(2)尿道外口溢血。(3)排尿困难。()尿潴留。3.预防
(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操作时手法轻柔,插管速度要缓慢,男性患者插到两个弯曲和三个狭窄出时尤为注意。
(2)操作者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并向患者做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3)选用合适的导尿管,插管前充分润滑导尿管,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
(4)男性导尿时将气囊导管插入膀胱见尿后需再插入6cm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损伤患者的后尿道。(5)患者翻身、床上活动时,引流袋位置摆放合适,避免过度牵拉。4.处理流程
通知医生→拔除导尿管→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用药→观察尿液颜色→记录
(二)尿路感染 1.发生原因
(1)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
(2)引流装置的密封性欠佳、留置导尿管时间长、尿袋内尿液反流、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尿路感染。
(3)留置尿管期间,尿道外口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上行感染。
(4)尿道不全梗阻、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置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增加了感染的机会。2.临床表现
尿频、尿痛、尿急,感染严重时有寒战、发热,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3.预防
(1)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所用物品严格灭菌。
(2)选用质地柔软的导尿管,引流装置应低于膀胱的位置,防止尿液反流,也可选用防逆流引流袋,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倾倒尿袋的尿液。
(3)每日会阴部消毒擦洗1~3次,及时清洗尿道口以保持清洁。
(4)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尿管,对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应定时夹闭,开放导尿管,以训练膀胱的功能。
4.处理流程
通知医生→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病情及尿液的量、色、性状→症状加重→拔除导尿管→记录
(三)虚脱
1.发生原因
尿潴留患者短时间内大量放尿,腹腔内压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导致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发生虚脱。
2.临床表现
头晕、恶心、呼吸表浅、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有的伴有肌肉松弛、周身无力,严重者伴有意识不清。
3.预防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放尿速度要缓慢,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4.处理流程
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通知医生→手指掐压人中穴→吸氧→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用药→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记录
(四)尿潴留 1.发生原因
(1)长期留置导尿,一直开放引流,未训练膀胱充盈与排空的功能,导致膀胱功能障碍。(2)泌尿系统感染时,尿路刺激症状严重者影响排尿致尿潴留。(3)导尿管滑脱而致无效引流。(4)患者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2.临床表现
(1)患者有尿意但无法排出。
(2)尿潴留严重时,膀胱明显充盈胀大,下腹痛难忍。3.预防
(1)对确需长期留置导尿者应定时夹闭,开放导尿管,以训练膀胱的功能。
(2)及时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给予碳酸氢钠口服碱化尿液。(3)检查引起尿潴留的原因。
(4)调整体位和姿势,选择适宜的环境,诱导排尿。4.处理流程
(1)检查尿管是否通畅→必要时冲管→如仍不通畅→拔除尿管→重新留置导尿→观察尿量→记录(2)排尿困难→加强心理护理→诱导排尿→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留置导尿→记录
(五)拔管困难 1.发生原因
(1)导尿管原因:导尿管老化变性、气囊腔堵塞致气囊内气体或液体排出困难。
(2)患者的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尿道平滑肌痉挛。长期置管,尿垢形成,使导尿管与尿道紧密黏贴。
2.临床表现
(1)常规方法不能顺利拔管。
(2)拔导尿管前,气囊内气体或液体不易抽出。(3)拔管时患者感觉尿道疼痛。3.预防
(1)选用优质导尿管,置管前认真检查气囊的注、排气情况。
(2)气囊腔堵塞者可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用导尿管内置导丝刺破气囊拔除导尿管。(3)对于精神极度紧张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使患者尽量放松。(4)拔管前从尿道口注入少量石蜡油,并轻轻转动,以防黏膜、血痂与尿管粘连。4.处理流程
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记录
(六)引流不畅 1.发生原因
(1)导尿管原因:引流腔堵塞、导尿管在膀胱内反折打结、导尿管折断。(2)气囊充盈过度,压迫刺激膀胱三角区,引起膀胱痉挛,造成尿液外渗。(3)导尿管受外力牵拉变形,影响尿液引流。2.临床表现
留置尿管后无尿液流出或引流尿量减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3.预防
(1)留置尿管期间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l)、多活动。(2)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遵医嘱每日做密闭式膀胱冲洗一次,定期更换导尿管。(3)防止导尿管反折、折断,不要过度牵拉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变形。(4)对于膀胱痉挛者,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4.处理流程
检查尿管→无菌注射器抽吸→调整尿管位置→观察尿量→必要时更换导尿管
(七)误入阴道 1.发生原因
老年期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松弛,阴道肌肉萎缩牵拉,使尿道口陷于阴道前壁中,造成尿道外口异位。2.临床表现
导尿管插入后无尿液流出,而查体患者膀胱充盈、膨胀。3.预防
(1)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2)如为找不到尿道外口引起导尿失败,则应仔细寻找尿道外口。4.处理流程
导尿管误入阴道→拔出尿管→重新更换尿管→重新正确插入。
肌肉注射操作并发症处理
(一)硬结形成 1.发生原因
(1)同意注射部位反复、多次、大量注射药物。
(2)药物浓度过高、推注速度过快、用力不均匀、注射部位过浅等。(3)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4)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2.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伴有局部肌肉萎缩、疼痛。3.预防
(1)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
(2)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ml,注射速度要缓慢,准确掌握注射深度。
(3)对于一些难吸收的药液,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4)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熟练掌握注射技术。4.处理流程
停止在此部位注射→局部热敷或按摩,用50%硫酸镁热湿敷→观察→记录
(二)神经损伤 1.发生原因
(1)注射时针头刺中神经或靠近神经部位。
(2)药物直接刺激神经或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形坏死。(3)2岁以下的婴幼儿选择注射部位不准确。2.临床表现
神经支配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出现局部肌肉萎缩。3.预防
(1)遵守操作规程,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开神经和血管走行部位进针。
(2)正确掌握给药途径,注意观察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的局部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3)2岁以下的婴幼儿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4.处理流程
患者主诉注射区麻木或放射痛立即拔针→停止注射→通知医生→遵医嘱局部理疗、热敷,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严密观察肢体运动功能状态→记录
(三)针头堵塞 1.发生原因
(1)抽吸瓶装药品时瓶塞橡胶造成针头堵塞。
(2)注射药物过于粘稠、药液未充分溶解、悬浊药液、针头过细等均可造成针头堵塞。2.临床表现
注射推药物时阻力大,无法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注入体内。3.预防
(1)抽吸瓶装药物时,以45°的角度穿刺进入橡胶塞,可减少橡胶赛堵塞针头。
(2)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针头,对黏稠药液、悬浊液应充分溶解,并选择合适的针头抽吸药液。
4.处理流程
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1.发生原因
(1)针头本身有质量问题,如针头过细、过软、针头钝、针尖有钩等。(2)穿刺部位有硬结、瘢痕。
(3)注射时体位摆放不当,使局部肌张力高。(4)注射操作不规范。
(5)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不匹配,刺入过深等,均可造成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2.临床表现
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3.预防
(1)选择质量合格的针头。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3)注射时取舒适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
(4)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勿将针体全部刺入组织内。
(5)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明确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6)消瘦和小儿使用的针头型号宜小,刺入深度酌减。1.处理流程
稳定患者情绪→患者保持原体位→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针体如已完全没入皮肤→通知 4
医生需手术取出→观察局部→记录
(五)局部或全身感染 1.发生原因
(1)无菌操作观念不强。(2)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3)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
(4)注射部位针眼因清洗不当造成污染。2.临床表现
(1)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局部压痛明显。
(2)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症状。3.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3)注射部位用碘伏消毒,由内向环形消毒,直径不小于5cm。(4)注射后局部避免沾水,以防止污染。4.处理流程
评估→初步诊断→通知医生→遵医嘱抽血→送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静脉输入抗生素→监测体温→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记录
(六)注射部位渗液 1.发生原因
(1)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2)每次注射药量过多。
(3)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2.临床表现
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显。3.预防
(1)选择合适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在肌肉较丰富之处注射。(2)掌握注射剂量,每次注射量以2~5ml为宜,一般不宜超过5ml。(3)有计划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4)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促进药业吸收。
(5)再注射刺激性药物时,采用‘Z’字形途径注射法预防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
(6)采用“留置气泡技术”即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药液后,再吸进0.2~0.3ml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可防止药液渗液。
4.处理流程
采取合适的体位→在局部适度按压→患者暂时不要运动→穿紧身衣服→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静脉输液并发症处理
(一)静脉穿刺失败 1.发生原因
(1)操作者心情紧张,技术不熟练。(2)患者本身不配合,操作时躁动不安。(3)血管条件差。
(4)穿刺针选择不当,如患者血管较细,而穿刺针粗,刺破血管。2.临床表现
(1)穿刺后针头无回血,药液流入不畅,穿刺部位隆起,患者感觉疼痛。(2)穿刺部位皮下瘀血、青紫。3.预防
(1)护士要有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易暴露、弹性好、走行直、清晰宜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
(2)对于躁动不安患者、儿童穿刺成功后对穿刺肢体妥善固定。(3)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进行穿刺。4.处理流程
立即将针头拔出→局部按压止血→向患者表示歉意→按操作流程再行穿刺
(二)药液外渗 1.发生原因
(1)操作者技术不熟练,穿刺失败。(2)患者躁动或不慎将针头从血管内拔出。(3)患者病情较重,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4)反复穿刺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造成物理性损伤。2.临床表现
(1)穿刺部位肿胀疼痛。(2)皮肤温度降低。
(3)化疗药、高渗药以及强力缩血管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3.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慎重选择穿刺部位,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穿刺针头。
(2)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尽早发现药液外渗情况,以免引起严重后果。(3)选择给药途径时,要熟悉药物对局部的作用,了解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改变。
4.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给药→拔针后局部按压→通知医生→渗出药液理化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三)静脉炎 1.发生原因
(1)操作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感染。(2)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造成刺激。2.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条索状红线,伴肿、热、痛及功能障碍。(2)全身:表现有畏寒、发热、乏力等。3.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3)有计划、合理更换注射部位,延长血管使用时间。4.处理流程
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局部湿热敷→患肢抬高、制动→观察肢体皮肤→记录
(四)发热 1.发生原因
(1)输液操作过程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2)输液器具灭菌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或使用过期物品等原因,都会造成输液反应的发生。(3)液体灭菌不合格或护士在配制药物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致使液体被污染。2.临床表现
(1)发冷、寒战、发热。
(2)轻者体温在38℃左右,重者初起寒战,继而高热达40℃.(3)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3.预防
(1)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2)输液前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3)合理应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液体要现用现配。4.处理流程
(1)轻者→减慢输液速度→观察
(2)症状没有缓解者→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送检→填写输液反应上报表→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
(五)急性肺水肿 1.发生原因
(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2)患者自身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年老体弱、小儿等。2.临床表现
(1)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咳嗽、出冷汗、胸闷、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脉搏细速、心律快、节律不齐。
(2)咳泡沫样血性痰。(3)肺部遍布湿罗音。3.预防
(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老人、儿童、心、肺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体量不宜过多。(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格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4.处理流程
迅速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停止输液,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湿化瓶中加入20%~30%的酒精→高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平喘治疗→四肢轮流扎止血带→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六)空气栓塞 1.发生原因
(1)输液器内空气未排尽,存有残存空气。(2)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以上部分有破损。(3)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4)输入温度过低液体。2.临床表现
(1)患者突发胸闷、胸骨后疼痛、眩晕、频死感(2)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因严重缺氧而发生死亡。(3)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挤压海绵样的声音。3.预防
(1)输液时必须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检查输液器是否呈密闭状态。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液体输毕后及时更换,加压输液时要专人在旁守候。(3)输入液体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较低温度液体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产生气体。
4.处理流程
夹闭静脉通路→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通知医生→高流量氧气吸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并重点交班。
(七)血管栓塞 1.发生原因
(1)长期静脉输液造成血管壁损伤及静脉炎,致使血小板黏附于管壁,激活一系列凝血因子而发生凝血致血栓形成。
(2)静脉输液中的液体被不溶性微粒污染,可引起血栓栓塞。(3)配液时溶解药物不充分,有大分子结晶微粒。
(4)配液环境不洁净,在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安瓿、开瓶塞,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塞。
2.临床表现
(1)引起局部红、肿、热、痛、压痛、静脉条索状改变。
(2)不溶性微粒进入血管后,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如阻塞严重致血循环障碍,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3.预防
(1)减少或避免长期大量输液。
(2)正确切割安瓿,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开安瓿。在开启安瓿前,以75%乙醇擦拭颈段可有效减少微粒污染。
(3)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时不能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4)配液时要充分溶解药物,减少大分子结晶微粒。
(5)正确选择加药针头,选择有侧孔加药针头,以减少斜面针头切割胶塞产生的微粒污染液体。(6)重视配液环境,尽可能选择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以减少因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带入液体而造成污染。
(7)输液终端滤器可截留任何途径污染的输液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4.处理流程
评估→初步诊断→通知医生→抬高患肢制动→停止在患肢输液→局部热敷→做超短波理疗→必要时使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观察肢体温度、动脉搏动、末梢循环及功能→严重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记录
口腔护理并发症处理
(一)口腔黏膜损伤 1.发生原因
(1)操作过程中,裸露的血管钳或棉签尖部直接碰伤口腔黏膜及牙龈。(2)护士操作时动作粗暴。
(3)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方法不正确或力量不当,造成患者口腔黏膜损伤。
(4)漱口液温度或浓度不当,造成口腔黏膜灼伤。2.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疼痛、溃疡形成。3.预防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患者口腔黏膜损伤。(2)对凝血机制差的患者,擦洗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碰伤黏膜及牙龈。
(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上纱布后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
用暴力使其张口。
(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4.处理流程
(1)口腔黏膜损伤→安慰患者→遵医嘱使用漱口液→观察口腔黏膜→记录(2)口腔黏膜溃疡→减轻过度焦虑情绪→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饮食指导→记录
(二)吸入性肺炎 1.发生原因
(1)多发生于意识障碍的患者。
(2)口腔护理清洗液、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误吸入气道。2.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3.预防
(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3)神志不清的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4.处理流程
遵医嘱抗感染治疗→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吸氧→协助排痰→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三)窒息 1.发生原因
(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在为神志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导至窒息。
(2)操作前未将患者的义齿取出,操作时义齿脱落造成窒息。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因患者不配合造成擦洗棉球松脱,掉入气管或支气管,导致窒息。
2.临床表现
突发吸气性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端坐呼吸,三凹征阳性,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呼吸停止。3.预防
(1)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每次擦洗只能夹取一个棉球,若光线不足,应用手电筒辅助照明检查,防止棉球遗漏在口腔内。
(2)棉球擦洗时,操作前后清点棉球数量。
(3)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看牙齿有无松动,活动性义齿应在操作前取下。(4)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口腔护理。4.处理流程
迅速畅通气道→通知医生→吸痰、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做好气管切开手术前准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
(四)口腔感染 1.发生原因
(1)口腔护理用物被污染、治疗操作中无菌技术执行不严格等,易造成口腔感染。(2)口腔卫生差,牙垢和牙石过多。
(3)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代谢障碍、年老体弱等,可继发口腔感染。
(4)昏迷患者长期缺乏食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使唾液减少,易造成内膜干燥和细菌繁殖。2.临床表现
(1)轻度:溃疡发生在舌前1/2处独立,溃疡少于3个,可进低温饮食。(2)中度:舌体有多处溃疡,大小不等,疼痛厉害。
(3)重度:溃疡面直径大,弥漫全舌,疼痛剧烈并伴烧灼感,进食严重受限。3.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及有关预防交叉感染是规定,遵循“一人一物一用”的原则。(2)易感患者要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清醒患者尽量早晚刷牙,经常漱口、昏迷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
(3)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进食。(4)注意对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观察有无真菌感染。4.处理流程
评估→初步诊断→通知医生→遵医嘱选用漱口液及口腔护理液→疼痛较剧烈→进食困难者→在局部用药中加普鲁卡因→饮食指导→做好交班→记录
皮内注射并发症处理
(一)疼痛 1.发生原因
(1)患者精神高度紧张、恐惧。
(2)药液浓度过高,推注速度快且不均匀。(3)注射针头过粗、欠锐利,操作者手法不熟练。(4)注射时消毒剂水针头进入皮内。2.临床表现
(1)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2)患者紧张、烦躁。3.预防
(1)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作为溶酶对药液进行溶解。
(3)应选择4至4号半锐利皮试针头进行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中段。(4)待皮肤消毒剂干燥后方可进针注射。
(5)熟练掌握注射技巧,做到准而快地进针,缩短刺皮时疼痛的持续时间。4.处理流程
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进行熟练的注射
(二)局部组织反应 1.发生原因
(1)药物种类或性质不同,局部发生变态反应强弱不一。(2)药液注入过快或超量注入。
(3)皮内注射后,患者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4)护士操作不熟练,反复进针刺激局部皮肤。2.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水泡,重者溃烂破损可扪及明显的硬结。3.预防
(1)准确掌握配置浓度,准确注入药液剂量。(2)对皮肤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注射前履行告知义务。(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选择合适的针头。(4)熟练掌握皮内注射技术。
(5)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及随意搔抓、揉按局部皮丘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4.处理流程
局部皮肤瘙痒→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三)注射失败 1.发生原因
(1)患者躁动不合作,多见于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2)注射部位无法充分暴露。(3)操作技术不熟练。(4)注射药液剂量不准确。2.临床表现(1)无皮丘。
(2)皮球过大或过小。(3)针口有出血。3.预防
(1)对不合作的患者肢体给予约束和固定。
(2)充分暴露注射部位,衣服过多或袖口过窄,协助患者脱去一侧衣袖。
(3)提高技能,掌握注射的角度、力度及药量,以避免因进针过深或过浅导致针头注射部位不在表皮、真皮之间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皮内,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针头贯穿皮肤。
(4)注射完毕拔针时,勿用棉签按压、按揉,覆盖局部注射部位。4.处理流程
拔针更换针头→向患者说明原因并致歉→重新选择注射部位→另行注射。
(四)过敏性休克 1.发生原因
(1)操作前未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2)患者对注射药物发生速发或迟发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气哫,哮喘,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丧失。3.预防
(1)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已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停止该项实验。(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能随意离开。
(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在注射间备有氧气和吸痰设备。
(4)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配置药液有无外观变化、沉淀、破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4.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给药→通知医生→平卧→就地抢救→畅通气道→做好气管切开术前准备→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吸氧并发症处理
(一)无效吸氧 1.发生原因
(1)吸氧装置因素:氧源压力低,吸氧管道连接不紧密,吸氧管道不通,吸氧浓度不能满足病情需要,氧气装置漏气。
(2)患者因素:气道内分秘物过多,堵塞气道,患者躁动,导致吸氧管道脱出。2.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烦躁不安等,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与吸氧前无变化。
3.预防
(1)用氧前仔细检查吸氧装置是否完好,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吸氧管道连接严密不漏气。(2)连接患者的吸氧管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和移位并保持通畅。(3)遵医嘱调节氧流量,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4)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分泌物结痂堵塞吸氧管。4.处理措施
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快恢复有效氧气供给→严密观察用氧效果→记录
(二)气道黏膜干燥 1.发生原因
(1)氧气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
(2)过度通气或氧流量过大,氧浓度大于60%。2.临床表现
刺激性干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口咽干燥不适,患者鼻出血或痰中带血。3.预防
(1)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及时补充湿化瓶内的蒸馏水,保证吸入的氧气受到充分湿化。(2)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吸氧浓度一般控制在45%以下。
(3)过度通气的患者要多补充水分,张口呼吸的患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4)双侧鼻孔交替插管,减少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4.处理措施
保证有效的湿化→指导患者呼吸→调节氧气流量→观察呼吸道刺激症状→记录
(三)氧中毒 1.发生原因
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或高气压而造成氧中毒。2.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h,患者即可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等症状。
(2)吸氧24h后,肺活量可减少。
(3)吸纯氧1~4天后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个别患者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3.预防
(1)严格掌握給氧指征,选择恰当的給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流量,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流量給氧。(3)給氧过程中加强巡视,认真观察氧疗效果。(4)准确记录患者用氧浓度、起止时间。(5)告知患者及家属勿随意调节氧流量。4.处理措施
通知医生→遵医嘱降低吸氧流量→动态监测血气分析→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四)腹胀 1.发生原因
通过鼻导管給氧时,插管过深,氧气误进入食管。2.临床表现
吸氧后患者缺氧症状未得到改善,却迅速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胸式呼吸渐弱、呼吸表浅急促、口唇青紫、脉搏细速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预防
选择合适的給氧途径,正确掌握鼻导管給氧的方法,插管前应仔细测量插入深度,以防插入过深,鼻 12
导管误入食管。
4.处理措施
通知医生→取半坐卧位→遵医嘱继续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观察腹胀缓解及用氧效果→记录
(五)肺组织损伤 1.发生原因
(1)调节氧流量时开关方向错误,瞬间大流量、高气压氧冲入肺内,造成肺组织损伤。(2)患者自行调节流量。(3)违反操作规程。2.临床表现
突发呛咳、咳嗽,严重者可造成气胸。3.预防
(1)在给患者吸氧时,必须调节好氧流量后,方可连接鼻导管给患者吸氧。
(2)吸氧过程中如需改变氧流量,先把吸氧管和患者的鼻导管断开,流量调节适宜后再连接。(3)向患者宜传用氧安全,告诫患者切勿自行调节氧流量。4.处理措施
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六)感染 1.发生原因
(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湿化瓶、湿化液内湿化液等为规范处置消毒。(2)插管动作粗暴导致鼻腔黏膜破损,而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而发生感染。(3)经过集中供氧系统的氧气质量不达标。2.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3.预防
(1)定期更换吸氧管,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液。(2)湿化液内液体为灭菌处理的冷开水或蒸馏水。(3)每日口腔护理两次。
(4)插管动作宜轻柔,以保护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发生破损。4.处理措施
评估→初步判断→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监测体温→口腔护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七)二氧化碳麻醉 1.发生原因
(1)慢性缺氧患者高浓度給氧。
(2)吸氧过程中,患者或家属擅自调节吸氧装置,加大氧气流量。2.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3.预防
(1)对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以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給氧为宜。(2)对慢性呼衰患者采用限制性給氧,常用低流量持续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3)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患者或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4)在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以纠正低氧血症、不升高PaCO⒉为原则。(5)准确记录患者的缺氧程度、用氧浓度、起止时间及用氧后病情改善情况。4.处理措施
评估→初步诊断→通知医生→遵医嘱调整氧流量→用呼吸兴奋剂→持续不缓解者做好建立人工气道 13
术前准备→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缺氧改善状态→记录
(八)烧伤 1.发生原因
(1)吸氧装置连接不紧密,导致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等操作,或患者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发生。
(2)放置氧气的位置不合适,距离暖气、火炉过近。2.临床表现
(1)I度:达角质层,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
(2)浅Ⅱ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地潮湿,均匀发红,水肿明显。(3)深Ⅱ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地湿润苍白,有出血小点,水肿明显,痛觉迟钝,拔毛痛。
(4)Ⅲ度:损伤至皮肤全层,甚至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碳化,感觉消失,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
3.预防
(1)注意安全用氧,严禁烟火。
(2)为患者吸氧时要妥善固定吸氧装置,防止氧气外漏,氧气表及螺旋口处勿涂油,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
(3)患者吸氧时要着棉质外衣。勿穿着腈纶材料做的衣服,使用腈纶材料的枕巾,避免由衣服或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火灾。
(4)氧气筒应放在阴凉处,距离暖气>1m,距火>5m,氧气筒周围严禁烟火或易燃品。4.处理措施
迅速关闭氧气开关→用床单保护患者→及时疏散其他人员→控制火情→报警
(九)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1.发生原因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的氧所致。2.临床表现
(1)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2)视网膜变性、脱离,续发性白内障。(3)续发性青光眼。(4)斜视、弱视。
(5)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3.预防
(1)合理用氧是护理及预防的关键。
(2)严格掌握氧疗的指征、方法、浓度、时间。
(3)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40%。(4)对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应定期行眼底检查。4.处理措施
评估→初步判断→通知医生→遵医嘱监测血气→做好术前准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静脉采血操作并发症处理
(一)晕针晕血 1.发生原因
(1)患者心理因素、体质:在空腹或饥饿抽血时发生。
(2)疼痛刺激:患者对疼痛特别敏感,对疼痛的恐惧,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
2.临床表现
患者往往先自述头晕眼花、心慌、恶心、四肢无力、出冷汗、面色苍白、瞬间昏倒、不省人事,持续2~4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患者神志恢复正常。 3.预防
(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抽血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给患者以心理安慰。(2)抽血过程中全身尽量放松,深呼吸消除紧张情绪。(3)对有晕针史或已晕针的患者,抽血时可取平卧位。(4)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动作稳而准,以减少疼痛的刺激。 4.处理流程
患者平卧→指压人中穴→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适当保暖→安慰患者→观察病情变化→记录
(二)皮下出血、血肿 1.发生原因
(1)抽血后局部按压时间过短或局部揉压。(1、2、4为技术问题 (2)按压部位不准确。3为患者本身)(3)患者凝血机制障碍。
(4)操作者穿刺技术不熟练而反复进针。 2.临床表现
穿刺部位皮下瘀血、局部肿胀、穿刺部位疼痛。 3.预防
(1)抽血完毕后在穿刺部位以指腹按压棉签不少于5min,凝血机制障碍者应再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2)压迫面积不宜过小,重点按压穿刺点。(3)提高操作者穿刺技术,禁忌反复进针。(4)穿刺部位不可边压边揉搓。 4.处理流程
安慰患者→早期应冷敷→局部加压包扎→48h后再热敷→观察穿刺部位皮下瘀血→记录
(三)误抽动脉血 1.发生原因
在股静脉抽血时,常因过度肥胖,或血容量不足,动脉搏动不明显,容易误抽股动脉血。 2.临床表现
如果误抽动脉血,不用回抽,血液自动上升到注射器里,血液呈鲜红色,比静脉血红。 3.预防
(1)准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2)掌握准确的穿刺方法。
(3)进针要反复斟酌,以便确定穿刺的是静脉血管,减少失误的发生。 4.处理流程
评估→立即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5~10min→再重新选择部位→穿刺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