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化学第五章化学平衡小结
第四章 化学平衡
核心内容: 恒T、p、Wˊ=0下,化学反应
自发
GT,p,W0BB0平衡
反向自发
主要内容:化学反应△G、K的计算及过程方向的判断。
一、内容提要
1、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和达到平衡的条件
自发
GT,p,W0BB0平衡
反向自发
其中,B为B的化学计量数,对于产物B取正值,对于反应物B取负值。
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分压的影响)和反应方向的具体判据
rGmrGmRTlnQP
RTlnKRTlnQp
2 RTlnK <0 自发
(Qp<K)
K=0 平衡
(Qp=)
Qp>0 反向自发(Qp>K)
式中:rGmBB为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化,K 为标准平衡常数,pBBrGmKexp()=()=f(T)
pRTBeq
3、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其他表示法及其相互关系
除了标准平衡常数外,实际应用中常用经验平衡常数KP、KC、Kn、Ky
eqpBBeqBB()(pB)(p)K(1)KP:=Bp B3
BK =KP(p)K仅是温度的函数,KP也只与温度有关。
nB(2)KC:理想气体PBV=nBRT pB=VRTcBRT
pBBcBRTBBRTB()()c()BK =Bp BBppeqRTBKKC()pKC也只与温度有关
(3)Ky:pB=pyB
KpyBBpBBpBB()()yB() BBBpppeqp总BKKy()
pKy与温度和总压有关
nBpBpn
B
(4)Kn:
BK
=(BpBpeq)B(Bppn)(nB)BB
Kn(ppnB)
Kn与温度、总压和惰性气体有关。综合以上各式得:
K= RTBBKP(p)KC()ppBpBKy()Kn()ppn0当B时,K=Kp=Kc=Ky=Kn
4、有纯凝聚态物质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若理想气体化学反应中有纯固态或纯液态参加时,由于常压下纯凝聚态物质的化学势可近似为标准态化学势,即B(cd)B(cd)(cd表示凝聚态)因此
其中
rGmrGmRTlnQP
rGmBB即对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包括凝聚态物质求和。
K(B(g)peqB(g)B(g)p)
即K只考虑气相组分的平衡分压。
5、真实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真实气体的化学势表达式为
pBBBRTln()p,代入rGmBB可得:
fpeqBK()(B)()BBB ppeqBBeqBB~pB 为组分B在指定条件下的逸度,fBBpB,为B的逸度因子,它是温度
eqB()和总压的函数,B也是温度和压力的函
eqBB()数,对于理想气体BpK()B。peqBBeqBB=1
6、液态混合物或溶液的化学平衡常数 对于液态混合物(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由于任一组分的化学势为
BB可BBRTlnaB,代入rGm得:
K(a)aBBB()BBeqBBeqBeqBB
若反应系统为理想液态混合物或理想稀溶液,则BBK()()eqBBeqBBB1B=1,B B7、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Gm的计算方法 由于rGm得K。RTlnK,因此由rGm可求
rGm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G①由fm计算rGm:rGmBfGm ②rGmrHmTrSm计算
rHmBfHm
rSmBfSm
③由相关反应计算rGm8、化学反应的等压方程(温度的影响)
rHmlnK()P2 TRT上式是范特霍夫方程的微分式,由此式可进行以下讨论:
lnK若rHm0,即吸热反应,(T)P0,说明
标准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平衡右移,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lnK()0H0P若rm,即放热反应,T说明标准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平衡左移,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对范特霍夫方程的微分式进行积分,可进行有关计算:
①若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或
BCP,m0,rHm可看作常数时
rHm1lnKC不定积分式
RTrHm11K2ln()定积分式
RT2T1 K1rGm(T2)rGm(T1)11rHm()T2T1T2T1与前两式皆为等价式。②若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或BCP,m0,rHm不能看作常数时
K2lnT1K1T2rHm(T)dT2 RT
9、平衡移动原理
(1)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反应向放热的方向进行;
(2)升高压力,反应向分子数减少的方向进行;降低压力,反应向分子数增多的方向进行;(3)引入惰性气体(总压不变),反应向分子数增多的方向进行;
(4)反应物的摩尔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当反应物的摩尔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此时,产物的含量最大,但绝对值不一定最大。
fGm(Ag2S,s)40.25kJmol 1
第二篇:物理化学学习小结
物理化学学习小结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在这近半年的物理化学学习历程中,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我自己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深深地体会,在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是,由于自己认识的不到位,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对于老师更替的较长时间的适应,导致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上走了不少弯路。
总体来看,首先就是对于即将学习的这门课程的认识认识和把握不充分,由于认为这门课程可能就是大学物理和化学的杂合体,自恃大学物理和化学掌握的还不错的我能一开始并没有给予这门课程有足够的认识,等到了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觉得这门课程的晦涩与难懂。其次,从最开始,对于这门课程就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只知道跟随老师的不发而缺乏对于整体的认识,缺乏将知识点彼此串联起来的能力。然后就是在准备方面,从小学时,老师就教导我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认真复习,可是就玉溪这一方面,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也因此有时候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严重打击了自己的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对于物理化学课程自己也产生了排斥的情绪。最后就是在学习物理化学的态度方面的问题,曾近有老师哦和我们说,大学里课堂上知识听不完全懂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你还要认真听,课后要针对你所不懂的地方进行复习,但是自己可能只听到发哦了
前半句话,而对于后半句话可能并没有留心,虽然物化课堂上自己一直坐在前排听课,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候依旧没有认真地听课,课后也没有针对自己所不懂得地方做好复习的工作,等到现阶段真正复习的阶段了,才发现,往往一小块知识点也需要自己花很长一段时间去搞明白,自此才真正觉得得不偿失,上课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课堂知识点的归纳,做好课堂笔记。
总结下来,在本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学习中,首先就是在热力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的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我们就学习了溶液中普遍存在的亨利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在家下来在相平衡这一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相图,包括而组分买三组分以及多组分相图及其应用,最后,我们还重点学习了电化学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也结合前部分对自己在物理化学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总结,个人觉得学习物理化学需要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方法
一、勤于思考: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等。对抽象的概念如熵等千方百计领悟其物理意义,甚至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
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以我的习惯宁肯精做一题,也不马虎做十题。过分地依赖题解书是十分有害的。
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除此之外,初学物化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本,在课堂上做笔记,在自习时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改进方面,个人觉得,老师可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对同学们的要求特别严厉,针对于这门课程,我想严厉是应该的,但是老师应该稍微鼓励一下大家,不要老师和我们说这门课程有多么难,有多少多少人挂在了这一科目上,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这是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物理化学而故意这样说的,但是这些话在另外一个方面则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物化学习中遇到了一些
挫折之后,则想当然的想起了老师说的话,难是很正常的,挂科很普遍等等,那么我们往往都或出现一种畏难的情绪,除此之外,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老师对于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放松,课堂上特别是后面纪律稍显混乱,我想适量的放松可以,但是老师也应该把握一个度,对于纪律应该自始至终严要求。最后,老师可不可以和我们多一些交流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虽然老师比较严格,但是我们还是比较钦佩老师的,希望和老师能够真正拉近距离,彼此关于学习,关于生活探讨看法。
关于物理化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冬天我们踩在积雪上,会发现,雪被我们的脚给踩得紧实的同时,有部分的雪化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现象,却体现了克拉佩龙方程的应用,当脚踩在积雪上,雪的体积变小了,但是其熔点却降低了,因此,积雪也就融化了。当然,关于物理化学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溶液的配置等等,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
总之,现在回看这近半年的物理化学学习,细心加耐心很重要,相信这种好的习惯不仅仅实在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上,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也将对自己大有裨益。
第三篇:物理化学学习小结
物理化学学习小结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在这近半年的物理化学学习历程中,对于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我自己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深深地体会,在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化学这门课程是,由于自己认识的不到位,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对于老师更替的较长时间的适应,导致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上走了不少弯路。
总体来看,首先就是对于即将学习的这门课程的认识认识和把握不充分,由于认为这门课程可能就是大学物理和化学的杂合体,自恃大学物理和化学掌握的还不错的我能一开始并没有给予这门课程有足够的认识,等到了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觉得这门课程的晦涩与难懂。其次,从最开始,对于这门课程就没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只知道跟随老师的不发而缺乏对于整体的认识,缺乏将知识点彼此串联起来的能力。然后就是在准备方面,从小学时,老师就教导我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认真复习,可是就玉溪这一方面,自己做的远远不够,也因此有时候上课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严重打击了自己的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对于物理化学课程自己也产生了排斥的情绪。最后就是在学习物理化学的态度方面的问题,曾近有老师哦和我们说,大学里课堂上知识听不完全懂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你还要认真听,课后要针对你所不懂的地方进行复习,但是自己可能只听到发哦了前半句话,而对于后半句话可能并没有留心,虽然物化课堂上自己一直坐在前排听课,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候依旧没有认真地听课,课后也没有针对自己所不懂得地方做好复习的工作,等到现阶段真正复习的阶段了,才发现,往往一小块知识点也需要自己花很长一段时间去搞明白,自此才真正觉得得不偿失,上课的时候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课堂知识点的归纳,做好课堂笔记。
总结下来,在本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学习中,首先就是在热力学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热力学的三大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我们就学习了溶液中普遍存在的亨利定律以及拉乌尔定律,在家下来在相平衡这一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相图,包括而组分买三组分以及多组分相图及其应用,最后,我们还重点学习了电化学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也结合前部分对自己在物理化学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总结,个人觉得学习物理化学需要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方法
一、勤于思考:重视教科书,把其原理、公式、概念、应用一一认真思考,不粗枝大叶,且眼手并用,不放过细节,如数学运算等。对抽象的概念如熵等千方百计领悟其物理意义,甚至不妨采用形象化的理解。适当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在交流中摒弃错误。
二、勤于应用:在学习阶段要有意识地应用原理去解释客观事物,去做好每一道习题,与做物化实验一样,“应用”对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有神奇的功效,有许多难点是通过解题才真正明白的。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于典型的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和讨论,力求多一点“觉悟”。以我的习惯宁肯精做一题,也不马虎做十题。过分地依赖题解书是十分有害的。
三、勤于对比与总结:这里有纵横二个方面,就纵向来说,一个概念原理总是经历提出、论证、应用、扩展等过程,并在课程中多次出现,进行总结定会给你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横向来说,一定存在相关的原理,其间一定有内在的联系,如熵增原理、平衡态稳定性等,通过对比对其相互关系、应用条件等定会有更深的理解,又如把许多相似的公式列出对比也能从相似与差别中感受其意义与功能。除此之外,初学物化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本,在课堂上做笔记,在自习时进行总结,并随时记下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感悟书本上的、课堂上的物化都不属于自己,只有经历刻苦学习转化为自己的“觉悟”才是终身有用的。
在物理化学课程的改进方面,个人觉得,老师可以在刚开始上课时对同学们的要求特别严厉,针对于这门课程,我想严厉是应该的,但是老师应该稍微鼓励一下大家,不要老师和我们说这门课程有多么难,有多少多少人挂在了这一科目上,虽然大家都能理解这是老师为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物理化学而故意这样说的,但是这些话在另外一个方面则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很多时候当我们在物化学习中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后,则想当然的想起了老师说的话,难是很正常的,挂科很普遍等等,那么我们往往都或出现一种畏难的情绪,除此之外,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老师对于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放松,课堂上特别是后面纪律稍显混乱,我想适量的放松可以,但是老师也应该把握一个度,对于纪律应该自始至终严要求。最后,老师可不可以和我们多一些交流呢,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虽然老师比较严格,但是我们还是比较钦佩老师的,希望和老师能够真正拉近距离,彼此关于学习,关于生活探讨看法。
关于物理化学知识的应用,比如冬天我们踩在积雪上,会发现,雪被我们的脚给踩得紧实的同时,有部分的雪化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现象,却体现了克拉佩龙方程的应用,当脚踩在积雪上,雪的体积变小了,但是其熔点却降低了,因此,积雪也就融化了。当然,关于物理化学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溶液的配置等等,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
总之,现在回看这近半年的物理化学学习,细心加耐心很重要,相信这种好的习惯不仅仅实在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上,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也将对自己大有裨益。
第四篇:化学平衡判定规律小结
化学平衡判定规律小结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但有些资料的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本文在此结合自身体会,对判定规律及其理解方法加以小结。
关键词: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对如何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理解不透彻,做题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即在给定条件下,反应达到了“限度”。
规律一: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对于可逆反应,正反应是反应物向生成物转化的方向,即反应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增加的方向,所以,υ(正)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反之,υ(逆)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即同一物质既可以表示正反应速率又可以表示逆反应速率。
以aA(g)+bB(g)?cC(g)+dD(g)反应为例:
1.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υ(A消耗)=υ(A生成),υ(C消耗)=υ(C生成)。
2.两种物质表示的相反方向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例如:当υ(A消耗):υ(B生成)=a:b时,因为同方向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υ(A消耗):υ(B消耗)=a:b,所以得出结论: υ(B消耗)=υ(B生成),达到平衡。
规律二: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若A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则A的质量保持不变,即达到平衡状态。此刻,其他物质的质量也不变,则A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组分的含量均保持不变。反应中的任一物质,其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均可以作为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规律三:用“变量”判断平衡状态
“变量”即未达到平衡时不断变化,达到平衡就保持不变的量。例如,A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恒量”即未达到平衡时和平衡时相等的量,即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例如,以上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首先要准确判断一个量属于“变量”还是“恒量”,然后就可以确定当此量不变时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气体总物质的量(或总分子数)不变时: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成正比,若a+b=c+d,即反应前和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或总分子数)相等,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该量是保持不变的,是“非变量”,此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若 a+b≠c+d,该量为“变量”,此时一定是平衡状态。
2.温度、体积一定,体系的总压强不变时: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以上反应中若a+b=c+d,体系的总压强为“非变量”,此时不一定平衡; a+b≠c+d,体系的总压强为“变量”,此时一定平衡。
3.温度、压强一定,体系的总体积不变时: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以上反应中a+b=c+d时不一定平衡; a+b≠c+d时一定平衡。
4.温度、压强一定,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变时:ρ=m/V。
以上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m是“非变量”,a+b=c+d时,气体总体积V是“非变量”,所以,密度ρ是“非变量”,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变时不一定平衡。
若A为固体,正向建立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m是“变量”,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各气体质量均不变,气体的总质量m才不变,若b=c+d,气体总体积V是“非变量”,所以,密度ρ是“变量”,ρ随m的增大而增大,平衡时不再变化,气体的平均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
5.温度、压强一定,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M=m/n。
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时,气体的总质量m是“非变量”,a+b=c+d时,气体总物质的量n是“非变量”,所以,M是“非变量”,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变时不一定平衡。
若C为固体,正向建立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m是“变量”,逐渐减小,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m才不变,若a+b=d,气体总物质的量n是“非变量”,所以,M是“变量”,M随m减小而减小,平衡时不再变化,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达到平衡。
6.温度、体积一定时,气体颜色不变时:是平衡状态。有色气体颜色越深,说明其浓度越大,颜色随浓度变化,浓度不变时,颜色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7.绝热条件下,温度不变时是平衡状态。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正反应和逆反应能量变化相反,若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吸热,当正向建立平衡时,体系温度不断上升,温度是“变量”,当温度不变时达到平衡。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只要充分领会以上内容,就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掌握好这类问题的思考方法是最重要的,这样即使出现其他未知的情况,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M].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责编 赵建荣)
第五篇: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学反思小结(推荐)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教学反思小结
沈志春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在中学化学理论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大部分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因此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顾近期速率、平衡理论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对以下两方面感悟较深:
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终极目标。
备课过程中可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自然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
如在速率、平衡教学中有感应处理好以下教学问题:
1、速率概念可由课本引言自然导出(课本这部分知识已很经典和完美,不需再多的拓展),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灵活应用能力可在课堂上通过适当常见错误例析和课后习题精练逐步培养。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与化学反应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通过简单练习自然推出。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关键作用在于一定要在学生有初步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最后明确强调指出: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对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减量与生成物的增量一定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而初始量与某一时刻中间量与计量数无直接关系。
2、外界条件对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是本节首要讨论的问题,其关键在于突出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速率增大的根本所在。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质。(化学反应反应实质:分子运动→相互碰撞<活化分子碰撞、取向合适>→有效碰撞<旧键断裂、新键产生>→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增加→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加→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加(活化分子所占百分比不变)→有效碰撞机会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情况较复杂,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的万变题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变化如果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
温度、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结合实验通过活化分子理论、碰撞理论论证推出。本节的重中之重仍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3、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动态平衡概念的复习基础之上,课堂上教师可借助课本文字通过师生互动分析反应开始、反应过程、终了状态三个阶段的浓度、速率变化情况,完成浓度——时间图和速率——时间图,使学生通过简洁明了的图形从理性上深刻认识平衡的概念和特征。突出强调:①特征——动、等、逆、定、变,②可逆反应达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可能为零,③某一时刻的平衡状态是该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最大程度。另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教师可改动为0、006mol/L、0、006 mol/L、0、004 mol/L、0、004 mol/L。
4、平衡概念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中。①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准各种资料上总结的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浓度是否不变,②平衡计算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三种关系的规范应用,③等效平衡的判定教师可编设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先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判定依据:恒温恒容看数值,体积不变看比例;恒温恒压看比例。
二、抽象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为将本章较多微观抽象的的理论具体化,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绘图和大量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能体现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化解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许多知识同出一辙,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章课本内容已例举大量形象比喻,现把自己在教学中引用的一些实例列举一二:
1、反应速率应由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决定。比喻事例:工业流水线上成品的生产速率决定于流水线上速率最满的一个环节。
2、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比喻事例:高考录取降低分数线,高考上线率提高。
3、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改变压强,正逆速率受影响时,气体体积减小方向速率上下变化幅度大,气体体积增大方向速率上下变化幅度小;若改变温度,正逆速率均变化,吸热方向速率上下变化幅度大,放热方向速率上下变化幅度小。
比喻:风险和利益共存,体积减小方向和吸热方向如同风险行业或风险股票,巨大的商机与风险共存,跌宕起伏大。而体积增大方向和放热方向则如稳健行业或稳健基金,风险小利益小。
4、平衡的建立有多种途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5、铁与硫酸反应加入醋酸钠速率减慢而氢气生成量不变。这里可把醋酸根的作用比喻为银行,硫酸电离的氢离子是家中的大量现金,部分存入银行(醋酸根),需用时提取,减缓了花钱速率,但资金总额未变。„„
我个人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传给学生的是方法、兴趣、解决问题处变不惊的态度和审视问题的穿透力。让学生感到这门课学起来简单就是你的本事,这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教研上最该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为他们着想。提高教学质量要先从我们的业务本领做起,而不是变相转加在学生身上。我们的许多教师正在这样默默实践着,还学生思维一个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