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入基层办实事 破解难题谋发展
深入基层办实事 破解难题谋发展
xxx基层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市委提出了“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活动。我办有幸成为xx挂钩单位,我们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感到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做好农村工作,是我们面临的并且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克服的难题。我认为要做好农村工作,重要的是尽快了解村情,也就是要摸清村基本情况,了解群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生产情况,掌握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一些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情况。在此基础上,帮助村民解决一些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问询村两委领导、实地勘察的方式进行调研,现就我们驻村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基本情况
xx位于沂南日镇东侧,距镇驻地1.1公里,现有两委9人,班子成员齐全,全村面积约11平方公里,辖草湖、后山仔、邻海、头英石、屿仔尾、半埔头户6个自然村,设10 个小组;人口约4200多人,是全镇人口较多村庄之一,属少数民族本村,人口占全村57%。村财收入基本没有,村干部工资每人每月不足1000元,村民收入主要以养殖和农业为主,其中邻海自然村养殖海带、龙须菜等,年人均收入相
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履行职责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总是认为,村事务的决定权还是以村干部为主导,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只是走程序、走过场,没有真正把村民的意见、意愿作为做出重大决策的依据。如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少数村干部在决策工作中,不注重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往往是简化决策程序,直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甚至以召开“支村两委”会或者党员组长会代替村民代表大会,取代了民主决策的过程,导致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最后致使重大事项办不好或办不成。
3、村干部队伍战斗力偏弱。一是带动本村发展致富能力不强,在已有致富项目的村干部从事的产业上看,往往集中在养殖业方面,虽然种类多,户数也不少,但经营面积小,分布零星,不能集中连片,形不成规模,且产业质量也不高,层次较低,一旦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很难抵御市场风险。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具体工作都对村干部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各类村事务规范化管理、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要求,村干部很难按质按量完成上级要求。三是在诸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下去。
三、原因分析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要客观面对当前该村农业和农民的现实,既要分析客观方面的原因,也要寻找主观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什么收入,致使村干部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制度难以操作落实,村运转更加困难。
4、个别村干部素质较低,思想保守。一是村少数干部文化水平偏低,政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二是村少数干部思想保守,占位思想严重,不愿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三是“等、靠、要”思想严重,自我发展意识差,强调客观情况的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少。
5、对政策法律认识模糊,民主法律意识不强。村少数干部对村党支部与镇党委、村委会与镇政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村民与村委会的关系认识模糊,对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的内容和含义一知半解。部分村民当家做主意识不强,没有实行村自治本应有的思想文化基础,对参与村务管理的自觉性不强,对村干部的监督不力,使村干部缺少制约。少数自然村村民甚至对村干部的换届选举漠不关心,致使选出的村干部素质低,不能完全体现全体村民的意志。
四、建议和意见
(一)积极帮助、关心村干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干部报酬的逐步提高,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真情关怀,但村两委成员以外的村小组长待遇仍无着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我们不应仅仅强调村干部应当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品质,而应认清大多数村干部主要还是为生活、为生存而奋斗这样
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结合。根据村实际,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在确定考核指标时,既突出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又对其它方面做好充分考虑,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四是严格奖惩机制。根据考核结果,积极运用奖惩手段,对一些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富有进取心和奉献精神的村班子和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村党支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给予辞职或免职处臵。通过考核和综合衡量,对不履行职责、没有实现自己承诺的召开村民大会依法予以罢免。
(四)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 一是要加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二是要面向市场,立足本地资源和条件,围绕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和培育农产品和海产品流通市场,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收入的基础上,要增加村干部工资,积极创造条件为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及财产保险,使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篇: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破解几个基层党建难题
2012年03月21日04:32 来源:人民日报
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取得实效、受到群众欢迎,必须具体抓、抓具体,出实招、抓落实,着力解决几个基层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
要下功夫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目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已分别达到257.6万个、44万个。加强这个领域的党建工作,是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健全一个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按照不同行业特点,适应从业人员分布状况,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新建一批党组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楼宇共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组建。要开展好一个活动,以创建“双强六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统一。还要通过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党员自愿捐助等途径,多渠道解决党组织工作经费问题。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现在农民工已达到2.5亿,其中流动党员350多万名。保证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要完善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共管”制度,通过摸底排查、牵线搭桥、组织活动,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出身份;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安家”,保证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有效纳入组织管理、参加党内生活、发挥党员作用。强化各项服务措施,建设党员信息库和党员服务中心,让流动党员“安心”。
党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党员质量。要改进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严把党员入口关,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着力解决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严重不足问题;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优良传统教育,运用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党员践行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畅通党员出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各地各行业党组织情况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最要紧的是结合实际、分类推进,避免简单化、大呼隆。解决问题也不能贪多求全,只求管用有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事情紧迫就办什么事情,设定有限目标,实行项目推进,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真正办好几件党员群众期盼的实事,留下一些基层组织建设年之后还能长期起作用的成果。
第三篇:加强沟通增共识破解难题办实事
加强沟通增共识破解难题办实事
----林业局开展“双联”行动纪实
自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林业局按照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真帮实帮,切实为群众谋发展、出实招、定思路。一年来,先后筹措资金16万元,在铁柜山移民点完成压沙造林280亩,村宅绿化400株,栽植农田防护林带3000株。同时,为联系点16户特困户担保购羊资金近3万元,购买种羊90只,“双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精心谋划抓部署,强化领导求实效。
在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林业局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臵,把“双联富民”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和一项政治任务来抓,3月5日,召开了林业系统“双联富民”行动专题部署会议,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成立了以局长王兴同志为组长的“双联富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系统内“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制定了《古浪县林业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1-
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措施,全面安排部署了“双联富民”行动的具体步骤和任务,形成了开展“联村联户、富民为民”行动的强大声势和合力,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立足实际抓调研,加强沟通增共识。
为了准确记载和反映联系户的实际情况,局党委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开展走访调研活动。一是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林业局机关联户干部先后进行了6次入户调研,开展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的“六民”走访活动,对联系村、联系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二是为了便于与村干部和群众沟通交流,建立了林业局驻金滩村铁柜移民点工作站,并选派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作为“双联富民”行动联络员,长期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三是为每位干部定制了联村联户民情日记本,联户干部将走访时间、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等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建立工作台帐,制订24小时联系工作制度,实现走访农户有记录、联系群众“时时通”。经过多次走访入户和与原xxx乡铁柜村党支部的积极沟通联系,全面了解掌握了70户农户367人的基本生产生活、人员构成、致贫原因、社会保障、家庭住房和发展设想等情况。根据入户情况,林业局机关筛选出了王清明等16户贫困户作为干
部帮扶对象。同时,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议,认真分析了造成该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一是群众异地搬迁暂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发展思路不清、动力不足;二是北组部分农耕地沙化严重,无法耕种;三是缺乏灌区农业种植和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找准了帮扶工作的侧重点和突破口。
三、强化措施抓落实,破解难题办实事。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使高深山区群众通过“四下四进四转变”搬迁到黄花滩异地致富的工作目标,原xxx乡铁柜山村群众搬迁至黄花滩乡金滩村,新建了金滩村移民点。局党委紧紧围绕县委马书记提出的“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再致富”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要求联村干部跟踪帮扶。并针对调研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结合单位实际,迅速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一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了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专题讲座,下发各类栽培技术资料100余份,培训技术人员与种植户70多人。二是先期筹措资金16万元,在北组土地沙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埋压草方格200亩,并种植梭梭。三是积极与农牧局协调资金3.4万元,用于麻黄地的深翻和土地改良。四是借助“双联富民”行动平台,积极和当地“羊银行”进行衔接沟通,尝试推出了“干部担保、银行贷款、群众收益”的“三方联动”金融支农助农新模式。即每个被帮扶农户自筹1500元,林业局机关联户干部个人向“羊银行” 担保贷
款1500元(如果联系户能够将暖棚养殖发展壮大,可以将自己担保的1500元贷款作为奖励资金),与农户共同从黄花滩种养基地选购种羊,变帮扶给钱为帮扶投畜,为16户重点帮扶对象每户购买了5只多胎小尾寒羊作为养殖种羊,帮助贫困户启动家庭暖棚养殖。五是解决水泥5吨,用于村委会的场地硬化。六是按照发展规划与群众意愿相结合、与村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制定了村组五年发展规划和农户当年脱贫计划。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有效避免了贫困户“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主脱贫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和致富的信心,有效提高联系户增收致富能力。
四、发挥优势抓突破,着眼长远求发展。
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将立足现状,着眼发展,紧紧围绕“双联行动”的总体目标,在全面落实“八个覆盖”和“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以舍饲养殖为突破口,帮助村民发展舍饲养殖业。二是明春拟投资20万元,在北组200亩草方格种植的梭梭上嫁接肉苁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三是有针对性地提供致富项目和技术指导,确保各项帮扶计划按时高质量完成。四是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帮扶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加大特色林果业栽培技术力度,培养新型现代农民,提高群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五是继续了解群众意愿,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制定帮扶跟进措施,增强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帮助群众拓展致富增收渠道。六是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制订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联系村基础条件显著改善,联系户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双联富民”行动取得实效。
第四篇: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浅谈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
在当前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执法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统计违法案件,基层统计执法难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有主观方面因素,也有客观性问题,在基层统计执法过程中往往阻力重重,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增强法治观念 坚持依法治统
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一部份企业生产经营者和统计相关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导致各种统计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统计案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私营经济单位,在统计工作中不能及时报送统计资料,原因是企业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婉拒填报统计报表,提供相关数据;部分上市公司借口保护股东利益,不便提供相关财务报表等相关数据,有的企业自称是境外上市公司,报告期内拒绝提供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还有部分企业为了能够“合理”避税,在统计数据上大做“文章”,瞒报相关统计数据;一些当地政府部门为完成政绩往往辖区内部份企业下指标、落计划,导致这部份企业为了完成指标计划采取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等情况的发生。这一系列问题往往给统计执法检查带来很大的阻力,这些企业对统计调查和统计执法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不积极配合统计部门执法检查,找出种种理由婉拒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增加了统计执法难度,严重影响了统计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针对基层企业统计违法违纪的实际情况,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单位进行《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开展宣传,用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例教育、警醒一批企业法人和统计人员,提高《统计法》的震慑力,增强他们的法治理念,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更要通过媒体曝光一批统计违法案件,切实震慑统计违法者的嚣张气焰,达到曝光一案,警示教育一片的目的,发挥出《统计法》的威慑力量,使统计法律、法规真正深入人心,筑牢统计工作者的守法底线;在人们心里形成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愿违法的心理防线,切实树立和维护统计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用法律手段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二、坚持公正执法 筑牢执法底线
在基层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被动执法的情况,在处理违法案件时,部分执法统计人员在执法工作上有畏难情绪,他们针对在部分企业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问题,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执法不主动;在执法过程中,只注重一般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重大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不敢或不愿动真格的认真查处,统计执法时顾虑重重,生怕“家丑外扬”,主要是怕影响当地声誉和当地的软环境建设,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不作为的消极怠工的工作态度,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敷衍塞责,不能尽职尽责,导致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为避免统计执法检查走过场,要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机制落实到位,转变过去传统的统计执法模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提高统计执法的实效性,严明执法纪律。在执法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统计执法经验,通过执法实践进一步明确执法取证依据,界定执法权限,确立执法标准,明晰执法程序,明确执法纪律,确保“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做到程序化、标准化,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落实统计执法责任,形成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执法严谨、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基层统计执法队伍,从而来提高政府统计部门的执行力,提升统计部门执法的公信力。
三、排除行政干扰 坚持公证执法
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统计法》法律知识入心、入脑。要规范政府行为,避免出现“人出数,数出官”情况的发生,有效地杜绝行政干预统计执法的行为。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坚决杜绝人情执法、关系执法、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执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恪守统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同时,各级统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常年聘请有经验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让专业律师来处理涉及统计违法违纪案件,使统计违法案件处理做到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
统计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和引导本部门的统计干部切实提高法律意识,强化法律观念,《统计法》宣传要做到警钟长鸣,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以实际行动来维护统计法的权威。统计执法人员要从根本上转变执法理念,转变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从思想深处摒弃“唯上”、“唯权”意识。在处理统计违法案件时要实事求是,要敢于暴露问题,要敢于揭短,要敢于“家丑外扬”。要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执纪水平,牢固地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更要有坚持依法行政的光荣感,做敬畏《统计法》、遵守《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的模范。认真做好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用体制和制度作保障,确保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统计执法人员从细节做起,要深入剖析统计违法事实,讲解统计违法违纪查处取证环节,明确统计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工作流程,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严格按制度办事,同时,加大省地(市)之间的交叉执法工作力度,为防止本地执法打不开情面、检查不深入、查处走过场的实际问题。
如何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当前统计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积极地有效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是开展好基层统计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提升基层统计原始数据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升基层统计部门公信力的重要保证。破解基层统计执法难题的关键点在于要认真执法,严格执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基层统计部门要把“严格执法”作为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职能的重要手段来抓,要长期抓,抓出成效。同时,要树立用法律手段来为统计工作保驾护航的工作理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从而,全面提升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第五篇: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信访工作难题,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2007年以来,镇坪县针对信访工作新形势,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在全县创新推行由上访群众根据自己需求自主选择接访领导的点名接访工作制度,着力构建阳光信访、质量信访、和谐信访工程,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阳光信访 权为民所用
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公开”,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点名接访的方便快捷。
公开接访信息。各部门各单位在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公示牌,重点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信访受理范围、接访流程,上访人员的权利、义务等信息。同时,向上访群众发放《镇坪县纪检监察阳光信访卡》,使上访群众方便快捷的找得到门,认得到人,办得了事。
公开办理秩序。接访工作中,接访干部仔细倾听群众诉说,认真填写《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和《群众点名接访登记簿》,同时将填好的《群众点名接访接待卡》回执和《群众点名接访告知书》发给来访群众,告知本次接访受理意见,并请来访人签字认可,接受上访群众监督。
公开处理结果。信访案件结束后,由接访领导协同调查组及时向来访群众送达《群众点名接访答复意见书》,将查处结果告知来访群众,并填写回访了结表,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质量信访 利为民所谋
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实践中,镇坪县注意做到“三到位”,有效提升了信访工作质量。
领导重视到位。2007年初,镇坪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群众点名接访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实施过程中,镇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和部门调研指导,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
责任落实到位。该县认真落实信访案件“四个一”责任机制和“四定三包一回访”落实机制,即包案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包抓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领导为群众点名接访案件办理第一责任人,办案工作组长为调查处理落实第一责任人,办案单位主管信访工作领导为办案业务指导第一责任人;定办案人员、办案时间、办案纪律、办案质量;包调查处理、监督落实、稳控息访,实行一案一回访。对重要信件确定专人督办,限期查处,建立了《群众点名接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了接访质量和效率。
矛盾化解到位。对重访和越级上访突出矛盾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案一人一抓到底的领导包案制度,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和群众解释工作,迅速结案销号,做到案结事了。对缠访闹访问题,尽力做好教育引导和沟通解释工作,理顺来访人员情绪,化解心结,促其息访,避免新的问题和矛盾。
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以来,群众点名信访问题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重访明显下降,越级访明显下降,信访结案率明显上升,大大提升了全县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质量。和谐信访 情为民所系
针对大多数上访群众在上访时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现状,镇坪县在推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细节做起,坚持“三贴近”原则,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人性化接访方法。
贴近生活,努力营造温馨如家的接访环境。为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对点名接访中心进
行了改造,对桌椅板凳的摆放都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精心制作的“累了请您歇歇脚、渴了请您喝口水、烦了请您细细说”温馨提示牌,让上访群众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贴近感情,始终坚持热情细致的接访态度。面对来访群众,接访人员起立笑脸相迎,缓解上访人的激动情绪。重新设计更换了接访桌,接访领导和来访群众可以像家人一样围坐在桌子旁进行交流,缩短接访者与被接访者之间的距离,加深来访群众对接访人员的信任。贴近群众,积极推行便捷有效的接访方式。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使点名接访更加便捷有效,该县制定了《镇坪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下访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等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部门、乡镇、村组和农民进行走访;建立了网上举报中心,同时公开了县级领导的联系方式和邮箱;开通了免费举报热线电话,上访群众也可以通过该电话点名接访。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既可以消除群众面对面上访的顾虑,又可以在上访成本和选择上访方式上极大地满足上访群众。
郡县治,天下安。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推行,拆除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围墙,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流程,提升了工作质量;夯实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化解了矛盾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发展与和谐。
一是抓好信访隐患排查机制。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综合分析当前农村土地纠纷、企事业单位改革、弱势群体不稳定因素等问题,全面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未雨绸缪,采取针对性措施,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二是抓好信访应急调处机制。为避免矛盾升级和问题扩大,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症结,研究化解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争取尽早介入,主动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抓好信访问题解决机制。结合自身实际,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强化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负责一手抓到底,对每件信访案件认真梳理核查,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介入、早化解,限期处理。四是抓好信访稳控机制。围绕全国“两会”、庆祝建国60周年等重大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稳定稳控工作,坚决防止重大有影响信访问题防止。同时,依法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依法果断处置,切实维护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