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部门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帮教的职责
各部门、乡(镇)对“12类重点人员”社会大帮教的职能、任务分解 “第五类对象”:解除强制戒毒人员
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
乡(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对“第五类对象”的帮教工作方案,由乡(镇)政法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
村(社区、居委会)、村民组(街道)要积极配合乡(镇)政法委定期排查摸底,完成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一人一档的建立,要选派帮教工作人员定期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去向,要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服务室,制定帮扶计划,促使解除强制戒毒人员改其过、修其心,立其志、做其人,为各职能部门开展帮教工作提供资料。
村民组(街道)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监管工作。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1、乡(镇)政府制定帮教工作方案;
2、乡(镇)政法委收集帮教各职能部门汇总资料、建立个人档案、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以上的职能部门工作会议、做好协调指导与督促检查记载、每半年和全年撰写帮教工作总结、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3、村(社区、居委会)、村民组(街道)建立康复服务室,做好监管记录。
戒毒所、村(社区、居委会)戒毒康复服务室
积极配合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做好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与其家属签订共同帮教协议。负责对戒毒学员进行回归社会的预备教育和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继续教育,使每一个在所戒毒者和解除强制戒毒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身瘾易脱、心瘾难戒,所内易戒毒、所外难坚持,既要本人下决心,也需他人常帮助的道理。
应完成的任务:
1、制定戒毒学员和强制戒毒学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做好教育学习记录;
2、完善戒毒学员和强制戒毒学员培训学习相关资料;与其家属签订共同帮教协议。
公安机关(派出所)
积极配合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做好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积极与当地社会综治部门及其家属,落实帮教责任人,并与其家属签订共同帮教协议。家属凭协议到戒毒所办理戒毒学员的出所手续,并领其到派出所报到。协助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监管,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继续吸食毒品一律送往戒毒所实行强制戒毒。
应完成的任务:
1、制定解除强制戒毒人员例如重点人口管理的方案与措施,与当地综治部们及其家属签订共同帮教协议;
2、收集整理戒毒学员出所报到有关手续;制定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监管方案、并做好监管记录。
司 法 部 门
积极配合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开展帮教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和吸毒危害的相关知识,负责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宣传政策法规等。
应完成的任务:
1、做好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法律知识学习、政策宣传等记录;
2、制定定期考察制度和情况反馈分析;建立与外出务工的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联系记录。
民 政 部 门
积极配合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做好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并经常走访,了解实际需求,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专门的帮教档案。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根据生活实际困难做好“应保尽保”及走访记载。
团委、妇联、工会、关工委部门
要关心、支持、参与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在法律保障、心理咨询、宣传教育方面,给予积极帮助。动员、组织本部门基层组织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开展安置帮教活动,增强社会大帮教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完成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法律保障、心理咨询、宣传教育方面给予积极帮助的详细记录。
文体广电部门
积极参与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工作,通过自身优势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为各职能部门帮教工作做好宣传,增强社会大帮教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及时报道各部门相关的帮教成果。
第二篇:各部门对邪教人员帮教的职责
各部门、乡(镇)对“12类重点人员”社会大帮教的职能、任务分解 第六类对象:“门徒会”等邪教人员
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
乡(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对“第五类对象”的帮教工作方案,由乡(镇)政法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对解除强制戒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使他们尽快改变思想,脱离“门徒会”等邪教组织。
村(社区、居委会)、组负责调查、统计”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及时造册建档,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实际表现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各职能部门开展帮教工作提供资料;及时走访谈话,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要针对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贫乏的特点,积极组织志愿者上门看望慰问老年人,读书读报、谈心聊天、帮做家务,于温暖关爱之中提高老年人的反邪教免疫力。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控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积极开展特色防治体系建设,多管齐下,群防群控,加强人性化的服务和人文化的管理,使辖区及周边的邪教组织失去民心,丧失滋生的土壤,有效地预防和遏制外地邪教的各种渗透活动以及本地一些苗头性的邪教活动,对调查摸排的重点人员建立防控措施,建立台帐,落实专人管控帮教,采用“一盯一”、“几盯一”的措施盯死看牢,遇有脱管滋事情形,及时报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处理。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1、乡(镇)政府结合各部门职责制定帮教工作方案;
2、乡(镇)政法委收集帮教各职能部门汇总资料、建立个人档案、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以上的职能部门工作会议、做好协调指导与督促检查记载、每半年和全年撰写帮教工作总结、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1、村(社区、居委会)、组建立个人档案记录、走访记录;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做好“一盯一”、“几盯一”登记表;建立遏制外地邪教渗透活动的预案;建立帮扶计划和落实帮教措施的记载。
公安部门(派出所)
积极参与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将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列为重点人口管理,特别是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组织者做到不脱管、不失控,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对继续散播、发展“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组织者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并转交司法机关处理。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1、制定“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列为重点人口的管理方案及措施;
2、建立监管档案;做好“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犯罪的依法从重从快打击记录。
司 法 部 门
积极参与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开展帮教工作,组织开展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宣传活动。经常组织人员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习法律知识等,增强”门徒会”等邪教人员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帮教档案。
应完成的任务:
1、做好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法律知识学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宣传活动记录;
2、制定定期考察制度和情况反馈分析;做好与外出务工的“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联系记录。
教 育 部 门
积极参与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开展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教育部门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宗旨,充分利用法制课、班队活动等形式组织青少年观看反邪教警示教育片,开展反邪教主题绘画等比赛,积极配合司法部门传授反邪教知识,引导青少年远离邪教侵害,崇尚科学文明,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
应完成的任务:
做好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反邪教教育活动、配合各职能部门做好宣传工作的记录。
民 政 部 门
积极参与乡(镇)、村(社区、居委会)、组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要经常走访,了解生活实际困难,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专门的帮教档案。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根据生活实际困难做好“应保尽保”及走访记载。
团委、妇联、工会、关工委部门
要关心、支持、参与“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帮教工作,积极组织反邪教志愿者上门入户,向“门徒会”等邪教人员边讲解边宣传,边倾听边疏导,释疑解困,稳定思想,为他们提供咨询与帮助,帮助他们走出困惑与烦恼。在法律保障、心理咨询、宣传教育方面,给予积极帮助。动员、组织本部门基层组织和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开展帮教活动,增强社会大帮教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做好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法律保障、心理咨询、宣传教育方面给予积极帮助的详细记录。
文体广电部门
积极参与对“门徒会”等邪教人员的帮教工作,通过自身优势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为各职能部门帮教工作做好宣传,增强社会大帮教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及时报道各部门相关的帮教成果。
第三篇:各部门对销售人员流程建议
1、每周工作总结和计划上交结点必须准时,销售人员上报部门经理处时间为每周六中午12点前部门经理上报营销总监处时间为每周六下午17点前,营销总监上报副总经理处时间为每周日中午12点前。所有人员内容要求:详细、标准,能明确反映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
2、工作时间外出必须填写外出登记表,并由部门经理签字确认外出办公事实,内容写清楚。
3、考勤每周二早会人力资源部均会通报上周缺勤人员情况,同时在公司群里公布,要求缺勤人员周三下班前将缺勤说明上报至人力资源部,过时按旷工处理。
4、公司考勤请假、调休等事项均须提前一天,如遇特殊情况可在回公司上班当天补办手续。
5、人力资源部所安排的培训计划,均会提前通知,要求员工都须准时参加,如遇特殊情况须请假者,都必须提前一天上报培训部张倩帆处,补办手续也须已提前请示过为原则,补办手续在一天内完成。
6、周例会和销售部门例会开会时间早已明确规定,每周一早上9点和每周一下午4点。
7、任何公司通知要求的事项结点都须及时完成。
8、公司对于请假条、调休单、工作申请单、费用申请单、合同会签单等各类单据均有统一在早会中下发版本,所有人员均须按照公司流程由部门经理审批,然后逐级审批后完成。
9、员工需要对员工手册的内容进行了解,很多具体要求和流程员工手册内都有具体要求和标准。
10、通体需配合放样,必须填写日常联系单,填单业务员私自不得询价、下单所有补货合同一律手续齐全需交财务统一下发,才能到商务部确认送货时间
11、合同补单应及时上交财务部,如因未及时补单导致延误送货时间,业务员自行负责。
12、应收收款及时收回,款未到账,不予下单。
13、如遇特殊情况要求先下单、送货的,必须提前申请,并在事后第一时间补齐所有手续。
14、合同下发至各部门,由当事人签收后,请自行保管好合同等相关资料。如遗失,财务部不再提供任何资料。
15、新签合同上要注明收货人及联系方式,并注明跟单的售后人员。
16、签订合同后财务部将不再下发会签单给业务员,设计师返点金额业务员自行备注和确认。
17、由于特殊原因周二下午未能报销者,在周二下午17:00前向财务部顾晓雯以电话或短信形式报备,将报销时间延迟到周三中午12::00前,逾时则在下周报销时间报销。
第四篇: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论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吸毒、戒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毒瘾戒除后虽然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理问题依然突出。只有建立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使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逐步改善自身心理状况,溶入具有包容、亲情的家庭中去,真正回归到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来。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 回归社会 心理健康教育
吸毒、戒毒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戒毒后,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敌对等因素较戒毒前明显降低,且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明显差异,提示吸毒除了引起行为模式改变外,还可能存在许多心理问题,毒瘾戒除后虽然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心理问题依然突出。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它原本是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治疗精神病患者或心理障碍者的心理问题的方法之一。它的对象原是精神病和心理障碍者的家庭系统。这种疗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上的疾患,不是个体本身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个体在家庭环境中,由于父母子女的互相影响,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如果采用一对一的单个治疗,当被治疗者治愈以后,再重新回到原来的那个家庭环境中,受原有的那个环境影响,往往很快会旧病复发。因此,家庭治疗打破了那种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把着眼点放在整个家庭系统上,关注系统内包括家庭成员的认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胞关系的互动,通过改善家庭环境来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戒毒人员复吸的机率依然很大。吸毒人员的大量涌现和戒毒人员的复吸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毒品本身的强烈的成瘾性外这一原因以外,吸毒人员的不良个性、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导致吸毒与戒毒人员复吸的重要因素,不良个性又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因此,改善吸毒人员的家庭环境,对吸毒人员进行家庭心理治疗在预防戒毒人员复吸工作中显得十分必要。
绝大多数吸毒者吸毒之前就已形成了不良的个性。这些不良的个性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而父母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及自身婚姻家庭生活是否健康正常、稳定、有无矛盾冲突有很大关系。因而要预防吸毒人员复吸必须首先着眼于源头,这就是要提高父母的认知水平,解决婚姻家庭问题,使吸毒者父母有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对促进吸毒者形成良好的个性、摒弃不良恶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要从“家庭”这一宏观体系去分析问题 吸毒人员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常常是由于自身的不良个性所导致的。但我们的着眼点不能光放在吸毒人员身上,这些不良个性常常是因为父母、妻子等的认知水平偏低、感情不合、事业不顺等问题折射到吸毒人员身上所致,因而要以“家庭”系统为着眼点,去寻找问题的症结。
(二)要用“系统”的思想去拉动家庭成员的互动 任何大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小系统的状况,反之,小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大系统的状况,互相彼此往来,影响、改变原有的平衡。吸毒人员父母的认知、夫妻关系、以及其他心理问题会影响家庭气氛、影响吸毒人员的心态和行为;反过来,吸毒人员的心态和行为又会影响家人的情绪,影响家人的态度的选择。因此,治疗者要注意到全家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要依赖全家人的协力合作,在互动的状态下达到改变个性的心理和行为的目的。
(三)要以“情”为重
有问题的家庭,由于长期的冲突,往往情绪、情感很恶劣,面对治疗者会争着数落、说理,要求评断是非。而治疗者决不能充当法官,判断出谁是谁非,反而更伤感情。要想办法让他们去注重解决眼前矛盾,尽量避免翻旧帐,要淡化缺点,发现闪光点,树立当事人的自信心。
(四)积极引导,充分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 吸毒人员家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常常是由于互相缺乏理解所致。而缺乏理解的根源就是当事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能了解彼此的所思所想及行为的出发点,甚至相互之间还有许多误会。这种情况,有时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很好地沟通。家庭治疗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当着全家的面,诱发当事人倾诉心声,在治疗者的帮助和分析之下获得家人的理解和同情。
二、个体心理辅导
从吸毒人员的实际看,他们违法原因、思想表现、年龄特征、文化程度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其心理上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心理依赖性顽固。强戒人员入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急性戒断症状或迁延性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从而在生理上控制了毒瘾,心理上也获得某种程度的恢复。但由于吸食毒品能够给人带来莫名的快感,情感体验非常深刻。虽然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难以获得毒品,但一些特定因素可以唤起他们吸食毒品的情感记忆。笔者曾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探讨香烟与毒品之间的关系时,大部分强戒人员承认:在吸毒时,毒品产生的快感需要用香烟来“吊”出来,在无法得到毒品的环境下,对香烟的依赖心理较重,通过吸食香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吸毒的快感。强戒人员对香烟的依赖,表明其对毒品的追求和向往并不会随着毒瘾在生理上受到控制而消失,且还将长期存在。
2、心理异常及人格变化明显。有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由健康状态逐渐转变为不健康,甚至是心理不正常是强戒人员最为常见的变化过程,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知方面的特征:病理性的消极态度,主观意志色彩浓厚,是非不分,善恶不分,道德沦丧。二是情感方面的特征:常以悲观、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为主。三是意志方面的特征:吸毒者一方面在寻找毒品时表现出病态的意志亢进、坚忍不拔。另一方面在戒断毒品时表现出病理性的意志缺乏、自制力差,无法用自己的力量戒断毒瘾。四是个性特征:脾气暴躁、敏感、多疑、优柔寡断、耐受性差、自信心不足、心理康复能力减弱、贪图享受、消极怠惰、适应环境能力差、社会交往不良,丧失事业心责任感,道德感水平低下,甚至存在反社会人格等。这些心理异常和人格变化,阻止了他们戒除毒瘾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戒毒人员在所内的戒断率可以达到100%,但是,一旦出了封闭管理环境,步入社会后的复吸率也非常高。所以,对回归社会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侧重于指导戒毒人员学会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和独自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是要指导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学会有效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不顺心和不愉快,每个人的应对方式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我们要引导戒毒人员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对你而言是个问题,可对他却不是问题,指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学会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和自我心理调试方法。
二是要指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学会利用各种内外资源,处理困境。每个人都有各种可利用的内部和社会资源。比如,我们的父母、姐妹、兄弟、同学、朋友等等,但当一个人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就会忘掉可用的资源,低估自己的能力,忽略别人可以提供的帮助。所以,心理医生应该在这方面给予指导。
三是要指导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学会独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后,生理上健康了,但是自我能力还是比较脆弱,需要他人给予长期的支持。但是,回归社会后这种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而又走上复吸的老路。所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社会性心理辅导
(一)开展团体心理互助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回归社会后,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排斥和奚落,人格上的扭曲和反社会型倾向使他们难以与其他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上所内戒毒时间短,效果难以有效巩固,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复吸。因此,联合社会力量,按不同区域,建立团体心理互助小组,定期对戒毒人员开展团体辅导,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目前戒毒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开展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是心理训练方法之一,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在吸收拓展训练的精华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心理训练内容,它是根据心理学原理,其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努力/放弃”“积极/消极”的心理动力学模型和“做中学”、“体验式学习圈”等经典理论,借助于户外训练媒体的设臵,按照“体验激发情绪,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的理念来设计训练课程和科目。使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尤其是体验恐惧等负面因素和战胜恐惧后的“高峰体验”,从而获得感悟并在训练师组织的分享讨论中加深感悟,进而学会自我控制、尝试行动等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它是以提高人的基础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全新的科学训练模式。
在对回归社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能力和特征进行全面诊断的基础上,对具有相似心理特征的学员分别运用特定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如通过攀岩壁、空中断桥、模拟电网、穿越沼泽、胜利墙等针对性训练项目,帮助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充分认识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培养创新、应变、沟通、进取等素质,树立新的理念;加强面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培养韧性十足的执着精神,对团队充满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表达自我的自信度与感染力;提高人际沟通的丰富技巧和把握能力,优化人际环境;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力,达到完善人格,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笔者认为只有建立从个人、家庭到社会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使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逐步改善自身心理状况,溶入具有包容、亲情的家庭中去,真正回归到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来。家庭的关爱,社会的包容,自身的改变在回归社会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一不可。
哈密劳教(戒毒)所一大队
第五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办法(试行)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办法(试行)
第四章 通信、通话
第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来往邮件应当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防止夹带毒品和其他违禁品。实施检查时,应当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本人和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同时在场。第十八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来往邮件由大(中)队统一登记、收发。
第十九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所在大(中)队批准,可以使用强制隔离戒毒所指定电话与配偶、亲属电话。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与国外、境外配偶、亲属通话,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得持有或使用移动通讯设备。
第五章 探访
第二十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可以到强制隔离戒毒所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特殊情况,其他人员要求探访的,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第二十一条 正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予安排探访。因特殊情况确需探访的,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正在接受审查或呈报逮捕的,禁止探访。
第二十二条 探访在探访室或指定地点进行。探访室应当设置玻璃隔离设施。探访时应当有工作人员在场。
国外、境外的配偶、直系亲属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省级主管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配偶、直系亲属探访时,应当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户口本等证明本人与被探访人员关系的证件。所在单位或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探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对没有证件或与证件不符的,禁止探访。第二十四条 探访人员送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日常生活用品,应当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设置的商店购买。
探访人员送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其他物品,须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并由工作人员当面进行检查。
第二十五条 探访人员应当遵守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探访规定。对违反规定的,终止探访。
第六章 探视
第二十六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经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可以探视其配偶、直系亲属。
第二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探视应当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一)配偶、直系亲属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原单位、就读学校或所在街道(乡、镇)出具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中应当说明探视者与被探视者的关系和探视理由;
(二)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配偶、直系亲属病危通知书或者公安机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配偶、直系亲属死亡证明;
(三)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八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探视:
(一)处于急性脱毒期的;
(二)正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的;
(三)其他不宜办理探视的。
第二十九条 探视由大(中)队填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探视审批表》,经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强制隔离戒毒抽批准。一次探视时间不得超过5日(不含路途)。逾期不归,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立即告知当地公安机关。第三十条 探视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可以由亲属或者所在单位、就读学校接送。
第三十一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费用自理。
第九章 所外就医 第四十六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患有严重疾病,强制隔离戒毒所不具备治疗条件,地方县级医院无法治愈的,可以办理所外就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办理所外就医,须由指定的地方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亲属、原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同意担保。
第四十八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在大(中)队填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外就医审批表,由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部门、管理部门审查提出所外就医意见,经强制隔离戒毒所审核,报其省级主管机关批准。
第四十九条 所外就医批准后,由强制隔离戒毒所填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外就医证明》,通知担保人将所外就医人员接回,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和原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一次所外就医时间为1至3个月,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及时了解所外就医人员疾病治疗情况,对已经痊愈的及时收回所内执行剩余期限;未痊愈的可以续办所外就医手续。第五十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及时通知到期的所外就医人员回所进行诊断评估。
第五十一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外就医的费用自理。
第十一章 奖惩
第五十六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所内表现进行奖惩。
第五十七条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奖励种类为表扬、嘉奖、记功三种,惩罚种类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三种。第五十八条 奖惩由大(中)队提出意见,填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奖惩审批表》,经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部门审核,报强制隔离戒毒所批准。
第五十九条 奖惩决定应当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宣布,须本人签名确认后存入档案。拒绝签名的,应当注明情况,不影响奖惩决定的执行。
第六十条 奖惩结果应当作为诊断评估的依据。
第十三章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第六十四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对经诊断评估准予提前解除或按期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提前或按期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第六十五条 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按下列规定计算:
(一)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从《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规定之日起计算;
(二)延长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与原决定的强制隔离戒毒期限合并执行;
(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探视(含路途)、所外就医的时间,计算为已经执行的强制隔离戒毒期。
(四)强制隔离人员擅自离所或探视期限不归的时间,不计算为已经执行的强制隔离戒毒期。
第六十六条 强制隔离戒毒所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应当填发《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证明书》,由大(中)队宣布并发给本人。
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提前通知原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戒毒人员亲属及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
第六十七条 对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接到原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或受委托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省级主管机关批准文件后,应当及时向本人宣布。第六十八条 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毒所应当及时发还代管财物,结清账目,办理出所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