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事处执法标准
海事处执法标准
第一章
海事处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通航水域航道、港区禁航区、锚地、安全作业区等区域的现场安全监督和秩序。
二、维护辖区通航水域内水上游览区、水上体育竞技活动区的现场通航秩序。
三、监督并公示辖区内航道、锚地、泊位水深情况。
四、应急处理辖区通航水域内有碍通航秩序、影响通航环境的异常情况。
五、负责辖区内通航水域船舶的进出港签证。
六、现场监督检查辖区内船舶的船员配备、持证、适任、值班等情况。
七、负责辖区内航行船舶的安全检查。
八、现场监督检查辖区内通航水域船舶、设施的航行、停泊和作业情况,制止和处理辖区内船舶超载运输、恶劣天气下冒险航行等违法行为。
九、负责本辖区下列海事行政处罚案件:
(一)对自然人处以警告、50元以下罚款、暂扣船员职务证书的海事行政处罚;
(二)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警告、1000元以下罚款的海事行政处罚。
十、根据上级水上应急预案的规定,制定本辖区水域水上救助预案,并按照水上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水上救助工作,参与水上交通事故调查。
十一、负责辖区助航标志的监督检查。
十二、完成市地方海事局委托执法、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二章
海事处政务公开设置标准
一、海事徽的悬挂
1、各海事处在办公地点的主体建筑顶部或明显、突出部位应悬挂海事微(直径:80cm)。海事徽由国家海事局指定的厂家制作;
2、会议厅、会议室、接待室应当悬挂海事徽(直径:60cm)。
二、海事处政务公开设立的内容
1、在海事处办公大厅内悬挂海事处政务公开办事栏(内容:海事处职责、执法人员照片、岗位、工作程序(安全检查、进出港签证、海事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依据、监督电话)。规格见《附件一》;在大厅内办事栏对面用相应规格的隶书制作“船舶适航
船员适任 安全畅通 有效监管 优质服务”。
2、海事处外大门悬挂×××县地方海事处的牌子。规格见《附件二》。
3、在码头现场或船员、游客易见位置设立公告栏(内容:航行通告、游客须知、水上应急电话等)。规格见《附件三》。
4、在码头显著位置设立通航水域公告栏。规格见《附件四》。
5、船舶进出港签证台帐;船舶安全检查台帐;海事行政处罚管理台帐;船舶违章、整改、停航通知书;监督艇巡航记录由省局统一制作。
三、执法人员职责
1、在执法人员的办公场所悬挂工作人员职责(处长、副处长、安全检查员、签证员)。
2、工作人员个人办公桌上摆放台签(内容:本人照片、姓名、职务/岗位)。
第三章 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工作标准
一、着装:
1、现场海事执法人员须按规定着装、不准混装,在执行公务期间必须着海事制服,每年3月份至4月份着春装;5月份至9月份着夏装;10月份至11月着秋装;12月份至翌年2月份着冬装;
2、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在办公区内、参加会议时可以不戴制服帽;
3、须穿着黑皮鞋或黑皮凉鞋(不得露脚趾和脚跟)、深蓝或黑色袜子(女士穿裙子时着肤色丝袜)。
如遇气候异常,可由市地方海事局统一调整换装时间;其它着装具体要求,按照《海事官员制式服装着装规定》执行。
二、行为规范
1、敬礼的几种场合:在着海事制服的前提下,①进行安全检查,面对检查对象时(船员、企业工作人员);②现场海事执法人员交换班时;③上级机关领导接见或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时。
2、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在工作期间须在胸前悬挂海事执法证。
3、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在办公区或现场、码头区域行走,两人(包括两人)以上须步伐一致(两人成列、三人成行)。
4、执法标准用语:
上船检查,面对检查对象(船员或公司企业人员)时标准用语:①立正、敬礼②说:我是某某地方海事局(处)海事人员,现在进行××检查,请给予配合。
上船检查,面对大众游客时:①立正、敬礼②说:我是某某地方海事局(处)海事人员,为了你的安全,我(们)现在要进行安全检查(清点人数 等)请予配合。③工作完毕后立正、敬礼说:本船经检查合格,可以出航。
第四章
业务工作程序
船舶进出港签证
一、船舶现场监督人员受理船舶进出港签证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书进行审查: 1、船舶进港签证:
①船舶具有齐备、有效的证书、文书与资料(国籍证书、船员职务适任证书等); ②船舶配员符合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船员具备适任资格;
③船舶状况符合航行、停泊、作业的安全和防污染等要求,并已制定各项安全和防污染措施与应急预案;
④船舶拟进入、通过的水域和停靠的码头、泊位均满足安全和防污染的要求; ⑤载运货物的船舶,符合安全积载和系固的要求,载运危险货物船舶按规定已办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手续; 2、船舶出港签证的条件:
①配备足以保证航行安全的船员(以船舶最低配员证书为准); ②载客、载货符合乘客定额和装载技术要求及载重线规定;
③装载危险货物的船舶应持有经海事机构批准的危险货物申报单,装载情况符合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的安全规定;
④船舶、船队的尺度和拖带量符合拟通过的船闸、桥梁、架空设施、浅窄航道的通航规定和要求;
⑤已按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的要求纠正所存在的缺陷,并已复查合格; ⑥已按规定向海事部门交纳船舶港务费;
⑦按国家规定必须投保船舶险的船舶,持有效的保险文书或证明文件; ⑧没有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二、签证
1、满足签证条件的,海事现场监督人员将申请人提交的《船舶进出港签证报告单》收存,并在《船舶签证簿》内登记,加盖船舶签证专用章、填写签证人员的姓名和签证日期。2、不具备签证条件的船舶,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前不予签证,并说明原因。
3、①对于来往于港口与港口附近作业点的船舶、内河定线客船、在同一海事机构管辖范围内或在两个海事机构管辖范围之间从事定线短途运输及作业的船舶(航程在30公里以内的短途运输),可以申请办理定期签证。②在港内航行和作业的各类船舶,实行定期签证。
三、已经签证的船舶,出港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新办理签证: ①船长、轮机长或担任相应职务的船员变动; ②有关航行安全的重要设备损坏; ③船舶结构和技术条件发生变化; ④航行区域、船舶用途改变;
⑤办理出港签证后36小时内未能出港; ⑥发生或发现与签证条件不符的其他情况。
四、海事现场监督员整理有关资料归档。
海事行政处罚(简易程序)
海事现场监督人员执法时发现当事人有违法事实,并且证据确凿,依法应对个人经予警告或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船舶、设施或单位处以警告或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可当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1、海事现场监督人员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
2、海事现场监督人员确认违法事实,告知当事人处罚的理由和依据;
3、海事现场监督人员填写统一编号的《海事(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将第二联当场交付当事人;
4、海事现场监督人员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5、海事现场监督人员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5日内将《海事(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第一联交本单位(业务处室)行政处罚文书保管人保管,并将《海事(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第三联交罚款部门(或财务部门)。
6、按规定以年为单位整理有关资料归档。船舶安全检查
一、检查对象:适用于进出本辖区港口50总吨或36.8千瓦以上内河船舶。
对船舶的安全检查,于船舶在港口停泊或作业期间进行。禁止对在航船舶进行安全检查,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经海事局检查过的船舶,一般六个月内不再检查,但连续两次以上由同一海事机关执行的,其他海事机关不受“六个月内不再检查”的限制,可对其进行船舶安全检查。
二、对安全检查工作人员的要求:
检查人员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时,应着装整齐,向船方出示安全检查工作证件,登船检查一般为两个人。
三、船舶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 ⑴船舶证书及有关文件、资料; ⑵船员及其配备; ⑶救生设备; ⑷消防设备; ⑸事故预防; ⑹一般安全设施; ⑺报警设施;
⑻货物积载及其装卸设备; ⑼载重线要求; ⑽系泊设施;
⑾推进和辅助机械,⑿航行设备;无线电设备; ⒀防污染设备;
⒁船员对与其岗位职责相关的设施、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安全检查时,该船船长应如实报告船舶的安全状况,并指派有关船员陪同检查。陪同检查的船员应按检查人员的要求,调试和操纵有关设备,回答有关问题。
船舶安全检查一般检查船舶证书及有关文件,航行、操纵、信号及无线电设备,救生、消防设备,应急电源及照明,防污染结构及设备等部分。
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后,检查人员应在船舶配备的《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内填写船舶安全检查记录,并签发《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注明所查项目、发现的缺陷及处理意见,签名并加盖“船舶安全检查专用章”。对检查出缺陷的船舶,船长应在限期内进行整改,并向海事机构申请复审,复审合格后,加盖“复查合格专用章”。
《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留在《船舶安全检查记录簿》内,一份寄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一份由海事机构存查。
检查人员要求船舶在指定港口纠正缺陷的,船舶在离开指定港口前应当纠正。如果船舶的缺陷严重危及船舶和人员的安全或可能造成水域污染,应考虑禁止该船离港;禁止船舶离港的,检查人员应对被禁止离港的船舶签发《禁止离港通知书》。
被禁止离港的船舶在弥补缺陷后,应申请复查,复查合格后,由原签发《禁止离港通知书》的海事机关签发《解除禁止离港通知书》。
第二篇: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
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总结
灌河海事处自2004年组建以来,负责对涉及到两市三县灌河水域的船舶安全监管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的热情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李克强副总理在连云港视察工作时的讲话为着力点,以提升海事“执法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窗口环境、塑造良好形象为主要内容,以“牢记党的宗旨,主动做好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全面履职,主动作为,突出重点,把握规律,完善设施,提升能力,规范管理,优质服务,提高效能,努力做到执法为民、服务社会,坚持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团结、创新、务实、奉献”的江苏海事精神,进一步营造爱岗敬业、依法履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提高行政相对人的满意度,增强海事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我处开展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自开展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创建工作的相关要求,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2010年8月16日,灌河海事处成立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灌河海事处书记叶增春组长,丁星处长、周毅副处长为副组长,长茂办事处、陈港办事处等部门共同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长茂办事处。长茂办事处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了职责,落实了人员,安排了集中办公场所,购置了办公设备。
二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按照江苏局的创建工作要求,灌河海事处创建办于2010年9月份开始着手编制《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并多次召开灌河海事处创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共同探讨创建工作方案的制订。2010年10月份初,灌河海事处市正式印发了《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对灌河处2010年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工作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各个工作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
创建专项工作经费是本次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灌河处按照江苏局有关创建要求,结合创建工作实际,安排了创建工作专项经费。
三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2010年10月20日,灌河处在长茂办事处召开了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查动员大会。灌河海事处处长、灌河海事处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叶增春出席了会议,并对
全处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灌河海事处创建领导小组其它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叶增春书记传达学习了江苏局有关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的主要文件精神及我处近期创建工作安排,其中长茂办事处甘晓明主任做了表态发言,全面掀起我处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高潮。
四是开展试点,积累经验。
按照灌河海事处创建领导小组的安排,长茂办事处作为本次灌河海事处2010年创建执法窗口“四示范”工作的试点窗口。从2010年8月15日起,长茂办事处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的压力,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全力以赴,圆满地完成了试点创建工作的准备任务,达到了探索思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培养骨干的目标,顺利通过灌河处创建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为全局乃至全省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工作积累了经验。
五是分级实施,强化培训。
根据江苏海事局《关于开展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以及《江苏海事局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江苏海事局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活动检查验收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我处对所有参加窗口创建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到目前为止,全处已有15人次培训,并全部通过了考核。
六是加强协调,主抓重点。
今年,我处在海事行政执法中,根据地方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展文明执法创建工作,使依法监管和优质服务紧密结合,真正把海事监管落到实处,有效地保证了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1、全面推进渡口渡船规范化管理,确保辖区渡运安全。
前三季度我处共检查渡口渡船218艘次,发放宣传单56 份,安检18 艘渡船,整改缺陷36项。向乡镇、船舶签发现场检查表和安全检查通知书共88份,向三县乡镇政府发出情况通报7份,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加强危险品管理和船舶防污染工作,初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1)结合辖区实际,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完善了危险品船舶、危险品库区、码头等监督管理档案资料。
(2)加强船载危险货物申报管理,严把申报关。对所有危险品船实施严格的预报、到港报告、危险品申报、进出港计划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油船、化学品船现场检查、船/岸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制定《船舶载运危险货物专项整治方案》,重点加强船舶的适装、船员适任和船舶适航检查,对暂不满足危险品码头要求的临时装卸点,实施严格一船一批制度。
(3)认真开展了船舶防污染专项检查活动,加强对内河小型船舶的防污设备、污染物排放、防污文书的检查,对存在缺陷和记录不规范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确保
不发生船舶污染事故。
(4)认真做好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防治船舶污染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灌河水域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工作。
3、积极开展砂石船、水泥船、挂桨机船专项整治活动。
在这次整治活动中,我处共检查船舶69艘,责令限期离港8艘,参加活动的执法人员48人次,车艇30次,悬挂标语8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4份,响水县、灌云县电视台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经这次集中整治,初步达到了宣传专项整治要求,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广大船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造了良好社会和谐环境。
4、圆满完成2010年上海世博会水上安保工作
世博会期间,在处领导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之下,经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灌河处严格按照“恪守职责,全力以赴,服务世博,保障世博”的要求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全力做好世博期间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为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保驾护航。据统计,世博会期间我处共开展中国籍船舶“世博”专项检查54艘次,查出缺陷685项,对世博相关的缺陷要求相关船只在开航前全部纠正。另据2.0系统“世博”模块统计吗,世博会期间共录入船舶信息175艘次,录入船员信息54人次,经我处“世博安保”的船舶、船员信息传递准确率达100%。此外,我处的各项世博安保工作一直保持了“六个一船不漏”,即:适合
专项检查的船舶一船不漏;需要特别签证船舶一船不漏;需要上传的船舶信息一船不漏;需要发放管控宣传册的船舶一船不漏;需要免费配备世博会专用海图的船舶一船不漏;开往世博核心管控区需要现场核查的船舶一船不漏。下一阶段,我处将召开业务总结会,认真总结安保工作得失,积极探讨世博安保新举措,为后续世博安保工作留下宝贵经验。
5、继续加强岸线和水工通航安全审核审批,认真做好施工安全维护。
灌河处目前处于大开发、大发展的初期,两市三县政府高度重视灌河的开发和发展,对灌河未来普遍看好,目前灌云、灌南、响水三县面临灌河都建造了临港产业区、化学工业园、船舶工业基地、火力发电厂、物流园等,截止2010年10月底,进入三县化学工业园的企业已突破300家,进入船舶工业基地的船舶修造企业达到20多家。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我处一方面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另一方面认真落实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管理规定,同时对鑫欣钢铁厂、三航五公司等水工建设项目加强审核、审批,强化现场监管,真正将“三个服务”落到实处,为灌河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6、加强通航秩序维护,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今年以来,根据灌河下游渔民违章设置渔网、渔簖,影响船舶通航的实际,我处从管理机制到人员配备进行了重新组合,建立以陈家港海巡艇和趸船为基地的水上执法大队,前三季度我处出动船艇巡航251艘次,巡航里程5200多海里,共清理碍航渔
网、渔簖5 起。初步形成了新的水上巡航执法机制,强化了水域巡航工作,确保了灌河水域畅通和施工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处前期窗口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窗口工作进展不平衡。
个别同志对执法窗口“四示范”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计划性不强,也有部分同志对创建工作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造成了工作进展比较缓慢。
2、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本次窗口创建不同于一般创建工作,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技术要求也高,即便是海事部门的专业工作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摸清了解各类创建台帐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窗口创建工作的开展。
3、宣传发动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到目前为止,全员参与、支持窗口创建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对于窗口创建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认识上还没有完全统一,有的同志对本次窗口创建工作了解不够,给创建工作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我处本次窗口创建工作能够按照要求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抓好创建工作:
1、继续完善创建准备工作。
窗口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科室要全力配合,以保证窗口创建工作的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2、建立完善各类资料台帐、档案。
窗口创建办公室要按照省局创建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专人负责,将前期准备形成的各项资料按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分类归档,确保我处窗口创建工作完整、规范。
3、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工作。
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采取公开信、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创建宣传工作,做到个个知晓窗口创建、人人支持窗口创建,营造出全员参与的创建氛围。
4、重视做好创建人员的再培训。
结合目前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创建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各参加创建工作人员开展再培训,确保所有的创建人员全面掌握各项创建技术工作标准。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
第三篇: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
全市海事系统廉政行风暨规范海事执法整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按照市海事局常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规范海事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由于思想统一,认识到位;行动及时,措施有力;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真抓实干,方法得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成立组织,制订方案。
当前,规范海事执
法行为,提高海事服务船民和服务水运企业水平,构建和谐海事,是我们基层海事执法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根据市局的统一布署,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迅速成立以处长、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并把上级安排、活动要求等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在宣传方面,我们准备以《**海事》和我处新建的网站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主阵地,加大规范执法行为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宣传标语、宣传艇、通讯报道等手段积极做好外宣工作,接受广大船户的监督和评议。
二、认真排查,客观分析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规范执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查找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研究解决,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我们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执法行为进行分类,安排到相关科室和相关人,进行执法行为规范化研究。整顿期间,我们排查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是事故处理过程中缺乏证据意识。如现场勘查不细致,对目击者和旁证的寻找工作不及时开展等。二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意识差。处理上重调解轻调查,违反程序办案,往往忽视事故的责任认定。三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制作不认真、不规范,事故调查处理人员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现场执法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细节问题。一是人员着装常有不规范现象出现。二是执法文书制作方面也常有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三是存在上航执法人员过多,影响机关服务效率的问题。四是执法中相对存在针对违章重罚款轻纠正的问题,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五是为船户服务的具体措施不多,既使已经制定的措施,也多是满足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六是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利于公平、公正执法。
(三)海事执法管理过程中,方法陈旧老套,一些现代管理手段应用得不够广泛;即使正常使用的海事、船检管理应用软件在使用上也存在不熟悉或者不精通的问题,影响海事在船员中的形象,降低服务效能,显示出我们多数海事执法人员思想落伍,进取心不强。
三、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十项措施扎实推进整改措施。
为确保规范执法整治活动不搞成形式主义的走过场,不搞花架子,**海事处在活动期间先后围绕三个方面,推出十项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规范执法整治进程。对群众意见大的,坚决纠正;对执法效果差,不能达到安全管理目的的,立即整治;对于执法当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加强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控制加以解决。具体的整改措施是:
(一)夯实服务基础。
规范海事执法行为,必须首先端正执法人员思想,严肃执法纪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海事服务效率。为此该处推出了三项措施。
1、学习“八荣八耻”,重申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五项禁令”和海事、船检执法人员“十项禁令”,严防执法中出现违法违纪和“三乱”行为。同时鼓励海事、船检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争当业务尖子。
2、公开规范执法双向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处领导向全体职工作出郑重承诺,撇开各种利益因素,保证职工公正、规范执法,增加海事执法活动的透明度。二是全体执法人员向处领导,也向广大船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执法活动中做到行为规范,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执法精神。
3、增强机关服务效能,完善“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和“午休值班制”,海事行政服务大厅作为规范文明执法的示范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免费提供办事指南、生活用水、应急药品等。为让来处办事的船员感觉更加方便,提高服务效率,我们将行政服务大厅从原来的二楼转移到一楼。
(二)严控上航检查。
规范执法行为的重点是完善上航检查制度,减少检查人员,控制检查次数,以此建设绿色航道,取信于民。在这方面,该处着重推出四项措施预防执法检查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4、控制和减少上航拦截检查次数。为此,我们将原来的共五个现场执法检查组,调整为三个检查组。既保证了24小时水上巡航值班,又有效地降低了上航执法检查的次数和频率。目前,在我们管辖的全境245公里长的江苏淮河航道上,任何时段都只有一个检查组在执勤。
5、现场检查实行处领导带班制度。为有效地降低现场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执法行为,处里决定改原来的组长负责制为处领导带班制。三个检查组由处长直接总负责,每个组则由处班子成员在航在班坐镇指挥,处里对执法程序、文书制作等实行定期检查和互查互审,对防范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预警作用。
6、严格执行轻微海事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的规定,对五种违法行为只准批评教育不许罚款。
7、建立安全诚信船舶档案,实施安全诚信船舶免予检查制度。
(三)加强信息服务,办好三件实事。
为把规范执法行为整顿活动引向深入,**海事处研究决定,以为民办实事为立足点,努力建设船户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海事部门服务水运企业和服务船民的水平。
8、在签证点设立LED可变情报板,为船员提供及时的天气预报和海事航道等信息服务。
9、建立**海事网站,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加强与社会各界及船员之间的广泛联系,以此作为建设阳光海事的一个网上交流服务“窗口”。同时也为建设和创新海事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10、制定规划,拟在年内建成淮河江苏段航道“电子眼”。通过电子监控系统,进一步提高水上抢险应急能力,有效预防水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损失。
四、几点体会及建议
开展规范执法整顿活动,从总体上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可以说切中要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有些不规范执法行为问题出在基层,但根子却在上面。比如“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这一问题,在海事部门来说,省、市两级如果不从根本上研究解决队伍经费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就很难从根子上解决。即使现在整治好了,但也只能是表象,将来很可能死灰复燃。再比如队伍管理问题,怎样抓队伍素质,怎样保证队伍素质,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根本问题。具体建议是:
(一)开展全员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搞好规范执法行为,促进规范执法的基础。以提高海事、船检人员执法业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继续在全系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大练兵”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意识。同时通过调查、学习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各项海事执法工作规范,以规范来约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二)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兑现各项执法服务承诺,是搞好规范执法的关键。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是搞好规范执法的保证。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按分工包干负责,把规范执法行为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
(四)进一步推进地方海事部门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体制改革,改善基层海事执法单位的执法环境,并从根本上解决海事队伍经费不均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地方”病问题。
**县地方海事处
二OO六年五月十六日
第四篇: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
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
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2007-12-07 14:1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2)全市海事系统廉政行风暨规范海事执法整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按照市海事局常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精心部署,周密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规范海事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由于思想统一,认识到位;行动及时,措施有力;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真抓实干,方法得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成立组织,制订方案。R>当前,规范海事执法行为,提高海事服务船民和服务水运企业水平,构建和谐海事,是我们基层海事执法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根据市局的统一布
署,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迅速成立以处长、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并把上级安排、活动要求等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在宣传方面,我们准备以《**海事》和我处新建的网站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主阵地,加大规范执法行为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宣传标语、宣传艇、通讯报道等手段积极做好外宣工作,接受广大船户的监督和评议。
二、认真排查,客观分析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规范执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查找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研究解决,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我们把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执法行为进行分类,安排到相关科室和相关人,进行执法行为规范化研究。整顿期间,我们排查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一是事故处理过程中缺乏证据意识。如现场勘查不细致,对目击
者和旁证的寻找工作不及时开展等。二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意识差。处理上重调解轻调查,违反程序办案,往往忽视事故的责任认定。三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制作不认真、不规范,事故调查处理人员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现场执法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细节问题。一是人员着装常有不规范现象出现。二是执法文书制作方面也常有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三是存在上航执法人员过多,影响机关服务效率的问题。四是执法中相对存在针对违章重罚款轻纠正的问题,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五是为船户服务的具体措施不多,既使已经制定的措施,也多是满足于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六是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利于公平、公正执法。
(三)海事执法管理过程中,方法陈旧老套,一些现代管理手段应用得不够广泛;即使正常使用的海事、船检管理应用软件在使用上也存在不熟悉或者不精通的问题,影响海事在船员中的形象,降低服务效能,显示出我们多数海事执法人员思想落伍,进取心不强。
三、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十项措施扎实推进整改措施。
为确保规范执法整治活动不搞成形式主义的走过场,不搞花架子,**海事处在活动期间先后围绕三个方面,推出十项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规范执法整治进程。对群众意见大的,坚决纠正;对执法效果差,不能达到安全管理目的的,立即整治;对于执法当中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加强执法过程中的程序控制加以解决。具体的整改措施是:
(一)夯实服务基础。规范海事执法行为,必须首先端正执法人员思想,严肃执法纪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海事服务效率。为此该处推出了三项措施。
1、学习“八荣八耻”,重申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五项禁令”和海事、船检执法人员“十项禁令”,严防执法中出现违法违
纪和“三乱”行为。同时鼓励海事、船检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争当业务尖子。
2、公开规范执法双向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一是处领导向全体职工作出郑重承诺,撇开各种利益因素,保证职工公正、规范执法,增加海事执法活动的透明度。二是全体执法人员向处领导,也向广大船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执法活动中做到行为规范,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执法精神。
3、增强机关服务效能,完善“首问负责制”、“AB”岗工作制和“午休值班制”,海事行政服务大厅作为规范文明执法的示范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免费提供办事指南、生活用水、应急药品等。为让来处办事的船员感觉更加方便,提高服务效率,我们将行政服务大厅从原来的二楼转移到一楼。
(二)严控上航检查。
规范执法行为的重点是完善上航检查制度,减少检查人员,控制检查次数,以此建设绿色航道,取信于民。在这方
面,该处着重推出四项措施预防执法检查中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4、控制和减少上航拦截检查次数。为此,我们将原来的共五个现场执法检查组,调整为三个检查组。既保证了24小时水上巡航值班,又有效地降低了上航执法检查的次数和频率。目前,在我们管辖的全境245公里长的江苏淮河航道上,任何时段都只有一个检查组在执勤。
5、现场检查实行处领导带班制度。为有效地降低现场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执法行为,处里决定改原来的组长负责制为处领导带班制。三个检查组由处长直接总负责,每个组则由处班子成员在航在班坐镇指挥,处里对执法程序、文书制作等实行定期检查和互查互审,对防范不规范执法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预警作用。
海事处规范执法整顿月活动总结
第五篇:社区矫正执法标准(初稿)
社区矫正执法标准(初稿)
临港分局、翠屏区、南溪区、长宁县、江安县、兴文县、珙县司法局:
我局受司法部委托,组织编写社区矫正执法标准,市局专门成立了编写小组。现将编写小组编写的执法标准初稿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讨论,提出修改意见。请务必于7月18日下午4点以前,将修改稿电子文档报市局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科。联系人:李益,电话8230631。
宜宾市司法局 2012年7月16日
社区矫正执法标准
目录
第一节执法主体资格 第二节执法流程 2-1.调查评估 2-2.接收 2-3.监督考察 2-4.警戒具 2-5.考核评估 2-6.奖惩
2-7.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2-8.解除矫正
2-9.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别规定 2-10.安置帮教 2-11.保障措施 第三节 责任追究
第四节 执法依据名称目录
第一节 执法主体资格 1-1 执法主体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各级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统一着警服、授警衔,司法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警察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1-2 辅助人员
1、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及警察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2、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及警察进行社区矫正。
3、辅助人员不得享有社区矫正执法权。第二节 执法流程 2-1 调查评估 2-1-1 接受委托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受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的委托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对其所居住社区影响进行社会调查。
2-1-2 调查人员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接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的委托函件后,应指定不少于二名工作人员开展调查,其中至少一名调查人员为警察。调查人员应当遵守各项工作纪律,执行回避制度。司法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保守工作秘密,保护当事人隐私。
2-1-3 调查内容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制作调查笔录。
2-1-4 出具评估意见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在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委托机关提交调查评估意见。在特殊情况下,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调查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日。
2-2 接收
2-2-1 查验法律文书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查验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确保法律文书齐全、合法有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2-2-2 报到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责令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3、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4、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警察)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5、司法所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布,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部制定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
(2)定期向矫正小组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司法行政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5)遵守司法行政机关制定的具体监督管理措施。
2-3监督考察 2-3-1建立矫正小组
1、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警察)担任组长,成员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2、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2-3-2制定矫正个案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2-3-3建立档案
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2、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2-3-4报告制度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2、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县级以上医院病情复查情况。
3、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将社区矫正人员的报告记录在案。2-3-5禁止令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2-3-6迁居制度
1、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区、旗)。
2、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3、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4、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5、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2-3-7会客制度 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前,必须由其本人申请,监护人、村(居)委会出具证明,司法所审核后出具社区矫正人员的表现材料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会见应在指定地点进行。
2-3-8学习制度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司法所及警察召集并指定授课人。
2-3-9公益劳动制度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社区服务时由司法所及警察监督。
2-3-10心理矫治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2-3-11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2-3-12情况信息搜集
1、司法所及警察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手机定位)、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2、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3、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4、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2-4警戒具 2-4-1配发
警戒具是指社区矫正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手铐等警用器械,主要是制止和防范罪犯危险行为的发生。警戒具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配发,警棍由司法所统一保管。2-4-2警戒具使用条件
1、社区矫正人员遇有下列情形,经警告无效时,可以使用警棍:
(1)正在实施违法犯罪的;
(2)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碍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3)袭击警察的。
2、社区矫正人员遇有下列情形,可以使用手铐:(1)有脱管行为的;(2)有使用暴力行为的;(3)正在押解途中的;
(4)有其他危险行为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的。2-4-3警戒具使用的审批程序
1、对社区矫正人员使用戒具,应当经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遇有脱逃或行凶等紧急情况时,可先戴戒具,后按上述程序补办呈批手续。
2、警戒具使用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使用情形消失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2-5考核评估
1、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实行“周记载、月小结、季评议”的考核制度,日常考核以奖、扣分形式予以量化。司法所应建立矫正对象个人考核台帐,对矫正对象考核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管理级别分为 三级,即宽管、普管、严管。不同等级的,在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实行不同处遇。
2-6奖惩 2-6-1警告
1、发现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2、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4)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5)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6)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2-6-2提请治安管理处罚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2-6-3建议撤销缓刑、假释
1、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2、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6-4暂予监外执行收监
1、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1)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2)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6)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7)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8)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2、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6-5收监执行
1、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2、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2-6-6减刑
1、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2、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2-7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启动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2-8解除矫正 2-8-1期满鉴定
社区矫正期满前一个月,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2-8-2宣告
1、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警察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2、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3、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4、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5、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2-8-3矫正终止
1、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2、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2-9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别规定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2)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3)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4)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5)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6)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7)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8)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2-10 安置帮教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及警察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2-11保障机制
1、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2、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3、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4、司法工作人员(警察)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5、接到人民检察院认为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有违法情况的通知后,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6、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节 责任追究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节 执法依据名称目录 4-1 专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4、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