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
工 作 总 结
在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建立超级稻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示范片为基础,以推广超级稻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措施,以整合资源和农技推广新机制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开展了“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早、晚稻两季亩产:百亩核心区达1233.2公斤,千亩示范区达1108公斤,万亩区达1026公斤,项目区达970公斤,比非项目区亩增61公斤,实现‚双增双百‛目标,即亩增粮100斤以上,亩增收100元以上。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
1、示范推广面积大
实施面积40万亩,早、晚稻各20万亩,在溧江乡、大洋洲镇建立2个万亩示范片,早、晚稻各2个。在溧江乡、神政桥乡、金川镇、麦斜镇、大洋洲镇、桃溪乡、七琴镇、潭丘乡、界埠乡、荷浦乡各建立有1个千亩示范片和百亩核心区。
2、主推技术普及面广
我们采取在千亩示范区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2个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耕机收,并由千亩区辐射万亩区,使各项主推技术得到广泛、准确的推广应用。主要包括:超级稻品种种植40万亩,早、晚稻抛秧面积28万亩,亩抛基本蔸一般早稻2.2万蔸,晚稻1.9-2.1万蔸,机插面积3.5万亩,机收面积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推广配方肥3750吨。病虫综防面积40万亩。
3、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对超级稻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全县农民种田水平。各级领导看到了我们农业部门的工作业绩,使上级部门加大了对我县农业和农技推广工作的帮扶和支持力度。
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
1、成立组织机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成立了新干县2009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乡镇组建了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进展。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及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项目实施专家组由周小云、刘小勇、聂喜秀、肖兴根、姚易根、李菊根、刘根如组成,周小云为组长。乡镇技术指导小组由该乡镇全体农技干部组成。
2、强化宣传培训,确保技术入户到田
在县城街道、乡村主干道及墟镇挂横幅18条,在县万亩示范片竖2.0m×3.0m标示牌1块,2.5m×12m宣传标语牌1块,1m×1m宣传标语牌20块。在全县10个百亩核心区共竖0.8m×1.2m试验示范牌早稻110块,二晚105块。在项目区实现‚五有‛,即每户农户有一份主推品种介绍,有一份高产栽培技术资料,有一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有一份季节性病虫情报,有一份农机技术资料,我们共印发了彩色“测土配方施肥挂图”5000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50000份;‚2009年超级稻主推品种推广指导意见‛、“早杂高产栽培技术”、“如何防御早稻烂秧‛、“晚杂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病虫情报‛、县农机局编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省农业厅科教处和省农科院水稻所编印的‚早、晚稻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规范模式图‛等技术资料2万份。
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户300户,联系户1012户,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县农技推广中心举办各乡镇农技站人员、核心示范户、部分种粮大户参加的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500人次,现场观摩会2次,300人参加。组织核心示范户、种粮大户57人到吉安市农业局参加培训3天。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各乡镇农技人员到村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人员1500人次。
3、选用超级稻优良品种,发挥良种高产效应
早稻主要品种为金优458、淦鑫203、株两优819、陆两优996、两优287等,二晚主要品种为天优998、淦鑫688、丰源优299、两优培
九、亚优航一号等。
4、推广主推技术,发挥各项先进技术集成效应
为确保项目实施效果,我们集成了一套以‚三定‛(即定产、定苗、定氮)为主要内容的高产栽培技术,即推广以‚增加基本苗‛为核心的‚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良种示范工程;推广以‚旱育保姆‛为核心的培育壮秧技术;推广以‚软盘抛秧‛、‚少(免)耕‛为核心的轻型节本栽培技术;推广以‚间歇好气灌溉‛为核心的控苗技术;推广以N、P、K搭配,基、蘖、穗、粒肥合理配比为核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推广以‚机插秧‛为核心的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
今年尤其注重穗、粒肥的增施,有效提高了结实率和粒重。在万亩晚稻示范片,我们重点做了一个穗粒肥增粒试验,施了穗粒肥的小区比不施穗粒肥的籽粒饱满,千粒重要高出0.2-0.3克,结实率高出3个百分点。
5、加强巡视,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中各项工作的进度要求,结合农事季节,县农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县项目实施专家组及有关同志,经常下到各乡镇、田间地头,督促、指导乡镇农技人员及农户,遇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请示、汇报,项目实施非常顺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6、统一管理,落实物化补贴 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耕收的模式进行管理。在万亩示范片推广使用玉露牌配方肥180吨;安装了30盏光控物理杀虫灯和2个自动虫情观测点;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对示范户进行一定的物化补贴,在溧江和大洋洲两地共补贴早杂‚淦鑫203‛等5000斤,晚杂‚天优998‛、‚中优洲481‛等3800斤,合计8800斤,并进行了农药适当补贴,共补贴资金5万余元。
三、经验与体会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全体农技人员的努力工作,是项目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2、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3、‚三定‛栽培规范模式图,通俗易懂,农民易掌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间歇好气灌溉技术推广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先‚定氮‛再按N、P、K比例推算P、K肥用量的方法,农民特别容易掌握。
4、‚五有‛中的每户有1份病虫情报和‚五统一‛中的统一病虫防治,使病虫防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用药量和打药次数少了,防治成本低了,病虫危害反而少了,农民甚是喜欢。
四、存在问题
1、近1-2年来,杂交稻谷不太好卖与常规优质稻谷的畅销,影响了一些农户种植超级杂交稻的积极性。
2、化肥市场上,钾肥价格严重偏高,农民不太舍得买钾肥,对超级稻夺取更高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新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00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2010年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2010年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
工作总结
2010年科技入户推广项目,我镇领导高度重视,并根据区领导要求,对科技入户推广项目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经过全镇上下广大干部、重点联系户和技术指导员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我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了使项目顺利实施,我是选择水稻种植相对集中、种植水平较高的 2个村为项目实施点,并针对各自的自然条件、水稻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群众的种植习惯,分别配套相应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新两优6号’、‘Ц号’,重点配套以水稻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同时,为了保证项目落实到位,共筛选了22个示范推广重点联系户。在项目实施中,虽然遭受5月至6月严重干旱、病虫害尤其是稻飞虱特大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由于技术指导员工作到位,重点联系户应用技术不折不扣,加之项目保障措施有力,配套技术选用准确,示范推广项目仍然取得显著效果。
二、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根据区专家组测产结果,示范片中的3亩Ц优号超级稻攻关田,理论产量是598公斤,抽样实割实打,去掉水分和杂质,按13.5%标准含水量折算实收亩产582.5公斤,比非项目区农户亩增产123.5公斤,增幅27%。科技入户示范户22户,带动了周边二百多户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之风已逐步形成。
2、社会效益。一是农技推广工作作风得到转变。通过示范推广项目的技术指导员培训,使我在水稻生产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知识培训和
更新。加上技术人员包户,工作时间限定等措施,真正起到了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民水稻种植技术。二是农民科技素质得到提升。在科技入户示范推广的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和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三是水稻生产水平得到提高。通过该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超级稻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在水稻种植户当中得到普遍应用,使我镇农民种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三、技术应用情况
为了确保示范推广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我在项目技术应用上,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配套技术:
1、选用好的良种。我们从已通过国家审定的超级稻品种中选取了新两优6号、Ц优1号两个品种。
2、配套相关栽培技术。在项目实施中,针对超级稻栽培不同与一般常规栽培,以及水稻生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示范推广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水稻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把技术简化成一张可操作性的明白纸分发到每个重点联系户。
3、注重技术应用质量。我今年在超级稻示范推广中,围绕所选品种和确定的配套技术,通过印发“明白纸”、上户、到田头开展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建立示范样板和专家组、技术指导员开展巡回指导等手段,狠抓超级稻育秧、大田栽插密度、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适时烤田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时期质量关,提高重点联系户的技术到位率。
四、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开展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召开培训班、印发材料等形式,大力宣传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为让重点联系户掌握超级稻栽培技术,编写印发“超级稻品种简
介”、“超级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有关知识”等宣传、邀请区专家组成员讲解超级稻品种及其栽培、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高温热害防御、配方施肥和稻田除草等技术。在播种前、移栽前和大田管理期,通过登门入户或相对集中的方式,对22个重点联系户进行培训、发明白纸200余张、技术手册22册,入户、到田指导每户不少于8次。通过广泛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农民对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超级稻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各项超级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良好,同时也增强了我镇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3、设攻关田,典型引路。超级稻在我镇属于新事物,处于示范阶段,必须要有典型带动,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广扩大。为此我建立二户,每户3亩高产攻关田,示范带动面积达500亩。攻关田产量达582.5,这些示范片均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对我镇超级稻示范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效果。
五、下步建议
一是扩大宣传范围。由于今年是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的第一年,在前期工作中,工作重点仅仅是示范片和重点联系户,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科技入户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挥我镇技术指导员专长,将各项措施及技术落到实处,使我镇农民的水稻种植水平、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得到提高。
第三篇: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
兴业县国家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早稻工作总结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81%,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90%,我县亩产在450公斤左右。超级稻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产,发展超级稻对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县被区推广总站定为项目的实施单位,主要负责搞好三个百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两个千亩示范片和一个万亩示范带的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加速超级稻的推广应用速度,为品种结构调整和提高单产,增加稻作效益,确保粮食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今年早稻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示范推广基本情况
(一)示范推广地点、面积及品种。
1、全县早稻实际推广超级稻面积9万亩。
2、万亩示范带:设在城隍镇湖村、莲塘、城隍、大西、莫村、塘
肚、龙潭、万安等村,面积10316亩。
3、两个千亩示范片:分别设在城隍镇湖村和大平山镇龙泉村,面
积分别为1052亩和1028亩。
4、三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分别设在城隍镇湖村、莲塘、城隍等三
个村分别建设三个百亩核心示范区,面积分别为126.3亩、132亩、118.5亩。
示范带、示范片、示范区统一品种,主要种植Y两优一号。
(二)产量目标
万亩示范带500公斤/亩,平均亩增50公斤以上;千亩示范片550公斤/亩,平均亩增60公斤以上;百亩示范区600公斤/亩,平均亩增60公斤以上。
(三)示范推广成效
今年早稻我县示范推广涉及全县十三个乡镇,面积达到9万亩,平均亩产量568.3公斤,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干谷478.2公斤,增产90.1
1公斤,增产15.86%。万亩示范带在城隍镇经专家按照农业部的测产办
法测产,平均亩产干谷634.2公斤,比对照田平均亩产干谷539.6公
斤,增产94.6公斤,增17.53%;千亩示范片测产加权平均产量653.5公斤,百亩示范区测产加权平均产量682.3公斤。
二、示范区基地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Y两优1号生育期较长。早稻宜在2月27日至3月5日播种,每亩用种量1.5公斤。项目区利用编织布隔层育秧占65%,塑盘育秧占
35%,其中千亩核心示范片100%利用编织布隔层育秧;利用旱育保姆和
壮秧剂培育多蘖嫩壮秧。收获期7月24日,全生育期146天。
2、适龄抛栽,合理密植。
由于气候因素等原因,抛插期在3月25日至4月2日,秧龄达27
天左右,叶龄在4.5叶左右;每亩抛栽2.0—2.2万蔸。
3、科学施肥。
超级稻品种基秆粗壮,比较耐肥,施肥原则按照兴业县测土配方
施肥建议卡,实行配方施肥。肥料运筹实行“前促、中控、后补”。肥
料分基肥、分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用。具体措施为:(1)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300公斤,优质复合肥(N:P:K=15:15:15)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2)分蘖肥:于抛栽后5天左右,亩施尿素6公斤、氯化钾6公斤;⑶穗肥在幼穗分化前7天左右施下(约倒4叶露尖),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7.5公斤,待田水自然落干,尚湿润时亩施
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⑷攻粒肥在幼穗分化4期末追施,亩施尿素、氯化钾各4公斤;抽穗时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提高结实率。
4、科学管水。
无水层抛栽,浅水促蘖,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每亩15万苗
左右)及时露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齐穗至成熟期干湿交
替,确保后期叶青籽黄不早衰。采取“厢沟水气平衡”田间管水新技
术,深开行沟和环田沟,平时只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湿润,使田间小
气候更适于水稻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可节约用水。
5、综合防治病虫害。
超级稻植株高大,基杆粗壮,叶片宽大,叶片深绿,作单季稻种
植,重点防治卷叶虫、钻心虫、稻飞虱、纹枯病,大胎破口期预防穗
颈瘟和稻曲病,并按无公害生产技术结合病虫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
害。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我县超级稻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县委县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经常指导相关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推
广、土肥、植保等职能部门站长、副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
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组织
实施,做到人员到位,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齐抓共管,扎实推动,确保成效。
(二)增加资金投入,抓好示范样板。
我县被区推广总站列为国家农业部示范推广项目县后,县政府和
局领导非常重视,拿出20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免耕超级稻的除草剂和
编织布隔层育秧的药物补贴,对示范带、片、区的种子也补贴一部分
资金,对示范样板区做到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播种育秧、统一种植规
格的管理模式,同进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务必把项目抓出成效,真
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集成多项农业新技术。
1、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
在超级稻示范项目区应用面积达12772.8亩,应用率达100%,这
一新技术推广深受农民欢迎,与塑盘育秧、半水育秧相比,一是简单,二是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三是成本低,项目区仅这一项就节支
29.36万元。
2、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今年早稻全县应用免耕栽培达21万亩。项目示范区应用面积达
12772.8亩,应用率达100%,节本增效每亩达93元,项目区仅这一项
就增收118.78多万元。
3、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
项目区按照“兴业测土配方施肥卡”进行超级稻施肥面积达
12772.8亩,应用率达100%,每亩节肥增效32.6元。
4、水气平衡栽培技术。
水气平衡田间管理新技术,在田间深开行沟和环田沟,在水稻水
分敏感期实行寸水管理外,平时只保持沟中有水,畦面湿润即可,使
田间小气候更适于水稻生长,可减少病虫为害,同时利于管理,比一
般田节水30%,项目区应用这一技术面积达12772.8亩,应用率达100%。
5、采用公共植保对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超级稻植株高大,基杆粗壮,叶片宽大,叶色深绿,生育期长,病虫害危害严重,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县
病虫测报站的预报,使用低毒、高效公共安全的农药进行病虫防治,项目区应用面积12772.8亩,应用率达100%。
(四)积极开展超级稻种植技术培训及宣传。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
人”的总体思路,做好超级稻推广的技术服务工作,保证每个示范户
能正确掌握超级稻栽培技术,在全县13个乡镇建立1000户科技示范
户,基本上分布到每个村屯。全年共举办超级稻科技培训46期,培训
农民达11826人次,办技术专栏122期,利用录像“三电合一”频道
播放超级稻栽培技术达82场次,印发技术资料22600份,下田间技术
指导咨询4800人次,增强了农民群众对超级稻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了科技入户率和技术应用水平。
(五)在项目区开展4项试验。
1、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试验。
2、超级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试验。
3、超级稻“631”栽培技术试验。
4、超级稻品种筛选试验。今年引进10个新品种进行种植筛选,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
四、存在问题。
(一)近几年我县引进几十个超级稻品种试种,表现出丰产性的品种不多,特别是早、晚超级稻品种少。
(二)超级稻丰产性好,但稻曲病发生严重。
(三)部分农户肥水管理跟不上,超级稻需肥量大,养分充足才
能充分发挥出增产潜力。首次种植超级稻的农户多按传统方法进行管
理,担心施肥过多后期稻株贪青,导致肥水管理跟不上,达不到理想的产量,影响到超级稻的快速发展。
(四)农资价格涨幅过大,特别是钾肥涨幅大幅提高,农民不愿
增加投入,影响超级稻的增产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超级稻的推
广。
五、2010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超级稻种植的推广力度,争取超额完成全年17万亩推
广任务。
(二)继续引进超级稻新品种,筛选出更多适合我县发展的新品
种,特别是早、晚稻组合的品种。
(三)加大超级稻管护技术的培训,集成多项技术在超级稻上的应用,发挥出超级稻的增产
(四)2010年下半年计划推广超级稻8万亩。
兴业县农业局
二0一0年八月
第四篇:湖北省超级稻示范与推广项目总结材料
湖北省超级稻示范与推广项目总结材料
超级稻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有效途径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品质优良、抗性较强,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比现有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型水稻品种(组合)。中国启动超级稻项目始于1996年,并制定了三期奋斗目标,提出了“主推一期、深化二期、探索三期”的发展思路,依据“高产与优质、广适并重,数量和效益统一,良种与良法配套,科研与示范推广一体化”的原则,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超级稻“6236”项目工程,以期通过实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湖北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水稻不仅是湖北粮食的重点,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安排我省33亿斤粮食增产任务,客观的分析,随着我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耕地面积已显不足,通过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来提高水稻产量难度越来越大,大力发展超级稻,提高水稻单产已成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最现实,最为有效的选择。2005年以来,湖北省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超级稻示范与推广”项目的带动,我省在超级稻研究与推广方面都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
一、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品种展示成果
2006年由湖北大学与湖北省种子集团联合选育的“两优287”被农业部评定为超级稻,这是湖北省第一个超级稻早稻品种,2009年由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选育的“珞优8号”、湖北省农科院卢兴桂选育的两优“932”被确定为农业部超级稻品种,2010年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培两优3076、两优986也相继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至此,也拉开了湖北省超级稻快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省在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突破的同时,在超级稻选育应用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由传统的育种手段向分子辅助育种、诱变育种、籼粳亚种杂交等转变,两优986即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的超级稻品种,还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品种正在申报认定,如广两优476及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一批高抗、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选育的超级稻品种达到6-8个。
同时,自2007年湖北省按照“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积极做好适应湖北省种植的超级稻品种展示工作,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域的水稻产区,建立多个超级稻品种展示筛选基地,即代表武汉地区的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代表鄂中丘陵及鄂北地区的随州曾都区现代农业展示园;代表江汉平原的潜江市现代农业展示园;代表鄂东双季稻区的武穴市现代农业展示园,共展示超级稻品种30多个,依据各个品种特征特性进行超高产公关试验研究,把表现优良的品种及其配套超高产技术,安排在示范区进行示范,并作为主推品种在示范区进行推广,其中2010年湖北省主推超级稻品种达到18个,推广面积达到980多万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很好的完成了主推一期的目标。
二、超级稻主推栽培技术研究成果
整合农业推广系统的种植业处、推广总站、土肥站、植保站、农机局以及各市州农业科研单位,实行多科学、多部门合作,针对我省当前超级稻栽培中移栽密度过稀、后期易早衰等主要问题,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原则,以超级稻品种为核心,兼顾优质高产,突出轻简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在认真总结超级稻栽培技术研究成果与推广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采取深入研究、组装配套、广泛示范等方法,制定出5项超级稻高产配套集成技术,形成操作规程,再通过广泛示范,不断完善、提高,最后编制出超级稻栽培技术标准,这5项超级稻主推栽培技术规程分别为:超级杂交中籼稻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超级杂交中籼稻亩产8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超级杂交稻稻虾共生技术规程、超级杂交稻再生栽培技术规程及超级早、晚稻连作旱育抛栽技术规程(具体技术见附件)。围绕5项主推技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省级专家技术员-县级责任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超级稻栽培技术培训和推广渠道。突出轻简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充分利用以集中授课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三、超级稻示范推广应用效果 1.超级稻品种连片示范效果
自“超级稻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以来,湖北省有选择性的在农技推广力量强、自然条件较好,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较高的区域选择了6个示范点,开展了万亩示范区和百亩核心示范区的连片示范,6个示范点分别为襄阳区、枣阳市、武穴市、黄梅县、荆州区及监利县,在这6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各建立二个百亩核心示范区及一个二万亩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230万亩超级稻生产,辐射全省920万亩超级稻种植面积
2.超级稻连片示范高产效果
在示范区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以5项超级稻主推技术为核心,将测土配方施肥、标准良田建设、优质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植保机防建设等项目捆绑发展,狠抓品种、播期、密度、施肥等技术环节,共开展各项技术试验70多项,充分保证了超级稻品种的超高产潜力的发挥。其百亩核心连片示范区亩产679千克,高产田块达到819.49千克,蕲春县示范种植超级稻新两优6号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726.2千克,再生季亩产350千克,两季亩产1076.2千克;武穴市大金镇周干村早晚超级稻连作,早稻选用两优287,亩产679.5千克,晚稻选用丰源优299,亩产680.4千克,两季合计亩产1359.9千克,创下了湖北省双季稻单产最高纪录。3.超级稻示范区经济效益
通过超级稻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湖北省超级稻种植面积可新增超级稻种植面积30万亩,平均增产60公斤/亩,全省新增粮食1800万公斤,以1.8元/公斤折算,合计3240万元,与投入的110万元相比,净增收入带来的产投比为1︰30。
从全省范围来看,以2010年为例,湖北省全省推广超级稻920万亩,双季稻大面积产量800公斤,单季稻610公斤,亩平增产30公斤,以1.8元/公斤折算,合计49680万元。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农民种植超级稻的积极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四、超级稻研究推广存在的问题
1.目前育种专家选育出或正在选育的苗头超级稻组合生育期多在130 d以上,比如527系列、两优培九等,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比例仍很大,一季超级稻品种生育期太长,加之农户以往的种植习惯难改变,因此南方稻区的推广有限。笔者认为:若不在育种方向作调整,尽快培育出更多超级早稻如株两优819和超级晚稻如丰优299等系列组合来,势必影响中国超级稻研究和应用的全面发展。4_4还没有形成一个品种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方法没有太多的差别,因此对于不同的品种,在管理方法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产量却不一样。如中浙优l号和红莲优6号在相同的管理方法下,红莲优6号比中浙优l号每666.7m 产量高25kg。,良种良法不配套是目前优良品种的增产效应难以发挥到位的关键所在。以农业部2005年推介的28个超级稻品种(组合)为例,其中有籼稻也有粳稻,有杂交稻也有常规稻,有两系杂交稻也有三系杂交稻。在不同地区用同一套栽培技术来管理不同的超级稻品种(组合)是不现实的。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超级稻对不同栽培地点、不同栽培年份与不同栽培时期的适应性,超级稻高产高效的生态机制与微气象学机制等。此为超级稻栽培研究方向之一。2.氮肥的运筹方式是影响水稻产量形成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因素之一。在超级稻的氮肥利用率上,前人多从氮肥施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近两年来虽已有超级稻氮肥运筹方式的研究,但仍显不足,且将栽培方式和插秧规格与氮肥运筹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有关氮肥的运筹方式对超级稻群体质量以及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此为超级稻栽培研究方向之四 3.在水稻的宽窄行栽培上,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宽窄行可以协调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6引。其机制在于:适当扩大行距能提高成穗率,增加每穗颖花数,提高颖花结实率和千粒重[6 ;宽窄行栽培能发挥植株的边际优势,增加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寿命,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度,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积累,同时具有健身防病虫功能[6。为实现超级稻高产与高效的统一,也为顺应作物栽培的轻简化发展趋势,超级稻的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栽培方式都将成为研究重点。定植方式(直播、插秧、抛秧)及插秧规格(等行距、宽窄行、株行距配置等)等对超级稻群体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是超级稻栽培研究的方向之三 1.3 推广体系有待加强
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买了某个超级稻种子随便种植就能达到高产目标,事实远不是如此,超级稻的示范推广,不单纯是品种问题。要想让超级稻发挥高产潜能,必须采用科学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与轻型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推技术相结合,必须有农业技术员精心技术指导。然而,由于目前农村许多年轻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只留下文化程度低、年老体弱的人种地,田间管理水平跟不上,加上农资价格畸高,给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阻力。超级稻示范推广技术要求高,宣传培训、蹲点办方、现场指导需要有一支健全的队伍,但目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人员不足的现象较严重,基层尤其是乡镇级农技推广队伍弱化、人才流失、经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企业本来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由于体制的约束,以企业为主体的推广体系还未能有效建立起来,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体系运作也不顺畅。民间性质的推广队伍如农技推广基金会也只能解决一些局部问题。种业管理体制已经改革,原有的县级种子公司不复存在,县级多数是由不懂技术的个体经营户供应种子,缺少种子技术推广好帮手。另外免除农业税后农民已没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商品粮,主要以自己食用为主,讲究的是品质,如品质不好产量再高也不愿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超级稻的推广。
五、超级稻研究推广发展对策 1.2.1 因地制宜。确定主推品种
在确定超级稻主推品种上,必须综合考虑各品种在当地历年来的生育期长短、高产稳产性、抗病抗寒性等表现,结合当年茬口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例如闽南地区处于南亚热带,早季超级稻应主推生育期145—150 d的品种,这些品种在2月下旬播种,7月下旬成熟,可充分利用其早季温光条件好,生长期长的优势,在水肥条件较好的田片容易 取得高产,在一些稻瘟病老病区还要特别注重选择高抗稻瘟病品种。晚稻以选择感光型的正晚季品种为好,注重防避秋寒危害,确保安全齐穗,而且农户种植的晚稻基本留作口粮,因此不仅要考虑高产,还要综合考虑米质口味等因素。
2.2.3 推广轻简栽培。确保合理密植抛秧田可通过定每667 m 用秧盘数,机械插秧可通过插秧机定株行距,从而改变农民的习惯栽培密度,因此通过推广抛秧和机械化插秧等轻简栽培技术,可从根本上保证合理密植的规格要求。通过机械插秧不仅可以确保合理密植和宽行窄株,而且大面积的机械插秧栽培,还便于统一烤田工作,有利于超级稻中后期管理。据测算,机械插秧的秧田和本田比为1:100,且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1 hm 左右,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省秧地等优势。推广机械插秧还有利于发展育秧专业户,实行统一良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田管、统一收割,实现水稻栽培的全程机械化,为超级稻规模化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3.2.2 加强超级稻示范工作
抓好超级稻示范点和核心区建设,充分发挥好核心区和示范点的样板带动作用,要有意识地选择土壤肥力水平不高的田块进行示范,同时要抓好超级稻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和扶持工作,努力形成以户带户,以户促村,层层推进的良好局面,逐步扩大超级稻推广规模。加强通用技术与均衡增产的技术研究,不宜扩大宣传特异生态区小面积高产典型。
4.3 发展订单生产。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选择生态条件较好、无污染地区布点示范。切实抓好万亩片百亩点的超级稻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过程指导监督项目实施,尽量提高超级稻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发展订单生产,实行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实行公司(协会)+基地+标准+农户的发展新格局;三是扶持种植大户发展超级稻生产。要积极鼓励支持种植大户选用超级稻品种,进行超级稻生产,并以此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挥规模效益。附件1:
超级杂交中籼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季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栽培技术要求、收获、品质指标以及包装运输和储藏。
本规程适用于湖北省境内双季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3 术语和定义 3.1 软盘育秧
所谓软盘育秧是指在秧板上与插秧机配套的专用塑料软盘之上,放上营养土,播种覆土,加盖农膜,调控水分与温度的育秧方法。它具有育秧质量好,容易操作,成本低廉,起柍简单,管理方便的优势,是农民机插秧的首选方法。4 栽培技术要求 4.1 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定、品质达到GB/T17891二级以上,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双季超级稻应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目前较适宜的双季超级稻组合有早稻两优287、晚稻五优308,两优287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8-110d,3月25日前后播种,4月15日前后机插,7月12-14日收获;五优308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2天,6月25日前后播种,7月15日前后机插,10月10-15日收获。
种子质量按GB 4404.1水稻二级以上良种要求。4.2 种子处理 4.2.1 晒种
播种前将种子摊晒1d-2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4.2.2 种子消毒
将晒好的种子用清水选种,去掉病粒和秕粒,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12小时,或用烯效唑浸种,以增分蘖。4.3 培育壮秧 4.3.1 育秧方式
机械插秧均采用软盘育秧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早稻宜采用尼龙覆盖,软盘旱育秧;而晚稻由于播种期间温度较高,宜采用软盘水育秧。
4.3.2 秧田与大田比例
按照秧田与大田1:100左右的比例备足秧田。4.3.3 床土准备 床土宜选择菜园土、熟化的旱田土、稻田土或淤泥土,采用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用作床土的田块进行培肥,用机械或半机械手段进行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度适宜(pH5~6)的营养土。抢晴天进行堆制,并覆盖农膜遮雨、升温。选择晴好天气,对水分适宜(细土含水量15%左右)的床土过筛,培育每亩大田用秧需备足营养土100㎏,并集中堆闷。
实际操作中,如客土资源、人工紧张,可在秧田就地取稻田土育秧。
4.3.4 秧田整地
做好秧厢。水田育秧秧田应选择排灌、运秧方便的田块,提前2-3 d整平秧田,规格为畦面宽约140cm,秧沟宽约25cm、深约15cm,四周沟宽约30cm以上、深约25cm。苗床板面达到“实、平、光、直”。
摆好秧盘。摆盘时软盘飞边重叠靠拢,确保秧块宽度27.5-28cm。铺好床土。盘内铺泥土2cm厚。确保秧块厚度2-2.5 cm,如用过筛细土每667m2大田备足100-125kg,播种前浸(撒)湿床土。4.3.5 播期安排
根据不同茬口、不同品种的秧龄弹性,实行区别对待。早稻采取先播迟熟,后播早熟,先插早熟,后插迟熟;晚稻根据品种的安全齐穗期,倒推适宜播种期。
a)播期:早稻当年3月中下旬,一般在3月25日前后;晚稻6月25前后;
b)软盘育秧的秧龄:一般控制在15-20d。早稻秧龄可适当延长到22-24d,苗高12-17cm、叶龄3.5-4 叶(秧龄、苗高随叶龄定)茎基粗扁,叶挺色绿,单株白根10条以上,植株矮壮,无病株、虫害和肥害。4.4 浸种催芽
坚持药剂浸种;“快、齐、匀、壮”催好芽,芽谷根长达稻谷1/
3、芽长为1/5 到1/4 时播种为宜。4.5 播种 4.5.1 播种量
大田用种量每亩早稻用1.5~2kg,二晚用1-1.25kg。4.5.2 播种要求
播种准确、均匀、不重不漏。4.5.3 覆土
播种后要覆土,覆土厚度0.3~0.5cm左右,以不见芽谷为宜。4.5.4 覆膜
早稻育秧拱棚盖膜;晚稻育秧一般不需盖膜,如播后3-4 d内遇中到大雨,需盖膜防雨滴打乱稻种;雨停后迅速揭膜,以防闷种烧芽。4.6 苗床管理 4.6.1 立苗
立苗期保温保湿,快出芽,出齐苗。一般温度控制在30℃,超过35℃时,应揭膜降温。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遇到大雨,及时排水,避免苗床积水。4.6.2 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揭膜炼苗。揭膜原则:由部分至全部逐渐揭,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日平均气温低于12℃时,不宜揭膜。4.6.3 水分管理
a)水育秧湿润管理。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揭膜前后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灌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移栽前3-5d控水炼苗。
b)旱育秧控水管理。即半旱管理。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的旱管育秧有利于培育健壮秧,秧龄弹性大,机插后返青活棵快。操作要点:揭膜时灌一次足水(平沟水),洇透床土后排放(也可用喷洒补水)。同时清理三沟,保持水系畅通,确保雨天秧田无积水,防止旱秧淹水,失去旱育优势。此后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不卷叶不补水;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死苗。4.6.4 施肥管理
根据苗情及时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a)用好“断奶肥”
“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般在1叶1心期(播后7-8d)施用。每667m2秧池田用腐熟的人粪肥500kg兑水1000kg或用尿素5-7kg,兑水500-700kg,于傍晚浇施(一定要按肥水1:100 的比例稀释浇施,否则造成肥害烧苗)。床土肥沃的也可不施,麦、油菜茬田为防止秧苗过高,施用量可适当减少。
b)看苗施好“送嫁肥”
要使移栽前秧苗既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抗植伤能力,栽前务必要看苗施好送嫁肥,促使苗色清绿,叶片挺健清秀。一般在移栽前3-4 d进行。用肥量和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⑴叶色褪淡的脱力苗,667m2用尿素4-4.5kg兑水400-450kg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⑵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667m2用尿素1-1.5kg兑水100-150kg进行根外喷施;⑶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4.6.5 病虫害防治
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防治工作。同时,应经常拔除杂株和杂草,保证秧苗纯度。需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早稻育秧防立枯病。早稻育秧期间,因气温低,温差大,易遭受立枯病侵害,揭膜后结合秧床补水预防。
二是带药下田,一药兼治。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个体较嫩,易遭受螟虫、稻蓟马及栽后稻蟓甲等危害,在栽前1-2d要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
4.6.6 秧苗移栽标准
适宜机械化插秧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参考标准为:叶龄3叶1心,苗高12~20cm,茎基宽不小于2mm,根数12~15条/苗。5 大田耕整及机插秧 5.1 大田耕整
要求做到:①田面平整:寸水棵棵到。②泥浆沉实:沉淀1-3 d,砂一壤一粘。③化除封杀:化除封杀是机插秧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由于机插秧苗小苗弱,加之是宽行栽插,极利于杂草生长,因此,栽前要结合泥浆沉淀,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封杀,并保持水层2-3d,即可薄水机插。5.2 秧块准备
插前秧块床土含水率40%左右(用手指按住底土,以能够稍微按进去为宜)。
将秧苗起盘后小心卷起,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清除田头放秧位臵的石头、砖块等,防止粘在秧块上,打坏秧针),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避免烈日伤苗。5.3 插秧作业 5.3.1 插秧前的准备
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各运行部件应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装秧苗前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按照农艺要求,确定株距和每穴秧苗的株数,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并根据土壤软硬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灵敏度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深浅适宜。
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5.3.2 插秧作业质量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漏插率≤5%; 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伤秧率≤4%; 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漂秧率≤3%; 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勾秧率≤4%; 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翻倒率≤4%; 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均匀度合格率≥85%;
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5.4 机插秧,注意三个调整 5.4.1 深浅调节
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5.4.2 株距调节
株距10-20cm(行距30cm或23.1cm由选用机型决定)。如:扬两优6号每667m2插1.5万穴,用16.5cm×23.1cm或13.2cm×30cm;东洋手扶插秧机行距30cm,株距三档可调,调整时,起动发动机后边低速旋转插植臂边调节株距,调节手柄压下时1.4万穴/667m2,穴距15.5cm;处于中间时1.6万穴/667m2,穴距13.7cm;拉出时1.8万穴/667m2,穴距12.1cm。5.4.3取秧量调整
如两优287 每667m2用1.5-2kg种子,千粒重24.1g,按1.75kg×1000 克÷24.1×1000=72614粒;72614 粒×80%=58091苗;58091 苗÷16000穴=3.63苗/穴。
即:每穴2-4棵苗。按每667m2插秧l5盘,相对应的取秧面积为58cm×28cm×15盘÷16000 穴=1.5225 cm2/穴。以东洋手扶插秧机为例,从横向取秧量20 次/14 mm、24次/11.7mm、26次/10.8 mm中选中间尺寸11.7mm,相对应的纵向取秧量从11-17mm,其取秧面积11.7mm×13mm。6 大田管理
6.1 活棵分蘖期的管理 6.1.1 机插后的水浆售理
机插结束后,睛天如遇高温,要及时灌水护苗,水深保持在苗高的1/2左右。
栽后3一4d采取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芯缺氧,形成水僵苗甚至烂秧。活棵后应浅水勤灌,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6.1.2 施用分蘖肥及除草管理
机插水稻基肥:蘖肥=30-40:60-70。分蘖肥多就要分三次施:一般在机插7d后,施一次返青分蘖肥,每667m2用尿素5-7kg,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进行化除,方法是将尿素和稻田小苗除草剂一起拌湿润细土,堆闷3-5h后在傍晚田内上水5-7cm后撒施。施好后田内水层保持5-7d,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甚至药害,以提高化除效果,对栽前已进行药剂封杀灭草处理的田块,不可再用除草剂以防连续使用而产生药害。
在栽后12-14d再施一次分蘖肥,每667m2用6-8kg,同时注意捉黄塘,促平衡。
栽后20d左右视苗情再施一次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3-4kg,对于秧苗有缺磷、钾特征的田块,应按亩改施45%氮、磷、钾复合肥9-12kg,促进苗情转化。分蘖肥一般掌握在有效分蘖叶龄期以后能及时褪色为宜。6.2 拔节长穗期的管理 6.2.1 多次断水轻搁田
机插秧苗期的苗体小,初生分蘖比例大,对土壤水分敏感,应强调轻搁,即多次断水。每次断水应尽量使土壤不起裂缝,切忌重搁,造成有效分蘖死亡。断水的次数,因品种而定,变动在3--4次之间,一直要廷续到倒3叶前后。6.2.2 灵活施用穗肥
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促花肥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 叶左右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和用量要视苗情而定,一般每667m2施尿素7-9kg。
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d,即叶龄余数1.5-1.2 叶时施用,用量一般为每667m2施尿素7.5kg。对叶色浅、群体生长最小的可多施,但不宜超过每667m2 10kg;相反则少施或不施。6.3 开花结实期的管理
在水浆管理上,由出穗到其后的20-25d,稻株需水量较大,应以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水后,自然耗干至脚印塘尚有水时再补上浅水层。在出穗25d以后,根系逐渐衰老,稻株对土壤还原性的适应能力减弱,此时宜采用间歇灌溉法,即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落干2-4d再上水,且落干期应逐渐加长,灌水量逐渐减少,直到成熟。6.4 病虫害防治
机插水稻与常规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要求基本类同。在穗期病虫防治时间上应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过程作适当调整。7 收获 以稻谷成熟度达到90%,抢晴机械收获,边收获边脱粒。
附件2:
超级杂交稻稻虾共生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食用虾的稻田养殖、捕捞和超级中稻的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境内克氏原螯虾与中稻共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3 养虾稻田 3.1环境条件
养虾稻田应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稻田养虾,面积少则十几亩,多则几十亩。3.2稻田养虾工程建设
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虾沟,沟宽5-6m,深1m,田块面积较大的,还要在田中间开“十”字形、“井”字形或“日”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0.5~1m,深0.5m。利用开挖形田间沟和田间沟挖出的泥土加涸、加高、加宽田埂。
3.3防逃设施建设
选用1-1.2米高的乙纶网片,下部埋入土中30-40cm,上部缝制宽30-40cm的厚实的农用膜,每隔1-1.5米用竹杆固定。
3.4清塘除野
放养前10天带水清塘,水深不超过0.5m,每亩水面用100kg生石灰融水全池泼洒杀死野杂鱼。清池10天后注入清新水,加注新水时,应用20目以上的网袋过滤,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3.5 种草
在回形沟内种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两部分。沉水植物以菹草、眼子菜、黄丝草、金鱼藻、轮叶黑藻和伊乐藻为好,种植面积为沟面积的1/3~1/5。漂浮植物可用水葫芦和水花生,种植面积为沟面积的1/5~1/3,且固定。水草供幼虾栖息、蜕壳、躲藏和摄食,也起净化水质的作用。
3.6投放螺蛳
螺蛳是龙虾生长良好的动物性饵料,可在4月份,每亩投放活螺蛳100-200公斤,让其在池中自然生长繁殖,为龙虾提供活饲料。淡水小龙虾的放养
淡水小龙虾与中稻共生,采取秋季放种、春季补苗的措施,要放足虾种,轮捕轮放。
4.1放养亲虾
此稻田去年养殖河蟹,有一定量的龙虾资源,因此在10月份,在稻田的回形养虾沟补充投放经挑选的淡水小龙虾亲虾。投放量10kg/亩,雌雄比例2 :1。施放腐熟的有机草粪肥,培肥水质。
4.2补放幼虾 要求3月投施腐熟的农家肥,投施量在100~300kg/亩。4月份收购野生幼虾,每亩计划投50公斤左右。
4.3管理
整个秋冬季,注重投肥、投草,培肥水质。在9、10、11、3月,每个月投一次水草,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每天投喂一次饲料,饲料以鱼糜、绞碎的螺蚌肉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为主,以豆渣、麸皮为辅,也可投喂枝角类、桡足类。当水温低于12℃,可不投喂。冬季淡水小龙虾进入洞穴中越冬,到第二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后从洞穴出来。3-7月是养殖关键期,当水温上升到17℃以上,要加强投草、投饵,促进淡水小龙虾快速生长。水温控制在17℃~31℃,根据池中水草生长情况,当水草不足时,要求每半个月投放一次鲜嫩的水草100~150kg/亩,每周投喂2次鱼糜、绞碎的螺蚌肉1~5kg/亩,每日傍晚投喂一次饲料如麸皮、豆渣、饼粕等,投喂量为虾体重的2%~4%。养殖后期,除按上述操作外,在每日傍晚的投喂中应增加投喂淡水小龙虾专用人工饲料,以加快螯虾的生长。在水质管理上,每个月应加水2~3次,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4.4 淡水小龙虾的捕捞
主要采用地笼捕捞。从4月中旬起,至7月底,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淡水小龙虾捕捞上市出售,未达到规格的继续留在稻田内养殖,降低稻田中淡水小龙虾的密度,促进小规格的螯虾快速生长。方法是傍晚将地笼臵于稻田中,每天清晨起笼收虾。地笼隔一段时间移动一下位臵,以利于捕虾,地笼的网眼,要求在1.9cm,捕捞规格控制在30g以上,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价格。
4.5亲虾种留存
在龙虾捕捞期,前期4-6月要捕大留小,后期7月应捕小留大,留下部分大虾,作亲虾繁殖,以提高来年龙虾品质和规格。水稻种植 5.1整田 整田时间在3月底,将稻田平台水稻种植区耕整好,便于6月水稻种植时不在整田,减少对龙虾的伤害。
5.2选择优质高产品种
适合湖北种植的超级稻中稻品种: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四号,米质优,产量高,抗逆性较强。
5.3晒种
浸种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晒3—4小时或半天,然后将晒好的种子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凉透心,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酶的活性,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也可杀死部分附着在稻壳上的病菌。在竹匾或泥地上晒种较好,但不能直接把稻种摊在水泥地板或石板上晒,以防晒伤稻种。
5.4选种
要求用清水选种,把浮在表层的秕谷捞出,选用饱满的稻种,以培育出整齐健壮秧苗。由于多数两系杂交品种饱满度差、种子价格高,对不饱满的种子要充分利用,最好实行分别催芽播种,重点护理以培育出整齐键壮秧苗。如种子充足则不必利用半实粒种子。
5.5浸种消毒
清水洗净种子后,放入清水中先预浸12小时(预浸期间每隔4-6小时左右换水一次,并洗净种子),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最好再用谷种消毒药液浸种12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一寸(消毒期间不换水),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残留药液干净。洗净后继续放入清水中浸种12小时,然后捞起催芽。为提高发芽率,最好采用日浸夜搁的间隔浸种法,即将上述的3个“12小时”放在白天(从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为浸种时间),夜间捞起不浸种。浸种时用井水为好,一般水温20℃以下时,浸种(含消毒时间在内)总时间约36小时。4月15日后根据土温水温升高及种子吸水情况可适当缩短浸种时间。
5.6催芽
在地面垫一层无病稻草,将一条麻袋铺好,把种子均匀地铺在上面,再将另一条麻袋盖在上面,中途只少许注意是否添加水分即可。也可装入麻袋中,四周可用稻草封好保温。谷种升温后,控制温度在35—38℃,温度过高要翻堆,过低则添加的温水温度要提高。经20小时左右,谷种即可露白破胸。(机械直播芽长不过谷粒1/3)
5.7适时播种
谷种露白后调温到25—30℃,适温催芽促根,待芽长半粒谷、根长1粒谷时即可播种下田。在催芽中要随时注意谷种温度的变化,防止谷种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会烧种,过低则会发酸臭酒,影响发芽率。4月15日前或5月5-10日播种,使中稻抽穗扬花期避开7/下-8/上高温热害天气,以提高中稻结实率。
5.8炼芽
在播种前要把催好芽的谷种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小时后播种。使谷种适应空气温度,提高成苗率。
5.9培育壮秧
秧田要施足底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培肥秧田。亩播量10公斤以内,一叶一心期,亩用15%多效唑50 g兑水喷雾,培育多蘖矮壮秧,秧龄不超过35天。
5.10合理密植
栽插密度1.35万穴为宜(约5×8寸),基本苗5-6万,栽插过密,田间病虫害发生重。
5.11平衡施肥
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地、冬种绿肥,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注重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减氮增钾。也注重前、中、后期的平衡施用:氮肥后移。N:P2O5:K2O=1:0.5:0.7。中稻总N量一般14-15公斤。底肥:分蘖肥:穗肥=6:3:1。方法: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一般底肥45%复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分蘖肥:尿素7.5-10公斤,穗肥:复合肥5-7.5公斤。水稻穗期喷施2-3次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早衰。
5.12科学管水 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先轻后重晒田,复水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水稻孕穗,抽穗后干湿交替灌溉促进穗粒灌浆,后期防止干旱影响米质和粒重。
5.13综合防治病虫害
推广频振灯、性诱剂诱蛾杀虫,等生物防治技术。秧田期重点防治稻蓟马,移栽前3-5天打好送嫁药,大田期重点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5.14适时收获
以稻谷成熟度达到90%,抢晴机械收获,边收获边脱粒。附件3:
超级杂交中籼稻亩产8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程系针对襄州区自然条件制定的,适用于鄂北岗地一季中稻的超级稻高产栽培。
二、耕地条件
超级稻增产主要依靠“库大、源足”,因此,超级稻种植对土壤质量要求较高,应选择耕层深厚、耕性良好、肥力较高、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传统高产田块种植,土壤基础产量应在400公斤以上。
三、产量结构
亩有效穗17万以上,穗总粒数200粒以上,结实率85%以上,穗实粒数170粒以上,千粒重28克以上,亩产800公斤以上。
四、技术规程(一)、播前准备
1、选用良种: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品种,推荐以扬两优6号、Q优6号、珞优8号等为主导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播种时间应在四月上中旬,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适当加大用种量,一般亩平用种量1-1.5公斤。
2、种子处理:浸种前选择晴朗天气将稻谷翻晒1-2天,播种前采用清水选种,将饱满的种子与瘪粒分离,育秧时进行分类育秧。
3、浸种催芽:浸种催芽按常规方法进行,浸种时间一般为2-3天,用米鲜胺、强氯精或其它药剂浸种杀菌。“三浸三滤”,白天浸,晚上滤,破胸露白即可播种。两段育秧先在砂床育小苗,旱育秧直接播在旱育秧床上。
(二)、育秧技术
采用温室、沙床旱育寄插两段育秧或旱育直插秧,秧龄长度要适宜,从播种到移栽秧龄一般控制在40-45天。
1、水稻“旱育保姆”无盘旱育技术:该技术是育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与革新,与简化肥床旱育秧相比技术更加简单,而且秧根自带肥球,利于带土抛栽;与塑料软盘旱育秧相比成本更加低廉,而且可培育大壮苗,直接抛栽于大田。其技术要点为:
①播前包衣。根据水稻栽插方式选择合适的“旱育保姆”型号,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8-12小时 后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即可包衣。按每袋“旱育保姆”拌稻种1-1.2公斤比例,将种衣剂先倒入盆中,然后将浸好的稻种慢慢的加入盆内滚动包衣,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谷种包衣后稍为晾干,即可播种。
②做厢施肥。选水源较近、管理方便处做为育秧场地。一般白水田每亩大田需备秧床25-30㎡,油菜或麦茬田需备秧厢40-50㎡。翻挖起厢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或泼足粪水,同时按亩施25公斤复合肥施足底肥。播种前按1.5m开沟起厢,厢沟宽35-40㎝,深20㎝左右。将厢面土整碎耙平、使土肥混合均匀,以便播种。
③播后管理。播种前要浇足浇透秧床底水,使苗床10㎝以内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再将包衣的种子均匀撒播于秧床,轻轻镇压后,用过筛肥土将谷种盖严。盖种后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如旱秧净等。播种后前期用地膜封严扎实,保温保湿,促早出苗、早齐苗。出苗后注意逐步通风练苗,防止高温烧苗。2-3叶后注意浇水施肥,清除杂草。抛秧扯秧前12-20小时,将苗床浇足一次透水,以利秧苗根部扯起时带有“吸湿泥球”,便于抛后立苗。扯秧时,应一株或两株秧苗作一蔸拨起。注意病虫害防治。
2、两段育秧技术
①小苗阶段:采用温室内无土育苗或有土育苗、场地湿润土育苗、专用秧田育苗或塑盘育苗,以密播或旱育为主,秧龄为7-25天,温室育苗和沙床育苗当秧苗2叶一心时要及时寄秧,在三叶一心前必须寄完。要求培育矮壮苗,采取以控为主,促进稳长,防止徒长。
②寄秧阶段:将小苗以2寸×2寸的株行距离,双株寄插,浅插。适施促蘖肥,移栽前一周施起身肥,并保持活水浅灌勤灌,促进和保持根系活力,及时防治病虫害。
③田间管理:以落实“三喷”,施好“三肥”为主。“三喷”:即寄插返青后,根据长势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20-30公斤均匀喷雾;秧苗3叶1心时,注意防治稻蓟马,若遇连阴雨天气预防稻瘟病等;移栽前2-3天亩用18%杀虫双水剂250-300克防治螟虫,做到带药移栽。“三肥”:即秧苗2叶1心结合灌水秧床追施“断奶肥”,3叶1心时追施促蘖肥,移栽前一周施好送嫁肥。秧田水分管理上应做到坚持湿润灌溉。
(三)、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栽插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群体过于繁茂,相互遮荫引起病虫害。基本苗太少,难以保证有效穗。通过试验和栽培实践,深两优5814、培两优3076、广两优香66等适宜的基本苗为8-12万,一般早栽和高肥力田块基本苗可稍少,晚插和低肥、冷浸田块基本苗宜稍高。本田移栽应按以下要求:
1.宽行窄株或宽窄行
采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的栽插方式,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延迟封行时间,有利于分蘖成大穗,减轻病虫害发生。宽行窄株的株行距为4寸×8寸,宽窄行的株行距为4寸×(6+10)寸。每亩插足1.8蔸以上。
2.双株栽插,原蔸移栽
采用一次分蘖为主,争取二次分蘖成穗为辅,双株栽插,原蔸移栽,能克服无效分蘖,减少营养消耗,有利于个体与群体协调,茎杆粗壮,穗大粒多。
(四)、配方施肥
(1)施肥量。根据多年多点试验,襄州区超级稻亩产800公斤的适宜施肥量为亩施纯氮(N)13.5-15公斤,纯磷(P2O5)4.2-5.4公斤,纯钾(K2O)3-4.5公斤,大粒锌200克。具体肥料品种宜选择合适的配方肥和尿素,施肥数量应根据具体田块测土结果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田块,在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或秸秆还田250公斤或适量商品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配方肥(20-12-13)35公斤,尿素14公斤,大粒锌200克。
(2)施肥方法。N肥50%作基肥,20%作分蘖肥,30%作穗肥;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
施足基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配方肥肥(20-12-13)35公斤,大粒锌200克。
早施分蘖肥:插秧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亩施尿素5.5公斤。巧施穗肥:重点施好保花肥,倒2叶龄期亩施尿素8.5公斤。补施粒肥:扬花期间,选晴天下午叶面喷施0.5-1kg尿素和0.15kg磷酸二氢钾兑水60kg,也可用其他叶面肥,以防脱肥早衰,增粒增重。
(五)、田间管理
总体目标:前期早管促早发、中期稳长攻大穗、后期勤管防早衰。
1、前期要立足早管早发,争取有较多的低位分蘖。主要是因为早发的低位蘖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易获高产。要做到以下四点:
(1)早施促蘖肥,补施壮蘖肥。移栽后5-7天,结合化学除草亩施尿素5.5公斤。
(2)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蔸,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即移栽至返青期间,一般水层以不淹没秧田最上全出叶的叶耳为适度;返青后间歇灌水,即灌2-3厘米水层,待其自然变干间歇2天左右,再灌第二次水,即后水不见前水。当茎蘖苗达到预期的成穗数,或者移栽后达到20-25天,即要开始落水晒田。
(3)化学除草。水稻田杂草的防除以化学除草为主,一般在移栽后5-7天与第一次追促蘖肥相结合进行。免耕或直播田前期杂草严重的田块,应在抛秧前施用灭生性除草剂。
(4)病虫防治。6月下旬要重点防治一代二化螟高龄幼虫,兼治三化螟,封行后注意防治纹枯病。
2、中期要围绕穗长促壮蘖促壮杆保蘖攻大穗。在于稳氮促碳,保持稳长,达到群体适当,冠层结构合理,顶部3片叶长度适中,挺拔不披。
(1)施用穗肥。要普遍增施穗肥,重点施好保花肥,倒2叶龄期亩施尿素8.5公斤,对出现缺锌病状的田块,采用叶面喷施的办法进行。
(2)灌好孕穗保胎水。幼穗发育期的水分管理,应以浅水湿润,间隙灌溉为主,待到孕穗后期以浅水层为主,严防受旱。
(3)防治病虫害。重点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1-2次混合用药,两次总体防治。7月中、下旬的防治对象主要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为主。8月上、中旬以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防治为主,注意兼治三代三化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密切监测周边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发展动态。
3、后期要围绕保护茎叶和根系不早衰。以增强稻穗抽穗后的光合效率,促进高运转、高积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防早衰,增穗重,获得高产优质。
(1)补施粒肥。粒肥施用以根外喷施叶面肥为主。水稻灌浆期如果叶色较淡,或植株表现出缺硼症状的田块,喷一次硼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调节水分。后期应实行间隙灌水,保持田面处于干干湿湿状态,灌浆期以湿为主,蜡熟期以干为主。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粒重及米质。一般掌握在收获前5-7天断水。
(3)防治好病虫害。主要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防治的关键是掌握在破口期采取一次总体施药防治,视发生动态采取个别单独补治,后期用药一定要选择对稻米无公害的农药品种,把握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4)适时收获、及时干燥贮存。大穗型的杂交中稻,二次灌浆现象比较明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延迟收割期有利提高结实率、千粒重的米质,且作用明显。一般掌握黄熟期收获较好,尽量采用机械收割,防止割后堆闷,干燥应采用阴干、风干、或间歇晒谷,防止高温暴晒,以提高整精米率。附件4: 附件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季稻免耕旱育无盘抛秧生产技术措施要求,包括品种选择、产量指标、壮秧标准、无盘旱育秧、免耕抛秧田处理、大田抛植、大田管理等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双季水稻种植区域。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350 优质稻谷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免耕
指在水稻种植前稻田未经任何翻耕犁耙,先使用除草剂摧枯前季作物残茬或绿肥、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后,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秧苗抛栽到大田中的耕作栽培技术.3.2 旱育无盘育秧
不使用塑盘,直接用“无盘抛秧剂” 包衣种子后旱地直接播种,培育秧苗。3.3 抛秧 将根部带有营养土的水稻秧苗均匀撒抛到空中或点砸到田间,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插方法。4 技术要求 4.1 产量及构成
早稻每 667m2 产稻谷 400 kg~450 kg;有效穗 27.5万左右/667㎡,每穗 85 粒~105 粒,结实率 80 %左右,千粒重 25~28 g。晚稻每 667m2 产稻谷 450 kg~500 kg;有效穗 25~28 万/667㎡,每穗 90 粒~120 粒,结实率85 %左右,千粒重 25g~28 g。4.2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安徽种植,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标准,早稻全生育期 105 d左右的中熟品种(组合),苗期耐寒、分蘖力强、株高适中、抗倒伏的品种(组合);晚稻生育期 125 d~130 d,后期耐低温冷害的高产优质品种。4.3 土地选择 4.3.1 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透水性好、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灌排水方便、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的旱地或菜园地。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在田头将田埂做宽,培育苗床。苗床面积。根据移栽秧龄确定苗床面积,叶龄一般 4~5 叶,每 666.7m2大田准备苗床 25 m2,叶龄5 叶~7 叶,每 666.7m2大田需苗床 30 m2。4.3.2 大田选择
宜选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田面平整、耕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稻田进行。低洼田、山坞田、冷浸田等采用免耕的在化学除草前要开好围沟和十字沟,及时排干田水。易受旱的田和浅瘦漏的砂质浅脚田一般不适宜作免耕栽培田。4.4 秧苗素质
早稻秧龄 25 d~30 d,叶龄 4 叶~5 叶,单株带分蘖 1 个以上,苗挺粗壮,叶色青秀,短白根多,无病虫。晚稻秧龄 30 d~35 d,叶龄 5 叶~7 叶,单株带大分蘖 1 个~2 个,苗挺粗壮,叶色青秀,短白根多,无病虫。5 早稻栽培管理 5.1 旱育秧 5.1.1 苗床准备 5.1.1.1 苗床培育
上年秋冬季节每 ㎡ 施作物的碎秸壳(无病菌碎稻草、糠壳、油菜籽壳、枯枝落叶)等有机物3kg~5 kg、腐熟农家肥 3 kg,过磷酸钙 0.25 kg。采取分次投入,施到 0 cm~20 cm全耕作层中,并保持土壤适宜水分。若未经秋冬季培肥,则要利用冬前的堆肥、腐熟的人畜粪等,在播种前 20 d~30 d,按上述标准等量施入,耕耙耖平。5.1.1.2 苗床整理
做成畦宽 1.2 m~1.4 m,沟宽 35 cm~40 cm,沟深 15 cm~20 cm的畦,要求土质疏松,吸水渗水性良好,畦面平整、土碎无碎石、无杂草。
5.1.1.3 苗床施肥和消毒 使用早稻专用旱育壮秧剂,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施用,简化施肥消毒等操作程序。或在播种前 15d~20 d 施肥,按每 ㎡ 苗床施尿素 50 g、过磷酸钙 100 g、氯化钾 20 g,翻耕 2 ~3 遍,均匀混入10 cm~15 cm土层中,播前施肥也可选用水稻专用肥料 40 kg;切忌在播种前 5 d 内施化肥。播种前每 ㎡ 用 50 % 敌克松 2.5 g 对水 1.5 kg 喷雾,进行床土消毒;再反复浇水至开始外渗状态。5.1.2 种子处理 5.1.2.1 浸种
在浸种前,选择晴天翻晒 2 d;晒种时进行风选或筛选,除去杂质和部分空秕粒,常规早稻浸种时用盐水或黄泥水选种,杂交稻种用清水漂洗,壮谷和秕粒分开浸种播种,浸种 8~12 小时。5.1.2.2 包衣
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将早稻专用型旱育种衣剂,按 1 kg 种衣剂拌 3 kg 种谷的比例,将种衣剂臵于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边拌,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5.1.3 播种 5.1.3.1 适宜播种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8 ℃,即可在保温条件下播种育秧。沿江江南地区在 3 月25 日至 4 月5 日为无盘旱育秧最适宜播种期。5.1.3.2 播种量
每666.7m2 大田用苗床 25 m2~30 m2,苗床播种量根据秧龄确定,秧龄长则稀播,叶龄 4~5 叶,常规早稻品种每 m2 播种芽谷 120 g –150 g,666.7m2大田用种量 2.5 kg~3 kg;杂交早稻每 m2 播种 芽谷 100 g~120 g,666.7m2大田用种量 1.5 kg-2 kg。5.1.3.3 播种方法
苗床底水要浇足浇透,使 0~10 cm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按畦定量播种,播后轻塌谷,盖一层未施用化肥的过筛细土至无露籽,再喷湿畦面,搭弓盖膜或平铺覆盖秸秆以保湿出苗。5.1.4 秧田管理
出苗前保温保湿,出苗后晴天上午10 点至下午4 点,揭膜通风,防止高温伤苗,二叶期后晴天多炼苗,低温寒潮盖膜保温,中午揭膜通风,水分管理上苗床保持湿润,天旱厢面过白,可在早晚浇水。移栽前 5 d~7 d追施“送嫁肥”和打“送嫁药”,每㎡喷 10 g尿素,喷后洗苗。抛植前 1 d浇透水,以保持土块湿润不散但又不黏。起秧时注意不要损坏秧苗,运秧中不压伤秧苗,随起随抛。5.2 大田处理 5.2.1 化除灭草(茬)
一般每 666.7m2 用 20 % 克无踪 250 g~300 g或 10 % 草甘磷水剂 500 ml,对清水 25 kg~30 kg,均匀喷洒田间和田埂杂草,注意不能漏喷。亦可采用克无踪和草甘磷混喷,具体施用数量视杂草、残茬 的种类和数量而定。喷药后 4 小时内下雨,需要重喷。使用的喷雾器要求雾化程度高。施药时田块应排干水,选择晴天进行。在抛秧前 20 d~25 d 施药,主要用于摧枯绿肥和防除稻田间及田埂边杂草。喷药前的一周内,保持田间有薄水层,利于杂草萌发和土壤软化。5.2.2平整田面
免耕稻田必须平整田面,田直田平,成堆的稻草和土杂肥撒匀,清除杂物,修补好田埂以便灌溉,杂草特别多的田可采取打蒲滚、浅旋、平耖等少耕方法,确保抛秧田质量。5.2.3 泡田软土
施药后 4 d ~6 d,稻田全面灌深水,要求浸过杂草。浸泡 7 d~10 d,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抛秧。季节允许,浸泡时间可长一些。5.3 大田抛植 5.3.1 适龄抛栽
免耕抛秧宜采用迟播早抛,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 ℃后即可开始抛栽。冬水田及冬闲田一般在秧苗叶龄为 3~4.5 叶即可抛栽。前作为油菜茬口,秧苗叶龄为 5~7 叶抛栽。5.3.2 抛栽密度及方法
选择晴天、无大风天抛秧,力求抛均匀,比常年栽插密度增加 10 % 的丛苗数;一般高肥力田块,每666.7m2抛足 2.4~2.6 万丛,中等肥力田块,每666.7m2抛足 2.6~3.0万丛,低肥力田块,每666.7m2 抛足 3.0~3.5 万丛。一定要抛足基本苗,预留操作行分厢多次抛匀,抛后当天及时将操作行内秧苗捡起补空,抛秧 3 d 后再下田匀密补稀。抛秧后保持田面浅水,遇大雨应挖开出水口排水,防止漂棵。5.4 大田管理 5.4.1 水分管理 按“浅水抛秧,湿润立苗,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提前烤田或深水控无效分蘖”的要求进行管水。抛秧在抛后立苗发根前,阴天不灌水,晴天田面寸水,做好平水缺,防止大雨冲刷引起飘秧。免耕抛秧回青快,分蘖早,要求提早搁田,5 月中下旬 80 %够苗晒田,沿江江南 6 月中下旬多雨水,要注意开好排水沟,田面湿润即可,不要长期深灌,促进禾苗稳健生长。5.4.2 施肥
中等肥力田块按每667m2 施纯N 肥量 14 kg~16 kg,五氧化二磷 5 kg~6 kg,氧化钾 10 kg~12kg。其中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 4∶3∶3,全部的磷肥和 50~60 %的钾肥作基肥。追 DB34/T 1069—2009肥勤施薄施。活棵后,及时早追促蘖肥;根据苗情,补追平衡肥和保蘖肥;补施穗粒肥,以攻大穗;抽穗期进行根外喷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5.4.2.1 基肥
抛秧前 3~4 d施用底肥,以土杂肥、人畜粪、有机肥为主(666.7m2施农家肥 10-15 担或腐熟有机肥 800~1500 kg),辅以全部的化学磷肥(过磷酸钙 35~40 kg/666.7m2);复浅水,复水深度以到抛 栽前 1 天田水自然落干~田面瓜皮水为宜;抛栽前施用面肥,施入 30~40 %的化学氮肥(一般肥力田块碳酸氢铵 30~40 kg/666.7m2)和 50~60 %的化学钾肥(氯化钾 5~7.5 kg/666.7m2),有条件的施 硫酸锌 1.5 kg;施肥后保持田面无水,抛秧前灌浅水(2~3 cm)。5.4.2.2 穗肥,防早衰早稻免耕抛栽田应分次少施,方法上重底早追促蘖肥后补穗粒肥,中等肥力田在分蘖期 666.7m2用尿素 5 kg~8 kg,灌浆期视苗情 666.7m2 用尿素 3 kg~5 kg、氯化钾 5 kg补施穗粒肥。
5.4.2.3 病虫草防治
在准确预报的的基础上,搞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时化学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应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剧毒农药,关键时期重点化杀;有条件的地方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 虫。具体药剂防治措施,详见附录 A。5.5 早稻收获
成熟时选晴天适时收割;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或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6 双季晚稻栽培管理 6.1 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与准备。选择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排灌方便、运输方便的老菜园地、油菜等茬口田作秧田,提前 15 d~20 d 翻耕晒垡。耕前 667m2 施腐熟的有机肥 750 kg~1000 kg,泡水耙平。播种前放干田水,每m2 再施水稻专用肥 180 g。整平做成畦面宽 1.4 m,沟宽 0.4 m的秧畦,畦沟深 0.15 m,围沟深 0.2 m。苗床面积。根据移栽秧龄确定苗床面积,5 叶龄抛栽,每 666.7m2大田备 20 m2~25 m2秧田;6-7 叶龄抛栽,每 666.7m2大田需苗床 30 m2~40 m2。6.2 适时播种 6.2.1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 1 天,浸种前用清水选种,将秕谷分开浸播。用 4.2 % 浸丰浸种,浸泡 4~6 小时,然后将浸好的稻种捞起爽水,沥至稻种不滴水,选择晚稻型“旱育保姆”拌种剂,按 1:3 的比例拌种包衣。6.2.2 精量均匀稀播
播种期安排在 6 月15日~25日,秧龄期 30 d 左右,7月25日前起秧抛栽。确保籼稻9月10日前、粳稻9月20日前安全齐穗。每666.7m2大田用种量常规稻 4.0 kg,杂交粳稻 2.0 kg ~2.5kg,杂交籼稻 1.5 kg~2.0 kg。均匀播种,播种前旱育秧苗床底水浇足浇透,将包好的种子均匀播种,然后再撒上 1 cm~2 cm 薄层细土(预先用水稻育秧专用壮秧剂与适量干细土拌匀,具体按产品说明书配制)盖没种子,并用喷壶将盖土喷湿。用遮阳网等物进行覆盖防暴雨暴晒。6.3 化控培育壮秧
秧苗 1 叶 1 心期,每m2 苗床用 15 % 烯效唑 0.3 g 对水 150 g 均匀喷施。若秧龄较长,应于 4叶 1 心期每m2 苗床用 15 % 多效唑 0.2 g 对水 100 g 喷施进行二次化控。6.4 秧田施肥
如苗床培肥好、以有机肥作基肥的,晚稻秧苗可以少追肥,主要是防止高温陡长;如基肥不足,秧苗表现严重缺肥时,可浇施适量尿素作追肥,一般 2 叶 1 心期施―断奶肥‖,每m2 用尿素 10 g 对水 1kg 喷施;移栽前 2~3 d 施―送嫁肥‖,每m2用尿素 10 g 对水 500 g 喷施,施肥后,用清水淋洗秧苗。6.5 秧田水分管理 出苗前以保湿为主,齐苗后揭去覆盖物。旱育秧以旱为主,一般不需灌水,如果晴天秧苗叶片卷筒,可在早晚浇水。起秧前一天下午浇足一次透水,以利秧根带泥,便于立苗。6.6 秧田病虫草害防治 6.6.1 除草
杂草少的秧田一般采用人工除草,不用化学除草。秧苗期杂草较多的,采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如旱秧青;或者
⑴ 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秧田,于杂草3 叶期以前,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每666.7m2苗床用10 %苄磺隆30 克,兑水40 公斤喷雾。⑵ 以稗草为主的秧田,于稗草4 叶期以前,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每666.7m2苗床用50 %杀稗王(快杀稗)25 克,兑水25~40 公斤喷雾。
⑶ 阔叶杂草与稗草混合发生的秧田,于杂草3 叶期左右,选择晴天早晚或阴天,每666.7m2苗床用10 %苄磺隆20 克+50 %杀稗王(快杀稗)25 克,兑水40 kg喷雾。
6.6.2 根据秧苗生长和病虫发生、发展情况,选择对口农药及时防治。详见附录B 6.7 双晚免耕大田准备 6.7.1 化学除草
早稻收割后,随即排干水,每666.7m2 用克无踪 250 ml加氯化钾 1 kg,兑水 50 kg,在下午 4 点以后对整田均匀喷雾,24 小时后及时灌水淹没稻茬,抑制再生。田埂杂草多的,每666.7m2用 10 % 草 甘磷水剂0.5 kg~0.75 kg,兑水40 kg喷雾,早稻收割后及时早喷。喷施除草剂后 2 天后灌水泡田。6.7.2 泡田平面
晚稻免耕抛栽须浸泡稻田 5 d~7d,至抛秧前自然落干或排浅田水施入基肥;如果季节允许,浸田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好。免耕稻田必须平整田面,可采取浅旋、平耖等方法,确保抛秧田质量。6.8 免耕抛秧
6.8.1 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抛栽,大田水层降至1 cm~2 cm。6.8.2 分畦均匀抛秧。抛秧前每3~4 m 留好30 cm 宽的操作行,以便田间操作。
6.8.3 起秧前计算好秧苗,每666.7m2大田抛足2.5~3.0 万丛,多次抛匀。先抛总量的2/3,再将余下的1/3 秧苗沿沿预操作沟两侧补缺补稀。并用竹杆移密补稀。抛后开好大田平水缺,防积水引起倒苗、漂秧。6.9 水肥管理 6.9.1 施肥量
中等肥力田块按每667m2施纯 N 肥量13 kg~16 kg,五氧化二磷 5 kg~6 kg,氧化钾 8 kg~10 kg。其中氮肥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 4∶3∶3,全部的磷肥和 50~60 %的钾肥作基肥。6.9.2 基肥。
抛秧前 3 d~4 d,666.7m2施用无害化农家肥 1000 kg,过磷酸钙 35~40 kg;抛栽前1天施用面肥,一般肥力田块 666.7m2施碳酸氢铵 30 kg~40 kg/666.7m2或尿素 15 kg左右和氯化钾 5 kg~7.5 kg,有条件的666.7m2 施硫酸锌 1.5 kg;施肥后保持田面无水,抛秧前灌浅水 2 cm~3 cm。6.9.3 追肥。
抛秧后 5~7 d,每 666.7m2 施尿素 8 kg~10 kg作促蘖肥,加除草剂混合撒施。当主茎幼穗达 1 cm时,每 667m2 施 5 kg~6 kg的尿素作保花肥。齐穗期看苗施用 2 kg~3 kg尿素作粒肥。6.9.4 水分管理
抛秧后 3 d~5 d内,畦面不上水,促使早扎根立苗,遇晴天保持满沟水并开好―平水缺‖,防止大雨造成田面积水引起苗株漂移,立苗后灌浅水促分蘖。当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的 80 % 时,开始排水晒田,多次轻晒,晒到田面出现细裂缝为止,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孕穗期,保持浅水层,直至抽穗扬花结束。以后湿润灌浆,干干湿湿壮籽,收获前 7 d 断水。6.10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准确预报的的基础上,搞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时化学药剂防治。水稻禁用农药品种按 NY/T 5177 附录 B 执行;安全间隔期、每季最多使用次数按 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6.10.1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清洁农田杂草环境,采用健身栽培等农艺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寄生场所。6.10.2 生物防治
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6.10.3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同翅目等害虫。6.10.4 药剂防治
针对晚稻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杂草,在不同的关键时期开展不同防治措施,具体详见附录 B。6.11 收获
抛栽晚稻黄熟末期时适时收割,及时晾晒,勿在砂石和沥青等路面晒谷,避免在水泥晒场薄摊暴晒,当水分降至安全标准贮藏。
播种前至2-3叶期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前晒种 2 天,用 4.2 % 浸丰 2 ml或 25 % 咪鲜胺(保鲜克)2 ml加水 5~10 kg,浸稻种 4~5 kg,浸泡 48 小时。2.化学除草:播前土壤处理:对一些前茬老草密度高的翻耕田和免耕田顽固难治的杂草(如稻茬菜等),用10 %草甘膦可溶液剂每亩 500 ml,或用 50 %克无踪可溶液剂 150 ml,在水稻播前 7 天左右均匀喷雾,灭除杂草抛后茎叶处理:水稻抛后活稞一周,667㎡用 2.5 % 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悬浮剂 60 ml或 36 %二氯〃苄粉剂 50 g,对水40 kg 茎叶均匀喷雾防除稗草、莎草、阔叶草。
分蘖末期5-6月份,每667平方米用含量2000国际单位Bt乳剂400 ml或8000国际单位Bt(猛增)粉剂 150~200 g或 20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或 32 % 阿维〃毒死蜱(打螟纵)乳油 80 g 加对水 40 kg于下午 4 时以后均匀喷雾。灰飞虱百丛有带毒虫20-30 头时,667㎡要及时用 25 % 吡蚜酮悬浮剂(神约)20g或 40.7 %毒死蜱(统一顺)乳油 80 ml,对水 40 kg 均匀喷雾。
穗期:感稻瘟病品种在水稻破口前5天(约在6月15日前后),每667㎡用 75 %三环唑粉剂 80 g或 25 % 咪鲜胺(保鲜克、使百克)乳油 80 ml或 2 %春雷霉素水剂 150 ml 或 6 % 春雷霉素粉剂 45 g 或100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稳稻)40 g加 12.5 % 烯唑醇(禾果利)粉剂 50 g或 36 %多〃酮(粉霉灵)悬浮剂 120 g 对水 40 kg 均匀喷雾于稻株。稻瘟病重发年份 5 ~ 7天后再用 40 % 稻瘟灵乳油100ml或2%春雷霉素水剂 150 ml 或 6 % 春雷霉素粉剂 45 g 补治一次。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重发年份,可在6月下旬末至 7月初对虫量达到防治指标稻田(结合后一次纹枯病防治),每667㎡用8000国际单位Bt(猛增)粉剂 150~200 g,加 25 % 吡蚜酮悬浮剂(神约)20 g,加 12.5 % 烯唑醇(禾果利)可湿粉 50 g 或 36 %多〃酮(粉霉灵)悬浮剂 120 g对水 40 kg,于稻纵卷叶螟卵初孵期均匀喷雾。
播种前至抛栽后7天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前晒种1天,用4.2 %浸丰2 ml加水5~10 kg,浸种36小时。2.稻蓟马防治:秧苗2~3叶期注意查治稻蓟马,每667㎡用10 % 吡虫啉(大功臣)30 g,对水20 kg均匀喷雾。
3.抛秧前预防:抛秧前5~7天,每667㎡用90 %杀虫单60g对水30 kg均匀喷雾,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区感病品种另加 20 % 噻菌铜(龙克菌)90 g同时喷雾。
4.化学除草:抛秧后7天左右施药 以稗草、莎草为主的的稻田,每667㎡用50 % 苯塞草胺粉剂30~40g或90 %高杀草单乳油80~100 ml拌细潮土撒施。以莎草、阔叶草为主的稻田,亩用10 % 苄嘧磺隆粉剂10-15 g或10 % 吡嘧磺隆粉剂10-15 g,拌细潮土撒施。以稗草、莎草、阔叶草混生的稻田,水稻抛后活稞一周,667㎡用2.5 % 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悬浮剂60 ml或36 %二氯〃苄粉剂50 g,对水40 kg茎叶均匀喷雾。分蘖期
(8月上、中旬)
8月上旬,三代稻纵卷叶螟达标年份,667㎡用40 % 丙溴磷(速灭抗)乳油100 ml或20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ml或5.4 % 阿维菌素(盛风阿)微乳剂50 ml或40.7 % 毒死蜱(统一顺)乳油100 ml对水40 kg均匀喷雾。
8月中旬每667㎡用25 % 吡蚜酮(神约)悬浮剂20 g或25 % 扑虱灵粉剂80 g,加37 % 阿维〃 丙溴磷(卡蒙)乳油80 g对水40 kg均匀喷雾。穗期(孕穗期至灌浆期)
8月底至9月初: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为重点,每667㎡用25 % 吡蚜酮(神约)悬浮剂20 g,加36 % 多〃酮(粉霉灵)悬浮剂120 g或12.5 % 烯唑醇(禾果利)可湿粉50 g对水50 kg均匀喷雾。
水稻破口前7~10天,每667㎡用25 % 咪鲜胺(保鲜克、使百克)乳油80 ml【三代二化螟达标稻区,另加37 % 阿维〃丙溴磷(卡蒙)乳油80 g】对水50 kg均匀喷雾。稻瘟病感病品种在破口前3~5天,667㎡用2%春雷霉素水剂150 ml或6 %春雷霉素粉剂45 g或100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稳稻)40 g或40 % 稻瘟灵乳油100 ml均匀喷雾。稻曲病重发年份在一次施药一周后,每667㎡再用10 %井蜡〃芽(稻曲令)水剂150 ml补治一次。9月中下旬注意查治稻飞虱,667㎡用40.7 % 毒死蜱(统一顺)乳油100 ml对水50 kg喷雾
第五篇: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阶段总结
安溪白濑国林场
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道路,按照现代化、良种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的建设目标,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中心,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珍稀树种示范林基地,为我省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尤其是福建柏珍稀树种的培育经营。项目自2009年开始建设,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按质完成建设规划任务。现将项目建设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主持单位: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
项目协作单位:福建省安溪竹园国有林场、安溪半林国有林场、永春大荣国有林场
项目技术来源: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的《福建柏优树子代测定和优良遗传材料选择研究》,国内领先水平,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主要技术:根据林木生长的规律和福建柏自身的生理特 性,结合影响林木生长的因素,应用成熟的福建柏优良种质选择及培育技术,营建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主要技术包括:优良种源选择、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选择、抚育措施选择。
项目建设内容:新建福建柏优良种质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1713亩、培训500人次。
培育工程进度安排:
2009年完成造林抚育204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土地坛、寨坂工区);
2010年完成造林抚育960亩(安溪白濑林场459亩、半林林场151亩、竹园林场200亩、永春大荣林场150亩)2011年完成造林抚育549亩(位于安溪白濑林场下镇工区)。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27.979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27.9791万元。
项目建设的目的与意义:通过项目的建设,营建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基地1713亩,推广应用优良种质和营造技术,有效加快科技兴林的战略步伐,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优良种质和经营技术的需求。通过基地建设,能有效提高森林蓄积量,有效缓解林场目前资源短缺的局面。因此,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示范项目的建设,对白濑国有林场乃至福建省林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进度 安溪白濑林场自2009年起,严格按照《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作业设计》和项目合同的建设任务,组织实施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林地准备、整地、造林和抚育1164亩,占项目的68%,培训林农和技术人员4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完成投资47万元,占项目投资的36.7%,其中培育工程41.0万元、设备4.1万元、其它费用1.9万元。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安溪白濑林场领导历来重视福建柏的资源培育和良种推广应用,近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福建柏的科研与推广应用。为了确实做好《珍稀树种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推广示范项目》,由场长为项目负责人,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建设。泉州市林业局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协作单位间的困难与问题。
2.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承担项目后,安溪白濑林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开展外业调查,并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研究探讨,制定了比较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
3.主体承担、多方合作
为了更好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采取主体承担、多方合作的方式,扩大示范基地的建设区域,项目建设涉4个国有林场。项目承担单位——安溪白濑国有林场与各协作单位制定了 合作协议,协作单位的建设内容、技术规程等,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统一要求实施。同时,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福建林科院的合作,多次邀请省林科院的郑仁华博士等到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4.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工程招投标办法执行,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统一领导,统筹安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期分批进行公开招投标。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把生产技术质量关,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保证各工序由专人负责监督管理,确保生产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员考评奖惩制度,并实行奖优罚劣,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行。
5.强化项目资金管理
一是严格按计划,不随意变更投资计划;二是认真落实配套资金,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三是工程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和截留;四是严格财务制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6.加强培训、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利用集中培训、发放资料和现场操作示范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福建柏优良种质培育技术推广示范培训工作。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林场作专题讲座,举行现场技术操作培训;同时,积极与泉州市科技局、林业局合作,开展远程培育,推广福建柏栽培技术。
四、存在问题
1、部分抚育措施仍采用全面锄草方式,效果显著,但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幼林生长主要需要什么养分目前还不清楚,施肥措施仅仅依据土壤养分含量来判断。施用什么肥料才能有效促进福建柏幼林生长,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目前针对福建柏幼树的树冠整型试验还在探讨中,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如何通过幼树整形,提高福建柏杆径生长也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201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