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农村社会管理 全力服务“三大战役”
抓好农村社会管理
全力服务“三大战役”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三大战役”突破的前提。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作为我们基层乡镇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从五个方面下好功夫,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推进“三大战役”提供良好的环境。
1、在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上下功夫。一是增强社会管理能力,科学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社会管理和为民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素质才干;二是拓展社会管理途径。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手段,积极探索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基层党建资源,以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形成党组织引领全社会加强社会管理生动格局;三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把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利益,处理群众矛盾,协调各方关系的体制进一步健全,形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效服务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
2、在提高党员干部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要组织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信访条例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提高他们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善于把中央和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提高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二是要以创先争优和“鼓士气、顺民心、树新风、促提升”主题教育为契机,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行为承诺制、责任制、定期解决制,内部快速协调制等服务制度以及值班考勤、公开办事、规范行为、优质服务、督查考核、廉政建设等管理制度,将办事公开化、制度化,将党员干部的作风水平、能力臵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大力推行党务、政务、村务“三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以此进一步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教育,增强他们奉献意识,使他们在信访维稳工作中甘当民意调解员、综治联络员、纪检监察员、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致富领航员。
3、在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社会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信访维稳工作与计生、财税等中心工作一起列入年终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明确领导、明确人员、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健全网络机制。着力构建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积极推广党员干部民情联络员、党员议事会、领导干部接待日、民主恳谈会等制度,畅通了解社情民意和党员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引导群众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反映意见和建议;三是健全排处机制。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拉网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力求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矛盾就地化解。
4、在增强群众法律法规观念上下功夫。
当前,信访量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群众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也是一个方面。一些群众缺乏法制观念,不能通过正当的合法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认为只有上访、闹访把问题扩大才能引起政府重视。个别群众还借机无事生非、无中生有,制造矛盾纠纷,以达到某种目的。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机关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报刊及宣传栏、印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知识,让有关法律法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法律法规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门、进学校,深入民心;另一方面组织文化宣传执法部门开展送戏下乡,送法上门服务等活泼多样的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熏陶感染,增强他们遵纪守法观念。
5、在正确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原则,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正确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在这方面要做到“六有”。一是心中有群众。对群众要出自真情,尤其是有合理诉求的群众要耐心、细心、贴心。同时要高度关注民生,关注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把保障困难弱势群体生活作为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心中有底数。要深入调查研究,对群众诉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做糊涂官,不办糊涂事。三是心中有对策。针对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因人施策,各个突破。四是心中有道理。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设法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解决时限,不合理诉求表明态度,并通过与群众真诚地沟通交流,相互理解,深化信任,达成共识,有效地改变群众思想观。五是心中有法制。近年来国家惠民政策多,重点建设项目多,加上地方政府城镇建设、工业建设涉及土地问题多,我们基层干部要把党和国家补助给农民群众的民生资金、项目资金、征地补偿款等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不贪占、不挪用、不克扣,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做好老百姓的公仆,不做制造干群矛盾的始作俑者。六是心中有正气。要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公道正派,依法办事,公私分明,廉洁自律,以公平赢得群众信任。同时,对一些非法上访、闹访,甚至严重影响社会、带有暴力的行为,党政机关必须理直气壮地高举维护群众利益、维护法制尊严、维护社会稳定的旗臶,把握时机,争取主动,依法果断及时有效处臵。不能为了矛盾的化解,无原则地迁就,迎合部分群众的攀比心理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否则,就会有损党委、政府的形象,有损法律的权威。
第二篇:全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亮点总结)范文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讲话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按照自治县及市上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全力以赴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从思想观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环节、管理手段等多方面全力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二要做好群众工作。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全力维护群众利益,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等等,切实抓好群众工作。
三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在源头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要继续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按照我县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抓好源头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立矛盾纠纷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医疗服务体系及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要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制,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及时跟踪舆情动态、研判舆情走势、评估舆情影响,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舆论。在化解矛盾方面,要强化动态协调和化解机制建设,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健全“三调联动”机制,针对我县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经常性分析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通过“三级代言人”制度,实现“小事不出社县、大事不出街道”。在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制度,保证经费投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救援机制、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以及信息报告和舆论引导机制。要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传 1
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救灾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建立健全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组成的治安防控体系,做到社会全覆盖,不断创新防控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公安城管大巡防,全面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
四要提升流动人口管理。继续完善“十服务”工作制度,实现流动人口由控制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做好登记服务、管理服务、安保服务、维权服务、信息服务、法治服务、调处服务、教育服务、优待服务及就业服务。
五要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做好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事业的投入,着力改善基础条件,提高人员待遇、不断完善和增强社县服务功能,完善推广数字化便民平台,开展便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六要全力以赴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自治县、市正在筹备召开社会管理创新大会,我们也正在筹备,这个我不多讲,各部门、各单位都有社会管理这方面的义务,希望大家继续抓好相应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七要全力以赴保障改善民生。要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办好政府庄严承诺的市政设施“五个十”工程、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提标扩面、校安工程、社县数字化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件实事”。实施城乡安居步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这项任务各县县都有,而且实行一票否决制,移民安置方面,进度顺利,希望大家继续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谢谢大家!
第三篇:切实抓好人民调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街道)
文章标题:切实抓好人民调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街道)
××街道位于___市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流动人口3.2万,辖区地域广阔,社情复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纠纷时有发生,对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人民调解工作也面临新的挑
战和压力,街道调解委员会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和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下,面对新形势,立足实际,着眼大局,始终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建立健全调解网络,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拓展其工作领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健全组织,建章立制,构筑“大调解”格局
我街道调解组织由街道、村(社区、企业)及信息员三级网络组成,街道调解中心人员构成主要由辖区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所、土管所及街道经济发展科、农业农经科、村镇管理科、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有关同志组成。调解中心主任由党工委分管政法领导担任。司法所所长任副主任并负责调解中心日常工作。
村调委会,由村两委会成员任主任,人员由村治保主任、妇女主任及有一定威望党员干部或村民小组长组成,同时,村调解主任兼调解中心信息员,企业及有关部门设信息员。
调解中心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视和领导下,主要抓了“四个到位”。一抓硬件投入到位。专门建立调解室、接待室,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具,如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还配置一辆小车,两辆三轮摩托。二抓工作人员到位。专门落实了三名总体素质好,事业性强,懂法律的同志到调解中心专职办公。三抓制度建设到位,调解中心分别建立联合调解制度、分级调解制度、信息联络制度、调解中心职责、调解中心纪律制度,对重大纠纷实行一案一卷,制作调解协议书,装订成册,统一归档,同时建立了一月一次的调解中心学习议事、办案、处置制度。四抓经费到位,街道每年拔专款壹万元左右作为调解奖励基金,以保证调解中心在处理突发性事件和重、特大疑难案件中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职能作用。
二、尽心尽责,共同参与,发挥“大调解”作用
调解中心是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形式与内容的扩展,担负指导和协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民事纠纷,是司法所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因此,司法所应当在调解中心这一人民调解的“大格局”良好机制中当好主角,积极履行好调解中心办公室的各类职责。一是发挥“窗口”作用,热忱为人民群众服务,凡是人民群众有事到调解中心办公室来上告或反映各类纠纷和重大疑难案件,我们对双方当事人热忱接待,认真登记,做到对当事人给一把椅子让坐,一杯茶水喝,一句请你陈述情况经过,使当事人在我们调解中心办公室有一种和蔼、认真、负责、可信赖、能解决事情的感受,为我们调处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二是当好“参谋”,主动为党工委,办事处排忧解难,我们坚持每月一次对全街道不安定因素进行排查,对排查后,不安定因素有否都及时上报给党工委办事处,对街道内出现突发性情况主动做好党工委、办事处参谋,并提出预防对策。在今年上半年胡家村发生工人触电死亡事故,死者21岁,江西人,死者家属情绪非常激动,有可能引发不安定因素,调解中心积极协助街道有关部门提前加入调处,深入做好双方当事人工作,使不安定因素得到妥善处理。
三、拓宽思路,创新形式,探索“大调解”新路子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对调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拓宽思路,创新形式,积极探索调解工作新路子。一是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针对部分村社区的地理位置及区域性纠纷的产生特点,我们于2003年在××市等5个村成立了区域性联合调解委员会,由所长任联合调委会主任,成员由联合村社区的调委会主任及成员1-2人组成,对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新形式、新方法进行了有效探索。如今年5月6日,本街道某企业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一死二伤安全事故,街道调解办在第一时间内介入,妥然做好善后工作,及时处理伤亡人员。事件发生后,调解中心及时召开由公安、法庭、综治工作中心等成员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联合调处此次事件,经过调查、取证,最后得出结论。同时,为确保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安全,提议街道办事处召开辖区4家运输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对他们签订油料、化学等危险品车辆管理责任书。自联合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3件,避免群众上访2件。
二是成立义务调解服务队。我们尝试在村、社区调委会内部成立义务调解服务队,以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探索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途径。今年年初,马径村调解委会率先在村内成立了“义务调解服务队”,成员主要由身体好、素质高、懂法律的志愿者组成。志愿者凭自己的知名度、信誉度由当事人挑选,义务为当事人调处纠纷、化
第四篇:全力抓好德育建设
全力抓好德育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小学
——大洪山风景区庹家小学创建市级德育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庹家小学多年来始终秉承“以德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特色兴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路,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拓宽校内外的教育渠道,在德育的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真情德育、“爱心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一、德育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分管领导分别包年级组、包教研组、包楼层,实行分管三包制,完善了以“校委会——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德育的管理,促进德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德育工作网络:校委会——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的德育管理体系;业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的课堂渗透体系;家庭——社区——德育基地的社会实践体系。组织的健全,网络的形成,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制定了校长、副校长、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职责,实现责任到人;二是制定了各室岗位职责并上墙,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三是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着力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具体遵循《升降国旗制度》、《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十星少先队员评比条例》、《三好学生评比条例》等常规管理制度,以学生教育学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实际。通过橱窗、楼廊文化等创设了抬头低头皆在文化之中的育人氛围,通过班队会、班级板报、班级布置等创建班级特色,推动了班风、学风、校风的优化,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学校“创办规范特色学校,培育合格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
三、加强师德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学校发掘本校内在教师资源,加大培养有独特风格特长教师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苦练内功,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且满足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教师,确保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及能力的培训力度。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及教学水平上,更多地注入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致词、《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组织教师观看大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录相《托起明天的太阳》,引导教师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在每学期初都举行全校教师的师德承诺会,以便开学初就为自己定下目标,加强教育与约束。并在教师中开展“塑形象,做楷模”、“爱我岗位”等主题演讲活动;开展德育案例、特殊学生教育案例征集活动;师德论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什么样的教师才是阳光教师”、“小手拉大手——与思进学”、“新风育师德,正气促和谐”比赛等活动;抓好班集体建设,树典型、打造特色班级,召开班主任例会、教师大会。让教师教人先正己,用文明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打造受学生爱戴、受家长欢迎、受同事佩服、让领导放心的教师团队,从而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群体形象,提升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四、把课堂当作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等因素,提高了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使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加强了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了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五、常规管理常抓不懈
1、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歌》,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健全班队会制度,值周带班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认真总结一周学校、班级情况,表扬先进,指出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保持优良的校风、班风。同时学校设卫生、纪律监察岗,确保“学生一日常规歌”的执行落实。
2、抓好值周队伍建设工作,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校检查、年组监督”、“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的评比体系。每周评出文明红旗班,每学年评出最佳班集体,十星少年、三好学生、优秀班班干部。现在学校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3、抓好升旗工作。在正常天气情况下,每周一升旗仪式从不间断,同时全校教师采用轮流制利用国旗下致词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升旗手,护旗手经过专门训练,他们衣着整齐、步伐矫健、气势威武。在加上具有感召力、号召性、教育意义强的国旗下致词,使得升旗工作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
4、坚持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学校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通过专题讲座、板报宣传、红领巾广播、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参观展览和安全演练、聘请法制副校长对全体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等形式,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三级管理的作用,建立了问题学生帮教网络,开展“知心姐姐谈心”活动,了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特别是对一些单亲学生及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发展。
6办好家长学校。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定期召开家长见面会,与家长沟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形成了家校共同营建的良好局面。
六、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3月8日“三八”妇女节,每人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5月1日劳动节,为劳动献歌;6月1日国际儿童节,开展“庆六
一、展才艺、显特色”六一庆祝活动及吸收新队员大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9月10日教师节,倡导绿色节日,用学生的手、学生的歌„„为教师献上最美、最亲的礼物,10月1日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展映活动、迎国庆学生书画美术作品展;12月9日开展的“一二.九”致词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锻炼自我、重塑自我,让学生在活动成长,在实践中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德育宣传栏”评比活动。各班每月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设计、排版、编写,学校组织评比小组就板报的主题、排版等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每月的优秀板报。这一活动,既起到了宣传教育作用,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结合上级工作精神,开展主题活动,如在“弘扬和学习雷锋精神”活动中,开展以“学雷锋,做新时期好少年”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征文活动、好人好事大征集活动;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中,开展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致词、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小电影、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绘画比赛等活动。
4、各教研组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活动,如一、二年组的“小故事、大道理”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组的趣味英语故事大赛,数学组的“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活动,语文教研组开展的写字比赛,教职工乒乓球赛,全校教师基本功大赛等。
5、建设书香校园。书籍能为教师和学生成长提供不竭的营养,学校全力建设“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①校内读书。图书室向学生开放,班级间循环阅读。利用班队会开展“全校共同一本书、年组共读一本书”活动。②亲子阅读。由教师推荐阅读篇目,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建议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一本书,并进行交流。③经典诵读。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管理,营造儒雅书香环境,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编写了诵读校本教材。“诵古诗、读名句、阅美文”的习惯已基本养成。课前、早读总能听到朗朗诵读之声,让诵读经典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6开展爱心系列活动:学校处于贫困地带,留守生、贫困生、学困生较多,学校根据留守学生、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问题,组织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主导、以特殊学生为主体、以爱心活动为主线的献爱心活动,加强了对特殊学生的道德引导,促进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用慈母般的爱心关心呵护每一位特殊学生,无论是在精神上、物质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能感受到教师细心般的温暖和关爱。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赢得了家长信任,社会的赞誉,各届的好评。许多家长不顾路远把学生送到学校学习。
回顾过去,庹家小学的全体师生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展望未来,他们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严格常规管理,注重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全力打造出一个让学生快乐、让家长满意、让教师幸福的美丽乡村小学。
第五篇: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年来,我街全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程,结合街情实际,选准点,定好位,超前谋划,抓实载体,打造亮点,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一、抓实网格化工程,激活社会管理平台
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难点在社区,基础也在社区。我街认真落实区相关工作要求,创建“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的新型网格管理模式,研究制定了《街道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社会管理服务队伍的界定到社区组织构成、网格包户管理的奖惩等方面进行规范,务求资源下沉,“把社会服务管理延伸到社会最末端,使基层社区服务管理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精细,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了服务管理新合力,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基层社会管理从职责模糊向责任明确转变;从事后被动应急向事前主动服务转变;从运动式治标管理向常态化治本管理转变;从单一化、粗放式服务管理向个性化、精细化服务管理转变。
同时,依据我街实际状况,通过高效操作,街道社会管理服务指挥分中心于本月19日在全区率先正式运行,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区政务内网、数字城管网的全面整合。我街还为每位社区工作站站长配备了电脑和对讲机各一台,“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的社会服务模式初显利好形态。
二、推出全新模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为探索社会管理新方法,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促进辖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街针对地区内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的实际特点,创建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实现了管理精细化、运行规范化、管控动态化和考评绩效化,使流动人口切实享受到亲情化服务、新市民待遇和全方位关怀,实现了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逐步融合。
(一)搭建四类管理平台,实现多层级精细化管理。一是搭建社区管理平台。由网格长和户长负责责任区内出租房屋的走访巡视和信息采集。二是搭建居民自治管理平台。发挥邻里互助之家的作用,吸纳一批退休老党员、老干部、青年志愿者、4050人员和公益岗位人员配合社区工作站做好有关工作。三是搭建出租房主管理平台。建立出租房主协会,对出租房屋进行自我管理,自觉协助社区工作站建立档案、登记信息以及变更注销。四是搭建公安管理平台。社区警务力量负责对新入住人口进行登记排查,督促其进行社区登记,接受学校培训,办理居住证。通过搭建四类管理平台,构建了信息多口采集和工作整合管理的运行网络,形成了层级清晰、覆盖全街、功能互补、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二)建立十个运行机制,实现高效率规范化运行。“十个一”运行机制为:一图(出租房屋装户图);一板(温馨提示板);一书(与房屋出租人、承租人和用工单位签订的责任书);一证(外来人口居住证);一档(流动人口备案登记);一信(流动人口诚信证明);一个系统(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软件平台);一支队伍(街道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办公室,组建专业队伍);一所学校(建立 地区流动人口学校);一笔资金(设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专项经费)。通过建立十体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内容的标准化和全覆,确保了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转。
(三)实施三类评级管理,实现针对性动态化管控。一是对出租
房屋进行分类管理。将出租房屋分为放心类、一般关注类和重点关注类,根据类别进行定期走访、信息采集、宣传教育和日常帮扶。二是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管理。将流动人口分为稳定人、关注人、重点人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同时注重以党建引领工作,成立 地区流动人口特设党支部。三是将房产中介按经营规模进行分类管理。成立房产中介行业协会,房产中介机构联合党支部也于当日成立。通过实施三类评级管理,能够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全面情况,切实实现了有针对性的动态化管控。我们还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中心设立了首席接待、同城服务、维权帮扶、日常管理4个工作窗口,全面推行“五同城、五服务”,具体包括10大类28项内容,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主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问题。
(四)发挥六个渠道的作用,为流动人口的提供精神家园。即设免费网吧,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上网场所;设图书馆,为流动人口提供了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设“心理咨询室”,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婴幼儿早期发展教育”亲子早教课堂,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育儿培训服务;为流动人口登记并发放便民卡片,进行一站式贴心服务;建立流动人口学校。开展“流动人口走进 第一课”载体活动,就 地区基本情况、法律法规、权益保障、文明礼仪、安全消防知识(也可包括学历教育)等课程内容对流动人口进行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升素质,增强技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快速成为一名文明守法的 新市民。
三、做实综治信访工作,实现社会管理源头化
社会管理实质上是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的工作。为此,我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完善“四项机制”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回访机
制、救助机制,感化机制,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社会管理中的协商协调,推动维稳工作领域的协商协调,推动党群关系领域的协商协调。
(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固本强基、源头治理,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全街上下更新维稳理念,把矛盾处置的关口前移,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或政策推出前,在作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研究的同时,同步进行社会风险的评估,将“制定方案、识别风险、形成报告、审查定级、分级备案、调控风险、跟踪完善”等7项风险评估程序,嵌入到行政决策程序中,将是否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及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作为风险界定重要标准。近日,我辖区内的驻街单位——中国黄金的改造工程即将启动,与其相邻的太清宫21号楼2006年曾经历了短暂的征收过程,后征收停止,该楼居民一直存在不稳定情绪。现中国黄金要进行改造工程,修建停车场,如不事先沟通,势必会引发新的矛盾。按照 街道社会风险的评估机制的要求,街道经济、民生诉求分管领导事前到社区向书记、站长介绍中国黄金工程改造的方案,会同社区领导、网格工作人员等共同对风险预测、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分析,指导社区及时召开各方代表共同参加居民听证会,进行了坦诚、和谐、有效的沟通交流,把一场可能出现的新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二)建立回访机制。对息访罢诉的人员及时回访,对处理后的纠纷定期回访,了解相关情况,注意发现问题,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工作质量,巩固调解成果。
(三)建立救助机制。关注困难信访人员的生产生活状况,积极探索政府救助、社会救济、民间互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信访群众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建立感化机制,让信访人员在人文关怀中息访罢诉。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一批特殊疑难信访案件及需要救助人员,积极向上申请信访专项救助资金,给予适度救助,使一些长期积累、久拖未决、难以划分责任主体的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我街结合地域民情、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思维、新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些工作做法正趋于完善和成熟。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携手同心,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的新沈河贡献力量。
街道办事处
201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