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时间:2019-05-14 22: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第一篇: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

——“大学生村官培训周”学习心得

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已经结束。此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又是一次觉悟的考验,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它是第一次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直播视频教学,是第一次分散自主学习,是第一次由省有关部门领导、党校老师、专家和优秀基层干部为我们讲学,而且讲的是“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新课题。

11月29日,我镇所有大学生齐聚共青村远程教育活动室,聆听了培训的第一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主讲人省委党建办袁功民主任以群众工作统揽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主题,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以群众工作统揽的必要性、破除群众工作不正确认识的紧要性以及如何以群众工作统领社会管理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的六天,在村通过江苏先锋网视频直播栏目自主学习了来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章剑华、省委党校教授严翅君、滨海县东罾村党委书记薛正红、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省农委副主任祝保平、省委党校副教授韩丹等社会管理、基层工作方面的专家分别结合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矛盾调解、民主法治建设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就“深入学习贯彻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矛盾分析与化解”、“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农村政策法规与依法行政”、“突

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等六大专题的讲课,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让我对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的效能:

一、远教工作合民意

如何创新远教活动,吸引村民参与学习是我的首要任务。章剑华部长讲到了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性,使我对远教工作有了新的感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研究推进远程教育工作新举措。一是远程教育服务基层党建。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将远程教育融入村党总支教学工作,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法律法规、基层党建、时代先锋、廉政教育等,帮助广大党员群众重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的时事政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宗旨。二是远程教育提升文明素质。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增强党员群众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同时开展文化教育,带动了我村和谐稳定新风气。三是远程教育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村地处农田保护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特点,定期开展现代农业科技教学及专钳工、电工、办公自动化等专项技能培训,满足种养殖户和被征地农民的双重需求。

二、民情走访联民心

大学生民情走访、接待工作是我们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也是我们了解农村、服务基层的主要途径。回顾三年多的走访、接待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特别是群众的不理解,看到他们那张毫无表情的脸,有时甚感委屈。在培训中,张云泉的讲课令我印象深刻,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应该是我们进村大学生的基本功,服务群众是我们大学生进村的根本目的。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改变工作作风,多深入群众,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帮民困,以群众之苦为苦、群众之乐为乐,在走访接待中学习成长,特别是要学习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并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循环往复,实现自我提升。

三、志愿服务暖民心

作为村团支部负责人,除了围绕基层党建,管理好团组织,另一项工作就是开展好“12355”志愿者服务点。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课程的引导,我将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力争将我村的志愿者服务点发展成一项实事工程。如:志愿者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全村大扫除、拆除违章搭建、草地养护责任区等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开展家政服务,为他们组织丰富的文体活动;与姜巷小学结对,开展了外来人口子女服务、交通安全宣传、自护竞赛、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讲座等多项活动。

四、保障工作解民忧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保障政策不断推陈出新,就业失业人员流动频繁,如何及时登记、帮助失业就业

人员,准确做好各项政策补贴及社会保险收费,是我工作的重心。可是由于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这项工作经常使我力不从心。社会管理创新,我理解为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全面系统的方式方法做好劳动保障工作。首先要健全劳动保障组织网络,形成由村会计、劳动保障协管员、村民小组长层层结构的组织网络,加强沟通、指导,做好上级政策与百姓民声的沟通桥梁。其次,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缴纳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申报“40、50”就业困难人员、“

35、45”全失地农民、档案托管人员补贴等工作流程要了然于心;失业、就业人员登记要全面切实,做好登记造册并实行动态管理。第三,要建立援助机制,帮助失业人员做好失业登记、职业指导、《就业失业登记证》申领、职业技能和培训推荐、就业岗位援助、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等。最后,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宣传,特别是劳动法规和再就业政策,通过上门走访、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新政策、法规。

玉山镇姜巷村:褚霞萍

二○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第二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小编推荐]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做好群众服务工作

---大学生村官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12月2日,我参加了璜土镇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通过远程教育收看了江苏省委党校袁功民教授的专题讲座《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服务人民群众》,对中国现代基层社会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受益颇深,下面我就谈一点我的体会

一、把社会管理创新寓于服务群众中,必须学会把握群众脉动。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人民群众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会把握群众脉动,有效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做到牢记“四个理念”,即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充分发挥和尊重群众主体作用。面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参与主体,各级各部门必须实现从“划桨者”向“掌舵者”的角色转变,真正把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二是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将决定社会改革的成败。而且公众参与热情高与低,参与渠道通与堵,参与机制顺与阻,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管理的有效运行。实质上,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因此,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地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和社会管理活动,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把社会管理创新寓于服务群众中,必须注重倾听群众诉求。

俗话说,“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善于听取民声,才能对民生问题有全面把握,才能真正了解百姓所急、所思、所想,做出合乎民意的科学决策。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使群众呼声能及时得到反映,存在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这样才能达到社会之和谐稳定、人民之幸福安康。一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是妥善处理群众利益诉求的前提。只有渠道通畅,群众的声音才能及时通达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因此,各级各部门不但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意诉求机制,还要学习通过网络等各类新型媒体收集民声,最重要的是对于群众诉求的反馈,不能一听即忘,一带而过。只有让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至于成为“沉没的声音”,群众才会说真话、吐实情。真话中有群众的所急所盼,从中可以发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真话中有群众的感言、建言,从中可以洞悉社会管理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二是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口号喊得再响,也就是一句空话,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实际行动。只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才能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倾听到群众真正的心声。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领导联系点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完善群团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联系群众的制度。坚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加强与群众经常性的思想沟通,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真正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而为民所办的大事小情累积起来,又会化作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息脚步,不断更新社会管理创新的里程。

三、把社会管理创新寓于服务群众中,必须注重维护群众利益。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其出发点和归宿,最终都要落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来。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衡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关键要看实践、看效果,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是否提高,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否增强。一是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服务能力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前提。要做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注重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二是健全为民服务保障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调研制度、蹲点制度、“民情日记”制度等,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要建立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方便群众办事的制度,把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要在制定干部政策、加强组织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工作中,真心为群众着想,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不足之处请领导斧正。

第三篇:以人为本,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以人为本,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城镇化建设的不 断深入,流动人口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群体。他们分布在经济发展前沿的各行各业,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流动人口也给城市的治安、交通、公共服务匹配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自身的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以及享受公共服务等权益得不到更好的保障。这一系列问题,必将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更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创新流动人员管理服务,让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能够大展拳脚,让人们在生活中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我国 正处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城乡之间无论是经济收入、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之农业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土地人均占有面积偏低和农业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的现状,必然会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量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员参与进来,并为之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是,流动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流动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刃剑。流动人口 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具有推动作用的。据统计,近些年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中国创造了20%左右的GDP。同时,流动人口分布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他们用辛勤劳动和汗水铸造了企业的辉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也引发了一些的社会问题。大部分流动人口处于社会最底层,经济收入低,权益无保障,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必然会引发外来人口犯罪率和被违法侵害的机率上升的局势,进而又拉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形成了新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三、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人更加讲求“公平正义”,虽然流动人口不是城市的土著居民,但是他们应该同样享有城市人一样的权利,履行城市人一样的义务。一方面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户籍管理体制,保证流动人口不因户籍而受到歧视和排挤;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流动人口享受合法权益,最终让流动人口产生归属感,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第三方面要加强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通过媒体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让城市人口自觉接纳流动人口,并学会尊重和保护外来人口。还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法制意识教育,更要多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让流动人口能够自觉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并驾齐驱。

总之,面对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的现实,我们要看到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流动人口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创新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形式,实现流动人口科学管理,有序流动,最终我们一定会消除城乡发展差距,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曙光。

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强民族振兴之魂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迅速转型,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社会上广泛存在着信任危机、仇富心理、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缺失等一系列不健康社会心态,成为了滋生社会矛盾的温床,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问题。回首在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军民凭借着勇气和信念,团结一心,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可见,积极向上社会心态,是国家繁荣昌盛之精神动力,更是民族振兴大业之灵魂。

鲁迅先生笔下刻画的麻木不仁、逆来顺受、腐化堕落的众多国人形象,恰恰体现了旧社会时期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当满清帝王还在为天朝上国沾沾自喜时,当国人还在过着为自给自足的生活时,在遥远西方的人民已经萌生了探索世界,大胆改革的心思,最终帝国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被奴役和被瓜分的境地。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也引领着社会风气,更加关乎整个民族的命运。

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需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做保障。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当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城乡二元化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第四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的讲课内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陈家吉

第五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

1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达5.9万人次。

(四)拓宽村民自治渠道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分类稳步推进,合理设置服务机构,于去年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运行。在村便民服务室的运行机制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延伸,组建生产发展服务组、证照代办服务组、生活帮扶服务组、民事调解服务组等4个服务组。在村便民服务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关怀理事会和互联责任区的力量,由4个服务组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做到“只要群众有需求,服务室就能提供服务”。到目前,全县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代办各类证照和提供各类服务共16500多项,便民服务平台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我县很多地方的建设陷入依靠资金推动发展的“路径依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建设的力气花的大,对文化生活的力气花的小。忽略了农村社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人。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能人才匮乏。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大龄男光棍现象普遍,导致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也已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低,作为生活地点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与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文化生活“贫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惠及面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内容少,农家书屋建得多看得少,农民培训多实用少,民间协会多作用小。

(二)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一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带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量强弱不均;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的村委会6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为境内的建设项目和工矿企业服务。

(三)农村社会综治联动不力,防范措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综治工作总体上落实较好,但是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村普法教育宣传不够,村级综治维稳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好,由于部分村缺乏法律明白人,多数矛盾要靠司法所和乡镇综治部门调解,台帐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落实不够,导致部分矛盾容易复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有限,加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增多,大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治安联防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县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各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难平衡、难协调,农村与城镇之间差距依然存在、各镇村之间差距亦不可避免。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所进展,但与其他县市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村卫生室“门庭若市”,多数却“门可罗雀”;部分农村土地征用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上访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农村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渠道不拓宽,村民反映“村里办不了,要到乡镇或者县里办事不方便,来回要折腾一两天”。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策

从“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怎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怎么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个关注点着手:

(一)全面落实社会责任,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一是村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契机,树立“服务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减少对下的各种创建达标、评比考核的任务部署,有效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三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以“新型农民”培育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培训,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七个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通过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三是建立或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社会低保等机构职能,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四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护航”农村社会管理

经济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为“护航”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兴办公益事业的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鼓励工业发展。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三是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应在此基础上成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协会,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文化协会、村治调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新社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村级公共事业,营造农村社会和谐氛围

村级公共事业既是村民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体现,也是维护农村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包括村级组织要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村民享受社会福利的体现。一是要不断探索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举措,从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提供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医疗卫生等便民公共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设施;三是要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利益观的教育,各级党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要加以引导与教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让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

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兴山完全有能力走在全国山区县前列,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点、兴山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而不懈探索。(文:彭筠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

下载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 服务群众做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助推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 土岗乡政府近年来,我乡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

    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关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汇报材料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我镇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该项工作,重点从优化服务和提升精细化管理......

    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群众教育,创新社会管理(新村办 王文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种田不交税,读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养老还有保险费”, 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幸......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细读《群众工作九法》,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省委书记栗战书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实践总结中,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教给我们......

    做好基层工作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基层工作创新社会管理 (中公教育集团——公考吴小胖老师) 社会管理,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当前,伴随着我国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利......

    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群众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 做好群众工作阿克苏市委党校 张玉华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工作,贯穿于党和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

    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

    **街道构建“走百户、访百人、谈百心、交百友” 群众工作网络 **街道位于**中心地带,它东临迎宾路,西靠体育路,北接亲贤北街,南至晋阳街,辖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218493万人。近......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1

    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