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全面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进程
镇地处县西北部,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万,其中常住人口万。全镇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经编家纺、五金机械等产业为依托,拥有工业总资产亿元,固定资产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个私企业1100多家,是全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国经编名镇。,全镇上下克服宏观调控、要素约束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基层基础建
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实现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超过万美元,全社会总产值突破两百亿大关,达到205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5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浙江省最发达100名乡镇”首位。目前,我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东海明珠”、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镇”、“基层文化示范镇”,通过复评。镇机关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一、当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等情况 200年,按照统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镇机关运行机制,实行新“三定” 方案,组建“四办两中心”: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及保障办、驻村指导中心、调处服务中心。镇级行政、事业人员状况:行政公务员定编38名,实有32名。事业定编26名,实有17名。人员经费负担情况:目前,国家干部和国聘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国家
财政全额拨款,而办公经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局聘人员中的部分站所的基本工资为主管部门全额拨款,其他一些站所为差额拨款,而办公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或大部分,机关自聘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办公费全部由镇财政自筹解决。
二、我镇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镇人民政府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来抓,通过“三五”、“四五”普法,懂法、用法、守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达到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通过我镇的实际,基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困难,找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眼中,基层镇人民政府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代
表。推进依法行政,从一方面来看是有效地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使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健全,使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有条可据,有理可循,充分做到公平、公正,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效保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公正的执法行为、灵活的沟通反馈渠道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诸如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行政行为已被彻底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程序的有序运行,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有效窗口,保证其充分发挥对政府与行政执法的监督效果,并间接地减少了稳定工作的压力,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监督的良性循环。
3、执法人员素质大幅提高。行政行为的执行者是人,提高人的素质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广大机关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特
别是把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依法行政的性质、要示、目的有了充分的认识。素质的提高反映到执法行为上,就表现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在执法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解忧,秉公执事,打造出了一支思想优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合格执法队伍。
4、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机关作风。基层政府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时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沟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奠定了基础。
三、基层机关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难
1、职权有限。《行政许可法》施行之后,赋予基层政府的职权屈指可数。
然而基层工作有繁杂性的特点,工作要求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涉足甚广,但是由于处事职权不配套,缺乏管理指挥、处理具体事务的职权,影响了统筹协调和管理职能的发挥。在诸如农村选举、拆违、计生执法、土地审批等方面,基层政府因职权所困所陷入了“欲为无职,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
2、沟通不畅。基层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领域,其行政权都属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当群众有相关要求时,基层政府无法满足,与相关职能部门又缺乏可靠的沟通衍接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爱莫能助”,只能将“皮球”踢给上级职能部门,间接引起了部分超级上访、群访事件的发生。
3、法律体系有欠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但是整个法律体系还不能说无懈可击,尚存一些疏漏和盲区。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法律漏洞谋取私利,甚至
利用法律漏洞给违法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并以此与政府的执法行为抗衡。由于法律本身的缺失,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的各项工作变得很被动,甚至束手无策。
四、对基层政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见
1、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政治纲领。但人治思想经受过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影响极深。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政命令、长官意识、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人治思想在广大干部思想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树立法律观、法治观,树立依法治理社会,依法管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观念,依法管理好本部门的工
作。一要树立法律支配权力的观念,纠正权力支配法律的错误思想;二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三要革除单纯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树立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目标主义同时并重的意识。在将法律视作既管老百姓又管政府、管干部的同时,把重心转移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实现政府管理目标上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法律意识,这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只有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要加以批评、抵制,通过法律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行政。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知法、懂法、守法就更为重要和紧迫。只有领导干部增强了法律意识,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方略。
3、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各行政执法主体要以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其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力义务;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执法部门、从领导者到一般执法人员,逐步建立执法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行政执法任务,定期、逐级逐人、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制度考核挂钩;各行政执法主体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随着政治体制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和规范行政运行机制,建立民主、公正、法治与服务的公共行政,实现行政管理民主、法治、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目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法行政,说到底是要靠人“依”,靠人“行”,亦即要靠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去“依”、去“行”。因此,提高行政机关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实现。首先,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地推行依法行政;第二,要努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有针对性、经常性、多渠道地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促进行政执法人员必学、爱学、勤学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三,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辞退等具体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机制,改善现有行政执法队伍的结构。、强化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一是要确立人大监督的核心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大监督法规,使监督内容、程度及后果明确清晰,便于操作,有效落实。二是要加大其他外部监督的力度。党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在共同服务于人大监督这个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监督合力。
第二篇: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夯实基础 强化服务 全面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进程*镇地处**县西北部,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6.8万,其中常住人口3.3万。全镇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经编家纺、五金机械等产业为依托,拥有工业总资产192.8亿元,固定资产80.7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个私企业1100多家,是全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国经编名镇。2004年,全镇上下克服宏观调控、要素约束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实现生产总值40.41亿元,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全社会总产值突破两百亿大关,达到205亿元,财政总收入6.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5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浙江省最发达100名乡镇”首位。目前,我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东海明珠”、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镇”、“基层文化示范镇”,通过复评。镇机关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集体”。
一、当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等情况 2005年,按照统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镇机关运行机制,实行新“三定” 方案(即定岗、定人、定责),组建“四办两中心”: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及保障办、驻村指导中心、调处服务中心。镇级行政、事业人员状况:行政公务员定编38名,实有32名。事业定编26名,实有17名。人员经费负担情况:目前,国家干部和国聘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而办公经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局聘人员中的部分站所的基本工资为主管部门全额拨款,其他一些站所为差额拨款,而办公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或大部分,机关自聘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含养老保险费)及办公费全部由镇财政自筹解决。
二、我镇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镇人民政府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来抓,通过“三五”、“四五”普法,懂法、用法、守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达到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通过我镇的实际,基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困难,找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眼中,基层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代表。推进依法行政,从一方面来看是有效地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使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健全,使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有条可据,有理可循,充分做到公平、公正,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效保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公正的执法行为、灵活的沟通反馈渠道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诸如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行政行为已被彻底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程序的有序运行,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有效窗口,保证其充分发挥对政府与行政执法的监督效果,并间接地减少了稳定工作的压力,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监督的良性循环。
3、执法人员素质大幅提高。行政行为的执行者是人,提高人的素质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广大机关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特别是把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依法行政的性质、要示、目的有了充分的认识。素质的提高反映到执法行为上,就表现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在执法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解忧,秉公执事,打造出了一支思想优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合格执法队伍。
4、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机关作风。基层政府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时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沟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奠定了基础。
三、基层机关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难
1、职权有限。《行政许可法》施行之后,赋予基层政府的职权屈指可数。然而基层工作有繁杂性的特点,工作要求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涉足甚广,但是由于处事职权不配套,缺乏管理指挥、处理具体事务的职权,影响了统筹协调和管理职能的发挥。在诸如农村选举、拆违、计生执法、土地审批等方面,基层政府因职权所困所陷入了“欲为无职,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
2、沟通不畅。基层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领域,其行政权都属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当群众有相关要求时,基层政府无法满足,与相关职能部门又缺乏可靠的沟通衍接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爱莫能助”,只能将“皮球”踢给上级职能部门,间接引起了部分超级上访、群访事件的发生。
3、法律体系有欠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但是整个法律体系还不能说无懈可击,尚存一些疏漏和盲区。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特别是发达地区)法律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法律漏洞谋取私利,甚至利用法律漏洞给违法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并以此与政府的执法行为抗衡。由于法律本身的缺失,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的各项工作变得很被动,甚至束手无策。
四、对基层政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见
1、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
第三篇: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全面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进程*镇地处**县西北部,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6.8万,其中常住人口3.3万。全镇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经编家纺、五金机械等产业为依托,拥有工业总资产192.8亿元,固定资产80.7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个私企业1100多家,是全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国经编名镇。2004年,全镇上下克服宏观调控、要素约束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实现生产总值40.41亿元,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全社会总产值突破两百亿大关,达到205亿元,财政总收入6.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5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浙江省最发达100名乡镇”首位。目前,我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东海明珠”、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镇”、“基层文化示范镇”,通过复评。镇机关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集体”。
一、当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等情况2005年,按照统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镇机关运行机制,实行新“三定”方案(即定岗、定人、定责),组建“四办两中心”: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及保障办、驻村指导中心、调处服务中心。镇级行政、事业人员状况:行政公务员定编38名,实有32名。事业定编26名,实有17名。人员经费负担情况:目前,国家干部和国聘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而办公经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局聘人员中的部分站所的基本工资为主管部门全额拨款,其他一些站所为差额拨款,而办公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或大部分,机关自聘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含养老保险费)及办公费全部由镇财政自筹解决。
二、我镇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镇人民政府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来抓,通过“三五”、“四五”普法,懂法、用法、守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达到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通过我镇的实际,基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困难,找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眼中,基层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代表。推进依法行政,从一方面来看是有效地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使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健全,使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有条可据,有理可循,充分做到公平、公正,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效保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公正的执法行为、灵活的沟通反馈渠道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诸如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行政行为已被彻底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程序的有序运行,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有效窗口,保证其充分发挥对政府与行政执法的监督效果,并间接地减少了稳定工作的压力,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监督的良性循环。
3、执法人员素质大幅提高。行政行为的执行者是人,提高人的素质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广大机关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特别是把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依法行政的性质、要示、目的有了充分的认识。素质的提高反映到执法行为上,就表现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在执法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解忧,秉公执事,打造出了一支思想优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合格执法队伍。
4、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机关作风。基层政府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时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沟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提升了人气,化解了部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建立廉洁高效政府奠定了基础。
三、基层机关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难
1、职权有限。《行政许可法》施行之后,赋予基层政府的职权屈指可数。然而基层工作有繁杂性的特点,工作要求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涉足甚广,但是由于处事职权不配套,缺乏管理指挥、处理具体事务的职权,影响了统筹协调和管理职能的发挥。在诸如农村选举、拆违、计生执法、土地审批等方面,基层政府因职权所困所陷入了“欲为无职,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
2、沟通不畅。基层政府无权处理的一些领域,其行政权都属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当群众有相关要求时,基层政府无法满足,
第四篇:乡镇基层机关依法行政情况汇报
*镇地处**县西北部,镇域面积37.85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总人口6.8万,其中常住人口3.3万。全镇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以建筑建材、纺织印染、经编家纺、五金机械等产业为依托,拥有工业总资产192.8亿元,固定资产80.7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45家,个私企业1100多家,是全市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国经编名镇。2004年,全镇上下克服宏观调控、要素约束带来的不利影响,致力于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实现生产总值40.41亿元,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全社会总产值突破两百亿大关,达到205亿元,财政总收入6.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95元,连续第二年位居“浙江省最发达100名乡镇”首位。目前,我镇是“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东海明珠”、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镇”、“基层文化示范镇”,通过复评。镇机关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集体”。
一、当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等情况
2005年,按照统筹的理念,进一步健全镇机关运行机制,实行新“三定”方案(即定岗、定人、定责),组建“四办两中心”: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及保障办、驻村指导中心、调处服务中心。
镇级行政、事业人员状况:行政公务员定编38名,实有32名。事业定编26名,实有17名。人员经费负担情况:目前,国家干部和国聘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而办公经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局聘人员中的部分站所的基本工资为主管部门全额拨款,其他一些站所为差额拨款,而办公费、奖金福利则由镇财政负担一部分或大部分,机关自聘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含养老保险费)及办公费全部由镇财政自筹解决。
二、我镇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镇人民政府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来抓,通过“三五”、“四五”普法,懂法、用法、守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基本达到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得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通过我镇的实际,基层政府加强依法行政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树立和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困难,找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眼中,基层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就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代表。推进依法行政,从一方面来看是有效地保证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使行政机关的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健全,使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有条可据,有理可循,充分做到公平、公正,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有效保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严格公正的执法行为、灵活的沟通反馈渠道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诸如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行政行为已被彻底杜绝。行政复议、行政讼诉程序的有序运行,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与政府对话的有效窗口,保证其充分发挥对政府与行政执法的监督效果,并间接地减少了稳定工作的压力,形成了政府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监督的良性循环。
3、执法人员素质大幅提高。行政行为的执行者是人,提高人的素质是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广大机关干部不断加强学习、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特别是把学法律、学经济、学管理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依法行政的性质、要示、目的有了充分的认识。素质的提高反映到执法行为上,就表现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在执法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解忧,秉公执事,打造出了一支思想优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合格执法队伍。
4、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机关作风。基层政府以开放透明的办公形式,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带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建设软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同时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沟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提升了
第五篇:县级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汇报材料doc
铜陵县人口计生委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工
作 汇 报
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1年11月 铜陵县人口计生委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
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铜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辖四乡四镇,107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9万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的通知》(人口政法„2011‟48号,简称《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全县人口计生系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我县在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三个到位”抓好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为加强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人口计生委主任为组长、分管政策法规工作的副主任、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二是文件精神传达领会到位。8月11日,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了《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了创建活动,与会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重 2 要性,拓宽了人口计生工作思路。
三是工作部署到位。一是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制订了结合本县实际的《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铜育字„2011‟81号)。对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绝侵权事件的发生,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二是提出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三原则。即:一要坚持优中选优;二要坚持以点带面;三要坚持动态管理。三是提出要在充分认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自查、整改,达到四个目标。即:端正执法理念,坚持执法为民;改进执法作风,坚持文明执法;解决突出问题,坚持纠建并举;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便民维权。
二、坚持依法行政,保证人口计生和谐稳定发展。
(一)依法组织管理,维护计生形象,促进法治建设。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县“法治铜陵”建设健康发展。
1、梳理行政事项,实行阳光运行。建立和落实了依法行政制,梳理出十三项行政行为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三项,行政处罚七项,行政征收三项,规范了审批环节、流程、承诺期限,在各个环节上予以把关,做到要求明确到人、目标 3 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2、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制定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内部管理流程》,完善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再生育管理制度》等制度,在执法过程中依法行政,按制度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确保执法人员“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3、加强执法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组织县、乡(镇)两级执法人员参加市、县组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培训,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作要求,为做好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综合执法培训,督促县、乡(镇)两级执法人员参加全县执法人员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截止2010年底,县乡两级计生干部有61人获得《行政执法证》资格。三是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组织计生系统干部学习《两项纪律》,使每个计生系统干部在面对群众时都能牢记“两个纪律”的要求。自觉用“两个纪律”要求规范言行,自觉维护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良好形象。
4、加强督查,提高执法质量。一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从立案开始介入执法整个过程,实施全过程执法监 4 督,防止侵犯群众权益行为发生。落实专人负责规范性文件制订和报备及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二是邀请县法制办和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参与到计生行政执法过程中来,帮助计生部门把关,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三是借助社会舆论和计生“双评”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开展重大决策执法情况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促进廉政勤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二)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利益导向。将关注民生的理念贯穿于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是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提升政府公信力。将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纳入到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为我县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财政兜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对象到位。自2005年起,全额兑现农村和城镇无业人员独保费,仅2011年就兑现独保费资金458.385万元;2008年起由县财政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者按每人每月100元生活困难补助,每年兑现资金6.96万元,今年还纳入特别扶助制度奖励,与此同时对 5 手术并发症者医疗费进行全额报销;2009年对我县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进行摸底,并具报告县政府,要求求对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此项改制得到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50万元,分期分批兑现全县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
三是贯彻两项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从2005年起我县被确定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试点县,我们严格遵循“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直接补助,到户到人,健全机制,逐步完善”的原则,认真开展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和资金发放工作;2008年我们又实施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和奖扶“双提”工作。(即奖扶女性对象提前五个年龄段和奖扶、特扶对象每人每月提高20元补助标准)。截止2011年我县共确认奖扶、特扶、“双提”对象共1281人,其中奖扶对象722人,特扶对象163人,奖扶女性提年龄对象396人,今年共发放资金133.02万元。2005年以来累计发放 443.12万元。两项制度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计划生育家庭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计划生育家庭的优越性,促进新型婚姻观念的形成。
四是抓好三个结合,提高计生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1、抓依法行政与“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计划”相结合。6 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以“关怀、关爱”行动为重点的“5211”工程,以“新农保补贴”为重点的“养老工程”,以“新农合优惠”为重点的“健康工程”,以“农村低保优先”为重点的“救助工程”。
2、抓依法行政与“温馨家园”创建活动相结合。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和服务流程,对全县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自07年起用三年时间投资685万元新建了八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所和五个分所,真正把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成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的温馨家园。
3、抓依法行政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把基层文明执法活动与计生村民自治“示范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和中国计生协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万村(居)示范活动”的要求,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两无一满意”争创活动,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村(居)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三)依法行政征收、维护生育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我县积极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维护正常的生育秩序,促进社会公平,维护人口计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 7 性。
一是理清思路,探索机制。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由于存在依法行政与制止违法生育行为不对称,出现“老办法不让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使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置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从高高在上的组织者向与管理相对人对等地位的执法者转变,并且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摸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新办法。即“1234”(一件案件、二人执法、三个环节、四个满意)的工作模式依法实施社会抚养费工作。具体是:认真对待每件案例,实施全过程跟踪,确保执法成功率,做到两人执法、相互监督、确保执法的公正性。严把三个环节,在调查取证,自由裁量和履行义务三个重点上把关,确保征收一次性到位,以群众满意、基层满意、组织满意、管理相对人满意为工作目标,统一各方意见,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舆论先行,降低成本。在遵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上,妥善处理现行生育政策与少数群众落后生育观的矛盾。牢牢把握处罚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定征收数额。既不能让违反规定生育的人逃避处罚,起到反面作用,又不能让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激化新的矛盾,因此,我们在执法前了解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掌握 8 其违反生育的证据,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通过宣传教育,算账对比、告知后果等方式,引导当事人配合执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达到征收一户教育一批,影响一片的目的,尽量减少行政诉讼和强制执行现象发生,切实减低行政成本,2008年以来,下达征收决定书1185份,征收社会抚养费647.2万元。
三是规范操作、履行程序。我们严格按照立案审批、调查取证、履行告知、征收审核、下达征收,结案报告等程序实施社会抚养费征收,将使用规范文本、控制时间节点两个重要内容贯彻整个流程,强调3次签字,即调查笔录签字,告知书送达签字和征收决定书送达签字,让群众参与执法过程,使当事人感受到执法的严肃性,积极配合执法,为征收圆满结案打下基础。
四是实施专项管理,收支两条渠道。从爱护执法人员的角度出发,我们严格纪律,严禁执法人员与当事人交往,严禁执法人员与现金接触。采取当事人到指定银行缴纳现金,凭银行缴费凭证出具票据的方式,存入财政局设定的专门账户,将资金与执法人员分开。同时,严格按照社会抚养费使用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实施封闭管理。按照部门申请、政府批准、财政审批、审计局监督的要求规范使用社会抚养费,认真履行相关手续,将资金置于政府监管之下,确保社 9 会抚养费用到促进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上,将有限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依法实施信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平安建设。加强新形势下的人口和计生信访工作,有利于解决好群众所关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改进新形势下人口计生信访工作,有利于收集社情民意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实现“保民生、促和谐”目标的重要举措。2008年以来,我们在信访工作上着重强化了五个方面:一是建章立制。帮助乡镇指导和完善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将任务、职责明确到人,做到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办,效果有标准来评判。二是精简台账。根据要求,完备信访工作基本台账,统一使用规范文本和账册,将基层从账册上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服务之中。三是加强监督。通过电话回访,上门了解情况等多种等形式,检查信访案件的解决情况和时间效果,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四是突出预防。通过接待信访,平时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信访事件的苗头性问题,督促解决,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减少来信来访数量和重复上访、越级信访现象发生。五是改善环境。县级完善了信访接待室,实行了首问制,帮助群众解决相关问题,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开通了政策咨询电话12356,落实专人进行答疑解 10 惑,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2008年以来,我县信访案件35件,结案35件,结案率达100%。
依法行政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依据和有效手段。我们将以此次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为实现“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到位,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营造良好的人口计生工作法治环境。
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