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

时间:2019-05-13 18:3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

第一篇: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

科学发展 全面转型 富民强市

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郭启俊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包头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继续保持地区经济强劲发展态势,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完成“十二五”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进一步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要求,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力争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左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的位次继续较快前移。二是提升城市品位和素质。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整体形象明显改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承载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三是提升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 系,着力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巩固和发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新的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紧密结合我市发展的实际,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全面转型。要坚持把全面转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重点推进“五个转变”:即,产业定位由老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基地转变,城市功能由相对单一的工业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变,动力机制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拉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发展取向由更多地追求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转变,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推动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带动全局,全面实施好“六项工程”。

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工程

按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推动中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转变。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加大投资和消费力度。

实施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完善城市规划设计;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城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

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工程

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新格局。完善规划和政策体系;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加强村庄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程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保障和智力支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工程

坚持绿色发展,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实施“蓝天、绿水、青山、大草原”计划,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蓝天计划”,加大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实施“绿水计划”,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实施“青山计划”,强化大青山区域生态保护;实施“大草原计划”,巩固北部草原生态恢复成果。

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和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切实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统筹推进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提高 3 依法治市水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巩固和增进社会各方面的大团结。

深入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创建内涵,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分布实施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持公益性、便利性、均等性原则,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相结合,尤其要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以维护当前社会稳定为着力点,切实抓好社会矛盾调处化解。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切实加强组织和工作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解决新形势下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切实推进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创新。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加强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帮助外来从业人员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以建立健全制度为着力点,切实构建社会管理和创新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一步深化改革

和扩大开放

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破解发展中深层次问题,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深入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所有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财政金融改革政策。

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市场容量、基础建设、产业配套等综合优势,抓住国内外新一轮产业调整和生产要素重组的机遇,主动承接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建设先进生产力转移承接先导区。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开拓欧美、日韩、东盟等国际市场,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增加资源性产品和高端技术进口,扩大进出口规模。深化区域合作。发挥承东接西的区位优势,主动参与中西部分工协作,积极对接京津冀、环渤海,探索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共同培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动融入呼包鄂榆经济区和呼包银经济带,携手打造自治区沿黄沿线产业带和城市群,大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努力营造宜商宜业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为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

全面提升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自觉性。

以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提高,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坚持靠科学机制选人用人,建设善谋发展、勇于实践的干部队伍。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健全科学用人机制,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模范贯彻民主集中制、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集体。

坚持以创先争优夯实组织基础,打造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坚持用过硬的措施整顿作风,营造联系群众、真抓实干的良好风尚。认真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牢记宗旨观念,强化公仆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坚持将正风肃纪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始终,筑牢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反腐防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2011-08-29

第二篇: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

富民强村 科学发展---来龙镇张大庄村典型事迹材料

来龙镇张大庄村位于来龙镇东南,南与保安乡接壤,兴张路横穿腹部。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由河滨、尖湖和大庄三个自然村庄合并而成,因张姓居多,取名张大庄。近年来,张大庄村党支部一班人齐心协力,围绕农民所想所盼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公仆心凝聚民心,多办实事取信于民,得到群众拥护。村、支两委在书记张先宁同志的带领下,张大庄村的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出色完成。

强化领导班子 健全基层组织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张大庄村“两委”班子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

党员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科学发展观,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团结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带领群众致富。“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使张大庄村甩掉了“落后”帽子。在工作中,“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为老百姓办实事,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2008年底,张大庄村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张大庄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党总支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强调理论学习理清发展思路

理论是指导工作科学开展的前提,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只有高中文化的张先宁书记多年来没有放弃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他时常告诫支部一班人: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主要靠我们这一级贯彻落实,缺乏理论知识,思路不清晰,就会走弯路,带来损失。为此,他把理论学习作为理清工作思路的前提。村、支两委经常利用上级配备的远程教育设施,组织村民学习科学技术。村、支两委还自发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等相关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开创性做好工作。结合本村实际,张书记提出了“借助优势,主攻三产,形成支柱,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张大庄村、支两委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作风民主,依法行政,同时,他又心系百姓,办事公道,用科学的思路引领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

近年来,张大庄村的工农业发展始终走在全镇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村干部明确的发展思路,了解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张大庄村处于来龙镇和保安乡接壤处,交通便利,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工农业的理想场所。张大庄村干部始终把带领农民创业致富放在首要地位。村、支两委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村级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保持环境优美 争创平安村居

长期以来,党总支十分重视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村里的企业无“三废”。村舍布局统一规划,整齐美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

全面推进富民强村,促进科学发展

张大庄村的农业项目主要有养牛厂和即将开工的养猪厂,这两个项目都是规模化养殖,带动本村其他小规模养殖户致富。工业项目主要是来料加工项目。一是地毯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承包给私人经营,正常用工20人左右。二是针织针织服装厂,总投资上百万,主要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用工人数达50人,工人平均工资达1000元/月。三是村部的纽扣厂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加工项目,虽然规模小,但经济效益很高,为本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创新发展项目。四是板厂,这个项目是最近刚投资兴建的,厂址设在原村校,该厂设施齐全,规模较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显著。村里根据上级要求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创业培训,让有意向创业的村民能够得到指导帮助。除了形成规模的企业,张大庄村还有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所进行的经营活动。

庄村干部积极引导农民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机制,通过科学开发自然资源、盘活存量集体资产、依法经营土地资产、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等形式,着力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积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第三篇:科学发展 富民强市—辛仲文

科学发展 富民强市

——中共新余市委2011年工作纪实

辛仲文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里,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我市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新余市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作出一系列促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决策,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在科学发展路上铸就新的辉煌

2011年,新余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而此时,全球经济复苏前景扑朔迷离,悲观情绪持续蔓延。国内经济面临增速放缓和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就新余来讲,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面对这种复杂的环境,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极大考验着市委决策者的智慧。

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沉着清醒,方能坚定前行。

在市委2011年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安泽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思路、狠抓落实,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与人民同心,才能汲取到永不枯竭的智慧;与人民同行,方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从企业、村庄到社区、学校,从村组到乡镇到县区……一年里,李安泽等市委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就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党的建设等课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总揽全局,才能趋利避害;集思广益,方能形成卓识——一系列立足当前、谋划新余长远的决策部署陆续推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这是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一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结构调整迈出可喜步伐,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城乡统筹形成新格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9.21亿元,增长13.3%,人均GDP达到10552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1.27亿元,增长38.9%;固定资产投资626.38亿元,增长28.2%,评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8亿元,增长18.2%。

这是以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为主线,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年——各级财政民生事业支出达38亿元,增长26.7%。全面或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93项民生指标、市政府确定的100项民生工程和10件实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9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8812元,增长17.9%。

这是建设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减排工作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启动了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2.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7.39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仙女湖、孔目江两个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被评为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城市”。

这是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社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和创新。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群众工作特派员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组织2.3万名党员干部联系了26万户群众,选派了72名干部到各乡镇(街道)担任群众工作特派员,实现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管理。社会治安进一步加强,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19.59%,公众安全感测评满意率连续四年上升,社会保持了和谐稳定。

这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隆重热烈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蒋国珍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直接选拔乡镇党政副职和向非公企业派驻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制度,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先锋创绩”经验在全省推广,盛德社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

科学决策,才能化危为机;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一年过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领导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

咬定发展不放松,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尽管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总量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仍然是制约我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带领我市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市委的中心工作。

2011年新年伊始,市委书记李安泽就率我市党政代表团奔赴天津学习考察。天津市超前的理念、超常的速度、宏伟的气魄、务实的作风,让我市党政代表

团深感震撼、深受启发。

“此次赴天津学习考察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的水平决定一个地区的地位,决定一个地区百姓的生活状况。给我们最深刻的警示是,在发展问题上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松懈。要快进,就必须在解放思想上不停步,在工作效率上大提速”。

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期盼,发展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

201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进入下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影响,我市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暂时性困难,李安泽等市领导多次深入新钢、赛维、瑞晶、吉阳、升阳、江锂等企业进行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为企业排忧解难,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主动服务企业意识,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根据这一理念,我市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从强化信贷支持、创新融资手段、解决担保困难、拓宽采购渠道、收储光伏产品、引导积极参展、加大税费支持、缓缴相关费用、专项财政补贴、降低融资成本等十个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

没有科技的领先,产业就没有生命力;没有人才的支撑,产业难以实现长远发展。一年来,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543211”工程和人才引进培养“十百千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通过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聚集人才,聘请市政府院士顾问13人,8人被评为“赣鄱英才555工程“,赛维LDK成为全省首个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

抓住项目不放手,为科学发展夯基础增后劲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2011年,是我市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一年。

2011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凛冽的寒风挡不住新余人民加快发展的火一般热情。这一天,2011年新余市首批六个重大项目集体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市委书记李安泽宣布新余国际商城、新余市文化中心、新余市环城南路、万商红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六大项目集体开工,再一次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坚定以大项目促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在许多大会小会上,这句话一直挂在李安泽嘴边。

“要着力提高产业项目在所有项目中的比重,着力提高高新技术项目在产业项目中的比重”,项目建设的质量也是李安泽强调的重要内容。

2011年,我市继续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取得了丰硕战果。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被列为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家财政性资金的大力支持,将极大地促进项目、产业和要素集聚,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跨越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途经我市的岳吉铁路将开建设,将进一步奠定我市赣西地区交通枢纽地位。

——全年新开工项目49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累计完成投资200.2亿元;工业项目66个,累计完成投资150.5亿元,占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的70.6%。100个重点项目97个在建,累计完成投资225亿元。

——市委常委会每季度专题听取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情况汇报,实行了市政府每季、市重点工程领导小组每月、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旬一调度的督促机制,及时跟踪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1年12月23日,我市举行“加快发展看变化”流动现场会,李安泽率市四套班子成员及各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部分当年新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通过参观考察,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工业化为主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思路十分正确,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令人瞩目,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改善民生不松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就是最大的民生”。这是市委书记李安泽关于民生工作的重要观点。

时光回溯。2010年11月16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努力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的决定》,这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对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1月召开的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了新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打下坚实基础”被明确写入了规划,并以此为主线,统领全市各项民生工作。

一年来,围绕市委对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我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2011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幼儿进园、小学进镇、中学进城”工程,为13.02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为6948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了寄宿生活费。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2011年,我市出台了《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48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6.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8万人,安置“4050”人员就业0.24万人,零家庭就业率达100%。

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2011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户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都一定幅度提高;连续7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镇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0元;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4.85万城乡低收入群众发放了454.5万元物价补贴;基本完成2020套廉租住房建设,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65套。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2011年,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00%覆盖了乡镇卫生院和政府创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72.35万人,参保率98.05%,同比提高1.63%,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200元提高到240元;全市主要食品品种检测指标合格率达97.56%,没有发生一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为全市1.62万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3000万元。

优美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享受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2011年,我市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深入开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和百万树木进城入院工程,新增造林面积13.8万亩,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2.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7.39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仙女湖、孔目江两个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被评为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城市”。

创新管理促和谐,破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

保障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管理创新是社会和谐之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逐步显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日趋繁重。

一年来,市委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2月,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提出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月,李安泽在听取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后强调,要树立社会管理创新意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6月,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同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就建立群众工作机制,推动社会管理大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7月,李安泽走访挂点联系农户,强调要认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将各种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0月,李安泽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细致严谨的作风,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客观公正地处理各种信访事项。

——12月,李安泽调研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强调要积极探索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新路子、新办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为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我市以创新新时期群众工作载体为抓手,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群众工作特派员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突出信访问题联动调处制度,市领导联系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乡村社区,党员干部进村包户,实现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年里,在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广泛开展“五送五帮”活动,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党建夯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市、县、乡三级换届之年。这一年,市委常委会注重强化市委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当前,我市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已进入了关键时刻,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

“解放思想、提速赶超”。这是2011年2月举办的全市第二期领导干部读书班的学习主题。每年春节后一上班,我市就举办领导干部学习班,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以此开阔全市领导干部视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思想修养。

2011年,按照市委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案》,我市普及了中心组学习“五会”制度,开办了乡村理论学习大讲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全省理论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换届选举是政治大事。2011年,是我市的换届之年,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真正提拔重用优秀的、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是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平稳发展的关键。这一年,我市按照“年龄调轻、学历调高、班子调优、整体调强”的思路,以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措施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市县乡三级换届工作。通过换届,全市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以换届促进工作,以换届推动发展。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2011年,我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公开选拔了50名正县级后备干部和100名副县级后备干部,选拔了1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选派了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从基层干部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肯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2011年,我市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富民强市我先行”先锋承诺活动和“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定点帮扶贫困村活动,加大了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力度,分宜县“先锋创绩”经验在全省推广,盛德社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011年,我市强化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开展防范资金风险专项检查、公务用车专项治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1010”工程,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快马加鞭奋蹄急,科学发展勇争先。

2011年9月,新余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余”的目标,“和谐新余”是指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78岁,为2020年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目标打下基础,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争取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谐社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富裕新余”是指到2015年,实现“五个翻番”,即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文明新余”是指到2015年,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跻身全国前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将重点围绕“四条主线”,做到“四个坚定不移”:经济工作以“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主线,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以建设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工作以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为主线,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定不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富民强市心得

我对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的一点心得

近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机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确立了“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战略目标,泰山景区党工委围绕活动及时做了部署。中心积极响应活动号召,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制定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在中心机关及各索道站掀起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的热潮。作为中心办公室普通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了活动开展以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从每个人的行动到精神面貌,处处呈现振奋激昂、创先争优的新形象。

一、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是解决工作作风“慵、懒、散”问题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在舒适的办公环境下工作,每天的工作几乎是程式化的,似乎不必费太多的心思。久而久之,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慵、懒、散”的问题。有些工作可以等会再做,不急的事情可以拖一拖,工作没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其实小对个人、大对部门甚至对单位,这种思想危害是极大的。试想,有这种思想问题的人多了,这样办事的人多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中心整体的工作水平的降低,影响中心工作的发展大局。所以,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对于整顿工作作风,提起工作干劲,始终保持积极向的工作状态是及时的、必要的,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心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就要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泰山索道是我市旅游行业的排头兵,是泰安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窗口。这面窗口靓不靓,美不美,很大一部分责任就在每位职工,我们如果做得好,就是为展示泰安美好形象的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工作很普通,售票、检票、站台服务等等,但是普通的工作如果用心去做就会变得不普通。用微笑的脸庞、周到体贴的行动、优美文明的语言去做,会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备感舒心,在游览泰山胜景的同时,泰山索道也成了他们心中的一道风景。优质服务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提高工作质量不难,贵在持之以恒。外事无小事,我相信:泰山索道人美了,泰山也会更美!

三、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要求我们继续巩固业务水平,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虽然每天面对的工作都是熟悉的,工作态度也是认真踏实的,但是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突发问题,一些新情况,还是不能很好把握处理。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多元化信息不断变幻的时代,如果不能常学常新,就不能常做常新。老经验老做法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发展步伐。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中心各项工作也步入一个新台阶。我迫切感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开拓知识面,吸收学习新知识是多么的必要。只有个人工作能力提高了,素质提升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心的发展尽上一份力量。

四、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要改变思想观念,自我严格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去践行。中心实行周六周日下基层制度,就是对“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践行的体现。机关人员到索道站劳动,既是体验一线职工的辛苦,增加与一线职工的感情,同时也能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感受一线的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有利于更加认真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他们没有把清扫卫生看作小事,大家的脸虽然晒黑了,但是却毫无怨言;大家虽然感到了累,但是心里获得的却是满足。作为办公室一员,我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千头万绪,有些看似事小影响却未必不重大。所以更要不断增强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努力工作,用心的做事,发挥好作用,尽应尽的职责,以认真踏实崭新的工作姿态,确保在这次“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五篇: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

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胡春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登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报11月10日讯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72亿元,年均增长17.6%;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78.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年均增长2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3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经济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牧业基础地位日益巩固,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5.1∶45.4∶39.5演进为9.4∶54.5∶36.1。城镇化进程加快,五年新增城镇人口238.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8.3个百分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保障能力增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强,整体恶化趋势趋缓、局部地区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富民优先,五年累计投入1800多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区各族人民普遍受益。努力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4.2万人,每年平均转移农牧民就业224万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37元增加到17698元,年均实际增长1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989元增加到553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16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范围逐步扩大,城乡生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和投资、财税、金融、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协作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累计引进国内资金1万多亿元。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俄蒙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口岸经济较快发展,对外贸易稳步增长,累计引进国外资金125亿美元。

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的。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5%,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这一时期,是内蒙古发展进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本报11月10日讯

五年来,全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和政协工作,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快,公民法制意识和社会法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加强。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目标,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维稳第一责任。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一批重要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实施“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新局面。启动实施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富民强区战略

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报11月10日讯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要通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加快改变欠发达面貌,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是新一届党委的第一要务。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这个中心任务,着眼全局,把握和坚持好以下原则:

——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努力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

——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有机统一,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统筹抓好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繁荣发展促进团结稳定,以团结稳定保障繁荣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必须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以来内蒙古持续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不断改善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干事创业、奋力赶超的发展氛围,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把握好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水平地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建设,我们完全可以在新时期实现内蒙古发展的新跨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奋斗开创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

本报11月10日讯

今后五年,要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保障能力,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全区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巩固提高第一产业。坚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牧业,合理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稳定发展粮食、肉类、乳类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发展林沙草产业。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更多农畜产品优质品牌,提升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依法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

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制定完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组织实施力度,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优化提升第二产业。以构建多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氯碱化工精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推进有色金属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亿工程”和“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煤炭、化工、农畜产品等资源产品优势和口岸优势,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物流中心,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旅游业,提升草原、森林、沙漠、地质奇观等重点旅游景区水平,推出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促进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制定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投融资、税收、用地、价格等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能源外送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为重点,全面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铁路煤运通道、高等级公路、民航机场和跨境铁路、重点口岸公路等出区通道建设,提高区内公路通达深度和公路等级,用两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制约长远发展的科技难题,集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加大科技事业发展投入,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国发展大局,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要以融入周边发展为重点,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推进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建设出海通道和临港产业基地,建设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重点经济区,形成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两个同步”“两个

达到”

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本报11月10日讯

民生建设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各族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实现“两个同步”、“两个达到”,是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对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确保各项民生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始终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来抓。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相协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统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新生劳动力和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要大规模推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调整优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把改善民生落到真金白银上。充分挖掘农牧业增收潜力,引导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大力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我区与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区内地区间工资和津补贴差距。完善资源开发、征地拆迁补偿办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和产业化扶贫工程,努力消除绝对贫困。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按照先保后征原则,将被征地农牧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努力解决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活,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合理确定、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努力促进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培育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和动漫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加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普及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保持民族教育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视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农村牧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发展蒙医药、中医药事业。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

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

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本报11月10日讯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协调推进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我区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工业化和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和依法保护,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坚决摒弃无节制、粗放型开发方式,切实解决产业布局分散、资源开发布点过多等问题。积极构建循环工业体系,下大力抓好节能节水减排,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使能源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积极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建设一批国家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实现集约发展。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技术创新,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三废”集中处理水平。加强水资源保护,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

切实减轻传统农牧业对生态的影响。广种薄收、超载过牧是内蒙古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要加快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切实减轻我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推行农牧业规模集约经营,调整农牧业种养结构,在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更多不宜种养的土地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稳步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积极推动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集中,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加大草原森林保护执法检查力度,严禁滥垦滥伐、乱采乱挖。

积极构建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多极支撑城镇体系。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要结合地区特色,强化城镇的生态特点,适度拉大框架,增加林草绿地,完善配套设施,加快生态城镇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抓好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更多农牧民就地转移,充分发挥县城统筹城乡、保护生态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制度,扎实推进风沙源治理、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森林保护建设,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域治理,搞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矿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加强生态管理,健全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我国重要的碳汇基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草原,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共赢。

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

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团结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

本报11月10日讯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快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切实提高管党治党

能力 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本报11月10日讯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管党治党能力,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普及工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大规模进行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开展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评价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促进学习的长效机制。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下大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提高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优化各级领导班子配备,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和导向,深入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工程,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推行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坚持重在使用、以用为本,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加快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中来。

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牧区党员队伍老化、嘎查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比例偏低等问题,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党员分布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全面加强机关、学校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机关,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社区任职工作机制。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政权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提高基层干部报酬待遇。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们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下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富民强市做表率大全

    “富民强市做表率”活动心得体会 富民强市踏征程,群雁高飞头雁领。市委提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给全市机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全市各级机关赋......

    做好工会工作,为富民强市,(★)

    做好工会工作,为富民强市, 全面建设小康六安再做新贡献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谨代表市总工会党组和全体机关干部对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领导来我会视察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

    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武威统筹城乡、赶超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围绕富民强区和科学发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中共北塔区委书记 李放文 (2011年5月16日)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富民靓村强基层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富民靓村强基层 旬邑县按照“规划到镇、分解到村、包帮到户”的思路,积极落实包扶帮建、增收引领、机制保障措施,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

    科技富民强市启动仪式发言稿

    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市科技服务中心在我公司举行“荥阳市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公司发言,也感谢市科......

    科技富民强市启动仪式发言稿

    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市科技服务中心在我公司举行“荥阳市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公司发言,也感谢市科技服......

    全面推进法治湖南建设 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宏伟目标努力奋斗[五篇]

    全面推进法治湖南建设 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中共湖南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在长沙召开 审议通过《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