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富民强市
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富民强市 刘国庆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驻马店要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目标,必须把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作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驻马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驻马店市现辖西平、上蔡、平舆、正阳、确山、泌阳、汝南、遂平、新蔡九县及驿城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70多万,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8,油料产量居全省第一位。上蔡、西平、正阳为全国产粮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为全国油料百强县;西平、正阳为全国肉类百强县;平舆、泌阳、正阳分别是全国芝麻、香菇、花生生产第一大县。9个县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市的 90%,经济总量和消费市场占全市的8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 50%以上,县域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驻马店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一是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四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经过多年的发展,驻马店市县域经济初步形成了符合当地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品牌带动型的平舆、遂平、上蔡模式,资源拉动型的泌阳、确山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型的新蔡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活流通,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新蔡县的天龙禽业、遂平县的众品食业和思念集团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壮大。二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进一步培育做强传统优势企业和产业,中集华骏、昊华骏化、天方药业、平煤蓝天等经过合资合作的企业快速发展。三是发挥区位优势,充
分利用地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阿深高速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物流产业,台湾徐福记在遂平县落户,就形成了一个辐射中西部的物流中心。四是依托产业集聚区,聚集重点项目和优势资源,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遂平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食品加工及关联企业32家,形成了产业集群化、链式化发展。平舆皮革皮具产业园区已入驻相关企业123家,初步形成了“中原皮都”的规模效应。上蔡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制鞋企业12家,年产值达18.5亿元,形成了制鞋产业集群效应。五是以全国“农洽会”为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较好地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同时,建立和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达产项目抓运行”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科学量化,严格奖惩兑现,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城镇化水平低以及要素制约明显,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是县域经济,潜力、后劲也在县域经济。多年来,驻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近期又把发展县域经济列入经济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措施,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推动县域工业发展。坚持把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形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思路,引导相关产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每个县力争培育出一至两个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要抓手,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布局,科学规划,多方筹资,加快推进,带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二是建设现代农业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驻马店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这是驻马店长远发展的重大机遇。要用好政策,抢抓机遇,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扶持畜牧业发展,精心培育正阳生猪、泌阳夏南牛等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建设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形成名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走绿色名牌发展的路子。三是加强城镇区域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向心发展、协调推进、共同繁荣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科学规划县城布局,在区划结构上,努力形成以县城和乡镇所在地两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发展体系,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提高城市品位,使县城真正成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心。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提高城镇化率,力争到“十二五”末,9个县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聚纳人口200万人。统筹县域城乡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四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重,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水平提升。加强对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大力推动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壮大商务、信息、社区、农业生产服务等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抓好“万村千乡”等工程实施,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建成一至两个豫南最大的商贸物流园区,同时加快推进一批城乡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五是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以激活民间资本为目的,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发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领域,规范行政行为,壮大民营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创新重点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考评奖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继续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联系机制,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优势产业在县域落户。六是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每年确定一
批重点民生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切实增强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社会事业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三优三创”竞赛活动和“清洁家园行动”,着力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改善村容村貌。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安全驻马店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认真开展危化行业、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烟花爆竹、消防等专项治理,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妥善处理土地征用、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积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作者系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市长)
第二篇: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奋力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一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武威统筹城乡、赶超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及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推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三大战略”,这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决策,具有创新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是指导全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大会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特别是去今两年取得的新成就,客观、准确地总结了武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彰显出了新一届市委有信心、有决心,更有能力,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力的举措、最佳的路径,建设一个富民强市的新武威。
贯彻落实好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去今两年,武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当前,全市已经进入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力度加大、经济实力增长加快、发展成效日益显现的新阶段。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市委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结合武威实际,把“城乡融合”理念上升为“三大战略”的首要发展战略,这是在深化市情认识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武威同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开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竭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是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非均衡发展和增长极理论作为支撑,是实现武威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为实施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所在,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障民生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城乡融合和生态立市战略的可靠保证。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实现武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增强武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需要,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的战略目标,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有力支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奋力开创武威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群众生活富裕的新局面,实现富民强市新目标。
贯彻落实好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就要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抓落实。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美好发展蓝图变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现实,关键要靠干。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要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实施“三大战略”、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拼搏意识,紧紧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个工作重点,创新思路抓落实、创新举措抓落实、靠前指挥抓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抓落实、真抓实干抓落实,全力完成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造性地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全力推动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市委确定的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武威建设成为生态武威、富强武威、和谐武威,实现富民强市的新目标,让全市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活得更有尊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践行党的宗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敢于率先、攻坚破难的勇气,争创一流、创造卓越的追求,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不断增强武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富民强市的新武威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富民强市心得
我对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的一点心得
近期,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机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确立了“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战略目标,泰山景区党工委围绕活动及时做了部署。中心积极响应活动号召,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制定科学可行的活动方案,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围绕中心工作重点,在中心机关及各索道站掀起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的热潮。作为中心办公室普通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了活动开展以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从每个人的行动到精神面貌,处处呈现振奋激昂、创先争优的新形象。
一、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是解决工作作风“慵、懒、散”问题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我们在舒适的办公环境下工作,每天的工作几乎是程式化的,似乎不必费太多的心思。久而久之,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慵、懒、散”的问题。有些工作可以等会再做,不急的事情可以拖一拖,工作没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其实小对个人、大对部门甚至对单位,这种思想危害是极大的。试想,有这种思想问题的人多了,这样办事的人多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长此以往,会直接导致中心整体的工作水平的降低,影响中心工作的发展大局。所以,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对于整顿工作作风,提起工作干劲,始终保持积极向的工作状态是及时的、必要的,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中心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就要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提升服务水平。泰山索道是我市旅游行业的排头兵,是泰安面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窗口。这面窗口靓不靓,美不美,很大一部分责任就在每位职工,我们如果做得好,就是为展示泰安美好形象的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工作很普通,售票、检票、站台服务等等,但是普通的工作如果用心去做就会变得不普通。用微笑的脸庞、周到体贴的行动、优美文明的语言去做,会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备感舒心,在游览泰山胜景的同时,泰山索道也成了他们心中的一道风景。优质服务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提高工作质量不难,贵在持之以恒。外事无小事,我相信:泰山索道人美了,泰山也会更美!
三、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要求我们继续巩固业务水平,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虽然每天面对的工作都是熟悉的,工作态度也是认真踏实的,但是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突发问题,一些新情况,还是不能很好把握处理。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多元化信息不断变幻的时代,如果不能常学常新,就不能常做常新。老经验老做法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发展步伐。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中心各项工作也步入一个新台阶。我迫切感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开拓知识面,吸收学习新知识是多么的必要。只有个人工作能力提高了,素质提升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心的发展尽上一份力量。
四、践行“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要改变思想观念,自我严格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需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去践行。中心实行周六周日下基层制度,就是对“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践行的体现。机关人员到索道站劳动,既是体验一线职工的辛苦,增加与一线职工的感情,同时也能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感受一线的工作氛围。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有利于更加认真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他们没有把清扫卫生看作小事,大家的脸虽然晒黑了,但是却毫无怨言;大家虽然感到了累,但是心里获得的却是满足。作为办公室一员,我们的工作琐碎、繁杂、千头万绪,有些看似事小影响却未必不重大。所以更要不断增强压力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努力工作,用心的做事,发挥好作用,尽应尽的职责,以认真踏实崭新的工作姿态,确保在这次“富民强市作表率”活动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篇:富民强市做表率
“富民强市做表率”活动心得体会
富民强市踏征程,群雁高飞头雁领。市委提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给全市机关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全市各级机关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全市各级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动员令,是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进程的重大举措。全市各级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带头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进程中走前头作表率。
富民强市作表率,是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所决定的,是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全市各级机关处于承接上下、贯通左右的枢纽位置,承担着组织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重大责任。机关的作风直接影响富民强市发展大局,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执政效果。在全市机关开展“富民强市作表率”教育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思想认识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需要,是重点解决机关不同程度存在的庸懒散等作风懈怠问题的需要,是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机关服务能力、提升机关服务水平的需要,是带动激励机关工作人员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富民强市作表率”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更好地担负起引领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重任。
富民强市作表率,既是教育活动,更是实践活动。各级机关要加强学习,认清形势,自我加压,争创一流,进一步转变作风,全力谋求发展新跨越。要重在落实,进一步提升执行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欲望和干事创业的激情,积极投身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实践。要凡事想在先、干在前,以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的实绩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来检验素质和能力。要注重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解决好思想境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思想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解决好工作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破除“中梗阻”、“中折扣”现象,提高机关执行力、规范行政行为、积极营造诚信投资环境,确保在保障中心任务上有更大突破;解决好工作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抓紧完善、尽快推行实施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打造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全面提升机关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解决好素质本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不断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服务大局能力、高效执行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和创先争优能力。富民强市作表率,要构建机制,加强领导,确保实效。要以“治庸提升能力、治懒提升效率、治散提升正气”“三治三提升”活动为载体,构建责任追究机制;以“联系基层、服务群众”为载体,构建富民惠民机制;以“提升党员干部素质”为载体,构建教育培训机制;以“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为载体,构建绩效运用机制。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搞好结合,重点突破,确保活动焕发出新动力、取得新成果。
富民强市作表率,跨越发展担重任。让我们扎实开展好“富民强市作表率”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机关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解放思想率先发展富民强市学习心得体会
机遇,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都是事业发展必备的条件。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脱颖而出,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能否在历史的进程中抓住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机遇听之无声,望之无形,但却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和实现跨越的跳板。昆明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
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西南地区中心的昆明,必将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作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之一,必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对昆明来说,尤其要强调在云南、在西部乃至在更大区域内实现率先发展,这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目标定位。
昆明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敏锐地发现机遇,深刻地认识机遇,果断地抓住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机遇。找准结合点,选准突破口,真正把重大机遇转变为生产力、竞争力。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抢抓发展机遇,就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干事创业,把主要精力用来谋发展,增强思想的敏锐性,在困难和挑战中发现机遇。要充分认识到城市间的发展竞争,实际上就是打时间差,改革就是打时间差。要抢先一步,捷足先登,后来居上。打空间差,空间差的本质是开放。打信息差,靠创新,创新思路。始终使发展的信念、理念、观念,思想、思维、思路比人家快一步、高一筹,超前。打制度差,就是治理,迅速治理。任何停步不前、固步自封或者观望犹豫、畏首畏尾都会错失发展的机遇。
机遇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机遇垂青于时刻有准备的人,垂青于有创新意识的人,垂青于有实干精神的人。向市场要机遇,是后发展地区的首要目标,也是昆明崛起的唯一的突破口。机遇是抢出来的,是动脑筋动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争夺战。在这场战争中,对于素以温文尔雅著称的昆明人需要有一种大胆尝试、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我们还要学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把握良机。经济全球化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它除了资源重新配置的竞争外,核心的竞争就是知识、技术、人才的竞争。随着开放的层次越来越广,区域经济融入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昆明要在这一趋势中抢得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昆明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激荡人心,现代新昆明建设发展前景灿烂辉煌。只要全市干部群众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有快抢机遇的意识、敢抢机遇的勇气、善抢机遇的本领,继续强力打造经济建设软环境,着力解决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集中精力招商引资,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之路,积极参与和融入到世界大市场中去,就一定能赢得先手,驱动经济车轮快速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