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5篇

时间:2019-05-15 14: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一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电视专访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

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

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

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

第二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2004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项目51个,协议引资21亿元,实际到位投资12亿元。二是引进培育骨干项目,构筑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骨干项目。今年已竣工和在建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1个,湖北化肥煤代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工程、南辉高比容化成箔、迅达工业科技园、奥美纺织卫材等项目均是投资过亿元、预期税收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湖北化肥煤代油技改工程总投资12.56亿元,2005年建成后年可实现利税1.3亿元;迅达工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预计经过3-5年努力,可引进培育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个以上、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20个以上。三是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市镇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制定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与各镇及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状。对项目建设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充分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市项目建设呈现骨干项目与中小项目并兴、市级与各镇项目建设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块状发展

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抓,促进项目向园区聚集,提高了产业板块的集中度。一是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工业园区。我们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交通、区位等有利条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规划建设楚天工业园和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并确立了园区主导产业,即把“楚天工业园”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规划面积9.24平方公里;把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密集园区、湖北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可接纳工业企业15-20家。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每年由市财政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对园区建设的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的配套建设。为与楚天工业园建设相配套,我们按照城市道路要求,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投资1600万元修建了110KV的城北变电站,并完成了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工业园区与外部联接的快速通道,近几年先后投资1.4亿元完成了以境内318国道、鸦来省道、雅澧省道和马窑省道为重点的公路路网建设工程。三是创新体制,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聚集。我们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谁招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划分项目收益,引导各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市政府对各镇统一政策,同等支持。仅今年竣工和在建工业项目中,落户两大工业园区的项目就达20个,总投资16.3亿元。

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工业发展领域

我们跳出“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与工业的链接点来抓,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推动工业,逐步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牵引力。我们立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全市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1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先后有香港奥美、稳健、台湾鸿新、江苏洪森、浙江隆华、湖南湘宜、湖北天颐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粮油加工、棉纺加工、果蔬加工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6家,网络农户6.9万户,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二是建设配套生产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前置车间。引导农民树立“龙头企业加工什么,农业就生产什么”的新理念,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坚持以“一江两(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河三线四区”为轴线优化基地布局,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60万头生猪、6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0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3万亩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产品基地。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生产合同,确立契约关系,农户按合同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我市鸿新、隆华、天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均分别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市粮食加工购销企业今年已和农民签订订单16万亩,定购粮油6万多吨。

第三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写写帮整理)

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电视专访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

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

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2004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

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项目51个,协议引资21亿元,实际到位投资12亿元。

二是引进培育骨干项目,构筑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骨干项目。今年已竣工和在建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1个,湖北化肥煤代油工程、南辉高比容化成箔、迅达工业科技园、奥美纺织卫材等项目均是投资过亿元、预期税收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湖北化肥煤代油技改工程总投资12.56亿元,2005年建成后年可实现利税1.3亿元;迅达工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预计经过3-5年努力,可引进培育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个以上、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20个以上。

三是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市镇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制定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与各镇及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状。对项目建设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充分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市项目建设呈现骨干项目与中小项目并兴、市级与各镇项目建设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块状发展

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抓,促进项目向园区聚集,提高了产业板块的集中度。

一是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工业园区。我们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交通、区位等有利条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规划建设楚天工业园和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并确立了园区主导产业,即把“楚天工业园”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规划面积9.24平方公里;把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密集园区、湖北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可接纳工业企业15-20家。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每年由市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对园区建设的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的配套建设。为与楚天工业园建设相配套,我们按照城市道路要求,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投资1600万元修建了110kv的城北变电站,并完成了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工业园区与外部联接的快速通道,近几年先后投资1.4亿元完成了以境内318国道、鸦来省道、雅澧省道和马窑省道为重点的公路路网建设工程。

三是创新体制,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聚集。我们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谁招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划分项目收益,引导各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市政府对各镇统一政策,同等支持。仅今年竣工和在建工业项目中,落户两大工业园区的项目就达20个,总投资16.3亿元。

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工业发展领域

我们跳出“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与工业的链接点来抓,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推动工业,逐步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牵引力。我们立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全市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1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先后有香港奥美、稳健、台湾鸿新、江苏洪森、浙江隆华、湖南湘宜、湖北天颐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粮油加工、棉纺加工、果蔬加工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6家,网络农户6.9万户,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

二是建设配套生产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前置车间。引导农民树立“龙头企业加工什么,农业就生产什么”的新理念,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坚持以“一江两河三线四区”为轴线优化基地布局,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60万头生猪、6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0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3万亩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产品基地。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生产合同,确立契约关系,农户按合同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我市鸿新、隆华、天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均分别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市粮食加工购销企业今年已和农民签订订单16万亩,定购粮油6万多吨。

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三峡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第一要务,突出两大重点,强化三项工作,实现四个突破,推动市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三峡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第一要务”,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挥优势,强化措施,抢前争先,争强进位,提速前进。

“突出两大重点”,就是突出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重点,进而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主攻三项工作”,就是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攻龙头企业配套基地建设,尽力满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促进产业融合;主攻园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向两大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板块。

“实现四大突破”,就是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在经济运行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签发时间: 2009-06-2

2鸡东县经济计划局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委、县政府狠抓思想解放,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采用政策引导(“看得见”的手)、市场推动(“看不见”的手)的措施,加速了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今后县域经济科学、稳定、高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县域经济 煤焦化工产业 非煤产业

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最近,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就“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在抓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中央十六大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全县即进入了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强县”、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至2008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增长比例最大,达到20.2亿元,增幅14.6%。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2.1%,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领导,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即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并责成经济计划局牵头制定《鸡东县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确立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势资源转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理念,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煤炭、煤电化工、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医药药材六大产业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品优化升级,促进鸡东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到2010年,煤炭产业装备能力、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单井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趋于合理;煤电化工产业进一步壮大,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产业,改变单纯依赖煤炭产业的局面。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35%。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全县工业生产能耗降低10%,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至此,全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规划、有目标、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到位的系统工程。

(二)谋划煤化工园区发展,推进以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强县”战略

鸡东县是以煤兴县的资源县,原字号、粗加工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不转变陈旧的发展方式,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煤化工园区筹建的调研、专家咨询论证、可行性研究和环评工作,责成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建设方案,现园区已经被省环保局批准为省级煤化工生态示范园区。园区近期计划招商引资2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7个;远期计划投资198亿元,基本建成“五大产业循环链”的总体框架;建成以煤炭开发为源头、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为主产业链的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型企业集群,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实现15亿元,利润实现26亿元。届时,鸡东县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08年,进入园区的6个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1亿元。

(三)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加快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提出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把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转移到以新型工业化项目为引领、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降低各类资源开发、初加工项目比重,在大力建设以技术进步为依托、资源深加工新型工业项目的同时,努力发展农副、畜禽、北药、山产品深加工等循环经济项目。由于思路清楚,使我县重点项目工作发生了由为抓GDP而抓重点项目,向为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抓重点项目的转变。2008年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1项,当年完成投资3.28亿元。其中10个项目竣工,可增加工业化生产能力:粗苯5000吨,供热30万平方米,洗煤185万吨,水泥20万吨、钼精粉700吨;达产达效可新增销售收入9.5亿元,新增税收1.1亿元。2009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计划投资35.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66.8亿元,新增税收6.8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11项,计划投资32.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91.9%。以上项目达产达效后,我县煤电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四)认真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推进机制,2008年落实对上争资项目79项,到位资金3.18亿元(全口径),其中,大型新型工业化项目有省发改委核准的北方焦化公司60万吨焦炉技改项目、批复的鸡东县中心城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项目,省经委核准的宝泰隆焦化公司98万吨焦化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省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2557万元。

(五)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融通域外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项目的发展

2008年全县引资项目30个,实现国内全口径到位资金3.6亿元,外资58万美元,为新

型工业化项目的建设筹集了必要的发展资金。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应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观念;观念不更新,工作难以开展。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无工不富”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工业化落后,欠发达就欠在工业的发展上。我县确立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以“工业强县”的战略,无疑是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十二分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坚持不懈的抓好招商引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我县坚持招商引资,通过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累计已招商引资达13余亿元。域外资金的进入,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而且还激活了域内资金达7亿多元,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10余亿元,工业经济资产总量达30余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因地制宜,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结合县域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我们选择了投资额度较大、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市场的作用力和政策的推动力最优结合,产生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联合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全县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对重点项目实施最优化的公共服务,提高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近3年来,投产的重点项目累计新增工业产能达15亿元。

(四)构筑平台,统筹城乡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走新型工业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而县域经济恰是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县实施了鸡东煤化工业园区战略,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园区发展促进园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煤化工工业区建设、市场建设一体化发展,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煤化工为支撑的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市化的现代小城市;通过园区建设努力实现10万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和城市居民。园区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县新农村、小城镇、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也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尤其是招商引资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比,需要进一步提升;存在体制机制不活,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二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实施的煤化工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战略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资金紧缺、市场疲软,使工业经济的增幅受到影响,这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县域经济构成了明显的制约因素。

三是县域优势发挥不够,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优、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快,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措施

按照县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科学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下步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加快推进鸡东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效应。要加快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公共服务机制,制定园区运行规则和优惠政策,优化园区环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园投资兴业。加速园区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企业集群,增强集聚效应。园区建设要按照生态工业理念,不断扩大园区企业规模,形成煤—焦—电(电石)—化—建材生态工业链条。近期,重点推进宝泰隆焦化公司120万吨干熄焦、240万吨洗煤、15万吨甲醇、5万千瓦发电项目,北方焦化公司100万吨焦化、260万吨洗煤、热电联产和华鑫塑料公司30万吨PVC树脂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园区经济要实现总产值35亿元,利税10亿元。

2、加快煤炭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标准化水平。按照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速现有煤矿企业实施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的产权并购、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结合煤矿安全技改工程的实施,提升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到2010年,全县完成整合改造矿井工作,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68万吨,计划实际生产能力达到550万吨以上,煤炭产业年产值达到13亿元,利税3亿元。

3、加快煤电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抓住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我县煤炭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战略投资人开发永庆等四大煤田,建设井工矿一体化项目,逐步提高原煤加工转化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煤化工园区为载体的煤电化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县煤电化工产业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5亿元。

4、加快非煤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之尽快形成支柱产业。以钼矿、铂钯矿、岩金矿、萤石矿、硅藻土矿、膨润土矿勘探、开发、加工为重点,发展非煤矿产资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快使非煤矿产资源实现精深加工,并成为我县财政的支柱产业。要积极抓好已建成投产的金场沟钼矿和松见研磨材公司碳化硅微粉项目,使其尽快达产达效,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矿产资源加工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5、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我县优质水稻、万寿菊、蓖麻种植基地的优势和林区山区发展名贵中药材的优势,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综合效益。要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我县水稻加工企业,组建以产权为纽带、民营资本控股、出资多元化、产加销一体化省级龙头企业集团,形成年加工20万吨有机食品的能力。依托山东诸城莲春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加快年产1000吨万寿菊黄色素项目建设,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推进万寿菊产业提档升级,使万寿菊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加财政税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福顺祥粮油公司5万吨蓖麻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一条龙发展。利用我县畜牧养殖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建设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形成畜禽养、加、销型产业链,促进畜牧养殖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利税2亿元。

6、加快新型建材业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废钢渣、矿渣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培植新型建材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推进年产100万吨钢渣水泥项目、粉煤灰建设年产5000万块粉煤灰砖和空心陶粒砌块项目。积极支持鸡西市南方彩钢保温板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30万平方米彩钢压型板、5000吨钢结构、2万立方米保温材料项目,促进其加快建设,带动塑钢门窗等相关建材发展。研究利用矿渣资源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减少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到2010年建材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年利税3500万元。

7、加快中药材开发步伐,推进制药工业发展。依托我县林区、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参、穿山龙、刺五加、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的基地化种植,使其形成产业化,力争2010年建成年加工5万吨中药材生产线项目。积极推进新医圣制药公司发展,将益脑宁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北虫草系列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到2010年,医药药材工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利税3000万元。

8、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积极扶持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到2010年,全县轻纺、机械等加工制造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000万元。

(二)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发展的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世界500强在我县投资兴业。优化环境,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氛围。围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破解重大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制约因素。优化政务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市场化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规模和装备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力度,用5年时间在煤炭、煤电化工、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等产业中培育一批规模化、管理好、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3、加强资源保护,优化资源配置。要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资源,在发展中保护资源。坚决查处和打击私挖乱采国家资源的违法行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改变我县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在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化工等行业实行低资源消耗、环保式开发,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鼓励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4、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激励民营企业股权向多元化、社会化、开放型现代公司体制发展。加快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化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做强。力争到2010年有5户企业进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引导和协助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引导和扶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5、加大争取国家和金融部门的扶持力度。一是抓住国家、省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有利时机,引导和支持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财政贴息、省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帮助企业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二是要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争取信贷资金支持,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县财政对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资金的扶持力度。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企业实行技术进步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四是要建立政府扶持重点项目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工业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审批等前期工作。

来源:

作者:编辑: 张明新

第五篇: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参加了******书记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班。这次集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们的教育启发意义极大,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授课,理论性强,实践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的实质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省委*****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等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乡镇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现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镇的发展实际作一汇报发言。

一、***镇概况

*****镇位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力度,实现了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主要是现代农业、服装加工业等,其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影响较大。***年,1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镇*****目标。

二、抢抓机遇,推动邱村镇新型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转变观念、树立新风,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承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赶超实力,努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着力“五个突出”,形成****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1、突出结构调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一批有影响、有优势的企业,扶持一批环境污染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育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工业支柱,加快形成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服装及新型旅游优势产业板块。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以“***等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把传统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突出招商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跨越

面对**********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积极做好以招商引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利用区位优势

抓招商促承接,*******相近,区位优势独特,承接优势明显,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合作,努力实现零距离对接、全方位融入。利用资源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加快整合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人文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劳力需求旺、环境污染少、财税贡献大、产业链条长的好企业、大企业。利用产业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围绕我镇现有优势产业即现代农业,以及新近开工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突出平台建设,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围绕***我镇高标准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规划的园区已开工建设6平方公里,镇财政投入5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水电路配套,土地征用和平整。依托******8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突出、产品附加值大、财税贡献率高的****生产加工企业,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企业集群。

4、突出优化环境,在打造效能政府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评议活动,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流的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客商需求为基本要求,强化监督,狠抓管理,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全镇弘扬干事创业精神,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5、突出项目建设,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经济,项目是关键,推进工作,落实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一方面加大项目储备,对上争取支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全民创业;一方面积极做好在建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抓环境毫不手软,抓落实雷厉风行,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倒排工期,定期调度,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发展快慢,全赖于人。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镇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兴镇、以工促农的局面逐步形成。在抓好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狠抓民生工程,狠抓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以“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全镇的经济跨越、和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把发展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吸收入党,党员结构。二是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发展,解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推进城镇化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以创建

平安和谐乡镇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五是以创先争优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经济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能力。

各位领导,乡镇兴则县市兴!我们正处在**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跨越、城乡共腾飞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市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篇章!同时,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镇视察指导工作,交流合作做客。

下载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省第九次党代会做出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作为......

    打好项目攻坚战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打好项目攻坚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扎实抓好“项目落地年”“项目突破年”各项工作,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取得明显实效,推动了经济......

    找准定位 明晰方向 砥砺前行,以党建工作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找准定位明晰方向 砥砺前行 以党建工作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镇党委书记 *** 2018年8月 日 在全县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我们基层干部而言“下了一场......

    着力建设园区经济平台推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共5则)

    着力建设园区经济平台 推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 一、园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利......

    市中医院以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医院快速发展

    市中医院以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医院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市中医院把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作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形象和综合实力的核心内容,努力走“弘扬中医药特色、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之路......

    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5篇

    狮岭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狮岭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19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135.99亿元,比增长13%。2011年,该镇重点项目......

    以“三个引领”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快速发展

    以“三个引领”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快速发展 宁晋县教育局副局长 冯建平2012年9月20日,全国第十五届推普周重点活动在邢台市宁晋县隆重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宁晋县教育局组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主三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工作,坚持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