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

时间:2019-05-13 02:2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

第一篇: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

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

作者:吴平

“十一五”以来,我们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体两翼”发展布局和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要求,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奋力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

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1.21亿元,是“十五”末的3倍;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17%提高到今年的30%;一、二、三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1:24:35调整为2009年的37:32:31。2007年我县被评为“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先进县”,2008年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排位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县区之一,2009年进入全省工业增长前十名。

一、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兴办工业企业

平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占据县域经济主导地位。工业“短腿”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2006年以来,我们把大办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最重要和最迫切的任务,牢固树立工业强县思想,按照“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园区承载、扩张总量”的思路,千方百计推动工业大发展、大扩张,县域工业规模、结构、质量实现了新跨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十五”末的2.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2.3亿元,增长5.5倍,年均增速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9家增加到今年的24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5家。随着2008年以来新招商落户的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全县将形成3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可达6家。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特色矿产、建筑建材、食品医药、蚕桑缫丝、水电开发五大工业支柱。

1、精心谋划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抓手,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政府投入为主,每年精心策划包装100个招商项目,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带队外出招商,县招商局和相关部门坚持常年在外招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千方百计捕捉商机,锲而不舍跟踪落实。2006年以来,共引进招商项目43个,总投资3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其中落户的投资额、产值均超亿元的大型招商项目达10家。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紧紧把握了四个关键:一是立足资源优势招商。依托境内丰富的重晶石、石灰石、铅锌、萤石等矿产资源,通过禁止原矿销售、实施矿权整合、加大矿产资源勘查等举措,引导、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兴办矿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由原矿销售、无序竞争到精深加工、有序开发的产业升级,形成支柱产业。2006年,国家500强企业中国昊华集团落户平利,随后,秦巴公司10万吨粗钡粉生产线、金龙公司2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鑫河公司30万吨铅锌选矿厂、睿恒硅业公司8万吨金属硅生产线等相继开工建设。二是立足区位优势招商。依托我县地处陕鄂渝交界的区位优势及不断发展的市场潜力,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招商兴建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的新型工业,优化县域工业结构。促成了湖北迪崴公司与本地业主的合作,建成了1.5万吨PVC扣板生产线,目前已投入生产,年产值达2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实施,设计年产PVC下水管及PE硅芯管2万吨,产值3亿元。我们利用与十堰距离近的优势,通过一年积极努力,促成了二汽配件企业湖南定圆机械厂400万套汽车半轴加工生产线正式签约落户,投产后产值可达6亿元。三是立足原有工业基础招商。加快实施破产企业的改制,推动原有老企业的技改扩能,利用现成资源招商新办工业企业。2007年,在原县林产品公司改制的基础上,吸引福建客商利用原有场地建成了建筑模具生产线,不但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而且形成了3000万元的工业产值。2008年,启动了县电机公司迁建和扩能改造,建成了高低压配电柜及水工金属构件生产线,一个濒临破产的老企业不但重新焕发生机,新增产值5000万元。四是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兴办企业。紧紧围绕茶、畜、桑三大主导产业,以13万亩茶叶和绞股蓝、45万头生猪存栏的产业规模为基础,大力招商引资,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着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茶叶加工、肉制品等骨干企业,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茶饮企业达5家,1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场、1200吨精制腊肉生产线也相继建成投产,整个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了5亿元,成为县域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全力帮扶援建,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人发财我发展的思想,始终把对重点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帮扶援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方位提供服务保障,不断优化工业成长环境。一是全力营造工业发展氛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决定》,把各级各部门、各乡镇、各级干部群众推向工业发展主战场,以此来检验部门工作、评价干部绩效。二是加强重点工业项目援建。坚持实行重点工业项目“四个一”援建工作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包联、一个部门主抓、一套人马援建、一套制度保障,为企业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手续报批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三是切实做好企业运行保障。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和协调服务,全力保障企业水、电、油、运和原料供应,确保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实现提产达效。以重服务、讲法制、守信用为目标,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狠刹“三乱”现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建设工业园区,增强承载能力。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抢抓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政策机遇,在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的情况下,相继启动了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和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建设,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一期1.5平方公里核心区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2009年,投资近2000万元,实施了园区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改造,共拆迁近200户、道路拓宽改造2公里,彻底改变了往日的脏、乱、差面貌,形成了我县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老县新型材料工业园区规划也正在编制中,土地利用规划已调整到位,投资近700万元的供水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同时,我们制定出台了吸引企业进入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入园企业实行最低地价、税费减免、水电配套到位、协助金融贷款、全程代办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利用园区平台,切实加大招商引资,仅2009年一年,就有新龙公司1.5万吨PVC扣板生产线、睿恒硅业公司8万吨金属硅生产线、兴兰公司1200吨精制腊肉生产线、定圆机械厂400万支汽车半轴生产线等相继落户,完成投资达1.1亿元。目前,两大工业园区共有入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年产值达8亿元,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园区的聚集效益正逐步显现,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二、以城镇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

1、科学布局,高起点规划。依据平利的区位条件、自然人文环境和建设现状,在发展定位上,着力打造陕南一流山水园林县城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城镇布局上,以县城为中心,长安为副中心,八仙、广佛、老县为重点,308省道为轴线;在发展目标上,力争五年内县城人口达8万人,集镇3.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50%。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四年投资近500万元,聘请省级知名规划设计单位,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手法,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城市景观、灯饰亮化、绿化工程、基础设施、特色街景、房屋建筑风格等专项规划。确定了“一河两岸、两环三区、四街五桥、湖光山色”的县城框架,即以坝河为轴线,以北边建成区、南岸开发区、西边陈家坝工业区三大板块为重点,以东西向四条大街、横跨坝河五座大桥为连接的县城空间布局。

2、着眼长远,高标准建设。以县城为重点,“十一五”以来我们共投资2亿元,启动了“一河两岸”工程建设,即在县城坝河段建设三级橡胶坝(目前已建成两级),围水成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水景;沿湖打通各3公里的河滨南路、河滨北路,分别建成了商贸一条街和景观步行街,把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目前平利最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新的县城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县城品味,促进了县城南北的协调发展,拉大了县城框架。加快县城综合改造,以原县城中心—新正街为重点,加大力度实施黄金地段置换开发和拆除重建,建设了十余幢标志性建筑,启动了强弱电入地和绿化街景建设,打造陕西县级城市一流商贸大街。积极推进城南开发,逐步实施十个机关事业单位南迁,开发商住楼20万平方米,城南新区正在形成。启动陈家坝沿线拆迁、民居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彻底改善了县城西大门面貌。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了城区路、水、电管网改造和背街小巷道路硬化,加快公厕、环卫、市场、绿化广场、垃圾填埋场等市政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县城的人居环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顺利达标。

3、多措并举,膨胀县城人口。近年来,我们以县城为重点,始终把膨胀人口作为推动县城发展的关键举措,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人口进城。坚持以人为本,从规划建设入手,拉大县城框架,提升县城品味,完善基础配套,打造宜居环境,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定居。坚持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优先向县城配置,四年投资

8000万元,实施了县城五所学校、两所医院和县城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吸引人口向县城聚集。实行工业向县城集中、向园区集中,引导县内矿产深加工、建材、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型企业在县城周边落户,推动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产业工人。大力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贸流通等三产服务业,为农村人口进城提供就业岗位。为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创业,县政府出台了十条优惠政策,放宽农民进城的户籍、就学、医疗、社保等准入条件,依法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既得利益,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仅给予贷款贴息和规费减免一项,每个购房户便可享受近1.5万元的补助。同时,将各乡镇动员辖内人口向县城转移纳入单项考核奖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膨胀县城人口,聚集人气,推进城镇发展。近四年,每年膨胀县城人口均在1000户4000人以上。

4、培育三产,繁荣城镇经济。依托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找准切入点,大力培育第三产业。围绕工业企业着力发展交通物流业,每年新增大中型运输车辆200辆以上;围绕民生积极培育社会服务业,社会养老、幼儿教育、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等行业蓬勃发展;围绕商贸大力发展超市和各类专卖店,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仅2009年县城就新开业大中型超市4家,门店60余家;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市场,建成了城南茶叶销售一条街,入住商户40余家;围绕自然生态培育壮大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相关行业快速兴起,县城周边仅“农家乐”就超过了100家。同时,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城三产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每年重点扶持10家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美容足浴等服务企业。在三产发展的带动下,城镇经济日趋繁荣,消费市场日益活跃,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达25%。

5、经营城镇,聚集建设资金。城镇土地和国有资产是政府最重要的资源。经营好城镇,对于激发城镇活力,破解资金瓶颈,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以来,我们对城镇规划区内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审批、统一拍卖的集中管理,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活二级市场,严格清查私自倒卖转让土地,将土地资源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实现土地的持续增值,最大限度的获取了土地收益。共统征储备土地170亩,招拍挂出让120亩,出让金总收入达8100万元,实现增收7000万元。同时,加大力度盘活国有资产,对地处繁华地段的机关事业单位逐步实施迁址新建,让出黄金位置进行商业开发,获取了国有资产增值收益2000余万元。我们将经营收入全部投入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市政工程建设,有力推进了城镇化发展。

三、抢抓机遇,奋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联动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中,我们将继续抢抓国家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陕南突破发展,安平高速启动建设,市委、市政府将我县纳入“一体两翼”工业发展布局等一系列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强化措施,全面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一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实施工业发展新突破。力争3年内完成陈家坝绿色工业园区“两纵一横”主干道及园区大桥、防洪堤建设;建成老县新材料工业园区供水工程,完善基础配套。力争到201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形成钡盐、建筑装饰材料、硅材料、机械加工、绿色食品五个“十亿元”产业集群。二要以提升承载能力为重点,实施城镇发展新突破。围绕建设陕南一流山水园林县城目标,全面完成“一河两岸”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加快新正街综合提等改造,形成老城区、城南新区、陈家坝工业区协调发展县城格局。加快长安省级重点集镇建设,按景区风格打造陕西生态旅游观光特色集镇。力争五年内,全县城镇人口达11.5万,其中县城8万人、集镇3.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50%。三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实施农业产业发展新突破。突出茶、畜、桑三大主导产业,以土地资源流转为抓手,以工业化理念为先导,大力推进规模经营,扶优扶强产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依托业主建基地、做产品、闯市场,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夯实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四要以生态旅游为带动,实施三产发展新突破。围绕乡村旅游,建设一批旅游示范村和特色景点,建成凤桥及关垭田园风光游精品线路。依托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着力打造县城旅游目的地和长安特色景区。以旅游为带动,大力提升三产发展水平,繁荣城镇经济。

第二篇: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

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

根据****统一安排,我们参加了******书记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班。这次集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们的教育启发意义极大,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授课,理论性强,实践丰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对我们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的实质内涵,具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省委*****书记在开班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等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构建平安和谐乡镇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现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结合***镇的发展实际作一汇报发言。

一、***镇概况

*****镇位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认真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突出项目建设,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力度,实现了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主要是现代农业、服装加工业等,其中***************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影响较大。***年,1

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提前一年实现全镇*****目标。

二、抢抓机遇,推动邱村镇新型工业化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转变观念、树立新风,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承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赶超实力,努力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着力“五个突出”,形成****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1、突出结构调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一批有影响、有优势的企业,扶持一批环境污染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育骨干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工业支柱,加快形成汽车零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服装及新型旅游优势产业板块。同时,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以“***等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把传统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突出招商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实现新跨越

面对**********分发挥自身具有的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积极做好以招商引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利用区位优势

抓招商促承接,*******相近,区位优势独特,承接优势明显,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区域竞争和合作,努力实现零距离对接、全方位融入。利用资源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加快整合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劳动力、人文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劳力需求旺、环境污染少、财税贡献大、产业链条长的好企业、大企业。利用产业优势抓招商促承接。围绕我镇现有优势产业即现代农业,以及新近开工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3、突出平台建设,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高起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特色和产业发展布局,形成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带和块状经济。引导资金、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围绕***我镇高标准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规划的园区已开工建设6平方公里,镇财政投入5000万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水电路配套,土地征用和平整。依托******8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突出、产品附加值大、财税贡献率高的****生产加工企业,加速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本地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企业集群。

4、突出优化环境,在打造效能政府上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评议活动,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建设一流的乡镇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为第一抓手,以客商需求为基本要求,强化监督,狠抓管理,打造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全镇弘扬干事创业精神,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效益。

5、突出项目建设,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经济,项目是关键,推进工作,落实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政府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一方面加大项目储备,对上争取支持,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全民创业;一方面积极做好在建项目的各项服务工作,抓环境毫不手软,抓落实雷厉风行,对重点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倒排工期,定期调度,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发展快慢,全赖于人。近年来,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镇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兴镇、以工促农的局面逐步形成。在抓好工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统筹协调发展,狠抓民生工程,狠抓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以“五个好党委”为目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全镇的经济跨越、和谐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以“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抓手,把发展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吸收入党,党员结构。二是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发展,解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三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推进城镇化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四是以创建

平安和谐乡镇为目标,加强综合治理,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五是以创先争优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增强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经济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的能力。

各位领导,乡镇兴则县市兴!我们正处在**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跨越、城乡共腾飞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共同谱写***市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篇章!同时,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到******镇视察指导工作,交流合作做客。

第三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2004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项目51个,协议引资21亿元,实际到位投资12亿元。二是引进培育骨干项目,构筑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骨干项目。今年已竣工和在建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1个,湖北化肥煤代油(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工程、南辉高比容化成箔、迅达工业科技园、奥美纺织卫材等项目均是投资过亿元、预期税收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湖北化肥煤代油技改工程总投资12.56亿元,2005年建成后年可实现利税1.3亿元;迅达工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预计经过3-5年努力,可引进培育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个以上、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20个以上。三是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市镇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制定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与各镇及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状。对项目建设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充分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市项目建设呈现骨干项目与中小项目并兴、市级与各镇项目建设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块状发展

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抓,促进项目向园区聚集,提高了产业板块的集中度。一是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工业园区。我们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交通、区位等有利条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规划建设楚天工业园和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并确立了园区主导产业,即把“楚天工业园”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规划面积9.24平方公里;把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密集园区、湖北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可接纳工业企业15-20家。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每年由市财政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对园区建设的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的配套建设。为与楚天工业园建设相配套,我们按照城市道路要求,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投资1600万元修建了110KV的城北变电站,并完成了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工业园区与外部联接的快速通道,近几年先后投资1.4亿元完成了以境内318国道、鸦来省道、雅澧省道和马窑省道为重点的公路路网建设工程。三是创新体制,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聚集。我们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谁招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划分项目收益,引导各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市政府对各镇统一政策,同等支持。仅今年竣工和在建工业项目中,落户两大工业园区的项目就达20个,总投资16.3亿元。

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工业发展领域

我们跳出“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与工业的链接点来抓,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推动工业,逐步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牵引力。我们立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全市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1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先后有香港奥美、稳健、台湾鸿新、江苏洪森、浙江隆华、湖南湘宜、湖北天颐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粮油加工、棉纺加工、果蔬加工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6家,网络农户6.9万户,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二是建设配套生产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前置车间。引导农民树立“龙头企业加工什么,农业就生产什么”的新理念,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坚持以“一江两(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河三线四区”为轴线优化基地布局,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60万头生猪、6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0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3万亩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产品基地。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生产合同,确立契约关系,农户按合同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我市鸿新、隆华、天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均分别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市粮食加工购销企业今年已和农民签订订单16万亩,定购粮油6万多吨。

第四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电视专访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

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

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

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

第五篇: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写写帮整理)

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电视专访

近年来,沱江坚持以工业化引领发展全局,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抓项目,育骨干,建园区,大力推进产业化,增强了发展后劲,推动了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预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可达到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4%;全市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同比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31.6%;完成财政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完成1.36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650元,增长15.9%。

近年来,我们围绕“工业立市、项目强市”,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突出工业主导地位

认真分析沱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全面分析把握市情的基础上,我们把沱江放在湖北和三峡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充分利用临近三峡三峡、区位交通便捷、工业用地条件好、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一主三化”之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项目强市、环境兴市、诚信建市、开放活市、法德治市”战略,确立了把沱江建成湖北新兴的工业强市、粮棉油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大市、依托三峡的现代化卫星城市的奋斗目标。特别是针对沱江过去是农业大市、工业不发达的实际,通过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骨干,提高工业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工农联动发展;通过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以工业的发展强市富民。

二、培育壮大工业骨干,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不断壮大工业骨干。

一是培植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发展的产业群。大力实施“511”工程,重点扶持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电子材料5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化肥、水泥、优质米、优质棉产品、优质白酒、啤酒、精炼食用油、高比容化成箔、高密度纤维板、高档墙地砖、食品罐头等11大类优质产品。初步形成了以沱江酒业、天颐食用油、鸿新食品、隆华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以湖北化肥、三宁、开元、香青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以奥美、稳健、朝阳、大江、帝元为代表的纺织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以亚泰、金泰、宏泰和助力、洪森为代表的建材产业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以南辉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群快速成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对409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彻底推进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民营化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因企制宜实行“三个一批”,即依法破产,盘活一批;股份改造,转让一批;卖断产权,出售一批。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后,结束了过去徘徊不前的局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沱江酒业公司改制后近四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2.5%,2004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1.45亿元,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今年正在实施的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工程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2亿元。三宁公司改制后企业积累全部投入发展,每年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200万元,分别增长35.3%、33.3%。助力公司改制后先后在监利、重庆等6地投资办厂,已形成年产15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三是推进技改扩规,促进企业上档升级。加大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年来每年投入骨干企业的技改资金在1亿元以上,酒业公司1万吨优质沱江大曲扩建项目主体车间、锅炉车间已进入施工阶段;三宁公司12万吨合成氨平衡改造项目正加紧建设,精甲醇项目投产后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生料磨改造项目已竣工投产。以信息化带动科技创新,酒业公司被列入全国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湖北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公司采用全国同类最先进的电脑自动勾兑成型计算机系统,使酒液一次勾兑成功率达95%以上。沱江酒业、三宁化工被列入全省“三个一批”中的重点企业;沱江酒业、三宁化工、三峡奥美、长松钢厂、南辉科技等5家企业被三峡市列入40家重点工业企业加以扶持。

四是培植精品名牌,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新产品开发战略,先后制定了沱江市实施名牌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市属重点企业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沱江酒业公司开发的系列沱江大曲,先后多次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是湖北省首届名牌产品,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南辉公司研究开发的铝电解电容器等关键性原材料——高比容铝电极箔,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开元公司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已形成4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格局,共有13项技术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化学二氧化锰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共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沱江大曲系列白酒、三峡星食用植物油、九龙仙米等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五是发展外向型工业,拓展企业市场空间。落实鼓励企业出口创汇的各项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和出口规模,全市初步形成医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三大出口创汇产业,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到15家,150多个品种和规格的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澳洲及东南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完成外贸自营出口8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6%。

三、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培植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增强市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狠抓招商引进,借助外资外力,加快形成新的工业增量。

一是坚持定向定位招商,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充分利用沱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临近三峡水电基地等优势,面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重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载电体及电子工业项目。组织参加了鄂港经贸洽谈会、三峡三峡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法,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领域,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市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工业项目51个,协议引资21亿元,实际到位投资12亿元。

二是引进培育骨干项目,构筑市域经济的强力支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骨干项目。今年已竣工和在建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11个,湖北化肥煤代油工程、南辉高比容化成箔、迅达工业科技园、奥美纺织卫材等项目均是投资过亿元、预期税收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湖北化肥煤代油技改工程总投资12.56亿元,2005年建成后年可实现利税1.3亿元;迅达工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预计经过3-5年努力,可引进培育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个以上、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0个以上、税收过500万元的企业20个以上。

三是完善项目建设机制,推动市镇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制定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与各镇及市直有关部门签定了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状。对项目建设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办,充分调动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全市项目建设呈现骨干项目与中小项目并兴、市级与各镇项目建设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块状发展

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升级的示范基地、城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来抓,促进项目向园区聚集,提高了产业板块的集中度。

一是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工业园区。我们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交通、区位等有利条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标准规划建设楚天工业园和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并确立了园区主导产业,即把“楚天工业园”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规划面积9.24平方公里;把安福寺“三峡果蔬食品工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密集园区、湖北最大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可接纳工业企业15-20家。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我们坚持多渠道筹资,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方面,坚持政府引导投入。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分步建设、滚动发展的方针,每年由市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市对园区建设的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全市共投入资金5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项目的配套建设。为与楚天工业园建设相配套,我们按照城市道路要求,投资3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江汉大道、迎宾大道马家店至董市段改造工程,投资1600万元修建了110kv的城北变电站,并完成了电信设施扩容改造和有线电视光纤网络改造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同时,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打造工业园区与外部联接的快速通道,近几年先后投资1.4亿元完成了以境内318国道、鸦来省道、雅澧省道和马窑省道为重点的公路路网建设工程。

三是创新体制,引导招商引资项目向园区聚集。我们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谁招商、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划分项目收益,引导各镇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产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市政府对各镇统一政策,同等支持。仅今年竣工和在建工业项目中,落户两大工业园区的项目就达20个,总投资16.3亿元。

五、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工业发展领域

我们跳出“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与工业的链接点来抓,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推动工业,逐步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

一是培植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牵引力。我们立足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引进外资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全市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44个,计划投资总额14.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先后有香港奥美、稳健、台湾鸿新、江苏洪森、浙江隆华、湖南湘宜、湖北天颐等一批发展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全市粮油加工、棉纺加工、果蔬加工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6家,网络农户6.9万户,带动农业生产基地50多万亩,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700多人。

二是建设配套生产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前置车间。引导农民树立“龙头企业加工什么,农业就生产什么”的新理念,推动农产品生产向加工主导型转变。坚持以“一江两河三线四区”为轴线优化基地布局,建成了40万亩商品粮、18万亩优质棉、30万亩双低油、60万头生猪、600万只家禽、15万亩柑桔、10万亩砂梨、11万亩水产品、10万亩专用蔬菜、3万亩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产品基地。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由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生产合同,确立契约关系,农户按合同生产,企业按合同收购。我市鸿新、隆华、天颐公司等骨干龙头企业均分别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格和收购数量,以合同形式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全市粮食加工购销企业今年已和农民签订订单16万亩,定购粮油6万多吨。

下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三峡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第一要务,突出两大重点,强化三项工作,实现四个突破,推动市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三峡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第一要务”,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挥优势,强化措施,抢前争先,争强进位,提速前进。

“突出两大重点”,就是突出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重点,进而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主攻三项工作”,就是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攻龙头企业配套基地建设,尽力满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促进产业融合;主攻园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建设,引导企业加快向两大园区聚集,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板块。

“实现四大突破”,就是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在经济运行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实现新的突破。

下载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主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全球化与工业化城镇化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正在推动全球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于发展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机遇探索......

    广德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汇报

    广德县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报告 (2012年2月20日)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6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

    充分发挥饮食文化优势 推动汉阴经济突破发展

    充分发挥饮食文化优势 推动汉阴经济突破发展作者:巫其祥汉阴小吃,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充分发挥汉阴饮食文化优势,把汉阴名小吃当作一项产业做大做强,像福建沙县小吃一样推向全省......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签发时间: 2009-06-22鸡东县经济计划局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委......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讲,进入新世纪,也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是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对县域经济发展来讲,进入新世纪,也预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

    ×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

    突破“一根甘蔗”财政 打造经济腾飞“双翼”——××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县县县长 ×××××县县地处广西中北部,县境东与鹿寨县接壤,西与罗城、宜州毗邻,南与......

    ×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

    突破“一根甘蔗”财政 打造经济腾飞“双翼”——××县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探索××县县县长 ×××××县县地处广西中北部,县境东与鹿寨县接壤,西与罗城、宜州毗邻,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