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

时间:2019-05-15 15:5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

第一篇: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

立足镇情打造“回归产业”,促进发展实现“四个突破”——程河镇镇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13年,程河镇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激发镇域活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意见》,着力打造“柳编之乡、中原菜地、商贸边镇、活力程河”,按照“以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发展,以全民创业促进发展,以打造诚信务实的环境保证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夯实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重点发展回归经济,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在蔬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上实现突破。

按照我镇“沿埠双路以西发展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区”的规划设计,我镇一是扩大蔬菜产业面积,壮大产业规模,基本形成四个中心。即以乔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华楼、陈庄、陈湾等村,发展大棚及露地蔬菜3000亩;以王营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的常庄村发展大棚蔬菜1000亩;以杨湾芦笋种植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芦笋种植2000亩;以埠口双孢菇种植合作社为中心,发展菇类种植15万平方米。2013年力争实现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的总体目标。二是放大效益。当前,我镇已与河南、安徽、山东等客商、企业达成蔬菜种植合作意向,重点引进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重点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突破性发展高端蔬菜种植,不断提高单产效益,年产值力争突破1亿元。

二、在回归产业的渠道和方式上实现突破。

鉴于程河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相对较弱,而程河籍在外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人士又相对较多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着重发展回归经济。一是以“信”“情”招商。今春,我们多批次向程河籍在外经商办企业人员发放《致程河籍务工经商人员的一封公开信》、《致程河籍老乡一封公开信》和《致纺织品企业家的一封公开信》。书记、镇长带队先后组团到浙江温州、杭州、广东澄海等程河人士集聚地,宣传家乡发展的现状、家乡人民对发展的企盼以及家乡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中既向他们传达了家乡党委、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也同时向他们发

1出了诚挚的邀请和“家”的呼唤。二是以诚招商。为表明镇委、镇政府招商的诚意,我镇专门组织招商专班,对有回乡创业意向的,不论远近、不论大小,都亲自登门拜访;凡到程河考察的每一个客商,书记、镇长都亲自陪同、热情接待,用诚信、诚心打动每一位投资者。三是以“惠”留商。对每一位回乡创业的老乡,我们都本着“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最优秀的干部”为其保驾护航。通过这些诚心、诚信措施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程河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的热情。目前,已经签约或正在建设的回归企业有:投资7000万元的裕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赵坡万亩水产养殖基地;投资6500万元的金钰凤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玉良门业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的陈湾富泰鞋帮加工厂等。

三、在全民创业的人员和技能上实现突破。

民富则镇强。在发展全民经济上,我们更加注重创业型人才的挖掘和储备。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扶持创业人才。主要是对现有的种植、养殖、加工大户进行奖励扶助。在年初的经济工作会上,我镇拿出了12万元对全镇19户种、养、加大户和民营企业进行表彰,在全镇范围内树立创业典型,营造了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同时,还对各类专业大户在场地租用、信用贷款、生产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尽量减少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困扰。二是培育创业人才。借助我镇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的校镇合作协议和扶贫部门“雨露计划”的平台,大力培训实用技术人才。今年3月,我镇拿出16万元,组织全镇有种养特长和创业意愿的首批108名青年农民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免费技术培训。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都很强,为农民的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第二期培训班也正在筹备之中。目前,我镇这一实用人才培训模式已成为“襄阳模式”得到推广。三是引进创业人才。主要是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将本镇在外人才和外地人才引入我镇。目前,我们已引进的芦笋种植、蝗虫养殖、香菇种植、蔬菜种植、园林花卉等各类人才有32人。

2这些措施为我镇镇域经济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为全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在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上实现突破。

在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上,我镇本着“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运行”的原则,于2012年7月投资70多万元,聘请华中科技大学城镇规划学院对整个镇域、镇区以及产业做了一个高标准的规划;又先后完成了中心学校东西校区的合并、双埠路的升级改建、苏坡至程河段绿化及镇标广场建设项目。这些基础性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城镇的面貌,提升了城镇的品味,助推了投资兴业的热潮。2013年,我们将继续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实施、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要求,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投资800万元的镇区一纵(孙岗路)一横(交通路)街道整修及排水工程;总投资750多万元的全长6.2公里的东赵路(双沟东王岗至程河赵坡村)修建工程,一期建设工程4.2公里已开工;正在兴建的总投资680万元的程河、埠口两个卫生院住院部综合大楼建设工程;即将实施的项目还有:正在进行招投标的总投资2500万元的黑清河自来水厂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供水范围将覆盖全镇;正在洽谈之中的由襄阳浙江商会投资兴建集工、农贸市场、商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占地33亩,总投资8000多万元;新社区建设项目有:总投资2.2亿元的卧阳岗社区,建成后可容纳住户1016户。一期工程102户,将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正在规划筹建的社区还有四个,即埠口小区、乔庄社区、程河社区、曹河社区。

各位领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将借助此次观摩会议的东风,在区直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坚决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要指示,借鉴兄弟乡镇的先进经验,再上措施,再加力度,奋力开创镇域经济的良好局面,为区域经济再创辉煌添砖加瓦。

第二篇:北庄镇立足“四个突破”发展镇域经济2011.5

北庄镇立足“四个突破”发展镇域经济

一是在工业经济上求突破,建设经济强镇。坚持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形式,按照储备、在谈、建设、投产不断线的工作思路,努力在引进税源型、惠民型、环保型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重点依托东航、银光、华邦、枣矿等大集团、大公司,引进科技含量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坚持“一区多业”发展,以铁山工业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引导企业向“专、精、新”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和吸引本地及外地企业入园区发展,使入园企业达10家。

二是在镇村建设上搭平台,建设生态城镇。按照确立“欧情城镇、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突出城镇特色,完善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北庄。坚持走多元化投入的路子,拉大“两纵五横”的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尽快高标准完成将军大街两侧欧式商品房长廊开发建设,把城镇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品位做高。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要求,继续对镇驻地实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镇村主要街道、村道路面全部硬化。

三是在文化旅游上创特色,建设旅游大镇。围绕“做大做强旅游,打造旅游大镇”的战略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旅游产品、航空食品研发,扩大旅游市场,力争我镇在旅游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大旅游、原生态、乡村游、红色旅游”的特色,以个性化、独特化赢得发展。重点对龙床飞瀑风景区、洪门葡萄生态村进行包装改造,彰显“农家

乐”旅游开发特色。重点突出旅游产品加工、旅游餐饮、旅游休闲、商贸流通等实施开发,在全镇各旅游景区形成特色的休闲区、文化区、购物区、娱乐区等,实现旅游三产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四是在工作落实上抓创新,建设务实乡镇。进一步强化干部的时间、质量、责任“三个观念”,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奖惩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抓住每一天时间、凝聚每一份智慧、把握每一个机遇、办好每一件事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抓落实。始终保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创业激情,以寝食难安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率先发展的责任感,时刻把发展大计放在心上,把每项工作抓在手上,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以创新的方法抓落实,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惯例”,把上级政策与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把外地的先进经验与自身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

第三篇:实现四大突破加快工业发展

实现四大突破加快工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石门的优势在资源,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要想加速推进“三增三化一拓展”进程,就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工业抓经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实现四个方面的突破,走新型工业化富民强县之路。

一、夯实支撑点,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来抓,走具有石门特色的兴工之路,不断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到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过百亿元目标,形成3-5个10亿元产业、10-15个亿元企业、100个规模企业,推进石门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一是坚持走产业兴工之路。立足资源性产业的扩张升级,以深度开发、精细加工为重点,突出抓好电力、水泥、化肥、矽砂(石膏)、连杆的生产和柑桔、茶叶、禽畜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倾力打造“六三”工程,到2010年末,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水泥年产量达到300万吨、农用肥料年产量达到300万吨、矽砂(石膏)年深加工量达到300万吨、连杆年产量达到300万支、饲料和农产品年加工量达到30万吨。以现有支柱产业作为支撑点,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通过走技术创新、改造提升的路子,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群。通过靠大做强、强强联合等有效手段,组建石门企业集团。二是坚持走科技兴工之路。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不断研究新成果,推出新产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实行产、学、研结合,特别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和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要按照“内涵扩大为主,改造提升并举”的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骨干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当前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产业水平。还要树立新的产业改造提升观念,运用高新技术,高起点搞好技术创新,嫁接改造现有产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产业转换升级。三是坚持走民营兴工之路。设立“民间创业奖”,引导民营资本从商业服务领域向工业领域投入转变,掀起全民办工业的热潮。积极引导现有“小而散”的民营工业企业向规模工业企业转变,重点提升100家小型民营工业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优化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二,、激活动力点,在扩大工业投入上求突破。要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开发。加强项目前期开发工作的领导。在全县抽调一批长期从事矿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制造与技改、项目开发论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开发工作组,专门研究和论证重点工业项目。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立足我县资源实际,认真调研,科学论证,拿出一批让客商感到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的项目。综合运用媒体、网络、商务活动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推介工业项目。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全面启动第二轮招商引资考核工作,把引进工业项目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实行重奖重罚,强化全县各级各部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在编人员5人以上的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要单独引进1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适合进入工业园的原则上要落户园区,并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第一年没有完成项目引进任务的,单位不能评先,一把手不能评优岗;第二年没有完成项目引进任务的,单位一把手和分管负责人全县通报批评,并不得提拔重用。凡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落户工业园的,给予项目第一引资人不低于5万元的特殊贡献奖;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奖励引进单位20万元。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抓招商,争取引进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工业项目,特别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浙江、福建等地各聘请1名商务代理,每年安排专项业务经费,并给予招引项目奖励。着力开发引进资源性项目,着力开发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着力开发引进“两头在外”的项目,形成一批产品关联度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突出抓好石门电厂三期、海螺水泥、西洋肥业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扶植带动点,在培育名优品牌上求突破。培育发展名牌产品,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性措施。一是大力培育名优产品。扶植带动点,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品

第四篇:实现四大突破加快工业发展

实现四大突破加快工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并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石门的优势在资源,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要想加速推进“三增三化一拓展”进程,就必须牢固树立围绕工业抓经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实现四个方面的突破,走新型工业化富民强县之路。

一、夯实支撑点,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理念,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来抓,走具有石门特色的兴工之路,不断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优化工业经济结构,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到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过百亿元目标,形成3-5个10亿元产业、10-15个亿元企业、100个规模企业,推进石门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一是坚持走产业兴工之路。立足资源性产业的扩张升级,以深度开发、精细加工为重点,突出抓好电力、水泥、化肥、矽砂(石膏)、连杆的生产和柑桔、茶叶、禽畜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倾力打造“六三”工程,到2010年末,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水泥年产量达到300万吨、农用肥料年产量达到300万吨、矽砂(石膏)年深加工量达到300万吨、连杆年产量达到300万支、饲料和农产品年加工量达到30万吨。以现有支柱产业作为支撑点,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通过走技术创新、改造提升的路子,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群。通过靠大做强、强强联合等有效手段,组建石门企业集团。二是坚持走科技兴工之路。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不断研究新成果,推出新产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实行产、学、研结合,特别要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管理和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要按照“内涵扩大为主,改造提升并举”的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推进骨干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当前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产业水平。还要树立新的产业改造提升观念,运用高新技术,高起点搞好技术创新,嫁接改造现有产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推动产业转换升级。三是坚持走民营兴工之路。设立“民间创业奖”,引导民营资本从商业服务领域向工业领域投入转变,掀起全民办工业的热潮。积极引导现有“小而散”的民营工业企业向规模工业企业转变,重点提升100家小型民营工业企业。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优化产权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二,、激活动力点,在扩大工业投入上求突破。要千方百计扩大工业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切实搞好项目前期开发。加强项目前期开发的领导。在全县抽调一批长期从事矿产品、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制造与技改、项目开发论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重点工业项目前期开发组,专门研究和论证重点工业项目。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立足我县资源实际,认真调研,科学论证,拿出一批让客商感到有利可图、有钱可赚的项目。综合运用媒体、网络、商务活动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推介工业项目。二是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全面启动第二轮招商引资考核,把引进工业项目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实行重奖重罚,强化全县各级各部门抓好招商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在编人员5人以上的县直副科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要单独引进1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适合进入工业园的原则上要落户园区,并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第一年没有完成项目引进任务的,单位不能评先,一把手不能评优岗;第二年没有完成项目引进任务的,单位一把手和分管负责人全县通报批评,并不得提拔重用。凡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落户工业园的,给予项目第一引资人不低于5万元的特殊贡献奖;引进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奖励引进单位20万元。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抓招商,争取引进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工业项目,特别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浙江、福建等地各聘请1名商务代理,每年安排专项业务经费,并给予招引项目奖励。着力开发引进资源性项目,着力开发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着力开发引进“两头在外”的项目,形成一批产品关联度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突出抓好石门电厂三期、海螺水泥、西洋肥业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扶植带动点,在培育名优品牌上求突破。培育发展名牌产品,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性措施。一是大力培育名优产品。扶植带动点,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品

结构调整,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名优产品,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促使现有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和上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二是提高现有品牌“含金量”。加大对现有优势产品和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宣传力度,逐步把“玉叶”化肥、“山寨旺”食品、“坝道”水泥、“犟哥”素食、“宝川”连杆、“村姑”拖拉机等产品培育成全市、全省的名牌产品,并积极做好现有名牌产品的系列开发,不断提高名牌产品在工业生产中的份额。支持“坝道”水泥进行“湖南省免检产品”认定。支持“田园”磷肥、“村姑”拖拉机、“宝川”连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三是借力发展新品牌。要引导企业同国内外知名牌企业的合作联合,采取嫁接移植等有效措施,促成强盛公司、特水公司与国内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生产新产品,创出新品牌。积极引入名牌产品落户石门,借助名牌产品的品牌效应,发展我县的名优产品,提高我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四、构建示范点,在工业园区建设上求突破。工业园区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构建示范点,就是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的总体设想,优化工业生产力的区域布局,不断提升园区的规模和效益,发挥其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有限投入向园区集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对企业的吸纳力和承载力。力争“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突破5000万元。并统筹安排城建、农业综合开发、城市电网改造等项目资金,尽快完善园区路网、电网、自来水网、下水道网和通讯网络,为现有入园企业和引进新企业创造良好条件。二是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园建设的领导,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重点入园项目“一事一议”制度,定期研究工业园建设及项目引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管理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开发区领导班子和班子,提高队伍战斗力。三是大力引进工业项目入园。实行项目向园区聚集,今后除资源性产业和小型农产品加工业可就近布局外,引导其它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行政策向园区倾斜,进一步完善激活园区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着力在土地使用、税费收取、电力供应、技术创新、环境保障上实现新突破,给予最大优惠。真正把湖南石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工业发展的洼地。同时加大对各乡镇、县直部门引进入园企业的责任考核力度,坚决兑现项目入园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壮大园区工业规模。

第五篇: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

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

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商贸服务业,着力强化社区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升,使全镇经济社会出现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市委提出“对接**,比学**,建设**东特大城市”的战略思想鼓舞人心,县委提出“内赶**,外比**,砥砺奋进全省20强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结合兴国镇的实际,如何赶超跨越,提速发展,我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大强工兴镇力度。兴国镇将承接县工业园着力打造石震工业集中区,目前已经落户的企业有7家,在建项目2个,今年新签一个投资5.5亿元的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项目。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为**”一主二副“培土壮力,添砖加瓦。目前,我们县四大园区及各乡镇的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此,我建议市里有好的招商项目可以优先考虑落户到**。

二、加大强商活镇力度。兴国镇是城区所在地,必须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依托经济开发区工厂林立的优势,搞好服务,兴办适合大众特点的餐饮服务业,引进名牌超市进兴国,引进大型物流业来县城。为迎接”新市民工程“打基础,使返乡创业人员在城区安居,在园区乐业。**县城近年来的形象和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贸、物流、服务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建议**要舍得,让一些要到**的国内外知名名牌优先推荐入驻**城区。

三、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兴国镇有胜利万亩油茶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湖万亩湖蒿基地,石震千亩杨梅基地,还有近3万亩水面,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青山绿水,湖**色,全力将**、胜利等城郊村打造成”**后花园“。进一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建设。建议把兴国建成农副产品主产区,在城区建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蔬菜、水产品等贸易交流。

四、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古八景都在兴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文景观开发。

五、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兴国镇跨越发展,潜力在山,优势在水,资源在城,关键在人,关键之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带头人“。我们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加强市民法制建设,全力提升兴国干部群众的精神区位,构建精神高地,提升”精神气",为砥砺奋进,跨越赶超提供组织保证和凝聚精神力量。

下载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镇域打造“回归经济”,促进发展实现“四大突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打造绿色矿山助推域经济绿色发展

    打造“绿色矿山” 助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桂林市采石场标准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发言材料 兴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 钦 2017年11月1日 尊敬的彭代元副市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讲解

    立足资源优势 壮大镇域经济 促进和谐发展 2009年,生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对接红谷滩,融入大昌北,依托工业园,打造特色......

    立足文化之乡 推进镇域经济转型的思考

    立足文化之乡 推进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考***镇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乡镇,长期以来,煤炭产业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导致了经济产业结构的单一、规划滞......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合集]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托......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

    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最终5篇)

    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中共XX总支委员会书记 XXX镇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镇域经济中,镇域专业经济已占有一定比重,现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镇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问题

    乡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问题 **乡党委书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关键在于实现四大突破(合集五篇)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关键在于实现四大突破 552302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中心小学课题组黄正禄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实现突转变教育观念,得克服三种倾向、正确处理三种关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