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产业集聚促优化升级——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四大特色
以产业集聚促优化升级——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四大特色
刘 忠 郭妍琳
2010年第6期 ——他山之石
2006年,江苏确立“文化强省”发展战略,自此,江苏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江苏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795.3亿元(现价),比上年净增20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9%,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高16.7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16.3个百分点。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达到了4.55%。文化产业园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园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不同主题、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这些具有苏南、苏中、苏北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集聚效应、窗口效应、辐射效应,优化了全省的文化产业结构。纵观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
特色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倚重高级生产要素,都具有知识密集、资源能源消耗低、增加值高的新兴产业特征,两者的结合为促进产业繁荣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按照“产业集群”现象之说,一个优势产业通常会与相关强势产业一同崛起,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个性化的产业模式,生成文化产业园的自身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以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为代表,江苏的文化产业园建设非常注重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2008年底,常州中华恐龙园、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常州软件园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定位于长三角一流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这是一个高新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的大手笔,近400家软件和动漫企业入驻,包括日本OKI、富士通、美国芯安、和佳软件、国光软件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以及卡龙、宏图、小樱桃、仁永影视、暴雨等知名动漫和网络游戏企业。现在,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在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优势和行业互动优势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以软件、动漫、网络游戏为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内,相关的文化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密度集中,共享国家级二维无纸动漫技术、软件公共测试技术、影视动画制作技术、数字娱乐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国际交流合作、衍生产品研发、产品产权交易、投融资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产生及其在文化产业中比重的增加,对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的品牌建设和长足发展,乃至常州“创意之都,动漫之城”城市目标的实现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色之二:政府引导资金撬动民营资本跟进
在江苏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发展中,伴随着政府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注入,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中接近25%为民企项目,投资额为27亿元。2009年,民企项目占47.9%,投资额超过110亿元。在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引领下,民营资本逐渐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各个方面。南京市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7年至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中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比例从69.2%提高到76.8%,数量由56家发展至83家。南京动漫行业协会中72.7%的会员为民营企业;南京演出市场近2亿元的投资总额中,民营资本占到了70%。南京正在建设和已经开园的42家文化产业园区中,由民营和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占到69%,由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企业占园区入驻企业的半数以上。民营资本已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园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力量。
特色之三: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铸就特色品牌
江苏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各地的名胜古迹众多,根植于区域特定的文化而兴建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成为城市文化展示的一个窗口。当园区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工业遗产保护等结合起来的时候,这样的园区不仅对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因为是当地特有、其它地方不可复制而独树一帜,吸引着众多的眼球。在这方面,江苏有许多亮点可圈可点。
苏绣历史悠久,素以“精、细、雅、洁”的艺术风格驰名中外,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之首。近年来,苏州市政府对苏绣实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使其不断发挥着积聚与延伸的双重作用,逐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2006年,在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苏绣被命名为“苏绣文化产业群”。目前苏绣的年销售额已达到近10亿元,仅镇湖街道一年的产值就有5个亿。有关苏绣的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取得初级资格以上的各类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生产企业近100家,产品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常熟市沙家浜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凭借一出样板戏“沙家浜”而闻名全国。2004年底,为配合30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拍摄,常熟市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沙家浜水乡影视基地。恢复了沙家浜老街、刁宅大院、春来茶馆、江南小渔村等一批遗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的承载能力,增强了红色景点的可看性和教育性。如今,常熟沙家浜影视产业园集多种美誉于一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华东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之一。同时,还被多家影视剧组确定为拍摄基地。
特色之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江苏文化产业园的振兴不仅需要大批的优秀文化人才,更呼唤一批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在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各园区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常州科教城以及常州各高等专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同时引进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动画学院,为基地搭建了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持。园区集动画研发制作、人才培养、动漫体验等诸多功能为一体,重点对动漫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进行培训,每年相关院校可向园区企业输送动画人才近1000人,基本能满足园内的人才需求。
无锡市以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龙头的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以当地科教资源、创新型人才为依托,根据园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特点,以技能提高为重点,建成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群,形成了产、学、研融合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其打造在国际上有后劲的、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供了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群众杂志社)
第二篇:4.23吕祖善在杭州调研时强调:以产业集聚促产业升级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04/23/017465934.shtml
吕祖善在杭州调研时强调:以产业集聚促产业升级
2011年04月23日 08:12: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杭州4月22日讯(记者 嵇哲)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今天在杭州调研时强调,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吕祖善一行先后来到杭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实地考察了数银在线、道富信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杭州)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华为杭州研究所、网易杭州网络公司等企业和机构,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杭州市及高新区、萧山区的工作汇报。
吕祖善首先对杭州市、高新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要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把高新技术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发展的大平台来加快推动。在产业集聚中强化选资引智,实现产业提升的倍增效应。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围绕产业提升和产业链形成来抓项目、抓推进;把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努力建成转型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绿色发展先行区、体制创新实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培育和集聚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作为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切实做到“引得进、稳得住”。
吕祖善强调,要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开局良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面对当前要素支撑趋紧、企业成本上升、需求拉动乏力等困难,我们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切实在发展方式转变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要抓好资金、电力等要素保障,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用电难;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一手抓“腾笼换鸟”,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希望杭州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为全省积累经验、作出贡献。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副省长毛光烈,杭州市市长邵占维等陪同调研。
第三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集聚和升级
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抓手。1997年以来,我镇先后规划了占地1400亩的示范印刷工业园区,205.5亩的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380亩塑编工业园区和总面积3平方公里的城东综合工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共家,其中家已投产,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主要涉及印刷、纺织、塑编、礼品、不锈钢、瓷陶等产业。200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03亿元,占全镇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的39.3。工业园区的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产业的集聚和升级,成为我镇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工业园区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统筹规划,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1、园区规划立足于高起点。龙港工业经济经过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印刷、纺织、塑编、礼品等为特色的块状经济。为了加快特色产业集中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1997年以来,我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各个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了各个园区规划的功能,既规划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印刷、塑编等专业工业园区,又规划了3平方公里城东综合工业园区,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各有侧重、相对独立的产业格局和相互配套、相互补充、功能齐全的总体布局。在规划实施思路上,坚持按工业园区建设和标准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坚持成熟一片,开发一片,不搞“散”、“小”和乱铺摊子。
2、园区准入坚持高要求。为了提高工业园区的建设档次,我们对项目从严把关,入园项目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属国家、省、市、县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优先安排;②项目投资必须在500万元以上,单个项目用地面积在10亩以上;③符合我镇产业发展规划或上档次的工业项目;④必须有相当大的资金比例用于技术改造投入;⑤禁止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和企业及法律法规禁止创办的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同时,为了培育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结合印刷业整治和“三合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划建设小包装工业园区,建成20幢标准厂房,引进126家小型企业进入园区,对入园企业也设置了相应的条件。
3、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我镇在财政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工业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园区基本实现水、电、路、通讯、有线电视、排水排污等“六通一平”。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质量、追求速度,使配套设施在入园项目设计完成前投入使用。同时,对入园区企业的厂房建设也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入园企业厂房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从严控制,严格防止企业改变功能,使园区达到厂房标准化、生活舒适化、环境绿化和美化的要求。如在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建设中,我们要求入园企业建筑密度要求在30-40以内,容积率控制在1以下,绿化率必须在40以上,围墙一律采用通透式。
(二)多渠道筹资,突破工业园区建设的资金“瓶颈”
1、投资主体多元化。我们采用“政府投入、企业分担、社会融资”的多元投入机制,拓宽了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启动园区前期开发。道路、水电、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适当分担,生产经营性设施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由企业自主建设,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投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土地、厂房抵押信贷筹集资金。如小包装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针对有些企业融资难的情况,我镇在全省首创厂房按揭贷款,入园企业只需交纳50资金购置标准厂房,其余部分由银行办理五年期的按揭贷款手续,有效地解决了入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运作机制市场化。成立了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实行建设业主制,以市场化手段对园区建设开发进行具体运作。投资开发公司垄段园区的一级土地市场,控制企业用地的价格,对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实行统一安排。目前,我镇准备借助新雅集团、温州礼品城的品牌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采用集资联建、厂房出售出租等办法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积极引导小型印刷、礼品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生产,建立集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配套设施。
(三)优化服务,大力扶持园区的发展
1、强化政策的扶持。通过采用以建成区内的商住用地公开出让后得贴补工业园区建设设施建设的办法,保证工业园区的启动和正常持续的建设投入。大幅度调低用地价格,降低开发建设投资成本,对不同规模的投资项目给予不等的地价优惠,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事一策”的办法,落实帮扶措施,对入园区企业免征有关规费,实行技术改造贴息,鼓励入园企业进行重组和新产品开发。
2、建立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成立了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入园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即统一立项、统一委托设计、统一组织会审、统一办理消防许可证、工程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土地过户、统一设施配套,使企业能一边
按照规划施工,一边按照程序办理手续,加快了入园企业建设的速度。项目建成后实行经常性服务,帮助企业早出成效。为了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我们在示范印刷园区三期建设中采取统一征地,切块供地的办法,从而缩短了企业与政府部门、村委会之间的协商过程,加快了项目建设的速度。同时,对原有的审批程序进行改革,取消项目建议书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填表式,总平方案和扩初设计合并联审,减少了企业在办理手续中的审批环节。
(四)创新机制,强化园区建设的管理
1、落实具体管理制度。在项目建设中,实行项目招投标制、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加强对企业基建项目的管理。凡进入园区项目必须按基建程序办理有关手续,限定时间,按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项目性质和建设内容。对于在园区内不能按限定时间内动工建设的项目,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如在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为杜绝企业改变功能,我们实行资本金管理制度,要求入园企业必须按照用地缴纳土建和设备资本金,镇政府根据进区企业项目实施建设情况对资本金进行分期管理,项目按规定建成投产后资本金全额返还企业。
2、突破园区征地难的问题。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妥善处理好园区建设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在征地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办法予以补偿:一是建设住宅小区,在园区附近划出一块土地用于拆迁户安置,通过园区的建设,带动住宅小区的整体升值增值,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经济补偿,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拆迁户经济上的补偿;三是按排就业,通过建立园区搬运站,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另外还鼓励村级集体建设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拓展村民就业渠道。
3、规范园区的日常管理。在每个工业园区建立一支搬运队伍,实行公司化管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持证上岗。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建成后,借鉴房开公司经营管理做法,成立业主委员会,从入园企业中选举出9名有能力、有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来担任业主委员会成员,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二、工业园区建设的体会
在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做到“四个结合”,真正发挥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1、园区建设与产业特色相结合。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本镇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对不同档次和类型的企业实行分类引导进入不同的工业园区,既规划建设了档次较高、规模较大的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城东工业园区,引导成型企业的发展,又规划建设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接纳在印刷业专项整治过程中不达标的小企业,引导它们通过兼并进入标准厂房集中生产,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和家庭作坊式企业“三合一”问题;既规划建设了印刷、塑编等特色园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又规划建设了综合工业园区,培育新兴行业的发展。
2、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我镇始终坚持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两手抓,实现两者的互动。通过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积极吸引外来投资,有效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去年以来,我镇共引进了瑞田不锈钢、法贝陶瓷、黄河超细纤维等11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一些外迁的企业也纷纷来此安家落户。
第四篇:以产业升级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胶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和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良好机遇,根据区域特点、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因势利导,综合施策,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再造和新兴产业引进培育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产业体系高新化和协调化。首先,重点推进主导产业高新化,不仅向高端产业进发,而且向产业高端行进;同时,以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目前,已形成“4+5”主导产业发展新格局:“4”即机械装备、食品加工、服装鞋帽、木器家具四大传统制造业集群,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70%以上;“5”即半导体照明显示、高节能高端化装备制造、风电及超高压输电装备、高档纺织面料、生物制药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其次,在做大第二产业的同时,着力推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第三产业扩容提档,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壮大畜牧、蔬菜、花木、水产四大特色农业,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联结、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对接,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到战略位置,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房地产、金融、休闲旅游五大行业。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着眼于形成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体系协调的集约型产业布局,认真抓好重点区域开发,加速建设综合服务配套区。加快推进以香港新恒基半导体照明显示产业基地为拥湾支点的胶州湾产业新区和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滨水复合功能区建设,着力打造突出海铁联运功能的“青岛陆路综合物流中心”和“山东半岛区域重要的集疏运物流中心”,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实现产业布局从沿河、临湖到面海的跨越。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拓展发展空间。一是加快推动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推进“三河”治理工程,将新老城区、少海新城、产业新区连为一体,形成“河—湖—海”层次递进的城市发展框架。二是强化园区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功能。把壮大县域经济与培育强势镇、村结合起来,建立以中心城区为龙头、近郊重点园区为环线、镇办聚集区为支撑、专业园区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三是加快构筑立体交通网络。推进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等区域交通体系和一批重要市政道路建设,为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提供交通基础条件。
为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环境。以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为重点,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产业升级。一是建设高效政务体系。推动政府部门实行集中化、敞开式办公,一个窗口对外,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将全市有关行政审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部门单位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管理,推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打造行政审批快捷模式。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建立覆盖全市、上下联动的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二是创新涉企服务机制。建立大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为大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在执法部门中推行“集团化领导、集体化办公、集成化执法”三集式执法模式,方便企业反映问题。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市、镇、村三级平安网络,及时化解矛盾,保障企业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五篇:8.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作者:王忠宏 盛朝迅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2年4月13日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江苏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盛朝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