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召陵派出所“访化促”工作汇报
召陵派出所“访化促”工作汇报
一、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1、发案情况
几个月以来我所共受理治安案件95起,查处95起,行政拘留11人,罚款4人;调处民事纠纷65起;刑事案件39起,刑事拘留13人,逮捕8人,起诉9人。
2、案件分析
治安案件方面:95起案件中其中殴打他人70起,盗窃5起,其它20起。殴打他人案件较为突出,分析案件形成的原因:殴打他人主要是由于,当事双方比较自私,比较贪小便宜,遇到利益问题谁也不肯让步,最终引起抓扯,造成轻微伤害。
刑事案件方面:几个月以来我所受理刑事案件39起,39起刑事案件中其中盗窃案件占30,故意伤害案件4起,其它案件5起。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较为突出,原因主要是失主的防范意识较差,失盗后报案件不及时多集中在半夜发案。
3、工作心得
针对以上案件情况分析,我所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组织开展有力度、有声势、见成效的专项打击行动。在
治安案件方面,我所着重加强人与人增进和谐与友谊的宣传,从思想纠正部分人的利益至上、自私心理。在刑事案件方面,我所进一步加强了防盗宣传,组织保安和民警10多次进村宣传防范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范意识,教授辖区群众防盗小知识,特别是易受侵害的老人、妇女、儿童。另外进入夏季,我所在督促各村切实开展义务巡逻的同时,组织民警每晚对重点部位、重点村庄在重点时间段开展巡逻,所有巡组执勤期间,遵循“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原则,真正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要在案件高发的时段和重点部位、公共复杂场所开展不间断的巡逻。努力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访民生、化矛盾
1、矛盾情况
(1)召陵工业园恒盛公司因与漯河市中达建筑公司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而发生纠纷,导致拖欠70余名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到市劳动局、市建委、区信访局反映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引发农民工不满情绪,从而围堵漯周路涵洞口,后又在市政府门口聚集。召陵派出所经过说服劝导,又积极和区有关部门联系,经多方做恒盛公司经理黄海洲和中达建筑公司项目经理黄永祥的工作,恒盛公司拿出15万元,中达建筑公司拿出5万余元于2011年1月15日晚10时许将农民
工工资兑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工堵路和围堵市政府事件。
(2)召陵派出所接110报警,漯周路涵洞西500米处被堵。接警后召陵派出所刘世杰所长带领班子成员及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了解系东城臵业公司拖欠100余名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市清欠办、区清欠办、区信访局反映过此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70余名农民工结伴围堵漯周路。召陵派出所一边做疏导劝解工作一边向区有关部门反映,市政府秘书长高喜东,市公安局副局长常玉成也赶赴现场,经过市领导现场指挥与协调及民警的积极疏导劝解,农民工统一到东城管委会解决问题。召陵派出所民警全程跟踪处理本事件,维持现场秩序,经过两天两夜的工作农民工工资得到兑付
2、工作心得
我所组织全体治安民警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做到“提前预防、三个必访”。
1、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必访。深入走访低收入群众家庭、城镇失业下岗职工、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重点青少年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大走访、办实事、送温暖”活动,把服务、帮扶送到家。
2、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必访。全面排查重点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上访重点人和治安重点人员等,开展“化纠纷、解矛盾、保稳定”活动,确保落实管控措施,及时排查化解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
3、治安防范薄弱环节必访。严格检查和回访曾存在安全防范隐患的校园和医院、经营不善的“危小”企业、重点整治过的“黑害”地区场所部位以及办理过的治安系统刑事治安和信访案件,开展“治乱点、除隐患、保安全”活动,通过检查落实整改情况,最大限度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治安管理盲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召陵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工作汇报材料
召陵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夏总、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召陵区消防大队全体官兵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夏总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大队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召陵消防大队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大队全体官兵结合“五大”活动严格执法,刻苦训练、错时宣传,辛勤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召陵区基本概况
召陵区位于漯河市的东半部,总面积403.5平方公里,辖四镇两乡两个办事处,185个行政村,291个自然村,人口49.7万。辖区内市、区级列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42个,其中市级列管6家,区级列管36家。辖区内共有商户二万余家,一个大型批发市场(光明路市场),公众聚集场所85家,易燃易爆单位11家,高层建筑13栋,地下建筑2栋。
二、召陵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基本情况
召陵区消防大队在2004年区划调整后成立,下辖一个消防中队,编制45人。现有官兵27人,其中干部6人,战士21人,文员3人。大队现有消防执勤车辆3台,其中1台为98年3月份购置的东风水罐车,载水量3.5吨; 1台为2005年10月份购置的东风泡沫水罐车,载水1.7吨、载泡沫1.5吨,1台特勤消防车,于2010年购置。
三、部队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情况
四、消防监督执法及“五大”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大队结合召陵区消防工作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这一目标,深入开展了飓风、守护中原、在建工程、“九小”场所、城中村及建筑消防设施等专项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共检查单位2927家,发现火灾隐患1561处,下发责令当场改正通知书891份,督促整改火灾隐患1498处,临时查封12家,处罚96家,责令“三停”24家,罚款金额26.53万元,办理行政许可案件11份,火灾事故调查案件4起。
(一)在各项专项治理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大队针对火灾隐患存在时间长,整改难度大,一旦引发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的场所,在专项治理工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措施:
首先,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争取政府的坚强领导。大队党委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努力赢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并针对隐患整改工作适时作出安排和部署,科学、规范地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火灾隐患整改任务。截止目前,大队报请区政府下文4份,协调召开专题会议6次,组织政府、安监、教育、文化、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23次,开展专题宣传教育7起。
第二,强化舆论监督,实行群防群治。在督促整治火灾隐患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火灾隐患实行群防群治。一是实行举报制度。大队面向社会公开设立消防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公众与各类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二是强化舆论监督。对存在火灾隐患既不积极整改,也不采取任何措施,敷衍塞责、消极对抗的单位,除了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实施行政和经济处罚外,利用新闻媒体,将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向全社会公开曝光,起到警示和督促作用。三是实施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久拖不改的单位,大队提请政府实施挂牌督办,由政府检查、监督、协调各有关部门,逐级落实隐患整改责任,签订责任书,敦促其尽快整改。今年区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4家,目前已3家已整改销案,1家整改已近尾声。
第三,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认识。针对农村消防宣传比较薄弱的环节,上半年,大队利用消防宣传车、设立消防宣传点及消防知识讲座等形式走入农村,进行消防常识宣传,并在加大移动消防站宣传力度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贴近农村生活实际、人性化教育和如何扑救初起火灾的宣传上,积极利用下乡执法检查等时机,向边远乡村开展“送消防知识上门”、“送消防安全到家”活动。5月,大队还利用三夏的时机,在群众中广泛传播消防安全理念。7月,大队联合工商、文化、宣传、公安等部门开展消防工作半年考核活动,有力推动消防工作有效开展。6月,大队举行第一期“义务消防员培训班”,共有近千人参加。同时,大队还邀请区人大、政协委员一同深入农村、企业开展消防宣传。在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大队共悬挂标语31条,接受咨询7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
(二)深化服务举措,提高服务水平。大队党委要求全体官兵把开展“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贯彻消防法和执勤条令的一项重要工作,贯穿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全过程。今年以来,我们在继续抓好服务窗口建设,落实便民利民举措的基础上,重点在提高官兵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突出强调要求全体官兵特别是执法干部要带着浓厚的感情来开展消防工作,真正把“依法执勤、文明执勤”活动的意义提升到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的高度上来。
(三)构筑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夯实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着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构筑召陵区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5月上旬,我大队在区政府二楼会议室隆重召开了全区社会单位推进“四个能力”建设现场会。召陵区政府、区公安分局领导以及区直各部门,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示范教育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做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工作,大队干部广济思路,多方面筹集其他兄弟省市先进做法。2011年1月15日我省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地方标准下发执行后,我大队对地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并针对地标内容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了相关制度及各级人员职责,并要求各单位落实执行。截止目前,大队共编印“三会三化”指导手册1000余份,制作“四个能力”图版800余块,发放宣传彩页6000余份。6月下旬,省消防总队来到我区对辖区16家消防重点单位进行了“四个能力”建设试点考核,考核组对我区在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表扬。
(四)加强公安派出所监督指导,形成执法合力,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活动。1月7日,大队组织全区2家派出所主管消防工作的副所长以及8个警务中队的消防监督民警30余人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开展日常消防监督工作以及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借助“九小场所”、城中村专项治理工作,推动我区小单位、小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开展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五)、《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传贯彻情况。7.25电视电话会议后,召陵区公安分局张剑书记,区消防大队,区委宣传部、教育局、文化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等部门负责人50余人,在区公安分局召开了《纲要》宣贯专题会议。《纲要》实施以来,大队联合各部门出动300余人次,开展《纲要》宣传2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2500余份。设置LED电子屏40余块,悬挂宣传条幅20余条,播放宣传片20余小时。其中错时宣传6次,播放宣传片近10小时。
目前,召陵区各项专项治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之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指出请领导批评指正。
汇报完毕!
第三篇:榆中县总工会进访办促工作汇报
榆中县总工会落实
“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情况汇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总《关于在全市工会开展“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联系。在市总工会动员大会召开之后,榆中县总工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启动,“进、访、办、促”工作积极有序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按照市总工会关于在全市工会开展“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要求,榆中县总工会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同时,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总工会高主席在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进访办促”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议事日程,作为一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加强自我锻炼的有利契机,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此项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在今年全委会上,县总工会将“进访办促”活动作为2012年工会重点工作,向全县各级工会组织进行了动员部署。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总工会机关干部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工作的组织协调。同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安排专人办理日常业务,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以确保活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明确工作任务。县总工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工会开展“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意见》,对开展此项活动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任务,工作步骤以及领导机制向全县各级工会组织作了详细的说明,并要求各级工会要以“进企业、访职工”为载体,以“为企业和职工群众办实事”为抓手,以“促发展”为目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明确工作任务,努力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要排民忧,解民难,济民困,助民富,切实做到职工群众得实惠、干部思想受教育,工会工作上台阶、基层基础更牢固、企业和谐见成效,为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做贡献。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进访办促”活动
(一)进企业深入开展调查宣传。县总工会紧紧围绕榆中县委“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两大主体战略,组成联系工作小组,由主要领导带队,多次深入所联系的乡镇、企业对工资集体协商、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共发放基层工会组织情况调查表30份、厂务公开情况调查表50份,职工对厂务公开满意度测评表150份,通过这些调查表格的发放,使县总工会对各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并且对所到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困难职工档案200个。在调查摸底的同时积极地向企业职工宣传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及目标任务,共宣传政策法规3场次,参与职工群众150多人,发放工会工作相关宣传材料150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了解掌握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劳动关系变化以及职工思想动态、精神文化需求、生产生活和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等方面的情况,充分征求了企业及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了合理的诉求,找到了联系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切入点,为做
问计于职工提供了重要平台。通过3个多月的走访行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工会干部走访企业、走访职工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进访办促”行动不仅使工会干部摸到了实情、听到了真话,更加深了工会干部与企业和职工之间的交流,深受企业和职工欢迎。今年以来,在全县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下,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会机关服务基层,指导基层的力度与基层工会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非公企业建会难、维权难、开展活动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工会帮扶救助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需要。四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开展不够平衡,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签订率、履约率较好。规模较小的企业协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将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年终考核,对乡镇、系统工会组织开展“进访办促”行动进行督查、指导,促进活动按计划有序推进,有效开展,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二是结合县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活动,推进“进访办促”活动向纵深发展,选树典型人和事,加大宣传,掀起高潮;三是结合“金秋助学”、“送温暖”等工作加大对困难职工的生活救助和农民工技术培训的力度,拓展职工帮扶救助的渠道,促进民生工程的落实。总之,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把握时势,理清今后的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力争“进访办促”活动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第四篇:召陵区环卫处党总支先进事迹
召陵区环卫处党总支先进事迹
召陵区环卫处党总支成立于2008年9月,现有党员36人。工作运转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环卫处党总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多次受到了区委的表彰和肯定。
工作中,环卫处党总支明确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及考核奖励办法,把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了干部自律与有效的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较好的履行了省委制定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十二条规定,严格杜绝了党员干部参与打牌、赌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接受吃请、跑官要官等不良现象。并利用每周五政治学习的有利时机,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党章》及《两个条例》,通过学习讨论,形成统一的认识,尤其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今年开展的“学习廉政准则”以及“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中,总支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的提高了全处党员的服务水平和为民意识,进一步转变了党员的工作作风,几年来,全处未出现一例党员违法违纪的不良现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激发青年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处党总支创新用人机制,把有朝气、有觉悟、有素质的青年党员选拔到中层岗位上来,提高干部的活力。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年初有计划,帮带有人管;在发展党员方面,坚持符合一个,发展一个。今年以来,共培训积极分子五人,发展预备党员三人,预备党员转正三人,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五篇:站前派出所开展三评三访工作汇报
站前派出所开展“三评三访” 活动汇报材料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站前派出所全体民警真诚欢迎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工作,你们长期以来对我所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站前派出所开展“三评三访”活动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以来,站前派出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深入群众,结合辖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以元旦、春节为契机,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大规模走访,注重实效,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活动强势启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细心开展“防盗窃、防诈骗、防火灾、防事故”安全防范宣传。发挥户籍窗口和社区警务室点多面广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社区民警深入社区“面对面”地指导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抓住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辖区民警述职述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安保、“110”主题宣传日等有效载体,把登门走访、邀请座谈、警民恳谈会等传统走访形式,与“网上警务室”“微博”、“QQ群”等新型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接受全社会评议监督。
真心开展公安民警双节大拜年。元旦、春节期间,我所开展为百姓“送温暖、送祝福、送平安”活动。组织民警到辖区弱势群体家中拜年祝福、走访慰问,特别是深入失业下岗和低收入困难群众、寡孤老人、失足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家庭,力所能
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长带领民警带着米面油及一千元慰问金来到林城社区内刘大叔、李阿姨老两口家时,感动得这位性格刚强的李阿姨哽咽地说:我还以为你们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你们还真的把我当亲人了。同时,派出所领导班子还在春节前集中组织开展爱心活动,对离退休老干部和特困家属等优抚对象开展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传送组织关怀。
我所紧紧围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评议,让人民满意”这一主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听进去、思进取”的原则,深入走访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等,发放“三访三评”问卷、召开警民恳谈会,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请各界人士评议民警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重点针对辖区巡逻防控、检查督促、矛盾化解、案件查处等内容,诚恳接纳群众意见建议。评议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派出所民警采取车巡与步巡交叉、警巡与民巡对接的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巡防体系情况等工作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对派出所服务发展中“勤检查、多整改、少处罚”的工作举措给予赞誉。
目前,站前派出所走访企事业单位30家、事故当事人23名,服务对象1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名,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纠纷,为群众创造了平安有序、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热心保民安,增强民警使命感。在元旦、春节期间,分别到家庭生活困难民警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将关爱民警工作做到实处,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派出所大家庭的温暖。利用民警家属座谈会等契机,让民警家属走进警营,更多地了解我们一线民警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得到家属的更多关注、理解和支持。为了更好的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借鉴“千名民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访”和“评”两个关键环节,适时推进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开展服务群众满意率测评等活动,探索“三访三评”活动的新形势和新方法,切实把公安群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