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农民的重要技术 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
解放农民的重要技术 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
--------论保护性耕作
要想使农民从繁重的耕作中解脱出来,有精力、有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尽快发家致富,农业机械化是根本出路。
小麦、玉米是我县的两大主要种植作物。自1995年开始推广小麦联合收获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镰刀收割、场地打轧基本绝迹,小麦联合机收几乎成为广大农民的唯一选择。秋季作物机械化正在兴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将成为解放农民的重要农业技术,也必将推动耕作制度完成一次重大改革。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1、概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就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播种,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的一种耕作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并不复杂,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不用铧犁耕地,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以外不进行任何的耕耙,少耕就是就是只对土地表面耕作,不破坏土壤结构。二是把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覆盖在地面上。三是利用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复式作业,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四是用灭草剂控制杂草的生长或者是用机械表皮控制杂草。包括玉米免耕播种和小麦免耕播种。玉米的麦后贴茬直播就是免耕播种。
二、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一)保护性耕作的起源。20世纪初,美国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机械化翻耕土地,加快了土地开发,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收成。然而,由于植被破坏,导致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1931年开始,持续的干旱、疏松的地表,在狂风的袭击下,大量的地表土被吹走,沙尘吹进人的眼睛、鼻孔,人们呼吸困难,几千年才行成的十几厘米沃土瞬间被吹的无影无踪。1935年5月一场典型的“沙尘暴“连续三天,横扫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把三亿多吨土壤卷进大西洋。仅这一年美国就毁掉4500万亩耕地,大量的动物直接死于沙尘暴,大范围的肺炎导致上百万农户放弃土地远走他乡谋生。大风过后,人们发现,有作物根茬保护的地表很少被刮走,从此开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经过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共同努力,总结研究开发出了免耕法,1995年更名为保护性耕作法。目前,保护性耕作法已经推广应用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13.3亿亩,美国基本实现保护性耕作,加拿大农业省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超过70%,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保护性耕作面积都超过总耕地面积的70%。
(二)我国及我县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从1993年1月开始 ,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机局与澳大利亚合作,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农业部2002年开始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建设”项目,目前,保护性耕作已在北方15个省(市、区)及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建设了173个国家级示范县、328个省级示范县。自2002年以来中央累计投入保护性耕作项目专项资金1.4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和农民及服务组织自筹资金17.28亿元,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3062万亩,免耕播种面积1亿亩。保护性耕作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县从2006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6年小麦免耕播种机5台,2007年猛增到65台,免耕播种面积达到3.5万亩,玉米联合收获机100多台,机收面积达到4万多亩,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达到50多万亩,为在全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奠定了基础。
三、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好处
近年来,按照农业部的要求,把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保护性耕作实现了快速发展,节源、增产、节本、环保四大好处明显。
(一)保水、保肥、保土。由于彻底取消了翻耕作业,采用秸秆覆盖地表,直接播种,减少了土壤水蚀、风蚀和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地表秸秆腐烂后形成大量有机肥料,明显提高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5%,两季作物每亩可以节水50立方米以上,提高水分利用率17%,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06%。
(二)增加粮食产量。通过对保护性耕作小麦生长情况的跟踪,可以看出免耕播的小麦分蘖力强,通风透光好,麦秸粗壮,抗倒伏、抗病虫能力强,长势明显好于传统种植的小麦,小麦平均亩产量可提高8%左右,玉米亩产量提高5%左右。
(三)减少作业工序,节约生产成本。根据我县的种植情况,秋种小麦传统耕作需要分别完成灭茬、耕翻、碎土、筑畦、施肥、播种、镇压等5~7道农业作业环节,而保护性耕作只需农业机械一次性进地即可完成免耕施肥播种,平均减少3~4道耕作程序,减少耕作投入20~30元,大大减轻劳动强度,节约人畜用工50%~70%,每亩节约生产成本80元---120元。
(四)保护生态环境。由于采用免耕秸秆覆盖和根茬固土,土壤不再翻耕裸露,减少尘土的扬起,保护环境,同时它能逐年提高地力,降低面源污染,减少土壤侵蚀、温室效应和秸秆焚烧现象,既改善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建设了生态文明,提高农村的清洁文明程度。
推广这项技术,全县70万亩小麦实施免耕播种,每年可节约成本5600---8400万元,减少土壤流失约 70---95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约 5--14 万吨,减少灌溉用水约 4200 万立方米,减少有机质和氮磷钾流失约 1.5万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耕地+烧秸秆=耕作制度的倒退;不耕地+秸秆残茬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耕作制度的革命。正是保护性耕作这一新技术,能把倒退的耕作制度拉上进步的轨道,引发一场耕作制度的革命。
四、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措施
(一)技术措施
1、秸秆处理技术。三夏处理小麦秸秆主要是将秸秆和杂草切碎到20厘米左右并撒匀,以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当小麦联合收割机携带秸秆切碎抛撒器时,将麦秸撒匀即可。三秋处理玉米秸秆主要是将秸秆切碎到10厘米左右并撒匀,当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时,秸秆已经切碎撒开,可以不进行秸秆处理,撒匀覆盖秸秆就行,秸秆覆盖率不低于30%即可。
2、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关键,也是中心技术,必须用合适的免耕播种机来完成。播种机要有良好的通过性、可靠性,避免被秸秆杂草堵塞,影响播种质量和生产率;小麦播深3~4厘米、玉米5~7厘米,肥料要施在种子下方或侧下方,与种子之间保持3~5厘米左右的距离; 播种后覆土、镇压良好。
3、杂草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杂草与病虫害防治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又一项关键技术。杂草防治措施主要是播种后喷除草剂,玉米生长季节也可以进行人工和机械锄草,小麦生长季节及时喷除草剂。推荐喷除草剂、机械锄草、人工锄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病虫害后及时喷化学药剂或其它方法杀除。
4、深松技术。保护性耕作取消了翻耕,但机器作业及人畜仍不断压实土壤,专家指出,粘土质、红土质可3?5年松一次。沙土、沙壤土地并非必须进行深松作业。
(二)技术流程
A、玉米免耕直播一年两作模式作业流程:玉米免耕直播→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人工或机械收获→秸秆覆盖→小麦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
B、玉米套播一年两作模式作业流程:玉米套播→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人工或机械收获→秸秆覆盖→小麦免耕播种→喷洒除草剂→田间管理。
根据我县的实际种植情况主要推广A种技术流程。
五、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精耕细作模式的否定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几千年形成的耕作模式进行的一次彻底变革。通常,农民种庄稼,最主要的环节是耕地、整地。无论是用老牛耕地,还是“铁牛”耕地,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可是,它破坏土壤质量,影响收成,浪费资源和人力,虽然传统农业也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专家指出,近些年农民广泛使用的旋耕犁对土地的破坏更为严重。一是破坏土壤结构,每次使用后还要重新形成新的土壤结构,二是破坏土壤通气渠道,三是几乎全部杀死蚯蚓这种造肥生物,四是形成明显的犁底层,影响根系发育。保护性耕作这种先进耕作技术,它的社会性、公益性功能,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对中国古老的耕作制度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否定,它从根本上使农业的生产方式更先进,使农民的生活更富裕,使农村的生态环境更美好,更持续。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实施,我们将看到未来新农村的曙光。
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㈠存在的问题
经过我县两年来的实践,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和好处在认识上还不到位,特别是在没有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的乡村,虽然有了购机补贴这项优惠政策,但是群众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自觉自愿性不够;二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方,存在着对保护性耕作核心技术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还不成熟,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对农作物残茬覆盖量、覆盖度和免(少)耕播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技术不到位或技术走形现象;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免耕播种机械在性能上有待改进。
㈡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及建议
回顾总结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实践,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节本增产增效为目标,以秸秆覆盖留茬还田、免耕少耕播种施肥复式作业,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遵循自然规律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点抓好玉米机械收获与保护性耕作的结合。玉米机收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玉米机收的大发展,就没有保护性耕作的大推广,同时,保护性耕作又为玉米机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力度越大,对玉米机收的推动作用就越显著。因此,把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一起抓,做到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的整体推进,要大力宣传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好处,宣传开展保护性耕作对于整体提升我县农机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一是要向领导宣传,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解决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认识问题;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特别是对示范推广资金的扶持。二是要向农民宣传,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明白纸和网络等进行宣传,特别要注重宣传玉米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新技术致富的典型,引导农民使用新型机械。
2、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典型推动工作。县里要抓乡镇典型、乡镇抓村和农民典型,层层有典型。对典型加以培养、引导和扶持,用农民典型示范农民。
3、认真抓好宣讲培训与机具演示的结合。搞好宣讲培训和现场演示,是推广普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有效途径。宣讲培训,要以乡村干部和农民为重点,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下乡镇赶科技大集和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推进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上炕头”,让农民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机具操作,看到增收事实,全面提高认知度和接受能力。广泛开展机具演示活动。机具演示要由宣传领导向宣传群众转变,要抓住秋季作业的有利时机,召开现场会,由单一的农机部门组织向农业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多形式举办,组织更多的农民就近参观,让农机大户和实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农户现身说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4、注重示范基地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是宣传领导、示范群众的阵地。要改变几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必须让农民看到效果,得到效益,让农民知道如何做,怎样干。要进一步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县抓乡、乡抓村和示范带头户,层层建立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示范区(点),搞好对比试验,用增收节支的事实宣传群众,让农民看见实实在在的效益,使实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要把示范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5、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两手抓”,是推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举措。在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还不大、推广范围还不广、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把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小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为重点补贴机械,优先安排、优先扶持、优先发展。在加强政策引导的同时,注意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发展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形成推进玉米机械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强大群体。
6、切实做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多个领域,要实实在在的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全面推广开来,就要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我县属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玉米的种植方式和种植习惯差异很大,尤其是套种玉米,行距不一,直接影响玉米机收作业的质量和效果。要提倡免耕直播和机械灭茬精播,推进标准化种植,为实施玉米机收创造条件。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要围绕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和病虫草害防治等四项核心技术,确定技术模式和机械机型,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农民认可和社会认同。注意邀请土肥、种子、植保等农艺方面的专家参与保护性耕作推广实施的全过程,在良种筛选、测土配方、肥水管理、病虫害测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使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艺措施协调配套、融为一体,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护性耕作的全面实施,必将转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增强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真正把大批农民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也必将促进农业机械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一些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机具得到推广应用,农业装备水平得到提高,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得到加快。
第二篇: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的田野调查成果以著作的形式———《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今年初公开出版后,在学界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课题组一系列数据访谈笔录和亲历的调研过程显示,我国现行农地制度无论在主体确定、权利归属、权利行使、权利流转、权利实现、权利保障方面,还是在政府、集体和农民三者私权关系的理顺上,都存在着体系凌乱、顾此失彼之弊,实有改造的必要与可能。法律确认的农地制度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认识、具体操作存在较大差距,他们不太满意或全盘接受现行的农地具体制度,有的法条形同虚设、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而各地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经营模式也没有被立法者充分认知、接纳和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研究员评价说,农民土地的法律制度建立比一般的民事权利制度的建立更为重要,因为我国在过去实行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化”结构,农民身份终生固定,无形中被排斥在城市化和现代化之外,数十年后的今天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看,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不论是立法者还是法律研究者,都应该倾注更大的人文关怀。但是要关怀农民,首先要知道农民的要求,所以必须首先进行这一方面的现实调查和分析,而我们现有的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十分缺乏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利用田野调查素材对现实运行中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实效的检验,并间接地验证了规范研究成果的一些结论,尤其为当前物权立法中如何积极克服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弊端,设计(农村)土地物权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种让事实说话,不含功利色彩的严谨而务实的学风,不仅体现了作为学者对中国农民的一份责任和良知,也直接、生动地反映出“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而不是一种玄思的事业”(苏力语)。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温世扬教授认为,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早已得到开发,甚至是过度开发,但在法学领域,往往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性研究,结果没有太大的新意,也难为制度改良提供更有价值的材料。“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方法的变革,以田野调查的实证主义方式去努力推动农村土地法律问题的研究深入,为物权法理论在农村的适用进行基础性的准备。既契合了现行物权法研究的主旨,又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应该意识到,“三农”问题千头万绪,牵涉方方面面,而农村土地制度无疑是各种问题节点,人地关系、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劳动力移转、粮食生产安全、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等无不与此关联。课题组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小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调查中反映的现象,集聚到农地法律制度层面,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农村与农业问题,而依然是农民———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来自土地的负担全部扛在农民的肩上,而背负千钧的农民兄弟如何获得使农村和农业再发展的活力与激情?!所以,必须通过农地私权利的重构,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才可能化解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欲达到此目标,从农地利用的角度讲,关键在于明确农地财产权性质、降低农民负担、提高农地的使用效率。陈小君教授还告诉记者,课题组目前正在对当前农村因减免农业税和粮价攀升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同时还应农业部的邀请,结合田野调查的成果,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
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的田野调查成果以著作的形式———《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今年初公开出版后,在学界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课题组一系列数据访谈笔录和亲历的调研过程显示,我国现行农地制度无论在主体确定、权利归属、权利行使、权利流转、权利实现、权利保障方面,还是在政府、集体和农民三者私权关系的理顺上,都存在着体系凌乱、顾此失彼之弊,实有改造的必要与可能。法律确认的农地制度与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认识、具体操作存在较大差距,他们不太满意或全盘接受现行的农地具体制度,有的法条形同虚设、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而各地农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经营模式也没有被立法者充分认知、接纳和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研究员评价说,农民土地的法律制度建立比一般的民事权利制度的建立更为重要,因为我国在过去实行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化”结构,农民身份终生固定,无形中被排斥在城市化和现代化之外,数十年后的今天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看,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不论是立法者还是法律研究者,都应该倾注更大的人文关怀。但是要关怀农民,首先要知道农民的要求,所以必须首先进行这一方面的现实调查和分析,而我们现有的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十分缺乏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利用田野调查素材对现实运行中的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实效的检验,并间接地验证了规范研究成果的一些结论,尤其为当前物权立法中如何积极克服现行土地法律制度的弊端,设计(农村)土地物权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种让事实说话,不含功利色彩的严谨而务实的学风,不仅体现了作为学者对中国农民的一份责任和良知,也直接、生动地反映出“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而不是一种玄思的事业”(苏力语)。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温世扬教授认为,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早已得到开发,甚至是过度开发,但在法学领域,往往习惯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性研究,结果没有太大的新意,也难为制度改良提供更有价值的材料。“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方法的变革,以田野调查的实证主义方式去努力推动农村土地法律问题的研究深入,为物权法理论在农村的适用进行基础性的准备。既契合了现行物权法研究的主旨,又抓住了“三农”问题的要害。应该意识到,“三农”问题千头万绪,牵涉方方面面,而农村土地制度无疑是各种问题节点,人地关系、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劳动力移转、粮食生产安全、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等无不与此关联。课题组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小君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调查中反映的现象,集聚到农地法律制度层面,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农村与农业问题,而依然是农民———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来自土地的负担全部扛在农民的肩上,而背负千钧的农民兄弟如何获得使农村和农业再发展的活力与激情?!所以,必须通过农地私权利的重构,在法律意义上解放农民,才可能化解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欲达到此目标,从农地利用的角度讲,关键在于明确农地财产权性质、降低农民负担、提高农地的使用效率。陈小君教授还告诉记者,课题组目前正在对当前农村因减免农业税和粮价攀升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同时还应农业部的邀请,结合田野调查的成果,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
第四篇: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性总结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臵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1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11.“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12.《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1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15.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解放运动。
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18.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19.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2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2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2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2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2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30.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3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3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3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②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④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斯特劳斯。
34.1895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35.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第五篇:历史重大改革(DOC)
选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A.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中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二、主要改革
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王安石变法
一、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二、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三、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一、背景:
①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②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③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④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
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四、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
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
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
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
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局势动荡
国外:国际地位下降
(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
(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
(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进步性:
表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局限:
表现: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 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
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政治(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1)土地、地税改革
(2)殖产兴业
(3)拓展海内外市场
(4)改革币制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生活习俗“西化”;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对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对外:A.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
B.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B.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原因:A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B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C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D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1)内容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经济方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方面: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培养人才等
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等
(2)内容评价:
未实行的措施:“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
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
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