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十八大理论文章--提案工作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
提案工作是政协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是亲民、爱民、紧密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把协商民主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新,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一步强调了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在工作实践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做好政协提案工作,为推动XX经济发展献智出力。
一要深化学习、更新理念,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提案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方方面面。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因此,政协机关干部、政协委员和提案办理单位,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切实改进和加强提案工作,努力使提案工作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从会议集中提案向会议与
过组织委员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和视察了解下情,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使委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反映各界群众的呼声。二是围绕中心,找准角度选好题目。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从宏观方面着眼、微观方面入手,在宏观上把那些带有战略性、长远性的经济规划作为重点,在微观上要具体为各项经济工作的发展献计出力,参人民之所想,议人民之所欲,做到参在点子上、议到关键处。三是深入调査,科学分析。调査研究是人民政协的基本功,也是提高提案质量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深入调査,才能倾听到基层群众的反映,真正了解到社情民意,提案选准题目后,要超前进行深入调査,对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建议有方、协商有据、监督有理、落实有力的提案,真正体现提案的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四是广征博采,发挥政协整体功能。政协提案包括委员个人提案、联名提案、小组提案、联组提案、党派团体提案、专门委员会提案,在征集委员个人提案的同时,特别要重视专委会和党派团体的提案,多方扩大提案来源,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五是立章建制,创新提案工作机制。保证提案质量不断提髙,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实现提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毎年制定政协工作要点和活动计划,应将提案工作贯穿始终,纳入议事日程。要建立健全委员活动制度、表彰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等制度。
三要改进方法、完善机制,努力增强办理实效。继续推行协调督促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县委办、政府办之间的联系,选
由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现场协调督办,促进提案办理工作落实。二是热点提案委员面商督办。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由提案人、部分委员及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跟踪视察、现场督办活动,让委员适时参与,目睹提案办理的真实情况,与承办单位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提高了提案办理工作透明度和委员满意率。三是难点提案多方联合督办。对于办理难度比较大的提案,采取多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共同协商、联合办理的方式,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全力配合落实。充分发挥政协学习提案与法制委员会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等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与承办单位、提案者的沟通、联系、协作,促进提案办理良性互动。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提案工作进行宣传,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群众参与面、知情面和提案工作的影响力。
第二篇:学习十八大理论文章--政协创新履职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为人民政协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政协要把服务大局、助推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把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使政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一、突出理论学习,切实打牢政协履职基础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所作的报告是一个凝聚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愿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是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政协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安排部署,不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要发扬注重学习的优良传统,着力构建学习型政协机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为政协履行职能夯实基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丰富实践,切实发挥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的优势作用,并以此作为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指导方向,努力做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的带头者,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参与者,引导全体政协委员和社会各族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突出第一要务,助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着重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件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进人民民主的坚定信心,为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要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科学发展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基础。服务发展是政协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对接点,是履行职能的主旋律,要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采取全委会集中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主席会重点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等方式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不断健全完善协商机制,积极开展建言献策,使政治协商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 环节。在工作实践中,要把履职重点放在对县委、县政府关注的大事和难事的对策研究上,为党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广泛的民意基础和雄厚的智力支持。调研视察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础,要聚焦发展难题建言献策,主动深入部门、企业、学校、乡村工作一线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围绕推进我县“六个新跨越”的目标任务科学选题,精心组织开展调研视察。
(二)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政协在履行职能中,要把体察民情、反映民意作为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真正把人民政协的人民性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知民所想,思民所虑,亲民所爱,忧民所忧,做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向党政部门反映问题,使党政领导更好地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要紧紧围绕推进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强化对重大项目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民主管理、民生改善、干部履职、财经管理、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民主监督、视察评估,切实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提案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严把提案办理质量关,把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要着眼优化发展环境,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要求,及时发现制约发展和推动落实的突出问题,大胆开展监督评议,督促有关方面认真整改。
(三)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履行职能的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坚持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商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履职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积极发挥政协组织联系面广的优势,广泛联络联谊,凝聚发展合力,努力加强与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合作共事,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多做协调关系、增进共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要注重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认真做好文史资料的收集、挖掘、整理等工作,切实抓好《XX金石录》专辑资料搜编出版工作,促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面向全县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传播XX人文历史精华信息。要把继承传统文化、树立文明风尚、推动全民道德建设作为创新政协工作的重要领域,以弘扬传统美德、研究XX历史文化遗产等为主题,持续办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突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紧扣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进一步加强政协自身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政协常委会、专委会和委员界别 建设,切实发挥政协常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要全面加强机关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和统筹协调能力。要加强与全体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真正把政协机关建成“委员之家”。要继续推行“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政协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政协机关干部队伍素质、统筹协调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政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十项规定”,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实施意见》以及市县规定和要求,深入开展“双联”行动和“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严格工作要求,改进工作作风,严明政治纪律,加强监督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第三篇:银监系统学习十七大理论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建立一个安全、稳健而富有竞争力的银行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任务,银行监管部门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是十分重大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
观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不断提高监管水平,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行。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精神,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金融监管,保持金融稳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银行业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银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符合银行业发展规律的监管,必须要有切合当前银行业经营实际的监管,必须要有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银行监管,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监管实际,应当尽快改进监管方式,构建新的监管制度。
一是建立与分支银行体制相适应的营运资本监管制度。在我国目前股改行资本充足率已达标的情况下,很有必要以分支机构的营运资本是否受到侵蚀为标准,加强对分支机构资产质量的监管。要按照一级分行1亿元、二级分行5000万元、同城支行1000万元的营运资本要求,对分支机构营运资本进行量化考核。凡是营运资本不达标的,监管部门可以限制其从事部分乃至全部高风险业务。
二是建立与信贷集中相适应的大额不良贷款监管制度。大额不良贷款监管制度的核心是要建立以贷款人为重点转向以借款人为重点的风险问责制度。当前大型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信用集中度较高。截至6月末,5家大型银行大客户32667户,占客户总数的7.7%。其中,不良率100%的大额不良贷款涉及1917户,占不良大户的77%;余额2286.3亿元,占大额不良贷款余额的79%,可以说抓大户就抓住了风险监管的“牛鼻子”。因此,有必要在银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建立双向台账,把不良大户名单分解到每个省局,同时按行别分解到各大型银行,每家银行总行每季度要与银监会对账。重点是查清不良贷款产生的过程,弄清产生不良的真正原因。通过现场检查来督促有关银行、政府部门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化解不良贷款风险。
三是建立与高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履职监管制度。要改变目前高管人员“只进不出”的状况。履职监管不仅要管事,也要管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但也是最有风险的因素之一。建立履职监管制度,是借鉴交通管理中对驾照的管理方法,实行扣分制。可以考虑制定银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管的办法,在以事管人、客观评价的前提下,对银行董事、独董、高管人员等设定几项指标,如不良率、案件、资本充足率、国内其他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结果等,并以累进扣分、清零的方式进行考核。要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7条的要求,区别不同情况,对未充分履职的高管人员可以采取诫勉谈话、责令调整职务、不核准高一级职务,甚至取消任职资格等措施。
四是建立与综合经营相适应的并表监管制度。目前,大型银行综合经营趋势明显,形成了事实上的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集团公司。并表监管是监管部门为控制银行或银行集团的总体风险,对其合并报表的母、子公司进行全面监管的一种制度安排。要重点做好对银行集团中“同源资本、同一高管、同一客户、同类市场、同质产品、同网it”的监管。
五是建立与流程银行相适应的现场检查制度。近年来,大型银行在建立事业部制、流程银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适应这一转变,现场检查就应该进行条线管理,要做到“条现横非”,按照商业银行的产品线、业务线从上到下组织开展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是主要是负责“横向”的,具体负责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把握。
六是建立与公众银行相适应的非经营信息监管制度。随着股改上市的顺利完成,大型银行要从公众银行的角度去监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银行的经营指标,而且要关注银行的非经营指标,包括银行的柜台服务水平、政府执法部门的检查评价、社会大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等。监管工作也要以此为依据,不断创新监管内容和监管手段。
第四篇:学习十八精神网评文章
转变传统观念夯实基层建设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启示
十八大报告对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阐释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全面部署了今后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创造性地从精神状态、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我们应该借此机遇,在我党中树立正确的基层建设和服务基层的观念。各级党组织要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是增强380多万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鼓励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在基层和艰苦地区扎根下去,而不是镀金后早日离开、早日升迁。一是夯实基层党建,促进调整党员结构
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对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影响重大。首先,重视从青年工人中发展党员有利于彰显党的阶级属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次,重视从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有利于宣传党的主张,有利于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再次,重视从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有
利于改善党员结构、提高党员素质,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二是夯实基层党组织,鼓励年轻干部扎根农村
十八大报告在谈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时明确提出:“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在现代汉语中,“鼓励”是个副词,含有激发、勉励的意思。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使用这样的词汇是极其罕见的。这既是我们党长期以来重视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具体体现,也是党中央在选人用人上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是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
近年来,在年轻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年轻干部从“家门”进“学校门”再进“机关门”,与基层群众缺少直接接触,不了解群众意愿,不熟悉群众生活,对群众疾苦没有切肤之痛;有的年轻干部向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愿在基层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去;还有的年轻干部把基层看作仕途跳板,只想镀金后早日离开、早日升迁。谁不在群众中扎根,群众就不会把谁当成自己人。长此以往,势必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损坏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根基。
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这需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制定相应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政策,采取一系列切实可
行的措施;这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将工作天平向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倾斜”,以引导良好党风政风的形成,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从习总书记提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方针的启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针对的是普遍的政治文化,反对政府官员陷入到清谈文化中,尤其陷入到意识形态的教条之中,而对解决具体问题一筹莫展。
“谈”与“干”,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是普遍原理,另一方面是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二者的结合就是“实事求是”原则。中国古代儒家之所以推崇尧、舜、禹和周文王的“道统”,就在于其中包含的“实事求是”原则,也是中国古典的“知行合一”传统。“空谈误国”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没有行动,缺乏实践,获得的往往是“知识”,而不是“真知”或“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当前强调实事求是,首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具体说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其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
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最后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实事求是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根据实际作决策,不唯书、不唯上,不盲从、不蛮干;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心思和精力用到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用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用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使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五篇:十八大体会文章(范文)
大力开展农民培训 强力做好科技富民
南和县农广校 杜军茹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为我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党员干部群众的首要任务。农广校将认真落实上级及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农民培训工作做大做强。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从实现我国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作为农业科教部门,我们深受鼓舞,同时有责任、有信心、有义务,结合农业农村和部门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我校在农民教育培训办学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为农业、农村、农民送科技、送知识、送服务,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现就如何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如下浅谈。
一、提高认识是基础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 加快科教扶贫、科教脱贫、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和部门通力协作,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氛围。
二、制定规划是前提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是一项涉及专业和部门多、持续时间长、要求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县乡政府和部门要制定近期、中长期培训规划,确保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制定规划前,认真分析当地农民文化素质、意愿和需要,认真研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制定规划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制定的规划应充分反映农民自身与所在乡镇的特征以及当今社会发展对农民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实现高一层次的目标为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当年培训实施方案。总之,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整合资源是生机
积极推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企携手”的新型培训机制。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农广校等现有的教学资源作用,不断创新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广泛参与农民培训。建立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队伍,支撑培训工作,形成充满生机的多元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四、激发对象是活力
农民是参与培训的主体,即培训对象,培训活动中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有人气,才有活力。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电台上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用典型事例让农民认识到接受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分析培训对象产业的结构和特色,培训内容贴近农民的心理需求,反映农民的实际需要,侧重向农民讲解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立竿见影的技术,真正受到农民的欢迎。否则农民不愿听,甚至不愿参加培训会,将造成培训工作难以开展而且无意义。
五、培训方式是关键
虽然培训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就地培训、异地培训、远程培训、课堂讲授、现场示范、师傅带徒弟等,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入生产第一线、深入千家万户,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培训新机制,形成 “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模式,把科技成果留在千家万户,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很关键。围绕农业优势产业,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着力推广应用农业生产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先进农业科技,培养一批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等高素质农民,鼓励他们做好技术推广和科技致富示范,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很关键。
2012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