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有效方法 常行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有效方法 常行
一,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的兴衰与财务息息相关,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心,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
财务管理工作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一切涉及资金的业务活动都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
企业的生产、经营、进、销、调、存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制约和检查。财务管理工作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同基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种客观要求。
2、企业的管理从注重生产的管理转到财务管理工作,是社会的进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坚持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抓财务管理工作,既要向生产要效益,又要向管理要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财务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企业的中心目标就是围绕着如何以较小的消耗取得尽量大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节约挖潜、控制费用、降低消耗;通过资金的筹集调度,合力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防止资金的浪费;通过对存活的管理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存货积压,做到经济库存;通过价格的拉动,可以增加企业的收入;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国有资产,并且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龙头作用,就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常行博士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硕士、美国管理学博士 首席人力资源专家。
华为公司10年企业大学、企业管理部、工程部、研发部及营销部的管理生涯,曾多次获华为集团优秀管理者和金牌JOBER称号,具备跨国(德国、荷兰、奥地利、非洲等大项目操作和跨国团队管理经验。
原华为大学高级管理讲师,获优秀管理讲师称号 原任北京某文化科技集团总裁兼CEO(核心创始人)
3、财务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和外部交往的桥梁。
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完整地,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还是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的,因为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与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进行信息交流,例如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都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的经济决策。
通过会计核算,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传递、分类、登记、归纳、总结、储存、将其处理成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然后开展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对未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作出预计和测试。通过这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使企业能够向外界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使投资人进行合理投资,银行做出信贷决策以及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4、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心,财务管理工作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这是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益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的生命在于“活”,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或“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只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是一种客观必然。
5、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找出企业问题的根源,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效果和问题都会通过不同的财务指标及时反映出来,如决策是否得当,经营是否有方,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产品质量及品种是否适合需要,产销是否衔接畅通,耗费是否正常,收入和盈利的取得是否合理等都会对财务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财务部门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经常性的计算、预测、整理、分析、肯定成绩、揭露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工作的6种有效方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实现从扩大外延再生产向内涵挖潜增效益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摆脱困境,实现长足发展的必有之路。如何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作用,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财会工作
财会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企业领导要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财务班子,做到任人唯贤。要更新观念,树立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新观念,使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都懂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财务管理工作意识。
二、更新知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充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第二篇:加强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机关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机关财务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机关财务管理,是依法理财、提高资金效益、建设高效节约机关的必然要求。强化机关财务管理,不仅能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有利于从源头上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一、机关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
(一)对机关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单位领导和人员仍旧认为机关财务就是报销开支、零碎事项,而没有把机关财务纳入到整个治黄体系的中枢地位来考虑。通过近几年的预决算分析,各级机关财务经费开支占整个单位经费开支的比重很大,涉及的开支事项、内容、人员、范围较广,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区别。
(二)个别机关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的心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不符,账务和实物不符,购进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
(三)无预算乱开支、超预算开支现象存在。目前,上级财政拨款水平不及单位开支的50%,一方面给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带来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无预算开支带来了借口。根据
1上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今后单位的各项收支都要纳入预算,经上级批准使用,出现无预算乱开支现象将带来潜在违规影响。
(四)部分日常公用经费开支管理不规范。由于黄河治理工作中应急事物比较多、临时事物安排突然,带来了部分日常公用经费开支随意,经费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是工作特点形成,另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五)财务监督机制尚未完善。表现为上级检查多、突击检查多、被动检查多,单位之间相互检查少、财务管理人员相互检查少、日常经常性的检查少。
(六)机关财务管理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少。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机关财务管理人员出外参加学习、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活动较少,当前财政体制改革步伐推进较快,新知识、新政策、新要求较多,不及时更新知识,很难更好的适应工作要求。
二、提高机关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加强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要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机关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机关财务状况管理,加强资金筹措、投放、使用和分配的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水平和使用效益,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二)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是抓好国有资产管理。严格固定资产购置审批程序,避免盲目购置、重复购置问题。要着力解
决资产管理中的“重购置、轻管理”现象,全面使用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做到账实相符。要定期认真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并及时报告清查结果。固定资产重大或例行维修,必须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列入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要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手续,严格按照规定审批权限进行。对达到规定额度的固定资产处置必须实行公开拍卖,防止资产流失。注重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要特别加强对日常低值易耗品的购置、领用的控管。
(三)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积极采取措施,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反对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将勤俭节约措施落实到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加强日常费用开支控制。一是实行预算审批。经费开支实行预算审批制度,无预算的各项开支不予报销。根据工作需要,需开支的费用,由经办人填写预算审批表,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报财务部门初审,财务部门审核后按权限报局领导审批,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支出。大额开支要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办理,属于报上级审批的,要正式行文向上级局报批,上级局批复同意后方可办理。二是把好原始票据审核关。原始单据由经办人及单位负责人签字后,送交财务部门审核、汇总和确认,然后按权限报批。非正式
发票、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开支项目的发票和无预算的发票一律不予报销,物品采购类发票需附采购清单。领导按权限审核签批后财务部门方可进行账务核算。第三,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例如会计出纳人员的职责分离、经济业务授权与执行人员的职责分离等;要严格把关授权与批准环节,即每项业务都要经授权与批准方可执行;会计、出纳、财产保管人员的各项经济业务必须有合法凭证和完整记录,要对财产和实物的记录实施控制和内部独立检查,并理顺内部报告控制的流程,及时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
(四)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的有效性监督检查,促进科学理财。建立预算执行报告制度,同时实行财务内审制度,每半年组织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开展财务互审工作,达到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检查,切实保护财政资金安全、完整,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五)加强机关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机关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财务会计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有效化解财务风险。
第三篇:财务管理工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工作在房地产开发中的重要性
山东管理学院李凯 2015/7/2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企业财务管理薄弱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因素。必须进一步,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才能促使房地产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
财务管理
融资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开发周期长,筹资金额大,筹资任务重
房地产企业的开发对象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的投入。高额的地价和房屋工程造价,要求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加之开发经营过程时间长,资金,周转率偏低,所以需要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相应的资金筹集任务十分繁重。
2、开发风险大,投资决策分析责任重,要求高
房地产开发活动资金投入量大、管理周期较长,在较长的开发经营周期性,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较大风险。这就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要求其作好投资决策分析,以便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有效地降低风险。
3、开发经营活动独特,成本管理工作繁杂
虽然开发企业产品成本主要由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成本项目构成,但各成本项目的具体内容同开发产品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类型开发产品也因时间、地段而变,使得房屋的成本构成显得十分复杂。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在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中,管理工作的重点过多集中于经济效益方面,而缺乏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刻认识。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是将财务管理定位于记账等基础性的会计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缺乏深刻的认识。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现象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管理效果,而且客观增加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企业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虽然都设立了会计机构,但不少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科学,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弊端,在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今天,仍有不少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财务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而会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必然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3、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
在国内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因无法获得大量的投资,而不得不面临破产的局面。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
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到融资条件、融资环境等因素,而不是仅局限于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由于其他融资方式的应用相对较少,必然会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脱节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大,财务管理工作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培养高素质财务人员
管理层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对财会人员进行适时的知识更新,鼓励财务人员思考和创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
2、建立完善企业会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
建立完善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企业会计机构,加强内部牵制制度。要建立健全涵盖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现金、银行存款、采购、销售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资金的安全。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成本控制系统。
3、优化企业的融资方式,降低资金管理成本
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所采取的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其中借债是最为主要的融资途径。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要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资金管理成本的控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现
阶段所面临的形式,逐步改革与完善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李晓梅.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其防范.大众商务报,2011,9.2张刚明.浅谈如何构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财经日报2015,4.3阮龙海,加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经论坛2014,7
第四篇: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
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
一、问题与成因
随着全国各地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投入力度的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当前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仍具有较强的传统色彩,如体制不顺、人才匮乏、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资金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益。
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追加概算现象较普遍,如我县某重点工程投资概算6916万元,预测概算执行投资额达10122万元,超概算高达40%以上。究其原因:
一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粗糙。各部门在项目决策时,部门利益往往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效益则放在第二位。对于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前期工作不到位、走过场,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在工程实施中随意更改施工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施工过程设计变更频繁;
二是投资控制观念有待加强。建设单位从部门利益出发,通过不同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在项目报批时人为压低工程造价和缩减建设项目,一旦项目批准正式实施,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提高项目档次,造成资金浪费;
三是风险约束机制有待健全。一些部门和单位责任心不强,工作中有章不循,盲目决策,导致项目投资效益低下和投资风险无人承担。目前,没有一个超罚、控平、减奖的办法,虽然《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违反项目管理的有关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有规定,但是具体的操作性和权威性不够,不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
(二)项目管理不完善,削弱监督功能。
一是管理机制有待健全。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模式基本是发改部门审批立项或下达基本建设计划后,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建一个临时性的基建工作班子,实行行政色彩较浓的指挥部。作为非常设机构的指挥部,其组成人员由相关部门临时抽调组建而成,通常缺乏应有的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一旦项目完工,基建班子及管理人员随之被解散,工程项目的一些扫尾工作难以处理,如债权债务清理、会计信息资料的有效保全等;
二是资金拨付环节较多。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尚未在我县的政府投资项目中推行,通常财政部门根据投资计划和项目工程进度从财政基本建设专户拨付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再按工程进展情况支付给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由于资金的拨付环节较多,停滞在中间环节的时间较长。在实际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出现一定量的资金沉淀于建设单位,而财政部门只能依靠工程审价和竣工财务决算等手段进行事后监督,对于已签订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和既成事实的操作,资金的核减显得非常被动和困难;
三是采购招标有待规范。一方面,政府采购与招投标的界限有待明确,尤其对小额工程设计、工程物资的采购,是先经过政府采购,再进行招投标,还是两者选择其一,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如我县某亮丽工程采购灯具价值5万元左右,已经过招投标,而政府采购部门却要求政府采购;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往往对招标文件和投标资质审查过程中把关不严,造成投标人的资质和级别不符合标准,挂靠现象普遍,转包严重,甚至出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多次变更合同,使招标投标过程流于形式;四是工程监理监督不力,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额实行中介机构审定制,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工程款时,必须经过监理签证,而受聘的监理一般听命于业主,支出是否可列入项目投资,等同于由业主操作,监理对工程的质量及投资进度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降低核算质量。
一是会计核算不规范。由于县机关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既没有经过系统的基建会计培训,又没有参加工程的各种招投标,更没有深入施工现场,因此,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同样存在着核算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等问题,如用工资名册代替工程中的人工费等白条现象;在核算中没有遵循设备材料出入库制度,直接列作投资支出;部分建设单位将一些与建设管理无关的费用作为管理费列支;完工但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的景观工程电费支出仍然作为建设成本核算等;有些政府性投资项目没有按项目单独建账,如某指挥部将多个项目合并设立一套基建账套,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在同一账户进行核算和管理,这样势必造成难以正确核算各个项目的投资成本、分析各个项目的投资效益。
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格。建设资金属于专项资金范畴,应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原则,但有些建设单位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资金挪用现象时有发生;有些领导甚至把它作为经费列支的另一个渠道,经常在里边混水摸鱼,将一些非基建支出在基建工程中列支,如租住房的装修费在新建办公楼中列支;另外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严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管理费以项目投资总概算的不同规模分七档进行计算。在对我县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的29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计调查中发现,有11个建设项目管理费支出占工程总概算的2%以上,其中有3个项目甚至高达工程总概算的5%以上;在管理费支出中,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招待费、人员工资、小车费用占的比重较大。在这29个被调查的项目中,有21个项目招待费支出超过管理费总额的10%(根据规定,业务招待费支出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其中有4个项目的招待费支出甚至超过管理费的50%以上。
三是财务人员极缺乏。目前,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各单位没有专职基建财务人员,总体水平都不高,在高等院校中也没有专门设置基本建设会计专业,一般都是从其他行业改行调入,既有经验又懂建设单位会计和工程预决算的复合型人才甚少,难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和参谋作用。比如,在支付工程款时只承认发票、合同的表面程序化,不能判断其内容合理、合法化;工程出现“三超”时,只重视会计核算结果,未提出程序变更的合法性等。
(四)配套管理不到位,制约后续工作。
一是财政财务监管职能不到位。财政部门从1994年9月1日起收回原委托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代行的基建财务管理财政职能,经过努力,对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职能有所加强,完善了基本建设拨款流程,严格按计划和工程进度拨款;加强了工程预算、结算和竣工决算的审核等,但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财政财务管理职能并没有真正到位。财政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出资主体,资金监管职能不到位,必然造成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有:部门预算与基本建设衔接不到位,基本建设预算编制不够细化;政府采购在工程领域推进迟缓;财政对基建项目的参与深度不够,包括概预算设计、实施过程监控等。
二是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缺失。项目的后评价是在项目竣工完成后用一系列指标(如投资环境、工程技术、财务与经济、费用效果、环境与生态等)对项目进行审核,目前,我县的政府投资项目大多数没有开展项目后评估工作,基本处于“重争娶轻管理,没后评”的状况,无法正确评价项目整体效果的预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是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不及时。部分项目竣工决算不及时,特别是一些上级补助项目为了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人为扩大投资概算,地方配套没到位,造成无法验收,项目完成后竣工决算工作跟不上,转固定资产手续办不了,使政府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搁置,如某筹建办建成投入使用已达七、八年,至今却未办理土建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另外,部分公益性项目完工后无接收单位,导致竣工财务决算无法办理,如我县泗溪河治理一、二标段完工后,至今无单位接收,其中亮丽工程维修费、电费、人工费支出继续发生,后续支出通过财政补助解决,为了正确核算投资成本,作为往来款处理。
第五篇: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备课的策略与方法》
◆有效备课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里(时间、精力、努力、物质),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有效备课的关注点
四个方面:
1、课标的理解,教材的把握与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
2、关注学生整体、实际的学习情况,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3、关注教学效益,设计好教学实施方案。
4、关注教师在教学中自身优势的发挥。
◆有效备课的策略
一、明确目标
有效备课要拥有“一课三观”:
1、学生观。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心智特征。2、效益观。学习要讲究效率,追求效益;
3、创新观。要敢于打破教参的束缚,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亮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设计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学”(教什么?)
一学会知识;二学会方法;三学会感悟
2、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思”(怎样教?)
一构思教学设计;二构思教学流程;
三构思教学小结;
3、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有”(教的怎样?)
一是学习有趣;二是练习有得;三是思考有悟
三、反思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问” :
一问自己教学亮点在哪里?
二问学生学习收获在哪里?
三问同行改进之处在哪里?
四、改进教学
1、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助” :
一自助积累;二互助交流;三协助发展。
2、有效备课要做到“一课三心”:
一是“精心”讲课;二是“耐心”磨课;三是“细心”悟课; 要做到 :
一是自主构思教学设计,坚持自己的教学个性,表现自己的学术素养;
二是比较教学方案,在自主构思的基础上,大胆利用、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借鉴他人经验,成就自己的智慧;
三是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做到及时总结,有效积累,深度思考。
◆有效备课的方法
一、备准教材
精选教学内容:
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了解编者思路与写编意图,把握重点、难点。
2、合理舍弃,突出重点。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3、创造性使用教材。
(1)要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动态化;
(2)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生者;(3)选好教学切入点(问题)——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
二、备透学生
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2、认识学生的现实起点,有效预留教学空间。
要思考:
(1)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程度怎样?(2)学生间的差异如何?
(3)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
(4)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
三、备活教法
(一)研究实施过程
●活用教法;●讲求情感;●重视探究;●整合手段 1、选择教学流程。
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教学情境的创设;
(2)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3)问题的生成;
(4)合作学习;
(5)学生的自主体验;
(6)全员参与;
(7)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
选择学习方式,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还可以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
(三)注重教学艺术。
要通过有效的预设,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四)整合教学手段。
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明确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备对教师
1、体现自我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2、注重反思
根据学情不断调整、丰富、优化方案设计,在“反思—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效备课”的建议
一、初次备课,突出自我创作
二、再次备课,借鉴他人成果三、三次备课,通过实践修订
有效备课的内容
1.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提出明确的学生三维学习目标。
2.教学资源
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求,认真钻研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所有教学资源,精选并创造性地整合和使用。要精心筛选例题、习题,使例题具有典型性、启发性,习题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和拓展性。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精心研究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学习。
4.学情
通过恰当的方式(如导学案、作业、谈话等),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设学生学习的起点、梯度作准备。
5.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确定教师应提供的帮助和指导,预设具体的教学环节。
6.教学媒介
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并适时、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7.课堂流程
(1)预设导入:以简洁、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真正起到收心、激趣和点题的作用。
(2)设计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应明确、新颖、有导向性、启发性、探究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3)设计学生活动: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组织灵活多样、实用高效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设计要注重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期,设计好应对措施,以便有效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达到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4)提炼课堂小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5)合理设计板书:教师板书应依据简洁清晰、美观实用的原则,展示课堂教学中的精髓内容,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板书不能简单地列举知识标题,也不能用多媒体演示简单代替。学生板演是板书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充分展现学情,反馈教学效果,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6)科学分配时间:预设各个环节可能需要的时间,突出重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
8.课后作业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分别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实践性等不同层次的作业,指导学生选择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9.课后反思
全面细致地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