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沟通
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沟通
一年级学生的教育沟通
经过学校、老师组织的家长会,我们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加深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为更好的进行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并真切感觉到一个优秀的孩子,与学校与老师付出的辛勤汗水是分不开的,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孩子是我们家长、是我们社会的明天和未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材、都能有作为,这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支持家校联系,让学校和家庭一起来关心孩子,从而形成合力,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培养工作。对此,将我们家长将自己不成熟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
老师,更希望能使学校工作做得更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
首先,对于孩子在这个学期的表现,比上学期有不少进步,对于老师所付出的努力再次表示肯定和感谢!在我们看来,作为小女孩在家庭以外的环境性格相对比较内向,我们也一直想积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活泼、外向些。所以,看到孩子有所改变和进步,很是高兴和欣慰!这是由于老师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例如,当孩子放学回到家,高兴得告诉我们:今天举手被老师提问,并得到了童星卡和鼓励。由此可见,这对于孩子的心理起到了很大作用,被老师认可和表扬使孩子有了更积极的心态,让她逐步地更大胆更积极地产生了表达和表现心理,我们家长为此也感到非常高兴。另外,我们觉得孩子的学习稍微有一点偏科,数学略比语文差一点,这可能跟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关系,每个孩子的智慧与身心成长都有个别差异,所以我们
不要求凡事与别人的孩子相比,但希望能给于孩子树立自信、鼓励点滴进步,对孩子要多赏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外部驱动,尤其一年级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赏识,对此,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特点希望老师能给与相应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现在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未来。因此,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坚韧不拔进取精神的培养,往往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孩子今后做人成才的良好基础!
在家中,我们努力培养孩子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第一:放学回到家就做作业的习惯。第二:按时完成每天作业的习惯。孩子做完作业签上我们家长的签名,我们想今后要更认真些,其
一、在作业上签名这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感觉,让她觉得我们对她的作业是非常看重,督
促她认真完成;其
二、我想在她的作业上写上孩子学习的优缺点及观察到的一些细节,这样能及时反馈给老师,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让她养成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书桌的习惯。
第四:早睡早起的习惯,充足的睡眠。一年级孩子必须保证孩子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八点半睡觉,尽量不超过九点。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极为重要。第五:按时上学的习惯,尽量不迟到,以养成孩子守时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在以后的孩子学习、生活中,我们作为家长尽量选择机会多与孩子聊天、交谈,了解孩子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创造一个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为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再者,我们也会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里学习和生活表现,我们也能够知道孩子在学校 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每位尽心尽力的园丁辛勤的栽培,教育好孩子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努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第二篇:一年级学生教育心得
一年级学生教育心得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然后,进行反复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彩笔、铅笔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然后说,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如果真的装错了,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顿时,掌声齐起,最后让大家讨论,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学生们辨明了是非,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在这学期中,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篇: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
培养一年级学生常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正是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也是他们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此时,教师应抓好学生的常规,不懈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习惯。
课堂常规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课堂常规的培养过程是反复的,是一次又一次加强的,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不断地反复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一)明确常规,做好示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明确常规要求,让学生清楚知道上课时我究竟应该怎样做。因为一年级的自理、自律能力比较差,我们只 有将要求提在前面,提得具体细化,有可这样的引导我们的孩子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
(1)上课上课铃声响起,学生应停止说话和活动,快步走进教室,安静坐好等老师来上课。教师应该在铃声响起前,来到教室门前候课。教师走进教室后用自己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和他们进行交流,告诉孩子们注意力要集中起来,开始上课。师生问候时,教师要精神饱满,给学生做好示范和榜样,吸引学生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2)听课上课的时候,要求孩子能够坐正,眼睛盯着老师专心听讲,养成边听讲边思考的习惯,不懂的地方等老师讲完可以
举手问。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要养成仔细听的好习惯,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或是补充,要等同学讲完后再举手发言。上课的时候,不
要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要想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要做到专心致志。
(3)发言课堂发言时应该先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再站起来说。发言时身子要站直,声音要响亮,要把话争取说完整,口齿清楚。说错的时候不要紧张,教师应给以鼓励,让他再说一遍。在课堂上,如果听见同学发言中有错误,不能嘲笑别人。
(4)读书学生读书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做到“头正,肩平,足安”,眼睛离书本一尺。两只手捧着书的左右下角,书要稍稍向后倾斜,做到不指读。学生个别朗读的时候,要求起立站直,书的位置在胸前,不要遮住嘴巴。朗读时声音要响亮,要学会读出语气来。
(5)书写在写作业前应该提醒孩子先看清楚本子号码再写,书写时要求一笔一划不马虎,尽量不用橡皮擦。开始作业时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实物投影,或在黑板上做格式示范,帮助孩子弄清作业的格式。在做作业的时候,养成孩子认真读题目,读懂题意再答题。写作业时要注意做到“三个一”。教会学生做好一题就要检查一题,发现有错误立即改正。
(6)下课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预留1-2分钟提醒督促学生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后,再走出教室休息。课间提醒学生先上厕所,再休息或活动,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二)抓好细节,树立榜样课堂常规的培养在于教学过程中抓细节,细节之处的培养是基础,课堂常规的培养就是从点滴开始的,比如读书时,就要教给学生是怎样拿书,读书时站姿、坐姿,以及写字的执笔姿势,方方面面的细节都需要教师进行培养、训练、检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勤于表扬学生,以表扬带动其他的学生。当学生在课堂上稍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改变是有回报的,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常规的训练是在反复练习中才能形成,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地从细节入手,给孩子讲道理,在反复训练中使常渗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自觉规范的行为。
(三)积极沟通,争取配合学生的成长单单依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与家长交流和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发挥家长的作用,为孩子常规的培养争取有利的因素。教师可通过家长会或者是个别谈话让家长明确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可以就低年段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适时向家长提出一些合理建议,让家长有方法可循,更好配合学校的教育。
合理建议如下:
1、课本包好封面,按要求写上班级和姓名。本子上按规定在左上角写好编码;
2、每天带齐必备的书本和学习用具,并按要求放进书包和文具盒里;
3、文具做上记号,丢失后能及时寻找到失主;
4、给孩子准备的文具要注意实用性;5向孩子提出爱惜簿本和文具的要求,实行“以旧换新”。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所以,我们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老师一定要及时督促,适时提醒,定时检查,“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孩子将良好的常规、习惯内化为个人素养。
第四篇:浅谈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
浅谈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
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小学 何凤英
今年和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同一间办公室,经常听到她抱怨这班学生的习惯差,难以管理。而且经常有他们班学生一大群堵在办公室门口,大声地告诉老师,谁打人了,谁骂人了,谁推人了,谁又拿人东西了,这样的场面真的很难看,也影响其他老师的工作,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危害十分大。我记得自己第一次代一年级时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老师想尽办法只能让他们安静地坐十分钟,接下去的时间他们就在下面群魔乱舞;上课一提问,孩子们不举手而是争着回答,甚至还有孩子直接冲上台跟我“当面交流”……这些都让我哭笑不得。
而第二次代一年级时,吸取上次代一年级的教训,请教了代一年级有经验的老师,研究了教材,我对学生专门进行了一周的入学教育,从认识同学、学校,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培养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入手,使所代的一年级二班开学不久就受到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表扬,说从没遇到一年级小朋友表现这么好的。
如果不重视入学教育,学生就散乱;而进行了专门的入学教育,学生就让人省心,而且会受益一生。由此可见,对于小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的一种制度,应该成为启蒙老师的一种习惯,更应该成为被学校教务领导重视的一项工作来抓。
既然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如此重要,应该怎样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做好调查研究和新生报到的注册工作
分析来自各方面的有关每个学生的资料,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家庭结构等。尽快认识和熟悉学生,了解他们的言行表现及行为特点,以便走进孩子们色彩斑斓、独特而又神奇的希望绿洲——心里,做好有针对性的启蒙教育。
二、重视心理方面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孩子们心里没有底。作为一年级任课老师,首先要带孩子们熟悉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活动,了解一年级课堂作业及考试等情况,从而让孩子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接着教师要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明确自己的任务,让孩子们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自豪,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学习和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同时要培养孩子承担任务的意识,形成接受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三、培养纪律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适应上,要着重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新入学的小学生,最初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很不适应。上课时随便说话,坐不了一会儿便左顾右盼,甚至来不及举手报告便跑出去上厕所的情况均有可能发生。对此,老师在入学教育时就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可以,怎样做不可以,要耐心进行帮助、指导和训练。要通过具体行为规范的讲解和示范,使小学生逐步懂得按时到校、专心听讲、上课不能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的道理,并通过表扬、提醒、暗示和竞赛等手段,帮助小学生形成新的动力定型,以适应学校规章制度所提出的要求。
四、学习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的孩子们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轻轻松松获取的,进入一年级,每天都要上六七节课,课堂上还要精力集中,对于天性还爱玩的他们来说实在不易,甚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怎样让一年级学生爱上学习呢?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学习的目的,但这并不能完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他们爱玩,课堂上我们就多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调动他们的情绪,也讲讲故事抓住他们的耳朵与眼球。一年级的孩子有些自我,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因此我常常及时发现他们的一些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也常常摸摸他们的头让他们在课堂上安静并认真起来。而且经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对儿歌、童谣非常喜爱,再长再难的儿歌,顺口溜都记得住。于是,我把一些习惯变成了顺口溜,如:
1、预备铃响进课堂,看看课表做摆放,书本放在左上角,头朝左边静息好!
2、写字要有好姿势,这样身材才能好,书写做到三个一,一个都不能忘掉。
3、小书桌要休息,小椅子放在下,上课才能再坐它。
4、安全放在第一位,上下楼梯要注意,走楼梯时靠右行,走路要静悄悄,影响他人可不好。栏杆危险我不爬,楼道中间我不跑,同学团结真正好,不争不吵关系好。……那些顺口溜让孩子们记住,到时老师或同学相互一提示,孩子们便会自我纠正举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效果十分好。
正常来说,一年级学生当以表扬鼓励为主,少一点责备,但哪个孩子不出错?而“惩罚”出错误的学生是个非常威严的问题,容不得半点冒昧。一次好的“惩罚”能使出错误的学生幡然悔过,而一次错误的“惩罚”却能构成师生感情的严重对立。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每一个“惩罚”的方式要慎之又慎。通常,我通常用“罚静思”、“罚唱歌”、“罚背古诗”等方式,那样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贴近一年级学生爱做游戏的心理,学生乐于接受,咱们的教诲也能取得适当的效果。
五、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倾听习惯、注意力、表达能力。一年级新生突出的问题是不会倾听,老师讲课还好一些,学生一发言,其他学生就都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只顾做自己的事,不懂得从他人的发言中获取知识、得到启发。要解决这一难题得让学生明白倾听他人的发言是对人的一种最起码的尊重,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让他重复老师、同学刚才所说的话,并通过一些游戏如“悄悄话”进行强化,尽量多提供让孩子复述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倾听。
只有教过一年级新生的老师才知道,课堂中最难的莫过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全班的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上完一节课是件多难的事。上课时,总有学生在做一些如玩手、玩橡皮、找同学说话等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得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的一些常规,在课堂中坚定不移的执行,并尽可能设计多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游戏、故事、竞赛来提高和维持孩子们的注意力,只要学生有进步,就应该积极地表扬。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应作好“打持久仗”的准备。
不敢表达、表达不清、表达方式不对是一年级新生学习中的又一大障碍,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能用普通话响亮地说话,不管他说得怎样,都应得到热情的赞美,并努力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从而让孩子们体验到表达中的快乐和成就感。鼓励孩子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说一段话,能把他身边发生的事情讲清楚、道明白。只要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敢于大声说话,表达能力才能提高。
六、自理能力的培养
进入一年级后,孩子们不仅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还要能独立解决原来由幼儿园老师帮助解决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入学后要关注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除了吃饭、穿衣外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如收拾书本、清理书包等;要学会打扫教室、抹桌子这些简单的劳动技能,懂得讲卫生和注意保护自己等。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做事干净利索,不拖沓。
七、交往能力的培养
孩子来到小学,面临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与新伙伴和谐的关系是很重要的。一年级新生社会化程度不高,他们在群体中习惯接受他人的帮助,而很少想到帮助别人,有了纠纷常常求助于老师,缺乏自行解决矛盾的能力。因此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主动和不相识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谦让些,还可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办法,如玩游戏时进行轮流、猜拳等方法。学会夸奖别人,会对别人说“对不起”,与此同时,要让孩子们学会与老师沟通,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告诉老师。
八、建立班级的自我管理机构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观察和了解,把一个班三十几个孩子分成五六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让他们自我管理,进行小组记分竞赛等,着力于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而且,每人分配一项具体的班级事务,比如谁负责关窗户、谁负责课前检查学具摆放、谁负责放学前检查桌框清理等等,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也可以促进孩子们将一切在监督下养成习惯。坚持开好每天一次的晨会和每周一的班会,对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和指导。多与家长沟通,需要家长配合的,要得到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对于孩子在家的表现也多一些了解和评价,使孩子们校内、家里一个样,为自己坚持好习惯,为将来改掉坏习惯。
九、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
孩子们在幼儿园时,上下学都是家长接送的,许多事情都是老师帮助完成的。到了小学一年级,许多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做,因此我们要从上下学的交通安全、课间和体育课的活动安全,日常饮食安全、水电安全、用火安全等方面进行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的教育,让孩子们懂得自我保护。
入学教育对孩子来说不是小事,也不是两三节课就能完成的,老师们不要操之过急,要采取科学稳妥的方法,学生有进步及时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学生才有成就感。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并为将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不仅一年级学生开学时应安排专门的入学教育,而且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应适当安排入学教育,为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作者姓名:何凤英
工作单位:平凉市泾川县城关教育办水泉寺小学 联系电话:***
第五篇: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本站推荐)
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教育不容忽视
从学前班升上小学一年级,是儿童生活的一个新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把握好这一开端,使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明白为什么上学?怎样上学?上学以后干什么?最终成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就此,我谈一下对新生一年级学生的入学教育。
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新生入学后,教师不必急于上课,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下学校,让他们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上课?怎样读书?怎样做游戏的。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学校,知道学习也是很有趣的。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讲课时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去强化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远大理想
为了使小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讲入学教育第一课时,可指导学生认真看图,浅显的让学生自己说,稍难的老师加以指导,最后老师总结使学生懂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包括汉,满,回,苗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我们的少年儿童是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成长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把我们的大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实现理想从小就必须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然后联系实际,鼓励小朋友自己发言,我们为什么上学,长大了干什么?现在应该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培养良好习惯 茁壮健壮成长
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上课时要认真听,仔细看,积极想,想好了再举手。同时,还要保持正确的坐、立、读书、写字等姿势,并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编成儿歌加以巩固。如:看书写字,注意姿势,不弯不曲,离书一尺,坐得端正,预防近视.”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教育
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教育
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此外,还得遵守校纪校规,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作为家长,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
(一)行为上的准备
行为上的准备包括: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时间观念、文明行为、正确举止
(1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孩子在幼儿园里每天都有午睡的习惯,上了小学就没有了,因此,在上学前两个星期就可中断孩子的午睡习惯,以免孩子上课时打瞌睡。另外,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的身边,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如今将要到一个受纪律约束的环境里,家长要以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在学校要遵守纪律,上课专心听讲,不能玩东西,不与同学说话,发言时要先举手,老师同意了再讲。排队、上课时行动迅速,不带零食或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到校。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包括:要按时到校,不能迟到;放学后,如无家长接要按时回家,不要在路上玩耍;回到家先做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后再玩,不能边玩边做。另外,还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3培养文明行为。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要尊重长辈和老人,要关心弱者和需要帮助的人,要会用礼貌语言,即:“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父母除了讲道理教育孩子外(比如在车上鼓励孩子给老人、给病人和比自己更小的孩子等让座;或在孩子出现不文明、不礼貌行为时,及时制止),更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用自己文明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尤其要教育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老师是很辛苦的,又是长辈,所以对老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同学是学习的伙伴,每天在一起学习,大家要团结友爱,学生上、生活上谁有困难要互相关心、帮助,谁忘了带学习用具,要主动借给他,在学校里不要与同学闹矛盾,更不能打架驾人。家长可以讲一些科学家、伟人或英雄小时候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事,引导孩子向科学家、伟人和英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4 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站、坐、行姿势。要求孩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还可以让他背几句谚语作为自我要求。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孩子看书、写字时,身体要坐直,眼睛距离书本需一尺左右,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前距离桌子一拳。决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看书学习一段时间后,要到户外走走或望望远方,以保护视力。现在有些孩子年纪小小就戴上了眼镜,就是因为不注意视力保护,看书、写字等习惯不好造成的。需要补充的是,孩子在家吃饭时,家长最好要求孩子与大人同桌吃,不允许他边吃边玩,更不允许端着碗到处走,这不但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物质准备
(1)学习用品的准备。刚入学的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影响,注意力较容易分散。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准备笔、尺、书包、橡皮等学习用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能产生影响孩子学习的不利因素。例如,孩子用活动铅笔,笔芯一断,他就会停下来慢慢按笔芯。一个功能繁多的文具盒,对孩子来说,不亚于一样玩具。
(2)为孩子安排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购置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不要将孩子安排在与电视机同屋的房间,要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3)为孩子订购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如《小朋友》、《好儿童》、《看图说话》及一些孩子易懂的童话书等,要培养孩子爱好书的良好习惯。父母也可天天给孩子讲故事,以引导孩子自发的看书。
(4)买一把圆头剪刀,让孩子学会剪东西。家长可教孩子剪一些简单图形,这样孩子入学后,就不会对上课剪东西感到困难了。
(5)为孩子准备一块抹布,让孩子上学后有参加学校劳动的工具。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要适当安排孩子做做家务,比如,教孩子学会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洗手帕、洗袜子等。
学习上的准备
(1)教会孩子写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父母的名字和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家中主要成员与自己的关系。
(2)教孩子会数100以内的数,数出20以内实物个数,会写简单的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要会口算得数在10以内的计算,做到脱口而出。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家长要教孩子多讲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唱儿歌;带孩子上街、进公园、去作客时,要引导他观察树木、房屋、动物等的形状、颜色,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并让他说出来,回家后或事后可问他能否说说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也可让孩子练习说说简单的看图说话。平时,家长应多与孩子对话,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古人说:“养其习于意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为其一生的大业奠定了基础。作为家长,不仅应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并以身作则,促使孩子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1、学习用品的整理
通过一些小事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识字不多,入学2~3周内,家长可帮他理好书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带的物品。3周以后,家长可站一旁引导孩子如何理书包,例如:教孩子将第二天要的本子、试卷理在一起,放进一个塑料袋,其它各学科书分档归类,剪刀、胶水、短绳之类,可放在书包侧袋中,以免弄脏其它书本。一个半月后,家长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有些家长将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估计得太低,对孩子不放心,一见孩子理不好书包,或理书包动作太慢,就索性代劳。久而久之,常由家长包办一切的孩子,易显得毫无主见,时时处处都要依赖家长。因而,可家长可从旁指导,另外,一年级孩子极易弄丢学习用品。针对这一点,家长可帮孩子在每件学习用品上均写好名字,对于一些无法直接书写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写在小张纸上,再用胶纸贴好。家长要让孩子从思想上自觉地爱惜学习用品,自发地管好学习用品。为避免孩子上课时开小差,家长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用品带至学校。
2、日常行为规范
从早上起床到到学校,从课堂学习到课间休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问”也不少
(1)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孩子有条有理地安排早上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上学时间,做到上学不迟到。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家长应督促孩子按课表理好书包,将第二天要穿的衣物叠好,放在身边。孩子早上的时间较为紧张。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再加上有时学习用品尚未理齐,至使匆忙上学时,拉下了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而且,由于早上匆忙准备,有的孩子还不能保证早餐,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常此以往,孩子易养成丢三拉四,做事得过且过,缺乏统筹安排的坏习惯。因此,家长教会孩子安排好早上的时间很有必要。
(2)早上到校后,孩子可做一些学习的准备工作。诸如:整理好晨会或上午第一堂课的学习用品,将要交的本子放在桌上,然后,可背诵一些优美的儿歌、古诗,同学们也可讲一些听到的、看到的新闻、故事,老师会从旁引导大家讨论。
(3)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课堂上的。上课时,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遵守上课的纪律,不插嘴、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不随便离开座位。怎样才算认真听了课?家长可从这些方面进行检查: 孩子回家能否轻松地完成作业,以及作业的正确率;家长可根据上的课,提一些问题,看看孩子的反馈如何;孩子能否将课文读通;家长还可查一下孩子的书上是否有乱涂的画,乱写的字。此外,不少学校一年级学生还有对家长开放日,这一天,家长不要忘了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
4)学校里每节课后都有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一般为10分钟。这段时间供学生上厕所和休息片刻放松神经。为避免孩子下课贪玩,上课要上厕所的情况,家长应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在下课上好厕所,合理安排下课时间。此外,课间时,学生应在上一堂课一结束,就迅速理好下堂课的学习用品,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上课的前几分钟,孩子就不会因忙于找书而影响听课。由于课间休息时间不长,学生可在这段时间散散步,做一些轻松、简单的小游戏。相反,进行剧烈的运动,将会影响上课前段时间的听课。
下面附两首孩子在2分钟预备铃时念的儿歌,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也可教授。
上课儿歌: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放在桌子上。上课专心听,小手放腿上。发言要举手,声音要响亮。
读书姿势儿歌:读书时,要注意,肩放平,身坐正,眼睛离书要一尺,养成读书的好姿势。
5)午间休息。这段时间主要供孩子吃午饭及休息。吃完饭后,有的学校会安排孩子看电视节目,如“动物世界”、美术片等或者组织一些集体游玩活动等。此外,学生还可在这段时间里,看看书,玩一些游戏。
3、作业与成绩
家长要从孩子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一年级学生做作业,需要家长主要抓他们做作业的习惯。孩子做作业,第一要注意他们的写字姿势;第二,要规定他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完,不能拖拉,不能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这样,孩子是很容易分心的,长久下去,就会养成作业拖拉、效率很低的坏习惯。孩子做作业,不仅要求正确率高,还要求字写得端正,簿面整洁。做完后,要每题读三遍,以检查作业质量。有的家长见孩子做作业太慢,错误率高或不会检查,就忙着帮孩子忙,这样非但帮不了孩子,还会养成孩子依赖大人的坏习惯及马虎大意的毛病。
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孩子的成绩。孩子测试成绩的高低,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每个孩子自身情况不一样,因此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也不同。如有的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太贪玩、缺乏毅力,这就需要家长严格要求,教育孩子认真对待学习;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则是由于接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利用多次复习的方式补缺补差。针对不同的原因,家长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父母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绩,既要鼓励他们取得优良成绩,也要允许他们有失误,要理解、尊重孩子。如不问青红皂白,采取打骂教育,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甚至会造成他们弄虚作假。家长要从孩子实际出发,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
4、品德修养 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对孩子的教育,决不可重智不重德。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却视而不见,不加以重视,反而一味迁就,致使他们的孩子怕吃苦,没有劳动习惯,处理问题“以我为中心”,对同伴不谦让,不愿帮助有困难的人,对集体不关心。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难与人协作,而且脆弱的心理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孩子的品德修养需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如第一次借同学东西不还,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次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引起重视,决不可迁就,在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说服引导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古语说:“爱子,教子以义方,弗纳承邪。”爱孩子,就当用道义、规矩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歪路。
家庭教育只有与学校教育同步,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进校后,应先了解学校的作息制度,据此安排好孩子有规律的生活,而且要随时了解学校及班级对学生要求,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养成自觉学习、遵守纪律的习惯。另外,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倡导孩子的文明行为作表率。家长要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和社会公德,要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环境卫生,爱护公物。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不要随便给零花钱,要注意引导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有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下,才会在孩子人生的初期就培养起他们各种好习惯。
老师说话认真听,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看老师,举小手,学老师。
提出问题多动脑。
对人讲话有礼貌,相亲相爱真欢喜
好学生,要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称呼长辈要用“您”,与人见面问声“好”。
要人帮助先说“请”,得到方便“谢谢您”。
分手告别讲“再见”,向人道歉“对不起”。
人家说声“麻烦您”,你要回答“别客气”。
对人讲话有礼貌,相亲相爱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