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5篇

时间:2019-05-13 18:4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一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南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学焦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其核心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三农”问题之外做文章,着眼于减少农民,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南溪作为地处西部内陆的丘陵农业县,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不失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工业化发展为农民“进厂”创造了条件。

近年省市先后提出工业强省强市战略,处于成渝经济带次区域中心和宜宾、自贡、泸州三市交界处、又具有长江水运优势的南溪,必然成为承接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工业转移的目的地。同时,《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及到2020年总体规划纲要》将南溪县的罗龙镇、裴石乡规划为宜宾重点工业发展带的核心。这些都为南溪发展工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2007年,南溪县以超常规举措推进“五年内打造百亿工业大县”进程,制约工业发展的要素瓶颈逐个破解。罗龙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采取市县共建模式正式组建,《罗龙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完成了罗龙工业集中区1.96平方公里土地规划调整。随着工业平台的搭建、长江航道整治、宜南快速通道、宜泸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顺利建设,南溪在宜宾甚至川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工业配套条件正在凸显,五粮液、丝丽雅、天原等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南溪。未来几年,人才需求将是南溪发展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南溪县现有的县情需要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南溪现有人才资源匮乏,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占社会从业人员的18.2%,比第一产业少37.1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少8.3个百分点。

(二)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变型”奠定了基础。

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是发展生产,而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目前,南溪县农村人才库储备各类人才1万余人,其中种植业5250人,养殖业2996人,工程技术类仅1085人,经济管理类仅487人,运输业仅430人。以市级试点示范新农村罗龙镇长江村为例,全村劳动力(18-60周岁)1357人,但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仅有164人,取得农民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不到150人,所占比例不到15%,全县的水平还相对更低。当前,打工经济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农民从“田间”跨入“车间”,从传统农民变为“产业工人”,从封闭的内陆转移到沿海开放地区,解决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先进技术,积累了管理经验,不少人返乡后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把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方法带回本地,在家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第三,劳动力培训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从近几年南溪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特别是自然条件较差乡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广州万帮鞋业有限公司,南溪人在当地形成了上千人的“南溪村”。2007年,南溪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1.2亿元。

(三)城镇化建设为农民“进城”拓展了空间。

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而且方方面面也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这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更多迁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如不加快培训实现再就业,将会带来大量尖锐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二、整合资源抓住关键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化转移

(一)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领。

南溪县教育资源丰富,全县有职高1所,普高5所,各乡镇均有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居全市前列。在劳动力培训中,可以结合“农民工培训工程”,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因人施教。一是实施多样化办学。对农民工的培训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二是层次化办学。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三是多元化办学。一方面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学校和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合作,实行“定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

(二)整合组织资源强化中介职能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出口。

在资源配置上,要整合政府部门、劳务中介组织、信息部门等社会资源,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推介和劳务信息的搜集、发布等工作。在管理体制上,要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促使各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形成全社会都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展对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摸底。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利用农业、统计、民政等部门的资料,分类建立了农民档案和农村劳动力求职、就业跟踪管理台账。二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从市场需求出发,打造类似“川妹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三是加强劳务输出跟踪服务。建立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定期联系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到劳务输入地同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在当地企业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用人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四是注重培育中介市场主体。要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就业部门公共职业中介机构作用的同时,积极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政策,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方式,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举办、领办、创办各种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建立更多的服务载体,开辟更宽的服务渠道,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培训、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五是强化宣传和营销。整合行业优势,放大行业亮点,打造行业品牌,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把劳务品牌推向国内劳务市场。

(三)整合发展资源强化经济实体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南溪县三次产业比为 29.5:37.2:33.3,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一二三产业结构还需大力优化。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拓宽就业平台,就近、内部消化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

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强县。第一,抓住市委、市政府构建沿江工业走廊的机遇,完成罗龙、九龙两大工业集中区规划并加快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建设,以优越的工业发展条件,吸引市内外企业产业转移、宜宾新上工业项目入驻园区。第二,壮大现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化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促五粮液药业做大做强,加快红光制药、文龙药业、仁和中药饮片等企业发展,形成医药产业集群;扶持天蓝公司、北方红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建成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钠盐基地和精细磷酸盐生产基地,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利用原军工企业的人才、技术、资产、市场等优势,促进红光机械、南山射钉、恒旭铝塑等企业扩大再生产,壮大机械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丝丽雅集团扩张项目,吸引沿海纺织企业,培育发展纺织业,发展壮大纺织产业集群;以豆腐干证明商标和申请原产地保护为手段,扶持豆腐干企业技术改造和扩张,发挥南溪酿酒业的传统优势,引导酒类企业扩能技改,提升酒类企业竞争力,做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一路二水三产业”为切入点,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扶持富民白鹅、文龙药业、徽记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一批新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优质无公害蔬菜、种草养畜(禽)、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力争进入全国“蔬菜发展核心区域”,以“四川白鹅”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0亿元,建立优质水果基地8万亩;因地制宜发展好蚕桑、西瓜、竹笋、中药材、大豆、水产等特色种养业。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认证,培育5个以上省级绿色无公害品牌。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小城镇。一方面,依托工业园区、道路、码头、港口,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挖掘县城对第三产业的辐射功能。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和建设,新建一批专业市场,实施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吸引周边第三产业项目入住南溪。同时,依托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促进金融、保险、信息、房地产、餐饮、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三、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好务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健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坚决查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问题;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给付保障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促进农民工较多、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矿山等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对因拖欠工资、工伤待遇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视情况减免农民工个人费用;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会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实施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让那些已连续进城务工经商多年的劳动者定居下来。同时,搞好三项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不缺位。一是做好信息服务。设立用工信息网点,或雇用长年外出务工农民为特聘信息联络员,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集和反馈,建立用工信息预测预报体系,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用工信息网络,避免劳动力务工的盲目性。二是做好法律服务。通过律师协会、劳动部门等协调解决劳资纠纷,积极为劳动力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集中力量解决好拖欠和克扣农民工资、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和职业病防护无保障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搞好证卡服务。为了方便流动中的务工人员办理各类证件,公安、劳动部门和乡镇等可将办公桌摆到汽车站、码头、港口或农村院坝,以方便务工人员办证、换证。另外也可在外出务工人员聚集较多的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开设办事处,受县内相关部门委托代办各种证件手续,如临时身份证、边境证、生育证等,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

第二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1部分:判断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0.0分)

1、专家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不需要再转移了(5.0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数量每年都是上升的(5.0分)

2、户籍制度改革的最根本内容是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福利因素(5.0分)

3、专家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20%(5.0分)

4、目前农村劳动力已不再呈“无限供给”的状态(5.0分)

5、第2部分:单选题

(共5题,共25.0分;默认单题0.0分)

1、根据

2007年的数据,选项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是()(5.0分)

讲座中提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案例研究的是()省市区的情况(5.0分)

2、专家认为从1990年到205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变动趋势总体来说是()的(5.0分)

3、根据2007年珠三角地区农户收入来源的数据,()占农户收入比重最高(5.0分)

4、下列选项中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最高的国家是()(5.0分)

5、第3部分:多选题

(共5题,共50.0分;默认单题0.0分)

1、根据1983-200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数据,劳动力迁移数量同比下降的年份是()年(10.0分)

劳动力迁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有()(10.0分)

2、专家提出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包括()(10.0分)

3、4、专家认为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建立灵活劳动力市场的障碍有()(10.0分)

5、农村劳动力已不再是“无限供给”的表现有()(10.0分)

第三篇: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农民收入偏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农村交通不发达,公路建设滞后。所以,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重庆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方财力薄弱。重庆市2009 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681.8 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省的六分之一,上海市的四分之一。2009 年末,重庆市40 个区县有18 个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在100 亿元以下,最低的城口县仅为20.89 亿元。19 个区县财政收入超过10 亿元,10 区县财政收入低于5 亿元,最低的城口县仅为1.73 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市上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大加快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速度,但由于我市区县财政薄弱,且地方发展不平衡,农村公路发展极不平衡,“一圈”和“两翼”差距大。“一圈”区县由于底子相对较好,建设任务相对轻,地方财力较强,乡镇通畅和行政村通达完成进度快;而“两翼”(库区及武陵山区)区县面临建设任务相对重(特别是三峡库区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其乡镇及村道需要重新规划建设),地方财力很弱,乡镇通畅和行政村通达完成进度慢,农村公路建设明显滞后。

建设难度大。重庆直辖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交通网络骨架基本形成,但由于我市交通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历时欠账多等原因,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大部分“两翼”区县的农村公路多为新建),且我市地处山岭重丘区,少平地,而多河流、高山,农村公路建设单位成本大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如自然条件相当差的国贫县城口,按山重四级路标准修建通乡公路,平均每公里建设成本就达到158 万元。而一般平原地区如甘肃新建工程成本平均每公里为40 万元,如为原路改造造价更低,中央补助资金就足够了,地方财政不补一分钱。

基础较差。“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们群众的出行日趋方便。但由于三峡库区农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等待三峡工程决策用了15 年,移民搬迁安置复建用了15 年,黔江地区是否从四川划出来,中央的决策一直不明确,上级投资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库区、武陵山区农村交通事业大大落后。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中东部地区相比,重庆仍有较大的差距,截止09 年底,乡镇通畅率97.8%、行政村通达率96.2%、行政村通畅率51.7%,均低于全国和中、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行政村通畅率低于全国平均数26 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数46个百分点、低于同处西部的陕西14 个百分点。

二、重庆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央对重庆的定位。作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为主线,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重点,以建设“五个重庆”为载体,重庆要在2017 或者2018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重庆经济建设包括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机遇千载难逢。今年“两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交通运输部衔接工作,李盛霖部长明确了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期将进一步加大对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

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9 年,重庆经济加快回升、持续向好,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9%,单位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重庆排名全国第九,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重庆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财政投入将得到有力保障。

骨架公路网基本形成。

重庆直辖以来,一是重庆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500 公里,“二环八射”高速路网基本形成,“三环”、“十联线”工程正在全面展开;二是县际公路建设基本完成,解决了区县间不通公路和路况差的问题。重庆公路建设取得了“五年变样、八年变畅”,“八小时重庆”,“高速公路提速十年”等一系列成绩。重庆公路网基本形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材料运输、大型设备进入等提供了条件,无疑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

群众积极性高。农村公路作为统筹城乡的基础,将直接惠及当地群众,且采用了“ 一事一议”民主抉择机制,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修路积极性高,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群众基础。永川、铜梁等区县涌现了捐资上千万元修路的企业和捐资超过500 万元修路的个人等先进事迹。

三、重庆农村公路发展模式及发展思路

争取国家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回报与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投资回报性质和形式不一样,农村公路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的是社会效益、间接效益,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需要从全国人大立法到国家规划,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逐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公益性设施的投入,力争中央投入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比例逐步加大。

实现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在燃油税改革后,应加快配套改革步伐,确立农村公路建设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要明确发展改革、财政、交通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实现权责一致、事财统一。同时,统筹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等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且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行业行为向社会行为转变。农村公路作为公共非营利性产品,只有投入而无产出,按照奇帆市长“三平衡”理论,投入-产出不能平衡;如果只是交通行业一家努力,肯定做不好,需要发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农村公路发展。主要措施有: 一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的国家大政方针,积极引导企业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对作出贡献的企业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予以支持;二是引进民间资本,以土地使用权、景区开发区、资源采集权等作为投资平衡点,以解决人民群众的负担。

提高前瞻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地调研,以服务群众为基础,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道路等级、建设质量等方面尽量一次到位,实现“ 路通客车通”。

协调发展。为确保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平衡性、缩小地区差异,一是在补助标准方面体现差异性,向经济欠发展特别是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 二是按照“ 结对帮扶,结穷亲” 等措施,“一圈” 从资金、技术等当面帮扶“两翼”地区发展农村公路。另外,要确保农村公路协调发展,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落实人员、机构和经费,推动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社区2009上半年统筹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

**社区居委会处于石门县城城乡结合部,总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丰富,其中有山林面积近350亩,原耕地总面积近1350亩。社区划分6个片,下设24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716户,总人口3180人。全社区劳动力为1226人。

上半年来,社区依托重点工程建设求发展,拓展就业门路,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网游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转移外省就业的有102人,省内外县就业的30人。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依托在社区内的电厂安置70人,在县城里的医院,超市等三产安置21人。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就按上述途径安排了50名还乡人员。三是自主创业。社区内有上规模的养鸡场2个,养猪场3个;原新双居委会书记张宏金把触角伸向县城,夫妻两开设了安踏运动鞋专店,安置本社区8人就业上岗。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实组织机构,强化领导

成立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社区总支书记杨华平任组长,居委会主任马业青为副组长,并明确专干,做到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居支两委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社区制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本社区积极发展养猪养鸡场,以典型带路,进一步扩大影响。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社区依托金城驾校开展驾驶员培训,共培训20人,这次还乡人员中就有4人经过培训后,在县城开的士。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特别是我社区,靠近县城,有在县城开店,开的士,务工的优越条件。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近几年我社区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有35人。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自上半年以来,我社区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1%。输出劳动力转移本地就业占劳动力总数26%。外出劳动力,每年的收入均在万元左右。在县城务工人员每月收入也在800元以上;至于那些自主创业,办养鸡场、养猪场,开超市的老板,更是建起了小楼,开起了小车,步入小康水平。从社会效果看:

1、发展了效益农业。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2、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在城务工,部分农民在镇上或城里购买或租赁住房,在城镇里生活,我们社区的张宏金的示范作用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也是实实在在的。

3、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从田头走向工厂,从农村走向城镇,从依赖土地走向自主选择就业,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途径。

重活 调教初唐 异界之极品奶爸 魔兽剑圣异界纵横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李刚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2011.10.18

我市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市委书记李刚出席并作重要讲话。他要求,破除“轻视”、“片面”、“单一”观念,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为实现巴中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作书面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耀学,市政协主席熊光林,省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洪流等出席会议。李刚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近年来,巴中教育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民办教育蓬勃兴起,学前教育有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藏区“9+3”免费教育有效实施,中职教育规模明显扩大,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推进了国民素质提升、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凝结了老师们、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李刚指出,目前,全市教育总体上正处于升级转型阶段,但还存在重普教、轻职教,人口多、人才少,基础教育强、高等教育弱,城镇超大班、农村超小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市教育升级转型必须闯过的难关。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一要破除“轻视”观念。目前,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发生了偏移,部分学生轻视读书,部分地方轻视教育投入。要深刻认识到,对巴中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才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教育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二要破除“片面”观念。要防止只注重人才教育,而忽视人格教育、人文教育。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既要注重人才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文教育、公民教育、励志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破除“单一”观念。一定要用世界的眼光、现代的思维,超越巴中现实来思谋教育问题。坚持把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与人的需求相联系、与未来的需求相联系、与发展的需求相联系,注重与上级的规定相结合、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家长的预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统筹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李刚要求,要着力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舍设施、文体设施、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等,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要按照现代化教育和学校标准化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3年内全市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再上一个新台阶。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尤其要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改,坚决杜绝学校发生安全事故。

二要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坚持规模、速度、效益相统一,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的路子。义务教育要突出“均衡性”,学前教育要突出“公益性”,高等教育要突出“特色化”,解决好与地方发展互动问题。要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把教育重心由“增长知识”更多地转向“提升能力”,把考后就忘的“假知识”变为一生受用的“真素质”,把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实践能力。

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巴中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改善,抓社会和谐。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突出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按照构建四级职教体系,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思路,打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加快把我市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

四要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完善分级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建立长效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市教育局要抓好全市教育工作指导,把管理的触角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县(区)要把教学管理贯穿于抓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定目标、定任务和实施业务指导,担负起管理学校的重要责任;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完善内部各项管理机制。特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奋发向上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和浓厚学习氛围,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来熏陶、感化、培养孩子。

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第一要素。要认真解决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着力解决教师敬业精神问题,努力造就一大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对教育有真感情的教师队伍。同时,要着力解决好传统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方法融合的问题、学校和社会融合的问题、教师和社会融合等问题。

六要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坚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注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要根据人口增长、新区建设等因素,优化学校布点,整合教育资源,扩大规模效益,提高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统筹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促进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突出矛盾。

李刚强调,发展教育、人人有责。要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工作局面,为跨越式推动巴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为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领导,把教育纳入重要日程,经常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实际困难。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尤其要真正把对教育有感情、有思想、有水平、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教育管理人才选拔出来,让真正懂教育、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来办教育。要加强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安全网络,维护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和谐稳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形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放手用心履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教育发展规划和业务指导工作。要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行业风气。要高度重视和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名师、名校长培养。加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和教师准入、流动、退出、考评、奖惩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敬业奉献,自觉加强学习,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知识水平和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能力;要潜心育人、甘为人梯,严谨务实、勇于创新,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崇高师德风范。

李刚最后强调,教育事业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承载着巴中加快发展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期盼,责任十分重大,使命无比崇高。全市上下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省委“四个特别”和市委“三个超常”的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全市教育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陈兴国作工作安排。副市长李树海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总工会主席朱冬,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李友贵,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桂英,市政协副主席李茂群出席会议。

下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才支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整产业发展 加快城乡统筹

    科学规划 以民为本 打造现代化绿色宜居幸福新城一、 树立城乡一体化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一)摆正城乡差距,打造绿色宜居新城。 (二)明确功能定位,打造旅游度假新城。 (三)依据专业......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沈志兰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 随着上海经济重心的东移和“浦东金三角”发展战......

    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主要措施。浙江青田县油竹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把握......

    以移民安置为契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主要措施。浙江青田县油竹新区管理委员会积极把握该县建设省重点工程——滩坑水电站......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的意见 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充分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最大限度地促进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合理有序的外出务工,对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

    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目前,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增速放缓,许多行业产能过剩,投资受限,出口与投资的潜力挖掘到位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就要充分挖......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范文)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中共莎车县委员会莎车县人民政府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西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地处叶尔羌河流域中上游,总面积89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