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装动力学作业
服装动力学作业之
市场调查报告
——Z服装设计与营销一班
谈天豪 Z09400127 关于Zara的零售店调查报告
1.Zara的商店类型
Zara零售店属于GDA PLAZA商场之间的一家店中店,符合中国式零售店的特色,都是在综合性百货商店GDA PLAZA商场中开启的一家服装零售店。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70%左右。
2.该商店的目标消费人群
地理因素分析(Geographic):Zara 零售店位于杭州市区的最中心武林广场商业区,在银泰与百大的对面,在天桥下来的对口,位于转角;杭州市是浙江的省会城市;尤其是市区,人口密集,人流量非常大,据网上数据显示,客流量在10万以上每天;杭州气候温和,雨天较少,平时适宜逛街;并且与H&M正对。随着H&M登陆杭州后日益受到关注。Zara的客流量也同时剧增。它在杭州市场的地位日益增长。
人口统计因素(Demographic): 消费群在18-24的青少年到35到49的中年人之间;性别大多为女性消费者,男性消费者也有;面向世界各国的消费群,所有喜欢休闲风格的人群;收入在月收入RMB1000-10000;职业大多为上班族,学生,白领;受到过高等教育;不分国籍;不分人种。
心理因素(Psychographic):属于社会的中高阶级人群;生活方式属于休闲类为主,平时活动较多,运动较多,不是很正式;喜爱西班牙风格以及喜爱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人群为主,心理年龄年轻。
消费行为因素(Behavioral):在非正式场合所穿的较休闲运动服装;可以穿着多次,使用频率高且久,可以拥有较长时间段;使用破坏状况较轻微者;对品牌拥有一定的忠诚度,ZARA直属于大卖场,该大卖场拥有品牌专有性;较多年轻女性成为了ZARA这个品牌忠诚的追捧者。3.ZARA零售店的结构
门口有条形码检验门,有效的热闹环境下的偷窃以及顾客不小心带出门的服装,并且拥有一个穿西装的门卫,负责管理顾客不带易弄脏类食物入内以及大致的导购; 进门时女装,大厅中间有49,139的标牌,下面摆放此种价格的内衣和衬衣; 左边有精品的女装,还有TRF和DENIE风格类服装; 右边为试衣间和毛衣群;
走过标有MEN的墙壁,里面是男装
最接近男女装边界的小桌子上挂了一两顶帽子,还摆放了内裤;
四周靠墙挂着一幅,桌子上放着线衫,衬衫寡欲大厅中央的桌子边上呈“S”形状的衣架上,也有部分外套挂在那里;
角落里百分那个的是部分帽子和皮带累饰品;
靠近最里面的墙壁上有柜台上面摆放了鞋子,鞋柜下悬挂了裤子。另外,中间的珠子上都贴有全身镜。
各种衣服、裤子、帽子、内裤、穿插在一起,已有重复的款式不同的摆放。
4.ZARA的营销策略
时尚程度(Fashion Cycle Emphasis):ZARA是西班牙的品牌,属于时尚循环(Fashion Cycle)的累积阶段(Culmination Stages)中加速阶段(Acceleration)至广泛接受的阶段(Acceptance)之间
质量水平(Quality): ZARA生产基地设在西班牙,只有最基本款式的20服装在亚洲等低成本地区生产。ZARA自己设立了20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而把人力密集型的工作外包给周边500家小工厂甚至家庭作坊,而把这20个染色、裁剪中心与周边小工厂连接起来的物流系统堪称一绝。在西班牙方圆200英里的生产基地,集中了 20家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500家代工的终端厂。ZARA把这200英里的地下都挖空,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每天根据新订单,把最时兴的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保证了总体上的前导时间要求。在质量上面是很多服装公司无法匹敌的。价格档次(Price Range):Better And Moderate MENS 外套按做工和款式、原材料有569至1399不等 毛线外套衫569 衬衫399 衬里的内衣299 帽子内裤139 鞋子399-699不等 WOMENS 内衣 49 129 外套 359 599 衬衫 299 TRF DENNIE 比较时尚 价格在499-999不等
产品的花色,品种的广度和深度(Depth&Breadth): McFashion 快速平价 大量 广而浅
“多款式、小批量”,ZARA每年都要推出12000多种服装产品。种类非常广,但是并不深,而且每种服装产品的数量都很少,ZARA实现了经济规模的突破,款多量少,成为当红的商业模式。ZARA以其灵敏供应链,创造了长尾市场的新样板。品牌策略(Band Policies):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它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在QC方面做得很好,ZARA的灵敏供应链系统,大大提高了ZARA的前导时间。前导时间是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中国服装业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最厉害时最短只有7天,一般为12天。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12天。它的营销策略有顾客导向;垂直一体化;高效的组织管理;强调生产的速度和灵活性;不做广告不打折等。专有性(Exclusivity):杭州只有国大和利星拥有ZARA品牌的零售店,对于杭州的国大和利星来说,拥有较强的品牌专有性
ZARA的经营策略
营业时间: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节假日不休
商品包装: ZARA的服装都是采用只带有”ZARA”字样的黑色硬质纸袋包装,有利于顾客的携带且牢靠实用。
消费帮助: 一般情况下,由顾客自由的挑选服装,如果询问门口和收银台的柜台工作人员,他们提供导购服务和推荐。在更衣室出也有工作人员负责改衣修衣。大厅内有少数工作人员负责折叠好顾客弄乱的衣服。
试衣间: 入口处有工作人员和桌子,桌子上摆放试穿后的衣服,工作人员负责折叠后返送柜台。边上有一两个小座位。可以稍作休息等待。试衣间内有光线明亮的黄色炽灯,试衣间为2-5平方米的小房间,纯黑色的墙壁隔墙,墙上有较大的全身镜,墙壁上有挂钩可以摆放换下的衣物,有拖鞋可以穿出试衣间外。
洗手间: 与整个楼层共用公共卫生间,内无独立卫生间
价格吊牌:上标有尺码:比如,大写黑体字36 USA4 MEX6 UX8,标有各地区的不同尺码标准;产品编号:ART 0754/028/712;条形码;标价;一般为一张吊牌,黑色印有”ZARA COLLECTION”字样,另附小包纽扣,也有两张吊牌的一黑一白也都印有简单的”ZARA COLLECTION”字样
商品陈列:门口的橱柜里最醒目位置摆放了人台模特,摆放了最新款式的服装和标价。在内部大厅也都有此款服装或者产品,大厅中较为引人注目的落地式的呈”S”形的衣架,上端立有吸引顾客的价格牌,标有”49”,”129”等字样,价格便宜的衣物,突出了ZARA价格便宜的优势特点。不同颜色不同款式不同类型的服装被分类悬挂在不同的货架之后总,突出了服装的色彩和造型,在布置上有穿插,在购买一样产品式可以同时挑选不同类型的不同产品,提高单位顾客的购买数量。并且同种物品也重复出现在顾客眼中,提高单位物品的出售率。给顾客一种逛街的快速购物感觉。提高购物的效率。
店堂氛围:ZARA属于店中店类型,但是在门口第一家店,占据了最好的地理位置。门口的ZARA门面虽然低调,但显示出高雅富有野性的气息。门口造有台阶,很有气魄。店内装潢以黑色为主色调,为暗色系的装修风格,配上亮黄色的灯光。装修简洁富有个性。大堂内的音乐史西班牙略带野性的轻快型音乐。给人振奋、充满活力的购物感觉。
促销:低价的内衣 :标有49.129字样的柜台,在S型的衣架上面,坐落于大厅中央,很吸引人的注目,给人第一感觉廉价打折:当整个大厦打折时段,ZARA也会参与整个活动当中,即时,购物场面十分浩大。
改进意见:当H&M与ZARA门对门的进行竞争时,必须拥有更光更快速的反应(QC)。H&M一向以快速廉价大量为竞争的模式。在快速反应上面,如果ZARA没有跟上时,不够迅速,那么这场竞赛的输赢显然就会分出结果,这结果必定让ZARA失望。
必须更加的廉价,或者提高自身的档次,我认为后者比较可取。与H&M比较价格不是明智之举,只能消耗大量的利润换取更多不必要的损失。然而另辟蹊径,提高档次,不与H&M正面交锋,是一个可行的明智之举。
改善购物的环境,提高个性化的程度。在购物环境上面,ZARA的装修、布置风格明显战胜H&M,只要保持这个不输,并且更加的个性化使购物环境更拥有西班牙的风格,又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我相信顾客会更加多。
Z09400127
谈天豪
第二篇:机械动力学作业 沈阳工业大学
机械动力学作业
1、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机械动力学是一门基于Newton力学,研究机械系统宏观动态行为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几乎所有具有机械功能的系统,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这类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动力学分析与设计、动力学控制、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尽可能低的代价使产品在设计、研制、运行各阶段具有最佳的动力学品质。
机械动力学是机械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研究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受力、机械中各构件的质量与机械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主要研究的是: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机械振动的分析;以及机构的分析和综合等等。研究内容概况6个方面:
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机械振动的分析;以及机构的分析和综合等等。
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许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些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伯原理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作用在机械基础上周期变化的振颤力和振颤力矩。对于刚性转子的平衡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转子自身固有频率的挠性转子平衡问题,不论是理论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平面或空间机构中包含有往复运动和平面或空间一般运动的构件。其质心沿一封闭曲线运动。根据机构的不同结构,可以应用附加配重或附加构件等方法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振颤力但振颤力矩的全部平衡较难实现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构平衡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这包括: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飞轮的应用和设计等。
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已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一般是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而言,但随着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机械动力学已成为分析和综合高速机构时不可缺少的内容。近代机械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日益成为机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包括不同特性的动力机和控制调节装置在内的整个机械系统,控制理论已渗入到机械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在高速、精密机械设计中,为了保证机械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构件的弹性效应已成为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一门把机构学、机械振动和弹性理论结合起来的新的学科——运动弹性体动力学正在形成,并在高速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某些机械的设计中,已提出变质量的机械动力学问题。各种模拟理论和方法以及运动和动力参数的测试方法,日益成为机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机械动力学的发展概况
机械动力学在当代获得了高速发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一方面。机械动力学在纵向已发展为包括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分析、动力学仿真、动力学设计、减振与动力学控制,以及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一系列领域的内容丰富的综合学科。另一方面,在横向,形成了机构动力学、传动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床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等多个分支领域。机械动力学在纵向的发展为其各个分支领域提供了基本理论与方法,而机械动力学在横向的各分支领域则与机械设计和生产实践直接衔接。纵横交织,机械动力学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庞大的体系。
1.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生产技术的发展是各学科领域发展的推动力;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指导了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第一性的,处于基础的地位。所有科学,上至横断科学,下至机械动力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与这个基础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概莫能外。
从横向——研究对象看,机械动力学中发展出机构动力学、转子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车辆动力学等分支领域。它们直接面向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第一线,与基础的互动关系就特别鲜明。所有这些分支领域的发展,都与机械的高速化、轻量化、精密化、自动化密切相关,而背后则是不断提高的社会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机械动力学的网状结构及其内部关系
从纵向——研究内容看,广义的机械动力学已发展为包括动力学建模、动力学分析、动力学设计,以及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的内容丰富的综合学科,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纵、横两个领域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纵向领域的各种方法、软件和技术都首先来自某个横向分支领域,而后又推广扩展到其它分支领域。应特别指出,航空航天器动力学(由于问题特殊性,本书未予介绍)当然是各横向分支中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对机械动力学的各纵向分支领域有很突出的影响。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包括软件)、结构优化设计、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等都是首先在飞机与航天器的力学分析和振动问题的研究中出现的。而后这些方法又都渗透到机床动力学、转子动力学及其它各横向分支领域中去。机械动力学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形成许多横向分支,体现出当代科技的高度分化。机械动力学纵横方向的网状结构,机械动力学与各相关学科的互相影响,则体现出当代科技的高度综合。
3、相关学科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机械动力学的发展 相关学科的进步对机械动力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力学(包括其中的振动理论)始终是机械动力学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力学史上从牛顿、欧拉到拉格朗日,再到当代的多体动力学;从惠更斯、庞加莱到瑞雷,再到当代的随机振动理论和非线性振动理论;力学与振动理论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给机械动力学的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从力学的碗中取一勺原汁,就能作一锅机械动力学的美味鲜汤。信号分析方法,尤其是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出现成为现代振动测试、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数值方法对对力学、机械动力学的发展的影响。怎样估计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和现代数值方法,就没有当代的机械动力学。机构动力学、传动动力学和机器人动力学也分别是机构学、机械传动学和机器入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站在这个网状结构最高端的是横断科学,它们是辩证唯物论在当代科技领域的具体化,对各个学科都起着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横断科学也是由具体的科学和工程领域升华而形成。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涵更加深入,其特征是:在系统的建模阶段计入各种重要而又复杂的非线性因素、柔性因素、边界与结合部效应,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仿真技术研究系统的大范围动力学特性,基于对系统动力学的深刻理解和采用最新的优化方法实现系统的动力学设计,对系统实施各种主动控制乃至智能控制来获得所需的运动,在研究机电一体化的受控系统时考虑动力学和控制的相互耦合问题,采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提取和分析方法诊断系统的故障等。
未来机械系统动力学发展的重点将会在以下方面四:柔性多体系统的力学响应与其他类型的物理场(如:电、热、磁和流体向量场)耦合求解、柔性多体系统控制与逆动力学设计、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值求解策略改进。
3、机械动力学在机械领域应用情况 世纪初, 发展以灵巧机械手、步行机器人、并联机床、可移动光学仪器平台、磁悬浮列车、汽车主动底盘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机电产品将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奋斗目标之一。这类机电产品具有材料新颖、结构轻巧、机动性强、智能化高等特点, 产生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控制中的非线性与时滞等复杂动力学问题。这些问题将是21 世纪初机械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机械故障诊断。机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室诊断的重要信息,其位移和速度反映了机器的运行状态。众所周知,振动室动力学重要的内容之一,而非线性振动则是非线性动力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研究动力学系统的故障机理,这里首先分析典型线性和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对可建模系统,以旋转机械为例介绍了建模方法,基于分岔理论的故障机理分析,可对某些疑难振动故障的机理、控制和预测提供指导。对不可建模系统,根据混沌动力学理论和实测振动数据,对系统进行相空间重构,依已计算表征能量分布的奇异谱的谱型可判断故障的根源。通过对大型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等工程实践表明,这里所建议的非线性动力学诊断原理是十分有效的,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现代机械向高速、精密、轻型、重载和低噪声等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工作品质,必须重视机构与机械动力学研究。这段时间内集中在弹性机构动力学、机构动力平衡、含间隙机构动力学和机器人机构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4、常用的机械动力学软件有那些,简述其功能
一、ADAMS 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目前,ADAMS已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根据1999年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国际市场份额的统计资料,ADAMS软件销售总额近八千万美元、占据了51%的份额,现已经并入美国MSC公司。
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
ADAMS一方面是虚拟样机分析的应用软件,用户可以运用该软件非常方便地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另一方面,又是虚拟样机分析开发工具,其开放性的程序结构和多种接口,可以成为特殊行业用户进行特殊类型虚拟样机分析的二次开发工具平台。ADAMS软件有两种操作系统的版本:UNIX版和Windows NT/2000版。在这里将以Windows 2000版的ADAMS l2.0为蓝本进行介绍。
ADAMS软件模块
ADAMS软件由基本模块、扩展模块、接口模块、专业领域模块及工具箱5类模块组成,如表3-1所示。用户不仅可以采用通用模块对一般的机械系统进行仿真,而且可以采用专用模块针对特定工业应用领域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基本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 ADAMS/View
求解器模块 ADAMS/Solver
后处理模块 ADAMS/PostProcessor
扩展模块 液压系统模块 ADAMS/Hydraulics
振动分析模块 ADAMS/Vibration
线性化分析模块 ADAMS/Linear
高速动画模块 ADAMS/Animation
试验设计与分析模块 ADAMS/Insight
耐久性分析模块 ADAMS/Durability
数字化装配回放模块 ADAMS/DMU Replay
接口模块 柔性分析模块 ADAMS/Flex
控制模块 ADAMS/Controls
图形接口模块 ADAMS/Exchange
CATIA专业接口模块 CAT/ADAMS
Pro/E接口模块 Mechanical/Pro
专业领域模块 轿车模块 ADAMS/Car
悬架设计软件包 Suspension Design
概念化悬架模块 CSM
驾驶员模块 ADAMS/Driver
动力传动系统模块 ADAMS/Driveline
轮胎模块 ADAMS/Tire
柔性环轮胎模块 FTire Module
柔性体生成器模块 ADAMS/FBG
经验动力学模型 EDM
发动机设计模块 ADAMS/Engine
配气机构模块 ADAMS/Engine Valvetrain
正时链模块 ADAMS/Engine Chain
附件驱动模块 Accessory Drive Module
铁路车辆模块 ADAMS/Rail
FORD汽车公司专用汽车模块 ADAMS/Pre(现改名为Chassis)
工具箱 软件开发工具包 ADAMS/SDK
虚拟试验工具箱 Virtual Test Lab
虚拟试验模态分析工具箱 Virtual Experiment Modal Analysis
钢板弹簧工具箱 Leafspring Toolkit
飞机起落架工具箱 ADAMS/Landing Gear
履带/轮胎式车辆工具箱 Tracked/Wheeled Vehicle
齿轮传动工具箱 ADAMS/Gear Tool
二、RecurDyn RecurDyn(Recursive Dynamic)是由韩国FunctionBay公司开发出的新一代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它采用相对坐标系运动方程理论和完全递归算法,非常适合于求解大规模的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
RecurDyn/Professional包括前后处理器Modeler及求解器Solver。基于Professional提供的各种建模元素,用户可以建立起系统级的机械虚拟数字化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静平衡、特征值等全面的虚拟测试验证,通过判断仿真测试的数据、曲线、动画、轨迹等结果,据以进行系统功能改善实现创新设计。
RecurDyn支持Parasolid、IGES、STEP、ACIS、SHL等格式模型文件,亦提供2D/3D几何造型功能,同时支持参数化建模。RecurDyn提供20多种约束类型和10多类力的施加形式,在接触建模方面,通过21项接触定义方式方便用户具体操作并实现高效率的求解。对于大型复杂系统,可通过子系统层层实现全面考核。
RecurDyn提供多种积分器DDASSL/IMGALPHA/TRKALPHA/HYBRID,极大拓展了求解能力。RecurDyn的SMP(Shared Memory Parallel)加大了超大柔性体模型的求解速度。
RecurDyn模块
Linear 线型特征分析
CoLink 内置控制模块
R-FLEX 模态柔体-模态缩减法
F-FLEX 有限元柔体
Control&Hydraulic 控制、液压
AutoDesign 系统优化
Track(HM/LM)履带
MTT(2D/3D)媒介传输
Gear 齿轮
Chain 链条
Tire 轮胎工具包
Spring 弹簧工具包
Belt-pulley 皮带滑轮
RecurDyn for Engine 发动机设计
RecurDyn 应用领域
鉴于RecurDyn的强大求解功能,软件广泛应用航空、航天、军事车辆、军事装备、工程机械、电器设备、娱乐设备、汽车卡车、铁道、船舶机械及其它通用机械等行业。
发动机: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流体润滑轴承;正时链;活塞;非线性弹簧;发动机缸体。
重型装备:业机械;常规发电设备;矿电器设备;冶金设备;石油化工及通用设备;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吊车等工程机械;摩托车;火车;船舶。
机床工具: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冲床;数控钻床;数控磨床;金切机床;锻压设备、配件;高档数控机床及重型机床;压力机;车削中心。
文化办公机械:相机及设备;胶版印刷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送纸设备;包装设备及银行ATM自动取款机和点钞机等传送系统。
军工:动力学;装填系统设计;附属机构动力学仿真;空降/空投仿真。
电器/电子设备:衣机的振动;高压/低压电器开关;电机/风扇动平衡;磁盘/光盘驱动机构;压缩机。
汽车:整车R&H;悬架K&C;传动系统动力学;转向机构接触;制动系统;齿轮变速器;离合器振动;车辆停车装置;车椅设计;变速器、分动器、差速器冲击仿真;其他附属设备的动力学仿真。
航空/航天:起落架落震/收放仿真;整机着陆/地面行走/制动;飞控系统可靠性;运动机构载荷;弹射座椅设计;螺旋桨振动等。
太阳能帆板伸展及锁定;分离、解锁机构;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机构控制;机械手臂的控制一体化;航天着陆器机构;绳系卫星动力学。
RecurDyn的使用效果
最短时间内修正设计方案极大的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RecurDyn主要特色 强大的接触模拟(包括三维的面-面接触)领先的柔性体动力学分析 自动建模的专业化工具包 成本/性能上的新标准 与软件的接口:CAD-Parasolid 几何(Unigraphics,SolidWorks,SolideEdge),Pro/ENGINEER FEA-MSC/NASTRAN,ANSYS,I-DEAS其它-MATLAB/Simulink(controls),ADAMS(机械系统仿真)RecurDyn的结构 RecurDyn/Solid :CAD & 建模,动画,后处理 RecurDyn/Solver:刚体 & 柔性体 RecurDyn/工具包:柔性体,线性分析,汽车,列车,HM-履带车,LM-履带车,链条,滑轮,控制器,电子机械,水利学,2DMTT,3DMTT,绳索,等 行业应用:由于RecurDyn强大的求解能力,使得大规模、高复杂度、多碰撞等系统的建模求解成为可能,因而在军事车辆和武器设计上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同,尤其在履带式车辆动力学、车辆运动稳定性、过障能力、炮弹发射动力学、人机工程、生存能力等方面,已为韩国、日本军方解决了大量动力学设计问题。电器设备 洗衣机振动分析; 高压/低压电器开关; 电机/风扇动平衡分析; 磁盘/光盘驱动机构; 压缩机动力学分析。工程机械 履带/轮式车辆稳定性分析; 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动力学行为预测; 零部件和发动机载荷预测与尺寸设计; 操控人员视野研究; 电机及其它驱动装置功率预测; 振动机冲击效应。传送机械 打印、复印、传真机传送效率; 打印、复印、传真机卡纸预测与改进; 包装机械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汽车是一个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的机械系统,它基本可分为底盘、传动系、发动机、车体附件四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多个小子系统如底盘包含车桥、悬挂、轮胎、制动器等;传动系包含变速箱、差速器、传动轴等;发动机包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正时机构等;车体附件包含把车体,座椅,门锁,雨刷机构等,无论是它们单独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还是整机的动态性能(平顺、操稳、制动、载荷预测、舒适性、疲劳、噪声),均可利用RecurDyn进行详细分析,帮助用户找到最佳设计方案。另外,软件还广泛应用于铁道、娱乐设备、船舶机械、机器人及通用机械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产品设计。
三、NASTRAN
NASTRAN是在196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了满足当时航空航天工业对结构分析的迫切需求主持开发大型应用有限元程序。
NASTRAN动力学分析功能 NASTRAN动力学分析简介
MSC.NASTRAN的主要动力学分析功能如:特征模态分析、直接复特征值分析、直接瞬态响 应分析、模态瞬态响应分析、响应谱分析、模态复特征值分析、直接频率响应分析、模态频率响应分析、非线性瞬态分析、模态综合、动力灵敏度分析等。2 正则模态分析
用于求解结构的自然频率和相应的振动模态,计算广义质量, 正则化模态节点位移,约束力和 正则化的单元力及应力, 并可同时考虑刚体模态。具体包括:
a).线性模态分析又称实特征值分析。实特征值缩减法包括: Lanczos法、增强逆迭代法、Givens法、改进 Givens法、Householder法、并可进行Givens和改进Givens法自动选择、带Sturm 序列检查的逆迭代法, 所有的特征值解法均适用于无约束模型。
b).考虑拉伸刚化效应的非线性特征模态分析, 或称预应力状态下的模态分析。3 复特征值分析
复特征值分析主要用于求解具有阻尼效应的结构特征值和振型, 分析过程与实特征值分析 类似。此外NASTRAN的复特征值计算还可考虑阻尼、质量及刚度矩阵的非对称性。复特征值抽 取方法包括直接复特征值抽取和模态复特征值抽取两种:
a).直接复特征值分析
通过复特征值抽取可求得含有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的结构自然频率和模态,给出正则化的 复特征矢量和节点的约束力, 及复单元内力和单元应力。主要算法包括elerminated法、Hossen-bery法、新Hossenbery、逆迭代法、复Lanczos法,适用于集中质量和分布质量、对称与反对称结构,并可利用DMAP工具检查与测试分析的相关性。
MSC.NASTRAN V70.5版中Lanczos算法在特征向量正交化速度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求解百个以上的特征值时, 速度较以往提高了30%。
b).模态复特征值分析
此分析与直接复特征值分析有相同的功能。本分析先忽略阻尼进行实特征值分析, 得到模态 向量。然后采用广义模态坐标,求出广义质量矩阵和广义刚度矩阵, 再计算出广义阻尼矩阵, 形成 模态坐标下的结构控制方程, 求出复特征值。模态复特征值分析得到输出类型与用直接复特征值 分析的得到输出类型相同。4 瞬态响应分析(时间-历程分析)
瞬态响应分析在时域内计算结构在随时间变化的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为 直接瞬态响 应分析和模态瞬态响应分析。两种方法均可考虑刚体位移作用。
(a).直接瞬态响应分析
该分析给出一个结构对随时间变化的载荷的响应。结构可以同时具有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该分析在节点自由度上直接形成耦合的微分方程并对这些方程进行数值积分,直接瞬态响应分 析求出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约束力以及单元应力。
(b).模态瞬态响应分析
在此分析中, 直接瞬态响应问题用上面所述的模态分析进行相同的变换, 对问题的规模进行 压缩。再对压缩了的方程进行数值积分从而得出与用直接瞬态响应分析类型相同的输出结果。5 随机振动分析
该分析考虑结构在某种统计规律分布的载荷作用下的随机响应。对于例如地震波,海洋波,飞 机或超过层建筑物的气压波动, 以及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噪音激励, 通常人们只能得到按概率分 布的函数, 如功率谱密度(PSD)函数, 激励的大小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明确给出, 在这种载荷作用下 结构的响应就需要用随机振动分析来计算结构的响应。MSC.NASTRAN中的PSD可输入自身或交叉谱密度, 分别表示单个或多个时间历程的交叉作用的频谱特性。计算出响应功率谱密度、自相关 函数及响应的RMS值等。计算过程中, MSC.NASTRAN不仅可以象其它有限元分析那样利用已知谱, 而且还可自行生成用户所需的谱。6 响应谱分析
响应谱分析(有时称为冲击谱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瞬态响应的分析功能,在分析中结构的激励用各个小的分量来表示, 结构对于这些分量的响应则是这个结构每个模态的最大响应的组合。7 频率响应分析
频率响应分析主要用于计算结构在周期振荡载荷作用下对每一个计算频率的动响应。计算结果分实部和虚部两部分。实部代表响应的幅度, 虚部代表响应的相角。
(a).直接频率响应分析
直接频率响应通过求解整个模型的阻尼耦合方程,得出各频率对于外载荷的响应。该类分析 在频域中主要求解二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求结构在一个稳定的周期性正弦外力谱的作用下的 响应。结构可以具有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分析得到复位移、速度、加速度、约束力、单元力和单元应力。这些量可以进行正则化以获得传递函数。
第二类问题是求解结构在一个稳态随机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此载荷由它的互功率谱密度所定义。而结构载荷由上面所提到的传递函数来表征。分析得出位移、加速度、约束力或单元应力的自相关系数。该分析也对自功率谱进行积分而获得响应的均方根值。
(b)模态频率响应
模态频率响应分析和随机响应分析在频域中解决的二类问题与直接频率响应分析解决相同的问题。结构矩阵用忽咯阻尼的实特征值分析进行了压缩,然后用模态坐标建立广义刚度和质量 矩阵。该分析的输出类型与直接频率响应分析得到的输出类型相同。
MSC.NASTRAN V70.5版中增加了模态扩张法(残余矢量法)来估算高阶模态的作用,以确保参加计算的频率数足以使模态法的响应分析的计算精度显著提高。同时在V70.5版中还采用了新的矩阵乘法运算方法,使模态法的频率响应分析计算速度比以往提高50%。8 声学分析
MSC.NASTRAN中提供了完全的流体-结构耦合分析功能。这一理论主要应用在声学及噪音控制领域, 例如车辆或飞机客舱的内噪音的预测分析。进一步内容见后“流-固耦合分析”一节中的相关部分。
四、SIMPACK SIMPACK软件是德国INTEC Gmbh公司(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SIMPACK AG)开发的针对机械/机电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包。它以多体系统计算动力学(Computational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s)为基础,包含多个专业模块和专业领域的虚拟样机开发系统软件。SIMPACK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铁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船舶、通用机械、发动机、生物运动与仿生等。
SIMPACK软件的基本模块:
运动学和动力学基本模块(Kinematics&Dynamics)
轮轨模块(Whell/Rail)
汽车模块(Automotive)
F1专用模块(Formula One)
发动机模块(Engine)
风机模块(Wind Turbine)
柔性体处理模块(FEMBS)
CAD接口模块
控制系统模块(Control以及与MATLAB的双向接口)
接触及弹性体接触模块(Contact 和 FlexContact)
代码输出
用户自定义模块(User Routine)
轮胎模块
梁模块(Beam)
应力输出及疲劳接口(Loads)
优化模块(Optimization)SIMPACK最新版本为SIMPACK AG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SIMPACK8903b,新版本中增加了近10个新的功能,涉及到弹性体的分析、力单元、风机叶片、后处理、求解器以及铁路等模块。GET集团通过与国内多位动力学专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其帮助文件的汉化工作,这一成果将随simpack软件的一并售出,对国内动力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SAMCEF 有限元分析
SAMTECH的通用分析软件模块套件集成了先进的仿真技术,在工程分析领域可提供众多好处。此外,这种套件不仅能使用户提升产品性能和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而且还使得产品面市更为快速。借助这些通用分析工具,SAMTECH能够满足大中型行业的客户需求。即通过在设计过程中极早主张开放性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从而大大减少了昂贵的“仿真-测试”循环的次数。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SAMCEF for Composites: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的解决方案,例如夹芯材料(蜂窝复合材料、泡沫塑料等)、叠层结构板、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等,包括各种光纤系统的分层与累积损伤模型
SAMCEF Mecano :功能强大的用于结构与机构非线性分析的通用软件:
-MECANO Structure:非线性结构分析,包括完善的非线性材料模型库,同时集成先进的用 于摩擦或无摩擦刚体/刚体、刚体/柔体以及柔体/柔体的接触算法
SAMCEF Dynam:模态动力学分析,包括超元法(包括超单元法)
-SAMCEF Stabi:预测临界纵向弯曲载荷和相关模式(临界屈曲载荷和相关模态)
-SAMCEF Repdyn:动力学的瞬态、谐波与地震响应
SAMCEF Thermal:用于非线性稳态和瞬态热分析的通用软件,允许耦合传导、对流和辐射效应的仿真。使用与SAMCEF Mecano一样的软件基础设施,SAMCEF Thermal 也可与MATLAB Simulink相接合,并且事实上也支持热控应用。
SAMCEF Amaryllis:用于烧蚀和热裂现象非线性分析的通用软件,例如有关飞行器再入大气层的物理学问题。
SAMCEF Spectral:基于功率谱密度的随机振动和疲劳分析的通用软件。典型的应用包括基础载荷的响应(包含地震)、发动机噪声载荷引起的声振响应和风致振动响应。
EUROPLEXUS:通用的有限元软件,适合流体-结构系统在瞬间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显式分析。例如爆炸、碰撞和冲击。
Vibroacoustics :振动噪声
SAMCEF for Multiharmonics:用于旋转结构(易承受3D载荷)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解决方案。
SAMCEF for Fracture Mechanics:用于线性弹性、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2D和3D断裂力学结构分析的解决方案
专业解决方案
SAMTECH提供了大量经过业界证明的专业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基于来自许多不同行业部门的特定技术和寻址典型应用。SAMTECH专业解决方案开发自SAMTECH所属的通用软件工具。
SAMCEF For Rotor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用于旋转机械的动力学和稳态分析,包括临界转速计算、不平衡瞬态与谐波响应分析。
SAMCEF For Wind Turbine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机电风力涡轮系统的建模、分析和仿真,同时还结合了结构、机构和控制器模型。
CAESAM : 结构设计数据管理和流程自动化平台: 有效帮助企业缩短产品周期,实现全局统筹管理,大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快速提高企业竞争力.SAMCEF For Machine Tool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机床设计,同时结合了结构、机构和控制器组件分析。
SAMCEF For Robot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机器人技术应用,同时结合了结构、机构和控制器组件分析。
SAMCEF For Transmission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传动系统和动力驱动系统(例如传动箱、直线电机及滚珠丝杠等)的建模和仿真。
SAMCEF For Deployable Structures:创新性的专业解决方案,专注于可展开结构设计和分析,例如太阳电池板、大型天线等。
六、大型专业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MADYN 1.MADYN 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
MADYN适用于各种旋转机械,例如微型气动涡轮、发电厂站的大型涡轮发电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压缩机、膨胀机、泵、增压器、液力变矩器、风机、喷气发动机、离心分离机械,微型计算机硬盘里的电机和主轴、雷达伺服系统、同步电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以及铀浓缩车间的齿轮箱等。包括Siemens、BP、Alstom、ABB等众多旋转机械制造商和用户利用这些模块进行设计、性能预测、失效分析和诊断维修。
在中国,ABB公司采用了MADYN来设计并计算三峡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临界转速及动态响应计算,为三峡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了技术帮助。在风机行业,陕鼓“应用国际最先进的MADYN程序对轴承的动静态性能、转子不平衡响应及转子扭曲振动进行详细计算,提高了准确和可靠性”。2.MADYN 软件的特色
基于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
面向工程实际的模型库 有效处理液膜轴承
颇具特色的磁性轴承
强大的求解能力
丰富的后处理
好学易用的用户界面
一个模型多个分析 3.MADYN 软件的功能
功能齐全的建模模块
MADYN内置了独特而强大的建模模块,以处理各种复杂的转子包括各类轴承、液膜转子、悬挂有弹性部件的轴以及各种轴承支撑。通用有限元程序获取力-位移传递函数后,一般的外壳结构也可以做为轴承支撑。模型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轴
2.轴对称子单元 3.弹性联轴器 4.齿轮 5.通用轴承 6.径向液膜轴承 7.浮环轴承 8.磁性轴承 9.通用弹簧
10.通用动态轴承支座 11.流体
此外,对于特殊模型,提供特殊了的建模方法:
1.复合轴,比如发电机线圈 2.温度相关的材料
3.应力计算时考虑切口系数的单元 4.轴向偏置的弹性支座
5.通过接口由文本文件导入转子数据
强大的求解能力 软件基于有限元方法,采用了Timoshenko梁理论,并利用了4阶Hermit单元来模拟转子系统的的弹性、惯性和陀螺效应。软件可求解阻尼和非阻尼状态下的临界转速、模态、稳定性、不平衡响应和瞬态响应。
1、静力学分析
重力 齿轮载荷 静态力 静态力组合
2、特征值分析
3、频响分析 不平衡反应 谐和力相应 谐波激励
4、瞬态分析
瞬态力相应分析 瞬态基础加速度相应 瞬态载荷组合
5、参数变量分析
临界速度图 Camphell 图 刚度和阻尼变化图 FCP 抗扭刚度变化图
丰富的后处理 MADYN 提供详细而丰富的后处理:
1.绘图详细且具有针对性,包括完整的信息并提供可选的复杂信息说明 2.模型分层显示:轴承、轴、联接、齿轮、系统 3.力、力矩、应力、变形结果的显示(沿轴向结果)4.时间相关变形的详细说明
5.共振曲线(可选择方向,主轴轨道,相对振动)6.特征值的分析的图表 7.参数分析的图表 8.瞬态相应曲线
功能齐全的液膜轴承模块
内置了由德国内燃机协会赞助研发的软件包ALP3T,可准确计算层流和紊流情况下的各种液膜系数。
可分析3种情况下的液膜轴承载荷: 1.流速稳定、力可变 2.流速可变、力稳定 3.流速可变、力可变
提供三种分析方法来计算静平衡状态下的液膜系数: 1.绝热分析:液膜温度固定。2.非绝热分析:热量有损失。
Sensor3.DIN表查值:根据DIN建立表格,查出流体系数。
特色的磁性轴承模块
可在任意位置通过定义各方向的传感器和激励器来定义磁性轴承。磁性轴承包括三种控制器:
1.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 3.等效模拟信号
采用了M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和信号处理工具箱,保证了MADYN求解效率和准确性。
友好的操作界面
1.由高级数学编程语言MATLAB编写而成。2.快速帮助提示 3.鼠标自动跳转功能 4.操作简单快捷 5.快速模型显示
第三篇:服装作业规范
服装作业规范
第一部分: 辅料品质管理的内容
1. 辅料进厂后的检查内容
辅料进厂后立即检查规格型号和外观质量,并与资料或确认的样品核对。(1)辅料的品名、规格、型号正确无误。(2)辅料的颜色正确无误。(3)辅料的外观质量正确无误。
2. 辅料的性能测试
里料:与面料测试项目类似,如色牢度、缩水率等。粘合衬:测试粘合牢度和尺寸稳定性等。
填充料:测试重量、厚度等,羽绒还需要测试含绒量、蓬松度、阻燃性等。纽扣类:普通纽扣需要测试色牢度、耐热度,金属纽扣需要测试抗腐浊性、镍含量等。
拉链:需要测试手拉强度、折拉强度等。
线带类:带类辅料需要测试染色牢度、缩水率等,缝纫线需要测试强度等。其他:有些辅料还需要测试检针性能,以防止成品不能通过最后的检针。
3. 辅料的数量检查
清点辅料的数量,并与生产所需要的数量核对。如果辅料的种类涉及颜色和尺码,则需要按照颜色、尺码分类清点。以满足生产需求。
4. 辅料的产前实验,如粘合衬的产前粘合试验、扣件的拉力试验等。
5. 制作辅料样品卡:将所有的辅料样品制成样卡。(准备样卡)第二部分: 粘合衬
衬料品种繁多,如果按基布的种类和加工方法分类,可分为棉麻衬、马尾衬、黑炭衬、树脂衬、粘合衬、腰衬、领带衬、非织造衬八大类。
衬料包括衬与衬垫两种,在服装衣领、袖口、袋口、裙裤腰、衣边袖口边及西装胸部加贴的衬料为衬布,一般含有胶粒,通常称为粘合衬,分有纺衬布(梭织与针织)与无纺衬布两大类。
粘合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服装辅料,它是在梭织、针织或无纺基布上均匀的撒上粘合剂胶粒(或粉末),通过加热(热融粘合)后与服装相应的部位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一定的造型效果。
粘合衬的产前试验 1. 粘合试验
影响粘合牢度的重要因素是温度、压力、时间,而这三者又与衬布的热熔胶类型有关。
粘合试验所用的粘合机应与大货生产的粘合机型号相同。为了保证压烫试验的结果可靠,粘合后的裁片不能立即捆绑,应该放平冷却,冷却时间不少于2H。
在粘合试验后,对试样进行测试,测试的项目有:(1)粘合后的粘合牢度。(2)粘合后的尺寸变化率。
(3)粘合后面料外观变化和手感评定。2. 粘合后的蒸汽熨烫试验 面料外观及其尺寸的变化,不但会在粘合过程中发生,也会在蒸汽熨烫过程中发生。蒸汽熨烫后测试的项目有:
(1)蒸汽熨烫后尺寸变化率。(2)蒸汽熨烫后的外观变化。3. 粘合后的耐洗试验
耐洗试验的条件尽可能与实际使用条件一致。如果试样较小,则在水洗或干洗时可以加其他成衣以增加摩擦,使其与实际应用条件更相似。总之耐洗试验的条件不得低于实际使用的条件。
耐洗试验后,还需要以下项目:(1)洗涤后的粘合牢度。(2)洗涤后的外观变化。
(3)干洗或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第三部分: 拉链的品质管理 A.拉链的分类: 一.按材料分类:尼龙拉链、树脂拉链、金属拉链
1.尼龙拉链:隐形拉链、双骨拉链、编织拉链、反穿拉链、防水拉链等
2.树脂拉链:金(银)牙拉链、透明拉链、半透明拉链、畜能发光拉链、蕾射拉链、钻石拉链
3.金属拉链:铝牙拉链、铜牙拉链(黄铜、白铜、古铜、红铜等)、黑叻拉链
二.按品种分类
1.闭尾拉链 2.开尾拉链(左右插)3.双闭尾拉链(X或O)4.双开尾拉链(左右插)
三.按规格分类以及操作工艺: 拉链的规格和型号
拉链的规格是指两个链牙啮合后牙链的宽度尺寸或尺寸范围,计量单位MM。拉链的规格是各组件形状尺寸的依据,是最具有特征的尺寸。3#、4#、5#、7#、8#、9#。。。20#型号的大小和拉链牙齿的大小成正比
B.拉链的基本知识: 1. 拉链的长度
拉链的长度确定服装闭合体或部位的尺寸,是检验拉链中最重要的尺寸。测量拉链长度的方法是:将拉链平放在平整的台板上,使其处于自然状态。用钢直尺从拉头的顶端量至下止的外端,开尾拉链则量至插座的外端。拉链的长度允许有偏差,拉链30CM以下+-5MM,拉链30CM-60CM允许 +-10MM,拉链60CM-120CM允许+-15MM,拉链120CM以上+-24MM> 2. 拉链以及拉链带的颜色
拉链以及拉链带的颜色必须符合确认样卡或确认样。如果要求配大身色,还要与面料再次核对。同时检查同条拉链有无色差,同批拉链有无色差,一般色差应四级以上。
3. 拉链的外观
(1)拉链的平直度和平整度:使拉链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无波浪或弯曲。
(2)拉链的链牙:注塑拉链的链牙光亮,正面中部无凹陷,无缺牙。金属链牙排列整齐,不歪斜,无断牙。链牙的啮合良好。
(3)注塑拉链的色泽:色泽均匀一致,光亮鲜艳,无色差。(4)拉链带粘胶:拉链带贴胶位置对称,无歪斜。贴胶处反复10次折转180度而不折断。
(5)拉头:电镀拉头的镀层光亮,不起皮,无异物划痕。涂漆、喷塑拉头表面色泽鲜艳涂层均匀牢固,无气泡,无死角等缺陷。
(6)拉链带的缩率与面料缩率应一致,如果不一致,车缝前需要作处理。
4. 拉链的功能
检验时,可进行以下操作,以确保拉链的功能良好。(1)拉动拉头来回移动,拉头滑行平稳、灵活,无跳动或卡止感觉。特别注意拉头在上止、下止及插片处启动无阻碍。
(2)翻动拉片在180度范围内翻动灵活。(3)插入插管进入管座或拔出插管,灵活无阻碍。
(4)拉片处于自锁状态,拉开两条链牙带,角度60度,拉力适中。如果拉头不滑行,表示拉头自锁良好。反之,则表示无自锁或自锁强力不够。
(5)将拉片垂直于拉头体平面向上提拉,帽罩牢固。
(6)拉链的材料应防锈,抗腐蚀,并满足有关产品输入国的安全性法规.(准备样品样本)
第四部分 纽扣与扣件的品质管理 1.纽扣的型号尺寸:
纽扣的规格常用号(Lines)来表示,缩写为“L”。纽扣的型号(L)与纽扣外径尺寸的关系如下式:
纽扣外径(MM)=0.635L 在品质管理中,需要检查或测量纽扣的外径尺寸,因为这直接涉及纽孔的大小。从使用功能来说,纽扣与纽孔的尺寸不配合,会导致使用时或紧或松的现象出现,这是不能接受的。
2.纽扣的颜色:
对于大多数纽扣来说,其颜色与面料应有良好的配色性。所以纽扣的颜色必须符合确认的样品或色样。
3.纽扣的性能:
纽扣的种类繁多,从使用要求和加工性能来看,应该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例如,树脂纽扣,应耐180度、2S的电熨斗熨烫,在00度的热水中能连续处理1H以上,能耐30%的各种无机酸及普通双氧水的腐浊。
4. 金属纽扣或扣件的表面质量:
(1)外观:表面结晶细致,色泽正常。无起泡、脱皮、裂纹、毛刺等不良外观。
(2)结合力:经弯曲、划割、撞击和抛光后,无脱落起皮现象。(3)孔隙率:利用化学检测法检测镀件,表面所显示的斑点不能超过标准。
(4)耐腐蚀:用中性盐雾试验检测镀件,一般要求在2级以上。(如果金属纽扣或扣件的耐腐蚀性差,则在货物到客人手上会出现镀层泛黄,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5)厚度:用点滴法检测镀层厚度应在规定的要求以内。5.扣件的拉力:装订必须牢固,拉力测试必须满足在67N(15镑)的拉力下保持10~15S。
6.扣件的装订质量的检验与判断
扣件的装订牢度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扣件的结构尺寸,二是装订方法。(1)装订处的面料厚度要均匀:装订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完成的,如果装订处的面料厚度不均匀,会产生厚的一侧受力太大致使扣件变形,薄的一侧则没有钉牢。这样装订牢度没有达到要求,而且由于变形,扣件的开合功能也受到影响。(2)装订的基布不能太薄:扣件在使用中,会经常受到开合力的作用,如果开启时所要克服的锁紧力超过了较薄面料能承受的拉力,就会导致面料被拉破。这样的情况应该在装钉处的布层之间添加衬里或垫片,以增加布层厚度,防止面料被拉破。
(3)装订的基布不能太厚:装钉基布太厚同样有可能产生装钉不良。基布越厚所需要的装钉压力也就越大。如果装钉压力不够,此时只需加大装钉压力即可。
(4)同件服装的面料层数不同:有时在同一件服装上,同一种扣件装钉在不同的地方,而这些地方的面料层数不相同。如果装钉时不注意层数的差异,仅用一种装钉压力,就极有可能产生扣件装钉不牢固。而应分工序、用不同的压力装钉。用力拉伸扣件可以粗略地估计装钉牢度。
(5)避开线缝装钉:装钉在线缝上的扣件常常会装钉不牢固,因为线缝上所需的装钉压力大,很容易导致扣件变形。另外线缝被戳穿,使缝线断裂,影响缝合牢度。
(6)模具要合适:不同种类、不同结构尺寸的扣件需要不同的模具。模具由扣件供应商提供,不能盲目代用。另外在模具的加工和安装时,都要确保上下模同心,保证装钉牢固。
(7)装钉后的扣件不能转动:否则则意味着装钉不良,检验时转动所检查的扣件。
(8)装钉处的面料起皱破损也是装钉不良,检验时注意装钉处的面料外观。(9)用指甲沿着扣件的边缘检查扣件与面料之间是否有间隙,如果有间隙,说明有可能装钉不良。
(准备纽扣及扣件样品)第五部分 标类 一. 织标的品质问题:
(1)织制密度不够:织制密度不够会产生一系列的外观不良问题,织标正面不均匀的暴露底色浮纱、字迹图案间断不清晰等。
(2)手感过硬或过软,外观不平整:外观不平整是缺乏上浆整理,而不合适的上浆整理又会使织标的手感过硬或过软,并要与客户原样进行对比。(3)织标的皱缩、卷曲和歪斜:织标的原料一般都采用涤纶丝,作为一种热塑性的材料,在受热以后会产生收缩。可以通过提高热定型温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4)织标吸色:在成衣染色或者牛仔服装水洗过程中,织标可能会沾染到染料,从而不能辨别商标上的标志,或者看不清楚护理要求。可以通过抗沾色整理工序,可以在织标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织标沾染染料。(5)织标褪色:PU和PVC涂层的面料,有可能会产生颜色转移问题,即颜色从面料的一个区域转移另一个区域或从一种基布转移到另一基布。织标上的染料可能会褪色从而沾污服装用料。通过对织标固色处理,可以有效防止颜色转移。
(6)剪折不良:很多采用手工剪折的织标外观不一致,不整齐。可以通过自动剪折机改善。
二. 吊牌的品质问题:
(1)吊牌纸的种类要正确,可以通过观察外观、通过测厚仪检查厚度、通过称重进行检验。
(2)图案的颜色、结构正确,对照原稿进行检查。印墨不掉色、均匀,可用放大镜观察,并用手揉。
(3)条形码正确,条形码不粘不断,用识码器扫描有滴声。(4)覆膜光亮,无气泡,拈连紧密,裁切刀口整齐。(5)吊牌的内容正确。第六部分 服装填料 填料也可叫做填充材料,是指服装面料与里料之间起填充作用的材料,主要是增强服装的保暖性能,也有的是作为衬里一增加绣花或绢花的立体感,可分为絮类填料和线类填料等种类。
(1)絮类填料:是指未经过纺织的散状纤维和羽绒等絮片状材料,它没有一定的形状,使用要有夹里,并且要求面里料有一定的防穿透性能,如高密度或经过涂层的防羽绒布。
(2)线类填料:是指由纤维经特定的纺织工艺(如针刺等)制成絮片的材料,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裁剪使用
第四篇:下载药代动力学离线作业答案教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代动力学》课程作业答案(必做)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主要包括:(1)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即药物的化学形式,药物的化学稳定性等。(2)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率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4)制剂处方中所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3.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族差异:指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
(2)性别差异:指动物的雄雌与人的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婴儿、青壮年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可能存在的差异。(4)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生理条件如妊娠及各种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引起药物体内过程的差异。(5)遗传因素:体内参写药物代谢的各种酶的活性可能引起的个体差异等。
4.药物及剂型的体内过程:是指药物及剂型从给药部位给药后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二、问答题
1.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 行为的影响;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根据机体的生理功 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 方法;研究中药制剂韵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等。
2.在新药的合成和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和转化因素;在新药的安全性 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提供依据;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 理性需要生物药剂学研究进行评价;在新药临床前和临床I、Ⅱ、Ⅲ期试验中,都需要生物 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参与和评价。
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穿过细胞而被吸收的 过程。
2.被动转运:是指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服从浓度梯度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 膜孔转运两种形式。
3.溶出速率:是指在一定溶出条件下,单位时间药物溶解的量。
4.载体媒介转运:借助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作用,使药物透过生物膜而被吸收的过 程,可分为促进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
5.促进扩散: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 过程。
6.ATP驱动泵:以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能源进行主动转运的载体蛋白家族。7.多药耐药:外排转运器对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紫杉醇、长春碱等的外排作用会 导致肿瘤细胞内药量减少,从而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大大下降的现象。
8.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体外溶解性和肠道渗透性的高低,对药物进行分 类的一种科学方法。BCS依据溶解性与渗透性将药物分为四类:I类为高溶解性/高渗
透性药物、Ⅱ类为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Ⅲ类为高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Ⅳ类为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
9.药物外排转运器:转运器的一种,依赖ATP分解释放的能量,可将底物逆向泵出
细胞,降低底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如P一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等。
10.多晶型: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由于结晶条件不同,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的 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
二、问答题
1.促进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酌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 过程。其特点有:①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载体参与,载 体物质通常与药物有高度的选择性;③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 代谢抑制剂的影响;④转运有饱和现象;⑤结构类似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⑥有结构 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与被动转运相同的是:促进扩散服从顺浓度梯度扩散原则,不消 耗能量。与被动转运不同的是:由于载体参与,促进扩散的速度要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 得多。
2.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称为主动转 运。主动转运可分为ATP驱动泵和协同转运两种。ATP驱动泵是以ATP水解释放的能 量为能源进行主动转运的载体蛋白家族。协同转运是依赖另一种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所贮 存的能量对物质进行主动转运,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是钠钾泵或质子泵。主动转运的特 点有: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载体物质通常与药物 有高度的选择性;④主动转运的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的量及其活性有关,具有饱和作用; ⑤结构类似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相似物竞争载体结合位点,影响药物的转运;⑥受 代谢抑制剂的影晌;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3.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胃肠道上皮细胞进行,胃肠道生理环境的变化对吸收产生较大 的影响。
(1)消化系统因素:①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胃液的pH呈酸性,有利于弱酸性药物 的吸收;小肠较高的pH环境是弱碱性药物最佳的吸收部位。②胃排空和胃空速率:胃排 空速率慢,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弱酸性药物吸收会增加,但是胃排空加快,到达小 肠部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有利于药物在小肠部位吸收。③小肠内运行:可促进固体制剂 进一步崩解、分散,使之与肠分泌液充分混合,增加了药物与肠表面上皮的面积,有利于 难溶性药物的吸收。④食物的影响:食物不仅能改变胃空速率而影响吸收,也可能促进 药物的吸收或不影响吸收。⑤胃肠道代谢作用的影响:药物的胃肠道代谢是一种首过效 应,对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影响。
(2)循环系统因素:①胃肠血流速度:血流量可明显影响胃的吸收速度,但这种现象 在小肠吸收中不显著;②肝首过作用:肝首过效应愈大,药物被代谢越多,药效会受到明 显的影响;③肠肝循环:对经胆汁排泄的药物有影响,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延长;④淋巴 循环:对大分子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3)疾病因素:胃酸缺乏、腹泻、甲状腺功能不足、部分或全部胃切除、肝脏疾病等均 可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
4.①影响该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很多,药物本身生物利用度低可能是由于 药物的吸收差或受到胃肠分泌的影响。与食物同服,可促进胃排空速率加快,药物进入 小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脂肪类食物可促进胆汁分泌,而胆汁可促进难溶性药物溶解 吸收。剂型因素也有很大影响,药用辅料的性质与药物相互作用均影响其生物利用度。②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可将难溶性药物制成可溶性盐、无定型药物或加入表面活性 剂;改变剂型增大药物表面积;制成复方制剂或改变剂量促使酶代谢饱和等;制成前体药 物等。
5.药物的浴出是指药物从制剂中溶解到溶出介质中的过程。口服固体药物制剂后,药物在胃肠道内经历崩解、分散、溶出过程才可通过上皮细胞膜吸收。对难溶性药物而 言,溶出是其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在胃肠道内的溶出速率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药 效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主要有:①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 解度与溶出速度直接相关,当药物在扩散层中的溶解度增大,则可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②粒子大小,药物粒子越小,则与体液的接触面积越大,药物的溶出速度增大,吸收也加 快。③多晶型,不同的晶型溶解度不同,其溶出速度也不同,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并会影响药物的药理作用。④溶剂化物,将药物制成无水物或有机溶剂化物,有利于溶 出和吸收。
6.Ⅱ类药物是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一类药物,因药物在胃肠道溶出缓慢而限制了 药物的吸收。影响Ⅱ类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有药物的溶解度、晶型、溶媒化物、粒子大小 等。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或)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均可有效地提高该类药物的口服吸 收,主要方法有:①制成可溶性盐类;②选择合适的晶型和溶媒化物;③加入适量表面活 性剂;④用亲水性包合材料制成包合物;⑤增加药物的表面积;⑥增加药物在胃肠道内的 滞目时间;⑦抑制外排转运及药物肠壁代谢。
第三章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填空题
1.脂溶性,小,很大
2.单室,双室
3.0.5~7.5ym
4.经鼻腔,经肺部,经直肠(经口腔黏膜等)
5.药物及介质因素,电学因素
6.角膜渗透,结膜渗透
二、问答题
1.可以通过改变给药途径尽量避免首过效应,尤其是肝首过效应。主要途径有:
(1)薛脉、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直接进入体循环,因此不存在首过效应;肌内注射经 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不经门肝系统,因此不存在首过效应。
(2)口腔黏膜吸收:口腔黏膜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 入心脏,可绕过肝脏的首过作用。一般可制成口腔贴片给药。
(3)经皮吸收:药物应用到皮肤后,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到皮肤表面,溶解的药物分配 进入角质层,扩散通过角质层到达活性表皮的界面,再分配进入水性的活性表皮,继续扩 散到达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避开门肝系统。
(4)经鼻给药:鼻黏膜血管丰富,鼻黏膜渗透性高,有利于全身吸收。药物吸收后直 接进入体循环,无首过效应。
(5)经肺吸收:肺泡表面积大,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极小的转运距离,因此肺部给 药吸收迅速,而且吸收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不受肝首过效应的影响。
(6)直肠给药:栓剂距肛门2cm处,可使大部分药物避开肝首过效应,给药生物利用 度远高于距肛门4cm处给药。当栓剂距肛门6cm处给药时,大部分药物经直肠上静脉进 入门静脉--肝脏系统。淋巴循环也有助于直肠药物吸收,经淋巴吸收的药物可避开肝脏 代谢作用。
2.(1)生理因素:皮肤的生理情况因种族、年龄、性别、人体因素及部位的差异而有 显著不同,其差异主要由角质层的厚度、致密性和附属器的密度引起,由此对皮肤的通透 性产生明显的影响。身体各部位皮肤渗透性大小为阴襄>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 腿部>胸部。皮肤生理条件会随着年龄和性别而发生变化,胎儿的角质层从妊娠期开始 产生,出生时形成,由于婴儿还没有发达的角质层,因此皮肤的通透性比较大;成年人的 萎皮肤结构功能不断完善,通透性也在不断地减弱。通常,老人和男性的皮肤通透性低于 儿童和妇女。
(2)剂型因素:对于经皮给药系统的候选药物,一般以剂量小、药理作用强者较 为理想。角质层的结构限制了大分子药物渗透的可能性。分子量大于600的物质不 能自由通过角质层。药物的熔点也能影响经皮渗透性能,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 过皮肤。
脂溶性药物较水溶性药物或亲水性药物容易通过角质层屏障,但是脂溶性太强的药 物也难以透过亲水性的活性表皮层和真皮层,主要在角质层中蓄积。
给药系统的剂型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很大,药物从给药系统中释放越容易,则越 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常用的经皮给药剂型有乳膏、凝胶、涂剂和透皮贴片等,药物从 这些剂型中释放往往有显著差异。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不应太大,否则难以将药物转移 到皮肤中,影响药物的吸收。
(3)透皮吸收促进剂:应用经皮吸收促进剂可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常用的促进剂 有表面活性剂类,氮酮类化合物、醇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芳香精油等。
3.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机制有:①惯性碰撞:动量较大的粒子随气体吸入,在
气道分叉处突然改变方向,受涡流的影响,产生离心力,当离心力足够大时,即与气道壁 发生惯性碰撞:②沉降:质量较大的粒子在气道内的停留时间足够长时,受重力的作用沉 积于气道;③扩散:当药物粒子的粒径较小时,沉积也可能仅仅是布朗运动的结果,即通 过单纯的扩散运动与气道相接触。
影响药物经肺部吸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药物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吸入 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气溶胶剂的特性、肺通气参数和呼吸道 生理构造。粒子在肺部的沉积还与粒子的大小有关。②生理因素: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 可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除。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越弱。呼吸道的 直径对药物粒子到达的部位亦有很大影响。酶代谢也是肺部药物吸收的屏障因素之一。③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脂溶性和油水分配系数影响药物的吸收。水溶性化合物主要 通过细胞旁路吸收,吸收较脂溶性药物慢。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也是影响肺部吸收的因素 之一。④制剂因素:制剂的处方组成、吸入装置的构造影响药物雾滴或粒子的大小和性 质、粒子的喷出速度等,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一、填空题
1.循环系统,各脏器组织2.慢,蓄积3.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4.分子量,5000 5.脂溶性,蛋白的结合率6.7,肝和脾中的单核巨噬细胞7.亲水性,柔韧性,位阻8.贮库,作用时间9.动物种差,性别差异,生理与病理状态差异10.全部药量,总容积11.小12.低,高蛋自,中毒(不良,出血)13.改善表面亲水性,减小粒径,表面荷正电14.小,安全性15.可逆的,饱和,游离,缓慢
二、问答题
1.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
织器官的亲和力。而药物与组织和器官的亲和力主要和药物的结构、解离度、脂溶性以 及蛋白结合率有关。通常血流丰富的组织摄取药物较快。
2.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 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它不是药物体内分布的真实容积,而是通过实验,根据体内药量 和血药浓度的比值计算得到的容积,它是真实容积在实际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值,所 以称为表观分布容积。通过表观分布容积与血药浓度可以计算体内药量及进行相关的药 物动力学计算。
表观分布容积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密切相关,能反映药物在体 内的分布特点。
3.当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时,其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而当 药物主要与血管外的组织结合时,其表观分布容积大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蛋白结合 率高的药物,通常体内消除较慢。
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并有减毒
和保护机体的作用。若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药理作用将受到显著影Ⅱ向。由于药 理作用主要与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有关,因此血中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是影响药效的重要 因素。如一个结合率低于70%的药物,即使结合率降低10%,体内游离药物浓度最多只 增加15%,而一个结合率高达98%的药物,若结合率降低10%,则可以使游离药物浓度 上升5倍,这时可引起疗效的显著改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5.由于只有游寓型才能被肾小球滤过,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降低药物的肾 小球过滤。对于仅由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则导致其肾清除率延长。对于同时存在肾小球滤 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的药物,由于肾小管主动分泌一般不受蛋白结合率的影 响,因此其肾清除率基本不受影响。如青霉素G尽管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很少被肾小球 滤过,但主要由近曲小管分泌排入小管液,只需通过一次肾血液循环就几乎完全从血浆中 被清除。
6.由于作用强度主要和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有关。对于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药物 蛋白结合率的轻微变化,可能导致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变化,因而会显著影响药物作 用强度。如结合率高达98%的药物,若结合率降低1%,则可以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1.5 倍,可显著影响作用强度。
对于低蛋白结合率的药物,结合率的轻微改变,对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影响不明显,因 此不会显著影响药物作用强度。
7.在血浆pH 7.4时,弱酸性药物主要以解离型存在,而弱碱性药物主要以非解离型 存在。一般说来,弱碱性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如水杨酸和奎宁在血浆pH 7.4时,非离子型分别为0.004%~0.01%和g.Og%,向脑 脊液透过系数分别为0.0026—0.006min-l和0.078min-l。
8.由于大分子药物和微粒等容易通过淋巴管转运,药剂学通常采用现代制剂技
术,制备脂质体、微乳、微粒、纳米粒、复合乳剂等各种载药系统,来增加药物的淋巴 转运。
9.常规设计的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会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因此
半衰期很短。通过改善微粒的亲水性,增加微粒的柔韧性及其空间位阻,干扰吞噬细胞 对微粒的识别过程,则可明显延长微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 用表面修饰技术,该技术系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将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以共价结合的方式引入到微粒的表面,既提高了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又明显增加微 粒的空间位阻,使微粒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从而达到长循环 的目的。
10.(1)细胞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内吞作用、吸附作用、融合作用、膜间作用等。
(2)微粒本身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电荷、表面性质的影响。
(3)微粒的生物降解。(4)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
第五章
药物代谢
一、问答题
1.药物代谢对药理作用有可能产生以下影响:①使药物失去活性,代谢可以使药物 作用钝化,即由活性药物变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使药物失去治疗活性;②使药物活性降 低药物经代谢后,其代谢物活性明显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③使药物活性增 强,即药物经代谢后,表现出药理效应增强,有些药物的代谢产物比其原药的药理作用更 强;④使药理作用激活,有一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在体内经代谢后产生有活性的代 谢产物,通常的前体药物就是根据此作用设计的,即将活性药物衍生化成药理惰性物质,但该惰性物质能够在体内经化学反应或酶反应,使母体药物再生而发挥治疗作用;⑤代 谢产生毒性代谢物,有些药物经代谢后可产生毒性物质。
2.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反应是一个很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可以分为I相反应和 Ⅱ相反应两大类。I相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参与各种不同反应的药 物代谢酶依次为氧化酶、还原酶和水解酶,通常是脂溶性较强的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 基团。Ⅱ相反应即结合反应,参与该反应的药物代谢酶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转移酶,通常是 药物或I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机体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
3.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很多,主要为生理因素与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包括种属、种
族、年龄、性别、妊娠、疾病等;剂型因素包括给药途径、剂量、剂型、手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此外,还有食物、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药物的代谢产生一定影响。
4.根据药酶抑制剂的性质,可设计利用一个药物对药酶产生抑制,从而来减少或延 缓另一个药物的代谢,达到提高疗效或延长作用时间的目的。以左旋多巴为例,为了减 少脱羧酶的脱羧作用,设计将脱羧酶抑制剂和左旋多巴同时应用,组成复方片剂。如采 用的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和盐酸苄丝肼。它们可抑制小肠、肝、肾中的脱羧酶的活性,故能抑制左旋多巴的脱羧作用。这两种脱羧酶抑制剂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不会影 响脑内脱羧酶的活性。结果是既能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代谢,增加进入中枢的左旋多 巴的量,又能使摄入脑内的左旋多巴顺利地转化成多巴胺,进而发挥药理作用,大大降低 了左旋多巴的给药剂量。
第六章
药物排泄
一、名词解释
1.肾清除率:肾清除率代表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肾能使多少积
(通常以毫升为单位)的血浆中该药物清除的能力,如肾对某药物清除能力强时表示有 较交多血浆中的该药物被清除掉。
2.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3.双峰现象:某些药物因肠肝循环可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高峰,该现象称为双峰观象。
4.肠肝循环: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二、填空题
1.肾,原形药物
2.相对分子质量,所带的电荷
3.滤过膜,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率
4.肾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选择性的重吸收,有限度的重吸收
5.肾近曲小管
6.125 7.脂溶性,pKa,尿量,尿的pH 8.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9.500
10.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
三、问答题
1.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当通透性改变或面积减少时,可使滤过聋 尿液的成分改变和尿量减少。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改变:当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显著降低(如大失血)或囊压升高(如输尿管结石等)时,可使有效滤过压降低,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如果血渗透压降低(血浆蛋白明显减少或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则有效滤过压升高,滤过率增多。
(3)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大时,滤过率高;反之,滤过率低。
2.均会引起尿量增多。主要原因是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最后导致尿量增加。
3.大量出汗或大量失血,都会引起尿量减少。主要原因如下:
(1)大量出汗时,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循环血量减少时,对容量感受器(位于大静脉和左心房)的刺激减弱,感受器沿迷走神经传人冲动减少,对视上核、室旁核的抑制减弱,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第七章
药物动力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等)给药后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即ADME过程)量变规律的学科,致力于用数学表达式阐明不同部位药物浓度(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隔室模型,亦称房室模型,是经典的药物动力学模型。将整个机体(人或其他动物)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接起来构成的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称为隔室模型。隔室的划分不是随意的,它是由具有相近药物转运速率的器官、组织组合而成,同一隔室内各部分的药物处于动态平衡。
3.单室模型,又称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即药物在全身各组织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或相似,将整个机体视为一个隔室的药动学。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所有身体各组织在任何时刻的药物浓度都一样,但要求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平行地发生变化。
4.外周室,又称外室、同边室。在经典药动学双室模型和多室模型中,按照速度论的观点将机体划分为药物分布均匀程度不同的独立隔室,即中央室和外周室。中央室由一些血流比较丰富、膜通透性较好、药物易于灌注的组织组成。外周室由一些血流不太丰富、药物转运速度较慢的器官和组织(如脂肪、肌肉等)组成,这些器官和组织中的药物与血液中的药物需经过一段时间方能达到动态平衡。外周室与中央室的划分具有相对性模糊性。
二、问答题
1.药物动力学对于指导制剂的研究与质量评价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实验求出药物
新制剂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把握新制剂给药后药物在体内量变过程的规律性从而指导新制剂的处方工艺设计;根据受体部位药物效应的定量要求,或对血药浓度曲线特征的要求,反过来计算出制剂中所需的药物释放规律,为缓释、控释、速释、靶向、择时等各种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外的物理动力学特征(如溶出度、释放度等)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寻找比较便捷的体外方法来合理地反映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质量;研究药物制剂的药时曲线是否具有控、缓释特征,速释特征或择时释放特征,药物分布是否具有靶向特征,以及生物利用度等体内质量指标的测定原理与计算方法,从而给出药剂内在质量较为客观的评价指标。
2.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因此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只是“表观”的。
第八章
单室模型
一、填空题
1.单室;2.一级,Wagner-Nelson法;3.k0,k,V;4.;
5.达到峰浓度的时间,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给药开始至血液中开始出现药 物的时间; 6.药物的输入速度;
7.4.3;
8.①作图时对误差因素不敏感,实验数据点比较规则,求得七值较尿排泄速率法准 确。②要求收集尿样时间较长(至少为药物的7个tl/2),且不得丢失任伺一份尿样数据。
二、单项选择题
1.D
三、问答题
1.A.正确。K=0.693/t1/2= 0.173h-l。
B.错误。16小时为4个半衰期,在4个半衰期内,[1-(1/2)^4]×l00%,即93.75%的药物被消除。
C.正确。给药0.5g消除0.375g需要2个半衰期,而给药l.0g消除0.5g需要1个半衰期。D.错误。12小时相当于3个半衰期,仅87.5%的经尿排泄的药物被消除,较好估算 尿药总量需要5个以上半衰期。
E.基本正确。对多数药物,在治疗浓度范围内,给药剂量改变,药动学参数不变。但在少数情况下,某个或某些药动学参数会发生改变。
第九章
多室模型
一、名词解释
1.二室模型:二室模型由中央室和周边室组成,中央室一般由血流丰富的组织、器
官与血流组成,如心、肝、脾、肺、肾和血浆,药物在这些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分布较快,能够迅速达到分布平衡;而周边室一般由血流贫乏、不易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器官和体 液等构成,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药物在这些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分布较慢,需要 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分布平衡。药物在中央室与周边室之间进行可逆的转运,药物的消 除主要发生在中央室。
2.三室模型:三室模型由中央室与两个周边室组成。中央室一般为血流高灌注隔 室,药物以很快的速度分布到中央室(第1室);以较慢的速度进入浅外室(第2室),浅外 室为血流灌注较差的组织或器官,又称组织隔室;以更慢的速度进入深外室(第3室),深 外室为血流灌注更差的组织或器官,如骨髓、脂肪等,又称深部组织隔室,也包括那些与 药物结合牢固的组织。药物消除一般也发生在中央室。
3.AIC判据:AIC是由Akaike等所定义的一种判据(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a)。AIC=NInRe+ 2P,该式中,N为实验数据的个数;Re为权重残差平方和;P是所设模型参 数的个数,其值为模型隔室数的2倍。AIC值愈小,则模型拟合愈好。
4.混杂参数:通常将分布相混合一级速度常数a和消除相混合一级速度常数∥称为 混杂参数(hybrid parameters),分别代表分布相和消除相的特征,由模型参数(K12、k21,K10)构成。
二、问答题
1.二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曲线先较快地下降,布相,之后较慢地下降,此为消除相。以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为由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 相交而成的二次曲线。这是因为在给药后初期药物除了向体外消除,还有向周边室的分 布,所以血药浓度在分布相下降较快;而在给药后末期,药物分布基本完成,体内过程以 消除为主,所以在消除相血药浓度下降较慢。
2.以静脉注射给药为例,应用残数法原理求有关动力学参数的原理如下:
(1)以末端血药浓度一时间数据求B和β:一般α>>β,当t充分大时,A*e-αt一0,则
。f
p C=A *e-αt +B*e-βt可以简化为:C=B.e-βt;两边取对数,得:
'。因此,lgC-t曲线的尾端直线段的斜率为,从斜率可求出β值,截距为lgB,可求出B。
(2)求曲线前相的残数浓度:根据该直线方程,可以将此直线外推求出曲线前相(分 布相)各对应时间点的外推浓度值c’,以对应时间点的实测浓度c减去外推浓度值c’,即 得残数浓度Cr,Cr= C-C’=A.e-at。
(3)根据残数浓度求A和α:对残数浓度取对数,并对时间作图又得到一直线,根据该残数直线的斜率
和截距IgA,即可求出α和A。
3.隔室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①给药途径;②药物的吸收速度;③采样点及采样周 期的时间安排;④血药浓度测定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模型的判别应采用以下判据综合判断:①一般先以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作初 步判断,如静脉注射给药后,lgC-t图形为一直线,则可能是单室模型;如不呈直线,则可 能属于多室模型。②选择残差平方和(SUM)与权重残差平方和(Re)最小的模型。③选 择拟合度(r2)较大的模型。④选择AIC判据较小的模型。⑤F检验,若F计算值大于F 界值,则说明模型2优于模型1。
4.血管外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图分为三个时相:①吸收相,给药后药物浓度持续上升,达到峰值浓度,在这一阶段,药物吸收为主要过程;②分布相,吸收至一定程度后,以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的分布为主要过程,同时还有药物的消除,药物浓度下降较快:③消除相,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中央室与周边室的分布趋于平衡,体内过程以消除为主,药物浓度下降较慢。
5.血管外给药三室模型示意图如下:
吸收部位及各隔室药物的转运速率方程为:
三、计算题
1.解:(1)已知该药物符合二室模型,A=4.6mg/L,B=0.6mg/L,α=1.2h-l, β= 0.05h-l,因此
(2)当t=5时,C= 4.6 *e-αt +0.6 *e-βt= 0.48(mg/L)2.解: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迸行处理,求算外推浓度和残数浓度如下:
(1)求α,β,A,B。
1)利用8~16h血药浓度数据,以血药浓度对数对时间回归得末端直线方程为:C= 1.177-0.09lt,根据斜率可求得β=(-0.091)×(-2.303)=0.21(h-1),根据截距可求得B= 15.03(mg/L)。
2)求曲线前相外推浓度C’。将0.25~4.0h各时间点代入上述直线方程,求得外推浓度C如表中所示。
3)求残数浓度Cr。将0.25~4.0h各时间点的C减去相应的外推浓度C’,即得残数浓度Cr。
4)利用0.25~2.0h残数血药浓度数据,以残数血药浓度对数对时间回归得残数直线 方程为:Cr=1.671-0.800t,根据斜率可求得α=(-0.800)×(-2.303):1.84(h-l),根据截 距可求得A=46.88(mg/L)。
(2)求k12,k21,k10,Vc。
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一、名词解释
1.稳态血药浓度:多次重复给药,随着给药次数,z的增加,血药浓度不断增加,当n 充分大时,血药浓度不再升高,达到稳态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2.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通常第1次给予一个较大的剂量,使血 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3.维持剂量:在负荷剂量之后,按给药周期给予的用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水平的剂量。
4.坪幅:重复给药达稳态时,在一个给药周期内,稳态血药浓度的渡动幅度称为坪幅。
5.达坪分数:指九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与稳态血药浓度Css。的比值。
6.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血药浓度一 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给药间隔时间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7.蓄积系数: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
8.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 比值。
9.波动百分数: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占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的百分数。
10.血药浓度变化率: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占稳态最小血 药浓度的百分数。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AD 6.BCD
三、问答题
1.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是在等剂量、等间隔时间的前提下推导出 来的。
2.达坪分数是指第,z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分数,以fss(n),表示。
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相比,相当
静脉注射给药的达坪分数求算公式为:fss(n)=1-e-nkτ
血管外给药达坪分数求算公式为:
这是由于血管外给药时药物有一个吸收过程,吸收速率常数ka的大小会影响药物达 到稳态的分数。只有当ka>>k,在τ时吸收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才可以不考虑ka对fss(n),的 影响,此时fss(n)=1-e-nkτ
3.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稳态峰浓度为:
影响稳态峰浓度的因素有: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吸收系数F,给药剂量Xo,药物 的表观分布容积以稳态达峰时间tmax,给药间隔时间τ。
4.蓄积系数R是一个比值,是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血药浓度之比。蓄积系 数不是用来衡量过量剂量的绝对值,而是用来衡量频繁给药所导致的药物累积。影响R 的因素有消除速率常数k和给药间隔时间τ。若第一个剂量选择不当,稳态血药浓度有可 能不对,因此,必须正确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避免发生显著的药物累积。对于 频繁给药所引起的药物累积,蓄积系数R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它可适用于任何药物,且 适用于无论是否有组织结合。
5.描述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参数有:波动百分数(PF)、波动度(DF)、血药浓度变 化率。
四、计算题
1.解:该药消除半衰期tl/2为3小时,则消除速率常数:
则:
因此,以7.5mg/kg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5.4小时多剂量静脉注射,可使稳态血药浓 度在治疗范围内。
2.解:由于头孢噻肟的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而给药时间为3天,可知已达稳态,因此即为所求稳态血药峰浓度。
6.解:由于τ=6h,31小时为第6次给药后1小时,已达稳态,即为求稳态1小时的 血药浓度。
7.解:根据
8.解:根据
9.解:由于τ=6h,38小时为第7次给药后2小时,已达稳态,即为求稳态2小时的血 药浓度。
10.解:根据式(10-11),求得:
即第7次口服给药后3小时的血药浓度为23.9μg/ml。
11.解:
12.解:
由于τ=6h,40小时为第七次给药后4小时,已达稳态。即为求稳态4小时时的血药浓度
13.解:
14.解:15.解
因半衰期远比给药间隔长,故可采用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公式近似计算口服后体内 药量。
第1周末体内药量为:
第2周末体内药量为:
第3周末体内药量为:
第4周末体内药量为:
第5周末体内药量为:
第5周末体内药量即为有效药量,则维持剂量为:
16.解:已知CminSS= 3mg/L,t1/2=3.7h,τ=8h,V=1.8x60=108L
由
根据式(10-25),有:
17.解:已知CminSS=l0μg/ml,t1/2=8h,V=12L,τ=8h ①根据得:
由于τ=tl/2,所以:
Xo *=2Xo=2x120= 240(mg)②当给药间隔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改为4小时,有:
18.解: 19.解:根据Cl=kV,得:
以治疗理想浓度14μg/ml为多剂量给药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即:
则:
即可按每1小时给42mg;每4小时给168mg;每6小时给252mg;每8小时给336mg 的方案给药均可使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14μg/ml。根据所给片剂现有250mg及300mg两 种规格,可设计每6小时给药一次,每次250mg;或每8小时给药一次,每次300mg两种 给药方案。如按每6小时口服一次,每次250mg,可分别求得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及稳态最小血 药浓度。
由于ka=1.5h-1,τ=6h,在剂量间隔结束(即τ)时吸收已完成,故有:
如按每8小时口服300mg,则:
由于每8小时服用300mg,间隔时间长,致使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小于l0μg/ml,因止 采用每6小时给药250mg的方案较合适。
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一、简答题
1.答:TDM的意义:(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2)确定药物合并用药的原则。(3)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4)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手段。(5)作为医疗差错或事故的鉴定依据及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手段。以下情况需要进行TDM:(1)治疗指数低的药物。(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3)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4)合并用药。(5)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2.答:创新药物研究中,药物代谢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药物的代谢途径及物质平衡研究。(2)药物的酶催化机制研究。(3)药物与酶的相互作用研究。(4)药物的剂型因素及生理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第十四章 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2.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 制剂(通常认为静脉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 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
3.相对生物利用度: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 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 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4.生物等效性: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延迟商:是缓控释制剂稳态时血药浓度波动情况的评价指标之一,为受试制剂与 参比制剂半峰浓度维持时间的比值,可表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峰的宽度,它与药物动力 学模型无关,与生物利用度没有直接关系。
二、问答题
1.根据研究样品的特性,取样点通常可安排9~13个点不等,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 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Cmax;在Cmax 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整伞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 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2.生物样品的特点为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干扰物质多以及个体差异大,因此必
须建立灵敏、专
一、精确、可靠的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并根据具体目的对方法进行确 证。药物动力学研究时,进行测定方法方法学确证的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特 异性、样品稳定性、灵敏度以及标准曲线和定量范围等。其中精密度主要包括日内和日 间精密度,准确度以回收率来体现,灵敏度则主要以定量下限来表示。
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进行药物生物利用度评价 时的最主要参数包括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tmax和峰浓度Cmax。其中 AUC与药物吸收的总量成正比,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tmax主要代表吸收的速度,Cmax是 与治疗效果及毒性反应有关的参数,与吸收速率有关,也与药物吸收的程度相关。4.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药效学
和毒理学评价中,药物或活性代谢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 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药物制 剂学斫究中,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临 床研究中,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 信息。对于未上市的速释、缓释、控释制剂,可以通过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考察单次给 药和多次给药后该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行为,并与已上市的被仿制产品或普通制剂比较,考察试验制剂的释药特征。对新组成的复方制剂,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则可以提供组 方合理性的药物动力学依据。
5.由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药物动力学指标中AUC与Cmax为非正态分布,接近对数 正态分布,其变异随平均值增大而增大,经对数转换后可成为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的参数,使其数据趋于对称,变异与平均值无关。此外,生物等效性评价主要比较制剂间 各动力学参数平均值的比值,而不是比较差值,平均值的比值经对数转换后可成为平均 值的差值。
6.缓、控释制剂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多次给药时血药浓度波动幅度小,且在治疗所需 浓度范围内维持时间长。目前常用的评价缓、控释制剂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与稳态血 药浓度波动相关的参数主要包括:坪时间,包括半峰浓度维持时间、治疗维持时间和延迟 商等3种表示方式;血药浓度超过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的维持时间;峰谷波动百分率或 波动度;峰谷摆动率;AUC波动百分率和波动系数等。其中由于波动度或峰谷波动百分 率通过Css消除了个体及个体间清除率不同对结果的影响,被认为是一较好的评价指标。7.提示:本习题具有较大的答题自主性,主要考察大家对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总体把
握。答题时主要的考虑点应包括:试验设计方案如何确定,数据如何获得,需获得的数据 种类,数据如何处理,以及结果如何判断等。主要根据试验药品和市售药品的AUC、tmax 和Cmax等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
8.(1)从题中已知试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好于上市制剂,但茌决定能否批准上市前
应首先考虑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若统计结果显示两者具有生物等效性,按照SFDA的 相关规定则可以批准试验制剂生产上市。若结果为两制剂生物不等效,则不能认为试验 制剂优于上市制剂而批准其上市。
(2)若结果判断为两制剂生物不等效,则两制剂不具有一致的药效。
(3)因为生物利用度的指标包括AUC、tmax和Cmax等,当AUC和Cmax都有显著提高 时,服用该试验制剂,对于某些治疗窗狭窄的药物有可能会出现因生物利用度提高而导 致的毒副反应。
三、计算题
1.剂量为349mg。
提示:假设有效血药浓度为Css,然后按照例题的公式进行计算。
2.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5.66%。栓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8.38%。
提示:可采用梯形法分别计算各剂型的AUC,并按照教科书中公式(14-6)进行绝对 生物利用度计算,片剂和注射剂采用同一剂量,无需进行剂量校正,而栓剂的剂量与注射 剂不同,需进行剂量校正。*根据计算时取点的数目不同,结果可有所变化。
第十五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一、填空题
1.血流速度,组织容积,药物的游离分数,内在清除率,表观分配系数 2.建立模型,收集各类参数,模型的拟合并求算有关的模型参数
二、名词解释
1.PK-PD模型:将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结合起来,增加作用部位的效应室,组成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
2.效应室:为与含药物的血浆室连接的虚拟的药效动力学房室,不是药物动力学模型的一部分。3.时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过程中的节律性变化以及规律和机制的 科学,是介于时辰生物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分支学科。
三、问答题
1.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一种在药物的体内过程、机体的解剖学特性、生理生化参 数三者之间建立一定数学关系的模型。这种生理学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器官或组织中药物 浓度的经时过程,能更清楚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况。
优点在于模型参数具有真实的生理解剖学意义,和真实生理解剖上的量值相对应,这种模型为各类动物之间药物动力学资料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合理基础,可以利用动物的 生理学和解剖学参数来预测药物对人体的作用。
不足之处为采用的微分方程组通常较大,在模拟和求近似数值解时难度较大,需要 依靠大型计算机才能解决,限制了模型的推广祁应用。另外,人体的有关资料显然不易 获得,目前主要依靠动物试验,要取得足够资料,实验工作量比较大。
2.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参数包括:①生理解剖学参数,如血液灌注的流量和组织、器官的容积。它们通常是体重的函数,在各种哺乳动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可根据 动物实验数据进行种属间外推或从临床数据进行种属内推预测人体药物动力学或药效 学。②生化参数,如药物的游离分数、内在清除率和表观分配系数。药物的游离分数直 接影响到药物的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内在清除率反映具体组织或器官对药物 的清除能力;表观分配系数是组织中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比值,直观反映药物 在体内各脏器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3.判别效应室归属常用的方法有:①Wagner法:分别将各室内药量的经时变化规 律与效应的经时变化规律进行比较,以丽者的变化情况是否同步来判别效应室的归属。②Gibaldi法:通过观察多剂量给药后各室中产生同一强度的效应所需要的药量是否相同 来判别效应室的归属。③Palzow法:通过作图的方法来确定效应室的归属。④Sheiner 法:原PK模型中增设一个效应室,把效应室看成一个独立的房室,而不是归属在哪一个 房室中,效应室与中央室按一级过程相连。
4.药动学,药效学的关联方式有:①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②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③软连接和硬连接;④时间非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5.生物技术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特性有:①与药物分子量、分子组成、结构、作用靶点 有关;②表观分布容积一般较小,接近血浆容积;⑨口服给药、经皮给药、眼部或喷雾给 药生物利用度较低,一般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④代谢、排泄与内源性同类 分子相似,肝肾代谢和细胞内吞的代谢降解占重要地位,原形药物排泄量极低;⑤某些生 物技术药物可能存在靶向性分布特点。
6.生物技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①同位素标记法,该方 法灵敏度高。同位素标记方法包括内标记法和外标记法。②免疫学分析法,免疫分 析方法迅速、灵敏、经济并适用于批处理。免疫学分析方法包括EIA、ELISA、高灵 敏度ELISA,荧光免疫分析、放射性免疫分析等。③生物检定分析法,生物检定分析 法特异性较差,灵敏度不够高,变异性较大,费时费力,不宜作为药物动力学研究的 主要方法,通常作为与免疫学方法相互印证以及同位素标记前后活性对比性测定等 的辅助方法。
7.①选择相关动物;②生物技术药物的抗原性;③有些药物具有特异性、靶向性组织 分布;④至少应进行3个浓度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每个浓度至少重复试验3次,以了 解血浆蛋白结合率是否有浓度依赖性;⑤生物技术药物稳定性、预处理与保存;⑥其他,如多肽蛋白类药物的非线性吸收,可能存在体循环前代谢降解、代谢物分离分析和活性鉴 定等。
8.手性药物: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相同结构基团在三维空间排列不同的化合物称 为立体异构体,立体异构体中的对映体之间互为镜像关系,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就像人的 左右手一样,称为手性化合物,作为药用的即为手性药物。
优映体:大多数手性药物中某单一对映体与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生物活性高,通常将 该类对映体称为优映体。
9.药物动力学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立体选择性是指手性药物对映体在吸收、分 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吸收方面:①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吸收是载体媒介转运机制,由于不同构型的对 映体与细胞膜转运载体的结合具有立体选择性,使得对映体间的吸收有差异;②药物在 胃肠道的吸收速率也对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立体选择性有影响,有的药物在胃肠道 中对映体可相互转化,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越长,转化程度越大,从而导致体内两个对 映体的比例受吸收速率的影响;③在吸收过程中药物代谢酶对于不同对映体的代谢程度 差异也会导致对映体的吸收差异。
(2)分布万面:①手性药物对映体与蛋白的结合可能存在立体选择性,从而影响对 映体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总体清除率;对于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的药物,由于立体选择性 引起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对分布和药效的影响也就越大。②对映体对组织的亲和力可能不 同,导致两个对映体在同一组织中的分布不同。
(3)代谢方面:①手性药物的对映体与药物代谢酶的亲和力不同,而导致两个对映体 在相同条件下被同一酶系统代谢时,代谢的途径、速度或程度可能出现差异,此为底物立 体选择性;②在药物的代谢产物生成过程中形成手性中心,所生成代谢产物的两种对映 体比例不等,这是代谢产物的立体选择性。
(4)排泄方面:①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和主动重吸收可能存在立体选择性,而被动转运 过程不涉及立体选择性问题;②药物胆汁排泄的主动转运过程会涉及立体选择性问题。胆管中存在有机酸、有机碱和中性化合物转运系统,这些转运系统介导的胆汁排泄过程 往往存在立体选择性。
10.手性药物的药动学立体选择性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立体 选择性存在种属差异和种族差异;药动学立体选择性还受遗传多态性的影响,特别是当手 性药物的代谢涉及CYP2C9、2C19及2D6等同工酶时,这种立体选择性表觋出较大的个 体差异;②生理、病理状况可能影响手性药物的药动学立体选择性;③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映体间可能相互竞争相同的酶催化位点或蛋白结合部位,从而导致相互抑制作用;其他 药物对手性药物药动学立体选择性也有影响;④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对手性药物药动 学的立体选择性有影响,这可能与立体选择性首过效应和门静脉内立体选择性血浆蛋白 结合有关。
11.时辰药动学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食物、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如给药时间和次数、研究对象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病理状态、不同姿势或运动状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12.例如哮喘患者,在晚间发作较白天重。茶碱类药物在白天吸收较快,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晚间吸收较慢。健康人白天服用400mg后的tmax和Cmax分别为4.6小时和12.4gml,相同剂量晚上给药后的tmax和Cmax分别为8.1小时和11.7gml,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取日低、夜高的给药剂量,即上午08:00服茶碱缓释片250mg,20:00服用500mg,可使茶碱在白天和夜间的浓度分别维持在10.4gml和12.7gml,并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
第五篇:动力学论文
《结构动力学》小论文
利用对称性求解动力问题
组员姓名:
专业班级:
土木班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4年X月
《结构动力学》小论文
——动力计算中对称性的运用问题
一、摘要
用柔度法计算对称结构的振动频率和周期时,选取半结构可以简化计算。学习之初,对如何建立等效的半结构模型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这篇小论文将就这一问题和如何选取对称结构进行一个小结。
二、对称法理论分析简介
1.利用对称性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主振型
(a)
结构对称,质量分布也对称。该类结构不仅可以利用对称性求自振频率和主振型;而且应充分的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
图(1)
图1为一对称结构,质量分布也对称,其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为
yi=-j=14mjyjδij
(i=1,2,3,4)
(a)
由于对称性,有:
m1=m4,m2=m3
δ11=δ44,δ22=δ33,δ13=δ42,δ21=δ34
根据位移互等定理,有δij=δji(i不等于j)。将式(a)的第一式和第四式相加,第二式和第三式相加,分别得:
y1’=-m1y1’δ11‘-m2y2’δ12’
(b)
y2’=-m1y1’δ21‘-m2y2’δ22‘
(b)
式中:
y1’=y1+y4,y2’=y2+y3
δ11,=δ11+δ14,δ22,=δ22+δ23
δ12,=δ21,=δ12+δ13=δ21+δ24
再将式(a)的第一式减去第四式,第二式减去第三式,分别可得:
y1‘’=-m1y1‘’δ11‘’-m2y2‘’δ12‘’
(c)
y2‘’=-m1y1‘’δ21‘’-m2y2‘’δ22‘’
(c)
式中:
y1‘’=y1-y4,y2‘’=y2-y3
δ11‘’=δ11-δ14,δ22‘’=δ22-δ23,δ12‘’=δ21‘’=δ12-δ13=δ21-δ24
至此,把一组四元二阶方程式(a)简化为两组二元二阶微分方程式(b)和(c),也就是说,求四个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主振型简化成求两个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和主振型。
利用对称性计算频率和主振型时,通常可取半边结构计算。图1所示体系,其主振型不外乎图2,3和4,5所示的四种形式。图2,3为对称振型,图4,5为对称振型。它们分别可取图6和7所示的半边结构进行计算.下面给一算例:
例:求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主振型,EI为常数
图一
图二
对称结构,计算正对称振型时,B截面既不能转动,又不能移动,如图二,可取半边结构如下图三
图三
图四
计算反对称振型时,振型如图五,B截面只能转动,不能移动,可取半边结构如图六
图六
图五
图七
两种振型见图二和图五,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结构反对称主振型为第一主振型,其对应频率为第一主频率。
因此不管是静定结构还是超静定结构,是计算静态问题还是动态问题,对称结构在计算时通常可以简化,我们应充分利用对称性,使求解得以简化,以加快解题速度,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对称法中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小问题,以例题的形式开始讨论:
三、建立等效半结构模型
1、自由振动时半结构的选取
例1
试求图示刚架的自振频率。
L
EI
EI
EI
L
m
m
解:(1)结构对称,可取半结构。计算简图如下:
根据柔度系数的定义,在质量m处作用单位力,画出结构的弯矩图,图乘即得到柔度系数。
EIE
EI
EI
L
L/2
半结构计算简图
弯矩图
需注意,由于取了半结构,在计算自振频率时,质量应由原来的2m变为m进行计算。
(2)求整个结构的柔度系数,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绘弯矩图时,由于结构对称,可取半结构进行计算。但最终对整个结构进行图乘。
注意,此题实际上并没有取半结构,因此计算频率时质量仍为2m,虽然柔度系数为取半结构计算时的二倍,但与质量相乘可以约分,所得结果与取半结构计算是一样的。
(3)结论:
①
计算对称结构的自振频率时,如果取半结构,则质量应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对于半结构求柔度系数,应按柔度系数的定义在结构上施加单位力,绘出半结构的弯矩图并图乘,即所有的计算都是基于半结构的;
②
若仅仅对于绘弯矩图阶段取半结构,则单位力应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求出整个结构的弯矩图并图乘,即计算是基于整个结构的,因此最后求频率时质量不变,实际上对于整个题目而言并没有取半结构;
2、受迫振动时半结构的选取
例2
图示结构在柱顶有电动机,试求电动机转动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柱端弯矩的幅值。已知电动机的质量集中于柱顶,W=20kN,电动机水平离心力的幅值,电动机转速,柱的线刚度。
h=6m
W
I=∞
解:(1)此题结构对称,仍可取半结构计算。根据结构的振动形式(水平振动),其半结构的选取以及弯矩图如下所示。
半结构计算简图
弯矩图
图乘,得:
注意,由于取了半结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外力幅值也应取原来的二分之一,即。
(2)求整个结构的柔度系数,仅在绘弯矩图时取半结构。则与例1相同,求柔度系数时施加在半结构的单位力变为,但结构的质量与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大小不变。计算过程如下。
弯矩图
图乘得:
注意,解法二实际上仍是基于整个结构的,仅仅在绘弯矩图时应用了对称性,因此质量与外力均不变。
(3)结论:
受迫振动时,有外力作用于对称结构上,如果选取半结构进行计算,则不仅质量变为原来一半,外力幅值也应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外力的频率不变。
四、总结
如何选取半结构(如什么时候该用滑动支座和铰支座),选取半结构之后各物理量应如何做出相应变化(如,求柔度系数时单位力是否变为原来一半,外力幅值是否变化等),以及如何避免计算结果与正确值相差二倍。对此,我们组经过讨论以及在做题的过程中也思考了很多。其实,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只要明白,如果一开始就利用对称性取了半结构,那么后面的求解都是基于半结构的;而如果仅仅在求柔度系数绘弯矩图时取半结构,那么计算还是基于整个结构的,这样就能明白到底哪些量应变为原来的一半,哪些不用变了。最后感谢龙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对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