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

时间:2019-05-13 19:3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

第一篇: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

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

一、基因治疗的概述

近代医学与疾病的对抗中,尚有许多疾病直到目前仍束手无策,如癌症、爱滋病、先天性遗传病,以及老化所致机能退化等。按目前的医学发展显示,基因治疗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向。人体内的基因通常是稳定的,但也会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各种射线或化学物质等的作用下发生突变,且突变可以遗传。基因突变实际上就是DNA分子中核苷酸种类数量和顺序的改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而致病。由于癌变及遗传怀疾病等是因体内某种基因缺乏、缺陷或突变引起的,因此,对这种基因进行替代、修复和增补,就能治疗这些疾病,从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故称基因治疗。

1、靶细胞和目的基因

目前较常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是将有某种功能的外源性基因转移入人体内的受体细胞(靶细胞)内,以补偿患者原来的缺陷基因的功能,即把细胞所需要的基因从外引入,与适当的载体重新组合在一起,转移入靶细胞内进行治病。基因治疗首先要选择靶细胞和目的基因。目前研究和应用得最多的是人体骨髓干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由于骨髓细胞不仅符合以上条件,且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之有关,所以是较理想的靶细胞。目的基因则是能弥补、替代缺损基因的外源性正常基因,将目的基因引入靶细胞内,进行基因重组,取代突变基因,新的基因组即可执行正常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2、基因转移的载体

目前认为腺病毒做载体更具优越性。腺病毒是一种 dNA双链无包膜病毒,基因组 dNA约36KD,可编码14种蛋白质。该病毒有以下优点:①对人类安全,无致畸、致病及致癌性;②对分裂细胞及颈癌细胞株的转染效率达到90%~100%;③腺病毒感染细胞时 dNA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因而无潜在激活原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的危险;④腺病毒容易制备、纯化和浓缩,可达到较高滴度;⑤腺病毒载体可插入7.5kb的外原基因,容量较大,所以目前国外多用复制缺陷的腺病毒为载体介导 p53基因转移。

3、基因转移的方式

目的基因成功转移入靶细胞是基因治疗最重要的环节。目前肿瘤基因治疗方式可分为间接体内(回体法)(ex vivo)和直接体内(in vivo)两种。所谓间接体内(回体法)就是将靶细胞由患者体内取出,于体外完成基因转移后再回输患者体内,此种方法的优点为靶细胞明确、转染效率高;而直接体内是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经修饰后直接注入肿瘤部位或通过血液循环注入体内,在体内完成向靶细胞的基因转移,具有一定盲目性,转染效率低,但较前者简便、费用低,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所选用。

1990年七八月间美国批准了首例临床基因治疗,在几千种遗传病中精选出因腺苷脱氨酶缺陷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综合症作为基因治疗首选疾病,因对突变的校正或功能补偿可产生显著疗效且在骨髓移植中已发现DNA正常的单一T细胞可用于治疗且有生长优势。受治患儿为4岁女孩,于1990年9月14日开始接受白细胞透入,用梯度分离患儿离体血细胞得到单核细胞,培养这些细胞并刺激T淋巴细胞分化,与携带正常ADA基因和NEO基因的载体共培养数日,然后将T细胞输回患儿体内。受治患儿在其后的10个半月中共接受7次自体细胞输注,患儿免疫功能增强,临床症状改善。ADA基因校正的T细胞相当于正常人的20-25%,其后六个半月未接受基因治疗,然后三至五个月接受一次基因治疗。1991年1月起第二例患儿(9岁女孩)接受同样基因治疗并取得类似疗效。两例患儿在接受基因治疗奏效后较少感染,从密闭环境转人正常人生活,并均已入学。

自从1990年开始了基因治疗的临床试用以后,目前整个世界范围已有2100余病例试用基因治疗各种类型的疾病,如病毒感染(AIDS)、单基因缺陷疾病、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但大多数是试用于癌症的治疗。重点为:(1)化学基因治疗,导入对化学疗剂敏感的基因;(2)免疫基因治疗,涉及病人免疫应答能力的调节;(3)肿瘤抑制基因;(4)肿瘤生长和侵袭力的控制,如阻止血管生成。

二、癌症的基因治疗

1、化学基因疗法

化学疗法是向肿瘤细胞导入自杀基因,这些基因能编码一些使对肿瘤细胞原本无害的物质(原药)转变成为对肿瘤细胞有害的酶类,这种疗法的使用可以避免通常所用化疗时所见的一些全身性副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是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thymidine kinase, HSV-tk)基因。Tk基因表达产物为一种酶,此酶可使9-(1,3-二羟-2-丙氧甲基)鸟苷(ganciclovir,GCV)磷酸化。单磷酸化的GCV在细胞内转换成三磷酸形式,掺入分裂细胞的DNA中,抑制DNA的合成,从而破坏肿瘤细胞,故又称为病毒介导的酶促前药物激活法(virus-directed enzyme prodrug therapy, VDEPT)。

TNF能下调多种耐药性基因(mdr)的表达,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化学致敏作用(chemosensitization)。这一作用作为癌症的基因治疗和化学治疗联合疗法的基础。

2、免疫基因治疗

由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源于肿瘤细胞本身的免疫性不强(如MHC表达不足),也可源于抗原递呈细胞(APC)不能提供足够的共刺激信号(如B7),或者机体免疫因子分泌不足等。因此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纠正机体肿瘤免疫的耐受状态。

(1)、将某些细胞因子(如IL-

2、IL-

4、IL-

1、IL-

6、IL-

7、IL-

12、INF-γ、TNF-α、G-CSF、GM-CSF等)的基因转染到机体免疫细胞(如TIL、LAK细胞及细胞毒淋巴细胞)中,以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反应能力,这实质上是免疫治疗加上基因转染技术。这些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细胞因子注射疗法需反复多次应用、副作用严重等缺点,疗效也有提高。肿瘤免疫细胞因子基因治疗因其简单、有效、安全,已成为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的最常用方法。

(2)由于肿瘤细胞存在功能性MHC I类抗原和(或)共刺激信号表达不足,可以将一些与免疫识别有关的基因(如HLA、B7等)转染到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经照射后再植入肿瘤患者体内;或者将表达HLA-B7的病毒载体或质粒DNA与脂质体复合物直接注射到瘤体内,以增强肿瘤细胞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原性,诱导宿主的免疫反应。

(3)制备肿瘤DNA瘤苗,即将编码特异抗原的基因直接注入人体,通过其在机体内的表达从而可以激发机体对编码抗原的免疫反应。如应用癌胚抗原(CEA)制备的肿瘤DNA瘤苗在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对细胞裂解性T细胞的直接活化或通过其活化调节物的间接活化是很多基因治疗的研究重心。

3、自杀基因疗法

将某些细菌及病毒中特有的药物敏感基因转导入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产生某些酶类,将原来无毒的抗病毒药物或化疗前体药物代谢转化成细胞毒性产物而杀伤宿主细胞,这种使肿瘤细胞自杀的基因称为自杀基因。目前肿瘤基因治疗中广泛应用并举有较好临床前景的自杀基因主要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如Nagy等利用HSV1-tk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实验发现HSV1-tk基因转导的结肠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对GCV(丙氧鸟苷)毒性反应的敏感性较其亲本细胞高1000倍。

自杀基因疗法可以实现选择性原位转导和特异性杀伤,避免了应用ex vivo技术基因疗法中步骤繁多、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靶细胞获取及培养、目的基因转导、筛选及回输等过程,从而使其成为较早进入临床的基因治疗方法之一。

4、肿瘤抑制基因

(1)抑癌基因的导入和癌基因的反义核酸导入治疗:

癌细胞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生长表型缘于其基因水平上抑癌基因突变、失活和(或)癌基因的突变、扩增、过度表达。针对前者可以将具有正常功能的野生型抑癌基因通过各种途径转染至肿瘤细胞中,重建失活的抑癌基因功能,恢复细胞的正常生长表型,或者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细胞异常生长的目的。对于后者,可通过转化质粒到肿瘤细胞中表达出反义RNA、或直接给予反义寡核苷酸、或予特异的核酶处理,从而达到抑制异常活化癌基因的目的。

目前抑癌基因治疗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较为活跃,其中研究较多的是p53基因。1990年Baker等首先观察到p53导入肿瘤细胞后,肿瘤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Roth于1993年应用载有野生型p53的重组逆转录或腺病毒载体进行人体肺癌的实验治疗,出现了8%的部分缓解率,64%病情稳定的效果。

针对癌细胞癌基因异常活化而设计的反义核酸技术可有效调节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具体应用方法有二:一是利用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转化或转染肿瘤细胞,在细胞内转录出能与目的基因正义RNA相互补的反义RNA,从而阻断目的基因蛋白质的表达;二是体外人工合成反义寡核苷酸。由于第二种方法相对简单,故多数反义核酸基因治疗研究均采用了这种技术。反义核酸基因治疗在靶基因选择上,可以分为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周期调控物质、酶类及其它。反义核酸基因治疗不但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上取得了显著效果,临床试验亦显示出良好效果。

5、抗肿瘤血管形成基因治疗

考虑到血管形成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抗血管形成的治疗成为非常有潜力的控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虽然在研究中发现近年发展的血管生成抑制剂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动物模型有明确疗效,但是长期而系统地给予蛋白质药物代价昂贵,且需经常给药,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近年来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包括:(1)针对血管形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治疗;(2)血管形成抑制因子基因治疗;(3)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自杀基因治疗等。这些方法通过特异作用于瘤床的微血管内皮细胞而控制肿瘤生长,虽然目前抗血管形成基因治疗尚未进入临床,但可以相信其会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二、自身免疫病的基因治疗

自身免疫病的基因治疗研究有长足的进展,涉及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其治疗原则是对自身反应性记忆T细胞和自身免疫靶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使之产生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和再生性生长因子,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具有导致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细胞可因基因修饰后而产生可免受自身免疫作用破坏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此类靶细胞包括IDDM的胰岛细胞、多发性硬化症中产生髓磷脂的少突胶质细胞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滑膜细胞。这种治疗方式称为靶组织基因治疗(target tissue gene therapy)。另外,自身反应性T细胞亦可蒙受基因改变而释放针对自身免疫病变的抗炎症细胞因子,作用于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这种治疗方式则称为T细胞介导基因治疗(T cell-mediated gene therapy)。此外,自身免疫靶细胞和自身反应性T细胞尚可因基因修饰而产生治疗性的转基因生长因子,介导自身免疫病时组织的修复,这种治疗方式称为再生性基因治疗(regenerative gene therapy)。

1、靶组织基因治疗 许多自身免疫病由Th1细胞介导发生,这种T细胞亚群表达促炎症细胞因子IFN-、IL-2和TNF;而自身免疫性的调节则由表达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所介导。基因治疗能使作用于自身免疫性破坏的细胞产生抑制Th1细胞介导炎症发生的治疗性因子。

这种靶组织基因治疗可以避免在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广泛表达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2、T细胞介导基因治疗

EAE是多发性硬化症的动物模型,由CD4+ Th1细胞介导发生。这种细胞可识别中枢神经系统髓磷脂蛋白上的肽决定簇,并引起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质中脱髓鞘的一系列病变。在EAE发生时若注入CD4+Th2细胞,则疾病的发生受到抑制。

Mathisen等使EAE小鼠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生基因修饰,使之在以PLP活化后表达IL-10转基因。构建物的IL-2启动子区可调节IL-10cDNA的表达。因此,IL-10转基因在转染的T细胞与PLP自身抗原结合后即成为可诱导者。经转染的T细胞能抑制EAE的发生,且治疗效应是抗原特异性的。可见基因修饰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用作一种有效的制剂,以一种抗原诱导性方式释放治疗性T细胞基因产物至自身免疫炎症环境之中。

3、全身性体内基因传导

体内基因传导法为直接将带有治疗基因的载体注射体内。全身基因治疗可用静脉或肌肉注射,或者植入包被有经过基因修饰的异质性细胞,用以保护性的细胞因子,如(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IL-4或IL-13。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所有的关节及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特征具有感受性的器官内,都可获得一定浓度的治疗性蛋白质,其主要缺点在于其产生与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抑制物全身表达有关的不良反应。然而,获得临床效果所需细胞因子/肽类的浓度远较所用重组细胞因子每日注射的用量为低。

4、局部基因转导

载体的关节内注射便于接近至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破坏过程,故能使达鼠滑膜细胞在应用含有TNF-R基因的腺病毒载体的实验中发生有效的转导。

另一种抑制滑膜细胞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方法为将反义核苷酸转导至关节。Forre应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TNF-特异性核酸转导酶转至外周单个核细胞。核酶的转导使TNF- mRNA表达降低90%,使蛋白质表达下降85%。目前计划将对TNF-特异的核酶转导至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关节。

其他基于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治疗有抗TNF-单克隆抗体、可溶性的p75TNF-R、TNF-R、TNF-RII、IL-1ra等。

第二节

抗体的免疫学治疗

一、单克隆抗体

二、双向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治疗作用

双向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m BsAb)可使针对靶向肿瘤或病原体的免疫效应活性改变方向或者增强这种免疫效应。原型的BsAb包括两种共价键连接的抗体或抗体片段,其中一种抗体针对其作用对象的靶分子,另一抗体则针对激活分子。20世纪80年代的BsAb多以化学交联或由两种杂交瘤细胞株的融合而产生。90年代中,遗传工程技术为BsAb的制备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方法,包括基于单链Fv分子的BsAb(dia-bodies)及血清半寿期增加改良多价BsAb。目前主要集中于以肿瘤和微生物病原体作为BsAb的作用对象(表1),但是在基因治疗和血栓形成的作用上也有其应用。

1、BsAb治疗的效应分子

采用TCR/CD3分子作为激活分子,及协同刺激作用在T细胞效应能力上的重要性。可

表7-1 BsAb的研究

红细胞

T细胞

NK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树突细胞 激活分子

CR1

TCR/CD3

CD16

CD64

CD64

CD64

CD2

CD44

(活化PMN)

CD89

CD69

CD89

CD38

CR3

CD56

(CD11b/CD18)

功能作用

清除病原体

杀伤肿瘤

杀伤肿瘤

杀伤肿瘤细胞

杀伤或吞噬肿瘤细胞

增强抗原

自身抗体和

细胞

细胞

吞噬作用/

及病原体,增强抗原

呈递过程

免疫复合物

杀伤病原体

呈递过程

溶性CD40L能增强作用B细胞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使以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疗法更为有效。

用IgG受体FcRIII(CD16)作为活化NK细胞细胞毒作用的激活分子。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相同功能的激活分子,如CD44、CD69、CD38和CD56。针对这些激活分子的抗体均可引起颗粒外脱(exocytosis),而最易引起外脱者为抗CD16和CD38的抗体。

应用IgA FcR(CD89)作为BsAb疗法的激活分子。这种受体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上表达,能极为有效地激活靶细胞裂解。

2、BsAb治疗的靶分子

实验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研究结果表明,BsAb的靶分子特异性对于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如B细胞独特型和CD40,对带瘤小鼠的生存表现明显的影响。

内皮细胞也可作为BsAb的一种新的治疗靶细胞。BsAb能作为作用于肿瘤组织血管的载体以诱导血栓的形成(38%的巨大成神经细胞瘤消退)。

3、BsAb的临床应用

三、天然抗Gal抗体增强自体肿瘤免疫原性的作用

已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很多人类肿瘤中存在肿瘤相关抗原(TAA),此外许多肿瘤生长物存在的宿主单个核细胞与TAA作用后能导致肿瘤的排斥。目前已知限制TAA诱发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缺少T细胞活化中的协同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诸如CD80或CD86存在于专职APC上,而在肿瘤细胞上缺少这种分子。幼稚T细胞上TCR和肿瘤上TAA相互作用后并不释放信号,从而导致T细胞无反应性,引起对TAA的耐受性。相反,APC摄取了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以后,在膜上引起TAA的蛋白分解性降解作用,然后和MHC I类及MHC II类分子一道将TAA呈递至T细胞。此时如果有协同刺激分子,即可活化幼稚Th细胞和CTL。

1、TAA免疫原性的增强

用自身肿瘤细胞免疫病人,成效殊少,这主要原因为TAA的免疫原性较弱和APC摄取的免疫肿瘤细胞膜不够所致。一种促使APC摄取更多膜的方式,就是使之与IgG抗体形成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可以通过复合IgG的Fc段与APC上的FcR结合,并且吞噬免疫的肿瘤细胞膜。在专职APC中,FcRI(CD64)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FcRII(CD32)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存在,FcRIII(CD16)则只在巨噬细胞上发现。

通过免疫复合物形成来增强抗原处理和呈递的方式,亦可用于自身肿瘤细胞疫苗,以增强其免疫原性。即用天然存在针对-半乳糖酰(-gal)表位的抗体与免疫的肿瘤细胞膜形成免疫复合物。

2、抗Gal和-gal表位

抗Gal抗体是人血清中的一种多克隆抗体,约占人血清中IgG的1%。抗Gal抗体的天然配体是哺乳动物糖脂和糖蛋白上的糖表位Gal  1-3 Gal  1-4 Glc NAc-R(-gal)。抗Gal抗体在IgG的4个亚类中都可以发现,也可见于IgM和IgA同型中。此种抗体在人和猿人中都可以产生,而-gal表位只在非灵长类动物中合成。,这是由于糖基化酶-1,3半乳糖转移酶-1,3-GT特异性活性不同的结果,即在灵长类的演化进程中,编码-1,3-GT的基因失去活性,所以人类缺少-gal表位,故对其不产生免疫耐受性,在其生存期对胃肠道细菌的刺激能产生抗Gal抗体,其血流中的B细胞均有1%能产生这种抗体。

抗Gal抗体构成了将非灵长类哺乳动物器官移植至人类的主要免疫学器官。

抗Gal抗体与-gal表位结合的能力可用以使免疫的肿瘤细胞膜靶着于APC上的FcR,因而增强免疫肿瘤细胞膜的免疫原性。为了与抗Gal抗体形成复合物,免疫的肿瘤细胞只是简单地需要有-gal表位即可,但是人类却缺少-gal表位。以-1,3-GT cDNA转染肿瘤细胞的基因工程方法可使-gal在肿瘤细胞上表达。近年来已发展了一种在任何类型肿瘤细胞或细胞膜上体外合成-gal表位的简单方法,即-1,3-GT重组体的应用。

3、-1,3-GT用于人肿瘤细胞上-gal表位的合成人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复合糖类主要胃N-连接寡糖,其末断结构为N-乙酰乳糖胺残基。编码-1,3-GT基因已经克隆出来,并用感染了含有-1,3-GT cDNA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的蚊体细胞制备重组酶。

抗Gal抗体与这些表位形成免疫复合物以后,能引起人类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调理作用。这一效应作用可在体外用前B白血病、ALL-1细胞的体外实验加以证实,即-gal表位在肿瘤细胞内合成后,肿瘤细胞即被人类巨噬细胞所吞噬,而且抗Gal抗体能表现调理作用。

第二篇:腰椎间盘热凝治疗术概要

腰椎间盘热凝治疗术

董智勇 邝冠明 综述

郑召民 审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510080 广州)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Discogenic pain)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的一种常见病[1]。几十年来,人们对于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最初主要是通过融合手术来稳定病变水平的腰椎、减轻疼痛,但效果并不理想[2];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微创技术的发展,一些微创手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如腰椎间盘热凝治疗术,近年来悄然兴起并因其微创、安全等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3,4]。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受关节内窥镜射频治疗技术的启发,1997年Saal和Saal提出应用热能来修复并重建缺损的纤维环[5],即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IDET)。随后新的热疗技术不断见到报告,出现了许多椎间盘内的热疗方法。目前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纤维环和髓核进行的,前者主要有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discTRODE™射频锥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针对髓核的主要有髓核成形术和经皮椎间盘内射频热凝术(PIRFT)。现分述如下:

1.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IDET是目前研究和报道最多的一种间盘热凝治疗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脊柱电热发生器(ORA-50 S ElectroThermal Spine Generator)产生热能,直接作用于后纤维环,达到灭活神经末梢、重建病损纤维环的目的[6]。IDET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明朗,并且存在很多争议;Shah等通过组织学研究发现:持续以550C的温度作用于纤维环可明显灭活伤害感受器的神经末梢[7],这也是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解释。

1.1.IDET适应症、禁忌症及手术操作

IDET的手术适应征包括:(1)慢性下腰痛持续至少六个月。(2)正规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3)神经查体未见异常。(4)直腿抬高试验阴性。(5)MRI未发现神经受压征象。(5)椎间盘造影诱发出与平时一致的疼痛。手术的禁忌症包括:(1)活动性关节炎。(2)非脊柱疾病引起的假性腰痛。(3)伴随内科疾病或代谢障碍,防碍手术操作及术后随访者。(4)既往受试节段手术史者(5)受试者情绪不稳。(6)椎间盘失重大于50%或邻近节段不稳。(7)椎间盘突出或游离脱垂。

IDET的手术入路与椎间盘造影术相似,一般取纤维环缺损对侧,行后外侧入路。在X线透视引导下,用特制的17号导针引导热疗导管经腰背部皮肤穿刺,在椎弓根前外侧点进入椎间盘,沿纤维环的环状板层结构顺行,经前方和对侧绕至纤维环后部。通常要求到达后部后跨过中线,这样可使导管经过撕裂处,直接使热能作用于病灶。必须经X线透视确定导管的位置,确保导管没有伸入硬膜腔内。然后缓慢升高椎间盘内导管的温度,严密监测患者的反应。术中患者必须保持清醒,一旦出现腿痛等异常反应,立即中止手术或重置导管的位置。术程中加温必须缓慢,以确保术者能在患者出现严重损伤之前迅速中止操作。一般在13分钟内把导管的温度升至900C并维持4分钟。

目前多数研究者倾向于IDET术前行椎间盘造影检查以明确纤维环裂隙的部位及大小方向,用以指导IDET术中导管放置的位置。也有作者认为,用椎间盘造影检查诱发出与平时一致的疼痛来确定是否手术,仍有争议;但是,椎间盘造影作为医生评价椎间盘的少数几种工具之一,可以用做保守治疗失败后采用侵袭性手术操作的指征。[8]

IDET术后患者无需特殊的卧床休息,但需要佩戴腰围加以保护。第一个月患者可正常行走并进行下肢的伸展练习,第二个月开始进行腰背肌训练,第三个月功能锻炼强度逐渐增加,第五个月,患者可以进行体育活动[1,6,9]。

IDET的手术安全、术中并发症少,严重的并发症罕见。Cohen等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0%,且大多是自限和可治愈的。[10]目前可见少数并发症的个案报告[1],如导管破裂、膀胱功能障碍、以及马尾综合症等。在某些研究中也发现少数患者在IDET术后病变节段的不稳定性轻微增加,椎间盘脱水、椎间盘突出、骨坏死等并发症也可见报道[1],它们最终仍需行融合手术治疗。

1.2.IDET的疗效分析

IDET最初报告的结果令人鼓舞,Saal和Saal首次报道的成功率就接近70%[11],其他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6,9,12],似乎为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Spruit M和 Jacobs WC对20例IDET术后6个月的患者随访发现,IDET在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功能方面没有明显效果[13]。而在尸体上进行的生物力学研究也表明IDET不能改善病变节段的稳定性[14]。另一项在尸体上进行的研究也证实IDET治疗区域的间盘较同一间盘的未加热区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15].这些研究均和人们最初对IDET作用机制的解释相矛盾。

Pauza等进行了的一项大型的随机对照盲法实验,来严格检测IDET的作用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SF-36评估疗效,2组术后均可观察到疼痛和功能的改善,实验组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对严格选择的难治性下腰痛病例,IDET可以减轻疼痛[16]。由于现存文献报告的结果差异很大,Davis等为了进一步评估IDET的疗效,对美国Los Angeles 地区17名医师在1999年5月-2000年12月独立完成的IDET手术于术后1年进行随访,结果令人沮丧:在接受调查的44名患者中,有6例于术后1年内已经行腰椎手术治疗(5例融合,1例椎间盘切除),在剩余的38例中,97%的患者仍存在下腰痛,29%的患者疼痛较术前加重,仅有39%的患者疼痛改善。50%的患者对疗效不满意,患者致残率和未行IDET者相比没有改变。作者通过Kaplan-Meier曲线预计IDET术后需进行融合治疗的比率术后1年为15%,术后2年为30%,[8] 这也与早先的一些研究结果所认为的术后融合的比率低于5%相矛盾。[6,9,17]

目前人们认为IDET的短期疗效肯定,手术效果与纤维环的破坏程度密切相关,在纤维环破损较轻的病例中效果较好,[16]但最新报道的长期临床疗效均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2. discTRODE™射频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discTRODE™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Annuloplasty(radionics))

discTRODE™射频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的手术原理与IDET相同,利用discTRODE™射频导管电极系统(discTRODE™ RF Catheter Electrode System)产生的射频能量,直接作用于纤维环,它能有效解决IDET中热能传递不均衡的问题, 因而在理论上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discTRODE™射频锥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步骤与IDET相似,通过加热discTRODE™导管,缓慢升温至500C持续2分钟,550C持续2分钟,600C持续2分钟,最后加热到650C持续4分钟,纤维环的温度可通过置于导管对侧的一个针型温度测试器来监测[1]。纤维环外层的温度一般要求达到450-500C。

Wetzel等回顾了过去发表的文献后发现,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了积极的效果,但他们的实验设计都没有遵循随机化的原则,这些结论很可能存在偏倚,因而需要进行一个随机化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18]。

3. 髓核热疗技术 髓核热疗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热能作用于髓核组织,使髓核内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后纤维环的压力。手术适应症包括椎间盘退变性下腰痛和由腰椎间盘膨出或破裂引起的神经根疾病;禁忌症包括椎间盘完全脱出、椎间盘炎和患者存在不能进行清醒麻醉的合并因素[1]。

3.1 髓核成形术(Nucleoplasty)

髓核成形术应用美国杰西公司的Arthrocare Syslem 2000治疗仪进行,予17号套管针经患者躯体疼痛侧穿刺进入后,将热疗刀头(Arthrocare Perc-D Coblation-Spine Wand)经套管放置于髓核的中央、靠近前纤维环的位置,应用100KHz的射频能量,在局部组织内产生一个等离子区域,把椎间盘内的水份转变为氢气和氧气,并通过套管释放出来,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按穿刺针圆口分六点标记,分别重复操作六次,产生六个均匀分布的孔道,实现髓核的减压。Nucleoplasty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达到以较低的温度(40-70oC)溶解髓核组织的目的。

Chen等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Nucleoplasty 可以有效减少目标间盘的体积,并且在临近组织中没有明显的热损伤和结构的损伤[19]。现存的文献报告了较好的疗效,大部分研究者采用VAS评分改善的程度来评价手术是否成功。但其疗效还未得到严格的大型随机化前瞻性实验研究证实。

3.2 经皮椎间盘内射频热凝术(PIRFT)PIRFT是一种应用射频探针来对髓核进行减压的治疗方法,在透视下,将探针置于椎间盘的中心,给予2-50HZ的电刺激,产生700C的温度,并维持90秒。PIRFT的优点是可以保护神经组织免受刺激。目前人们对Nucleoplasty 和PLRFT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存在很多争议。Chen等在尸体上进行的研究表明,Nucleoplasty 可以显著减轻非退变间盘的压力,但对高度退变间盘减压的作用却不明显[20]。Houpt等在研究中发现髓核射频术中纤维环的温度低于420C,达不到神经末梢灭活所需要的温度。这些发现都和人们最初的解释相矛盾,人们期待着开展这方面的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髓核射频术的作用原理,指导临床应用。目前有关PIRFT的报告很少,而且报告的疗效欠佳。Barendse等进行了一个前瞻性双盲随机化空白对照研究,28名受试者均经严格筛选,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3名,对照组15名,采用相同的手术步骤,术中实验组接受700C射频热凝治疗90s;术后8周复查,实验组有1例手术取得成功 对照组有2例成功;2组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等评估指标上的改善没有统计学意义。作者得出的结论为PIRFT(90秒,700C)对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无效[21]。Ercelen 等也注意到了这一结果,为了进一步探究是否是因为热能的作用时间不足所致,他们进行了一个随机化对照研究,研究者在60名患者中筛选出39名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800C射频热凝治疗,2组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120S、360S,结果依旧令人沮丧,2组在疼痛缓解、功能改善以及VA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22]。

4.结论与展望:

对于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人们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腰椎间盘热凝治疗术因为其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和短期疗效相对肯定等优点,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也不断见到报道。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许多新近文献报告热凝治疗术的疗效欠佳,热能影响椎间盘形态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很明朗,热凝治疗对局部组织产生的长期效应未知。尤其是IDET手术,最初的文献报告了较好的疗效,很多脊柱外科医生认为其为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带来了积极的进展,是广泛侵袭的腰椎手术的最佳替代手术。但是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多,相关研究的逐渐开展和深入,出现了很多相反的报道。人们发现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并不明确;尸体的研究表明,IDET

[15]治疗区域的纤维环并没有观测到形态学的改变,生物力学研究也没有发现IDET术后腰椎稳定性有任何改变。[14] 即使相似的热疗应用于关节镜检查,疗效亦存在着争议。我们注意到Davas等IDET手术的早期倡导者亦对IDET的疗效提出了诸多质疑,他们最新的研究表明IDET的远期疗效较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研究者的解释也多种多样。很多研究者认为IDET手术的短期疗效还是较为肯定的,最初的报告由于缺乏长期的随访,无法对其远期疗效做出客观的评价;而且最初的大部分研究均没有独立进行,缺乏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研究,并且没有进行随机控制性研究。也有作者认为IDET的术后疗效和术中热疗导管放置的位置密切[8] 相关,在那些正确放置导管的病例中,取得的疗效较为满意,[17]但这个结论也缺乏长期随诊资料的证实。Cohen等在一项评价IDET术后失败和出现并发怔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认为肥胖是其唯一密切相关的原因,在10例肥胖患者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仅有1例疗效满意;而与性别、年龄、加热节段的数量、吸烟史、先前[10]背部手术史无关。其它的一些热疗技术虽然在理论上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而且与IDET一样,报告的疗效亦不理想,人们同样期待长期的随访资料。、尽管腰椎间盘热疗术的疗效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但是这类手术的出现仍然为椎间盘源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人们期待开展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化研究,用以解决这些问题,并规范热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新的热凝技术的出现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必将产生积极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郑召民.椎间盘源性疼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6):-

2. Christopher M.Bono, Casey K.Lee.Critical analysis of trends in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 over the past 20 years.Spine 2004;29(4):455-463.3. 唐天驷,郑召民.积极健康地发展我国的微创脊柱外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2):69-70 4. Timothy T.Davis , Parveen Sra, Nicholas Fuller, et al.Lumbar intervertebral thermal therapies.The Orthoped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3;34(2):255-262.5. Saal JA, Saal JS, Ashley J.Targeted intradiscal thermal therapy: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results.In: Int Soc Study Lumber Spine ,June 2-6,1997.Singapore.6. Saal JA, Saal JS.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for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a prospective outcome study with minimum 1-year follow-up.Spine 2000;25:2622-2627.7. Shah RV, Lutz GE, Lee J, et al.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a preliminary histologic study.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1;82:1230-7.8. Timothy T.Davis, Rick B.Delamarter, Parveen Sra, et al.The IDET Procedure for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Spine 2004;29(7):752–756.9. Saal JA, Saal JS.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prospective outcome study with a minimum 2-year follow-up.Spine.2002 May 1;27(9):966-73;discussion 973-4.10.Steven P.Cohen, Thomas Larkin, Salahadin Abdi, et al.Risk Factors for Failure and Complications of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A Pilot Study Spine 2003;28: 1142–1147.11.Saal JS, Saal JA.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with a thermal intradiscal catheter.A preliminary report.Spine 2000;25:382-388.12.Ashok Biyani, Gunnar B.J.Andersson, Haleem Chaudhary, et, al.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A Treatment Op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Disc Disruption.Spine 2003;28: S8–S14.13.Spruit M, Jacobs WC.Pain and function after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reatment(IDET)for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Eur Spine J.2002 Dec;11(6):589-93.Epub 2002 Aug 09.14.Lee J, Lutz GE, Campbell D, Rodeo SA, Wright T.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 after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 Jan;82(1):120-122.15.Kleinstueck FS, Diederich CJ, Nau WH, et al.Acute biomechanical and histological effects of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on human lumbar discs.Spine.2001;26:2198–2207.16.Pauza KJ, Howell S, Dreyfuss P, Peloza JH, et al.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Spine J.2004 Jan-Feb;4(1):27-35.17.Yung Chen, Richard Derby, Sang-heon Lee.Percutaneous disc decompres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low back pain.Orthop Clin N Am 35(2004)17-23.18.Wetzel FT, McNally TA, Phillips FM.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therapy used to manage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new directions and interventions.Spine.2002 Nov 15;27(22):2621-6.19.Chen YC, Lee SH, Saenz Y, et al.Histologic findings of disc, end plate and neural elements after coblation of nucleus pulposus: an experimental nucleoplasty study.Spine J.2003 Nov-Dec;3(6):466-70.20.Chen YC, Lee SH, Chen D.Intradiscal pressure study of percutaneous disc decompression with nucleoplasty in human cadavers.Spine.2003 Apr 1;28(7):661-5.21.Barendse GA, van Den Berg SG, Kessels AH, Weber WE, van Kleef M.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ercutaneous intradiscal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for chronic discogenic back pain: lack of effect from a 90-second 70 C lesion.Spine.2001 Feb 1;26(3):287-92.22.Ercelen O, Bulutcu E, Oktenoglu T, et al.Radiofrequency lesioning using two different time moda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ogenic pain: a randomized trial.Spine.2003 Sep 1;28(17):1922-7.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5):402-4.

第三篇:“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概要

“ 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 针刺 „ 肩痛穴 ‟ 治疗肩痛技术

(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 疗技术水平, 决定在 “ 十五 ” 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 “ 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简 称 “ 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该项目计划在 5年内在全国筛选 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 有疗效的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 和建立规范的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 针刺 „ 肩痛穴 ‟ 治疗肩痛技术 ” ,系 “ 百项中 医临床实用技术 ” 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治疗中心王文远主任医 师为组长的专家组,从 80年代起开始深入基层,对数万肩痛病人进行平衡针治,积累近20年的临床 经验而探索出来的。课题组首次发现了治疗肩痛的有效穴位,将其命名为 “ 肩痛穴 ” ,针刺该穴可以 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肢肩痛,即时见效率达 90%。

1.方法简介

“ 肩痛穴 ” 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治疗中心王文远主任为首的专家组首次发现和总结的一个 经外奇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之中上三分之一处,相当于足三里下 2寸,偏外 1寸。经过多 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起效快,一针见效;取穴少,一次仅取一个穴位。医 者易记忆,患者易接受,能够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需 要,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实用技术。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针刺 “ 肩痛穴 ” 治疗肩痛技术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对合并有冠心病心绞 痛、胆囊炎、妇科的痛经、精神病患者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禁忌症主要针对妊娠期的患者。3.治疗原理

肩痛的发病原因与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又感受风寒湿邪致慢性劳损,或肩部外伤 导致气血不畅、经脉阻滞等因素有关,通过针刺平衡穴 — 肩痛穴,可激发经气、调整气血、调节体 内平衡,使肩部经络疏通,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肩痛的目的。

(1促进炎症介质和炎症细胞的吸收 我们认为炎性反应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肩关节 周围的组织粘连,引起其组织细胞因子、生化介质、炎性物质、免疫反应细胞等浓度的变化,诱导 痛觉过敏和神经受损,产生严重的关节疼痛,并活动加重。针刺肩痛穴可以

从整体进行调节使机体失衡状态逆转,不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促使炎性反应物代谢、排泻, 恢复神经的生理功能,而且可以产生弹性避让和维持正常神经传导功能。当局部肩周组织粘连或形 成斑痕时,则会发生淤血、水肿、缺血而形成恶性循环。平衡针法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因此临床 获得较好疗效。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时局部取穴反而使患侧疼痛加重,病程迁延,考虑与肩关 节周围组织渗出、水肿、炎症性变的加重有关,取健侧则可避免这一矛盾。在临床实践中取健侧肩 痛穴不但可以消肿止痛,减少渗液,而且可以加强新陈代谢、调整生理功能,进而具有松解粘连、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因此肩痛穴对肩痛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无菌性炎症性病变,疗效满 意。

(2调整神经通道,松解组织粘连

引起肩痛的原因,主要导致肌肉疼痛、痉挛、粘连,松解组织粘连、减少不良刺激,对于缓解 疼痛十分重要。平衡针刺肩痛穴,通过针刺神经的强烈针感而引起局部肌肉的伸展和随后出现的反 射性肌肉松弛而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提高了神经肌肉 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通过皮肤神经感 受器的神经传入,输送信息,促使受累的神经复苏功能恢复。因此,临床上不能盲目认为局部按摩 组织粘连,痉挛可以松解,我们在肩痛患者中发现有些患者由于病情在急性期炎症期水肿期越在局

部治疗症状越加重,尤其疼痛,功能受限,作为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另一方面,肩痛与肩关节局 部代谢发生障碍,使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受阻,导致在关节周围如关节囊、肱二头肌腱长头及喙肱韧 带发生退行性痉挛有关,这种痉挛长时间发展下去,从渗出液、细胞浸润继而出现纤维化,限制肩 关节的功能活动。实际上,从解剖学上的特点,其周围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平衡针刺神经支或神经 干及神经节段,这对调节本病是十分有效的。

(3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

针刺肩痛穴的镇痛作用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及提高组织痛阈来实现的。在临床实践中,肩痛患 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致痛物质 5-羟色胺(5-HT 等的大量生成和释放,而止痛物质 β-内啡肽(β-EP 的减少,疼痛越来越重,功能活动严重受限,平衡针法可以调节神经体液系统,提高痛阈,促进致 痛物质的排泄、吸收,刺激止痛物质的分泌。肩痛穴位于足三里偏下 2寸,针刺神经都是腓总神经支 配的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与足三里有许多共同的性质。目前研究表明,足三里对人体许多系统有 明显调节作用。能使三磷酸腺苷酶、单胺氧化酶以及 5-羟色胺等单胺物质含量增加,从而提高痛阈, 加强镇痛效果。肩痛穴对肩痛患者疗效显著,我们对病情、年龄基本相同的 100名肩痛患者用随机法 分为二组。一组用传统穴,一组用肩痛穴, 10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比较,肩痛穴治疗组优于传统 穴治疗组,肩痛穴组优良率 82.6%,传统穴组优良率 73.2%。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肩痛的软组织急 性无菌性炎症是肩痛的根本病理,肩关节囊粘连是无菌性炎症后期的病理改变。平衡针灸,既具有 镇痛作用,又可间接地松解粘连,其具体原因在于肩关节周围附着肌腱较多,而肌腱处神经末梢丰 富,血管少、血液循环差,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受风寒和反复产生的一种广泛的慢性无菌 性炎症,使患处疼痛而活动受限,炎症代谢产物吸收缓慢,久而久之,产生广泛粘连,影响肩关节 功能活动,其主要是炎症性反应。平衡针灸在这一点上具有优势,即消除炎症,是治疗本病的根本。4.临床技术操作

(1药品及器械准备: 29#3寸、弹性良好的不锈钢毫针,消毒备品等。(2取穴原则:交叉取穴,右侧肩痛取左侧穴位,左侧肩痛取右侧穴位。(3消毒:常规消毒患者的针刺局部及医者的双手。

(4进针:快速进针,针尖直刺 1寸左右,行提插手法,以泻为主,使患者出现局部酸胀麻木 感,并有向足背方向的触电样放射感。

(5出针:快速出针,并以消毒后的干棉球按压针孔 1分钟,以防出血。3秒内完成 1次针刺 过程。疗程:发病 2周以内者,每日针 1次, 14次为 1疗程;发病 2~4周者, 每日针 1次, 21次为 1疗程;发病 4周以上者,每日针 1次, 28次为 1疗程。

5.技术要领(1取穴要准确;(2进针要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 3秒内;(3针尖要刺在腓浅神经上,以患者出现局部酸胀麻木、并有向足背方向传播的触电感为宜。6.注意事项

(1使用一次性针灸针,消毒要严格、彻底;(2针刺前必须检查针具的质量,严禁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针具,以防弯针、断针的发生;(3 针刺后嘱患者避免肩关节的剧烈活动。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起效快, 一针见效;取穴少, 一次仅取一个穴位。医者易记忆,患者易接受,能够减少患者的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适应现代人 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实用技术。

肩痛穴

这是平衡针灸的一个穴位。定位:位于肺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 1/3处。解剖:在腓骨长肌与 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 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除显得针感为宜。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 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滞针手法: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 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主治: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筋膜 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急性腰 扭伤,癔症性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

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间关节,内脏病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 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 间最长,治疗病人血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更为理想,治愈率 98%,一针治愈率 11%,穴位的名 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个阶段。

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 降压腰痛与昏厥。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 “ 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 之一 “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

一、项目介绍(一项目背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基层医院及中医药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 决定在 “ 十五 ” 期间投资巨额专项资金实施 “ 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项目 ”(简称 “ 百项中医临 床实用技术 ”。该项目计划在 5年内在全国筛选 100项中医特色突出、临床实用、确有疗效的中医(含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

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在进行多中心、前瞻性评价临床效应和建立规范的临床 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后,向全国推广。“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 ,系 “ 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 术 ” 之一。

(二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由以浙江中医学院陈华德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经过 多年的临床验证而总结出来的,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课题组曾采用耳尖放血治 疗高血压病 360例, 并与口服络活喜片和耳尖放血 +口服络活喜片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发现耳尖放血 +口服络活喜片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最好, 总有效率达到 93.33%;而单纯耳尖放血的疗效又明显高于单 纯口服络活喜片,总有效率达 80%。

1.定义

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该方 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 应用于临床。

2.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1年龄在 18岁到 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 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禁忌症:(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2年龄在 18岁以下及 70岁以上的患者;

(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3.治疗原理

耳尖放血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因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 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 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 “ 耳上角 ” ,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 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同 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4.临床技术操作

(1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采血针、2%的碘酊、75%的酒精、消毒干棉球、止血钳、无菌指套或 手套。

(2体位: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

(3 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耳尖穴在耳郭的上方, 当折耳向前, 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4操作步骤: ①按摩耳郭: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

②消毒:医者双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穴位的指头即可,先用 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③针刺手法: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 1~2mm 深,随即出 针。

④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出血量一般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每次放血约 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 5毫米直径大小。

(5疗程:一般是隔日治疗 1次,一周治疗 3次, 12次(即 1个月为 1个疗程。初次治疗取双侧耳 尖放血,以后两耳隔次交替操作。

5.技术要领

(1针刺前要先对病人的耳郭进行揉按,使其充血;(2注意进针的深度,以刺入约 1~2mm 深为宜,以不穿透软骨膜为度;(3每侧放血 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 5毫米直径大小。6.注意事项

(1局部要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2刺入的时候要迅速,以防疼痛;(3放血量要恰当;(4挤压要注意方法,不能在局部挤压,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以防血肿产生;(5当有血肿发生时要及时按压,应该用消毒干棉球按压出血点 1分钟左右,以防血肿扩大。耳尖放血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易学易用的治疗高血压病的 中医针灸疗法。

Ⅱ 参考资料(一高血压病简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以头痛、头晕、头胀、颈部有扳住感、耳鸣、眼花、健 忘、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为临床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多见的基础性疾病。据统计,世界各国的患病率 高达 10%到 20%,属于中医学的 “ 头痛 ”、“ 眩晕 ” 等范畴。

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该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脑血管、心 脏和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是造成肢体偏瘫、心力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因高血压病发生致残致死的病例屡见不鲜,故学者称之谓 “ 隐形 杀手 ” ,是全世界医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

第四篇:免疫学名词解释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免疫学名词解释

1、免疫(Immunity):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一切抗原异物以保持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如果免疫系统失调,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都将对机体造成损害。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se):免疫防御指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此功能就是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强可引起超敏反应,而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等。

3、免疫自稳:(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指机体对自身成分的耐受,对自身衰老和损伤细胞的清除,阻止外来异物入侵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4、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免疫监视是指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若此功能失调,体内突变细胞失控,可导致肿瘤发生,若病毒感染不能及时被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

5、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淋巴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6、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7、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也称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8、半抗原(hapten): 仅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多糖、类脂、某些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质)→完全抗原。

9、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epitope):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功能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又称表位。其性质、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10、构象决定簇(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s):序列上不连续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能被B细胞或抗体识别,可直接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无需APC加工递呈和MHC类分子。

11、顺序决定簇(sequential determinant);线性决定簇(linear determinants):一段序列上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所形成的决定簇,位于分子表面或分子内部,主要被T细胞识别;有些也能被B细胞识别。需经历APC加工递呈,并与MHC类分子结合后,才能被抗原受体识别。

12、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g,TD-Ag):1)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抗原,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及T细胞表位(载体)构成;2)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3)可引起细胞免疫、体液免疫;4)可产生免疫记忆,需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抗原物质。

13、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g,TI-Ag):1)绝大多数为多糖类物质;2)含有多个重复排列的B细胞表位;3)抗体主要是IgM;4)不引起细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胞免疫应答;5)不产生免疫记忆,无需T细胞辅助便能产生抗体。

14、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s,TSA):只存在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即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

15、肿瘤相关性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上也存在;只是正常细胞中微量表达,细胞癌变时,其含量明显增高。

16、异嗜性抗原(hetreophilic Ag):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意义(1)引起某些病理反应(2)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17、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存在于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18、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由于存在共同抗原造成抗体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抗原发生反应,此称为交叉反应。

19、超抗原(Superantigens):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大量T或B细胞克隆(5-20%),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可分为:T细胞超抗原,B细胞超抗原和TCRγδT 超抗原。

20、佐剂(Adjuvants):指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21、抗体(Antibody):指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存在形式: B细胞膜上的膜型抗原受体;分泌进入体液, 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分泌型抗体。

2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包括:具有免疫活性的正常抗体;没有抗体活性的异常免疫球蛋白。抗体一定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3、决定簇互补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VL、VH的超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变区受链内二硫键作用而折叠成特定的空间构型,供抗原决定簇互补结合,故将超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24、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xicity,ADCC):当IgG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的FcγR结合,促使细胞毒颗粒的释放,发挥ADCC作用,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25、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b):第一代抗体指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抗原物质中多种抗原决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实际意义(1)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2)临床诊断。

26、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b):第二代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其特点:具有高度均一性。

27、基因工程抗体(genetic engineering Ab):第三代抗体由基因重组技术制备的抗体,称为基因工程抗体。

28、同种型(isotype):指同一物种内所有个体共有的Ig的抗原特异性结构。同种型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的CH、CL区。

29、同种异型(Allotype):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Ig在抗原性上的差异。同种异型抗原决定簇存在于Ig的CH1、CL区的特定部位。

30、独特型(idiotype):同一个体内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Ig V区的抗原特异性各不相同,其超变区各自具备的独特抗原决定簇结构,称为抗体的独特型。独特型决定簇存在于Ig的超变区。

31、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体液或细胞表面的一组糖蛋白,正常以酶原的形式存在,被抗体或微生物等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片段,不仅在固有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且参入适应性免疫。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32、攻膜复合体(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在补体活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溶细胞效应的复合物---由C5b、C6、C7、C8、C9组成的贯穿靶细胞膜,内径约11nm的跨膜通道,即C5b6789。

33、调理作用(opsonization):通过抗体或补体的介导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现象。包括抗体的调理作用和补体的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的成分:抗体的Fc段、C3b、C4b。

34、细胞因子(Cytokines,CKs):由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组高活性、多功能、低分子量多肽,主要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

35、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由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介导并调节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在炎症反应中起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

36、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一类由病毒感染细胞或活化T细胞分泌的,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免疫应答作用的糖蛋白。可分为Ⅰ型干扰素:IFN-、IFN-;Ⅱ型干扰素:IFN-。

37、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38、细胞黏附分子(AMs)(cell adhesion molecules, CAMs):分布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识别、激活和移行的糖蛋白,是免疫应答、炎症、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39、CD分子(CD molecule;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是指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及失活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4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大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所编码的分子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参入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41、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布在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首先发现于白细胞表面,且白细胞是进行此类抗原研究的最适宜材料来源。

42、HLA复合体(HLA complex):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编码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43、单元(体)型遗传(Haplotype):指HLA以紧密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作为一个单位遗传给下一代。

44、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指在某一群体中,不同座位上某两个基因出现在同一条单元型上的频率与期望值之间有显著差异的现象。

45、MHC高度多态性(MHC Polymorphism):一群体概念,指一随机婚配的人群中,在一特定基因座位上以稳定频率出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因产物,包括复等位基因和共显性表达。

46、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具有同一MHC表型的免疫细胞才能有效的相互作用,这一现象称为MHC限制性。例如在抗原提呈过程中,Th细胞的TCR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 Ⅱ类分子复合物,CD4分子识别MHC Ⅱ类分子。

47、病原体相关分子识别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某些病原体或衰老细胞表面能被固有免疫系统识别的高度保守和特异的分子结构。PAMP数量有限,但在病原微生物分布广泛。如,甘露糖,LPS、磷脂等。

48、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能够识别某些病原体或衰老细胞表面高度保守特异分子结构的受体。如,甘露糖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受体、Toll样受体、清道夫受体等。

49、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RL是一种信号转导的膜分子,因其胞外区与果蝇的Toll蛋白同源,故名为Toll样受体。它表达于不同免疫细胞表面,不同的TLR识别的配体不同,包括细菌细胞壁成分,非甲基化CpG、dsRNA等病原体特有成分,TLRs在机体对LPS的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50、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某些分子胞浆区有含酪氨酸易于被PTK作用而发生磷酸化的特定基序,称为ITAM,可引起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传递细胞活化信号。如与TCR或BCR非共价键相连的CD3分子或Igα/β。

51、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ITIM):某些分子胞浆区可活化SHP和SHIP磷酸酶,将酪氨酸激酶催化的磷酸基去除的特定序列称ITIM,产生抑制性信号,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负调节)。如与B7结合的CTLA-4。

52、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Ag以抗原肽-MHC复合物形式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专职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熟B细胞等。

53、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s):指细胞产生的自身固有蛋白质、胞内寄生病毒或其它病原体产生的蛋白质、细胞恶性转化后产生的突变蛋白,即肿瘤抗原等由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在有核细胞内加工,由MHCⅠ分子递呈。

54、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s):外源性抗原指细胞摄入的各种病原体和疫苗、在吞噬体和内体中生长的病原体、摄入的自身蛋白等由细胞外进入细胞的蛋白质抗原经抗原递呈细胞内加工,由MHCⅡ分子递呈。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55、CLIP(Class 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Ⅱ类分子相关的不变链多肽,Ⅰi链中81位至104位氨基酸残基的肽段结构,能与所有MHC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相结合。

56、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是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TCR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主要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57、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是B细胞表面特征性标记,其组成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与CD79а/CD79β二聚体组成复合物,是B细胞的抗原识别和信号转导的结构。

58、免疫活性细胞(immunocompetent cell,ICC):T、B细胞均有特异性抗原受体,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故称免疫活性细胞。

59、同种型排斥(isotypic exclusion):一个B细胞中,κ链基因和λ链基因只有其中的一种能够表达,使得一个B细胞只能表达κ或λ链中的一种。60、等位排斥(allelic exclusion):Ig 基因重排时,两条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中只有一个能表达,使得一个B细胞只能表达一种轻链和一种重链。61、体细胞高频突变(Somatic hypermutation):在初次免疫应答后期和再次免疫应答分裂中的生发中心母细胞的每次细胞分裂中,IgV区基因易发生随机点突变,导致B细胞产生突变的Ig分子,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CDR的核苷酸序列最容易发生突变。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与Ig基因重排导致了体液免疫应答的多样性。

62、抗体清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生发中心的B细胞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其中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才能有效地结合抗原,并在抗原特异性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Th细胞辅助下增殖,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此为抗体亲和力成熟。

63、Ig同种型转换(Class switch或isotype switching):B淋巴细胞完成IgV基因重排后的子代细胞,在抗原的诱导和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下,其IgV基因表达不变,而C基因的表达从一种类型转变到另—种类型,进而导致Ig类型的改变,称为Ig同种型转换,也叫做Ig类别转换,如从IgM到IgG的转变。64、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 胸腺表面的TCR分子能与基质细胞表面的抗原多肽-自身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的细胞发生凋亡,而TCR与基质细胞表面自身肽-MHC分子低亲和力结合的胸腺细胞则存活成熟,从而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称为阴性选择。

65、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在胸腺皮质层,有些T细胞的TCR分子能与基质细胞的自身MHC分子结合,这些细胞就得到刺激、存活、增殖并继续分化,那些TCR不能与自身肽MHC分子结合的胸腺细胞就发生凋亡,从而获得自身MHC限制性,称为阳性选择。

66、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s): APC和T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在细胞与细胞接触部位形成的多种跨膜分子聚合的一个特殊结构,称T细胞突触,又称为免疫突触。此结构有助于增强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等。TCR和肽-MHC位于中心,CD2,CD58和B7,CD28位于内层,LFA-1,ICAM-1位于外围,CD45位于最外层。

67、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由B细胞介导,其终末分化的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为主要效应分子的免疫应答。

68、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包括由TH1经活化巨噬细胞而诱导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及CD8+CTL通过表达或分泌细胞毒物质杀伤携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特异性细胞免疫在清除胞内病原体,抗肿瘤和排斥异体移植物中具有重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要作用。

69、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可产生正常免疫应答。是正常的机体免疫功能表现,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70、耐受原(Tolerogens):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71、中枢耐受(central tolerance):在胚胎期未成熟T、B淋巴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遇到自身抗原形成的耐受称为中枢耐受。

72、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成熟淋巴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遇到自身抗原或非己抗原形成的耐受称为外周耐受。

73、克隆排除(Clonal deletion):在胚胎发育中,机体存在针对不同抗原的T、B淋巴细胞克隆,凡是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克隆通过阴性选择或BCR交联产生抑制信号,从而被排除或被抑制,因而出生后机体对这些抗原产生自身耐受。74、克隆无能(Clonal anergy):由于缺乏协同刺激信号等原因(如缺乏B7),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不能完全活化,再有足够的抗原信号刺激时,无能的T、B淋巴细胞仍不能活化。

75、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 ignorance):外周某些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与相应组织特异性抗原并存,既不导致自身免疫应答,也不导致克隆无能和克隆清除的现象。

76、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 出现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77、变态反应(allergy):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其特征是①发生快,消退也快;②通常使机体出现功能性紊乱,不 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78、变应原(allergen):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79、直接识别(Direct recognition):不需要抗原的加工过程,受者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细胞表面完整的同种异型MHC分子。

80、间接识别(Indirect recognition):受者T识别由受者APC加工、自身MHC提呈的供者MHC分子(抗原)。

81、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由供者移植物中的特异免疫活性细胞识别宿主的组织抗原而发生排斥反应,损伤宿主,主要见于骨髓移植。

82、抗原调变(antigenic modulation):宿主对肿瘤 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可导致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减少或丢失,使肿瘤细胞不易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从而逃避免疫攻击。

83、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指活化T细胞高表达的Fas与Fasl结合,可导致自身和旁邻活化T细胞凋亡,从而对免疫应答进行负性调节并维持自身耐受。

immunity,immunologic defense,immune homeostasis,immunologic surveillance,lymphocyte homing,lymphocyte recirculation,antigen(Ag),Immunogenicity,Immunoreactivity,hapten,antigenic determinant(epitope),conformational determinants,sequential determinant(linear determinants),thymus dependent Ag(TD-Ag),thymus independent Ag(TI-Ag),tumor specific antigens(TSA),tumor associated antigens(TAA),hetreophilic Ag,common antigen,cross reaction,superantigens,adjuvants,antibody,immunoglobulin,潇湘行内部资料

by 凌霄焰鹰

版权所有

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CDRs),antibody dependent cell mediated cytoxicity(ADCC),polyclonal Ab,monoclonal Ab,genetic engineering Ab,isotype,allotype,idiotype,complement system,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opsonization,cytokines(CKs),interleukin(IL),interferons(IFNs),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cell adhesion molecules(AMs,CAMs),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molecule),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HLA complex,haplotype,linkage disequilibrium,MHC polymorphism,MHC restriction,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Toll Like receptor,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ITIM),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endogenous antigens,exogenous antigens,Class Ⅱ-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CLIP),T cell receptor(TCR),B cell receptor(BCR),immunocompetent cell(ICC),isotypic exclusion,allelic exclusion,Somatic hypermutation,affinity maturation,class switch,isotype switching,negative selection,positive selection,immunological synapses,humoral immunity,cellular immunity,immunological tolerance,tolerogens,central tolerance,Peripheral tolerance,clonal deletion,clonal anergy,Immunological ignorance,Hypersensitivity,allergy,allergen,direct recognition,indirect recognition,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antigenic modulation,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

第五篇:免疫学教学大纲

《免疫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特点和规律,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本课程属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是医学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医学基础学科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范的学科之一。

免疫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免疫学常用实验技术,了解免疫学的新进展,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整体思维意识,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认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主要免疫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三、免疫学应用研究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三、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致免疫性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一、经验免疫学的发展

二、免疫学科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一、免疫学理论研究

二、免疫学应用研究

三、21世纪的免疫学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

二、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第一节 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骨髓

二、胸腺

第二节 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 一淋巴结 二脾 三粘膜免疫系统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一、淋巴细胞归巢·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三章 抗原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二、抗原的种类 第一节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一、异物性

二、特异性

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三、抗原进入机体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四、其他分类 第四节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超抗原

二、佐剂

三、丝裂原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四、单克隆抗体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一、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二、外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三、内源因素所致的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Ig V区的功能

二、Ig C区的功能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一、IgG

二、IgM

三、IgA

四、IgD

五、IgE 第五节人工制备抗体

一、多克隆抗体

二、单克隆抗体

三、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补体的激活途径

二、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一节概述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第二节补体的激活

一、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二、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三、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一、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二、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

四、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细胞因子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二、细胞因子的受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第五节 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关的生物制品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

二、粘附分子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第一节 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第二节 粘附分子

一、整合素家族

二、选择素家族

三、粘附分子的功能

第三节 CD和粘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二、MHC的多态性

三、HLA与临床医学 第一节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一、经典的MHC 1类和II类基因

二、I类和II类基因的表达产物—HLA分子

三、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第二节 MHC的多态性

一、多态性的基本概念

二、连锁不平衡和单元型

三、HLA多态性的产生及其意义

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二、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 第四节 HLA与临床医学

一、HLA与器官移植

二、HLA分子的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

三、HLA和疾病关联

四、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第五节MHC的生物学功能

一、作为抗原提呈分子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第九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二、T淋巴细胞亚群

三、T淋巴细胞功能 第一节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一、TCR-CD3复合物

二、CD4分子和CD8分子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四、丝裂原结合分子

五、其他表面分子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

一、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二、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

三、CD4+T细胞和CD8+T细胞

四、Th、CTI和Tr细胞 第三节 T淋巴细胞功能

一、CD4+辅助性T细胞(CD4+Th细胞)的功能

二、CD8+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三、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 1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二、B细胞的亚群

三、B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一节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

二、辅助受体

三、协同刺激分子

四、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

五、其他表面分子 第二节 B细胞的亚群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二、临床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

三、防治原则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二、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和机制

三、临床常见疾病

四、防治原则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疾病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疾病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二、临床常见的型Ⅳ超敏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缺陷病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四、补体系统缺陷

五、吞噬细胞缺陷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一、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三节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第十三章 免疫学防治 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一、人工主动免疫

二、人工被动免疫

三、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第一节 免疫预防

一、疫苗的基本要求

二、人工主动免疫

三、人工被动免疫

四、佐剂

五、计划免疫

六、新型疫苗及其发展

七、疫苗的应用

第二节 免疫治疗

一、分子治疗

二、细胞治疗

三、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

一、多克隆抗体制备 2学时

实验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检测)(选做项目)2学时

五、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24学时,实验课教学4学时。理论教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4版教材为教学参考书,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有机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有关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三学年。

六、教学参考书

1、陈慰峰,《医学免疫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8月。

2、龚非力,《医学免疫学》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3、龚非力,《医学免疫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蔡美英,《医学免疫学》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

下载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免疫学治疗概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大纲[范文模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第一部分 绪论 细菌学概论(理论学时:4学时) 2.基本要求 (1)掌握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

    免疫学课程论文范文

    免疫学课程论文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对乙型肝炎疫苗在高危人群的保护、免疫保护期以及加强接种的策略,疫苗的联合应用,......

    免疫学第一章总结

          第一章 免疫分子种类 抗体:给“抗原贴上标签”、增加Mφ食欲 :“轰炸病原体”等 溶菌酶等:溶解细菌 :“细胞之间对话的语言” MHC:“传递抗原特殊片断” 细胞表面抗原识别......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 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 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

    细胞免疫学论文

    【摘要】 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和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

    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

    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 2005-12-19 00: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在世界历史上,我国采用人痘接种最先创立了预防天花的方法。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则进一步创造了用接......

    医学免疫学心得

    第三届医学免疫学自主研讨PPT汇报 心得体会 ——***级临床一班 *** ***号 众所周知,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对我们西医临床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它在中医院校是一门考查课......

    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第一部分 绪论 细菌学概论(理论学时:4学时) 1.教学内容 (1)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2)细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