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校史
白北关初中学校校史学习安排
时间:2016年9月1日 地点:校史室
一、学校校史序
1、前言
白璧关初中位于高阳镇白璧关村。白璧关因唐朝义将尉迟恭镇守而闻名于世,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校位于白璧关村北,东临介西铁路,西靠白仁公路,北枕府西街西沿线,毗邻高阳农业园区,距市区八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白璧关初中其前身为白璧关完小。1956年前为白璧关初小,1956~1968年为白璧关完小,其服务区涉及东辛北、西辛北、仁义、下吐京、大垣村、小垣村、善吉村、顺光等行政村。栉风沐雨,几经辗转,数易其址。1968年在村北口寺庙内成立7年制学校,1977年迁至墙北(原白璧关小学),1998年搬入白仁线路西新校舍,2006年元月白璧关高中迁入城内后(今五中),学校又搬入现在校址。几十年来,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仁义志士的鼎力相助,历任校长的励精图治,数届师生的发愤图强,历尽风雨,沧桑砥砺,薪火相传,铸就白璧关初中今日之辉煌。
白璧关初中坚持“崇美尚思,乐学致远”的办学理念,秉承“崇美,点亮美丽人生”的校训和“求真求善,崇和尚美”的校风,努力让每个学生乐享美好生活,为每个孩子奠定美丽人生。几十年来,迎来了一批批新生,又送走了一批批学子。岁月无情,可以带走同学年轻的容颜,但永远带不走母校对学子的关注。那一张张毕业照,同学们的青春相貌历历在目,好似又回到那欢声笑语的校园生活。“昨天我以校为荣,明天校以我为荣”,故貌翰墨飘香,新校读写华章,白璧关初中正以“倾心规范办教育,聚力特色创品牌”的豪迈壮志阔步前进!
2、学校文脉
办学思路: 以美治校,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促全
办学目标:培养“崇尚自然美、感悟生活美、塑造心灵美、彰显创造美”的美的学生。
办学理念:崇美尚思,乐学致远 校 训: 崇美,点亮美丽人生 校 风:求真求善、崇和尚美。教 风:有教无类,玉成其美。学
风:善学乐学,德美行美
二、峥嵘岁月
1、学校历任校长
年代
校长
籍贯 1968.2—1969.1
高兆亮
梧桐镇 1969.2—1970.1
田玉珍
下堡镇角盘 1970.2—1071.1
张秉富
高阳镇白璧关村 1971.2—1972.1
武俊秀
下吐京薛家会 1972.2—1974.1
师永城
高阳镇东曹村 1974.2—1975.1
梁润生
高阳镇下吐京 1975.2—1976.1
田志成中阳楼桥南 1976.2—1981.7
李仁
新义梁家庄 1981.9—1982.7
任殿龙
下栅 1982.9—1983.7
张道文
下堡 1983.9—1984.7
张世顺
胜溪东蔚庄 1984.9—1989.7
杨德文
兑镇梁家原 1989.9—1990.7
郑万忠
高阳镇白璧关 1990.9—1996.7
蔚生智
高阳镇下吐京 1996.9—1998.7
侯廷旺
阳泉曲克俄 1998.9—1999.7
吕云进
高阳镇下吐京 1999.9—2001.7
郑丕青
郑家营 2001.9—2002.7
杨子宏
高阳镇下吐京 2002.9—2007.7
马年生
汾阳郭家庄 2007.9—2009.7
范善兴
高阳镇三多 2009.9— 2014.7
杨建文
下栅乡东安生 2014.9---现在 李建才
高阳镇白北关
三、后记
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时代风云变幻,学校几度搬迁。尽管很难再现那峥嵘岁月,但昨日的成就是刻在前行者身后的丰碑。明日的辉煌是历史赋予后来者的责任。我们将这岁月的果实,浓缩的辉煌,创业者的心血,开拓者的足迹,一一铭记于心。历史是仁慈的智者,永远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忆昔日,苍穹下校舍低矮,风雨中道路泥泞;看今朝,蓝天下楼体巍峨,阳光中桃李芬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以一方展室,抚今追昔,后继有人,理当自强不息,辛勤园丁定将勤勉耕耘,奋进中的白北关初中必将永载史载。
第二篇:学校撤并莫忘校史
学校撤并莫忘校史
我曾经到一所名校参观讲学,不由我不嗟叹:真阔气,不愧为名校呀!
不知诸君有无与我同样的感受:时下参观国内名校,犹如观光朝圣。去名校参观,最能提起我兴趣的不是豪华气派的楼堂馆舍,不是“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设施设备,不是争奇斗艳的花草树木,因为这些东西有钱就可以买来,谁有钱谁都可以买来。我最感兴趣的去处是为一般人所不怎么待见的校史室(馆),从这里最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内涵底蕴,能看出一所名校的历史传承,能看出这所名校之名是沽名钓誉,还是名副其实;是假冒伪劣,还是货真价实。
这所名校的校史(档案)馆在装饰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颇费了一些银两。有那么一瞬间,我曾自问:把这么多钱堆到这上面,值吗?也只是一瞬间就释然了,国人历来好面子,校史馆就是学校的脸面,有粉往脸上擦,有金往脸上贴,这也算擦得、贴得是个地方了。
在介绍该校校史沿革的陈列橱窗前驻足,在一串炫目的灯光下,我发现“学校首任校长”一栏竟然空着,一时好奇心起,便忍不住要向管理员教师请教一番了。这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细声细语地对我说:“是这样的,由于年代久远,学校又经过多次重组整合,虽经多方查证,但最终无果。”“只过了几十年,也算年代久远吗?”这是我心中的疑问,并没有真的说出来。“我想借阅一下贵校历任教师的名册,不知可否?”“真对不起!我校校史(档案)馆尚在不断完善当中,现在无法向您提供。”这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依然细声细语地答道,这么看来,我夸她“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是把人家给看低了,还应该加上“训练有素,久经考验”才妥帖,其机敏程度简直可以做“新闻发言人”了。
我不是有意要难为人家姑娘,何况人家对我并无半点失礼之处,而是我真的觉得这个东西对一所学校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学校是什么?只是楼堂馆舍、设施设备、花草树木吗?当然不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闻名天下,虽然说的是大学,但在我看来,对中小学校同样适用。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晓得,学校是靠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支撑起来的。名校之名不能靠吹和捧,吹出来、捧起来的“名”犹如魔术师手里的七彩肥皂泡,看起来很大、很美,但升不高、走不远,更活不长;归根到底是由包括校长、名师在内的广大教师凭汗水、心血与智慧培育、浇灌出来的,而这一切必然惠及莘莘学子并通过他们充分地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既是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其功不可没。
校史是什么?就是一任又一任的校长,一茬又一茬的教师,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共同承续的学校教育生活。包括两个方面:“文”与“献”。二者是有区别的,人们往往把它们混为一谈。“文”包括文字(图片)记载的纸质档案、视(音)频影(音)像电子档案、各种实物档案等;“献”一般是指还健在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或知情人,如历任老领导、老教师,历届老校友、毕业生等。可见,“献”是人而不是物,这是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口述历史、自传、回忆录等是对校史的重要补充和最有价值的佐证,这又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
校史具有教育及文化意义,自不待说。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为学子们所感到骄傲与自豪的华章;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有值得学子们终生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每一所学校的校史,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组成部分,说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教育史的缩影也不为过。
校史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是客观的,不容许被篡改的,尤其是不能被强制遗忘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而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你每关闭一所学校,你就必须开设一座监狱。”这两位大文豪,一老一少,来自不同国度,好像是站在中国的春晚舞台上同台给中国观众表演相声,就是不知道国人能否听出其中的幽默来。现如今国内中小学校撤并已成家常便饭,在这股大潮的强力冲击下,该撤并的与不该撤并的统统撤并掉了,这跟旧城改造式的“强拆”不是一个路数吗?拆掉的、撤掉的是什么?只是看起来有些破旧寒酸的校舍吗?只是被某些人当成包袱累赘的学校吗?不!表面上看,拆掉的是一座座校舍,撤掉的是一所所学校,实际上割裂了历史传承,斩断了文化脐带,碾碎了许多人的梦想。如果老帅彭德怀仍健在,定会顿足捶胸,重复他那句名言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撤并”的本义是“撤”与“并”,不能只强调“撤”而忽略了“并”,在我看来,一个“并”字足矣。“并”的意思是“合”,是“汇聚”,而不是消灭、消亡。一所由几所学校合并成的新学校,至于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即便用的是原来某所学校的名字,这所新学校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所学校了,截止到眼下这所新学校的校史就是原来每一所学校校史的合集,少了谁都是残缺的,少了谁都不行。一所老校的校史犹如一条大河,正因汇聚了数条涓涓细流才成浩荡之势,流淌的是岁月沧桑,是不朽的教育传说。个中道理,作为合并后新学校的校长必须明了,嫌贫爱富之心不可有,厚此薄彼之为不可取,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了,懂得珍惜这一笔笔厚重的精神财富,这也许正是再造学校的难得一遇的契机。我们看到有的校长对于并入学校和教师畏惧如虎,整天如防贼一般加以防范,想方设法欲抹掉一切痕迹和影响,要么只字不提,要么极尽贬损之能事。这样的心胸能办好学校吗?这种作为能算得上明智吗?“忘记了历史,就等于背叛”。这样一所连首任校长的名字都能忘记的名校,又会是一所什么样的名校呢?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因此,我在中学任校长的11年间,责成有关部门把学校党政工团组织机构及成员、教师名册及岗位(工作分工及变动情况)、毕业班学生名册、毕业合影及去向等,按学详细登记造册,作为校史存档备案。即使许多年以后,要查找相关资料,也可以毫不费力,手到擒来。不幸的是,我原来任职的学校,在我调离以后也“被撤并”,不知道那些被我当成宝贝的校史资料如今可安好?
第三篇:北白道学校校史
磁县讲武城镇学区北白道学校
校
史
北白道学校校委会
北白道学校校史
一、历任校长
路宏勋:1997.8----2000.7 简介:路宏勋,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系磁县讲武城学镇北白道村人。
李金山:2000.8----2006.7 简介:李金山,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系磁县讲武城镇讲武城村人。
赵志刚:2006.8----今
简介:赵志刚,男,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系磁县讲武城镇南白道村人。
二、学校大事记
北白道学校的前身是讲武城镇北白道中学,建于1996年,原占地面积17亩。当时是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镇政府、村两委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投资36万进行选址修建的。
1997年7月两层教学楼建成。8月份新学期开学时,北白道村学校初中部搬迁至此。成为讲武城镇学区一所独立的农村初级中学。其招生范围主要包括本村、南白道、西陈、王家店。首任校长路宏勋,讲武城镇北白道村人。
1998年5月,学校争取镇政府投资十多万元建起两排平房18间和学校门房四间,基本满足了教师的办公及住宿需求。在路宏勋校长 一班人的带领下,全体教师齐心协力,一心扑在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对初三毕业班师生既严格要求,又热心照顾。1998年中考成绩开门红(中考优秀生分数线600分,学区任务是36名,学校完成43名)。良好的中考成绩使北白道中学一夜成名,许多外乡学生家长慕名而来,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该校学习。
1999年春,学校争取政府投资1万余元,硬化了教学楼前一条宽5米、长80米的路面。道路两边种上了黄杨苗,百日红、蜀桧相间其中。春、夏时节,粉色的百日红花烂漫飘香、沁人心脾;四季中黄杨和蜀桧翠色欲滴,绿意盎然。
2000年8月,路宏勋校长调任讲武城镇中学校长,原讲武城镇中学教导主任李金山调任北白道学校,成为北白道学校第二任校长。
李金山校长到任后,把初三毕业班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措施,初三学生吃住在校,初三教师以校为家,辛勤工作在教育工作的最前沿。
李金山校长以校为家,继续做好学校园的绿化。
2011年春学校购买垂柳4棵栽种于校门两侧,月季花苗几十棵栽种于学校空闲地。为学校平添了几分景色。
2001年,学校中考成绩斐然,初中一二年级平均成绩也位居全镇四所中学前茅。
2002年,该校中考成绩再创辉煌,该校中考优秀生完成率居全镇中学之首。9月10日,在讲武城中学召开的庆祝教师节暨2002年中考总结表彰大会上学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春季,一场全国范围的“非典”袭击整个中国。学校教学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影响,当国家教育部门及时开通空中课堂后,学校教师及时走出校门,到学生家里帮助同学们收听收看,进行校外学习。对于初三毕业班学生,教师则亲自到学生学习网点上课辅导、送题送资料,大大减少了“非典”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
2004年4月,政府投资20多万为学校开通了城域网。学校各个教室配备了电视、电脑,学校配有电子备课室,使现代化教学设施第一次走进了农村初级中学校园。
2005年春,我校开辟出一块空闲地,做为我校勤工俭学基地。种植的油葵长势良好并喜获丰收。期间受到县教育局有关领导、市教育局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市县局领导多次来本校考察指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获得2005邯郸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2006年8月,李金山校长调任讲武城镇中学校长,赵志刚任校长。
赵志刚校长任职后,更加重视改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
2006年10月政府投资4万余元为学校开通河北省远程教育网,学校有了光盘播放室和远程教育播放室,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们聆听收看到了名师们的授课,缩小了城乡之间教育差距。
2007年7月,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学生需要,在上级教育部门指导下、在村镇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学校向西、向北拓展13.5亩,并开始动工建设三层教学楼和两层综合实验楼;学校也将原有的楼房教室内外、学校围墙内外的墙面粉刷一新、教学楼的栏杆油漆一新,装修了旗台、换了新旗杆。10月再次接受了邯郸市勤工俭学检查。赵志刚校长获得邯郸市“勤工俭学先进工作者”。
2008年7月,学校争取政府投资50万元硬化了教学楼前后5000余平方米校园地面,铺上了红色、黄色地面砖,放眼望去整个校园地面平整、大方,干净整齐。
2008年11月,政府投资188万元的三层教学楼和两层的综合实验楼相继竣工,整个校园显得更加沉稳大气。
2009年,学校根据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扎实开展了“常规落实年”活动。学校教导处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方案,狠抓教学常规落实,广大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他们学永威找差距,扎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她)们代表学校、学区外出讲课比武,尽显风采。
2009年4月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明确了校训:励志、博学、崇德、尚美、笃行、奋进,设计了校徽(见封面)。投资5000元在教学楼楼道及楼顶、外墙面、学校的围墙、餐厅内、综合实验楼内等地方张贴名人诗词、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等加重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处处体现出健康向上的文化育人环境。
2009年8月我校根据布局调整的需要改制为农村标准化完全小学。
2009年9月,学校接受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我校的普通 话评估验收。
2009年10月,政府投资16万元的学校供暖工程开始建设。县委书记李德进带领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亲临施工现场视察指导,对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十分关注。
2009年11月学校接受了市“标准化学校改建”检查验收,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2009年11月20日,学校正始集中供暖,这标志着学校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靠煤球炉子取暖的时代已经结束。
2009年11月学校接受了市“标准化学校改建”检查验收,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2009年12月,政府投资90余万元的占地面积为620平方米的高标准餐厅开始动工兴建。
2010年,学校根据县教育局的教改工作的安排,开展了“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学校以打造名师名校为目标,全体教师人人讲课、人人评课,人人为高效课堂建设出谋划策。一些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成为教坛新秀。数学教师苗彩兰、体育教师王俊芬代表讲武城镇学区参加了县教育局举行的第二届教师“风采杯”讲课比赛,分别取得第三名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2010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了镇学区第22届艺术节比赛。本校学生的太极拳团体表演获得特别奖,并代表镇学区参加了在刘庄村进行区片艺术节汇演,获得表演节目第一名奖。
2010年6月,学校餐厅竣工。2010年8月底餐厅正始投入使用。北白道村及周围相邻8个村子的五、六年级近300名学生全部寄宿在校。学校成为全县第一所规模最大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配备了2名专职门卫日夜值班,4名专职生活教师负责住校生的饮食起居。宿舍内每位学生配有专门的储物柜,统一发放被单、暖瓶。早、晚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使在这里学习的学生有了比在家还好的感受。
2010年8月,学校根据新学年学生的如厕的需求,投资3万元在学校西北角增建学生厕所一处。
2010年8月6日,市局领导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他们对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颇深。
2010年9月,学校成功承办了讲武城镇庆祝第26个教师节表彰大会。
2010年,学校投入4万元,将课堂上的破旧桌凳全部更新,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制作校园文化展板60余块,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育人的环境。
2010年年终学区期末质量检测,学校平均成绩名列全镇学校前三强。
2011年,学校将迎接接省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各级领导更是对学校关心备至,学校的建设和面貌又有了更大的突破。
2011年,为“新课堂创建年”。学校以学“永威”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为契机,以教研改革为方向目标,努力创新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校和申庄学校成为镇学区新教法:导、学、测、研、练五步教学法 的实验学校。本校四名教师作为实验者大胆实践新教法,不断进行探究改进,力争取得较大收获。
2011年,学校把“阳光体育’活动做为本校的特色和亮点。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等体育活动项目定点、定时开展,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2011年5月,一座“希望之星”不锈钢模落地本校,矗立于综合实验楼前。她象征着每一个学生就像一颗耀眼的希望之星将从祖国的地平线慢慢升起,飞向祖国的蓝天去遨游神州。
2011年5月,学校成功承办了讲武城镇学区第23届艺术节。再次现示出该校出色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也证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个美丽而和谐的校园了。
2011年5月学校投资10万余元,硬化了餐厅、综合实验楼前面的路面2500平方米,道路两边美好绿化500余平方米,操场上增设200米标准环形跑道和两个篮球活动场。一个干净美丽的生气勃勃的花园式校园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晴日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情景彻底得到改变。师生们心情愉悦、生活快乐、工作顺心。
2011年6月1日,当市政府督导室督学贾向荣同志再次莅临本校检查督导时,一向表情严肃的他,笑容可掬,在赞许的同时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2011年6月16日,县教育局组织的教育、教学评估现场会在本校多功能室召开。会上教育局领导高度评价了本校的档案建设和学校建设、校园绿化工作。教育局领导和与会的近200名人员在学校餐厅 共进午餐。
高效课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本校英语教师李俊霞、王玉伟,因其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中,成绩名列一二。她们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多达到甚至超过了县城重点小学的孩子,颇受学生、家长、各级领导的好评。
2011年6月,在学区初中招生考试中,本校六年级优秀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优秀生总数占到全镇六年级优秀生总数的80%。
2011年9月8日,在镇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该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工作红旗单位”;本校英语教师王玉伟获得“县模范教师”荣誉,李桂花获得县“十佳班主任”称号。
2011年9月,学校在校学生513人,9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28人,占地面积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5599平方米。专用教室16个,配备图书1.2万册。
2011年本校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小学毕业率均达到100%.2011年12月,获邯郸市“双爱好”先进学校。
2011年12月,省政府督学马长庚率省教育评估验收考察团队我校进行教育验收,学校受到马老高度赞扬。
2013年3月,我校被邯郸市教育局评为2011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3月,我校被邯郸市教工委、邯郸市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2012年4月20日,我校代表县举行邯郸市中小学“双爱好”观摩展 示会,邯郸各区县教育主管领导,市直中小学200余人参加,并受到一致好评。
2012年4月26日,举办第23届艺术节。
2012年9月,我校举行全镇中小学迎国庆乒乓球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2012年9月,我校连续第4次获镇教育工作红旗单位。
2012年11月,我校在“嘉大地产杯”邯郸市中小学太极拳比赛中获38式小学组团体第8名。
2013年元月为王梦哲同学爱心捐款,师生共捐款17000余元。2013年4月3日,学校校安工程启动,二层教学楼拆除。2013年4月20日,我校举办第24届艺术节活动。
2013年4月28日,我校举行镇小学乒乓球比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3年5月,我校获2012行风建设先进学校。2013年9月,我校连续第5次获镇教育工作红旗单位。
2013年10月,我校参加县中小学太极拳比赛获杨氏三十八式太极拳团体第二名。
2014年3月,获2013“校迅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4月,举办第25届艺术节活动。
2014年5月,获邯郸市“爱心代理妈妈”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5月,学校校安工程3层教学楼竣工,学生搬入新的教学楼上课。垫高硬化了教学楼前和学校大路的地面,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2015年9月,我校连续7次获镇教育工作红旗单位。
三、未来展望
本校将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要求,还将建起了一栋建筑面积为2200平房米的三层学生宿舍楼。届时,将容纳讲武城镇京广铁路以东14个自然村所有三年级以上(含北白道学校一二年级)学生1200人,四规制24个教学班,配备教职工70人。使该校成为集学生学习、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标准寄宿制小学。该校教职工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打造精品学校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贵阳达德学校校史
薪火相传 历史弥新
——贵阳市达德学校简史 ——它是贵州第一个研究自然科学的团体—算学馆所在地
它是贵州第一批创建新式私立小学的地方 它是贵州第一个门类齐全的学校 它是贵州第一创办女子中学的地方 它是贵州第一所聘请女教师的学校 它是贵州第一个公开提倡“天足”的学校
它是贵州近现代教育的发源地,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 达德学校旧址位于贵阳市中华南路百花影剧院旁。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为忠烈宫。穿过忠烈宫后的操场,就是达德学校旧址的主体部分,一所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四合院。设在礼堂内的达德校史展览,向游人展示这个开始只有二十几个小学生的私立小学,是如何发展成拥有1600多名学生的门类齐全的学校的。该校开创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名算学馆,达德书社,民立小学堂,民国二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后增办中学。1925年又增设女中部,为我省著名的私立学校。由于达德学校在我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1982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所反映贵阳、也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变化情况的博物馆。
达德学校旧址在贵阳市中华南路18号,达德学校是在清末欧风东渐、西学日兴的时代新风中诞生的,在黄干夫、凌秋鹗、黄齐生等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的带领下,达德师生追求进步,较早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共产党的主张,勇于破旧立新,走在时代的前列,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王若飞也曾就读工作于此,这使得达德学校成为旧社会贵阳民主革命斗争的一面旗帜。由于达德学校在我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1982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经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教育基地。2009年达德学校旧址列入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德学校旧址以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在传播先进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我市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这一名词在三十年前的贵州环境中,它代表一种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是一种革命的组织”。王若飞在他1933年6月《对于过去所受母校教育的印象》的文章中,写下这样的文字,一所革命的学校,一处求新的殿堂,一方呐喊的舞台,艰难行于磨难重重的荆棘之路,从未有半点的退缩,因为心中有大无畏的勇气,要凭借这大无畏的脚步,寻找“大德”之所在,抵达“大德”之理想。清末明初,为了使贫弱的中国走向富强,中国革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就是在这一时代潮流中,1901年在贵阳市诞生了达德学校。
达德学校因中国共产党著名共产主义者王若飞烈士1905年入贵阳达德学校读书,1912年在贵阳群旺社书店做店员。1917年在贵阳达德学校任小学教员,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同年12月,他考取贵州省黔中道留学日本官费生,在日期间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5月回国。求学和寻找革命真理,10月从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底,王若飞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的二舅父、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黄齐生先生时任贵州政府出外联络代表曾担任校长而享有盛名。这里不仅是历史名胜,也是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达德学校以“智、仁、勇”、“好学、知耻、力行”的精神点燃了一支贵阳革命与进步的火炬。作为全省最早的学校之一,达德学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始终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率先在贵州创办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贵州第一个“反清组织”以该校为基础;“五四”时期,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反帝爱国运动;红军长征时,达德学校建立地下党组织„„从这儿起步,共有20位英烈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更有不少革命工作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革命先烈王若飞、黄齐生、现代著名书画家谢孝思都曾人教和就读在达德学校,原中宣部部长、贵州省委书记朱厚泽、原贵阳市领导李长兴、唐光族、卢守祥都是达德老校友,达德百年,桃李满天下,成千上万名校友中不乏以教育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书法家身份名扬内外,承传并发扬达德精神。
1935年谢孝思任达德学校校长,逐步实现了他提出的:学校教育应推广到社会教育,普通教育应推广到职业教育,城市教育应推广到乡村教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全面抗战,贵阳各校在达德学校成立“贵阳教职员抗日救国会”,谢孝思任总干事发展各项抗日宣传及救亡工作,12月达德学校毕业生严金操奉周恩来指示,任贵阳八路军交通站主任,交通站即设在达德学校。
1946年4月8日,在重庆的中共谈判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刚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赴巴黎参加世界职工代表大会日到重庆的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主任邓发,受中共的委派和代表延安各界人士赴重庆慰问较场回事件受伤的郭沫若、李公朴等,同机返回延安的黄齐生的侄孙黄晓庄等一行间人,乘美军用飞机返延安,中途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而全部遇难。殉难的烈士中王若飞、黄齐生、黄晓庄三人都是达德的老师或学生。由周恩来题写书名的《间延遇难诸先生事略》专文介绍了王若飞、黄齐生。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达德、正谊、南明三所私立中学合并为省立贵阳第二中学。所有学校男女小学改为贵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现师大附中)。1977年,科学路小学重新恢复为“达德学校”。
达德戏馆是融文化内涵与人文情调于一体的,由市文化局投资20余万元重建而成。按照戏剧传统制成的戏台上装饰有古色古香的木雕和布帷,观众席一律是藤椅和木桌,楼上的包厢让人回想起久远的年代。戏馆规模并不大,可容纳120名观众。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创造光明未来,永远是达德学校的主旋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达德学校励精图治,在弘扬传统的同时,不断发展,再铸辉煌。今日的达德地处贵阳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约二千二百平方米,校内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一至六年级29个教学班,学生共计1460余人,教师70余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构建了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拥有大批本科学历和若干市、区、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师队伍。在这样一支以“学为人师,世为风范”的师资队伍的辛勤努力下,达德学校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南明区的前列,荣获省、市、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市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市环保先进集体,省、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市、区文明单位,市红旗文明单位、市五好学校、省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巾帼文明岗、区党建设示范点、省抗灾先进集体、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以及师生在教学、科技、文艺、体卫竞赛中所获得的百多项奖励,99年以来达德学校尝试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的小班化教学路线,并展开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德学校还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学校成立少年交警队、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的少年交警队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比赛中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达德学校创办了第一届学校艺术节,在这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上,我们不仅仅看到的孩子们精彩的演出,更看到的是达德学校这个集体所焕发出来的大智慧和凝聚力,艺术节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不仅仅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肯定,在社会上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更为达德这所百年老校增添了光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达德学校校旨
智、仁、勇。(“达德”一词出于《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学校校训
好学、力行、知耻。(“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即达德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勇气的人。)●达德学校校歌(歌词)
校舍宏开,正傍着男儿南八,好凭藉,中央位置,覃敷教译,书社规模须记取,边疆风气先入行,惟民国纪元前十年初建设。德智体三事育,智仁勇三字诀,愿顾名思义,勿忘达德。改造国民原己任,颉颃欧美惟吾力,放光明,富水贵山间,无终极。
通行不变的道德。
《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贵阳达德学校是贵州近代教育的先驱,在贵州教育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由贵阳研究自然科学的团体达德书社社员创办,初名民立小学堂,第二年改名达德学堂,民国后改学堂为学校。首任堂长黄干夫,继任堂长凌秋鹗,黄齐生、凌秋鹗、谢孝思等相继任校长。一九二〇年增办初中。一九二七年八月四日,省主席周西成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勾通共党,捣乱贵州”的罪名解散该校,一九二九年毛光翔主黔时恢复,一九四一年添办高中。创办人黄干夫、凌秋鹗等人及其后的校长黄齐生,都是贵州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达德学校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等重大事件中都走在前列,成为贵州新思想的窝巢,革命家王若飞曾在该校学习和工作七年,该校许多师生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县人,8岁入达德学校读书,1917年任达德小学教员。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高级领导人之一。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等职。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黄齐生(1879—1946),贵州安顺县人,1904年到达德任教,1913年任达德学校校长。曾两次到延安,是我党最早的爱护者之一。1934年,曾短暂回贵阳襄助达德校务。1946年4月8日,与王若飞同机遇难。
黄晓庄(1926—1946),贵州安顺县人,少年就读于达德学校,1945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教授大提琴。1946年4月8日,乘机返延安途中,与王若飞等不幸遇难。
袁咨桐(1914—1930),贵州习水县人,1923年入达德学校读书,1928年随黄齐生到南京晓庄师范附小读书。1929年参加中国共青团,任团支部书记。1930年8月被捕,9月17日被杀害于南京雨花台。
李策(1915—1941),贵阳市人,幼年在达德学校读书,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工委委员。1938年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坚持学习,留下《青科报告》等遗文。1941年1月19日,被特务秘密杀害。
严金生(1921—1941),贵州贵阳市人,达德学校初中毕业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党组织调严金生负责刻印文和传单,并担任秘密联络工作。1938年被捕,1941年1月19日被杀害。
郭谨诚(1927—1949),原名郭华光,贵州贵阳市人,幼年就读上海新蒙小学,后到贵阳达德学校,省立高中读书。曾利用经商机会,多次往返上海、香港之间,传递进步书刊。1949年3月,为省工委做联络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1日被捕,10月5日被特务暗杀与贵阳关刀岩下。
贺正辉(1925—1950),贵阳人,1931年入达德小学,1940年毕业于达德初中,194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法商学院。解放后,参加军管会财政接管部组织的工作队,任第二队副队长,先后到黔陶、惠水等地农村工作,1950年3月18日,从其工作的白日乡返惠水县城途中,遇土匪袭击,光荣牺牲。
戴绍民(1925—1949),贵州麻江县人,曾就读贵阳正谊小学,达德中学。1945年考入贵州大学,积极参加贵大学生的民主运动,1946年转入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投身上海地下党领导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1948年底回贵阳,利用其家庭富有的条件,掩护革命活动,1949年8月被捕,11月11日被杀害于贵阳马家坡。
刘端模(1922—1949),山东济南历城人,少年时代就读于达德学校。1944年和1945年,参加过进步团体群社和民社的活动。曾先后三次被捕,但矢志不移。1948年3月,在昆明第三次被捕,并押回贵阳。1949年11月11日,牺牲于贵阳马家坡。
聂汝达(1911—1949),贵阳人,1939年在达德中学任教。1929年去上海,就读于大夏附中直至大夏大学毕业。参加大夏“九●一八”读书会和上海学联,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7年返筑,先后在黔西中学、兴文中学、达德中学、大夏附中任教,关心爱护学生,宣传爱国民主思想。1945年被捕,1949年11月11日牺牲于贵阳马家坡。
刘载铭(1923—1948),贵阳人,1939年就读于达德学校。1941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贵州革命自助会贵阳分会负责人,负责联络和筹集资金。1942年离筑去四川江津,1945年返回贵阳,与其他同志创办地下刊物《矿苗》。1948年3月被捕,5月在狱中被特务折磨致死。
谢孝思,字仲谋,著名国画艺术家。1905年出身于贵阳。谢孝思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绘画书法。1927年,他考入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国画组,师从名画家吕风子、汪采白、徐悲鸿等学习书画。1933年,谢孝思任达德中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他担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历任江苏省美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苏州美术教育学会会长等职。谢孝思毕生心血倾注于绘画、书法的研究与创作。
朱厚泽,贵州省织金县人。1978年10月后,历任贵阳市革委会秘书长、革委会副主任,贵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书记,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书记,省委第一书记。1985年7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1987年后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副书记。1999年2月离职休养。他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2010年5月9日凌晨0:16,因病在北京逝世。
在达德英烈展示中,人们还可以看到,为了新中国建立,达德学校还培养和奉献了20多为烈士。他们中有中共贵州省委委员李策、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贵阳队部副队长凌流俊、中共贵州省工委机要工作人员严金牲,以及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王定
一、袁咨桐、聂汝达、杨光文、刘载铭、截绍民、贺正辉等。
由于达德学校在我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1982年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所反映贵阳、也是贵州近代教育发展变化情况的博物馆。
第五篇: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校史
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1876-1951)和严范孙(1860-1920)。
南开大学成立时,设文、理、商三科,招收学生96人,周恩来为文科第一期学生(学号62号)。1920年增设矿科(1926年停办)。1927年成立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和满蒙研究会(后改称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趋重实地调查和以物价指数为主的经济统计工作,其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多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借重。1929年改科为院,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及医预科,共13个系。1931年,商学院与文学院经济系及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合并成立经济学院;创办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附属于理学院;1932年设立应用化学研究所。
早期的南开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其经费除政府少许补贴和学费及校产收入外,基本赖于基金团体和私人捐赠。本着“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的原则以及投资所限,学校规模一直较小,1937年在校学生仅429人,但师资力量较强,凌冰(教育)、姜立夫、刘晋年(数学)、饶毓泰(物理)、邱宗岳、杨石先(化学)、李继侗、熊大仕(生物)、蒋廷(历史)、李济(人类学)、肖公权、徐谟(政治学)、何廉、方显廷、陈序经、李卓敏(经济)、黄钰生(心理学)、张彭春(教育学)、柳无忌(英文)、司徒月兰(英文)、冯文潜(哲学)、张 1 克忠、张洪元(化工)等。竺可桢(气象、地理)、汤用彤(哲学)、范文澜(历史)、罗隆基(政治)、吴大猷(物理)等也都曾在南开短期任教。
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南开大学终以优越的学术环境、严谨的科学训练方针以及崇尚务实的精神而名驰南北,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周恩来、陈省身、吴大猷、曹禺等是其杰出代表。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业,和衷共济,为国家民族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人才和革命志士,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复校后设文学院、理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和工学院,计16个系,另设有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及边疆人文研究室。师资力量有了加强,一批学者如吴大任、卞之琳、肖采瑜、傅筑夫、高振衡、李广田、罗大冈、汪德熙、谢国桢、张 2 清常、王玉哲、杨生茂、司徒月兰等来校任教。张伯苓在担任校长长达30年之后,于1948年离任,由何廉代理校长。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南开大学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957年和1959年三次回母校视察;1958年毛泽东主席莅校视察;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开;李鹏、朱鎔基等也曾先后视察南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给南开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季陶达、顾昌栋、温公颐、陈仁烈、江安才、曾鼎禾、杨宗磐调入南开;王赣愚、何炳林、陈荣悌、陈茹玉、陈天池、王积涛、严志达、崔等一批国外留学者纷纷回归,相继加入南开教席。1958年,南开大学的贸易、企业管理、会计、金融、财政、统计等系转入新组建的天津财经学院。1960年设立地质地理系(1961年停办)、物理二系(1961年转入兰州大学)和哲学系。80年代前,长期停滞于9个系的设置,即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中文、外文、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系。
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
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1980年以后,南开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利用老专业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性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到80年代中后期,南开大学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94年,成立于1983年的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