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的调研报告
中共榆林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榆林市居陕西省最北端,境内沙漠丘陵相间,过去生态脆弱,干旱多灾,荒凉贫瘠。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打造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向来被视为穷乡僻壤的农村有了脱胎换骨的嬗变,一座座新村舍拔地而起,一条条新道路蜿蜒崛进,一项项新产业折射着陕北之北的光芒,一拨拨的农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期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积极帮建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今,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已成为一些民营企业的时代精神和新的功绩观;反哺农业、造福桑梓已成为一些民营企业家潜心追求的创业理念和新的道德风范。
(一)北方,原是一个寒冷的概念。但在2006至2007年间,从我市北方吹来的是一股融融的暖风。府谷县——这颗镶嵌在陕西省顶端的明珠,又一次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民营企业家高乃则、刘彪主动出资上千万元,投入新农村建设,被多家媒体称为“高刘现象”,这种“现象”如巨石投水,激起层层涟漪,迅速转化为众多民营企业家回报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潮,府谷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活动,很短时间内,参与帮建的民营企业达到170多户,企业家达到500多人,而且在理念上连续得到三次升华。
其一:从“高刘现象”到“双百工程”。“高刘现象”形似偶然,实则必然,它弘扬的是一种时代精神,展示的是一种企业家的情操,正面感染和召唤的力量非常大,府谷县委、县政府看到了这股力量的潜在势能,及时因势利导,制定出一个宏伟的建设新农村计划,以一百个机关单位、一百个民营企业帮建二百个新农村,叫做“双百工程”。工程实施中,高乃则和刘彪发挥了带头示范效应,像高乃则先后给帮建村投入资金2.1亿元,建成别墅住宅、完全小学、办公楼、万头猪场、日光温室、深井、道路硬化等十多个项目。刘彪帮建的芦草畔村,已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别墅、文化中心、广场、日光温室、养殖场、环村绿化等工程。其他像东山电石厂、西耳煤矿、煤化工集团供电、镁业集团公司、普宇煤电冶化有限公司等企业都为帮建的新农村投资达到百万元以上,分别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善及居住生活条件改造等工程,使帮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从“双百工程”到“三力合一”共建新农村。“双百工程”的实施,既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和样板,也使广大农民精神上受到巨大鼓舞,同时调动了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民营企业、农民、政府部门三股力量联合起来共建新农村的热潮,截至目前累计民营企业和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已达到24.94亿元,实施项目近千个,通过产业带动农民直接受益8.2亿元,受惠群众达20多万人。到目前政府涉农部门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的资金已达到57.95亿元,其中2010年就投入了17.45亿元。如经济发展局、农发办将移民搬迁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移民410户,1436人。交通局将3.5亿元道路建设资金向新农村重点村倾斜。科技、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从2007年起也都将项目向新农村重点村集中,仅水利局人饮项目投入重点村的资金就达400万元,林业局安排绿化资金达470万元。
其三:从“三力合一”共建新农村到城乡统筹发展。从2010年起,府谷县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向城乡统筹发展的方向延伸,也就是把户、村、乡、城作一体化的考虑,通盘安排计划、项目、资金、工程等。其中,县城安排了急需兴建的大型公益项目,如府谷中学、第二人民医院、府谷职中、第四完小、第四幼儿园等。乡村在现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了34个重点村,50个现代特色农业小区和府店公里沿线22个行政村村容村貌的整治,远期实现建设100个新农村,四大特色农业园区的目标。府谷县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在区域布局上走的是一条由户到村到乡镇到县城,从下而上拓展的路子,在帮建内容上是由基础设施、居住条件、产业培植、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到大型公益设施等逐层递进,它体现着一种精神,府谷县委、县政府归纳总结为“府谷精神”,它的内涵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致富思源、乐于奉献”。
(二)为了弘扬府谷精神,推动全市的新农村建设,市委书记李金柱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借鉴府谷的经验,广泛引导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开创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局面。”随之,市委又召开了建设新农村工作会议,拟定了“千企帮千村”的宏伟计划,使全市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征程。
府谷的经验,市委的重托,农民的期望,企业的责任感,点点滴滴敲击着全市民营企业家的心灵,从长城内外到无定河流域,企业家们纷纷行动起来,参与到帮建新农村的行列。调研统计,截至去年10月底,全市参与帮建新农村建设的民营企业已达1120户,帮建新农村1205个,据不完全统计,帮建企业共达成意向资金5.82亿元,到位资金4.25亿元。帮建的形式和内容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生产环节上的,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总体上可概括为五种模式。
1、整体迁建模式。这种模式大致与府谷高庄则和芦草畔相仿,即将帮建村的山水田林路重新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分层整合。按照产业扩张和宜居环境的要求,从高端起步,移村重建,一次成型,批量收益。如神木县,中鸡镇的訾家河新农村,由本村企业家訾贵林帮建,共投资3.99亿元,建成5260米河堤一处,大桥三座,总长450米,400米的橡胶坝1座,宗教文化景点一处,绿化荒山500亩,平整土地2000亩,建成新村住房5955平方米。榆阳区古塔乡黄家圪崂村,由企业家张文堂帮建,从今年开始,投资2亿元,挖山填沟造地3000亩,修成山地宽幅梯田2000亩,建抽水站7个,蓄水池6座,输水暗管1.2万米,砌护河堤3000米,建桥2座,修路22公里,架高压线2.3公里,绿化荒山荒坡230亩。建百亩葡萄园1处,并完成了村庄住宅的规划和场地平整及移民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
2、产业联结模式。这种帮建模式是把资金投放到产业环节上,把帮建村和本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联结起来,既帮建了新农村建设,又发展壮大了企业,实现双赢。基本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把帮建村建成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像子洲县天赐中药材有限公司,投资一百万元,在他的家乡建成600亩黄芪生产基地。三丰油脂公司和富华油脂公司自己投资,分别建成蓖麻和大豆生产基地,他们给农民提供种子、化肥、技术,然后又以保护价收购,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线的产业链。第二种是办厂到乡到村,如子洲县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清为家乡办起惠民公司,下设7个分厂,经营农副产品加工和养殖业,目前,猪羊养殖已达400头,鸡1万只,淀粉厂也已投产,预计年产淀粉500吨,可将全乡种植的洋芋全部消化。第三种是对原料生产地的生产条件、储运加工设施进行改造,如清涧县宏祥公司、巨鹰公司给枣区硬化公路、修烤炉、免费提供采摘器具等,既提高了枣区的生产能力,又保证了企业加工的原料供给。第四种是企业和农户签协议,按照订单农业的方式帮助农村发展,如榆阳区山立农贸有限公司和刘千河乡聚福梁村签订小杂粮基地建设协议,每年种植小杂粮1000亩,由山立公司按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收购,如遇价格波动,公司按协定的保护价收购,保证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害。第五种是村企合作开发新产业。由企业出资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发新景点、度假村、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如子洲县秦龙集团帮助乔岔村建设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山庄,既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3、劳务带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用工固定在帮建村和帮建乡招收聘用,并给以优厚待遇,如靖边县紫靖餐饮集团帮建羊羔山村,聘用该村几十名劳力到企业做工,并对拿到厨师、服务员、管理人员初级证书的人员另外增加补助工资。榆阳区文昌公司聘用帮建村的120名群众,到企业务工。子洲县民营企业家苗子恩吸收本村及周边村的300多人在其所属企业做工,人均年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府谷、神木县的很多企业,将帮建村、帮建乡的劳动力全部吸附到企业,很多农民实现了农—工、农—商的行业大迁徙,农村的人口结构、劳力结构、居住结构及经济收入结构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4、扶贫帮困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帮建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和救济困难群体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帮建村的实际情况,率先帮建一批最需建设的民生工程。据调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帮建的项目种类有:人畜饮水、打井、架电、换变压器、硬化道路、修建桥涵、氟区改水、建沼气池、建土暖设备等;在公益事业帮建方面实施的项目有修学校、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建文化广场、建戏台、捐赠桌凳、增配扩音广播设备等;在扶危济困方面有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灾病户、向孤儿院捐款捐物等。总投资已超亿元。靖边县青阳岔村投资40多万元,新建占地25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文化广场1处,榆阳区镇川镇高梁村投资276万元,新建四层综合服务楼一座,内设村两委办公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合作医疗室、农业科技室。
5、科技注入模式。包括举办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投放新品种,传播新技术,引进新设施,促进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变等,这种模式处于起步阶段。
(三)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大开发的背景下,我们认识到农业不兴,其他各业难兴,农民不富,社会难富,农村面貌不变,国家很难实现现代化。因此,打破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但这项浩大的工程,靠农民出资,囊中羞涩,靠政府投入,杯水车薪,而有一种社会力量介入,能改变这种困窘局面,必然会产生石破天惊的效应。府谷现象也好,其他各县的模式也好,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位、多角度的。
启示一: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精神。
首先,它体现的是一种建设制式的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上世纪中期就列入了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但多年来徘徊不进,少有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力量参与,仅由政府或党委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我们采取过各种各样的办法,部门包村、结对子、干部挂职,对口支援等等,虽有不小成绩,但总是零敲碎打,支离破碎。而民营企业一介入,这项工作立即出现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局面,政府、农民、企业三维联动的态势很快成型,农民供地、企业出资、政府配套、党委牵总线。其中的关键点是农民要有积极性,选点要结合企业意愿,涉农部门要捆绑支持,政治激励措施要紧紧跟上。
其次,它体现的是一种投入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是关键,投入要讲效果、讲效益、讲综合。投入不光是资金,还有物资、技术、人才、信息、服务等等方面,各县区现在的状况,正是这种综合性投入的实践,它的内在机制是“成龙配套,按需注入”。过去,我们讲投入,强调要造血,不能靠输血,现在看,不管是造血、输血、补血、生血,多种办法都可用,可以用一种,也可以用多种,可以同时用,也可以先后用,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对症施治,药到病除,根治贫穷。
再次,它体现的是一种建设质量的创新。小打小闹,起点不高,目光短浅,局限于农村,朝令夕改,重复建设等等,是我们过去搞农村建设的弊端,现在展现出来的新农村,从生活条件来看,楼房别墅、暖气家电、休闲娱乐等设施,让城里人赞叹不已;从生产条件来说,水利、农田、温室、养殖场处处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可以说现在的新农村建设质量、建设标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档次,而且已经与现代化的城市链接,这不但在贫困地区的开发中独领风骚,就是在全国的农村发展中也是少见的。启示二: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触及到了社会最基层的矛盾神经根,破解了农村改革的难题,跨过了“两权分离”和“双层经营”的门槛,把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一步推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颠覆了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农村的经济体制、分配制度和人际关系变革重组。给我们昭示的现实意义至少有五个方面。
其一,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促进了农村建设力量的整合,特别是资金的整合。建设新农村,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没有整合资金的机制,部门分割,多头管理,投入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多年累积的恶习。民营企业介入新农村建设后,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向心作用,凝聚作用,吸附作用,把方方面面的资金,包括民间的、政府的都能吸引过来,形成拳头,形成合力,形成资金优势,进而形成项目建设优势。
其二,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促进了城乡融合,促进了边远村镇的分化、解体、裂变、合并,改善了不合理的地理地貌利用方式,调整了不科学的区位分布结构,可以更充分的开发农业资源,盘活经济要素,改善生产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社区化,实现城乡一体发展。
其三,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为农村和农业引进了工业管理的理念、机制、制度,使农业和农村迅速实现工业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可以打造出更多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奔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四,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有明显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至少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农业要实现产业化;二是农民要实现市民化;三是农村要实现城镇化。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正是从这几个方面展示了其快节奏、高效率、大气魄、大手笔的臵业形象,同时也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明灿烂的前景,大大调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
其五,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可以有效平抑收入差距,缓解矿区和农区、工人和农民、企业和农村的经济纠纷和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四)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起步高、进度快、环节少、效果好,但整体而言,尚在起步阶段,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首先是点上和面上有差距。点上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很高,村容村貌、生产生活设施、生态环境等都已彻底改观,农民和居民没什么两样,而面上的帮建工作规模小,声势低,全市一千多个帮建村,真正落实了项目和资金的仅占1/4左右,其他有的正筹划项目,有的还未起步。其次是北部与南部有差距。北部的县像神木、府谷投资都以亿计,南部县企业少、收益低,帮建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像清涧县巨鹰公司去年全年利润仅有40多万元,根本拿不出多余钱来搞帮建。再次是工矿区和农业区有差距。矿区收入高,农民实力强,帮建的基础条件好,容易出成绩、出效果,农业区相对困难就多,帮建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局面迟迟打不开。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尚有不少具体问题,其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山多川少,规划难搞,加之农民又有惜地观念,依恋故土,小村整合,迁居重建等都有很多阻力。其二,土地30年不变使农户的居住和生产条件相对固定,虽有稳定的效果,但对土地资源的盘活、开发、整合有一定限制,也给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布局带来困难。其三,农村人口、劳力大量外出,形成不少“空壳村”、“空心村”,土地资源抛荒、闲臵、粗放经营的现象十分严重,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的改造,受人力的制约很大。
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是个新事物、新工作,宜转换观念,积极引导,建议今后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舆论宣传。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投入新农村建设,靠的是一种觉悟、一种精神,舆论引导的作用十分重要,要加大宣传力度,多通报企业家的帮建成果,多表彰帮建中的先进事迹,多鼓励涌现出的好人好事,把支农助农的行为,打造成企业的另一张名片和另一种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进企业的荣誉感,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组织领导。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经济组织,虽然它的组建机制、经济性质不同,但仍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加强党的领导,使企业有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加强企业与党委政府的联结,落实党委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加强县一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指导,安排建设项目的实施。
3、落实相关政策。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要有政策支撑,凡在帮建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在申报立项、贷款、用地等方面政府要有优先和优惠政策;企业参与开发的村庄、土地整治项目,利益可与帮建村共享,帮建村的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可以在企业入股投资共同开发新产业,享受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企业在帮建村投资兴建民生项目、公益项目,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政策要紧紧跟上;企业开展的农民培训等智力投资活动,可以享受政府部门对农民培训同等的补贴政策等。
4、创新激励机制。民营企业帮建新农村,是一种“义举”和“爱心工程”,党委政府一定要授予必要的荣誉,使企业有光荣感、自豪感,比如,可以让企业家回村任职、回乡任职、担任村、乡的书记或主任,或担任名誉职务,经济顾问等;可以把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树为建设家乡的模范、标兵,号召全县人民开展学习活动;可以在一些工程上、产品上、建筑物上给冠名,建标志、留纪念等;可以在县乡人大、政协为企业家安排一定的代表、委员或其他职务;可以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等。
5、搞好规划布局。建设新农村,规划部局最重要,要树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我市地理位臵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土地用途,宜于建设新农村的可以安排项目,不宜建设新农村的坚决放弃,要有取有舍、取舍得当,不能随波逐流搞“一阵风”;二是要树立超前意识,建设新农村功在当代,造福在子孙,要有前瞻性、要有高起点、要有大手笔,不能因陋就简,名实不符,那样就体现不出一个“新”字,体现不出这项浩大工程的时代意义。三是要树立城乡一体观念,立足乡村,放眼城市,起步在乡村,归宿在城市,以城市向重点乡镇、中心村辐射的方式改造旧农村,创建新农村,把农村的概念提升到一个绿色、低碳、宁静、温馨的高度。
(执笔人:马维骥 高国平杨玉亮 刘汉铭)
第二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
第三篇: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十五”期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牧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
1、农牧民物质文件生活显著改善。一是农牧民收
入稳定增加。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18元,比2001年增加939元,增长了36.4;二是各项生活消费出支全面增长。2004年全市农牧民家庭人均主要生活费用支出2675.13元,比2001年增加746.61元,增长38.7;三是生活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更加合理。近年来,农牧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只要求吃饱、穿暖,现在则“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食品和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住房、用品和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1364.77元,比2001年增加311.75元,增长了29.6;而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54.6下降到了51,下降了3.6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居住、用品、交通通讯、文件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1310.36元,比2001年增加434.86元,增长了49.7;其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45.4上升到了49,上升了3.6个百分点;四是耐用生活消费品拥有量显著增加、档次提高。农牧民家庭的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已经普及,摩托车、电冰箱、电话和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成倍增长,照相机、抽油烟机、吸尘器和冷、冷暖空调也开始逐步进了收入较高的农牧民家庭。2004年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摩托车62.5辆、电冰箱15台、电话52.2部、移动电话43.9部,分别是2001年的1.6倍、1.7倍、2.6倍和40倍;五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农牧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26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6平方米,增长30;其中人均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了20平方米。暖气、钢窗、地板砖等装饰品已进入大部分农牧民家庭,不少农牧民住房设计了客厅、厨房和两、三个卧室,有的还设计了卫生间。
2、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村民委员会对村集体财务实行了民主管理,农村民主法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
3、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公路全部畅通,旗县区所在地与乡镇之间公路基本上全是柏油路。农牧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砖木结构住房占到了8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
4、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九年义务教育全部普及,职业教育在现代农民中基本普及。合作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乡村环境大为改观。
5、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事业开始起步,老有所养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二、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农村的总体发展情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农牧区增收渠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增收速度较慢,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增收难度偏大,与农牧民小康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市农牧民收入的来自于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副产品多以原料出售,不能实现转化增值,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二)我市农村牧区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近些年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后劲不足。一是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与达到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特别是旗县区交界地段的道路这种问题更为突出;二是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进入农户的比例逐年增加,电脑,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的拥有率和覆盖面还较低,农牧民信息量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不能及时维修完善,影响了基础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牧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牧民的生活较为困难,由于一些牧民前一轮草牧场承包时经营不善,再加上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等第二轮草牧场承包时已成为无畜户,使之进一步致富达小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阳光工程、绿色证书项目、跨世纪农牧民培训项目的带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但时间较短,并且数量有限,不能完全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五)集镇化水平低,乡村卫生条件差,村镇规划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旗县区村镇都是80年代时的规划,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违规违章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差较远。
(六)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一是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布点较少,也不尽合理,照成农牧民子女读书成本过高;二是卫生、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刚刚起步,只有极少部分农牧民收益,绝大多数农牧民还存在看病难、看不起病、养老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优势
当前,我市已初步具
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办法,即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寄宿学生生活费进行补助。
——各旗县区对村镇建设都有了统一的规划,村镇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效。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和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环保能源。
——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近年来市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培训,一是面对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二是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达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典型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实施“双双链”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四篇:关于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四个兴化”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下,我市农村文化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局面。同时也要看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这种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
一、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1、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市从2006年前35个乡镇文化站6个达标,20个面积不达标,9个无站房,到2008年底历时三年文化站基本按照省文化厅的要求建成不低于500平方米的要求,基本全部建成达标,部分文化站站房面积超过1000平米。其中戴南镇文化站高标准、严要求,投资2000多万,占地20亩,一期主体建设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装修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开展。文化站的建成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每个建成达标的文化站都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1
健身房、老年少儿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都正常开放,使当地群众有了一个固定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的文化站还有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方便了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取知识和致富信息,有的文化站有还有小剧院等场所,经常组织相关文化活动,除室内活动场所外室外还有文化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户外活动阵地。
2、农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各乡镇都能利用重大节日和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如组织文娱演出、棋赛、球赛和联欢会等。乡镇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如组成腰鼓队、舞龙、舞剑、打莲枪、扭秧歌和小型民间乐队等。大多数乡镇恢复了电影放映队,创造条件,积极实施“送电影”下乡活动,2006—2008年全市完成“送电影”下乡18000场次左右,市淮剧团送戏300场左右,每年接受赠送图书3.4万册,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农民的文化需求。周庄镇还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
3、群众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近年来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开拓
创新,不断推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独具兴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文艺舞台上备受好评,屡屡获奖。在泰州市原生态民歌大赛中我市乡镇选送的民歌独揽一等奖两名,并获得了全部奖项的60%以上。我市创作的茅山号子《小妹妹》获2007年江苏省群文新作大赛创作优秀奖。沙沟民间舞蹈板凳龙应邀赴南京参加“中国〃江苏首届中秋民俗节暨2008中国南京国际桂花节”演出,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好评。
二、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国家、省
市对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乡镇干部对
新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搞经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体现政绩明显,长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同时亦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2、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资金缺乏制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中央和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经济政策,并要求地方政府对当地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应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幅度,但不少乡镇并不能很好、全面地落实相关的文化经济政策,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严重失衡;文化建设不能与经济建设同步,严重错位,部分文化站只是应付式面积达标,配套设施如电脑、摄影摄像器材、音像制品等缺少甚至根本没有,使文化站难以发挥应有功能。
3、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缺失、老化,青黄不接且后继乏力。我市农村因大量劳动力转移,留在农村有文体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吹、拉、弹、唱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人才。乡镇文化站干部队伍也令人堪忧:一是年龄偏大。因近几年进入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的年轻人极少,多数人员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人才,2008年全市文化站在编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6.5岁,比较老化。二是水平偏低。这些人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自学形成的,没有与文化对口的专业学习基础,其专长往往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还谈不上“精”、“专”、“博”。全市在编文化站人员大专以上文凭的仅为3人。三是不够平衡。全市乡镇的专业文化干部布局不合理,多的乡镇如钓鱼镇达5人,而少的乡镇如大邹镇却没有1名专职干部。加之这些人员隶属当地乡镇管理,不便于流动调剂。所有这些,对繁荣新农村文化造成很大阻碍。
4、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完全“靠天吃饭”,活动持续性不容乐
观。三送工程虽然有序开展,但送电影、送戏、送书主要依靠省财政补助,送电影一场省补贴80元,送戏一场省补贴2000元,全市乡镇送书每年3.4万册也是省财政支持的,如果省财政停止对三送工程的补贴,我市的三送工程如何开展将会是农村文化活动面临的尴尬问题。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
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当前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应强化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向前向深层次发展。要摒弃文化建设是“软任务”,搞得好不好,与镇、村工作业绩考评
关系不大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调整,真正做到合理、适度、同步发展。各乡镇、村要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文化机构,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并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2、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近年来,中央和省市政府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经济政策,我们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我们应制定新农村文化扶持政策,认真履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率不低于同年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率”这一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培育文化市场,扶植文化产业。市、乡镇、村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应确保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新农村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而需要增补经费的问题,保证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并为乡镇文化站、村文体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运作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3、加快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我们应充
分调动和发挥乡镇、行政村、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富裕农民的积极性,大力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同时,应充分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挪用文化站房和文化设施,并加强管理,真正让其用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开展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各类文化需求。
4、培育引进人才,不断强化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要搞好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干部、文体骨干和文化专业户的培训辅导,充分引领、指导农村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并使其发挥辐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从现在起要有意识地解决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人才断层和青黄不接的问题。一是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并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新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积极扶持镇村建立各类文体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文艺、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着意引进人才,建议用足并增加农村文化事业编制,多种方式引进农村文化人才。
目前,我市农村幅员广阔,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和文化基础差异很大,为此,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不能“一刀切”、搞同一模式、定同一进度,加之,繁荣和发展新农村文化事业,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该结合各乡镇实际,制定不同的规划,分类推进和实施。
希望的田野有了文化的滋润,才能更加欣欣向荣;勤劳的人民接受文化的熏陶,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让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造就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新农村帮建工作总结
新农村帮建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乡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各帮建单位的全力帮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按照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县安检局、审计局、种子公司、妇幼站、地震办等单位,帮建我乡川边、孟山两村新农村建设。各帮建单位能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以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关键。采取捐助资金、物资和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帮建活动。使所帮建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帮建工作责任制得到落实。
各帮建单位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帮扶工作,实行单位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落实帮扶资金,定帮建目标、帮建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抽调懂业务,有经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及时下驻到村。各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加强督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树优和调整使用的重要依据,确保了帮扶干部能够扑下身子,倾心投入,圆满完成帮扶工作。
二、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全力打造新村镇。
各帮建单位积极协助乡、村,结合村情实际,帮助完善
村庄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做为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性措施来抓。新建静庄路—川边—宋家通村等级公路12公里,孟山—贺沟通社道路2公里。建成川边村活动场1处1200平方米,配置篮球架1副,孟山村篮球场1个580平方米、硬化场地420平方米,配置篮球架1副。
三、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开拓稳定的增收门路。围绕全县果品、洋芋、畜牧、劳务四大产业发展规划部署,动员和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劳务输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川边村实际,发展养牛户100户建成暖棚式牛舍100座、投放基础母牛100头、种植优质牧草800亩。建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示范区1000亩。孟山村发展规模以上养猪厂3个,年出栏生猪2600头,其中孟建设养猪厂年出栏生猪1500头,实现销售收入95万元;规模以上养鸡厂2个,养殖蛋鸡6000只。同时,及时把发展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现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积极为输出人员搜集、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联系劳务基地,使帮建2村共输出劳动力550人,增加劳务收入440万元。
四、大力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全力打造新村貌。
各帮建单位积极帮助完善村庄规划,开展以“四化”和“三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川边村拆除违章建筑45户3500平方米、拓宽硬化村内巷道6条8000
平方米、修砌边沟800米;修建围墙3500米;栽植风景树600株。孟山村拆除违章建筑29处29户、1440平方米。拓宽村社巷道8条3107米,硬化村社道路6400平方米;修建围墙1150平方米;新修农户房屋24户、50间、大门18户。建成双瓮漏斗式厕所80个。通过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村生活习俗改变、促进了文明新村建设。
五、大力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能力。各帮建单位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共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六场(次)、培训农民1200多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场(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通过开展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村容村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今年新农村帮建工作的圆满完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群众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社会发展,使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