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来访纪要

时间:2019-05-13 19:3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科院来访纪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科院来访纪要》。

第一篇:中科院来访纪要

7月8日,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处长胡万明等一行,在青州市科技局和青州开发区经贸办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到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交流。7月9日上午,公司在304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技术交流座谈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伟、副总经理贾华正、总工程师韩志斌、总经理助理闫文强,以及监事会监事长邢玉河出席了座谈会。

在会上,中科院的专家们与公司电机、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蒸发冷却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两位高级工程师宋福川、陈彪分别就蒸发冷却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及发展应用作了详细介绍。

随后,公司技术人员就现在生产和技术上的重点、难点与中科院的专家进行了交流。

通过此次座谈交流,中科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对我公司在以后的生产和研发过程有很大的帮助。下一步,我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中科院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公司电机电气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013年7月24日,中国科学院顾国彪院士一行10人到我公司进行参观指导。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伟陪同他们观看了公司的宣传片,带领他们到生产车间进行了参观。

7月25日,公司与顾院士一行在304会议室进行了学术交流。

会上,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伟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顾院士也介绍了中科院的情况,并就相关技术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演示。最后,公司技术人员与中科院专家就发电机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公司与中科院的交流合作将有力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公司还将与中科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并就具体项目开展合作。

2013年7月24日下午,公司与中科院电工所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伟与中科院顾国彪院士一同观看了比赛,顾院士上场为比赛开球。比赛分上下半场,每半场为30分钟。经过一个小时的拼抢,公司占据了人员和地利的优势,以59比34的比分赢得了比赛。此次比赛加深了公司与中科院之间的交流。下一步公司将与中科院就具体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2013年10月23日,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举

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技术合作合同签约仪式。

此次合作是由青州市科技局牵头,经过近六个月的互访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合作以中科院电工所研发50多年的蒸发冷却技术结合山东青能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现有汽轮发电机开发和生产能力为两大基础。该技术已在举世瞩目的三峡电站工程中成功应用。本次合作意义重大:该技术用于汽轮机发电机,将会有效减小发电机体积,提高效率,并且具有清洁环保等特点,是蒸发冷却技术用于分布式能源领域的重要一步。

第二篇:纪要

河头镇部分路段路灯采购谈判纪要

河头镇位于临海市西北部、经济欠发达,104国道至大青线、人民路到镇区至今一直未安装路灯,给我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交通安全隐患,几次强烈呼吁镇政府尽快实施这项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为此,我镇专门召开了班子会议,为进一步提升河头镇对外整体形象,结合“全面建成生态休闲小镇”工作目标,今年初政府在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之下,本着急事急办,根据现时实际状况,决定对该路段先安装部分单臂路灯大约43盏,鉴于此安装路灯较少,时间紧、任务重,经我镇向市政府采购中心打申请报告同意自行采购,我镇于3月8日下午会同市供电公司临海市路灯队相关技术人员邀请了在我市已经登记注册并取得临海市政府采购交易证的供应商江苏扬州市市星慧照明有限公司厂方代表对我镇政府采购进行实质性的谈判,对照常规技术要求,厂方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薄利多销、提高知名度为宗旨,厂方出厂为每盏路灯平均价2550.00元,经双方多次协商及了解几家供应商,最后达成一致,厂方同意再作优惠让价每盏为2300.00元,为最终成交价,并于当日与我镇签订了路灯供货合同以及相关要点。

采购方:河头镇人民政府

代表:

见证方:临海市路灯队

代表:

供应商:扬州市星慧照明有限公司 代表: 二O一二年三月八日

第三篇:纪要格式

山水文园投资集团

山水(设计)纪字第[2009] **号

会议议题:建筑研究院设计例会

会议时间:

出席人员:

列席人员:

会议地点:集团大会议室

会议整理:姜牧瑶

会议主持:赵欣

抄报:董事局办公室会议内容:

抄报:董事长、总裁

下发:公司各中心、部、室、分公司

第四篇:中科院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11年招收

攻读说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已故)于1960年创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福州西区,闽江之畔。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福建物构所在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包括结构生物学)、纳米材料研究、新技术晶体材料科学研究和晶体高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逐渐成为在国内外有特色、有影响的我国结构化学和新晶体材料的重要综合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7月全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第二阶段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目前是中科院33家A类优秀研究所之一。福建物构所科研实力雄厚,SCI收录论文数连续五年、SCI被引用论文篇数连续四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十位。

现设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6个博士点及硕士点。福建物构所现有职工3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吴新涛院士、洪茂椿院士);研究员49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4人,研究生导师52人。福建物构所设立了“三个研究平台”(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七个研究室”即:结构化学基础研究室、纳米材料研究室、理论计算化学研究室、晶体材料研究室、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激光工程研究室、应用化学研究室。目前有各类科研仪器3900多台,总价值达7000多万元,其中价值2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7台。图书馆藏书45000余册,期刊400余种13万余册,建有完善的文献检索系统。同时,创办了在中国化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结构化学》(收入SCI),影响因子为0.696。新落成的研究生公寓(7182多平方米),从建筑造型,到室内装饰都让人耳目一新,教职工餐厅、运动小区、活动中心等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种优美、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福建物构所2011年预计招收硕士生7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0 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名,详细专业方向招生情况见《中科院研究生院201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普通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这种学位类型不同于以往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它不要求实际工作经历,需要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普通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但获得硕士学位后,可参加博士研究生公开招生入学考试。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项目管理的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包括通过高等自学考试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考获得本科毕业文凭的人员);

2(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且达到报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③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三)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各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能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尽早同有关培养单位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推免生须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推免申请系统”提出网上申请(网址:http://admission.gucas.ac.cn/index.asp),并按照培养单位的要求提交推荐免试材料和进行相关考核。被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考生应按时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详见下条)。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复试阶段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拟参加201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在报名期间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网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应选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报名点”(报名点代码为1188)。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和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北京教育考试院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名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考应选择所要报考的研究所所在的省市,然后选择招生单位名称和代码。“院系所名称”栏不选。之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地点: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关村园区青年公寓6号楼(中关村东路80号)现场确认;在京外参加考试的考生到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手续:所有考生均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原件及网上报名号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照相等手续。

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必须网上支付报名费,在京外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报名费支付方式以各地规定为准。

推荐免试生必须在10月25日前到相关研究所办理接收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网报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并办理现场确认手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四、初试

1.初试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一般应在2011年1月份进行。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3.初试科目:初试科目均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为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或各研究院所的招生专业目录。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

一、英语

二、俄语、日语、数学

一、数学

二、数学

三、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或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命题。

五、复试

1.依照考生初试成绩,一般按录取数与参加复试人数1:1.2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2.复试形式、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均由各培养单位自定,并在复试前通过培养单位网页向考生公布。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4.对同等学力考生(不含MBA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培养单位还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5.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将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更加侧重于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将重视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六、体格检查

体检由培养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 5 执行,由培养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七、录取

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定向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八、调剂

报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上线考生,符合国家调剂规定的,可优先考虑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调剂。所报考的培养单位将积极帮助考生联系和落实调剂单位。

九、学制

学术型脱产硕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在职硕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至4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十、收费及待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招收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律不收学费(定向委托培养者除外),且在学期间享受奖助学金等待遇。

十一、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一般为5年。报考硕博连读的考生,应按培养单位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硕博连读生的具体选拔和确认办法由培养单位公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得进行硕博连读。

十二、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严肃处理。

十三、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gucas.ac.cn 查阅全院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同相关培养单位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联 系 人:张婧、吴克琛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邮 编:350002 联系电话:0591-83716824 传 真:0591-83714946 主页: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中科院协同创新

中科院集成优质科教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会上致辞。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中国科大、合肥研究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此举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崭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

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

詹文龙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界肩负着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努力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促进各部分间的融合,从而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成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次成立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在长期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学家团队、国际前沿科研项目、国家级科学与工程平台以及野外台站网络,构筑全国科教结合协同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实施,是因为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科学平台集聚、科教结合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利条件。

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科技部基础司巡视员张国成,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为“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揭牌

中科院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宣读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互聘教授、研究员的聘任决定

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双岗双聘

中科院长期坚持探索科教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与不同类型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机构的形式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挥平台和项目优势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中科院与高校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国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来研究所做科研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员在研究所担任兼职教师600多人,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约700人。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9年,中科院成立“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全院科教结合工作;同时设立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项目、特聘教师岗位项目、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等四类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采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对院属各单位发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结合项目进行支持。截至2011年9月,支持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共计36项,覆盖中国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个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个研究所。

白春礼强调,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研结合、研教互动和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是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新时期将全面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按照“开放兴院”战略的要求,打破行业、部门与学科壁垒,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优质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进一步发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科教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发挥中科院创新引领的“火车头”作用。

白春礼特别强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面向国内外用户群开放共享的物质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他希望该中心作为中科院新时期“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联合汇报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他说,一直以来,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今年4月双方举行专题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教结合的会谈纪要》,就建立科教一体的联合科研机构达成共识,并在夏季院党组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建设科教结合的共同体的规划,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侯建国介绍了双方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工作的目标、合作方式、建设措施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未来信息、能源、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作的世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一个试点”,即探索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改革试点和国立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在合作方式上,双方采用一校多所多学科形式,建设科教一体的联合机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既是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又是中国科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研究所前沿平台与人才的优势,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期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致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致辞中表示,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开展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科教结合创新试点,这是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相信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定会开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研学共赢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国际著名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和遥感辐射定标实验场、建设中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型综合科研平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大气环境监测、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揭牌仪式现场

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如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大“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将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聚合与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与先进核聚变能等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并在大气环境监测、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领域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语音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中心将在能源与环境、生命与医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完善和新建相关创新单元和大科学装置。中心还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成果与专利共享、人员双岗双聘、平台与资源开放共用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基础科学局、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中国科大各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和共建单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彭苏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1-10-26 关键词: 浏览次数:279

|<< << 1 2 >> >>|

10月17日,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洪江、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湘到会揭牌并讲话,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由我校科协办公室主任佟书华主持。

刘洪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协工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由武汉大学科协牵头成立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打破各学会长期独立运行,长期“封闭”、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推动学会间交流、合作,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也为全省学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希望各省级学会、协会借联盟成立之契机,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平湘常务副院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联盟的成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应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工作大有可为。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对企业实际需求不了解等现实问题,校科协及联盟、学会应在组织协调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学会可以紧密联系各学科的平台建设,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工作,开拓学会、协会工作的新思路。

会上,各位代表就如何开展好联盟及学会工作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学会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学会、协会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佟书华主任对联盟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希望各学会今后多通过联盟来组织活动。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石萍、丁惠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代表,挂靠武汉大学的14个学会、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力促区校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矿大(北京)校长乔建永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1-10-10 07:55

本报讯

9月的草原大地,阳光和煦,硕果累累。9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包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副校长姜耀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财务总监刘德华、副总经理孙春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徐凤君厅长、马强副厅长,人社厅王顺副厅长、科技厅云涛副巡视员,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徐凤君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校校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建协同创新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强区”战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促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品牌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区位优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人才与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合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合力提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

按照协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科技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共同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学院,更好、更快、更多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能源教育科技新平台,全面促进内蒙古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在讲话中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已有百年积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力,为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内蒙古已受益匪浅。

连辑认为,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起支撑作用的是工业,工业的主体是能源,能源的主体是煤炭,已成为富煤大省,但仍有很多制约条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开展引智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内蒙古科学发展。

连辑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区校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建立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合作切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拓展到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区校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山东能源集团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矿业和安全特色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托煤炭主体发展,并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母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全国70余家能源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乔建永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稀土、矿业等学科优势明显。山东能源集团矿产资源丰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彼此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乔建永相(下转第3版)

-----------------转版-----------------

(上接第1版)信,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组建,必将对我们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大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科技事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发表讲话,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表示愿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讲话,欢迎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要以这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随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连辑副主席与乔建永校长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

乔建永校长还与卜昌森董事长签署了《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乔建永校长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合作共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书》。

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连辑副主席、马强副厅长、李保卫校长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还向连辑副主席、卜昌森董事长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包头市政府有关领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邸建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范中启、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会泽、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亮、校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康帼姝等。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孙海瑞 供稿人:科学技术处 阅读次数:286 发布日期:2011-10-25

------------------

10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此次认定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1]17号),整合省内高校优质科技资源为我省产业集群提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协同创新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省内高校申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议并充分征求相关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意见,共认定10个前期对接合作基础好、未来对接合作潜力大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与7个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合作。辽宁省教育厅将通过各种科技专项计划择优支持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以此推进协同创新。

通知指出:各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按照本中心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相关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各依托高校要积极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对接合作创造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协同创新模式,为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下载中科院来访纪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科院来访纪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科院考研必看

    考中科院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需考哪些专业课悬赏分:10童生 一级 其他回答共 2 条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及系统结构回答者: liguaren - 秀才 二级1-17 13:56 考中科院......

    中科院考研心得文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管理员(2010年09月14日 16:05:00)【字体:大 中 小】?中国科学院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实力最强的自然科学与高技......

    来访人员规章制度

    来访人员规章制度 来访人员规章制度1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正常工作秩序,维护公司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确保出入公司人员、物品管理规范,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对需要进入董事......

    学校来访制度

    邯郸市第四职业中学 学校来访工作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国家《信访条例》和有关信访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实际,......

    各级领导来访汇报材料

    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热电有限公司 XXXX汇报 x年x月x日 鹿华公司xxxx汇报 河北华电石家庄鹿华热电有限公司 XXXX汇报 尊敬的xxx、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xxx一行莅临鹿华公司......

    年度来访接待工作总结

    年度来访接待工作总结来访接待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班子成员和兄弟科室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务实重干,开拓创新,加班......

    来访客户管理

    客户来访制度 客户接待管理是公司树立良好形象的手段之一,公司为加强客户接待管理工作,提高接待水平,给客户留下良好的印象,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客户接待管理制度。 一、客......

    客户来访流程

    卡立方客户来访流程梳理 1. 客户即将到达公司,需来电通知其他办公室同事。安排人员在电梯口迎接。内部人员数量需大于或等于对方人数。 口语:Nice to meet you! Welcome to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