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心理学问卷
大学生日常生活AA制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来自哪里? A.城市 B.农村
3.你所在专业类型属于 A.文科 B.理科 C.艺体科 4.您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 A.500-1000 B.1000-1500 C.1500-2000 D.2000以上 5.您的生活费来源途径有哪些?(可多选)
A.家里按时给 B.兼职或勤工俭学 C.奖、助学金 D.其它 6.聚餐时,你们一般是AA制吗? A.是 B.否 如果您选择A:
7.您和朋友出去聚会时一般由谁付账?
A.男生 B.女生 C.AA制 D.谁提议消费,谁付账 E.随机
8.您的聚会消费一般占生活费用的比例 ?
A.10%以下 B.10% ~20% C.20%~ 30% D.30%~40% E.40%以上
9.您会因为聚会消费过多而导致生活或经济紧张吗?
A.经常会 B.偶尔会 C.从来不会
如果您选择B:
10.如果将来恋爱,您会重视恋人的经济能力吗?
A.非常重视 B.一般重视 C.不太重视 D.不重视 11.如果将来恋爱,您能接受的的恋爱消费一般占生活费用的比例 ?
A.10%以下 B.10% ~20% C.20%~ 30% D.30%~40% E.40%以上
12.如果将来恋爱,你的男(女)朋友提出“AA制”,你会
A.欣然接受,经济独立很好 B.很反感,觉得对方太斤斤计较了
C.和对方沟通,理由合适可以接受 D.其他 13.您如何看待群体收费APP? A.没听过,没有太大用处 B.无所谓,可有可无 C.可以接受,有适当的使用价值 D.其他 14.在日常交际中,你出席群体聚餐的情况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5.您在出去聚餐时,一般是?
A.AA制 B.轮流请 C.号召者请客 D.其他
16.您觉得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选择AA制?(可多选)
A.聚餐 B.旅游 C.购买公共用品 D.娱乐(唱k等)E.所有消费AA制
17.您如何看待同学、朋友之间“AA制”这个问题?
A.体现公平
B.经济独立,有利于维持友情的稳定 C.会使得关系太过生疏 D.太过麻烦,不需要算的这么清楚,朋友之间不必计较 18.您认为AA制对同学、朋友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A、有利于体现公平B、显得太生疏,伤感情 C、没多大影响
19.无论是否支持AA制,您觉得有必要制定理财计划吗?
A.有必要,而且已经有计划了 B.有必要,但还没有落实 C.可有可无
D.没必要,但对方想制定计划的话也可以 E.没必要,太麻烦
20.您期待有一款群体收费APP出现吗?
A、期待 B、不期待 C、无所谓 21.关于群体收费APP,你觉得最大的用途在于? A、体现公平B、减少朋友资金往来的麻烦
C、资金使用明细清楚
22.你认为群体收费APP能更好的促进你的资金管理吗? A、能 B、不能
第二篇:心理学调查问卷
大学生学习心理及生涯规划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A男B女
2、你的专业是()A理科B文科C工科
3、选择现在专业的依据是()
A 适合自己B 好就业C 听别人说好D估计还可以E其它
4、您目前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是()
A很满意B一般满意C比较不满意D很不满意
5、您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的评价是;()
A很好B好C一般D不好E很不好
6、您是否想过要转专业()A是B否
7、您对大学翘课的看法()
A认为不能翘课,因为每节课都很重要B看情况,要看是什么课再决定C无所谓D理所应当的E其他
8、你认为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较好,就业容易,待遇好B形势一般C形势严峻D不太了解
9、对于找工作时“专业对口”的说法,您的观点是():
A 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B 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
C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
D愿意放弃专业;E其他
10.1、您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
A直接就业B升学考研C自主创业D考公务员E出国F其他 10.2如果您毕业后打算升学,那么主要原因是():
A 目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B获取更高学历;C 继续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D 为了研究生毕业后获得更好的职位E 其他
11、你认为影响就业最重要的因素是()
A学历层次B所学专业C学校声望D社会关系E学习成绩F外貌形象G个人综合素质H其他
12、按您的标准,考虑就业工作单位时,您会优先考虑()
A工资和福利B工作环境
C 个人发展空间D公司业绩和前景
13、如果有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您会参加吗?怎样的情况下会参?()
A 会,即使要交报名费和参加资格测试
B会,如果不用交报名费和参加资格测试
C 不会,如果要交报名费和参加资格测试
D 不会,即使不要交报名费和参加资格测试
第三篇:设计心理学[模版]
第一章 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
无论是什么产品,在设计中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预设用途、限制因素、匹配和反馈。
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改如何操作的线索。平板是用来推的,旋钮是用来转的,狭长的方孔是用来插东西的,球是用来抛掷或上下弹跳的,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需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概念模式:一个好的概念模式能使我们能够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概念模式,我们在操作时就只能盲目的死记硬背,照别人说的去做,无法真正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心理模式:是指人们通过经验,训练和教导,最自己、他人、环境以及接触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一种物品的心理模式大多来自人们心中认为该物品能做什么和对物品构造的认识。把物品的可视部分称为系统表象。
可视性程度高,控制和被控制之间建立良好的自然匹配关系,每一个控制器通常只有单一的功能,因此信息反馈清晰快捷,整个系统易被用户理解。每当产品的功能总类超出控制器的数量时,就容易出现操作问题。
匹配原则:匹配这一专业术语是指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再此特指控制器、控制器操作及其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汽车为例,要想把车往右转,你就需顺时针转动方向盘。用户此时必须明辨两种匹配关系:112个控制器中只有一个负责汽车方向;方向盘不是往左转就是往右转。这两种匹配关系都有些随意,但用户会很自然的选择方向盘和顺时针方向,因为它们和所需操作结果之间存在紧密可见的关系,信息反馈也很迅速,用户很容易记住,且永远不会忘记这种匹配关系。
自然匹配是指物理环境类比和文化标准概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得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得顺序保持一致。
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科学和信息理论中一个常用的概念,其含义为: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第二章 日常操作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观念
通俗物理学——例子,推箱子。
通俗物理学就像心理学和其他领域中的通俗观念一样,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听起来却很有道理。有时这种错误的观念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人类习惯于对外界事物加以解释,这就形成了针对事物作用方式、事件发生过程和人类行为方式的概念模型,即心理模式。这类心理模式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经历,预测我们的行为结果,应对出乎意料的情况。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模式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结构,而不论这些知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是粗浅的还是精深的。
心理模式经常是根据零碎的事实构建而成的,对事实的来龙去脉只有一种肤浅的理解,并依据某种通俗心理学,形成对事物起因、机制和相互关系等各种因素的看法,而这些因素
或许并不存在。
人们在遇到技术问题时,总认为是自己的错,事情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人们倾向于找出事情的缘由,不同的人可能会找出不同的原因。一旦两件事接连发生,人们会认为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例如,我在R结果产生之前,做过动作A,那么我就会得出结论说A一定导致了R,即便A和R之间并没有关系。
人类倾向于只要能加以解释就满意。但是我们的解释建立在过去经验类比的基础上,那经验不一定能应用到目前的情况中。
采取行动的七个阶段
人的行动分为两个方面:执行和评估。执行是指做某件事,评估是指把行动目标与外部世界的状态进行比较。
执行阶段:目标——实现目标的意图——具体动作的顺序——动作的执行——目标 评估阶段:感知外部世界变化——对感知的状况加以解释——对解释进行评估——目标
执行和评估之间的差距,在使用日常物品时出现问题,则大多数是因为人们弄不明白自己的心理意图与实际操作及外界状态之间的关系。在心理状态和外界情况之间存在数个鸿沟,每一个鸿沟都反映出人内心对外界的解释与外界之际状态的差异。鸿沟的出现给用户带来很大的问题。
执行阶段的鸿沟:某种产品的操作系统是否与用户所设想的操作方式相一致?执行阶段的鸿沟是指用户意图与可允许操作之间的差距。衡量这一鸿沟的方法之一就是看某种系统能否让用户轻松直接地做他想做的,是否提供了符合用户意图的操作方法。
评估阶段的鸿沟:评估阶段的鸿沟反映出用户在解释系统工作状态、决定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和意图是否达到时需要做出的努力。如果用户很容易得到、并可轻松的解释系统提供的有关运转状态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与用户对系统的看法又一致,那么这一系统的评估阶段的鸿沟就很小。
应用行动七阶段分析法提出设计中的问题:
有哪些可能的操作?
具体如何操作?
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
如何才能建立操作意图与操作行为之间的匹配关系?
用户如何知道系统是否处于所期望的状态?
如何建立系统状态与用户解释之间的匹配关系?
可视性。用户一看便知物品的状态和可能的操作方法。
正确的概念模式。设计师提供给用户一个正确的概念模型,使操作按钮的设计与操作结果保持一致。
正确的匹配。用户可以判定操作与结果,控制器与其功能、系统状态和可视部分之间的关系。
反馈。用户能够接收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的反馈信息。
第三章 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的知识
准确操作所需要的知识并没有完全储存于头脑中,而是一部分在头脑中,有一部分来自外部世界的提示,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外界限制因素之中。用户头脑中的知识虽然不精确,但却知道如何精确操作,其原因有以下4条:
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我们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储存于外部世界。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结合,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无需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知识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并不是正确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足够了。
存在自然限制条件。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有限制作用。物品的特性限制了操作方法。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条件。自然限制条件之外还存在众多从社会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用于规范人类行为的惯例。要明白这些文化惯例,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一经学会,便可适用于广泛的领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条件,在某一情况下,可选择的方案也就大为减少,从而降低了需要储存在记忆中的知识的数量。在日常情况下,行为是由头脑中知识、外部信息和限制因素共同决定的。人类习惯于利用这一事实,最大限度的减少必须知识的数量或是降低对这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
行为的精确性与知识的不精确性,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不需要高度精确的知识、限制因素的功用。
记忆是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记忆的结构,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大类: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任意信息、记忆相关联信息、通过理解进行记忆。
记忆也是储存于外界的知识
提醒功能,外在记忆最重要、最有趣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它清楚地显示出头脑中的知识和外界知识的交互作用。
自然匹配可以减轻记忆负担。
第四章 知道要做什么
常用限制因素的类别
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语意上的限制因素、文化限制因素、逻辑限制因素。
物理结构上的局限将可能的操作方法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其价值在于物品的外部特性决定了它的操作方法,用户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如果设计人员恰当利用这些限制因素,就能有效的控制可能的操作方法,至少可以将正确的操作方法突显出来,避免错误的发生。
语意上的限制因素,语意上的限制是指利用某种情况的含义来限定可能的操作方法。语意限制依靠我们对现实情况和外部世界的理解,这种知识可以提供非常有效,且很重要的操作线索。
文化限制因素,一些已经被人接受的文化惯例也可以用来限定物品的操作方法。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社交行为准则。文化行为准则以基模的形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得以体现。基模也就是知识结构,由一般规则和信息结构组成,主要用于解释情况,指导人们的行为。
逻辑限制因素,自然匹配应用就是逻辑限制因素。在这类情形中,物品组成部分与受其影响或对其有影响的事物之间并无物理或文化准则可言,而是存在着空间或功能上的逻辑关系。
预设用途和限制性因素应用
我们必须知道应该做什么,在什么地方做,看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必须确定哪些是允许的操作。
可视性和反馈
第五章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失误
研究失误就是研究日常差错心理学。失误经常出现在你已习以为常的行为当中,而我们
正在学习做某件事情,则很少出现失误。失误产生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失误的种类
撷取性失误,是指某个经常做的动作突然取代了想要做的动作。如果两个不同的动作在最初阶段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动作你不熟悉,但却非常熟悉另一个动作,就容易出现撷取性失误,而且通常是不熟悉的动作被熟悉的动作所抓获。
描述性失误,描述性失误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预定动作在人们头脑中有着完整精确的描述,人们就不会失误。否则人们就会把它与那些相似的动作相混淆。原定的动作对象与错误的对象在空间上越接近,发生描述性失误的概率就越高。
数据干扰失误,人类很多行为都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行为是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也就是说感官上的刺激引发了无意识行为。有时这种因外界刺激而引发的动作会干扰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使人做出本来未计划要做的事。
联想失误,如果外界信息可以引发某种动作,那么内在的思维和联想同样能够做到这一点。
忘记动作目的的造成失误
功能状态失误,功能状态失误常出现在使用多功能物品的过程中,因为适合于某一状态的操作在其他状态下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发现失误
我们将失误动作分很多层面,排再最上面的是最具概括性的描述,被称为高层面说明。排在下面的描述比较注重细节,被称为低层面说明。任何一个层面都有肯能出现失误。人们在纠正失误时,似乎总是从最低的层面开始,慢慢往较高的层面过渡。
从失误研究中得出的设计经验,第一,采取措施,防止失误发生;第二,失误发生后,要能够察觉到问题所在并加以纠正。
人类思维以及与思维密切相关的解决问题、进行规划的过程却似乎根植于过去的经验,与逻辑推理没有多大的关系。思维与记忆密切相关,因为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活经验。我们在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的过程中,总习惯于借鉴以往的经验。
有意识行为和下意识行为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下意识状态中进行的,人自身意识不到,也觉察不出这种行为。下意识思维是一种模式匹配过程,它总是在过去的经验中寻找与目前情况最接近的模式。下意识活动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是自动进行的,无须做出任何努力。下意识思维是人类的一大优点,因为它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善于辨认新旧经验之间的关系,善于概括,并能根据少数几个事例推断出一般规律。
有意识思维是一种缓慢而又费力的过程,在做出决定前,我们总是反复斟酌,认真考虑各种可能性,比较各种不同的选择。有意思思维首先是考虑某种方法,然后再进行比较和解释。形式逻辑、数学和决定理论是有意思思维常用的工具。有意识思维进展缓慢且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次序的展开,主要靠短时记忆,因此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量。
设计人员不是典型的用户
人类能够感知自己的有意识思维和信念,但却无法感知自己的下意识思维。我们在进行有意思思维时,常常对行为做出某种合理的解释或是在某件事情发生后,做出各种推断。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解释和信念投射在别人的行为和信念上。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即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以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在设计中,应当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保证用户能够随时看出哪些是可行的操作(利用各种限制性因素)
注重产品的可视性,包括系统的概念模式、可供选择的操作和操作的结果
便于用户评估系统的工作状态
在用户意图和所需操作之间、操作和操作结果之间、可见信息与对系统状态的评估之间建立自然匹配关系。
化繁为简的七个原则
应用存储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简化任务的结构
注重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利用自然和认为的限制性因素
考虑可能出现的认为差错
最后选择,采用标准化
第四篇:心理学培训 患病行为问卷
患病行为问卷
一、介绍:
1.患病行为及患病行为异常
患者就诊过程中,向医生叙述其问题的同时,自然也表露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态度、对医学解释及医疗服务的态度。前者是医学教科书上所说的主诉,而后者就是所谓的患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这个概念是Mechanic和Volkart
(1962)提出来的,最初指患者对自身症状的反应,如是否到医院就诊,就诊是否及时等。他们认为患病行为应当是患者作为一个人的一种正常功能。
但从患病行为的角度进行考察,很快就发现有相当部分患者这种功能不正常,突出的表现为两个极端:有的人明显有诊断明确的疾病,但却不承认自己有病(否认),不愿意接受医疗照顾;而另一些人虽然没有明确的躯体疾病,但却经常因各种身体不适光顾各医疗机构,而且医生合理的检查及恰当的解释、处理也不能改变其根本态度。为此,澳大利亚学者IssyPilowsky
(1969)明确提出“异常患病行为”(abnormal
illness
behavior)概念。而上述后一种异常其实就是精神科常说的“疑病倾向”或“躯体化”倾向。
当然,患病行为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异常患病行为也不只是以上两种表现,比如治疗依从性方面的问题就不好归于这两个极端中的任何一个。
2.《患病行为问卷》的由来、结构和版本更迭
为使非精神科医务人员能便捷地识别异常患病行为,特别是能够兼顾异常患病行为的两个极端,70年代Pilowsky等在广泛收集异常患病行为方面描述并进行条目筛选的基础上,发展了原有的《Whiteley疑病指数》(Whiteley
Index
of
Hypochondriasis,1967),编制了52题的《患病行为问卷》(illnes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这是一个自陈式问卷,问题集中于患者对待身体不适或疾病的态度,要求被试回答“是”或“否”(详见附录)。在疼痛治疗中心的100位患者中进行测试,以正交旋转析出7个因子,它们是:一般疑病(GH,general
hypochondriasis),疾病信念(DC,diseaseconviction)、心理取向(P/Spsychological
vs
somatic
perception
of
illness)、情感压抑(AIaffection
inhibition)、情绪紊乱(AD
affective
disturbance)、否认心因(D
denial)和易激惹性(I
irritability)。
后来,为平衡代表各因子的题目数,增加了10个题目,形成了62题的《患病行为问卷》。经扩大样本进行因子分析,与52题问卷析出的因子一致。并在临床各科各种患者群体,如疼痛中心慢性疼痛患者、口腔科的颖下领关节功能紊乱患者、消化内科患者、腰椎外科患者及精神精神科庶病患者中进行了效标效度(与DSM-III诊断比较)和预测效度(预测手术结果)的测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提供了反映不同群体各自特点的资料。
同时,在原有7个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子分析产生两个次级因子:情绪状态(ASaffection
state)和疾病确信(DA
disease
affirmation).加上原来的Whiteley疑病指数(WI),共有10个变量可供分析。原作者还给出了某些因子及次级因子的参考值。在慢性疼痛病人中还得出了判别是否为异常患病行为的方程(详后)。
总体而言,在众多因子中,一般疑病、情绪紊乱、易激惹性和情绪状态属于反映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的因子,而疾病信念、疾病确信和疑病指数则是反映“病感”的因子。此外,还有否认心因、心理取向、情感压抑等维度,这也是本问卷的特色;即多维度性,能从不同角度反映问题,因此也更全面。
二、中文译本的信度和效度
由于患病行为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我国的医疗实践也受到异常患病行为的影响。如有报道以躯体主诉就诊而实际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占内科初诊患者的三分之一还多。1997年,胜利等引进了患病行为问卷,中译本回译一致率达95%(按意义判断)。经测试,复测信度82.5%。
在效标效度上,反映情绪的4个因子(一般疑病、情绪紊乱、易激惹性和情绪状态)与其它自陈式问卷(《一般健康问卷一28》《医院内焦虑抑郁量表}))结果及精神科医生用经典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的结果都有中等强度的相关(r=0.5-0.6,p<0.01)。
在区分效度上,能够区分出内科住院患者中精神状态较好者和较差者(存在精神障碍或处于精神科亚临床状态),也能将后者与到精神科就诊的神经症者区分开来。具体结果是:与精神状态较好的内科住院患者相比,精神状态较差者病感强,不良情绪明显;他们与到精神科就诊的神经症患者在病感方面相似,但不良情绪尚不如到精神科就诊的神经症患者突出。
三、评分方法、参考值及使用注意事项
评分方法:
GH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9、20、21、24、29、30、32、37、38题回答“是”的,每题1分。
DC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2,3,10,41题回答“是”及第7,35题回答“否”的,每题1分。
P/S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11,44,57题回答“是”及第16,46题回答“否”的,每题1分。
AI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36、53、62题回答“是”及第22、58题回答“否”的,每题1分。
AD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12,18,47,54,59题回答“是”的,每题1分。
D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55题回答“是”及第27;31、43、60题回答“否”的,每题1分。
I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17,51、56,61题回答“是”及第4题回答“否”的,每题1分。
WI因子的记分方法是:凡第1、2、8、9,10、16,21、24,33,38,39,41、50题回答“是”的,每题记1分。
正常范围
DC
P/S
WI
3-6
0-1
8-14
次级因子:
AS
(affection
state)=GH+AD+I
DA(disease
affirmation)=DC+5-P/S
(reference
value
7-11)
英文指导手册中仅给出以上参考值。在中国进行信、效度测定的结果是:DC的临界值定在3-4之间,WI的临界值定于6-7之间(正确指数法)。与英文原本接近。
判别方程一般需以自身的样本得出,而且原英文版本的判别方程经验证不符合对中国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判定的要求,故省略。
评分注意事项:
本量表对被试的要求简单,只要意识清楚,受过初等教育一般就足以理解文本内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就可以顺利完成。
除可以用于患者本人外,本量表还可以用于患者家属或知情人对患者患病行为的评价,两相比较,可以反映出患者对自身患病行为的自知力。
由于在国内只做过初步测试,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补充,才能使之成为一个较成熟的临床工具。特别是需要针对本国样本进行独立的因子分析,产生更适合国情的参考值和判别方程。
《患病行为问卷》
指导语:下面是一些与您的疾病有关的问题,请按您的情况回答“是”或“否”。
1.您很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烦恼吗?
2.您认为自己的身体出了严重问题吗?
3.您的病对生活影响很大吗?
4.得病后别人还容易与您相处吗?
5.您的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吗?
6.您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容易得病吗?
7.如果医生告诉您没发现您有什么病,您能相信吗?
8.您能轻松地做到暂时忘掉自己而去思考其他事情吗?
9.当您觉得自己病了,而别人却说您看上去好多了,这会惹您不快吗?
10.您是否经常意识到身体的各种变化?
11.“得病是自己以前做错了什么的一种报应”,您有过这种想法吗?
12.您觉得是自己的神经出毛病了吗?
13.当您感到自己病了或心烦时,医生容易使您打起精神来吗?
14.您认为其他人能认识到得病是什么滋味吗?
15.和医生谈起自己的病会使您感到不安吗?
16.有多种疼痛困扰您吗?
17.您的病很影响您和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吗?
18.您容易着急吗?
19.您认识跟您患同样疾病的人吗?
20.您比别人对疼痛更敏感吗?
21.您害怕得病吗?
22.您能顺杨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23.您病了有人为您感到难过吗?
24.您比大多数人更担心自己的健康吗?
25.您的病影响您的性关系吗?
26.您为自己的病经受了许多痛苦吗?
27.除了病,您生活中还有其他问题吗?
28.您在意有人了解或不了解您的病吗?
29.别人身体健康您感到嫉妒吗?
30.关于得病,您有看上去可笑,但怎么努力也去不掉的想法吗?
31.您有经济上的困难吗?
32.别人对待您的疾病的方式使您感到不安吗?
33.医生告诉您没什么可担心的,您很难相信吗?
34.您是否经常担心自己可能得大病?
35.您睡得好吗?
36.当您生气时,您倾向于忍住不发作出来吗?
37.您经常想到自己会突然病倒吗?
38.如果某种疾病引起您的注意,(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或从您认识的人那里看到,听到),您担心自己患这种病吗?
39.您是否觉得有人对您的病不够重视?
40.您因为脸色或体态而感到不安吗?
41.有许多不同的症状搅扰您吗?
42.您经常力图向别人解释您的感受吗?
43.您家里有什么矛盾吗?
44.您认为有些事情与您的心理有关吗?
45.您饮食方面还好吗?
46.健康不佳是您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吗?
47.您发现自己很容易难过吗?
48.大多数人看来都不重要的细节您却烦恼甚至大惊小怪吗?
49.您总是一个合作的病人吗?
50.您总受严重疾病症状的困扰吗?
51.您容易生气,发火吗?
52.您工作中有麻烦吗?
53.您喜欢将感受只留在自己心里吗?
54.您经常情绪消沉吗?
55.只要身体好了,您所有的烦恼就都过去了,是吗?
56.您比别人容易被惹恼吗?
57.(您认为)您的症状可能是烦恼(心情不舒畅)引起的吗?
58.让别人知道您对他们不满,对您来说是件容易的事吗?
59.您难于放松吗?
60.您有不是疾病引起的个人烦恼吗?
61.您经常对别人失去耐心吗?
62.向别人表达您个人的感受对您来说困难吗?
第五篇:《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 与 心理学
我当然不敢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晦涩的书,因为人人都说它太经典了。但是不知是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局限还是耐心的缺乏,我几乎可以说是很痛苦地读完了这本设计界的经典大作,然后,一头雾水。(图1:《设计心理学》与作者诺曼)
读完这本书扔在一边,下楼的时候,现实却让我不得不又想起了这本书,因为我遇到了一扇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难以开启的“诺曼门”,一扇把开关设计在很远的墙上的玻璃门,它的开关与2个电灯开关并列,样子也同电灯开关一样,按了它以后,必须立即跑向玻璃门,并向外推开它,否则5秒钟后它会自动闭合,门上的把手是竖立的,诺曼说,这样的把手通常是用来拉,而不是用来推的。
(图2:“诺曼门”)
像诺曼那本书一样经典的很多交互设计大作一样,比如《ABOUT FACE》,我觉得中文翻译的很不好,事情本应像书的思想那样,对用户有个仔细周密的论证和认识,读者的环境有所了解,而不是把本来很精密的思想,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2个名人的书腰,也弄得好像出版社的代言人一样。
不过当我们穿过出版社和翻译者给我们营造的迷雾,《设计心理学》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像那海边弥漫雾气中的灯塔,给人温暖和信心。通读全书,个人感觉作者并非在讨论某一个问题和某一个设计的秘诀和方法,而是传递一种希望透过表象,直达用户内在需求的关怀,那就是抓住本质,抓住用户需求和事实发展的最本源。也许大师的思想是相通的,这种对人性的关怀与顺从,对自然和事物的理解和宽容,在畏研吾的《负建筑》里也有类似的阐述,不同的是,畏研吾尊重的现实更多的是自然和环境,他认为人性顺服于自然的规律,也就顺服了自己的本性,而诺曼更注重人需求的重要性,必须改变“错误”的事实,顺从人的惯性,甚至是惰性。当然这里没有对错,东西方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以及历史等因数使之成为两种不同的真理。
(图3:畏研吾与其作品《莲屋》)
现代的设计面对的是残酷的市场法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尊重用户的习惯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是未经正确设计的事物,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却永远失去了更多的潜在用户,甚至到头来连最初的用户也自然地“背叛”了它。诺曼举了个例子,就是那个有电话、电视、闹钟等等功能的一个电器,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一个带xxx功能的XXX,首先重要 的是后面那个定语,而不是之前的附属功能,如果把用户的一切附属需求都一个不漏的摆出来、按上去,那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结果自然是造就一个机器怪兽,吓得连最初提出需求的用户也不敢照面。为什么当黑莓和诺基亚推出“全键盘”手机的时候,apple却敢推出没有键盘的iphone呢?道理也同上面是一样的。(图4:黑莓、诺基亚、iphone)
说到诺基亚,想起了它的“科技以人为本”,豆瓣上有更高明的变种“科技以懒人为本”。
我曾经也畅想过诺基亚和APPLE同时推出洗衣机,然后“think deffrent”的APPLE决不会让你想得更多,只会让你做的更少,然而诺基亚牌洗衣机会给你25种自由的选择,以及用来控制更多功能的10多个按钮,以便于您在洗衣服的时候还能用该洗衣机听MP3、上网、煮咖啡,这不是胡说,同样“智能”的冰箱三星已经投放市场了,韩寒也曾爆料格兰仕也推出带电视功能的微波炉,市场的销量自然会印证诺曼说的限制功能、预设用途的设计原则的对错。这2个设计原则是说,要想让某件物品用起来不出错,那就不要让它具有其他功能,或者说是在用户平时接触时,隐藏掉其他众多功能。(图5:电视微波炉、三星冰箱、imac)
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有一种让产品更美的使命感,这使好多产品变得精美绝伦,同时也让更多的产品脱离了现实和用户,设计师的任务不仅是表达自己的理念,更是用设计来引导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自己的设计思维也应该向这个任务深入挺进。然而也有一种极端,就是为了易用性、或科技的局限性而牺牲了绝大部分审美,同样是诺基亚和APPLE的例子,手机屏幕诺基亚坚守了320X240多久了?是诺基亚的技术不行么?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是APPLE先推出Retina 显示屏呢? 这个同之前的误区一样,诺基亚尊重了技术和用户的习惯,却破坏了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投影,而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图6:设计发展轨迹)
像《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表述的那样,设计师和客户都不是最终用户,我们不能了解每一个用户的想法,每个事物的原理,然而我们可以学会抓住设计的本质、还事物以本源,这样即使世界变幻莫测,时代脚步永不停息,设计却也将会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