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选举工作总结
15连第四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总结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单位于2012年3月6日顺利完成了第四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各项工作,选出了工作能力强、职工群众信得过的连队领导干部,为单位进一步极快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现就本次民主选举工作作简要总结。
一、党支部高度重视
连队党支部高度重视本次换届选举工作,及时成立了选举委员会,专门负责选举各项筹备工作。严格按照《一四二团第四届民主选举连队领导干部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民选各项工作,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央关于加强新疆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师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目标,全面落实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发扬民主、全面推进“公推直选”产生领导干部、严肃换届纪律的各项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本次换届选举各项工作,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广泛征求民意 推举候选人
从2012年2月13日至20日期间,我单位通过走访群众家庭、召开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知道,并通过广泛宣传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换届选举各项工作。初步候选人名单确定后,连队及时公布上墙,再次进行意见征集,并于2月19日召开了群众大会,由4名候选人进行治连演说,接受广大选民的各项提问。通过各项认真的筹备工作为正式投票选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按程序公开投票选举
我单位于3月6日召开了本次换届选举大会,团督导组全程现场进行了督导。大会应到选民51人,实到51人,大会按照预定程序进行,通过公开计票,连长候选人张正明的赞成票49票,副连长候选人张卫刚的赞成票42票,副连长候选人薛雨山得赞成票34票,达到了当选票数,连队选举委员会当场宣布该三位同志当选为新一届连队领导干部。
通过本次换届选举工作,使连队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为进一步推进连队民主化、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15连选举委员会 2012年3月10日
第二篇:基层民主选举
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
摘要: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由选举对象的逐渐明确和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民主治理内部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民主决策过程,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在试点成功之后又在稳步发展中,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那么,就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和发展,来完善我国的基层选举制度。
关键词:农村基层选举
城市基层选举
基层选举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是中国的基层政权——农村乡镇政府 和城区街道办事处下设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负责办理本村、本居委会的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 议。截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928312个村委会、113690个居委会,400多万名村委会干部、49万名居委会干部
以往几十年中,中国村委会、居委会的干部都是上级政府任命的。1987年和1989年,全国人大先后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分别由村(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 年。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发展
一、农村基层选举
从1988年至1998年初,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两轮村委会换届选举,有18个省(区、市)基本完成了第三轮村委会换届选举,福建、黑龙江等省已进行第四 轮村委会选举。为了使选举的法律依据更为具体,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人大常委会相继颁布了本行政区域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办法,一些省份还专门制定 了本行政区域的村委会选举办法。农村基层选举日益规范的主要表现是:
村委会选举的组织水平全面提高。村委会的选举一直在各级政府指导下,严格 按法律规定进行,对选举制度、选举程序、候选人名额及候选人提名办法等都有统一规范,并统一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各基层组织对选举工作十分重视,有的专门订立了适合 当地情况的选举方法,如在选举点设立单人划票间、让候选人向选民谈“施政纲领”等,以便选民公平、不受干扰地选择自己满意的人选。2 选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护和尊重。在广大农村,农民非常关心村委会选举,参 选率一般高于90%,选民的民主意识也不断加强。为公正、公开、合法地产生村委会 的候选人,各地改进候选人提名办法,在提名时实行“海选”,即不内定和指名候选人 人选,让每一位有选举权的村民都享有提名权和被提名权。对外出不能回村参加投票选 举的村民,通知其实行“函投”,即通过邮寄选票的方式参加选举,以切实保障每一位 选民的选举权利。选举程序体现公开、民主的原则。首先,通过预选确定正式候选人。在近几年 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地方由全体选民参加预选,按照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确定正 式候选人;有的地方由村民代表参加预选,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这些方式产生 的候选人,在选民中有威信、有基础、受拥护,同时也增强了正式候选人产生的民主性 和透明度。其次,由预选确定的候选人,要通过竞选参加正式选举。许多地方规定,村 委会候选人,尤其是村委会主任的两名正式候选人,都要向选民宣讲治村方案,选民也 踊跃提问,要候选人一一作答,村民听后经过比较,才进行正式投票选举。这样,那些符合广大村民意愿并利于本村、本地发展的候选人,便有正式当选的优势。实践证明,这种竞选方法,不仅使选民更加了解候选人,而且也有助于当选人遵守自己对选民的承 诺,时刻想着为村民服务。
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提高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一批年富力强,懂经营、会 管理的新型农民走上领导岗位,也将不称职的领导淘汰下来(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届村 委会换届选举中,一般都有20%左右的村主任落选),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乡村 的稳定。
二、城镇基层选举
至1998年初,全国有46%的省(区、市)完成了第三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23个省(区、市)颁布了《居委会组织法》的实施办法。但由于中国城市居民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与居民委员会的联系,不如农村村民与村委会的联系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居民委员会的选举采取了与村民委员会不同的形式。如有的地方由全体居民投票选举,有的地方由各户代表参加投票选举,更多的是由每个居民小组推举3 ~5名代表投票选举。居委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此产生。
随着中国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委员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 城市居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1995年以后,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居委会换届选举中,也出现了竞选居委会干部的情况。居委会选举的程序、方法日趋规范,居民的参选率正 逐步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长期目标。在 基层实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宪法精神,保障 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1997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 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城乡基层政权机关 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 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在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的 实践中,中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继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我国在近几年内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展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改革,加强基层民主的核心力和生命力恰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妥善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逐渐建立并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自由选举对象的逐渐明确和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民主治理内部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科学的民主决策过程,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在试点成功之后又在稳步发展中,这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强大生命力。而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使农村基层民主能够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有关农村基层民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强中央对立法选举的指导,增强选举过程的可操作性,使法律、法规、政策融于一体。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的完善总是伴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而得到最终确认和规范。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时,首先就是需要完善其法律规范体系,统一中央与地方法规,加强其具体程序的可操作性。同时各省、市、区人大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不符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加以清理和修订,乡村也要根据相关的村委员组织法的规定制定或修订乡规民约;各级人大和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监督力度,对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行为依法查处,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保证村委会组织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二、进一步推动全面直选方式,扩大农村直选范围,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直接的民主选举,是由村民通过一定差额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的办法。它是实现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村民自治最重要的环节。实行村民直选其意义在于它在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村干部由上级指定或委派的作法,真正将村民决定村委会干部去留的权力交还到农民手中,从根本上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也提高了村民进行自治的积极性。实行民主选举要在充分的竞争机制中做到投票的民主、差额、直接和无记名,并在确定正式候选人时要做到公开、透明、具有权威性。
三、全面把握乡村关系,明确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妥善解决乡村问题。乡村问题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所存在的一个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也是阻碍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的主要因素。在处理乡村问题时,我们应明确认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是统一于村民、代表和体现广大村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协调好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达到权力上的和谐和紧密配合,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村委会对乡镇政府的协助关系,明确和立足村委会对乡镇政府开展工作的协助内容和范围,培养乡村利益互动意识,并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严格落实好法定的协助义务,使村民的民主工作能够依法进行。
四、继续开拓多种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进一步创新和改造基层政权体制。我们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相应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只有不断创新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改革农村中的落后思想因素,才能使村民自治真正转化为现实。开拓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就必须要彻底改变现行乡镇部门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改善服务质量差,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改善村委会与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服务建设。
五、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的发展,加强人民群众与基层政权对基层决策的合作协商,建立村务公开制度,保证民主监督。协商民主是不同主体寻求共识,协调行为的重要途径。而就对村民本身的基层事务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可较好地表现乡村机构与村民良好合作的新颖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权力范围。召开村民会议,共同讨论和协商涉及村民利益的一切重大事项;实行村务公开,保障民主监督,注意加强建设村委会的合法性基础,充分体现透明性及责任性;通过制度化的渠道,使村民了解决策制定、决策实施、社区资源配置等相关信息,以此提高社区资源动员能力和村治绩效。
六、注重农民对民主自主意识的培养,加强村委会建设和干部民主政治素质的培养。农民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体,村委会是基层民主行使权力最主要的实践组织,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和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对民主理解的文化素质,在新农村的大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加强村民以及村干部的民主政治素质,就必须要强化宣传教育,统一对民主的思想认识,全面营造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氛围;构建社会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激励机制, 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培养村民按制度办事能力;不断扩大村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并从已有的民主制度建设中寻求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清除落后的政治思想,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武而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
2、《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三篇:2.1民主选举.doc
2011-2012学年高一政治生活必修二导学案编制:牛芃棫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学习目标】
• 1.理解我国主要选举方式的优缺点 2.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3.通过讨论,明确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
本领。
【温故知新】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哪些?(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哪些原则?
课前预习案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⑴、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① 从选举人角度,划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举的当家人。但在选民、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选出,再由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②从被选举人角度,划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影响其积极性。
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应选名额。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等情况。
⑵、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切实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管理,管理。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的体现。
【我的疑难问题】请同学们将预习中感觉困难或不理解的问题写在下面:
2011-2012学年高一政治生活必修二导学案编制:牛芃棫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课堂探究案】
探究活动一
农民工张本山打工回来,正赶上村委班子换届选举。张本山前脚刚到家,村办人员就把选票送到
了家,让张本山第二天去参加三位候选人的演讲答辩。张本山心想:我一定要选一个能带领大家致富的人当村委主任,这样我就不用出去打工了。晚上本家张二贵掂着两瓶酒来了,进门就说:“本山,咱是一家人,你可要投俺一票。”这下,张本山犯难了,这个张二贵要说办实事可不如另外两个人。张本山刚上初中的儿子说:“爸,爷爷说他年轻时当村主任的时候就他一个候选人,大家要投都投他一个人的票,计票也好计,您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两种选举方式吗?” 张本山一下傻眼了,自己初中都没毕业,这哪知道哇!
你们能帮张本山的忙吗?给他的儿子解释一下故事中涉及到哪两种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
点?
探究活动二
乡镇换届选举工作正全面展开,从一些地方选民登记情况看,选民参选率不容乐观。分析其中原
因,主要是人口流动量较大,有些偏僻山村90%的村民都已外出,他们大多长期在外打工,对本地选举已不大关心;有的舍不得花来回路费,又嫌委托麻烦,干脆放弃选举;而个别地方的部分选民由于对代表候选人有意见。
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
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们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作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截选自新华网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第四篇:民主选举测试题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①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③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④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一天,某村村民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第一次参加对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了村民提出的160多个问题。这种选举方式()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 ③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⑤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④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
3.(2010•南昌高一检测)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此建议的提出,是由()A.我国民主的发展程度决定的B.我国目前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情况决定的 C.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决定的 D.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4.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农民工的“政治性崛起”,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社会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①是由间接选举产生的 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③说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一切权益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2010•聊城高一检测)下图“投出理性一票”告诉我们()A.只要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就能满足自己心愿 B.公民只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
C.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决定因素 D.如此认真没有必要,因为选举与普通百姓关系不大
6.以自荐形式参加竞选成为中国基层人大选举的新亮点。这些毛遂自荐的参选人,通过各种方式“推销”自己以提高竞争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②这种竞选方式要比其他选举方式更好
③是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 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没有正式的候选人,居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被称作“海选”。南京市第六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于2011年拉开帷幕。采用“海选”方式,400多万城市居民包括符合条件的外来流动人口,依法行使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据此回答8-9题。8.在我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性质是()
A.基层政权组织B.党的基层组织 C.基层政府机关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采用的“海选”方式,属于和。()
A.直接选举等额选举B.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C.间接选举等额选举D.间接选举差额选举
二、非选择题
10.在比较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时,有人认为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等额选举则限制了选民的选择。
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篇:民主选举 教案设计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案 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姓名:曾小红 学号:121240226
一、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理解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课承接第一课“是什么”讲解“怎么做”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对民主权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上学生会经常从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选举活动,但由于还没有直接参与过选举活动,对一些选举现象的认识并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本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理性面对选举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3)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2)学会把理论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讨论,明白民主选举权对于民主和公民的意义,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际本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初步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拥护我国的民主选举。
(2)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珍惜得来不易的选举权,认真投出自己的一票选出人民满意的当家人,努力提高自己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难点)
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重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讨论。
六、课前准备
1、民主选举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总要参与政治生活、总会参与政治生活。那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有哪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的途径:民主选举。关于选举,我们了解多少呢?
1、选举有何方式?
2、我国的选举方式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3、怎样珍惜这个公民的最基本政治权利? 这些问题就是本框题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幻灯片展示 案例:
“请各位党员到秘密写票点处填好选票,再到主席台投票。”10月24日,恩施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大龙潭村召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全村27名党员参加会议,会议共选出3名支部委员,并推举出新一届村支书。
据悉,为确保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坚实得力,办事处党委全面把握村级组织换届要求,严格依法依规操作,充分保障民主权利,着力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坚持先谋事后选人。考察组早在会前就对各候选人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摸清了村两委班子建设情况。下一步,大龙潭村选举委员会将着手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筹备。
提问:恩施小渡船街道办事处大龙潭村召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是采用的什么选举方式呢?除了这个方式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选举方式吗?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民主选举的方式及其它们的优缺点比较。
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优点:可以直接反应民意、提高选民的积极性和热情。局限性:选举成本比较高,对组织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间接选举:由选民选出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 优点:效率高、便于集中。可以节约选举成本。
局限性: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甚至会出现对公民意愿的片面反应和扭曲。二者的适用范围:
直接选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的选举。
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乡及乡级以上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选举。
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备选人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局限性: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
3、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
◆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
◆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问题:从中我们能看出民主选举制度的那些变化?
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也不高,从这样的国情出发,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也有很大的进步。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我国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
4、我国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问题:为什么我国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呢? 答案: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的性质,并与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5、我们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习了选举的方式及如何选择选举方式,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呢?
(1)不行使或不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意味着我们将不能选举出能为人民谋福利的当家人,意味着我们的国家将由重蹈旧中国的覆辙。
怎样去行使选举权利?
(2)从态度上讲: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能力上讲:要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议政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的一票。结论:公民只有不断地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态度和能力),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物。
九、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知识要点:
1、民主选举的方式:分别是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及其优缺点比较。
2、我国的民主选举方式及原因分析,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我们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选举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