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个人体会
观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个人体会 南岭中心小学 周丽艳
10月4——6日,有幸观摩了“平泉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低、中、高年级段14节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收获颇丰,现就每一节课谈谈自己的个人想法:
第一节回民小学周晓涵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师语言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落实低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在课始进行了生字词的扎实认读,起到了巩固作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语言训练与积累,在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古长城”部分,教师对“叮叮当当”一词的学习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先让学生说“叮叮当当”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然后出示对比句子把它换成“叮当”,让学生读读两个句子比较“用哪个更好”,最后让学生说出类似的表示声音的叠词,当学生说了“高高兴兴、吵吵闹闹”等词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些是叠词,但不是表示声音的,随之引导学生说出“下雨时,小雨点、小溪 地流、小鸟 地叫”等等,并且在有效练习环节提示学生课下积累在小本本上,可以在课文中找,可以在拓展阅读的文章里找,也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这样不但让学生积累了词语,还丰富了语言积累、表达。周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轻轻打开书,轻轻拿出铅笔,写字时要头正、身直、肩平、足安等等。一点建议就是尽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尽可能做到按时下课,不拖堂,“城”字的书写大可不必非得在这节课指导。
第二节黄土梁子明德小学于淑娟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师能依据“高效课堂的一般思路”引导学生完成第二课时学习,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学生读的训练,训练形式多样,如:自由读整体感悟、同桌互读交流感受、个人展示读、教师范读、段落对比读、熟读成诵等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课始认读认字卡片、课终前的指导写字。只是在指导写字时教师要注意方法,田字格要画的方正,教师板演时要注意占格位置和字的间架结构要准确,不要急要一个字一个字细致完成:看
一、描
一、写
二、组一到两个词、如果再说个句子就更好了。另外课件的制作中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的搭配要精心,本节课的课件张张都给人“阴天”的感觉,字也看不清,整节课由于课件的原因心情显得很压抑,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第三节金杖子中心小学郝爱萍老师的《戈壁滩上古长城》一课,教学环节思路清晰,每一环节的过渡语设计精心,让我们感觉整节课是一个整体,不支离破碎的。比如在由学生的自主阅读到小组交流时,教师说:“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已经开始和小组同学说起来了,有的同桌说的很热闹了,可能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带着你的想法把你画的句子给同桌读读。”学生们就自然地进入了交流的环节,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说:“已经准备好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许多同学已经回到了坐如钟的状态”。自然进入全班交流的环节。教师引导理解理解词语的方式新颖,如理解“断断续续”教师采用了画图的形式,并且是让学生画出断断续续的线。几点个人想法:
一、课件的使用,朗读古战场一段时能播放大哥哥吹笛子的音乐吗?
二、师生的表情要随文本而变化,和文本同步,读古战场中“战士们一点笑容都没有”学生不严肃,教师也面带微笑的点评指导,显然不合适。
三、对朗读的评价,第二课时中的评价要求读出个性体验,不能再只停留在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是否流利上,应该说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等等。
总之,参加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收获颇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扎实了基础,提供了优秀的学习资源。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高新小学刘东宁
5月25—26日两日的渭南学习,听了7堂专家的讲课和讲座,真是让我耳目一新,眼见大开。20年来,也听过各种名师、各种形式的观摩课,但可谓千篇一律,英雄所见略同,唯独这一次听王崧舟、支玉恒、窦桂梅的课,让我深深懂得小学语文教学的路改往何处走,我也不敢再认为小学语文没什么难度,再也不能拿着书本就进入课堂,总而言之,这次观摩听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什么是教书匠,什么才是教育家。
王崧舟老师的示范课是《去年的树》,我以前也听过几次,曾经也被老师的深刻分析所打动,体会到了树与鸟的深厚感情。王崧舟老师的课没有流于一般形式,就课文分析课文,而是让学生在平淡的文本叙述中展开想象,想鸟唱歌可能在什么时候,然后让学生把想象的词语加入课文,再齐读课文开头,通过两个“天天”体会的鸟与树的深厚感情,接着问学生想认识这只鸟吗?想见见这颗树吗?引导学生第一次当堂写作,写写学生心目中树的外貌,鸟的样子。学生写作后,王老师再让学生根据所写重新讲故事的开头。王老师紧接着讲课文的开头并不是这样的,课文的开头写树的高大了吗?写鸟的美丽、可爱了吗?生回答没有。于是老师板书“平淡”;通过写外貌、写表情、写心理的平淡,三次当堂写作,引导体会平淡的言辞中透着深厚的感情,最平淡的语言,可以讲下最生动的故事。
王崧舟老师的讲座“语境视眼下的雨用教学”,认为语用教
学是整体的教学,和谐的教学,统一的教学。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结合,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结合,语用学习和学法指导相结合,我们的日常教学知识做到了前两条,王老师的语文教学如一股涓涓细流,把三者完美统一,不漏痕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陶冶了情操,又学会了改如何写作,即故事不在文本,在每个人心中。
窦桂梅老师以美国作家惠特曼的诗歌开头:“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中的一部分„„”她从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步骤讲了《魅力》这片鄂教版小说,让每位学生以及在场老师深感卡佳的天真、纯洁、善良。窦桂梅老师以“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为宗旨,以“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样的味道”理念,用火一样的热情给听众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通过她的讲座,多少老师明白了不能把所有的课,都上成一个模式。小说有小说的上法,诗歌有诗歌的上法,散文有散文的上法„„课堂一定是给予文本属性的的课堂,儿童的课堂。
支玉恒老师年已74岁还在深入课堂教学,他的作文示范课——《个性的表达》,沉稳厚实,娓娓道来。是的,作文难,难在内容上,那么,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导课,得从内容入手。内容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能够写下去,写完,这是多写、多练的前提;生活有取决于人对生活的认识,作文指导得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认识来源于实践。小事情来源于实践,大事情来源于书本,这些理论环环相扣,但句句真理。
支老师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教的。他的课没有花招,课堂实效性很高,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两天的学习,带给我长时间的反思,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学,教育教学的路很长很长,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学习,继续研究,争取向研究型教师迈进,努力培养更多新世纪人才。
第三篇: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
分宜二小 赵秋艳
5月16---17日我和王敏,刘清华等人到宜春参加了小语观摩活动。听了著名教师薛法根的观摩课《鞋匠的儿子》,盛新凤的《乌塔》。彭峰的《七颗钻石》,吴勇《舌尖上的滋味》的观摩课。每堂课都精彩不断。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节课都让我学有所收获。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名师们的课堂没有华丽的外衣,也没有所谓扣人心弦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善于抓住关键词句引领学生感悟课文。感觉一堂课上下来很朴实,却又紧紧地围绕着小学语文课标。他们的课堂朴实自然,却又令人回味无穷。叫人深有“曲终人散有时尽,余音绕梁无绝期”的感觉。
在日常教学中我总以为低年级写字是重点,到了中高年级生字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了,加上生字教学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渐渐地我就忽视了。可名师们却教育了我中高年级同样要注重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去写。薛法根老师的《鞋匠的儿子》教学首先让学生听写生字,并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和重点字词的区分比较,完成了字形的识记,字义的理解。盛新凤老师的《乌塔》课堂回味无穷,以练导学,落到实处,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方法让一线教师很受用。盛老师设计三个训练三种口语能力让我记忆犹新,即.训练独白体语言、训练对白体语言、训练辨白体语言,通过三个环节(讲得简洁、对得自然、驳得有理)将整堂课环环相扣。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鞋匠的儿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既朴实、扎实,又让人眼前一亮,看似漫不经心,又是有法可依。
薛老师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1、词语积累,2、概括事件,3、揣摩话语,4、情境运用。薛老师让学生分两组听写6个词语,看似是很简单的形式,其实颇具匠心。把6个词语分两类出现,富有内在联系。一组“尴尬、傲慢、羞辱”是写参议员的,一组“出生卑微、毫不犹豫、反对分裂”是写林肯的。薛老师通过纠正、找近义词、找反义词、品析,解决了字音、形、义的重难点,还教学生学习词语要去归类。颇具幽默的言语,使学生对字的学习印象深刻,更为后面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做好了铺垫。
薛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流畅、机智、幽默,时刻不忘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连批评学生的语言,也不亚于文中林肯的语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师评价:你已经有点像林肯那样,具有演讲的口才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全国特级教师居然会在公开课上既直言学生的错误,又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呢!又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还会给五年级的指导“尴尬”的写法呢!还会有谁能想到薛老师居然能指导学生给“傲慢”找出“谦虚、谦逊、谦恭和谦卑”四个反义词呢!整个课堂,薛老师用自己诙谐幽默的语言征服了孩子们,整个教学一气呵成,令人回味无穷 课后,薛法根老师还作了《散文,如何教得不散》的讲座。他以林清玄散文为例,详解了散文该怎样教。薛老师先分析了散文的特点即“散”,散文的缺点也是“散”,再具体讲述了如何处理这样的关系,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类与篇、虚与实、人与我、内与外、言与意、文与声、阅读与生活、起点与终点。薛教师从文学的高度畅谈,从教学的角度引领,深入浅出的阐述令人受益良多。薛法根老师作为当今小语届的重量级人物,他特有的“薛氏幽默”,独有的厚实底蕴、平实心态、朴实话语、踏实作风都令人如沐春风。回顾两天的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我们有理由、更有信心踩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向着本色语文之路踏实前行。
老师们与名师面对面,感受名师的人格魅力,享受名师的智慧课堂,分享名师的成功经验。未来的日子,老师们将站在语文教学的枝头畅想春暖花开,一同为分宜二小的明天播下幸福希望!
第四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
“小学语文名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
周晓华
2015年9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北城小学举行的“中国教育梦——小学名师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由于多方面原因,上午我没有听完整薛法根老师的那堂公开课,仅听了他的报告,从薛法根老师的报告中我感受到了薛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他将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红娘、张生、崔莺莺的关系,告诉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和文本“牵手、恋爱”,不要在两者之间指手画脚,更不要替代学生去“谈恋爱”。听了薛老师的报告,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下午我们聆听了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很见实力与功底,果然名不虚传,那不是“公开课园子”中盛开的一朵“谎花”。
武老师的课堂是朴素的,这种朴素实在是久违了。武老师在教学中随机出示的课件仅仅是一屏屏干净利落的文字:有课文段落,有说话训练,有茅盾对萧红思想精髓的高度评价,有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这里没有多余的花俏和噱头,这里只有扎实与有效。武老师朴实的教学风格和萧红的文风一样质朴无华!我不禁感慨:是武老师唤醒了我们,教学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与奢华!
课堂伊始,武老师在亲切的谈话中导入新课,和孩子们一起猜猜课文中萧红的年龄有多大呢?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深入文本,不但感受到孩提时萧红的调皮与活泼,同时也感受到那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化身。武老师抓住契机问孩子们:萧红写《呼兰河传》时,生活是多么的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为什么回忆起童年的时光是那样自由而快乐呢?在兴致勃勃的讨论中又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课堂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和谐,浑然一体,没有一点矫揉与造作,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武老师借用茅盾的一句话来形容萧红的文章是一首叙事诗。我觉得武凤霞老师的课堂也是一首诗,一首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诗!
武老师在引领学生体会园子里的自由气息时,充分放飞孩子们惊人的想象力。孩子们的思绪就像风筝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有的说愿蝴蝶飞到自己的头上,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有的说捉一只蚂蚱让它对着自己作揖鞠躬;有的说让倭瓜爬到自己的床头边,每天清晨一醒来就能闻到那香甜的气息;有的说让倭瓜爬进厨房里,一伸手就能摘下一个新鲜的大倭瓜;有的说要把太阳花在图画的正中间,因为园子里的太阳显得特别大;有的说要让黄瓜藤上开满谎花,和农民伯伯开个玩笑„„多么天真烂漫的童言无忌啊!可聪明的武老师手中始终拽着一根“风筝的线”那就是——贯穿全文的思想主线“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没人管你。”让孩子们体会到那是一种多么彻底的自由啊!当孩子们想象的风筝在空中尽情地飞够了,飞累了,又自然而然地停落栖息到文章的主题上来,那就是萧红对自由和快乐的无限向往之情。我真钦佩武老师对课堂的驾驭把握能力。
总之,薛老师、武老师的语文课堂充满感染力,展现出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一天的学习受益匪浅,还觉得意犹未尽。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体会
这次我很荣幸参加了在xx举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活动。全市、区县的专家、教研员和教师将近20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在为期2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7位优秀教师,带来了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高质量的语文课。
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依然抵挡不住老师们求知的热情,整个会场上座无虚席。从23日到24中午,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欣赏了7名教师的精彩教学。他们带来的课型有别,风格各异,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我们如饮甘霖,如沐春风。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肤浅认识。
首先说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节课:一位是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渔歌子》,另一位是来自广西年近63岁的黄亢美老师执教的《雷雨》。
从武老师的课上我收获到了睿智和激情。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合理紧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字词入手,引出歌曲,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江南渔船上,观风景谈感受,悟词意。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
二、重视朗读。走进文本,又超越文本。整堂课将朗读贯穿始终,开课伊始就激发学生识记各类词语,为理解词语做好了铺垫。在朗读诗句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从音的长短,轻重,把握情感,体会词意。
三、从重点词语入手理解内容。全文27个字描写了9种景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留在自己脑海中的美丽画卷。“诗词是留白的,一定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武老师既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发了学生想象思维。
四、重视积累,学生积累知识仅仅靠课外是不够的,而课堂上老师不经意的补充无论是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还是丰富积累无疑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中“不须归”既写出了张志和眷恋风景如画的江景,又写出了他对官场的不屑向往淳朴的乡村生活。如果没有老师画龙点睛的资料补充,学生很难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
另一位黄亢美老师他激昂饱满的感情,明朗的眼神,活跃的动作深深感染着我。
从黄老师的课堂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教会学生识记生字,读课文。还知道了一节课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几个生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技巧,比如:当学生对于抽象的事物不理解而又特别感兴趣的时候,老师要想办法授之以渔,《雷雨》中老师让学生用手敲桌子表示雷声,用纸抖动表示雨声,既便于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用分析字形出字谜的方法记忆生字更是别出心裁,比如“垂”老师先画一棵禾苗长在土里,再问学生两竖表示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果实”。这样更多的生字孩子们就在愉快的好奇的气氛中记住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黄老师用字形的大小表示情感的轻重,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一堂课中响起了三次雷鸣般的掌声,最动人心弦的是作为最后的留念黄老师高歌的《把根留住》至今仍回荡在耳旁。
通过这次观摩回来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要求简约、实用。
一、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无论哪一个年级字词是不可或缺的,不可抛开认识应结合课文理解识记;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一定要将课堂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通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