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蛋白质含量》说课稿
一、说教材
《蛋白质的含量》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
2、能力目标
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进行食品营养分析,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
4、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能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正确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小黑板。
三、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了猪八戒吃西瓜这个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正好有个问题解决不了,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四、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帮助理解新知识。我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说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利用。
2、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3、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我创设了猪八戒吃西瓜的生活情境,很贴近学生。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课外学习能大概说出原因,教师不做细说明,只是调动一下学生的兴趣,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黄豆的营养很丰富,有250克黄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36﹪,脂肪含量约占18.4﹪,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25﹪。先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为后面理解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做好铺垫,再根据题意提出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讨论分析,理解问题。
既然要算出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约含多少克?就要学生理解蛋白质含量约占36﹪表示的是什么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分组讨论,写出等量关系式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下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既做到了师生的互动,又能及时发现找到结论的同学。
3、找到方法,解决问题。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列出算式。
4、教师质疑,深入探究。
5、巩固练习:
1、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 17﹪ 40﹪ 12.5﹪
归纳总结: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就是把这个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约分的约成最简分数。
2、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小数 21﹪ 90﹪ 4.5﹪
归纳总结: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三、提升练习 1、250克黄豆中脂肪约含有多少克? 2、250克黄豆中碳水化合物约含有多少克?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第二篇:蛋白质含量教案
教学内容: 《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9页-----70页的《蛋白质含量》。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
2、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分数、小数的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尝试合作的愉快。教学重点、难点: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我来选百分数
108% 45%
98%
99% 100% 55%
2% 小名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
一本书已经看了(),还剩下全书的()。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填?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老师希望全班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
2、妙解成语:请你根据成语,说出百分数,看谁反应快。十拿九稳()
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平分秋色()
九死一生()一心一意()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并说说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课件出示)
0.57= 0.91= 1.48= 2.11= 2= 1.8=
二、新授
1、课件出示黄豆营养成分含量资料图。
2、说一说情境图中提供了些什么数学信息。
3、引导学生说一说黄豆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占黄豆总量的百分之几?
黄豆中蛋白质占黄豆总量的36﹪……
4、在250克黄豆中,各种成分各占多少克?让 学生列式计算。针对学生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三、导疑
师生探讨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导练
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2、应用练习(课件出示):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第三篇: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
教学分析
《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内容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当学生面对百分数乘法的计算时,能够转化思想,江百分数转化成可以计算的数。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掌握百分数、分数和小数间的互化方法。
2、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能力。
3、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尝试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
能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教学准备
课件 我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着眼于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遇到没有见过的情况(即:百分数乘法),在这时想到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学过的小数或者分数来计算,那么问题就落在关键部分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学生日记,让学生确身体会百分数这个数学概念一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日记的俗语中就有百分数,你能发现吗?
褒贬参半——50﹪
十二分满意——120﹪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40﹪、60﹪
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有百分数,比如在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中也有百分数。(出示教材情境)我们平时吃的黄豆中各种成分所占的百分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00克黄豆里有多少克蛋白质?(如果有100克黄豆,那么蛋白质占36就应该有36克蛋白质。→如果“1”是100 的话,那么部分量就是对应的分子 →进一步引导百分数的“℅”其实就是一个分母,也就是100分之多少)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如果不是100克,而是250克的话,怎样才能算数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小组交流)→(250× 36﹪)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总结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百分数转化成分数或小数
(250× 36﹪)这是关于百分数的乘法算式,没法直接算,怎么办?
以250×36%为研究对象,4人为一组交流,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并将计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黑板展示两种方法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将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
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了吗?
369(36﹪= =0.36=)
10025说一说百分数怎样化成分数或小数?
三、拓展延伸
把下面的几个百分数按要求化成分数或小数(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试总结,百分数要怎样化成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小组讨论交流)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化成分数:去掉百分号,把前面的整数写成分子,分母是100,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第四篇: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
者竜乡小学
谢光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9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会解决求一个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教学重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把下列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先说方法,再说结果)
110
0.8
0.93
2.14
0.001
2、列式:
(1)、叔叔今年36岁,小兰的年龄是叔叔的,小兰今年几岁?(2)、水果店有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苹果有多少千克?
二、问题情境:
观察情境图(PPT出示),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3600,脂肪含量约占18.400,碳水化合
1438物约占2500。(板书)
(1)、250克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约有多少克?(2)、250克黄豆中,脂肪含量约有多少克?(3)、250克黄豆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有多少克?
三、建立模型:
1、解决问题: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蛋白质含量。板书课题:蛋白质含量
(1):250克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约有多少克? 根据题目列式。(独立列式,同桌交流并汇报)(1)250×3600
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际上就是求250的360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板书子课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250×3600
(2)、小组交流算法,并汇报。
250×3600
250×3600
=250×36(化成分数)=250×0.36(化成小数)100
=90(克)
=90(克)
算式中有百分数,不能进行计算,要先把算式中的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在进行计算。(板书子课题:百分数化为分数或小数)。
3、讨论交流并汇报: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
板书: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四、解释运用: 1、250克黄豆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约有多少克?
2、把16000、4500、700、0.800、23.600化成小数和分数。
五、回顾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设计:
“蛋白质含量”教学设计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百分数化为分数、小数
黄豆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3600,脂肪含量约占18.400,碳水化合物约占2500。(1)、250克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约有多少克?
250×3600
250×3600
=250×36(化成分数)=250×0.36(化成小数)100
=90(克)
=90(克)
答:蛋白质含量约有90克。
百分数化成分数: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去掉“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第五篇:生物说课稿《蛋白质》
生物说课稿《蛋白质》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2章第2节内容,参考课时为1课时。本课包含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其能够成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原因。教科书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呈现方式,落实了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关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与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学习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分析我的教学对象。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知道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了解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高一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已经有了初中阶段的基础,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基本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 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
在探究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过程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氨基酸结构通式;在讲解氨基酸脱水缩合最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等,总结归纳氨基酸相关计算;在讲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接下来,我重点讲解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此环节,通过提问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哪些食物富含蛋白、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目的是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问题探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为了使学生认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并知道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通过讲授法介绍不同类型的氨基酸结构式,引导学生思考氨基酸的结构具有哪些共同特点?“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能够归纳总结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蛋白质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基础。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种类繁多。那么20种氨基酸如何构成种类众多的蛋白质呢?教师通过图示讲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脱水缩合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涉及计算题目的考查,因此讲解过程中会结合氨基酸结构通式讲解脱水缩合过程中肽键、氨基、羧基以及形成水分子的数量。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学生讨论总结,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的原因:每种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三)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其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一环节采用合作探究法,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探究蛋白质常见的功能。教师提问蛋白质功能多样的原因?学生总结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环节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化,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塑造。
环节三: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消化吸收所学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下面阐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据此,板书设计如下:
以上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说课稿”全部内容。
中公讲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