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集体备课的一点看法
谈谈对集体备课的一点看法
海阳市大闫家初级中学 姜瑞清
一、集体备课的定义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1)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5)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正在进行备课的老师①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②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③根据教务处安排的学习时间进行研讨,由备课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期末交教导处存档,并保存给下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6)、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二、集体备课好处有: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②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③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④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⑤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⑥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⑦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三、集体备课重点
集体备课的重点是备课的过程的体现。我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以采用:
确立示范课,在集体听取授课之后,采用“评课-研讨-再备课-
再研讨-确定”的过程最终确立“完美”的一份教学设计,作为终极“成果”。示范课,是一个靶子,是大家研究的依据,尽管只是某一人的“成果”。示范人的选择要确定基本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授课特点,切忌随意安排,没有侧重点,安排好了之后,作为备课组长要预先与其商讨,针对即将进行的集体备课的过程进行前期加工,达到局部共识之后,方才举行公开课。
公开课后,所以参与人针对这堂课的优劣谈自己的看法,备课组长予以分条汇总。然后统一对刚才的每个人的观点、建议予以讨论,去除片面的、次要的部分,保留重点和能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的部分作为研讨的对象。表面上,研讨的是一堂课,其实,集体备课中的研讨是讨论了大家的思想,尤其是能够统一不同人的认识。研讨之后,由一人执笔重新对示范课予以修改,尽量体现研讨确立的观点、看法。然后把整理出来的新备课文本发给备课组所有的人,进行文本研读和再研讨。所有将自己的观点整理后,再进行修改,最终确立。
这是严格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也可以概括为“先讲后确立”的集体备课模式。这种模式下的集体备课效果呈现比较明显,能够最大限度体现所有人的观点,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模式耗费的时间比较大,但从时效性方面来说,能够提到用集体的智慧研讨备课的目的。
第二、每人都准备一节相同内容的教学设计,然后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集体研讨,选取最能代表体现大家意愿的教学设计作为范本,其他人的观点予以添加,然后由备课组长进行汇总整理。概括起来,这样的模式为:“个人备课-说课-研讨-集中汇总-确立文本”。
这种模式下的集体备课是以“备”为重点,只是建立在不同人对教材文本的研读层面上准备出来的集体备课,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理想状态,从学生能力提高方面来说不如前者具体实用,但是在集体备课时间条件限制下,这种模式不能说没有价值。
第三、具有上述两种模式的共性:“个人备课-集体研讨-确定示范-研讨-定稿”。这种模式,是在第二种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了第一种模式的操作方法来进行的。其操作解说在此不必赘述。
以上,是我对集体备课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第二篇:谈谈对集体备课的感受
谈谈对集体备课的感受
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集体备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集体备课可营建和谐融洽的氛围,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增进感情,取得最佳合作价值。
2.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上课前自己也认真备课,但与集体备课相比,应该是集体备课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更多也更深刻。教学效果提高了,就能让孩子学起来感觉轻松,而且觉得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却能学到很多,学生从学习中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集体备课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
第三篇:谈谈我对集体备课的几点感受
谈谈我对集体备课的几点感受
对教学效率的追求是教学理论与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自教育产生以来,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教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理想境界。然而,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有人甚至戏说我国的中学教育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目前的不利状况呢?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一条可取的途径。研究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很多,我这里想谈谈有效备课的问题。“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是日常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备课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备课准备得充分,就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为何要进行集体备课
1、可以有效突破教师个体认识上的局限性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总量急剧膨胀,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教师个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而集体备课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为高质量地备课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发展
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教师个体之间总会存在着差异,尤其在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更是如此,集体备课可以让广大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对有些青年教师较多的学校,这种备课方式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高效的校本培训,可以让广大青年教师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从有经验的教师那里分享好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能得到快速提升。
二、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一周进度、习题、作业等安排
(2)确定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加以解决
(3)备教材、备大纲、备考纲、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4)研讨上周在教学、习题、作业中存在的问题(5)确定下周集体备课的具体安排
2、集体备课的形式 集体备课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其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个人初备——集体交流讨论——形成草案——个人再备。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集体备课一定要充分发挥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使教学设计真真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篇:谈谈我对集体备课的感受
谈谈我对集体备课的感受
对教学效果的追求是学校教育一个主题。,怎样提高教学的效果,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教育教研的焦点。教师教得轻松而学生学有所成,是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理想境界。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目前的不利状况呢?开展有效的教育教研是一条可取的途径。下面我想谈谈在教研组的集体备课的问题。集体备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集体备课准备得充分,就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集体备课作为一种相当普遍的教研方法,在我校集体备课是以制度化的形式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的,而且由学校明确规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了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及要求。这说明集体备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集体备课有利于团结协作,可以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凝聚集体智慧结晶。从这个方面来看,集体备课不但需要而且必要。加强集体备课,可以更准确更科学地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出科学合理、高效优化的讲学稿,发挥教师及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因此,集体备课是很有好处的。
我校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们坐在一起认真研讨,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点与个人教学艺术的观点。由主备教师根据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主备,然后才是相互交流、把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惑倾吐出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新想法、好点子抛出来,大家一起展开集体研讨,集思广益,最终形成最佳的并且适合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讲学稿。集体备课绝不是要把教师们的思维变成一个模式也绝不是简单地让同组的教师们抱着统一的讲学稿走,而是在集体备课中充分挖掘教材,探讨各知识点的衔接过程,使知识系统化,知识的布局更加合理,我们集体备课是要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前期准备,结合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再进行第二次备课,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与自己的学生、自己的班级、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符合,这才是最佳的讲学稿。从而更好的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第五篇:谈谈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谈谈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现状:现在只要 随便打开一家中文网站的搜索引擎搜索“食品”或“吃”等字词,结果与之最多的关联词便是“安全”和“中毒”,这对素以美食大国自诩的国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反讽。即就是当年曾断言:“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的名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若泉下有知,也会喘喘不安。今年4月17日,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了食品安全问题。他说: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还有凤凰网新鲜“出炉”的“绝育”黄瓜、“爆炸”西瓜、牛肉膏、硫磺姜、回炉面包等。可见,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啊。
原因:是什么致使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呢?归根到底,我认为是利益驱使,道德的缺失以及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现行中国食品安全标准10年以上标龄的占1/4,个别甚至已超20年未修订。历史沉疴、行业利益、交叉繁琐的行政程序造成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后。部分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科学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原因。
出路: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我国现在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要想彻底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从田园到餐桌全面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予以重典;第二,要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本身的自律,树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第三,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参与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来,发动所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第四,取消一些专供食品的特权行为,无论贫富贵贱,让所有人吃到的食品都是同一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