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谈谈我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姓名:李晨阳学号:2011210841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人有能力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不过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美术教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美育的任务在于鼓舞儿童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儿童能够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通过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儿童树立美的理想,形成美的人格,当儿童有了美好的人格与心灵,在生活中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同时,也能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此外,由于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会不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因为这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也必将把与人的和谐交往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美术教育对幼儿的人际关系交往和社会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儿童好的性格,美术中的形、色、质等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人们也喜欢通过美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情感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这也是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和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儿童的不良情绪得以适当的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情感的不断升华。所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美术教育用其无形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形态相对比较自由的教育,它可以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且能够轻松渗透到其他形式和种类的教育中去。不仅如此,美育还具有全方位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要能够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儿童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全方面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学前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有独特的好奇心和发现力,他们会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和观察这个世界,也喜欢并善于去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而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他们内心的情感,所以幼儿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丰富想象、大胆构思以及奇特的造型,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赞赏并加以适当引导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去判断画的像不像,过于强调方法技巧,但是儿童的能力有限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绘画教学中幼儿可能会表现出为难和无从下笔;还有一种则是让孩子过分自由发挥结果孩子过于天马行空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画什么。这两种思想都没有使儿童的个性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美术方面能力的发展应该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一般在四岁左右已经结束了无意识涂鸦时期,开始有意识的表现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但是因为儿童的年龄尚小,思维较简单,绘画技能也有所欠缺,所以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形象通常是较为单一和幼稚的,对于自己喜欢的部分,他们往往会加以夸张强调,其他部分则会比较淡化,所以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主题夸张、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但这也正是儿童最纯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正确的引导儿童绘画,必须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儿童,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含义,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之所在。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最终达到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融入对幼儿审美方面能力的熏陶,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给幼儿提供相对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当加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幼儿在自己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去学习和感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放松身心,更加投入的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却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不应该单一的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和尝试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和在色彩形状上的分辨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和协调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成小故事将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将语言教育和美术教育相结合,使美术活动更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如此,美术教育还可以结合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活动来开展,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灵活的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提高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为了充分鼓励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些奖励,可以是口头的表扬或者是在其他的幼儿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将大家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能够更乐于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和其他艺术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艺术作品的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每个孩子表现在作品中的想象都是很丰富的,其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教师应当欣赏这种美并鼓励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好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真正的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爱上绘画、爱上美术。这种热爱不仅仅是在现阶段幼儿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在幼儿以后的人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术教育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特点,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但是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却需要教师的能力,教师要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他们感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和负担,把美术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和娱乐。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幼儿在有趣味的活动中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对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相关知识,对美术教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将这些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去,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儿童培养美术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让美术在儿童的未来成长和生活中发挥到更多积极的作用,要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第二篇:我对美术教育的看法
我对美术教育的看法
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而我认为美术教育就能很好的解决蔡元培先生说的观点。与其他学科的体制和模式不同的是,美育会使学生重新感知身边的环境,而他们会将自己的心情用最简单的颜色和最简单的线条去表达。这就是美术的独特之处。
我说的美术教育不是那种以传授画技为中心的狭隘的美术教育,是那种现代美育,促进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比较全面的现代美术教育。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美术教育决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以临摹为中心的学科,它则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美术教育的实施,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一种创造精神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们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美术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的美的感受。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对周边生活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给人认为要重视发掘教学素材本身的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美术教育。例如,在绘画教学中就要选择造型优美、色彩明快而富有意义的事物作为教材;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和神奇;或者培养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执行能力等等。在绘画课上,教师会经常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不同层面和表现形式,不要单纯的依照课本的规范,要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只有树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有不同的感 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原本抽象、概念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进而促进逻辑思维的拓展与发展。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将这种思维带入其他的学科当中,进行多方面的培养以及潜在能力的激发。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已经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这标志着我国在素质教育思想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进一步的完善。美术课的目的也不再是简单的临摹和描绘,而是在帮助一些学生完成艺术梦想的同时,更加激励他们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我的审美文化素养、激发创造性思维,使美术教育的意义上升至更高的层面。
美术教育在德育培养方面,人的审美观与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美好的情感会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表现;相反,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危及社会。而通过美术的教育,在形式多样的创作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一个由观察、感知到爱的提升的心理过程。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感动画面、聆听美好的自然声音、感受生活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一种高尚情感支配下的行动。
人们对生活物质与精神文明各层面的“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说涉及到任何一个方面的乃至细枝末节,留意生活的人们都可感觉到这随处可见可感的真实。现实中“美”无处不在,“美”是生活理想的体现与人类文明执着的追求。如今,“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一种普遍。其意义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入现实生活当中,大众的日常生活呗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衣、食、住、行、用),甚至包括美容、美甲、美发。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一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表现,将美散播于生活的每一个领域。
在小学教育体制中,美术教育与品德教育、文化教育及体育同等重要。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素质培养上,美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个体在审美过程中运用的是直接的、感性的方式,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受使个体的心智发展更加完整与和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性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美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学生的课外实践和发现发展中有效的提供环境;另一方面,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隐性课程资源被逐渐挖掘出来,其价值日益得到提升。基于美术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通过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以及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美术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美术理论知识和审美能力,显然,在当今可持续教育发展中,这些方面已经不能够全面适应新教学。素质教育的宗旨,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施教、同时也需要学生对教师在课程中的参与与创造。两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辅助、相互统一,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美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它既是情感的开发,同时也是智力的开发。在视觉中观察、在触摸中感受、在色彩中感动。美术教学活动具有灵活的弹性,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和形式,教师的教学方案,只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美育的基础辅助,在教育的同时,注重的则是引导,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思想。美术教学是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具有培养学生右脑功能的特殊性。中国第一位美术教育硕士尹少淳认为:“美术教育应建构在科学与艺术的品质相结合的基础上。”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督促,更需要学生加强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去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美术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特殊性,即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硬性指标来规范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掌握能力,同时它是一门所谓的小学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考虑,目前美术课程改革的重点主要是转变其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我探索与合作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规范学习的行为能力,这不仅仅是一种主体性的表现,也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品质,自我规范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在校期间的成绩,而且养成的自我控制的学习习惯是终其一生的财富。
第三篇:对美术教育的看法
我对现在绘画的看法
大家好,中国美院现在为什么不可以用中国传统的那些雕塑作为素描写生的对象呢?我记得西方的文艺复兴是以古希腊雕塑中写实的精神,以及他们对人体的崇拜,然后引发了在西方占很长时间的写实绘画的。但作为素描本身来说,我指的是西方的,是以科学的透视法,人体解剖,及后来的色彩理论,为主要的支撑的。我也记得俄罗斯的美术形成自己的风格上,是以引进西欧的那一套,然后以大量的本民族的人体写生作为依托,实现了俄罗斯绘画的民族化,也走向了世界美术大舞台。那么中国的美术如何实现民族化呢?我感觉我在作为把俄罗斯的经验作为一种见解是可以的。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到俄罗斯作为西方国家,在精神意识上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似性,比如都是基督的信徒。再就是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不长。而且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作为西方的绘画风格很快就占领了本民族的绘画领域,这也要求它必须紧跟其他欧洲国家的美术发展潮流,这实际上一种在美术文化领域的一种大范围的同化。到后来俄罗斯的绘画也走向了,向康定斯基,夏加尔,等与欧洲的现代绘画的方向。中国引进西方绘画的历史不长,早期象徐悲鸿,林风岷等引进法国的那套绘画方式,及后来的又受俄罗斯的那一套,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多种流派的吸收。中国的美术好象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中国的西式绘画好象从来没有靠近过中国的本土文化一样,只是轻轻的附在上面。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国,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单从我们国家的国画上来说我们的积累就很多了,发展到今天。在说我们的古代雕塑那么的多。好象一直的在那放着一样,没有人去过问,有的也是,那些考古专家的,我们在口口声声的说要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可是我们就那样把它用一个围拦,围起来,就叫保护吗?西安美院也好象放了不少的文物的,说保护,我倒感觉同样象是被放在荒郊野外一样。
对中国的文物,文化的保护,我想最大的保护应该是我们去关注和从新认识他们,发展应该是放在对过去的东西的重新理解上的。我本人很喜欢绘画只可惜没有那么多的钱,也没
有什么人的理解,但我感觉作为喜欢绘画的我不能不去关注它的发展。
自己对西方的那些大师的素描和画了,总感觉,那里面更多的是文化意识的东西。我们在画素描时的精神意识是什么啊,对着一个本身就没有多大的内涵的东西我们的感情从何而
来?
当我在偶尔的一次中发现了,明代画家仇英的一副有许多马的画,我深深的被那些马所感染,同样让我想到的是劳特累克小时候画的那些马,一个国画一个油画给了同样的感受,完成很想从仇英的画中见解点东西,可我却发现,这是两种不同的看事物的方式啊和眼光,形式体系上有着太多的差别了,很多人也曾想把两种东西融合,但往往犯了,形式上硬凑,结果不伦不类的。
在建模大厅放着从西美毕业的老师的两尊罗汉头像,深深的吸引了我,感到一种异常的亲近,比那些古希腊雕像。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东西,我们的身上流着得是龙的血,我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亲近的,我很想去画它,因为画出的画里面更多的包含了我对自己文化的理
解,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心境的澄清。
现在我愈加的明白。西式的素描的实际上是塑造一个立体的视觉形象,但因为有了要画
什么而变的更加的兼容性了,不只
只是一个立体的形象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再画一些不能引发我们思索的,或是思索不深的画了,我很想建议与我有相同感触的画画爱好者们,让我们去走出画室,到寺庙里去,到石窟去,到敦黄去,到麦几山,到有古代雕塑资源的地方去写生,去寻找我们心中的文化底源,以古代雕塑为写
生对象,开创中华民族绘画的新起点。
第四篇: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
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的总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使的三农的矛盾更加突出。“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国家也花大力气致力于此问题的解决。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当然,减少农民数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持,而在当今我国的情况下,做到此是还是相当困难的。至少存在于农村与城镇之间的两级分化,贫富差距以及农业落后等问题也是相当难解决的,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本来完成和支持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国有九亿多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确是任重而道远。但是任重道远并不代表没有成功之日,毕竟国家社会等各方面都在努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的进步,要形成工业与农业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工业反哺农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致力于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使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同时,花大力气解决农民的素质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与文化素质,转变农民落后的乡土意识,这才是根本出路。当然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最后,为了国家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为了入世后中国经济及农业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三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点思考
“三农”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顽症,政府和各界纷纷对这个困挠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和社会难题把脉开方,以期能够有所突破,从而推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得到质的飞跃和发展。我作为一个在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也对这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在这里提出来,希望不要见笑于大方之家。第一、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有文件说我们找到了一条“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完全不同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就是用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些简单,因为它违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首先,那种让支撑小城镇经济基础的乡镇企业和地方小工业遍地开花的设想与现代产业资源的聚集效应是背道而驰的。可以看到的,曾经“盛极一时”的乡镇企业在内地正日益萎缩或消失,而沿海一带制造业的规模却日趋扩大,产业链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其次,小城镇的规模小不利于综合利用城市的公共资源,也不利于发挥城市的综合效应,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的成本变得极其昂贵。如果小城镇在全国遍地开发,互相弧立,功能雷同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是目前我们的国力所能承受的。
据新闻报道南京郊县一些地方,因政府集中征地搞开发,20多万农民陷入了无地、无业又无保障的“三无”境地,导致民怨沸腾,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当前有一些地方领导人为了什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任内捞点“政绩”,竟不顾现实,硬是让农民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乡村,集中住到沿公路建筑的一排排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钢筋水泥房子里,结果是既掏空了地方财政,榨干了农民仅剩的一点油水,还欠下了一屁股让其后任和百姓苦不堪言的债务,而最后农民因在“城里”无生活来源,种地也不方便,又通通搬回了原来的住所,真是劳民又伤财。由此看来,我们的城市化进程是要另谋良策了。什么良策呢?其实还是应该遵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办事,顺其自然,做好服务和引导的工作,半点也取巧不得,任何人若想在这一进程中充当“高明”的设计师和指挥家,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和现实无情的报复。从目前实际的情况来看,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往大城市及其周边卫星城市以及制造业中心地带转移,而我们的政府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件事就够了:
一、做好送工入城的工作。这主要是征对农村基层政府而言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要政府加强引导,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尽量做好总量控制,避免盲目流动;其次就是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在这方面,自从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做出指示后,各地正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探索,其中浙江省衢洲市的“培训券”制度我认为很有新意,做法是由需要进城务工的农民提出申请,政府免费发给“培训券”,然后由社会办学力量凭券对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最后由政府买单。接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由财政反哺农民”。
二、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务必使他们当中尽量多的精英份子能够站住脚,融入城市,即便那些最终返乡的人,也要让他们多一些兴喜少一些失落,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当然,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城市各阶层要作为一个整体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包容,胸怀更宽阔一点,微笑再多一点。时下,正在各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为农民工讨工钱的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农业发展要产业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不要一门心思地尽想着往城里送,还应该立足农业和农村,尽量将农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不需要进城,在农村就可以发家致富,所谓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相对现在农业还很落后萧条的情况,九亿农民当然是太多了,但假如我们把农业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富余”是不是会少余一些呢?
第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上面说发展农业产业化,留住农村富余劳动力,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也是振兴农业,发展农村,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化模式呢?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很不一样的。像美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运作的产业化之路。而日本则因为地少人多,3/4国土为山地的事实,多采取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注重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理念,走绿色农业之路。我们国家与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形,不同的是我们还没有市场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我认为,走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之路将是我们大部分农民的选择,那种将土地私有化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经营的办法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搞,诸如内蒙、东北等少数地广人稀的地方偿试,不适合在全国推广。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一提起农业产业化,马上想到的就是办一个什么农产品加工企业,然后让农民与它签订合同,叫:公司+农户或者订单农业。但农业产业化的路子何其之多,怎么可能只有这一种模式呢?这说明,很多领导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知识。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所必需的外部环境,诸如建立顺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统一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由国家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农产品供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网络,让我们的农民少一些因为信息不灵而盲目进行低水平重复性投资所造成的损失(我对这个太有感性认识了);同时,也可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一个贴近农民、服务及时、不断更新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总之,市场经济体体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服务性的政府,而不是直接去参与市场运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的行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弹性商品,一旦全部产业化后,农业将很难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种情形在我国由于农业从业者太多,竞争激烈,将显得更为突出;现在加入了WTO,将逐步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无疑又严峻了我国农业的生存环境。农业产业的上游可以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优化物流配置来压缩运营成本,同时也因为其属于服务业的性质,获利应该是没问题的;下游问题大点,但也可以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注重环保,走绿色农业的路子上下功夫,利用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无非是少投点钱,多投点力,因为我们中国的农民是最勤劳,最舍得花力气的。最主要的是政府要加大农业补贴,要直接补贴,要将农业补贴作为国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经济杠杆来用。美国农场主财大气粗,政府尚要对其补贴,我们中国的农民穷得叮当响,政府还舍不得那几个钱吗?
第三、要加强基层政府部门在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要想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在改革基层政治体制后,政府也要起到引导作用,主要是为农民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组织工农群众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村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第二、三产业等多种经营,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劳务输出,也可以组建集体所有制或股份制的公司企业,但要加强民主监督,防止贪污腐败。这种发展工商业,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提高人均收入,提高就业率的唯一途径。另外,政府还有义务有责任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其他方面的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筑公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治理沙漠等等.这里面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农产品及其再加工产品没有实现规模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而比较分散的民间资本对这方面的投资热情不高,这就要求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给与支持,并由基层政府扶持、引导相关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还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使人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这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重要,不能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至少要提供好的人文环境吧)。如果家乡的这些经济建设有了成效,人们不会盲目涌向大城市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很多反对取消户籍管制的想法也就多余了。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用老办法,更要有新思路。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根据条件依法、自愿、有偿进行适当的土地流转;要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则,采取新的思路改进对农业和农民的保护,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对三农问题的几点看法
1、三农问题实际上是农民和土地问题
所谓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虽然说,这三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根本点还只是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太穷的问题。
农民贫穷的最根本的原因,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就是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农民太多和土地太少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一个方面的存在都是可以用另一个方面的变化去化解的。在我国,土地面积已经没有大量增加的可能,况且,在农业生产现在所使用的生产力下,假定有可能的话,如果无限扩大耕地面积,农产品就会过剩,仍然是对农民和国民经济不利的。因为有其它方面条件的制约,所以,土地和农民问题就只能是农民问题。土地太少与农民太多的问题就只有用减少农民的办法来化解。
2、农民太多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有9.3亿农业人口(不是9.3亿农民,农民是指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业人口包括不能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家属),人均只有1.5亩左右耕地。如果不算妇女,每个农民也只有6亩耕地可以耕种。因为现在农业生产基本上是拖拉机耕种、收割机收割,一般农民不可能有拖拉机和收割机,所以,他们只有付出费用请他人为自己进行。为了完成请他人为自己进行耕种收割,他们付出了数百倍的劳动。收入呢?只有百分之一,其中还是包括了粮食价格虚高的因素,所以,农民不但劳累而且非常贫穷。三农问题的农业真危险和农村真苦都只不过是农民收入太少的结果。农民的劳动极大地浪费使粮食价格虚高,粮食价格虚高使农民很难得到粮食价格高的利益,而且,使小农吃尽了苦头(愈小愈如此),农业生产现代化受到极大地限制。为了应付生活和生产,农民不能不群起追逐多种经营,在不稳定的农副产品市场中沉浮,不能不背井离乡当农民工,如候鸟一般奔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荒芜了土地,挣到了辛苦钱或者花光了路费而流落街头,拉低了城市的劳动力价值或者成为城市安全的隐患。农村的变化在城乡的差距中化为泡影,在新农村的实现中重新呼唤新农村的梦想。农村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使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地挑战。
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减少农民
在提出解决三农问题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由于没有抓住根本,常常是“按住葫芦浮起瓢”,甚至是葫芦没有按住瓢也浮了起来。比如搞多种种植。在不提倡的时候,少数农民种植,有了赢利,但是,一旦变成了政府行为,号召或者命令农民种植,没有市场,不只是农民收入大大减少,而且影响了粮食安全。再比如粮食涨价,粮食价格上涨了,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紧接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了,农民在粮食涨价中的利益被抵消了,就又会有新一轮的粮食涨价。在2002年粮食涨价以前,学界就担心入世后中国农业的生存问题,可是,今年粮食又一次上涨。在一次又一次的粮食价格上涨中,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在实际上,粮食涨价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物资就都相应的上涨了价格,甚至比粮食上涨的幅度要大得多。农民在粮食价格中所可以得到的利益被农业生产物资的价格上涨抵消了。还由于农民可以出售的粮食不多,绝大部分粮食是农民自己消费了,因而,增加了农民生产自己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生活水平愈低,则基本生活的开支所占的比重则愈大)即吃饭的生活资料的投资。这样,粮食价格上涨实际上受害最大的就是农民自己,土地愈少的农民就受害愈大。粮食价格上涨能够得到利益的实际是有许多粮食要出售的农民。当出售的粮食数倍於农民自己生活所消费的粮食的数量之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副作用才能够寻找回来。因此,粮食价格上涨只对大农有利。所以,解决农民也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减少农民:一是农民少了,农民的耕地就可以大幅度增加,摘悼“小农”的帽子,劳动效益成百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价格下降,农民收入成百倍增加;一是已经不是农民的农民已经在二、三产业中就业,可以取得高收入,问题理顺了,通畅了,就不会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出现了。
4、留下多少农民最好?
这个问题由生产力决定。所以会发生“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是因为可以干的事情太少了。如果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就不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当前使用的是拖拉机、收割机进行农业生产,一个农民在一个月的农忙中,可以收割耕种500亩以上。收割、耕种之后,再用2-4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田间管理。一年两季,用8-10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500亩土地的农业生产任务。收获后在扣除全部生产投入之后,可以有24万元以上的收入。现在,人均土地1.5亩土地,一个农民之家4口人,有6亩土地,这样算起来,一个农民家庭(我们只算男壮年农民,按一个农民算)要有500亩土地可以耕种,就得把83-84个农户集中到一个农户中来,一个农户占83-84户的1.2%。如果一个农户耕种600亩土地,就是1%。其实,我们在计算这个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去求计算的准确,可以求取一个粗略的数字。实际上,由于许多原因,在我国一个农民耕种500亩土地的时候,农业人口会保持在3%左右。但是,在估计在人们心中的分量的时候,1%和3%甚至4%也同样吓人。所以,我在这里只按1%算。也就是说,在现在,中国农业生产只留下1%的农业人口是最好的,最能够发挥农业生产力的效力。
5、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吗?
先和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现在的农业人口是2%。他们的面积和我国差不多,人口却只有我国的1/5-1/4。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上,美国有1口人,我国就会有4-5口人。这样,在相同的生产力下,美国有4-5%的农业人口,我国就只应该有1%的农业人口。因此,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落后于美国,所以,在美国是2%的时候,我国应该是1%左右(在上面,我估计应该在3%左右。问题不在于此,在于剩下的农民去干什么。既然美国其他人都有工作可干,甚至在2100年之后,有消息说,美国要实现农业人口2%和工业人口2%,为什么我国的人非农业没有什么可干了呢?现在来看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只有3-5亩地的农民,除去实在没有办法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的极少数深山区之外,包括少数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在内,都必须请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为自己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实际上,几乎是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少数农民(大概占总数的2%左右。由于如此,所以,拖拉机、收割机的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完成了全部的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剩下的农民中,有一亿多农民已经是农民工(前几天,在中央二套的一个专家的谈话中,说现在已经有两亿农民工。农民工是实际上的工人,只是我们没有使他们变成工人的机制而只把他们作农民看的灵活制度而已)来回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奔波,其他农民在用3-6个月的劳动完成请他人为自己进行3-6个小时的实际的农业生产劳动之外,余下的时间就是在乡村进行手工业或者商业、服务业等劳动挣钱。其实,98%的农民实际上已经不进行实际的农业生产劳动了。只是由于缺乏有效地梳理机制,把土地归实际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占有,使没有实际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专心致志的去进行二、三产业的劳动。就好象大禹治水时代黄河水聚中原,向东流向大海,是势所必然,只是需要有效疏导耳!
6、国家经营土地的效益
我们不说一个农民耕种500亩土地的收益,因为,在我们眼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把99户的土地收归一户农民耕种,去计算那种收益无疑于痴人说梦,正因为如此,也使许多人的头脑转不过弯来,而没有办法解开把只能耕种3-5亩土地的小农转变为耕种500亩土地的大型农民的这个疙瘩。其实,如果打通一个关节,事情就能够变得非常简单。我们在上面说,现在,土地基本上是被2%有拖拉机、收割机的农民收割、耕种了,如果我们还是这样把土地这种间接由1-2%的农民耕种、收割的方式变成直接由1-2%的农民耕种、收割的方式,还是由1-2%的农民实际耕种,收割,是没有多么大的变化的。或者有人说,这样,余下的98-99%的农民不是没有活干了吗?其实,在以前,那98-99%的农民是有活干,但是1-2%的农民并没有少干活,现在,98-99%的农民不干活了,1-2%的农民仍然没有多干活,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把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招雇或者承包给一个农民,在收成之后不伤害98-99%农民的原有利益,为什么不可以呢?按现在的收益看,有农业机器的农民一季收割、耕种500亩土地就可以收入3万元以上,两季6万元,是高收入,为什么国家不能用这种办法把人民生活的安全保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
7、国家经营500亩土地的效果
国家经营500亩土地,招收一个农业工人(农民转变为工人或者也是市民),不说在收割、耕种500亩土地上的收入,只说便于规模经营所带来收益。由于规模经营有利于使用科学技术,粮食增产,还有农业生产物资的购买量大,在交易时转手少,就又取得了许多的经济效益。这些收入,是看得见的,但是,它的具体效果又是难以具体计算出来的。实际上,微型小农如果不能够彻底得到改造,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陷阱。在中国现在的特殊条件下,国家用这种统一经营的办法使农业经济的隐蔽的分羹经济变成为公开的分羹经济,是微型小农转变为大农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快和最有效的途径。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为国民经济打开了一条广阔的大道。
8、98-99%农民的眼前与未来
当然,首先富裕起来的是1-2%的农民,虽然在国家、社会与各方面的有效帮助下,98-99%的农民也在其它产业的就业中走向了富裕,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抓住了机遇,成为大老板或者大企业家,成为巨富,但是,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从整体上说,在初开始的时候,他们刚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还没有农业生产之外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经验,所以,国家或者社会要在这方面给以帮助。我们常常说,城市要反哺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说到反哺,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简单的物质给予,而能力和条件的给予是最主要的。只有这样,这些农民才能够成为在向现代化进程中可以自由翱翔的人,赶上现代化的步伐。农民因为都得到了在他们有土地时的收益,他们就保持了以前的生活水平,因为现在已经不需要他们对土地的劳动投入,他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专心致志的去做其它方面的工作。在这时,要注意做好对一时还不能找到就业门路的人的生活的最低保障工作。
9、国家为中心的启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这样的做法是一条土地国有化的路子,但是,国家的力量或者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时不能完全作到,所以,一方面要根据国家经济力量安排分期分批的去搞,先易后难,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合适的政策适当的利用社会力量,甚至包括使用外资。但是,一定要把最终的制约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来。在当前,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使用的是控股的方式。但是,我认为,那只是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如果把它作为最后的方式使用,恰恰国家容易处于被动的局面,会在强有力的资本面前左右为难,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土地矿山是国家资源,是国家所有的,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经营权、受益权都是国家的,还要控股干什么?这不是放弃了自己对它的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经营权、受益权,而和资本站在同一水平了吗?在这里,允许社会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是一种经营方式,是所有权、支配权、控制权、受益权和经营权及与经营权相适应的部分支配权、控制权、受益权分开,归资本支配,是一种通过合同方式的经营让渡行为,不存在与资本的风险同担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在理论上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土地问题上也是如此,把所有权把握在国家手中来,打好土地国有的基础。
10、土地国有化的意义
土地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的保证。如果没有粮食,那么,人民的生命就无从谈起,还能够说什么国家?在工业生产还不发达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门路,没有多少粮食可卖,但是,都有粮食可以生活。每个家庭存储足够供自己生活的粮食,也不存在什么粮食安全问题。在现在,现代化生产使粮食生产越来越掌握在少数生产者的手里,否则,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个时候,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为社会的一个大事,就像水成为社会统一管理的资源一样,土地就成为社会必须统一管理的资源。在有国家存在的时候,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国家的身上。如果说,中国历代的“重农抑商”只是把民众固定在土地上而实现把最有赢利的工商业抓在国家手中而在实质上是国家重视工商业生产的话,而今天则是实实在在的国家重视农业并亲自进行农业生产了。这样,不但能够使农业尽快实现生产现代化,而且也使农产品生产变得有序了。最后,中国革命是以消灭阶级、消灭三大差别为目的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了,剩下的是阶级存在时留下的最后痕迹,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表现为三大差别。土地国有化是消灭三大差别的最好途径。
11、土地国有化与土地集体化的比较
土地国有化和土地集体化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土地集体化是当前的现状,在这样的状况上解决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农民的现状上保持不变,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样做由于农民太多,土地分成许多学小块,不只是农民的收入得不到多大改变,而且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鸿沟和陷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状况,使“三农”永远作为问题存在。土地国有化是一场革命,土地由小块变成大块,小农变成大农,利于农业现代化生产,使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其余农民变成二、三产业的劳动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现状,使“三农”问题不复存在。即使得分批分期解决,但是,每解决一点,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况且,现在,存在着农业革命的机会,农民已经有大部分在非农生产的行业劳动,只是需要我们作政策的调整,为什么我们放弃一劳永逸和长期的不选,而要选取短期和效果小的做法呢?比较起来,实现土地国有化,彻底铲除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才是万全之策。
第五篇:我简要谈谈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应是“授人以渔”,不是“授人以鱼”。具体说来,我是这样做的:
1、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的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例如: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第二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进行充分的读书,自主思考。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明”的能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因此,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的学语文。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2、让学生充分表现自主读书获得的感受。
“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通过自主阅读探究,学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创造性的外显表现。比如:
诵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我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音技巧,并辅之以表情、动作,充分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比如一位同学朗读“大海睡觉了„„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时,自觉地把语调变轻,语速放慢。问他为什么,他说:“读得太重就把大海吵醒啦!”读书读出这样的感觉是多么可贵呀。
描述──让学生运用各种言语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感受。文本中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场景、美丽的风光、新奇的事物,都可以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组织语言把自己的独特印象与感受表述或描绘出来,与同学共享。我教《新型玻璃》一课,就是让学生以“玻璃的自述”的方式,做推销广告,自读后各自介绍玻璃的特征与功能。这样以说促读,读说并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表演──让学生分角色演诵课文。在充分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充当课文中的某个角色,自己设计动作,按照自己的体会,表演课文的人物与情节。我教《晏子使楚》、《杨氏之子》等课文,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过程。
3、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培养起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然而这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还向学生推荐借阅一些报刊杂志,容量适中,内容丰富,又与教材保持同步,我们常常安排学生在阅览课上或业余时间选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善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内涵都得到提升。
4、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激发智慧的火花。
要使学生的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懂得沟通信息、共享成果的重要意义,乐于与同学互相切磋,集思广益。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人人争当交往的主人,做讨论交流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主动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使讨论交流开展得切实有效而不走过场。
5、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
一方面,教师要自动走下权威的宝座,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讨论交流中捕捉智慧的火花,开发动态的学习资源。尊重和鼓励独到的见解,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同时针对学生理解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准确、精当、巧妙,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使学习得到升华,产生质的飞跃。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的心理过程,对学生的读书活动从宏观上给予必要的监控,保证学生科学地经历阅读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了解并自觉地沿着教师清晰的导读思路,逐步学会独立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