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2: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

第一篇: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

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

----弘文学校 张国良

研究导学案的教学,改变老师的教,从而改变学生学的方式,真正做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所谓导学案,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预习导学;课堂研讨;拓展延伸。备课组先进行集体备课,为学生提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预习的内容,并配有一定量的尝试练习。我认为:小学生在课前有效的预习,的确对孩子的数学成绩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能很好的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接下去,我就个人经验谈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地预习。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是指家校同向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家校同向抓好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还为学生创设一种精神环境——“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经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课前预习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掌握新知识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3、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表面上看,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在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概念。当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就会有质的飞跃。

(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很自然的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3)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果不指导学生怎样预习这样的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想象。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正方形的特点与长方形进行对比。

3、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尝试练习,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例如:我们在设计《面积单位》这一课的预习时:

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1米 10分米

1米 10分米 仔细观察上面两个图形,你觉得它们的面积一样吗?

如果你觉得它们的面积一样,那么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实践,我发现初步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指导学生预习要落到实处。

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能让学生“踮一踮脚够得着”,直接影响着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在指导到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有针对性、集中性、发现性,不要出现“预习课本第x页—第x页”这样的预习要求。

2、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将会终身受益。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预习,不仅对预习数学的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和预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等方法来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调动起预习的兴趣。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

3、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预习效果。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差异,对预习效果不要强求学生都到达相同的水平。

第二篇:“361”教学模式下的数学导学案

“361”教学模式下的数学导学案

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学校

聂灿

摘要在新课改下,导学案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上课的主要方式。导学案的使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那么我们编制的导学案更需要具有规范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导学案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案的类型也要有区分度。关键词新课改导学案教学质量

新课改虽然在我们草尾镇中学实行两年了,但依然面临着开设课程多、上课的时间缩短、自习时间的增多等问题。在诸多问题面前,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保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水平能达到中考的要求。

如何让学生合理高效地利用自习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何落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校推出了“361”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更好地备课,同时也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地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秩序,合理地设置作业,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这也就使得导学案教学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上课的主要方式,课导学案的使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既然导学案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那么我们编制的 导学案更需要具有规范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格式。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预习、课堂研讨、练习检测、课堂小结、延伸拓展等环节,特别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环节一定要明确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课前预习环节一定要紧扣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使学生能够达到预习的效果。

导学案的编制工作量大,同时质量要求高,单凭一个教师的能力很难很好的完成任务,这就需要整个备课组教师,集中全组成员的智慧,充分地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讨论,确定好需要编制的导学案,使导学案的使用更加高效。导学案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导学案内容的难易度,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实行分层次设置,使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体现。

导学案的类型也要有区分度。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都要有独立的设计。新授课导学案设计应该关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的学习,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使学生扎实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同时要关注教材中具有启发、探究性问题的情景设计及具有前后联系内容的设计。习题课导学案设计应该注重通过题目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问题的解决思想和办法,并使学生能够总结、掌握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导学案设计需要注重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对章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某些重点知识、重要解题思想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试卷讲评课导学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试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和思想是如何通过试题来体现出来的。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帮助学生学会错因分析和自我纠错。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要保证导学案的使用质量,教师就必须要做到以上“三有三必”。通过对导学案完成情况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的使用确实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但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1.教师完全以导学案代替了教案。教师的教案应该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设计,而导学案是从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了解章节主要内容、重要知识点,如何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出发。2.导学案的质量要有保证,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显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非常有效的帮助。教师在制定导学案时,一定要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因为一份低质量的导学案有时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3.导学案的使用要注意协调性,让学生更合理地完成各科预习任务。使用导学案并不意味着加大学生的做题数量,不能变相的搞“题海战术”。4.导学案的检查要保证规范性和持续性,不检查、或检查不到位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在新课改下,导学案的使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高的效率,为更好地推行我校的“361”课堂教学模式,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

第三篇:学案导学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

学案导学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研究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更新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学科。在当今信息平台不断创新和改革中,课堂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高的敏锐度和其他相关综合能力。在江苏省,由于受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影响,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践,为考而教,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一普遍现象,从客观实际出发,结合高中教学实际情况,钻研与探索信息技术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案;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序言中指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信息时代,无论学生将来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将终身使用信息技术。因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数字化生存本领至关重要。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高效学习?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从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目前,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多,在模式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一、国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乔伊斯(Bruce Joyce)和威尔(Marsh Aweil)等人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定义。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都柏林三一学院David Little教授所撰写的《自主性学习:定义与问题》(Learners Autonomy: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是自主性学习研究中的经典之作。在他之前,许多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指的是独立于传统课堂的“独立”学习,但是David Little教授提出,“合作”和“互动”才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者们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方式的研究中,强调教育方式的适应性、有效性。著名的“发现学习”理论就是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被动地接受知识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为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国内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现状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等。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世纪60年代北京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上海顾泠沅的“尝试回授”教学模式,20世纪80年代江苏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模式、魏书生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北大附中张思明“导学探索、自主解决”的教学模式,以及后来的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都属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笔者对相关文章进行研读梳理后发现,总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中信息技术学案设计与编制的研究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涉及学案的设计与编制,如山东师范大学李继红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学案编制研究》、河北大学吕秀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学案设计与应用研究》等。研究多数涉及学案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依据、原则、构成要素等。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也有不少研究提及学案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作用,做法也不尽相同,但理论大体相似。

2.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一类的文章比较多,笔者从文章研读中发现,这些文章主要是从学案导学的理论、应用实践、效果评价等方面,系统地研究学案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及作用。如,山东师范大学秦雪丽的硕士论文的《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其中,湖南师范大学易李平的硕士论文《学案导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学案导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吴永军教授在《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一文中详细地指出了导学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由教师操控,并未体现真正的自主课堂;三是导学案本身的研制以及呈现模式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些都值得借鉴和注意的。

参考文献:

[1]David Little.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M].邱永忠,林?S,江琴,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王文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3]邹金梅.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江苏:苏州大学,2009.[4]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6-10.编辑 温雪莲

第四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摘要:本文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了几点自己的教学感悟,主要从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多种计算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由于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课标要求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笔者结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谈几点感悟。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低年级小学生学好数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兴趣,有了浓厚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一是通过关心爱护学生来培养学习兴趣。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说明要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课程,教师就必须亲近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从学习上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就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信息,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三是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情境进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把数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激发其学习欲望。

二、注重培?B多种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简算能力,以此来奠定数学计算的基础。一是注重口算能力培养。由于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进行计算,它完全靠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进行计算,培养口算能力对笔算有重要提升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效率,而且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帮助。为此教师可运用比赛方式、游戏方式、抢答方式等多种方式,这样能激发小学生的口算兴趣。口算能力的训练,需要做到坚持经常,才能取得较好效果;二是注重估算能力培养。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计算正确性的判断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估算,就能判断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可用来检查计算的准确性;三是注重简算能力培养。培养简算能力,既能提高计算速度,又能培养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四是注重算理教学。算理作为计算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多种计算能力,必须加强算理教学。只有让学生了解算理,才能避免机械式的计算,才能做到灵活计算和奠定计算能力的基础,从而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三、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能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尽快向抽象思维能力过渡。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需要有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难点更容易理解,还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促进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把原来大脑中不存在的知识描绘出来,把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在大脑中形象地描绘出来,有利于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二是渗透数学思想来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能把抽象的代数知识转化成形象直观的图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四、注重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一是注重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对提高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让他们学会倾听,要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一定要听清老师讲话的内容,不要无故打断老师和同学的讲话等;二是注重培养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积极回答问题能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时要做到:声音响亮、说话简洁明确、语句完整。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回答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的“10的认识”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对10的认识时,有的学生说:我家养了10盆花;有的说:妈妈买了10个苹果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问题,能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培养思考与质疑习惯。思考和质疑是学好数学的两个关键能力,也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良好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效率,主动质疑的习惯能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此外,还应重视对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动手习惯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就需要教师以新课标为依据,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献廷.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6(4).[2]李碧兰.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5(1).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以期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这需要引起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希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性

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高效、开放的课堂,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数学教师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于进行数学探究。因此,如何发挥数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一、创设适合小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给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既能收获到知识,又能得到快乐,并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学习需求。比如,讲《认识钟表》,教学重点是让小学生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及会看整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在教学时我准备了多煤体课件和小闹钟等教学工具,运用猜谜的方式激趣引入新课:“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是谁吗?请听这个谜语: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嘀哒提醒你,时间要珍惜。你们猜猜我是谁?”这时有的小学生会立即猜出来是钟表。我再继续播放录音:“真聪明,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如果你们能在这节课里了解我,你们就会灵活、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为时间的小主人。”听录音的目的是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带领小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钟表,以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之后组织小学生玩拨钟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拨出一个整时,试写出这个时刻,并在学习小组里介绍平时这个时间里自己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音视频资源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变难为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多媒体的辅助地位,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比如,讲《认识人民币》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懂得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大屏幕上出现了超市购物的场景,我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需要用什么呀?”有的学生会说钱。然后我继续说:“是呀,钱的作用可真大,可以买食物,可以买玩具,还可以买书本。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人民币。”我让小学生把老师发放的模拟币拿出来,同桌之间互相介绍。然后让小学生按照课件上出现的某个面值的人民币拿出手里相对应的人民币,然后向班级里的学生进行介绍。我还组织小学生把手里的模拟币进行分类,观察他们是按照什么进行分类的。最后板书:元做单位的钱有哪些,角做单位的钱有哪些,分做单位的钱有哪些。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践、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需要小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数学的奥妙。我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为了让小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我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尝试,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并引导师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根据刚才的实验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让小学生举出实际例子,经过师生交流探讨,最终学生知道推拉门、放缩尺等都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原理。

四、运用多样性和针对性的课堂激励方式

有效的课堂激励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并且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课堂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学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经常用到的课堂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语言激励、榜样激励等。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上升较快的后进生,数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数学成绩保持稳定的优秀生,教师要给予语言激励,给他们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改革的方向定义为: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倾听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抓住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日常工作中会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争取让他们通过努力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只有我们满怀希望地鼓励小学生,正确地呵护学生,把他们当成课堂评价的主体,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永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2]宋贞霞.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1).

下载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预习的有效性[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初论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学初论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导学案,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根据内容设计问题,有序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

    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 梅山镇船冲中心小学 赵兴琼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环境下,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大,在此环境下,必须对教育事业进行深......

    “互联网 ”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大全

    “互联网+”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也是如此。新课改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导学案教学模式数学

    导学案教学模式晋源区实验中学 2012.2. 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背景阐述: 1.教师队伍整体现状 我校为城郊结合的学校,生源基本稳定。多数教师踏实纯朴,工作勤奋负责,是一支基础素......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共5篇)

    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摘 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重......

    《导学案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导学案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课题名称:《导学案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展......

    《导学稿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西安远东第二中学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从XX年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导学稿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还不断深化探究教学,完善导学稿教学模式,在课改工作中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