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时间:2019-05-13 02:3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第一篇:(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光谷二小--------------范新明

前言:

纵观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主要呈现出三种现象:一种是走马观花式的教学:一首乐曲让学生从头至尾反复聆听,不分主次,学生被迫式地聆听音乐。一节课下来学生仅仅了解了歌曲的名字、情绪、速度等表面知识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快乐可言。另一种呢就是讲座式的教学:教师把乐曲看成是一个故事,教师是主讲人,学生是会场观众,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互动式的问答。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紧张压抑,学生巴不得早些下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一种是游戏式的教学:教师依据乐曲内容,设计一个个音乐活动,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让他们听到音乐做自己想做的动作,可惜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累的口干舌燥,课堂乱成一锅粥,欣赏教学的目标却很难落实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道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真谛。那就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并非是要培养音乐家或是演奏家,而是要培养能听懂音乐的合格的听众。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为核心,运用各种音乐手段使学生得到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显得茫然失措,力不从心,这都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结果。好的教学策略就像是把锋利的开山斧,能让教学困难会迎刃而解。下面就接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归纳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策略、想象、聆听、演唱、绘画、舞动、策略一:在创设情境中激发想像

古西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而音乐因其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抽象性,要求听众要有一颗善于想象的大脑,将音乐的情绪变化、音响效果等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走入音乐所营造的奇幻世界。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音乐的世界里,如能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课堂上定能出现更多惊喜。

譬如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的武娜老师,在上《维也纳的音乐钟》一课的时候,她穿上魔法师的红色斗篷,戴上尖尖的巫师帽,把自己打扮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手拿着魔法棒施展着各式的小魔法。同时,也用一段有关音乐钟的魔法故事将学生引入到了神秘的魔法传说情境之中,学生因此对课堂产生了更多期待与更大的学习欲望。紧接着,教师沿着“魔法”这一主线对乐曲展开了充分的学习,每一处的知识点都化作是与魔法师有关的一个魔咒,学生为了解开魔咒而积极地聆听与想象,最终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许多天真的想法:“魔法师变出了乐器宝宝”、“魔法师的魔法就要失灵了”、“魔法师允许你们每人许一个新年愿望”……这正是教师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充分想象的结果。反之,如若我们将这样的一首乐曲让学生反复聆听,反复提问,分析情绪,询问结构等等之类的话,无疑将会扼杀学生对欣赏经典音乐的兴趣。

其次,我在给学生欣赏《森林的歌声》一课时,运用了优美的黎明前的森林的视频,还有逼真的鸟鸣声,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在接下来的聆听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选对教学策略,无疑会让教学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策略二:在听与唱中深化主题

音乐的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发展的主要素材。帮助学生熟练地歌唱主题,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对乐曲产生更深刻的第一映像,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等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条件,引导他们自然、有表情的歌唱,从而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譬如我在给学生上《森林狂想曲》一课时,首先为学生创造了宁静夜晚的美妙意境,随后让学生们闭眼聆听,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同时引起了学生极大地学习兴趣。接着,我提出了聆听第二遍的要求:“你能听出乐曲中出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呢?”这么有趣的活动学生自然是争先恐后、倾耳聆听,学生的回答自然也不会让我失望:“有青蛙、猫头鹰、蛐蛐、乌鸦、”随后,我又做出了让他们更有兴趣的决定:“你能听出青蛙在每一乐句末尾分别叫了几声吗,你能跟着音乐模仿出来吗?”学生在下面出现了一小阵骚动,随后一本正经的坐好等待音乐的再一次响起,从他们认真聆听和模仿的态度中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他们是真的对这首音乐产生了兴趣。这时,我板书出了乐曲主题,先范唱,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了解乐句中的重复音mi、sol、la的妙用。随后后带领学生用“LU”音模唱,熟悉乐曲的旋律。为了让学生明确相似乐句的变化,我和学生进行了对比唱。接着让学生跟琴声轻声接唱、齐唱,看看谁唱出了轻松愉快地情绪等等,学生逐渐能随口哼唱了,对于主题旋律比较熟悉了,学生就越来越能体会歌曲之中的意境了,理解歌曲就变得轻松多了。接下来我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小纸片、塑料袋、手铃、双响筒等乐器为乐曲为自己进行了伴奏,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了音乐的乐趣。

其次,我们还经常为主题音乐加入歌词进行创作演唱,学生也是兴趣颇高。如在安德森《打字机》一课中,辽宁省大连市的范琼燕老师将主题音乐创做成:“你辛苦了,(你也很辛苦呀)。你辛苦了(你也很辛苦呀),让我们加把油,努力干,把工作做完。”这种把打字机人化之后与打字员进行的对话,可谓是生动活泼,精彩至极,让人听后都不忘。可见,聆听与演唱是欣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策略。

策略三:给想象“拍照片”

美妙的音乐往往会给人带来美好的想象,会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且不同的人欣赏相同的音乐,也会看到不一样的画面,教师们往往在课堂上不停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当然这是不错的方法。因为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得到了审美体验,能得到教师肯定,同学赞扬,可以增进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想象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他们的语言很难做到将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画面描述的清清楚楚,跟别说栩栩如生了。但其实,小学生的另外一项技能是让老师们都刮目相看的,那就是他们的美术功底。许多学生都有专门学习美术的经历,与此同时有着浓厚的绘画的兴趣,他们完全有能力把想到的画面绘于纸上,这种方法能让抽象的音乐完全的形象化;让抽象的表达立刻变得更有说服力。

例如我在上台湾童谣《月亮月光光》这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一间间茅草屋,告诉学生这是一座小村庄,让学生安静下来,闭上眼睛聆听音乐,问:“你看到了小村庄里还有哪些优美的景色?”接下来学生能从歌词中、想象中说出很多景物,如:“月亮、田地、小树、池塘、青蛙、花草……”等等。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但简单的词语对于营造优美意境还是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又让学生听第二遍,请学生们分别在黑板上和纸上画出自己想到的 景物,为音乐配上一幅合适的插图。于是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完成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有了这样一个绘画的过程,在接下来的歌唱和理解音乐方面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式因为绘画这一策略帮助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策略四:让音乐“舞动起来”

小学音乐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些思想为我们指明了音乐课学习的最终目标。然而,在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中许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良好的教学秩序,选择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反复地唱谱,或是引导分析提问、这种做法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音乐课。

在2012年武汉市的一次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研讨会上,我听到了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课堂——《调皮的小闹钟》。教师在简要的引导之后,让学生聆听了乐曲的主题,问:“从乐曲中你听出哪些生活中的声音?”学生听完回答:“闹钟、铃声、….”随后,教师就动员学生们分别模仿小闹钟走动的样子,然后再一次聆听音乐,教师在台前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小闹钟跳起了“时钟舞”,简单生动而且带有一丝滑稽感的时钟舞引起了学生极大地学习兴趣,学生在第一遍音乐时居然就能完整地跟跳了。此时学生已经发出了愉快地笑声,放松地体验着随着音乐舞动时的愉悦。接下来教师还用自然的方式引出了其他主题,同时做了不同形式的律动,简单而生动的律动不仅方便学生模仿,而且还能直观的表现小闹钟调皮的形象,这样的设计充分的显示出了教师的高深的智慧和精湛的教艺,为课堂的精彩呈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在这类带有童话色彩乐曲如《玩具兵进行曲》、《三只小猪》等等,都能结合音乐中的音响来模仿玩具兵走机械步;三只小猪盖房子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来,这种动不光是身体上的,一旦孩子们进入角色,他们的无穷的想象力也会跟着动起来。因此,在活动中体验音乐无疑也是欣赏教学中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总结: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音乐教学是帮助学生领略艺术的艺术。在这样一项伟大的活动中,我们必须本着“用心倾听”、“积极表现”、“大胆体验”音乐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带领他们创造出更加精彩奇幻的音乐世界。我坚信,如果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能本着这样的原则,积极实践、努力付出,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那么我们的学生将会更加怡美!我们高喊多年的素质教育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将成为音乐家的摇篮!让我们为着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朱泽平

廖英文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怎样欣赏音乐》艾伦﹒科普兰著

丁少量译

叶琼芳校

(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音乐欣赏中的策略运用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策略运用

【摘要】音乐欣赏是教师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也是幼儿感官、想象、记忆等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们应该多实践、多反思,把一些好的策略运用到自己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来,让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让自己得到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欣赏策略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21-02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它是幼儿园实施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开阔幼儿音乐眼界,接触更多音乐作品,愉悦感官,丰富音乐经验,发展想象、记忆、思维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做好活动前期的生活经验准备,为欣赏音乐作品打好基础

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离不开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因此,丰富幼儿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欣赏活动之前,应了解幼儿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是否欠缺,如有不足要设法组织一些活动,如让他们观看图片,给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讲讲故事甚至外出参观等,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活动之前,给孩子们讲了故事《贪吃的小老鼠》,让他们知道贪吃又不爱运动会变成大胖子,以及胖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便,同时又给他们看了一些肥胖危害的图片。这样在活动中老师不用过多提示,孩子们就能表现出胖子的特征,而且很自然的想到要去减肥,还想出了减肥的很多方法,这对他们在B段自己创作运动图谱很有帮助,大大降低了创作难度。

二、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

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良好的情境与氛围,才能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才能自然而然地将幼儿带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活动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活动前布置了一个羊村的场景,孩子们刚进入活动室马上就被它吸引了,自然而然地将幼儿带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中想象和联想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便于幼儿理解音乐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是描述的某种场景,有的适合幼儿去理解,有的则不太适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音乐特点和幼儿特点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自编故事,帮助幼儿在音乐和故事情节、角色间建立一定联系,实现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故事要尽量做到,内容短小、角色与情节不宜过多,情节与音乐特点贴切,便于幼儿理解。有了故事后幼儿对音乐会有初步的印象,再欣赏音乐就很容易进入情境之中,这样既能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又能将幼儿带入音乐情节之中。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羊,它的名字叫懒羊羊。因为吃的太多,又不爱运动变的很胖很胖。它一步一步的走,走的很慢很慢,实在走不动了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它抬抬这只胳膊抬不动,又抬抬那只胳膊也抬不动,抬抬这条腿抬不动,又抬抬那条腿还是抬不动,它累的摊到在椅子上。它打了个嗝,又打了个嗝,“不行太胖了,我要减肥!”于是它活动活动身体,开始做运动。它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它又去爬山,它爬了一座又一座,一座又一座。在声形并貌的讲述之后幼儿很自然的带着问题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中的变化,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而且让幼儿渐渐的对音乐感兴趣,喜欢上音乐欣赏活动。

四、巧妙设计图谱,让幼儿直观的感受音乐

图谱是音乐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在音乐活动前,教师应先细致地分析及研究,通过对音乐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设计图谱,图谱中符号的数量、变化次数、行数要与音乐曲式结构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图谱的作用是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不应因图谱的繁杂,使幼儿在头脑中进行新的符号转换,使学习更加复杂,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尽量将图谱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形象化,使幼儿便于理解。另外图谱的运用可以使活动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挥幼儿自由探索的主体性,达到通过教师教,逐渐过渡到幼儿主动地学的目的,有效的帮助幼儿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事先反复听反复琢磨音乐的特点和结构,根据音乐编好故事后再琢磨什么样的乐句配什么样的图谱,尽量做到将图谱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形象化,使幼儿便于理解。活动中发现有了图谱幼儿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而且教师还能很好的退位,让幼儿自己看图谱去表现音乐。

五、运用肢体动作,让幼儿尝试去表现音乐

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是每个幼儿的特性。因此,待幼儿理解、领悟音乐之后,我们就应该根据音乐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旋律、内涵、曲式结构等,引导幼儿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懒羊羊减肥》,两次活动我都让孩子们动了起来,他们都很开心。不同的是,第一次活动时,我是单纯用游戏的形式,带着他们用动作去感受音乐,由于游戏的分量偏重,所以活动中孩子们只顾跟着我玩,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少了,更无法做到自己去表现了。第二次活动中,我编了个故事,让他们根据故事先感受音乐,然后出示图谱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音乐,最后再让他们看着图谱听音乐去表现,一步一步的增加难度。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再去创造、想象,进而感受、理解,最后尝试表现音乐。

总之,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一定要体现幼儿教育生动活泼的特性,教师应让孩子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形成良好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而且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应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让音乐欣赏活动能够真正生动活泼地开展,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在探索中不断的成长。

第三篇: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浅谈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情境创设策略

刘惠琴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情境创设是较常用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之一,情境教学能把幼儿难于认知和理解的概念趋于具体化,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变得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互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相互统一,变教师机械式的灌输为自己内心感悟,变传统填鸭式的说教为自身的愉快体验,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同样,在音乐教学中,为孩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及设置一定的情境,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音乐想像力。在音乐欣赏里有许多曲子是没有歌词的,要让幼儿在音乐的旋律中去感受它,听懂它,理解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就要求老师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更多的手段、方法来把曲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形象地表现出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发展其丰富情感之目的。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情境是引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使幼儿能置身其中的具体而生动的场景而愉快地学习呢?下面就谈一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孩子表现音乐作品

如:小班教学活动《小黄狗》,活动中教师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游戏化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扮演小黄狗,学狗叫,摇尾巴,伸舌头等动作,随着音乐的节拍模仿出不同的动作,老师扮演狗妈妈,带着一群小狗出门游玩。一遍又一遍,孩子乐此不疲。在游戏中,孩子很好地模仿出了小狗的各种动作,很好地表现出了音乐所描述的一群小狗嬉戏游玩的场景。

二、创设丰富的儿童语言情境,引导孩子理解音乐作品

善用儿童的语言进行教学,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的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需要从儿童的角度来对儿童进行教学,一切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

1、语言要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活泼、风趣、幽默、直观,能够让教学活动充满趣味。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在欣赏《小鼓响咚咚》的时候,教师采用形象的语言将“我的小鼓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这段歌词朗读出来,并模拟出鼓的声音和打鼓的动作时,孩子也会跟着模拟小鼓的鼓声进行说唱,从而使孩子更容易理解歌词的意义,以及更容易学习这首歌曲。而且活动氛围比较活跃,孩子的兴趣也一直很高。

2、语言富有童趣

教师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把孩子逐渐带入音乐教学的情境中。例如《龟兔赛跑》、《小黑猪》等富有童话故事性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童话角色,模拟童话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老师创设出的有故事情节场景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孩子身临其境,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加强语言的引导功能

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创造一种探究的情境。例如,在欣赏《大鹿》时,教师问学生:“小兔子在猎人的追赶下,拼命地逃跑,最后是谁救了小兔子?”学生就会进行思考,认真聆听歌词的内容,然后学生就会回答:“是大鹿救了小兔子。”教师运用提问探究的语气进行教学时,容易使得儿童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儿童就会有探究的欲望,就会去思考,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及提高求知的欲望。

4、根据儿童语言规律,引导儿童深化理解认识

儿童的年龄还比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儿童对其理解不够透彻,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儿童的语言或图画音乐以及其他方式来创造教学情境,从而使得儿童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随着情感体验的不断加深,儿童的活动认识就会从感性经验转变为理想认识,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5、语言中蕴含情感

儿童的世界单纯、简单,教师应该用亲切、平易近人的语气与之交流,多使用鼓励的语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在细节上也要做到位,例如多对学生微笑、对学生进行赞美以及经常鼓励学生等。教师应该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教师应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情感因素,将音乐和语言完美的结合起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有效创设情境,帮助孩子感受作品内涵

多媒体课件展示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有很多的应用,它以其鲜明生动、直观动感的声音画面刺激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关注。在视听的同时,幼儿很轻松就能弄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这就有利于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小班的欣赏活动《小兔躲猫猫》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先让幼儿戴上小兔子头饰,扮演兔宝宝,教师扮演兔妈妈,到布置好的“草地”上散步。然后使用多媒体导入游戏:在大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小象蒙上眼睛等待大家藏好,小猪躲在房子里面、小羊躲在房子外面、小狗躲在滑梯下面、小猫躲在箱子里面、小鸡躲在箱子外面。动感可爱的形象一下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在音乐意境和现实的场景中,孩子们兴趣高涨,争相恐后的帮助小象找出小动物,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用形体动作表现了音乐中音的停顿,也通过游戏体验了音乐的乐段,培养了幼儿空间流动的秩序感。

四、运用角色表演来创设情境,帮助孩子发挥想象

如欣赏《雪人之舞》这首音乐作品,要引导幼儿通过形象的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曲式结构。我给孩子们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让孩子扮演小老鼠,引导孩子听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出来找东西吃,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也很好地在游戏中表现了音乐的曲式结构,达到了目标。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在教育情境的创设上,方法多种多样,要联系幼儿生活实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教育目标适时适度,教育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要适时、适度、适用、适宜,这样才能创造出既适合幼儿,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第四篇:幼儿美术教学中范画运用的策略

幼儿美术教学中范画运用的策略

范画是绘画教学中使用的示范性的作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使用范画是支持绘画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很多老师都在避讳范画“示范”这个让人敏感的用词,更有甚者谈其色变,其实适当的示范是必要的,示范的价值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只要把握第度和方法,示范就是一个阶梯,孩子们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越爬越高。下面针对范画使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名画欣赏丰富幼儿的独特表现和审美体验

中外名画是欣赏性范画的主要来源,也是让幼儿感知具体绘画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名画中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不同媒介、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的情感表现,而且部分作品也明显地传达着某些绘画的技能和技巧。如我们欣赏过的姜永清的《百鸟图》,活动以音乐(百鸟朝凤)为切入点,听着音乐来感受鸟鸣的欢乐气氛。接着从姜永清有代表的百鸟图来导入观察鸟的动态。欣赏从局部到整体。首先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呢?那这些小鸟们在这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会说些什么话呢?小鸟们很开心,会做些什么动作呢?我们听着音乐来表现这群快乐的小鸟吧?这些小鸟有什么不同?(从大小、颜色、动态及不会飞等方面进行讲述。幼儿讲述后教师利用活动的鸟模型演示,让幼儿感知鸟的不同形态。)然后整体欣赏整个画面,感受画面的欢快气氛。最后,老师请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名字呢?全班合作来创作一幅你的《百鸟图》。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意味着家里要请客人来家里来做客。教师问:画上有些什么?幼儿第一眼观察到的物体粗略回答……(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老师:“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哪些地方是红色的?幼儿回答……(椅子、桌布、墙布);“画面上房间里用了很多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觉房子刚会烧着了、很暖和、烫、热闹、很幸福、像吃了辣椒一样、喜洋洋的……);“如果画中全用红色是否好看?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幼儿发现暖色调的房间,给人温暖,温馨,向往的感觉,而冷色调的房间给人很冷,心理很难受,很害怕。美术欣赏活动能使幼儿产生审美的心理。其实幼儿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经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的。只有学会欣赏名家名画和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就会使他们运用学过的色彩(色调冷暖等)、线条(曲线、直线、螺旋线等)、形状(三角形、方形、圆形等)、景物(树影、建筑等)等角度来对作品进行分析。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美术欣赏活动,并反复不断地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幼儿的审美心理才能发挥出来。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教师正在引导大家欣赏梵高的《星月夜》,老师说:“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幅画上面都有什么?”大家都争着回答:“星星、月亮、树、房屋……”老师问:“那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有幼儿说:“看着树好像往上长。”有的说:“好像它们都在动。”还有的说:“看起来好像很安静。”老师说:“我们再来看看星星和月亮周围他是怎么画的?”一幼儿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就这样绕绕的,一个圈一个圈的,像螺旋线。”另一幼儿说:“点点点的。”后来,老师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画家和作品,并让幼儿创作自己的作品。再如,修拉的《大碗岛夏天的周日午后》中的点描法,达利的《永恒的记忆》和蒙克的《呐喊》中的变形和夸张,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中的线条和色块,米罗绘画中的童趣幽默和线条笔触,康定斯基作品中的色彩与形体,中国山水画中的虚实、疏密、繁简,等等。这些欣赏性范画既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同时,也可以作为幼儿尝试不同表现技能技巧的先期经验准备。

二、运用即时性范画克服幼儿的某些造型或表现困难

本学期我们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拾穗子》时。这幅作品画的是“弯着腰的三个妇女在拾穗子”。老师请该幼儿讲述作品的内容,并问大家会不会画,很多幼儿说不会。教师就请一名幼儿弯腰拾穗子向大家而站,请大家观察感知,上身与腿的线条是什么形状?侧面脸部看到了什么?怎样表现弯曲的形态?然后教师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画出了一个弯腰的女孩影子。

即时性范画,又称当堂性范画,主要针对某些绘画难点或者需要当场试看效果的绘画方式所作的范画,能够给幼儿提供当下的技术支持或者亲眼所见的机会。在绘画教学中,由于认知、表现能力等方面原因,幼儿常会遇到造型表现困难,比如物体的遮挡关系、比例关系、手脚的造型、动作的表现等等。此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通道充分感知现有物体及其关系,以获取丰富的表象信息。

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各种不同时空状态下的表象能够使幼儿游刃有余地创作;另一方面,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即时性范画,因为将表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还需要表现力的支持,幼儿绘画的技能技巧、认知、情感、想像和创造都是通过表现力展现的,而范画则能够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水平。

三、利用想像性范画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想像力

大班《奇妙的手型》活动中,教师正和幼儿一起进行想像性范画的创作。老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大的手造型,请幼儿作为设计师对手进行设计,第一位幼儿认为手可以变成小兔,于是老师就画上了一只小兔,接着问大家:“这只小兔正在干什么呢?”有人建议小兔在树下,老师又用手添画了树,其他人又有了不同的建议……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这幅画既丰富又漂亮,而且具有故事性。最后,老师建议每个人设计一幅属于自己的手形想象画。

从影响幼儿绘画的心理因素来看,幼儿的绘画受到对物体的感知、情绪情感、表现力、运动系统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情感是动力因素。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有趣的手段和方法,在满足幼儿探究发现欲的同时,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感受参与的快乐、创造的乐趣,引导幼儿愉快地进行有意义的、有意识的创作。想像性范画通过教师和幼儿一起创作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兴趣和想像力。另外,对幼儿的大胆想像和创造,教师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和肯定,不断激发其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四、善用同伴间范画培养幼儿的分享能力和绘画技能

大班幼儿画了命题画《我喜欢的运动》。下午自由活动,教师把作品拿出来请大家欣赏,并要求幼儿说出“你认为这幅画好在哪里、在哪方面改进一下会更好”,这是他们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幼儿们已经学会采用欣赏和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我喜欢他使用的颜色,如果再画大一点会更好”、“我喜欢他画的那个个人在踢皮球,如果再给小朋友腿画弯曲和穿上漂亮的衣服会更好看”……

同伴间范画是幼儿同伴之间相互学习和比较的好形式,特别是当大家养成使用一种正向的、建设性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时候,同伴之间对于作品的评价也变得具体、多元。通过分享同伴间的范画,可以扩展幼儿自身的经验,同时建构出新的经验,而且更可能促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长期坚持能够培养幼儿的分享能力以及个体的绘画技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同伴间范画既可出现在绘画活动的评价环节,也可在绘画前出示。

五、出示多幅范画为幼儿提供多种绘画语汇和组合空间

大班线描画《树》是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装饰造型,在充分调动幼儿感受点、直线、螺旋线、锯齿线、城墙线、不规则曲线以及不同粗细长短线条的基础上,教师在幼儿绘画前出示了多幅不同线条、不同组合的范画。结果,幼儿在绘画中的表现各异,而且组合多样,比先前的表现丰富了很多,而且没有和范画一模一样的作品。

在幼儿绘画经验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教师有时候需要“举三反一”,甚至“举十反一”,以让幼儿积累绘画语汇和表现经验。出示的多幅范画间可以对比鲜明也可以相似,这种做法有两点好处:

第一,避免幼儿机械模仿范画甚至依赖范画。实践中发现,因为范画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幼儿绘画表现的程式化和僵化。绘画作品变得缺乏想像、童趣,幼儿的表现力和想像力萎缩,有些绘画中不再主动地思考、积极地表达,而是依赖于范画和老师,这无疑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宗旨,也引发了大家对范画的抵触情绪。

第二,在幼儿经验不丰富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经验,让幼儿体验不同组合的可能性,丰富艺术表达的语汇。绘画语汇是绘画过程的重要支架,也是幼儿创新的基础,对艺术教育大家越来越达成一种共识:模仿和创造是相互支持的,两者都不能脱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实中,有些实践工作者认为创造就是自由随意地发挥,从小班到大班一味地鼓励幼儿创造,鼓励幼儿自己画,造成幼儿的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下滑,某些大班幼儿还停留在较低级的水平,连线条、造型、构图等一些基本的技能都没有掌握,最后影响到自己的创作和思想的表达。

绘画作为幼儿内心和精神的一种表达,是具有生命和情感的,它传达着幼儿眼中的世界。幼儿的作品不是教师范画的翻版,不能让幼儿简单地模仿,让范画变成了限制幼儿想像和创造的桎梏。面对幼儿的作品,我们需要:倾听幼儿的声音,包括倾听创作者和其他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想法和认识;为幼儿提供多种可能性的解释,让幼儿形成多元价值判断;鼓励幼儿的想像和创造,并建议幼儿进行不同的尝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主体性。

总之,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使用范画,并要时刻注意范画使用的导向,范画是幼儿创作的支持,而不是限制幼儿的框框,更不能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适时、适地、适宜地使用范画,支持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的作品。

第五篇: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专题小结——《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

沈丽芳

音乐欣赏,是一种有意识地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理解是音乐欣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但是,孩子对音乐理解能力十分有限,虽然他们能对生动形象、节奏鲜明的乐曲有所反应,但绝对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去引导孩子感知音乐的内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时去分析、理解和表现。适宜的策略运用能使孩子徜徉于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中,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开启孩子的智力,特别是为孩子终生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而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过程。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幼儿的情绪,启迪幼儿的智慧,发展幼儿的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热情。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教学实践中,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把握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困惑一: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偏重认知。内容的选择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在策略的组织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

困惑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往往被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的现象,幼儿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的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困惑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误: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活动本身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困惑四:目标的确定、音乐作品的选择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处在失控的状态,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会出现哪些问题?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怎样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与支持,幼儿才能获得有益的经验?如何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达与表现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达到丰富审美、陶冶情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的目标,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教师对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整合,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两个前提条件 条件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

作为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是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条件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教师要注重创设心理学习环境,它都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所提供给幼儿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品质。

三、幼儿音乐欣赏欣赏作品选择的两个切入点

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来源于她们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基础。切入点一: 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水平,有较好的音质。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学习生活的等等,可以是歌曲或是乐曲,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它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的经验。

切入点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循循渐进的原则。例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等。有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啤酒桶波尔卡》诙谐、有趣,中国二胡独奏《赛马》奔放、形象适合幼儿来欣赏、感知。中华民族乐曲《金蛇狂舞》、外国名曲《胡桃夹子》等欢快活泼、诙谐有趣,富有丰富的内涵,让幼儿对乐曲结构、乐曲风格、音乐的表现力等有更深刻的了解,增加幼儿的音乐经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三个关键点

《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这样确立的:“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说,幼儿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地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是用适宜的方法策略,让幼儿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已经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点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对音乐的兴趣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力求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符合音乐欣赏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点上的“生活现象”,采撷环境、生活中声音,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到声音的有趣、感受到声音内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

实例:中班《小鸡出壳》教师会让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敲击出自己发现的节奏、会引导幼儿用图谱形式再现不同的节奏„„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发现、倾听这些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各种不同特质,如,高、低、强、弱„在重复、回忆、模仿中寻找适合的语言去形容、描述这些声音,如,优美、欢快、活泼„„提高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倾听声音”是欣赏音乐的准备,只有成功的欣赏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才是倾听声音的归宿与目标。因此,必须把倾听声音与欣赏音乐紧密而有效的结合起来。

关键点二: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创造力,表现对音乐的认识、音乐的意境

心理学家指出:个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开放感知通道越多,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对缺乏音乐体验实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依靠各种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理解音乐。实例:大班幼儿音乐欣赏活动《苹果与蛀虫》

音乐作品选自《挪威舞曲》,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苹果被蛀虫烂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苹果历险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实例: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在音乐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音乐氛围,就是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布置的很是漂亮的场地,有音乐、有各种形象、各种形态的布绒玩具、大小不一的玩具盒的环境之中,这种氛围能够让孩子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好象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玩具,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跳舞、行进、„„与其他的伙伴一起游戏。教师以景引入,以情带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幼儿想象、创作的兴趣,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质量。

我们教师会结合音乐作品的目标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的渲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达到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的目的。

关键点三:欣赏音乐、积累非音乐知识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对音乐的把握

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是运用已有的经验体验音乐的过程。因而注意积累幼儿的非音乐的知识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基础,那么幼儿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围绕所需进行的音乐欣赏内容,来丰富幼儿的非音乐活动经验。

一是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在欣赏歌曲《蔬菜汤》之前,熟悉《买菜》的情景。在欣赏《蔬菜汤》歌曲之前可以通过图片PPT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三个种类的蔬菜图片。幼儿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小结各种蔬菜的特点。

二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教给幼儿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的形容词,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这样幼儿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给作评语言的一个铺垫。

五、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

1、幼儿倾听声音和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认识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使音乐欣赏活动具有了实际意义,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

2、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中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殿堂,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而把握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探索有效地组织策略,才能真正实现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们提高了对音乐的敏感意识和音乐与生活环境相融合的意识,提升了挖掘幼儿生活中、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在专题研究中教师不仅对幼儿思维发展和幼儿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重新审视自己并积极建构自己的音乐素养,逐渐培养其自己的音乐修养。

4、通过专题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把握住幼儿音乐欣赏学习的特点和发展线索,不断挑战幼儿音乐欣赏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利用,使欣赏教学的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学方法、手段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并在观察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不断地梳理、提升和挑战幼儿的音乐经验,开展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下载(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范新明)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几点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精选五篇]

    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达县碗厂小学邓寿平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于建设社会主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涵养,构......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 东至县永丰初级中学 英俊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

    音乐欣赏教学中视唱练耳基础训练的实践策略[五篇]

    音乐欣赏教学中视唱练耳基础训练的实践策略 内容摘要: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科的基础科目,对音乐特长生极其重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会用音乐的基本要素欣赏音乐,培养音乐审美结......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拓展教学法的基本策略(缩)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拓展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闵行区莘庄镇小学金春梅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

    “革命寿星”范明枢

    “革命寿星”范明枢 范明枢,原名范炳辰,山东省泰安城元宝街人,1866年1月生。清末秀才、增生,曾在日本留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先后任山东省教育厅干事、教司,省立第六中学(菏......

    音乐欣赏中的聆听

    音乐欣赏中的聆听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而人的感受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

    新媒体中的营销策略(精选合集)

    新媒体中的营销策略 ——以十一度青春之《老男孩》为例 《11度青春系列电影》是由中国电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出品,雪佛兰科鲁兹全程支持以及11位年轻新锐的导演执导的系列新......

    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内容提要】 音乐是把复杂、高深的社会理性凝聚于其中,呈现出的是明显、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它在提高审美感受力的同时就给人以教育。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