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艺术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体会
初中艺术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体会
邹胜财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格的成长、情操的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贯彻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育部编写了一本包含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门类教材——《艺术》,它的特点就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或美术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这同时给音乐、美术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我将结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个课题,具体谈谈自己在艺术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相结合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策,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曲作者是由上海市人陈钢和祖籍浙江的何占豪两位作曲家共同创作完成的。全曲共28分钟,采用奏鸣曲式写成。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本课我仅择取呈示部进行欣赏。(因为我认为,要在一个课时里面欣赏整部作品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就算勉强完成,也只能停留在走马灯似的层面上,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这部分内容包括引子、相爱主题、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和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四个不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无论是在乐曲的配器上还是在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音乐所描绘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
我为什么没有完整欣赏这部音乐作品而是仅择其呈示部进行欣赏呢?一是因为作品较长,很难在一个课时里面完成;更主要的是出于对这部音乐作品的尊重。我们大家都知道,《梁祝》它最初可以说仅仅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被喻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后来出现了很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梁祝》,比如说诗词、小说、传记等,在到后来又涌现出电影、电视、戏曲、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梁祝》,使得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广为流传。特别是1959年由陈钢和何占豪共同创作完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部协奏曲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得到了国际的公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曾经用它作为向太空人发射的语言信号之一,可见,《梁祝》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走向了世界舞台。对于这样一部中西音乐相结合的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作为教师有责任继承下来,并把它传承给下一代。
艺术课程中的音乐欣赏和一般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欣赏就其本质而言都是音乐鉴赏,我认为都应该把握一下几点:
一、“听”是基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新《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去,并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基础。在这一点上,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既提问法式的“听”和对比法式的“听”。提问法听,也就是在听之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欣赏《梁祝》引子部分的时候,我提的问题是:引子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曲作者是谁?欣赏相爱主题的时候,我提的问题是:乐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虽然有的问题很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我的提问也是贯穿始终。通过提问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审美功能的直觉力和知觉力,容易获得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解。对比法听是听的深入,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学生来说,惟有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对比什么呢?对比音乐中的旋律、节拍、节奏、速度、音色、情绪、风格等。有在同一作品中进行的对比,如欣赏“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和“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两段音乐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对比这两段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有什么不一样?“同窗三载、共读共玩”这段音乐是轻快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而“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段音乐却是缓慢的节奏、断断续续的音调,生动地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更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学生通过这样一对比,不仅对两段音乐有了更好的理解,更对其中包含的音乐要素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不同作品中进行的对比,比如同
样是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种场景,小提琴协奏曲和越剧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各自的表现手法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知道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开阔了视野,进而引发学生对《梁祝》有进一步探究的心理需求。
二、“视”是手段。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过去在音乐欣赏课中,主要靠录音机、CD唱片等让学生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教学方法较单调,现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更显形象和直观,它将学生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梁祝》的引子部分: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如果只是单纯地听音乐或教师的述说,那么这段音乐的欣赏就显得不生动,先不说学生是否能听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就是乐曲里面很明显的两件独奏乐器(长笛和双簧管)学生也未必能全部听出来。但是通过观看交响乐队的现场演奏,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学生也能直接看到乐器的演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体验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不断延伸,从而达到感悟音乐的目的。
三、“唱”是关键
音乐欣赏是以听为基础的,但唱主题是欣赏作品的支撑点。因为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唱好音乐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准确辨认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比如《梁祝》相爱主题,这个主题可以说是整部音乐作品的核心和灵魂,熟悉主题旋律对理解整部音乐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唱时,首先对主题音乐的节奏、特点、情绪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学唱。要求学生边唱、边记,并对音乐进行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在学生继续欣赏作品的时候,不光对主题的出现和
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段也不感到困难。不仅为进一步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欣赏时能进一步的入情、入境地去体验作品,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艺术课程中的音乐欣赏和一般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欣赏虽然没有本质区别,但也应区别对待,必须把他融入到戏剧、舞蹈、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当中去欣赏和体验。在这里,我主要想针对音乐和美术这两种姐妹艺术怎么样融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音美互通
音乐和美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都是借助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通过优美的旋律,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一个人能从好的音乐作品中听到“曲外之音”,从好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也就是说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可以学习的更多,从而让教育者更全面、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比如欣赏《梁祝》引子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聆听到的音乐画面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变成静止的图画,尽管每个同学画的不一样,但并不影响音乐本身,因为音乐本来就具有非语言性和非确定性特征。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跳动的图画,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
2、音美互融
特定的教学情境是音美交融的首要前提。比如音乐作品《梁祝》,描写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段生死爱恋,最后两人双双变成蝴蝶。我在多媒体课件上设计了多种蝴蝶造型,有静止的蝴蝶画面,也有翩翩起舞的彩蝶,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光灿烂的大自然中,不仅营造了一种教学氛围,也暗示了音乐情景,学生不知不觉心中就有了一幅“画”,容易产生产生愉快的心境,继而萌发强烈的欣赏欲望,所以就会用心去倾听,这样,音乐和画面其实在欣赏之前就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音乐和画面一旦融合在一起,就会表现出神奇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正如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提到,艺术让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及言词来表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艺术作为全新的学科,它对现有音乐和美术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一个更有意义的教学领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理解和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程,驾驭新课程。
第二篇:音乐欣赏体会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
我很幸运能选上音乐欣赏这门选修课,因为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音乐,在没上这节课之前我对音乐的理解全部都停留在流行音乐上,在第一节音乐欣赏上老师说她不知道周杰伦和王力宏,当时我觉得老师是多么的无知,直到跟随老师深入的去了解音乐后,我才发现无知的那个人原来是自己。因为现实社会中除了流行音乐外,还有种音乐叫民族音乐,它是如此的经典、蕴含深意。
音乐课的夏老师很好,给我们讲了很多知识,让我们了解了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很多平常不常听到的乐器的声音。那些音乐很美妙,听的很有感觉,很快就上到了最后的几节课,真是感觉好快,不过很值得,音乐欣赏让我学到了很多。
上了音乐欣赏选修课后,我对音乐以及音乐的发展史有了新的认识。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人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在此,我主要对音乐会《春潮颂》的歌曲作简单的赏析。20年的历史、20年的辉煌,融入20年的歌声。《春潮颂》大型音乐会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序曲》中拉开帷幕。音乐会以《希望的田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三大乐章作为框架,精选了三十余首20年来广为流传的代表曲目,以抒发在改革开放这举世瞩目的伟大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怀。
序曲《祝酒歌》欢快的旋律首先把人们带入到粉碎四人帮那划时代的回响中去。
第一乐章《希望的田野》包括了《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播种祖国》、《金梭和银梭》、《假如你要认识我》、《我爱你,中国》、《爱满天涯》、《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
提起《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歌,这是一首从南京传向神州大地的歌,这是一首在改革开放之初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唱的歌。这首歌曲的特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坚定有力。4/4的节拍,庄重稳实,主音do和属音so是音阶中最坚实的音,它们多次出现,成为全曲的有力支柱。这构成了“不屈的山河”“巍然屹立”的形象。二是波澜壮阔。曲调有时作音阶式的起伏,有时又作四度、六度、八度的大跳,颇有“长江奔腾”之势。这两个特点,辩证地结合在一起,刚柔并济、相辅相成。《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歌词把希望和未来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变化、新面貌,又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假如你要认识我》这首为青年突击队员员写的歌,热情活泼,反映了青年人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二十世纪80年代可谓家喻户晓,激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奋发向上。
第二乐章《春天的故事》包括了器乐曲《春天的故事》;四重唱《共和国之恋》、《长大了我就成了你》以及二重唱《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歌曲。
其中《春天的故事》已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人的音乐代表曲目,虽然只是一首歌曲,却有着史诗般的气势;它讲述的是大题材、大人物,同时它又如百姓家常话,真切细腻,令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伟人重现眼前……《共和国之恋》是用科学家炽热情感谱就的音乐,全曲在朴实的旋律中透露出艺术气质的典雅,乐段之间,模仿跃进,回环往复,似内心涌动的情感,逐层铺展,情深致远。这是一支赞颂科学家的歌,是一支赞颂祖国的歌,是一支雅俗共赏的歌。歌曲旋律优美、情深意长、朴实通俗,蕴涵着对祖**亲深沉的情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这首歌也传遍神州大地,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并列成为对教师的献礼。
第三乐章《走进新时代》包括了《公仆赞》、《小白杨》、《咱当兵的人》、《爱我中华》、《风雨同舟》、《走进新时代》等歌曲。
其中《公仆赞》讲述的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默默奉献,平凡而又伟大,为西藏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小白杨》歌颂的是具有白杨精神的人们,是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爱我中华》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该歌曲歌词深刻,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受全球华人所喜爱。《走进新时代》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优美,歌词质朴简洁,朗朗上口,亲切感人;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
以上便是我对大型音乐会《春潮颂》部分歌曲的简单赏析。总之我认为音乐是能够感染人,更能够影响几代人的一种神奇的东西。它以其独特的功能来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用音乐塑造美、创造美的世界。
我一直热爱着我的音乐,我喜欢音乐,我更会去用心聆听音乐那神韵的美!谢谢你,我的音乐欣赏课,是你让我懂得更多,更多。
第三篇: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定稿)
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县机关幼儿园 戴磊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对提高幼儿的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幼儿的爱好、情操、审美等产生有益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记忆力、接受能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善于用各种方
法引导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巩固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爱好,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我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并谈几点体会。
一、为幼儿营造一个音乐的氛围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幼儿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只有把音乐融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之中,幼儿才能轻松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对音乐产生兴趣。
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中,根据幼儿活动安排播放一些优美乐曲。如在晨间入园时,播放优美或节奏明快的童谣,合唱曲等,以尽快消除幼儿对家的依恋,自发地产生饱满的情绪。晨间活动先放一些进行曲,孩子们一般都比较熟悉,会学着解放军、运动员的样子挺起胸,摆放双臂,挺有精神地走步,再放一些抒情的乐曲,欢乐的乐曲,启发幼儿做动作。一般来说,孩子们做的动作只要同乐曲有一点联系,教师就应该表扬、鼓励,并引导他们再设想别的动作,在幼儿午睡时播放柔和、安静的摇蓝曲、催眠曲,音量渐弱,将幼儿带入甜美的梦乡。幼儿在室内安静的游戏时,可播放舒缓、流畅的萨克斯曲或钢琴曲等……。同时,在教室内布置一个音乐活动区,放置一些头饰、道具、磁带及一些打击乐器等,幼儿好模仿爱动,他们在活动区通过敲敲、打打、模仿,做一些音乐游戏,通过自身参与感受音乐。让音乐声刺激幼儿听觉,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幼儿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感受了音乐的魅力而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为欣赏乐曲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多种形式,参与教学活动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为了弥补音乐形象的不具体。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中,辅助地运用图片、舞蹈、录像、诗歌等,采用听觉、视觉、动觉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丰富幼儿的想象。如在欣赏《进行曲》时,让幼儿随音乐边听、边动。通过动作的体验,感知音乐的力度,节奏等。在欣赏《采茶扑蝶》,由于幼儿学过舞蹈“采茶舞”,有这方面的知识,因而就不用图片、而采用色彩鲜艳的道具(一块围袋、一只篮子、一把扇子)。教师就运用道具跳一段《采茶扑蝶》的舞蹈,当时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听着音乐,看着舞蹈,有的孩子咧着小嘴在笑,有的孩子感叹地说:“啊,多美呀!”。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各种形式,一步一步让幼儿层层加深理解乐曲。同时创设一种与作品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这种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幼儿以情绪感染的情绪体验,其中包含教师的体态、语言、服饰等。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时,师幼之间才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上的共鸣。如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时,我请豫剧演员到场,向幼儿介绍豫剧的服饰鞋子及唱腔、动作等特点,并当场穿上豫剧服装为幼儿进行表演,给孩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参与表演。从而更好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三、合理选材,对比欣赏
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选择欣赏作品、编排欣赏课程内容要依据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考虑到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如在刚开始欣赏阶段,可选择一些简短的乐曲,结构清晰、鲜明突出、趣味性强、可参与性强的教材给幼儿。如:“小白兔和大黑熊”,它包含着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小白兔的音调活泼可爱,伴奏也是模仿小白兔子跳跃的节奏○×|×|○××|大黑熊低沉、浑厚优美的旋律,孩子一下就能抓住音乐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很感兴趣,在幼儿有了一定音乐基础,就可以进一步让幼儿欣赏有主题的乐曲,及一些可接受的器乐曲。如《森吉德玛》、《赛马》、《狮王进行曲》,这些乐曲都是幼儿能够参与操作,喜欢参与操作的乐曲。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在风格、情绪其表现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可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和欣赏水平,合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反映音乐不同特征的音乐作品,将它们集中起来,进行对比欣赏。如,将摇篮曲和进行曲进行对比欣赏,让幼儿分辨它们的不同特征,从中感受到:摇篮曲轻柔、安静、优美,进行曲节奏性强,雄壮有力,想像队伍操练的情景。了解了这些,就为区别其它类型的乐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欣赏歌曲《小白菜》,就把它和《和向党来唱声歌》进行对比欣赏。启发幼儿听两种歌曲的不同心情和感受。从而巩固对某一作品的记忆,提高辨别能力,按这种心情自己创作一幅图画,并注意选择所用的颜色。如当他们听到《小白菜》的乐曲时,孩子们谁也没有了笑容,有的说:“老师,我看到了可怕怜的小女孩”,有的说
:“老师,我很难过、想哭”。这就说明孩子们融入到音乐中去了,感受到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教师的引导,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
在欣赏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幼儿视听、动、多种感觉器官的积极参与。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短小的故事或生动的情景描述来诱发幼儿的积极想象。如在欣赏《勇敢的小白兔》这一活动中,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先不告诉幼儿乐曲的名称。采取了让幼儿来听音乐编故事。先让幼儿听乐曲的第一段。谈谈感觉,小朋友都能感觉是欢快的跳跃。可以用心表现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如小兔子、小猴、小松鼠等)。那就用这欢快音乐表现小白兔的形象,再播放第二段乐曲,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都能说出乐曲给人感觉很低、很慢,听了很害怕。好像一些凶恶的动物要出来(如大狮子、大老虎、凶恶的老狼等)。那么可以用第二段音乐表现大灰狼的形象。再把一二段连起来播放,请幼儿根据乐曲所表现音乐形象来编一段小故事。小朋友们自然而然编出了故事(有一群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游戏采蘑菇时,突然从森林里窜出一只凶恶的大灰狼)。教师启发性提问,那么后来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时,小朋友的积极性非常高,编出的答案也非常多,有的说:“大灰狼把小兔子吃掉了”;有的说:“小兔子吓得都跑回了家”;有的说:“猎人出现了,会帮助小白兔了”等等。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朋友听第三段乐曲,乐曲会告诉我们答案。通过听乐曲,知道了小兔子们并没有被大灰狼吓倒而是团结起来,勇敢地战胜了大灰狼。听完第三段乐曲,小朋友都高兴地鼓起掌来,从他们的表情、神态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已把自己想到的与音乐的表现结合起来了。根据乐曲内容请幼儿给乐曲取名,并布置一定的情景,请幼儿带上小动物头饰,再欣赏时,他们边听边做动作,仿佛真正进入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中去了。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而且孩子能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地想象着各种形象,表达音乐的内容、语言表达力也同时得到提高。孩子们在欣赏音乐中思维积极,他们常说:“老师,再放乐曲,让我们来编故事好吗?”,有的孩子在语言课中发言,次数不多,可在欣赏音乐时,发言积极。所以,我们经常播放适当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表现并启发他们编故事,培养幼儿想象力、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当教师制订好欣赏乐曲的要求后,还要考虑幼儿的知识准备;只有幼儿熟悉、了解的内容,才能通过音乐唤起他们的联想。如在欣赏聂耳的《卖报歌》活动中。我就把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事迹(主要音乐方面)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作品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并指导幼儿有目的反复仔细听,这样一来,幼儿就很快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了。
幼儿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完全能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及内容,能够很自觉地进入角色,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逐步提高欣赏水平。一首好的音乐或歌曲,听一次二次是不够的,应让幼儿多欣赏,在反复欣赏过程中加深印象,每次欣赏都要向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启发他们在欣赏过程中不断地感受音乐。这样幼儿的欣赏水平才能有提高。
五、与各学科活动相互渗透
欣赏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它与各学科相互渗透,如欣赏《森吉德玛》之前学习过诗歌《美丽的草原》。在活动中可引导幼儿为诗歌配音乐并朗诵,感受在活动中引导诗歌与音乐的协调,还可以根据两段音乐的不同情绪创编舞蹈,本活动还可以渗透到美术活动中,绘画《美丽的草原》,指导幼儿在构图、用色方面尽力表现音乐的情绪。在《认识各民族》活动中,在介绍蒙古族时,播放“赛马”这首乐曲,并配上一幅大草原的背景及蒙古包。幼儿看着图,随着乐曲中的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的展开。幼儿仿佛置身到宽广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强烈地感受到乐曲描绘的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和欢乐气氛,从而更能很好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在认识苗族时,就播放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同时,教师配以恰当的讲解,乐曲族律优美、悠扬,展现了一幅苗寨清晨的秀美图画,幼儿也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在认识傣族时播放《月光下的风尾竹》乐曲,教师并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幼儿在动听的乐曲声中,模仿出孔雀优美的姿势。幼儿无拘无束、活泼欢快、想象丰富,于不知不觉之中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力。现在只要播放一些少数民族乐曲时,孩子们很快就能随音乐舞动起来,并知道是哪个民族的乐曲。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感到作不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多参阅有关书籍,掌握较为广泛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尝试,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音乐欣赏体会(最终版)
音乐欣赏体会
这个学期选修了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感觉自己的收获挺大的。认真听了几节课,对基本的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民族音乐,西方音乐都有了一些了解,特别是了解了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比如: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西方音乐形式。这里,我想详细讲一下我对西方音乐交响曲的一丝丝体会。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时定型。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
古典时期乐队编制:
木管组短笛1支长笛1支双簧管1支大管1支单簧管
铜管组2支圆号2支小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
弦乐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提到交响曲,就不得不替贝多芬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其中《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等作品,在西方音乐史,以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拖出了人性本质里的善良,对爱与被爱的向往,对社会的理解,对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感觉。
第五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会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会
深圳石岩公学余洋
摘要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内容和本质,词汇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表达思想的语句。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讲,词汇也是最大障碍.词汇给语言学习带来的困难促使人们寻求词汇学习的规律性.因此,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忽略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积累。一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轻松有效的掌握所学词汇;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教给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其词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立足课堂 培养兴趣 教学形式多样化 培养良好记忆习惯掌握词汇记忆的策略
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提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的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内容和本质,词汇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表达思想的语句。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语言水平的尺度之一。因此,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人们常常把语言与词汇比作大厦与砖头,这足以说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来讲,词汇也是最大障碍.词汇给语言学习带来的困难促使人们寻求词汇学习的规律性.因此,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忽略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积累。一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轻松有效的掌握所学词汇;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教给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其词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立足课堂 培养兴趣 教学形式多样化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支配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就会时时关注英语;兴趣能调节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即使多么辛苦都会乐意。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深圳版新教材及Go for it教材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发挥的空间。在紧张的阅读课教学之后提供了简单的词汇教学,那么为了学生就设计一些轻松、有趣的活动课,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我们在词汇教学实际中可采用如下几种教学形式:
1. 直观法
①利用实物介绍词汇。例如:在教授桌子一词时,告诉学生Look, this is a desk.(用手指着桌子)
②利用图片介绍词汇。例如:在Go for it 7B Unit 8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不同种类的面条的词汇,我利用图片展示了beef and potato noodles, egg and tomato noodles, mutton and cabbage noodles等不同佐料的面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利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例如:在在Go for it 7B Unit 6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关于回答“How’s it going ?”的几种表示心情的词汇。可利用做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向学生暗示不同的心情,让学生了解了 “great, pretty good, not bad, terrible”等词
12. 举例法
例如:教helpful时,可举例: Xiao Ming is a good student.He always helps other people in trouble.He says he likes to help others.We all like him.He is helpful.通过一个例子,使学生既练习组句,又准确领会了单词helpful的意思及其用法。
3. 诱导法
例如:教师指着眼睑问:What about this? Look-I can open and close them.They are …eye…?学生答“眼睑”。教师接着板书“eyelids”。诱导法的优点在于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单词上,对单词产生极大的兴趣。
4. 定义法
例:breakfast——the first meal of a day.A noun is the name of a person, place or thing.5.结合句型和语言交际的情景教词汇
结合句型和语言交际在生动的情景中教学词汇,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记单词容易遗忘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加深理解和有效记忆。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必须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才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情景指的是生活模拟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曾做过如下这些教学活动来探索词汇的教学。
例如,在设计Go for it 7A Unit 1 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学习ID card及西方国家人名的有关词汇,我在课前先设计了一张自己的ID card。在课堂上,首先向学生出示了自己的ID card,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了full name, first name, family name, surname 等词汇以及在西方国家人名的排序习惯。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制作自己的ID card,并对班级同学的姓名进行了采访。接着要求学生对采访结果进行课堂汇报,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活动中掌握了有关的词汇。
在Go for it 7B Unit 2的教学设计中,创设了生活模拟情景进行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就是掌握关于表示方位的介词。我和学生预先把教室简单布置成一个城市,有道路和一些基本建筑、设施,先向学生询问 “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等有关问题,让学生学习表示方位的介词,然后让学生听指令完成找地方的游戏,学生能否找到正确的地方就是活动的目的。
另外,我分析课本,根据课本提供的配图采用短文填空或选词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在图片的暗示下,同时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单词,效果很好。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好的词汇学习方法。本人曾做过这样的设计:
例如,在 深圳版Book II Unit 6 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关于台风袭击来临时的防风措施的词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配图的短文填空。让学生通过图画的提示来完成短文。
Typhoon Ting Ting is very ____.____ year, Typhoon Du Juan was big, ____.Trees _____ and windows _____.Please ______ to these typhoon _______.Go inside.It’s ______.Do not go _____.It’s dangerous.Put _____ and _____ inside.Do not ______ them outside.______ windows and doors.Do not ______ near windows.______ windows and doors.Do not ______ near the windows Use _______ phone.Do not use ______ phone.We ______ put the plants inside.6.通过玩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游戏引入课堂,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词汇教学的效果。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玩的天性,以游戏的方式改变呆板、沉闷、枯燥的词汇记忆和巩固方式,使词汇学习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注重词汇巩固的实用性,也就能调动他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提高词汇的巩固效率。本人曾尝试以下游戏来巩
(1)单词接龙游戏。
用前一单词的尾字母作为后一单词的首字母拼写单词。
(2)单词开花游戏。
以某一单词为中心,写出与该单词有关的所有的表达,以表达最多的组取胜。
(3)猜单词游戏。
让某一学生描述,另一学生在描述中猜该单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猜测出单词最多的小组获胜。
二、与遗忘作斗争 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遗忘是学习的天敌,尤其是英语学习的天敌。遗忘指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恢复提取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与回忆。大家都知道英语是一种与我们母语截然不同的语言。汉语是以语素为主的方块文字,而英语则是以词为主的拼音文字。英汉的学习,记忆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有时汉语会对英语的学习起负迁移作用,从而加深了学习英语的难度。再者,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靠在校课堂的时间,其余时间大部分被母语环境所包围,对所学内容无法适时应用也是造成遗忘的另一个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遗忘是必然的。因此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遗忘,来阻止永久性遗忘的发生。
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记一定量的单词,同桌之间互相督促检查;要求学生每天课后背一篇刚学过的课文或对话;要求学生回家后看一篇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每周进行总结性地复习并默写一周所学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很大程度巩固加深了所学知识,而且使记忆更深刻。另外,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但并不等于后面就不会遗忘。因此,还要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地选择巩固的时间。适时、有序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再现,并配以适当的测试来检查学生的遗忘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更好地防止遗忘。
三、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策略, 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学习,而是教学生学”。学习外语要想记忆大量的单词,一是努力与勤奋,二是讲究记忆的方法与技巧。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策略,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主要的策略有:
1、字母记忆法:
(1)字母增减记忆法。在记忆一个单词时,对组成该词的字母进行分析,或前、或后、或减、或更换一两个字母,使其构成另一个词或多个词。
(2)字母组合记忆法。先写一个单词,利用该词提供的字母,将那些所含字母组合相同、有时读音完全一样的单词串联,重新组合成尽可能多的另外的单词。如bag—bad,boat—coat。
2、读音记忆法:
(1)重读元音记忆法。以20个重读元音为龙头,将所学单词分类。开始时学生将所学单词分别按重读元音写在卡片上,然后与教学进度同步,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学一个单词就填入卡片中进行记忆。
(2)相似音记忆法:如ship—sheep,seat—sit。
(3)相同音记忆法:如our—hour,where—wear。
3、构词法记忆法:
(1)转化,词形不变,词性和词义变化,如:watch(n.)手表;watch(v.)观看。
(2)派生,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如:care careful carefully。
(3)合成,由两个词合成一个词,如foot ball—football。
(4)分解,将合成词分解开来记,如:schoolbag—school bag。
4、不规则动词归类记忆法:
将不规则动词分为8类。
(1)A、A、A动词原形,过去时,过去分词全相同(共7个),如:hit hit hit等。
(2)A、B、A动词原形和过去分词相同(共3个),如:come came come等。
(3)A、B、B过去时和过去分词相同(共37个):find found found等。
(4)i—a—u型(共5个),如:begin began begun等。
(5)w—w—wn型(共7个),如:grow grew grown等。
(6)en型,(共16个)过去分词都是以-en结尾,如:rise rose risen等。
(7)特殊型(共5个),如:am/is was been等。
(8)情态动词(共5个),无过去分词,如:may might等。
5、比较记忆法:
将英语单词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近义词比较,如:tall high
(2)相似词比较,如:horse house
(3)同义词比较,如:like love
(4)反义词与对称词比较,如:upstairs downstairs
(5)单词释义比较,如:cool—between warm and cold凉爽的。
(6)兼类词比较:形兼副、动兼名,如:fast(adj.);fast(adv.);milk(v.);milk(n.)经常采用比较记忆法可助于发展思维能力;联想旧词能力,使可记忆的单词更加牢固、扎实。
6、联想形象记忆法。
(1)形象联想,将所要记忆的单词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画面。常言道联想是钓钩,在茫茫的艺海中它能准确的钩住所记忆的事物。联想越丰富,越多采,记忆的艺术就越高超。
(2)编织立体联想网络记忆法,根据单词和单词形、音、义之间的各种联系,重新排列组合,编成记忆网络。网络分为上下词形相似,左右音义相关,如:
walk—run—race…
chalk—gun—face…
talk—sun—place…
记忆方法为异词比较和相关联想。这类方法达到了“记住一个词、联出一大串,记住一大串、联出一大片、片片再相联,单词全记完”的目的。
(3)集中记忆法,利用一段时间,集中精力记忆全部学过的单词,这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记忆方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主要针对学生升级,学科学习内容增加,挤不出时间来记单词的情况。
(4)机械记忆法,对那些没有意义和暂时找不到联系的单词,运用简单机械多次重复进入理解联想记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与探索,才能发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记忆习惯,训练学生掌握并运用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才能帮助学生最终实现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典型问题及解决对策》张姬红 主编(初中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11)
2、《心理学》 张厚粲 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
3、《英语神奇记忆法》王佩夫 主编199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