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时间:2019-05-13 03:5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第一篇: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起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萌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境

生物来源于生活,生物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课堂中通过讲述生活实例或者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给刚移栽的小树剪去部分枝叶,给刚移栽的树搭上支架,用黑色的纱网遮荫,来理解蒸腾作用等。

2、通过生物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开展生物实验是问题探究的主要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分析各种方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比较分析问题,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

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将研究性的思想方法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既有一定的预设性,又存在一定的创新性,有些问题没有必要探究则不必探究,有些问题与教材内容需要有效整合,这些问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第二篇: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体会

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只有引导好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积极探究,细心探究,深入探究,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求异性思维;使学生不断在学习中产生成功感和趣味性,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初中生物的探究性教学中,积累了几点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我把学生分好组,每组的工作都做了具体的分工,由于这一实验,不受学校实验器材、不受学校实验设备的影响,也就是需要的试验器材不复杂,有些器材学生都可以准备,并且我们学校本处于山区,鼠妇也非常容易找到,学生一点都不陌生,于是学生做起来很有积极性,每人利用自己准备的棕色的玻璃瓶,捕捉鼠妇,很快,不到十分钟每个小组都有很大的收获!二.积极培养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就是在同学抓鼠妇的时候,在班上让同学们把各自抓鼠妇的亲身经历在课堂上大胆讲出来,经过各自抓鼠妇的经历一对比,同学自己得出:鼠妇怕光的结论。

三.努力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探究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巩固了理论知识。

在上面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当中,让学生先熟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引导学生先提出:鼠妇怕光吗?作出假设:鼠妇怕光。于是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材料的准备:两个玻璃瓶,一个白色、一个棕色,鼠妇20只。潮湿的土适量,强光手电一只。.实施实验:把20只鼠妇分成两组,然后,分别在两个瓶子里,各装入适量潮湿的土壤,又在两个瓶子里各装入10只鼠妇,观察:棕色瓶子里恴鼠妇,活动自如。而白色玻璃瓶里的鼠妇一动不动。然后,每隔1个小时观察一次,10个小时观察10次,每一次都对两个瓶子里鼠妇活动的数目作记载,最后取其平均值,结果,同学们终于得出:

鼠妇怕光的结论。最终,实验结束后,同门都对各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达交流着,脸上充满了喜悦的神情。通过实验,同学们更加掌握了生物实验的七个步骤,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总之,在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我既遵循教册的理论知识,力求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些可行的创新,事实证明,这一套探究教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命制一题科学探究试题:请按生物实验的七个步骤,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要求:1.设计对照试验,2.不能改变其他变量

第三篇: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起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萌芽。基于这一个思想,探究式教学必须构建教学中探究的气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通过体验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获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中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动力,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恰当的情境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生物探究式教学情景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途径有生活实例法、实验法和生物史实等多种方法,还可以利用热点新闻、信息技术等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

1、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境

生物来源于生活,生物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课堂中通过讲述生活实例或者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给刚移栽的小树剪去部分枝叶,给刚移栽的树搭上支架,用黑色的纱网遮荫,来理解蒸腾作用等。

2、通过生物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生物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步骤,改进实验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探究性教学中,开展生物实验是问题探究的主要途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分析各种方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比较分析问题,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中。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探究教学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发生变革,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课堂教学中一些难以实现的问题,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性效果,又能避免生物实验所引起的人身安全、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产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通过一些生物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动手和思考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学生各自在计算机上按照教师的设问,通过计算机教师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同时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把握运用信息技术的尺度,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所有的实验。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将研究性的思想方法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既有一定的预设性,又存在一定的创新性,有些问题没有必要探究则不必探究,有些问题与教材内容需要有效整合,这些问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专题作业2:——科学探究试题: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A.甲B.乙C.均明显减弱D.不确定

第四篇:浅谈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中的体会

浅谈初中生物科学探究中的体会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之一———设计对照实验,设计诸多因素一致只有某一因素差异,通过对照比较得出结论,学会怎样探究。

1、教师提出学习建议(创设探究活动情境)学生的探究活动毕竟不同于科学家的真正的科学研究,探究活动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开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建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客观效果。为了让学生的探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准备了部分资料供作参考,使学生对有关的研究中需要的实验用具、实验方法、资料来源等有所了解,也使教师的教学建议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2、学生选择学习方案(引导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或爱好选择学习的方法,他们首先需要初步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提出他们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选择能够更好地理解、表达学习手段。有的学生选择制作电脑动画,有的选择制作电脑幻灯片,有的选择查阅收集资料,大多数学生选择实验探究。这一阶段,实际就是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准备检验假设的阶段。

3、师生议论学习方案(确定计划的可行性并制定计划)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对选择的学习方法进行可行性讨论,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时,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和他们一起商讨确定学习方案。对于如何实施,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进行探究实验,需要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对实验的结果的预测、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查阅资料的,不能仅仅拥有资料,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反映自己对资料内容的理解。电脑动画和幻灯片,都是对文字资料的形象表现,只有真正理解文字信息,才能正确反映学习内容的本质。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

4、学生实施学习方案(多种途径收集证据)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关键之一,是学生获得科学发现的基础,教师要创设适当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讨论,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教师提供的实验资料,学生肯定会模仿,教师要说明提倡创造性的模仿和参照,实验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变化。对占有的各种资料要有自己的见解,努力从中发现问题的要点。

5、课堂教学过程(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课前就开始了,课堂上主要进行交流,展示、检验、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1)展示学生制作知识结构的提纲

展示学生制作知识结构的提纲,使学生对内容有概括的了解,有利于针对有关内容展开讨论。

(2)展示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操作完成实验

在学生展示、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表达:为什么这么做—实验目的;怎么做的—实验方法、材料、条件;发现了什么—结果怎样?其他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中,注意体验:知道—怎么知道—知道什么。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等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学生由此可以推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学生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各实验的特点,分别说明哪些问题。同时,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能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作出的假设。

(3)展示学生查阅的有关资料

展示学生查阅收集的有关资料,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是在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工作,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是前人长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4)联系课本知识深入探究

课堂教学不能离开课本,例如结合课本中的图、表,教师设疑,学生在学会应用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

(5)展示幻灯片讨论并小结

最后,留下思考问题,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运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6.表达和交流

学生相互之间讨论,交流自己探究实验的感受,相互学习。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一点体会

初中物理课堂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感

“学生自主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用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和发展自主探究能力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物理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自主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一、巧设探究情境,鼓励学生敢问、善问、会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重要性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若是教师把刻意追求的问题提供给学生探究,就会造成学生缺乏积极性、问题离学生还有距离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效果欠佳。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习了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后,提出如果使电流表和电压表变换位置,会产生什么现象的问题。学生马上进行了探索,对结果也产生了质疑,但是没有几个学生能继续提出为什么,而且在后来的习题练习中,真正能正确分析的学生很少。若这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在学习、生活和观察自然现象中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他们就会产生强烈渴求揭谜的欲望,主动去寻找各种方案探索新知。例如,学习了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后,学生都提出想探索一下小灯泡不发光时和在不同亮度时灯丝的电阻怎样变化?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我积极引导满足学生的要求并帮助学生用万用表测量了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的电阻,验证了所学的知识,学生觉得很有收获。所以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提问的学生,以亲切的微笑欢迎每一个提问的学生,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提问。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创建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有问;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有感而发,要问、善问。同时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将一些源于教材,不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和应用相结合的问题作为学生探究课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启迪学生思维,又及时抓住学生渴求揭谜的心理,进行鼓励、诱导,使学生较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盼、急不可耐的境界,积极主动进入自主探究过程。

二、教师通力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学生自主探究中,由于一个教师带几个班级,一个班级又有四五十个学生,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除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大班分成小组,请好学生帮助指导其他学生的个体发展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更好的措施是一堂课应有一个主教老师,一个或几个辅教老师作为一个群体联合起来,利用有限的课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彼此身上汲取营养,资源共享,减少工作中的负担,得到心理的支持,推动教育的变革。例如,电学中电路故障的分析是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首先请学生了解电路故障的种类——断路和短路,其次教学生用电流表或电压表进行检测的方法,再请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电路故障问题搜集或再设计一些,并自选探究伙伴到实验室探索。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光靠一个教师指导很难有理想的效果,所以笔者就邀请同学科的两位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时进行指导,结果笔者再也没有了以往的忙碌,探索进展也较快,有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和交流,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物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

系。“学生自主探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能揭示和解释隐藏在日常事物和现象中的物理规律,使学生产生了认真对待、关心和思考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对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提出问题,在讨论问题,研究问题,确定方案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中,明白学习不仅仅依赖于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坚韧不拔,奋发向上,严谨细致,踏实自信等。“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学习了《热量、内能》后学生提问最多的问题是: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能使箱内的水升到较高的温度并保温很长时间?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有多大?怎样测量?能否使水达到沸点?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物理就在他们的身边。

四、自主探究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备课上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准确的信息、完整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他们沿着探究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第二,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易接受的事物开始,使他们达到乐于参与的程度。现代初中生的心理水平正处在形式运演初级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支持。因为:(1)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应以学生能习得正确的态度为重要目标。(2)探究之初以实验为中心,探究目标要切近,要与思维起点构成上下位关系,对于探究途中的思维断层应及时补充后续实验或用对话的形式予以调控,不断训练学生由“接受”“反应”向乐于“参与”的心理过渡。

第三,初中的探究式教学还要为高中的探究式教学做准备和衔接。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教学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指导的探究式教学为主,为后续跨学科的高中的探究式教学做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索式教学的内容。

初中物理课堂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感

一: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选择要合理

物理课堂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首要问题是确定探究活动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或需要探究,一般来说自主探究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对于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归纳的知识即使设计成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去参与,往往形同虚设,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没有大意义。

例如:在学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时,有的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探究安培定则”,但是不管花费多少时间,学生都猜想不到这种方法,致使该次探究陷入僵局。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合理选择,其实不难发现让学生对安培定则进行探究根本没有意义,它只不过是一种判断方法而已。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样的探究根本没有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降低了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设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时,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究的知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不适合探究的就不要探究。那么“如何结合学习内容和教学进程,选择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呢?”。我认为选择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外,还要有价值。

例如:在讲“电压”时,对于学生来说电压是个很抽象的事物,如果盲目的让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如堕云雾之中。因此,我通过将电压和水压作类比,同时采取水路模拟电路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电压。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连接电路来进行探究,既练习了电压表的使用,又为学习欧姆定律奠定了基础,一举两得。

二: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尺度要合情

自主探究教学主张课堂教学开放,但开放的前提是不背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开放的尺度要依据实际的课堂情况,避免出现学生自主探究完全取代教师讲授的情况。教师需要明确学生自主探究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习才更加具有主动性。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学习做有效指导,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全靠学生自己,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时,为了突出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只进行简单的导入,教师就宣布开始探究,然后整节课始终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由于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与课本上介绍的器材有差别,大部分学生不会使用,探究根本无法进行。但就表面看课堂探究气氛非常热闹,好像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际上探究没有任何头绪,学生乱七八糟的动手,结果水洒的到处都是。不但探究结果偏离主题,学生一无所获,而且课堂一片混乱,课堂秩序失控,失去了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要教师完全撒手不管、置身事外。探究活动不是自由活动,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否则,就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不仅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就连最基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因此把握好学生自主探究的开放尺度,合理的讲授部分基础知识,非但不影响学生自主探究,而且还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底气和学习积极性。

三:教师引导要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授与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性,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学习的目标”。周玉仁 教授说过:“凡是学生能够探究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思考的决不暗示”。而有些教师盲目追赶潮流,不明白引导的重要性,引导不到位,结果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造成学生思维混乱,这样的探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例如:在探究“磁什么情况下才会生电”时,通常情况是这样的:

师:(导入)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逆向思考“磁是否也能生电?”

生:猜想能。

师:提出自主探究课题“磁什么情况下才会生电?”,并先介绍器材。

生:开始探究,先连接电路,接着思考“磁性的强弱是否影响电的生成”。先通过动手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论。

师:根据学生汇报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匝数很多的线圈是否影响电的生成”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动手实验,然后又汇报实验结论。

师:根据学生汇报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当导线沿上、下、左、右、前、后方向运动时,是否会有电产生呢?”。

生:又开始实验。

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磁生电的条件。

这种自主探究表面上看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实际上是教师代替了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只是在验证。不用猜想,连实验的设 计都由 老师包办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不能真正体验到探究的过程和学会自主探究,学生的能力也没有提高。由此可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向知识的深层次引导,还是只限于肤浅的表面,要根据学生遇到困难来选择。

例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时,有的学生猜想 “物体浸入液体越深,所受浮力越大”,而且探究后仍然得出这个结论。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结论,先看看学生的探究过程。原来学生做实验时,只研究了物体浸入液体时所受浮力的情况,并没有研究物体完全浸没液体后浮力的变化情况,造成探究结果的片面化。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去探究物体浸没的情况,帮助学生走出探究的误区,做出物体没有浸没和完全浸没时两种情况的结论,使其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有个完整的认识。

四:避免学生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首先应该是自主。在“自主”与“探究”的关系中,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化和领悟。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缺乏研究和思考,盲目跟风,一味的用自主探究烘托课堂气氛。课堂气氛虽然很活跃,但在这个课堂上,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呢?最终学生还是一无所获,这样的课堂自主探究等于是表演,流于形式。

例如:在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时,教师在演示实验后问:“要使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可以通过什么来实现?”,学生马上把导线与电源的正负极交换。教师接着问:“你根据什么这么做?”,学生回答奥斯特实验。

教师再次提问:“还有什么其他操作也能改变通电导体的运动方向?”,学生立刻把磁铁的南北极上下倒置。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紧跟教师步伐,各个问题都迎刃而解。但透过表面看会发现问题的实质是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主要参入的还是资优生;中等生则是听资优生的讲解;学困生则东张西望,置身事外。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本意,势必会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在作秀。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教师应该明确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在探究前组建小组时,成员搭配要合理,以便互相学习和帮助。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对敢于独立发言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利用组内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交流,强化团队精神,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学生对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进行补充和评价,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认知、扩充认知和放大认知。真正做到不要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陪衬,避免流于形式。

总之,物理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们只有对物理课堂中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及时纠正理念与实践的偏差,使自主探究式教学真正为物理教学所用。

下载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的体会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的体会 2010年 第5期 作者:● 韦政周 有效教学探究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会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会深圳石岩公学余洋摘要英语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内容和本质,词汇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表达思想的语句。一个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初 中 文 言 文 教 学 中 的 几 点 体 会 . 新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是中国语言的根基所在,从个人方面讲,学习文言文有助......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范文大全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论文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形成概念、认识规律,建构物理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科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初探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初探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陈宗保人类近30年的知识积累,已远远超过了过去的300年。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相伴,知识的更新周期急剧缩短。教育家......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浅谈 摘 要: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初中物理教学备受关注,积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手段已经成为了当前的关键所在,其中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究 聂家学校 吴 德 旭 论文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多媒体的使用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到我们课堂教学中,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