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5篇)

时间:2019-05-13 02:2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篇: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且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现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作如下反思,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国家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同时,利用多向交往,(除了师生讨论外)让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的解决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

1、学生独立思考阶段: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前必须有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上感知新知,进行思考,而不仅仅作为小组中的一位听众。教师在此时要鼓励学生,特别是能力中等和较弱的学生,引导其观察、审题。

2、小组内相互讨论阶段: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这其中还包括小组内的合作操作、启迪思维、开拓创新、锻炼能力。

3、组际间交流阶段:这是各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通过组际交流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体组员的共同认知成果,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互相启发,开拓思维,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通过横向的比较意识到与别组的差距,促进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4、教师引导评价阶段:我们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往往又容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课堂中,只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而后因适当的“收”,集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以求开拓创新。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态

1、通过复习,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

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复习中去,通过对旧知的唤醒,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新知的学习状态中,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一结论尽管已正被广大教师日益接受,但往往体现在新授比较多,而复习中依然是一问一答的基本模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低,兴趣也不浓,对旧知与即将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联系不大感兴趣,更难以激发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了。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则有效的避免了这一点。

2、在新授中应用合作学习启发学生的心智

新授中针对重难点,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重点。学习交往理论认为,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

3、在练习中应用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精讲多练”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的教学形式,其实,这里的“多练”不仅指练习的数量上,更多是在质量上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参与率,另一方面也是实施分层教学思想的有效形式,从而保证了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就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选择和设计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认知功能的思考题、讨论题,提高同伴间合作效率。

4、通过评价总结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的期待与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中对新授进行小结,往往可以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既让每一位学生回顾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概括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1)、小组讨论中的思考题要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操作性与思考性。给予足够的讨论时间,讨论中教师可适时参与,捕捉相关的教学信息,辅导部分有困难的学习小组教给学生们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整理思路,别人发言时的注意倾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等。

(2)、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六人一小组。缩小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3)、小组长实行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同做一件好事,每周变换一次日记,每周搞一次小组娱乐活动,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通过这样相互之间的协作活动,使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帮助和提高。

第二篇: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云南普洱镇沅者东中心小学 周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效的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克服这些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解决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的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性别、文化背景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这样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从而达到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更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

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

(三)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1、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下,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余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鼓励员、报告员、资料员、记录员等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而且小组内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2、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目标、合作探究、能力展示、反馈检测四个环节。

(1)明确学习目标: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能力展示: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目标,根据任务分工完成合作探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并把交流成果展示到各组的黑板上,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学生们的理解、掌握、体会会更深、更透、更快。(4)反馈检测:反馈检测是在学生完成能力展示,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汇报后,对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做出判断的过程,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它的意义是很大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只听或看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

(一)合作小组的组合不到位,没有为合作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在常见的小组组合有这样两种形式:一是就近按座组合,大部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往往要求前排2名学生转过身去和后排2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这样由教师统一规定组内成员,违背了小组合作的自愿原则,不利于合作的和谐进行。二是自由结伴组合,有些开放意识强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让学生自由结伴,这样虽然尊重了学生,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如小组成员水平不均,人数相差大:有十余人,有两三人,个别同学可能找不到合作伙伴。很显然,小组间竞争不平等。

(二)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有的班级的合作学习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比如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给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交流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三)小组成员没有具备合作的本领和习惯,没有起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1)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2)组员们抢着一起发表自己意见,各说各的,组员发表完自己意见,他的讨论合作也就算完成,其他组员的意见不再倾听。(3)意见不一致也不讨论、不质疑,等反馈时让老师来判断。这样一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的目的根本达不到。

(四)学生间的关系不协调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上一节“三角形的分类”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把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分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到共同点摆一摆,有的学生把三角形全部拿去,不让另外的同学摆,另外的同学争辩说:“老师让我们一起摆”,然后才不情愿的一起操 作,而操作的过程中也只是不交流、不沟通,气氛极为冷淡。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因而造成上述问题。

(五)教师的角色出现偏差,降低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有点教师全身隐退,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交流。有的教师不敢轻易否定学生,不管交流的结果如何,都是“说得不错,”总认为只要交流出了结果就够了,任何问题都是开放的,任何答案都是可以的,不总结,不纠正。有的合作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即开始和结束都根据教师的教学进程决定,探究的方向由老师决定,答案也由老师敲定。学生像木偶一样受操纵,没有自主探究的空间。

(六)评价和奖励重整体、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发展。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对于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克服这些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向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真正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的方法、手段及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每个组长成了小老师,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互助的关系,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和个人的学习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而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三)处理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学习,有的内容适合于动手实践,或者适合于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等。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一般而言,在一节课中安排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利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把握好,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内容不需合作学习。只有当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当学生提出了解决策略,但彼此间不同样或有争议时;当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合作学习的合理运用将更有利于数学学习。

(四)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说服他人”等。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又如 让习惯于夸夸其谈占去大部分讨论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同时注意教会学生收集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并对合作学习进行反思。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合作探究问题,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五)要注意合理组织调控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开玩笑;冷场。此时肩负引导使命的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有可能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在小组里交头接耳,这并不一定就是开小差,很可能这正表明学生已开始对讨论感兴趣,并真正尝试讨论。此时教师也同样要进行合理的调控指导。

(六)教师正确定位,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实效

合作不以教师为中心。“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教师不仅是小组探究学习的设计者、组织 者、引导者,还是小组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亲密伙伴。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通过启发诱导、鼓励肯定、指出不足,保证合作探究的有序、有效展开。教师要掌握探究进程,控制探究时间,提高探究效率。教师适时做出合理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经常的、合理的对各小组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进行激励评价,可以激发各组奋勇前进的积极性,形成小组之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同时组织小组间的相互评价以此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方向、指导行动。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去研究;小组合作是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而组织的学习方式,不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正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走出误区不是难事。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合作学习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走好课改之路。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麻城市夫子河中学 付媛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新课标理念,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有组织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形式。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 键 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但目前我们不少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而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下面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再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异质为小组内部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合作小组的人数,我认为4-6人比较适宜。一般来说,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学习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教师在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内容合理分工、明确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往往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让不同的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决议;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清楚地说出小组得出的结论或答案;纠错员,负责纠正小组成员在解释或总结中的任何错误;总结报告员,负责重述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联络员,负责小组与教师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和协调。

例如:我在教学“折扣”时,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模拟商场“优惠大酬宾”的场景,小组内有“营业员”、有“收银员”、还有“顾客”,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不分角色,教师难以驾驭,局面将不堪设想。

但是长期的异质分组,也会导致学习方式流于形式。为了改变呆板的组合形式,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学习。但必须注意的是自由组合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愿组合,教师也应该进行有目的性的调配。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应该经常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把握时机,创设情境。

一般来说,当出现个体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就有有必要组织合作学习。及时、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对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提出一些质疑问难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表现为迷惑,就无法获取新知识。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新鲜的角度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合作学习知识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时,先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明确题意后提问:“同学们知道怎样解答吗?”此时,学生会感觉不知所措。于是告诉学生:“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单问题入手。”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提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呢?大家猜猜看。”引入列表法后,学生会发现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很不方便。接着说:“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最后经过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组纷纷汇报自己的方法在全班交流,很多小组都想到了假设法和方程法。

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新策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

三、明确任务,交往互动。

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老师应明确规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包括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把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之结合起来,把任务分解给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让人人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师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组织、引导、鼓励学生要善于动脑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共同解决问题。第三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学会合作,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小组学习积极高效。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就需要学生测量大量圆形实物的周长和相应的直径的长度,一个小组的学生有的拿着圆的实物,有的就用尺子量,有的就将量的数量填入表格内。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最后通力合作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通过这样的合作,顺利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重点,学生不仅能比较直观地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还能体会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是亲自经历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合作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四、交流评价,增强自信。

交流评价是学生间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教师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坚持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走出为合作而合作的形式主义误区,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的常规,抓住恰当的合作交流的契机,用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作为教者的我们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有利于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发挥潜能、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的乐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四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为了继续贯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一、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在全班形成开放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二、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1.合理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创设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

2.挖掘教材,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

3.合作、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之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

三、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

1.必须能够科学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2.应该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为大家合作达标。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且做出指导

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

4.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紧要使用,更要结合我们及我们的学生实际选择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新洲小学 胡凤华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滥用合作,对合作学习的形式及时机缺乏正确的把握;二是有形态而无实质,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切要领,学习处于原发状态,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应当善用合作,在合作交流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

一、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1、合作目标要明确

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合作学习不能偏离教学目标,有目标的交流讨论才是有效的,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步骤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例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我手里拿着两根铅笔,然后问学生:“这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呢?”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盲目地讨论,而是进行了精心设计,首先我先让学生猜想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会形成怎样的图形,引发每位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让每位学生用两根铅笔(自备)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在桌子上摆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后才组织小组讨论,尝试把两根铅笔落地的图形画在纸上,并将表示两根铅笔的线段延长,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合作内容要充实 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随意的,合作的内容应是趣味性,价值性,多样性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我用《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傅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一路上天气很热,八戒找水找不到却抱回个西瓜,悟空说:“好啊,为了表示公平,我们每人分西瓜的。”贪嘴的老猪说:“那可不行啊,西瓜是我找回来的,应该多分一些,俺老猪要,至少也要。”悟空听了嘿嘿直笑,答应了它的要求。小朋友,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当裁判,看看八戒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听了故事,学生们跃跃欲试,产生强烈的兴趣,并明确目标,激发了主动探索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

3、合作时机要成熟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讲究时机,我认为:(1)、当学习新知需要操作,一个人无法完成时,可让学生合作。例如,我在教《圆锥体积》时,用倒水的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一个人难以操作,这时我让四位同学一起合作。(2)、由于人类心灵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发散性,课堂上随时会出现就一个问题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况,当学生的意见分歧时,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如教《近似数》,教师让学生写近似数为6的准确数,有的学生写出6.1≈6,6.2≈6,还有的写5.5≈6,5.8≈6,其中一位学生写成6.5≈6,这时一位学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说:“6.5怎么会约等于6呢?应当约等于7才对。”两位同学争辩起来,这时教师可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4、合作分工要具体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同时在合作中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三、合作学习的成果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老师也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下载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汇编)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合作学习是现阶段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本文通过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合作学习中存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张彦江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只满足于“传道、授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中提出,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其中数学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观阵希望小学 田仁云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三大有效学习方式。而......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_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 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