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初二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策略报告
提高初二教学质量的分析与策略报告
王维霞
一、指导思想
在下学期,八年级级部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针,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满意度”两个核心,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家校沟通,以召开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开展各项活动为教育载体,以促进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方向,抓好各科教学和学生管理,力争做好向九年级的平稳过渡。
二、工作目标
1.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及各处室工作计划中所涉及的年级工作内容。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满意度的有力保障。
3.抓好日常的办公秩序检查,在级部内形成良好的教风。
4.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上形成特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氛围,为中考夯实基础。
5.做好地理、生物的中考和部分学科的提前中考工作。
三、现状分析
教师现状分析:
八年级级部任课的教师共有31人,在初二级部办公的有21人,其中跨年级教学的有5人,有几位教师还承担其他部门的主要管理工作,每位教师工作量都 比较大。虽然李秀玉老师和唐淑芹老师年龄较大,身体又不太好,在工作中依然能做到坚持上好课。初二教师的平均年龄还比较年轻,年轻教师居多,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综理的教研组长均在初二级部,我们有名师、骨干教师,有业务水平处于上升期的年轻教师。
学生现状分析:
八年级现有学生347人,在初二上学期,由于班级之间做了一些调整,一班、四班、八班中相对比较好的学生更少了,班级管理难度加大,二班、三班、五班、六班相对比较稳定,学习氛围比浓厚,但也有部分学生相继出现“初二现象”。初二下学期,随各科的学习难度加大和地理、生物的中考压力加大,学生的分化可能会更加明显,因此,有效控制两极分化现象将是摆在全年级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要使八年级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应在培优的同时加大学困生的帮扶力度。
四、提升策略
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利用备课组,督促各任课老师做好日常的教学常规工作。做好整个年级教学质量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落实好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目标。2.加强课堂管理和监控。平时尽量抽时间听课或通过巡视及与任课老师交流等方式了解课堂的教学情况;多与老师们交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3.不定期向备课组长了解学科教学情况及教学动态。建议备课组开展一些实用的、有效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
4.组织好每月一次的质量检测,做好每次检测后的分析,并提出级部的工作设想。
5.关心级部老师的生活,加强同事间的团结与协作,凝心聚力。
6.利用社团活动,着力做好学困生帮扶工作,狠抓尖子生和学困生,为进入九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视“学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努力抓、反复抓、抓反复”,加大“学困生”教育力度,分别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会,使学生增加危机感、紧迫感,产生应有的压力,并逐步培养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坚持“培优”和“补差”同时进行,抓两头促中间,各位老师都要详细制定帮扶计划,选出帮扶对象,充分利用社团活动,逐一落实。㈡加强班级学生管理,提升学生整体状态
1.坚持每日巡视整个年级的从早到晚的纪律、学习、卫生情况,利用学生干部对各班上午、下午课前的秩序进行检查评比。
2.坚持定期进行学情会商,班级会商一周一次,级部会商两周一次,共同研究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计划对策。强调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因为考虑到本学期的特殊性,建议班主任平时的工作要细,做好少数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杜绝疯打追闹等现象,将一切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学生本学期在思想上发生较大的变化,迎接好地理、生物的中考。
3.定期召开部分学生会和部分家长会,各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学生的学习做指导和帮助,争取地理、生物中考的胜利。
4.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5.要狠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建设优良的班风和学风
各班都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多种教育活动,做到每周有班级主题教育,每月有年级教育活动,注重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继续搞好家长学校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充分利用好家长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6.加强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在心理上要实现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长辈到独立自主的飞跃过程。这一时期,学生在生理上进入发育高峰,心理上却形成了一片“空白地带”。再加上所学功课日渐加深,负担加重,因而,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7.年级部通过各类督查,建立相关组织,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借助文明寝室、文明教室及其他比赛活动的评比,及时抓住典型,弘扬正气,榜样引路。
第二篇:提高教学质量分析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一:四年级语文质量提升计划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声誉的好坏都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谈几点看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二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来考虑,我们要给学生自信心,当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时去表扬他,让他知道,我能学好这门功课,我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这样他就会逐步对这门功课感兴趣。学生有了错误,不宜过多指责从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是把课文读几遍,然后再看各类教学参考书,在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前通过课外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上课时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觉的学习获得知识。这样教师学生同时运用得来的知识会更牢固,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除了对上课内容的准备,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问题来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他们有更多数的人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在教学中,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可以用上美术、音乐、电脑等。总之,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要利用。
三、打好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特别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我们应尊重学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世界,凭借教材用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浇灌学生纯洁美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寓学于乐,化难为易,既增添学生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养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对于汉语言的精髓,在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时,一开始就让他们接触这些精品,让他们熟读成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位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使其受用终身。
四、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布置了作业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不会订正的同学,教师要从旁指点,进行补差。做到日日清,当天清。学生就没有拖拉、偷懒的问题。这是一个补差的好办法。
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把现在课堂教学中化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则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能认认真真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质。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反之,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如阅读课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读懂,要让学生有一个“读——悟——回”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自己不主动质疑。而“质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现在教师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教学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实质上,指导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新旧知识之间发现矛盾,能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那么,语文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有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看似矛盾、实质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通过读书、领悟,解决了这些疑问,就获得了相应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是:“自学——质疑——导读——释疑——悟读——练习(应用)一一存疑”。这样周而复始,螺旋上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力。3.因材施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要有书可读)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何况,多读多写就是学好语文的传统经验。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高年级则要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所谓真正的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地读。持久地读,有效地读;而阅读的方法可以有精读、略读。泛读在阅读过程中作些读书笔记等。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我们要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对课堂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入手,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探讨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计划与措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结合我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措施: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1.研究大纲,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知识的结构,确定所教教材的编写意图。
2.研究单元教材,掌握重点和难点,对整个单元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
3.钻研本课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研究学生,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1.研究学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类情况;
2.研究学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分类情况。备好了学生,再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
三、、加强积累,强化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给方法,培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捷径
1.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教给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力。3.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四、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做好针对性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五、家校结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延伸。
争取家长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主要措施之一。家庭与教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事。但是,教无定法,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其他各科的成绩,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识字、看书、阅读、写作文能力,用自己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现在我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语文教学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每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的学生,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学生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对个别后进生,教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
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
学期开始拿到语文课本后,要通览教材内容,了解编者意图,针对各类型课文的内容作出统筹规划,制订本学期德育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平时,课堂上我们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交往,拨动“情趣”这根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他们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以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当我们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想,作为一名普通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所任教学科的教学质量,把质量放在心中,时刻想着质量,并付诸行动。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计划(2391字)作为一种素养,语文是促进人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工具,语文是增强学习能力、突破学科垒壁、达到成才目标的重要渠道;作为一个学科,语文是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基础性、工具性、催化性的功用。站在整体教育与学科整合的角度上,语文教学可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尝试实践语文的三项工程,助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书写
读书识字,是学生的基本要求。看看学生的书写,真的令人哭笑不得。初中学生,接触汉字十几年的经历,专门训练也有七八年,临近毕业了,字体歪七斜八,作业乱七八糟,卷面一塌糊涂。
书写,是一种规范。笔画、笔顺、结体,都有明确的要求。可惜我们的学生,人人都教识字,人人都不教书写。可怜的孩子,大学毕业了,成名成家了,恐怕到签字留念的时候还不知道笔顺。书写,是一种技巧。由技能到技巧,需要训练,需要指导,需要长时间的磨砺。
书写,是一种态度。认认真真写字,有板有眼地研究,精益求精地研究学问。一手“草上飞”的手笔,难以静下心来做事情。书写,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人终生受益。见字如面,我们就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创业,打造一张无言的名片;字如其人,我们就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铸造一种良好的习惯;先入为主,我们就是要在学生成功成才的求学道路上,扫清精陋的障碍。要确保书写训练的实效,就要把好五道关口。
一是练字关。要明确书写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书写基础与特点提供相应的范本。单字的训练,切忌杂乱宽泛。字体,在起始阶段,最好采用个个击破的方法,集中几个、十几个进行阶段性练习,掌握笔画特点、把握结体要求、形成相应的映象与手感,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是布局关。对版面的整体布局,要有事先的构想、总体的安排。作业、板演、卷面,要根据实地空间与内容的预设,作出相应的安排。做到合理布局,给人以整体的美感。
三是迁移关。由单个字的练习,到整个版面的实际书写,这个迁移的过程十分重要。作为任课教师,要舍得在课堂上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迁移性训练,以及时予以指导,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四是评价关。根据书写练习的进程,定期组织相应的展评活动,适时进行激励,以调动学生参与的内在积极性。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将书写与卷面情况纳入学业成绩总体评价之中,引起学生的重视。五是示范关。教师的书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高度重视教师板书的示范效应,以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学会书写,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掌握技巧,养成习惯,形成品格。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吗?
(二)语法
义务教育阶段,语法教学是否应该列入教学内容?这是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法教学曾列入初中段的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具体,目标明确,训练到位。记得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的时候,只是粗略地将现代汉语语法系列翻阅了一篇,依靠初中的功底便轻易地过了现代汉语这一关。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语法内容淡出教材,语法教学远离了语文教学。
唉,中国的教学改革!教学为什么总要谈改革,改革为什么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闭关自守,要么崇洋媚外,要么中西结合成为四不像。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要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搞好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改来改去,我们究竟要走向何方? 语文教学,需要不需要研究语法,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语文,语言与文字。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学数学,要背小九九,规则记住了,便能迅速提高计算的速度与技能。语文,识字,要了解字的结构;读词,要清楚词义的理解;成段,要把握句子的关系;谋篇,要明确总体的布局。既有规律,既有规则,不教,不学,是想愚死民众,还是想让学生另立王国? 语文服务于其他学科的教学,需要不需要研究语法,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问题。可笑的是,许多人提出,英语教学亦不需要研究语法。但站在课堂上的英语教师,没有一个不在语法上费尽心力却事倍功半的。试想,连基本的词性不能辨别,连句子的基本成分划不清楚,这样的语文功底怎样理解和把握英语的语言规则?
语文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不需要研究语法,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个质地破旧、外形粗劣的破袋子,能承载天地的灵性、世间的精华?
(三)阅读
阅读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自始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我们在实践中,这个焦点不停地进行范围的转移和角度的变换。阅读在于教材,精讲精读之于每一篇;阅读在于教材之外,扩大阅读范围,增大阅读量;阅读在于课内外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阅读,是积累、内化、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效率的问题。要提高阅读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科学地使用语文教材。语文教材内容宽泛,头绪繁杂,知识容量包罗万象。科学地使用教材,是语文教师教学艺术与策略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在通读与学段教材的基础上,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科学公布教学重点,宏观编织训练要点。对语文技能的训练与语文知识的传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切忌篇篇讲、段段讲,千篇一律;旧时练,新时练,练等于没练。
2、要搞好课外阅读的管理。①要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②要搞好阅读成果的评价,激发自主阅读的积极性;③要把好阅读范围的关口,让学生读好书、有好处、做好人。
3、尝试将其他学科的部分教材纳入阅读指导的范围。翻阅中考试题,英语的、整治的、历史的,甚至是数学题目的题干,有许多内容实际上是考查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真的是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与策略。语文课堂教学,要讲历史与政治,这不是浪费学习语文的时间。试想,只要我们指导到位,政治、化学的课堂上,学生们不正是在进行语文的阅读训练吗?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五: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计划(2392字)
一、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一天中学生的心理节律呈现着周期性变化,上课开始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逐渐提高,在课堂中段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至下课。在课堂最佳时间里,学生的精力最旺盛,接受能力最快,记忆最牢。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讲练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上课初期,同学们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教授新知是一堂课的最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思维已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因此是讲授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选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恰当地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增强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信息。练习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做到既突出学习重点,又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老师认真专研教材,发现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一厢情愿地把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从而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人就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的,兴趣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所固有的趣味性因素,语文课的内容有极其富于趣味的东西,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诸如精彩的朗读,生动的语言描述,逼真的动作模拟或声音模拟,适合语文课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入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作者或作品有关的生动故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前或课后用“一纵即收”的方式讲解,很有必要。所以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学中也有困难和乏味的东西,因此要把容易的和困难的、学生感兴趣的与乏味的内容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能激发学习语文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在教学中应不断点燃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推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使其乐于主动地去探索语文中的有关问题。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信心更足。
三、适当增加课外阅读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学生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引导学生在提示语中寻找情感,文中的有些语句,特别是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阅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涵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文章体裁决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调。如写景、状物类文章可以读得抒情、优美,语速稍快一些;记事写人文章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记叙好人好事的可读得欢快些,反映黑暗面的则读得稍慢、低沉些。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要有计划进行重点阅读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
四、拓展语言思维发展空间,重点启发学生的质疑心理。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一方法既是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思维发散性,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研究问题。如对于同一个字,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忆,然后介绍给大家,以寻求最佳记忆方法。对同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按不同的线索去分段,以发展学生思维上的求异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通过对“秘密”的质疑,学生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同时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关键词句进行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对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进行质疑,以此帮助学生突破文章重点难点,把握中心,感悟教材。我们知道课文中前后有矛盾的地方常常是问题的所在,从矛盾中去发现问题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结 语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课题研究,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提高,才能真正让课堂成为焕发每个学生生命活力的地方,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第三篇:初二(9)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初二(9)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1-2012学第二学期期中)
一、前言
初二9班是一个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体的班级,全班34人,本市户口4人(皆为后落户本市)。由于家庭原因,学生整体年龄偏大,年龄跨度也较大,93——99年学生都有,存在较大管理和教学的难度。此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反映出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认真,课后复习不到位等问题。
二、整体结论
1、全班35人在年级走读班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前10只有4人,11——20名有6人,21—30名有6人,两个班后十名有7人。总体看来中间人数众多,优秀太少,后进太多。2、480分以上也就是各科平均分60分以上的人有30人,大部分能达到及格线。1. 管理因素分析报告
1、培优补差的工作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导致尖子生不尖,后进生拖尾巴的现象严重。
2、在各科的学习上,学生能够基本维持稳定,在新开的物理学科上保持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成绩较为理想。
3、走班制管理方式还不完善,需要各科老师通力合作,总结经验和方法。2.班级学科因素分析报告
2-1 优势学科(物理、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因素分析:能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2劣势学科(语文、数学、外语)
因素分析:基础学科,环环相扣,学生基础不扎实,懒惰,背诵不认真。3.学生因素分析报告
1、两次考试班级的各科成绩显示,学生基础还很薄弱,基础知识丢分严重,数学、英语、语文等基础性学科成绩不足尤为明显。
2、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作业完成效果不佳,课堂习惯不良,学习主动性不高,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3、部分学生上进心不足,存在混日子的思想,学习态度不端正,把“玩”与“学”区分不开,大部分没有本市户口,都想着反正上不了高中,混个初中毕业证。
4、走读班课时少、自习少,一大部分学生回家根本不学习,作业抄袭现象存在并日益严重,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完全脱节。
5、部分后进学生思想不积极,走班制学习不但没有促进他们竞争,反而形成一种随波逐流、自甘堕落的情绪。
三、启示、思考、建议、措施
反思:这次期中考试证明我们前阶段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与各科任老师尽心竭力的工作和密切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学生和老师能够进行平等自由的沟通,师生关系良好,课堂纪律有所改善。但由于学生还存在学习主动性不足、家庭监督不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适应转换和学习方法较差等问题,因此也浮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此和各科任老师沟通,希望能得到更好的建议。
措施:
1、加强班级管理,抓作业完成质量、抓课堂纪律,将平时成绩纳入期中、期末考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落实培优补差工作,争取每次听写、测试及格率能达到100%。
3、加强和科任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有针对性的作出调整,为各科任老师能
够愉悦、高效的在我们班完成教学任务做好前期工作。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情感意识,确立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让他们有意识的去学,有动力去学。
5、科任老师结合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规律,让他们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家长会上强化家校联系,反馈学生存在不足,要求家长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联系。
穆化楠 2012年5月7日
第四篇:初二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初二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半个学期又结束了,我接的初二年级学生成绩虽然总体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很多不乐观的状况。
试卷上第一大题考查学生听、记忆、仿写的能力。这道题失分率很高,与学生平常听一个字记一个字的习惯是分不开的。第二大题检查学生的背写情况,由于学生课后不勤于及时复习、巩固,得分率也不高。第三、四大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由于不认真分析,没有读懂题目的要求,捕捉课文信息能力差,答非所问。第五大题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积累。因为学生的自觉性很差,所以只有几个人是全对的。第六大题综合考查学生议论文、说明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不能辨别其考查的知识点,没有把握好题目的用意,胡乱答题。第七大题检查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此作文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学生没有理解透彻文章题目要求,偏离作文主题,使得这次考试满盘皆输。
总之,由于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参于学习,导致老师讲的内容及付出的汗水都一文不值。今后要加大力度监督学生的学习态度,把知识落到实处。
第五篇:初二年级教学质量分析
初二年级教学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1.本次考试总体成绩比较理想,多数学生成绩比较好,可见平时学习认真,复习跟得上,学习态度比较端正。
2、个别学科成绩偏低,一方面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工作不到位,同时说明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热情并不高。
3.班级发展较均衡,成绩差距不大。
4.此次考试,从卷面成绩看,语文、英语学科成绩相对突出,历史、地理、生物学科成绩各班相差不大。
二、试卷分析:
1、数学、语文、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均为100分的形式。所有学科的试题涵盖了本学期的所有重点知识,考察内容全面,既突出了基础知识的测验,又考察了重难点知识。
2、试题紧扣新课改精神,各科试卷的评价题目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大大增加,试卷的设计注重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放性题目和探究性题目继续成为试卷中的亮点。
3、试卷体现了层次性。基础性试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综合题目满足了优生实际需要,使试题兼顾全面,有利于对学生的考察。
4、学科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考察,取消了死记硬背的题目,注重了对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三、反映出的问题:
1、同学科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贯彻执行不理想,未能真正的团结协作。主要表现在、数学学科,三、四班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远远高于一、二班,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集体备课没有扎实有效的开展。
2.从试卷分数统计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得分率很高,能力测试题得分却很不理想,像语文中的阅读理解、数学中的选做题最后几道题,英语中的阅读理解、历史学科的材料分析,个别学生甚至连动笔尝试做的勇气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明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教学中未能很好的贯彻课改精神,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而到只能立题得分不高。
3.班级之间发展不平衡,班主任工作有明显的差距,部分班主任平时对班级的学风建设抓得不到位,结果期末考试马上表现出来了,很大程度上说明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上投入的多还是少。
4.优秀分数线相对较高、而合格分数线普遍较低。说明教师平日教学中,偏重于优秀学生,而忽略了学困生。
四、具体原因分析:
1、教师把握新课程课改方向不准,导致把握不住考察方向,由于新改革的实施,考试评价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学科考试内容出现了许多新颖的题目。教学过程中若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与实际严重脱离,那么只能是事倍功半。
2.集体备课执行不理想,合作教学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部分教师只顾自己,缺乏合作的精神。
3.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实施不力,流于形式,教学不扎实,课堂上往往注重了学生活动的气氛,而忽视了实际教学效果。
4.复习时间虽长,但复习不系统,没有层次性,重复性劳动过多,结果是师生疲惫不堪,成绩不理想。
5.教师平日教学针对性不强,往往重基础而忽视能力,重知识而轻思想教育,只备知识,不备学生,辅导力度不够,不能因材施教。
五、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积极开展备课模式和授课模式探讨的教研活动。在从参与试讲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各科推出有效的备课模式和授课模式,争取在面上提高教学效率。
2、倡导教师加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加强集体备课合作教学,互相交流沟通,相互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3.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加强业务研究,提高课堂效率。
4.抓准两率,力促中间,加强辅导力度确保期末考试两率达标,平均分高于全镇总平均分,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班主任抓好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养成勤学、乐学、好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初二年级
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