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董宝利篮球教学案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理念设计:
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围绕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突出两方面:
1、“新”字,即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法学法;
2、“改”字,改变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从身体练习、心理体验和集体交往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玩篮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小学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五年级(水平三);人数:64人。
三、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这一教材在初中就已经介绍学习,所以学生对此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动的第二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球、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也许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
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
四、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1.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设定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我采用了师生互动教学法,教师亲身与学生交流,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3.我还采用了示范法、游戏法、纠错法等练习方法。
(二、)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学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多球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练习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和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 “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六 教学特色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循序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创设情景教育,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陶冶了学生情操。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七、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游戏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在教学手段,通过尝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在评价方式上,把学生的自评、互评与教师的点评相结合;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巧妙的安排游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八、场地器材准备:
本节课需要篮球场地一个、篮球每人一个。
九、教学过程 游戏开课(4分钟)
环节一师生问好,教师设置情景:现在我们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堆“西瓜”需要运过河。现在各组同学派一名同学趟过河,将西瓜一个个抛过河,由本队队员接住,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每人手里有一西瓜。游戏结束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有的学生完成的又快又好,有的可能没有接住篮球。教师及时总结:
刚才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将西瓜掉在地上了,多可惜啊,大家想不想在传接西瓜时又快又稳呢?
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运球。
(一)、运球
1、准备活动:手部运动、肩部运动、体转运动、弓部压腿。
2、熟悉球性练习:绕环与拨球。(2分钟左右)要求:准备活动做充分,尽量不使球落地。队形如下:
3、讲解示范:高运球与低运球动作技术。
4、运球和行进间运球,队形如图一。(4分钟左右)
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在运球过程中护好球,眼视前方把球控制好,采用了学生散点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身体的姿势、手型、手法和球的运行要准确。着重解决手对球的按拍力量、方向、掌握。上下肢协调配合和眼视前方,同时结合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5、学生展示,纠正错误。
易犯错误:A、走步违例;B落球点靠前:A、明确动作要点,建立正确动作概念。B、多做原地运球练习,提高球性。
环节二语言引导学生运用篮球进行练习:大家想不想玩一玩手里的球啊,让学生自由玩球,各种运球、抛接球、传球都可以,做练习的时候教师及时找比较好的同学表演、肯定学生的成就并加以引导,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探究、讨论、练习、改进、提高(15分钟),主要内容是:
练习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思考什么是双手胸前传球啊,我们能不能把传球传好啊?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练习,逐渐增加练习难度。
(二)、双手胸前传接球
1、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2、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分钟左右)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3、学生展示,纠正错误。
4、行进间传接球练习(3分钟左右)
要求:传球到位,动作连贯。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队形如下
5、三角传接球(7分钟左右)
学生分成三队。A队队员传球给B队员后,迅速跑向B队和C队中间做抢球的动作然后跑向C队队尾。B队员顺序传给C队员,以此类推。队形如下:
要求:提高传接球的质量,注意防守队员的抢断。
环节三 这时学生可能总结出:传的太高了,力量太大了,传到脚上了等容易犯的错误,如果学生没有找出问题,教师可以请学生配合示范,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动作要领:传球的高度在胸前,接球要缓冲。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练习时的安全。
练习
1、教师通过观察上一练习情况,示范传球动作,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
2、教师巡回辅导,并请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传球好在哪?不好又在哪?”
练习
3、进一步增加难度,教师用语言激励“同学们能不能加快传球速度,增大传球距离呢”。教师适时参与学生练习,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动作。
练习
4、教师根据练习情况,引出“拦截球”的篮球游戏,将课堂练习氛围推向高潮。环节四: 放松总结(3分钟)
1、学生们散开站立,每组两名学生拉绳子在同学脚底经过,学生们随绳子跳起。
2、在一名学生运球通过,其他同学把手举起来,形成波浪,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手部放松;脚部放松。
3、教师讲评,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五课后小结: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情况;布置收拾器材和课后作业;师生再见。
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篮球球性练习,提高运球能力。
平均心率预计: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35%左右。
六、学习评价: 本课教学评价主要有
1、师生评价:教师做出示范以后,由学生自主练习,并对教师给予评价;
2、班内互评:在学生示范中,相互评定,共同提高;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体育小骨干的作用,让他们展示、示范,指导其他同学练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种小游戏前后呼应,既引出课题,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3、利用了篮球的多种用途,它不仅可以用作球类活动练习,也可以开发游戏功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
4、教学中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出动作要领。不再是传统的技术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课后反思:
教材的选择处理、课的安排比较得当。课后反馈情况分析,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排球采用了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较早地进入学习状态。学法指导上有学生观察老师学习,两人间相互学习,同掌握较好的学生对比学习,效果比较理想。,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充分利用器材,采用与教师球比赛等的形式,学生学练积极性高,效果良好,其中采用心率进行运动量的控制,体现科学性原则,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本节课教师在队伍集合形式、语言的精简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第二篇:批评与自我批评.doc 董利芬范文
批评与自我批评
——董利芬
正式上班将近四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百二十天里,我感触颇多。在这一段教学过程中,我犯过一些错误,好在身边的老老师和新同事们都给我及时点了出来,那些错误也得到了及时纠正,自己也成长了许多,下面借此机会总结一下这一段时间的点点滴滴。
首先,从那次学校教务处听我的课开始谈起。学校给我下达的通知并不晚,但我清楚地记得我是上那堂课前十分钟才正式把课件做好,以至于没有时间好好地再看看课件,上课时,对课件的先后顺序记得不是很清楚,而且个别张幻灯片字体小,某些重要知识点都没有特别标注出来。最大的失误就是前慢后紧,刚开始二十分钟,感觉讲的速度挺适合,但快下课时,感觉任务完不成时,变不自觉的加快了速度,虽然总体下来,预定的任务完成了,但有点儿慌,学生接受的也不是很好。这次公开课后,以后我制作课件时。像字体小,没有特别标注等这些错误很少再犯,虽然构思整堂课的进度和课程,没有把握那么好,但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感谢那一堂公开课,让我有了现在的进步。接下来,从一位同事听我的课谈起。那堂课的主要内容是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整堂课的前十六七分钟,我都是在复习前几天学的知识点,通过给学生用课件展示了十五道单选题,但整个复习过程,都是全班学生集体回答。课下,同事指出了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我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没有个别提问学生,讲解语法时,也提问的较少。还有就是课堂上有偷偷睡觉的学生,虽然我点了他的名字,但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惩罚,所以那些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才屡禁不止。对于同事提出的这些错误,我欣然接受,虽然她说的时候我很不高兴,但事后我想通了,想我这样一个新老师,要想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渐提升,必须要经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发现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再不断地纠正,才会有进步。以后上起课来才得心应手。
我再从自己的一次上课课后反思讲起。那次上的是阅读课。上课十几个学生参与了读和翻译课文这样的一个活动。由于学生没有预习,所以时间上浪费较多,这堂课我做的较好的就是不管学生读的多慢,多不顺利,我还是耐着性子听他读完,但做的不好的是,我考虑很少,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所以当班上的英语学习成绩很好的一个女孩儿读完后,我拿她和另外一个翻译的较好的学生作对比,我看出了她的不高兴,我考虑的东西太少了,学生心理是怎样的我考虑的太少了,学生不喜欢老师把他们作对比,尤其是那些学习好的,不能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指出他的缺点,否则好意就会被曲解。还有就是那堂课没有进行课前复习,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不要影响上课,不能让情绪过多的影响课堂教学。
上课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参与的活动较少,没有注意课件字体的大小,重点的突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欣喜过于沉闷,让自己变得成熟点儿,不能像以前已用缺乏责任心,要真正的把自己当做一个老师,不要随心所欲,不要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要注意自己在讲台上的言谈举止,要注意与学生的目光交流,不要害怕和学生对视,要学会扫视整个班级,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于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惩罚,不要太高也不能太难,因为这样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实现不了。
以上是我对自己这段工作的自我反省,虽然纠正错误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经历了这些过程我会进步,相信经历着磨难后,我会做的更好。
第三篇: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单
位:远安县旧县中学
姓
名:方兴国
电
话:*** 本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篮球赛及各种篮球游戏情境的氛围之中,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的无限乐趣,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快乐篮球
三、案例分析:
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尝试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快乐。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同时也由于七年级学生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
这节课主要是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练习和游戏,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2、能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传球技术方法,提高投篮时的控球能力。
3、在与同伴的合作学练中获取成功感受。
4、参与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六、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难点: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一材多用(一种器材多种用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法,示范法,启发教学法,团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课前准备
场地:篮球场;器材: 40个篮球,标志物40个。
快乐篮球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阶段:
1、课堂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 ②、检查服装; ③、报告人数; ④、师生问好;
⑤、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用篮球来上一堂课,名字叫《快乐篮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跟篮球成为好朋友,并且在这节课中玩得很快乐、兴趣更高„„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二、激情引趣阶段:
1、玩球(前抛球、后抛球)、耍球(地滚球):
2、腰绕球,胯下绕球(时间:每次30—40秒)
3、拍球(拍球比多,拍球比快)(时间:每次30—40秒)。
4、学习运球(要求:男生前后运球,女生上下运球)(时间:每次30—40秒)
5、传球和接球(时间:每次30—40秒)。
目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更能促进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
重点:手控球能力和协调配合。
难点:手随球,球“粘”手。
①、运球技术:
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上体稍向前倾,两膝微屈,抬头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肩向前,用以保护球。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用手指和指根部控制球,手心空出。
球的落点:运球时,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外侧20cm处,运球走时,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离自己越远。
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求人移动速度和球运行速度协调一致,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
②、接球技术
分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
双手接球:手臂自然放松地向前伸出迎球,肘关节微屈,身体稍向前,当手指触及球时,把球接稳;如果来球较低,要及时上步,以屈膝来调整位置。
单手接球:在原地右手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右手伸向来球方向,五指自然张开,掌心正对来球,腕、指放松。当手指触球时,顺球的来势迅速收臂,置球于身体前方或体侧,左手迅速扶球,保持身体平衡。
③、传球技术(双手和单手)
双手胸前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传球时,后腿蹬地,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
单手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腕后屈,用力伸臂、扣腕;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
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②、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③、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⑤、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⑥、教师评价。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三、情景深入激发阶段:
教学内容:篮球游戏比赛
(一)、接力游戏比赛:“地滚球”又名赶“猪”
要求:球放在地上,手放在球的后下面,赶着球向前走,手尽量不离开球。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中途不准换手,到终点后换另外一支手赶过来。
(二)、运球往返接力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交接球时要手递手交给同伴、行进间若球出跑道,应在不影响对手行进的前提下捡回球,在球出道的位置继续行进。
(三)、运球争夺游戏比赛:
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控制球时间最长。
2、学生每两人一组,一人到运球(控制球),一人抢球(抢到球就有主动权变运球,另一个抢球)。
3、学生每三人一组运球争夺比赛(一人抢到球后变运球,另两人马上抢球)。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②、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④、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⑤、教师评价。
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四、情景结束阶段: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新放松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想象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2、教师小结。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五、课后任务:
有时间坚持做运球和传球练习,时间、次数不限。
第四篇:高中篮球教学案例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参评2013年进修学校评选 2013.4.30 南安第二中学 陈景升 案例背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以及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之际,作为年轻体育教师的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让我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我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深造,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本节课是在我校(南安二中)2012-2013教学开放周开的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授课班级为高一年(2)班的学生,篮球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他们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篮球不但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和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高中篮球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而且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高一年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是技术还没成型,不够稳固、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巩固提高。他们各方面都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成熟,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如果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这将对学生以后的教学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健康、舒适的学习氛围。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策略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表象训练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合作式练习,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来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叙述:
一、案例设计:
重点:肩上持球姿势,以及投篮用力顺序
难点:用力协调,提高命中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熟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3、培养同学们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教学程序:
(一)引起兴趣阶段
1、课堂常规
2、集中注意力练习:正反口令
3、游戏:投准游戏
4、球操及熟悉球性练习
(二)实践探索阶段
1、学生分组自主尝试练习投篮
2、各组选派学生示范投篮
3、教师点评之后讲解示范动作
4、组织学生逐步练习今天的教学内容
练习:徒手模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练习:迎面对投练习
练习:定点投篮练习
5、集中纠正易犯动作错误
6、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
7、个人展示学习成果
8、素质练习
(三)身心放松阶段
1、放松活动
2、小结
3、交代下次课内容
4、收拾场地器材
5、师生再见
二、案例回顾及评析:
上课之前,同学们看到有其他老师来听课,有的显得很紧张、焦虑,也有的很兴奋,即使这样,也还能看得出来,同学们都是抱着认真的态度来上课的!经过充分的准备活动之后,同学们不再紧张了,大家也逐渐找回上课的状态!
在正式学练之前的分组自主尝试学习的时候,我看到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的几名同学在“积极”练习,仔细一看,他们都是一些体育骨干,或是平时喜欢经常打篮球的同学,而其他同学基本是站在旁边看,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我经过询问得知:器材有限,几个篮球大部分时间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他们拿球的机会很少,还有就是他们平时很少接触篮球,在学练之前,不知道怎么练习,所以只能站着看......。了解情况之后,我提示体育骨干要帮助别人,照顾女生。经过提示之后,他们不再只顾着自己练习、不再光顾着“表演”了,开始主动捡球给女同学,主动把球让给其他人,并为他们示范投篮动作,讲解动作方法,告诉他们投篮姿势,如何用力等等,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老师了!有了体育骨干的帮助、带动,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练习都变得主动,积极了,同学之间也有了交流,增进了友谊。体育骨干是我们体育教师的好助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体育骨干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进行得很顺利,到了定点投篮练习时,我听到了部分同学的声音:“哎...怎么还是不进,郁闷...不投了!”“我怎么老是投不进啊,没意思,不练了。”“投不到筐,没力气了,不想投了”发现有的同学气馁了,没信心了。我想我应该帮他们找回信心。我先鼓励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刚开始学习投篮都是这样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下一个就能投进啦!我告诉他们投篮要集中,投篮之前先想想动作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站在靠近篮筐的地方投篮,在连续投进几个球之后,他们信心来了,越投越起劲,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平时,我们应该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这样有助于培养兴趣,为今后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基本上能够完成。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练习密度安排合理,强度中等偏下。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关系融洽。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部分教学方法,手段比较传统,情景教学偏少,学生的思维没完全激发出来,学生之间缺少相互评价,未能主动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第五篇:“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教案 [上课班级] 初三(3)男生30人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学生熟悉球性练习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开始部分严格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准备部分安排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达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篮球的基本技术;通过教师启示动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复习已学过的运、传接球技术或模仿球星的动作),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篮球技术,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这次课的准备部分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以后教改做一般的尝试。
3、在基本部分的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行进间急停急起、急停跳投)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4、在基本部分的素质练习中,通过采用组合练习的方法,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通常过于消极的态度,避免学生偷懒,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另一个方面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等优良作风,寓德于教。
总之,本课的教学出发点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结合教改的基本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部分新的教学组织手段,争取进一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为以后教学改革做一尝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