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篮球教学案例
巧用教学机智,妙语育人生花
疁城实验学校 体育 刘桥顺
案例教学背景:
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体育课的学练活动现象很多,这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每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实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象的那样理想化的。教师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个体,面对一个个不同条件又有明显差异的学生,该如何应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做到以学定教、精讲多练,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从而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并使学生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地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以及体现体育健康课程的综合育人的价值。课程标准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七年级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的综合育人性得以体现的--“乐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案例情景描述:
在教授七年级的篮球教材——变速运球新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篮球变速运球的技术动作,我采用了多种练习方法:分解练习、分组对比、分层练习等。可在练习中,始终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心不在焉,有的居然玩起了自己感兴趣的,在部分高年级学生眼睛觉得极其幼稚的“石头、剪刀、布”、“猫抓老鼠”类似的游戏。看到他们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又气又急,可看到他们玩游戏时那欢乐专注的神情,我不由自主地想,怎样才能把他们爱玩好动的这股劲头用到练习当中去呢?
想到这儿,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不但没有批评那些学生,还号召学生像他们那样,4-6人一组玩“狮子戏球”的游戏:3-5人一组,通过划拳依次决出拥有球的“狮王”,最后一名为追踪者,其他人在指定区域站立不动为候补狮王,狮王通过篮球规则进行变速运球逃避追逐者的抢夺球,狮王可以通过胸前传接球的方式给固定不动的候补狮王以激活对方使其成为“新狮王”,传完球以后站于固定不动,追捕成功角色互换。每组赢的次数最多的人,通过最后的罚篮比赛决出全班的最后的“终极狮王”。这一下,学生的练习兴趣倍增。4-6人一组自由组合,练习时争先恐后,没有丝毫松懈,并且为了取胜,在追逐中的变速运球练习中,基本做到了急停稳、起动快、人球速一致,上体前倾和脚蹬地协调配合,这比我一味口头强调,效果强出百倍。
后来在练习中,我又发现,有的学生经常取胜或失败,积极性有所下降,我就规定,每做完一组练习,可以交换同伴,重新比赛,这样学生就能一直保持一种较高的练习兴趣,并坚持到底。
练习几次后,我问学生:“你们玩得开心吗?”大部分学生都说开心,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累,其中一些学生就问我输多赢少的原因。我便趁此机会问他们:“你们说呢?”学生都踊跃发言,有的说是“球不听话”的结果导致的,有的说是“传接球失误”造成的,我对他们的发言做了小结,“球不听话”的结果是导致输多赢少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的同学动作不到位、运球不够灵活熟练,传球时彼此呼应不够。接着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怎样才能动作做到“运的好、传的准”呢?我顺势引导他们:老师做示范,三个同学追逐抢断,你们看怎样做是对的。于是,我做了几次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完后,我让学生回答怎样做动作才是对的?学生有的说要蹬地有力,有的说眼睛要看人,有的说急刹车要灵,有的说速度要能快能慢,有的说运球要能高能低,等等。我高兴极了,表扬了他们,希望在练习时要做用眼睛观察对手与队友、起动时积极蹬地加速、急停时降重心蹬地制动降速,通过正常的手型合理选择拍按球的部位,以控制球的反弹高度、速度和角度。案例反思与讨论:
本节体育教学课中的突发事件,违背了我的教学设计本意,但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面对,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了师生间的冲突,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观念上的自觉应用,将学生的兴趣、需要放在了首位。同时我能够巧妙地利用该事件,因势利导及时转变被动局面,很好地运用了教学的艺术,把握了教学的主动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灵活、巧妙地处理“剪刀、石头、布”、“猫捉老鼠”事件,并使其较好地为实现教师本课目标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对于本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的妙用,不仅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对六年级所学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进行了复习与应用,同时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还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兴趣、思维能力、洞察力、逆向思维、合作交流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有损教育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提高教育效益,避免教育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育机智。
众所周知,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体育课教学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传统的体育教学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流程,强调顺着教案走。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应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向,使体育的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现代的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更强调顺着学生的思维走。体育教师不但要有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灵活果断的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强化与锻炼。教学机智在当今课改新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师要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不仅体现着教师的风格与教学水平的成熟程度,同时能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突发事件,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这种成熟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摸索,具备自己独特的教学机智,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凭借着教育机智这个阶梯不断提升,巧用教学机智,妙语育人生花。
第二篇: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一、指导思想:
快乐篮球教学案例
单
位:远安县旧县中学
姓
名:方兴国
电
话:*** 本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篮球赛及各种篮球游戏情境的氛围之中,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的无限乐趣,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快乐篮球
三、案例分析:
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尝试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快乐。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同时也由于七年级学生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
这节课主要是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思中创,即玩中有所得,从而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练习和游戏,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2、能基本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传球技术方法,提高投篮时的控球能力。
3、在与同伴的合作学练中获取成功感受。
4、参与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六、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难点:控球动作的协调性。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一材多用(一种器材多种用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法,示范法,启发教学法,团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课前准备
场地:篮球场;器材: 40个篮球,标志物40个。
快乐篮球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阶段:
1、课堂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 ②、检查服装; ③、报告人数; ④、师生问好;
⑤、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用篮球来上一堂课,名字叫《快乐篮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跟篮球成为好朋友,并且在这节课中玩得很快乐、兴趣更高„„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二、激情引趣阶段:
1、玩球(前抛球、后抛球)、耍球(地滚球):
2、腰绕球,胯下绕球(时间:每次30—40秒)
3、拍球(拍球比多,拍球比快)(时间:每次30—40秒)。
4、学习运球(要求:男生前后运球,女生上下运球)(时间:每次30—40秒)
5、传球和接球(时间:每次30—40秒)。
目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更能促进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
重点:手控球能力和协调配合。
难点:手随球,球“粘”手。
①、运球技术:
身体姿势:两脚前后开立,上体稍向前倾,两膝微屈,抬头平视,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肩向前,用以保护球。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用手指和指根部控制球,手心空出。
球的落点:运球时,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外侧20cm处,运球走时,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离自己越远。
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求人移动速度和球运行速度协调一致,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
②、接球技术
分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
双手接球:手臂自然放松地向前伸出迎球,肘关节微屈,身体稍向前,当手指触及球时,把球接稳;如果来球较低,要及时上步,以屈膝来调整位置。
单手接球:在原地右手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右手伸向来球方向,五指自然张开,掌心正对来球,腕、指放松。当手指触球时,顺球的来势迅速收臂,置球于身体前方或体侧,左手迅速扶球,保持身体平衡。
③、传球技术(双手和单手)
双手胸前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传球时,后腿蹬地,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
单手传球: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手腕后屈,用力伸臂、扣腕;食、中、无名指用力拨球。
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②、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③、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④、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⑤、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⑥、教师评价。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三、情景深入激发阶段:
教学内容:篮球游戏比赛
(一)、接力游戏比赛:“地滚球”又名赶“猪”
要求:球放在地上,手放在球的后下面,赶着球向前走,手尽量不离开球。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中途不准换手,到终点后换另外一支手赶过来。
(二)、运球往返接力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每组各8——10人组成。
2、各队男女队员分别呈一纵队。
3、统一听哨音进行比赛,依次逐一进入交接,最先完成的为胜。比赛规则:
1、比赛中不得抱球跑、脚踢球或将球直接扔到对面。
2、交接球时要手递手交给同伴、行进间若球出跑道,应在不影响对手行进的前提下捡回球,在球出道的位置继续行进。
(三)、运球争夺游戏比赛:
1、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控制球时间最长。
2、学生每两人一组,一人到运球(控制球),一人抢球(抢到球就有主动权变运球,另一个抢球)。
3、学生每三人一组运球争夺比赛(一人抢到球后变运球,另两人马上抢球)。组织形式:统一练习。
①、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②、学生模仿练习后统一练习。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④、学生观摩示范,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⑤、教师评价。
要求:
①、学生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②、运球时动作要协调、自然放松。
四、情景结束阶段:
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新放松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想象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2、教师小结。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五、课后任务:
有时间坚持做运球和传球练习,时间、次数不限。
第三篇:高中篮球教学案例
高中篮球教学案例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参评2013年进修学校评选 2013.4.30 南安第二中学 陈景升 案例背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以及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之际,作为年轻体育教师的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培计划,让我的体育教育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我应该以此为契机,继续深造,不断完善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本节课是在我校(南安二中)2012-2013教学开放周开的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授课班级为高一年(2)班的学生,篮球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他们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篮球不但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和增强学生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高中篮球模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而且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高一年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是技术还没成型,不够稳固、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巩固提高。他们各方面都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成熟,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水平有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如果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这将对学生以后的教学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健康、舒适的学习氛围。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教学策略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表象训练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合作式练习,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来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叙述:
一、案例设计:
重点:肩上持球姿势,以及投篮用力顺序
难点:用力协调,提高命中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熟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
3、培养同学们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增强同学的自信心。教学程序:
(一)引起兴趣阶段
1、课堂常规
2、集中注意力练习:正反口令
3、游戏:投准游戏
4、球操及熟悉球性练习
(二)实践探索阶段
1、学生分组自主尝试练习投篮
2、各组选派学生示范投篮
3、教师点评之后讲解示范动作
4、组织学生逐步练习今天的教学内容
练习:徒手模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练习:迎面对投练习
练习:定点投篮练习
5、集中纠正易犯动作错误
6、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
7、个人展示学习成果
8、素质练习
(三)身心放松阶段
1、放松活动
2、小结
3、交代下次课内容
4、收拾场地器材
5、师生再见
二、案例回顾及评析:
上课之前,同学们看到有其他老师来听课,有的显得很紧张、焦虑,也有的很兴奋,即使这样,也还能看得出来,同学们都是抱着认真的态度来上课的!经过充分的准备活动之后,同学们不再紧张了,大家也逐渐找回上课的状态!
在正式学练之前的分组自主尝试学习的时候,我看到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的几名同学在“积极”练习,仔细一看,他们都是一些体育骨干,或是平时喜欢经常打篮球的同学,而其他同学基本是站在旁边看,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我经过询问得知:器材有限,几个篮球大部分时间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中,他们拿球的机会很少,还有就是他们平时很少接触篮球,在学练之前,不知道怎么练习,所以只能站着看......。了解情况之后,我提示体育骨干要帮助别人,照顾女生。经过提示之后,他们不再只顾着自己练习、不再光顾着“表演”了,开始主动捡球给女同学,主动把球让给其他人,并为他们示范投篮动作,讲解动作方法,告诉他们投篮姿势,如何用力等等,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小老师了!有了体育骨干的帮助、带动,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练习都变得主动,积极了,同学之间也有了交流,增进了友谊。体育骨干是我们体育教师的好助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体育骨干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进行得很顺利,到了定点投篮练习时,我听到了部分同学的声音:“哎...怎么还是不进,郁闷...不投了!”“我怎么老是投不进啊,没意思,不练了。”“投不到筐,没力气了,不想投了”发现有的同学气馁了,没信心了。我想我应该帮他们找回信心。我先鼓励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刚开始学习投篮都是这样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下一个就能投进啦!我告诉他们投篮要集中,投篮之前先想想动作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站在靠近篮筐的地方投篮,在连续投进几个球之后,他们信心来了,越投越起劲,也越来越有信心了!平时,我们应该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这样有助于培养兴趣,为今后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案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基本上能够完成。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练习密度安排合理,强度中等偏下。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关系融洽。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部分教学方法,手段比较传统,情景教学偏少,学生的思维没完全激发出来,学生之间缺少相互评价,未能主动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指正。
第四篇:“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教案 [上课班级] 初三(3)男生30人 [教学内容]
1、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急停跳投,教学比赛
2、素质练习:俯卧撑,加速跑,单脚跳 [教学目标与任务]
1、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素质。
4、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见习生旁听,协助教师工作。
二、准备部分(6分钟)学生熟悉球性练习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
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要求:学生不能投篮。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运球速度快变慢,跨步急停缓前冲,急起运球慢变快,重心前移后腿蹬。教学重点:手、脚、身体重心协调一致。教学方法:
(1)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2)学生分两边看示范听讲课。(3)学生成四列横队列于篮球场中线。(4)学生分组练习。
练习方法:学生快速运球朝篮球场端线方向作急停急起动作,根据自身能力调节快慢。
(5)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动作并及时纠正错误。(6)请个别学生示范,教师进行讲评。
2、急停跳投练习(8分钟)
动作要领:急停动作与运球急停相同。投篮时双脚用力蹬地跳起,眼睛瞄准篮,抬肘伸臂,翻拨指球出手。
注意事项:前臂与手腕要控制好处手力量。教学关键: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组织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学生认真观察,注意听讲解。(2)学生分组列于中线(图2)。(3)学生分组进行急停跳投练习。
要求:球不管有否投进,都只做一次投篮动作。(4)投完篮的同学运球返回中线接到队伍的后面。(5)教师全场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及时个别纠正错误。
3、教学比赛(10分钟)
组织教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进行半场教学比赛,由学生担任裁判,裁判可轮流
担任。教学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讲评。
4、素质练习(6分钟)
组合练习:(1)俯卧撑8次;(2)加速跑;(3)“火车前进”
练习方法:由队伍排头同学开始在起点做俯卧撑8次后向前加速跑到对面端线,与此同时,下一位同学便可开始做俯卧撑练习,与此类推,依次进行。待全组同学都跑到端线后用游戏“火车前进”返回起点。先到的队为胜,最迟到达的队集体做俯卧撑5次。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练习
组织教法: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听教师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2、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4、安排值日生还器材。
5、师生再见。[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开始部分严格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准备部分安排篮球熟悉球性练习,其重要目的是通过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达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篮球的基本技术;通过教师启示动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复习已学过的运、传接球技术或模仿球星的动作),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篮球技术,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这次课的准备部分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以后教改做一般的尝试。
3、在基本部分的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行进间急停急起、急停跳投)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4、在基本部分的素质练习中,通过采用组合练习的方法,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通常过于消极的态度,避免学生偷懒,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另一个方面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等优良作风,寓德于教。
总之,本课的教学出发点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结合教改的基本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部分新的教学组织手段,争取进一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为以后教学改革做一尝试,提供借鉴。
第五篇:九年级篮球教学案例
九年级篮球教学案例
丁
震(***)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中学
九年级篮球教学案例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中学
丁震
一、设计意图:
篮球项目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意义。篮球也是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之一,但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就需在学生的参与中,让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感受到篮球运动所包含的丰富的健身内容、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围绕篮球这个中心,以游戏为主线,采取多种练习方式,达到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在学中玩,边学边玩,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九年级下学期篮球必修模块第十四课时,经过上学期一个模块的学习和本学期十三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大部分篮球的基本运动知识和技能,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中的“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指导与提示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符合课标精神。
三、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说出练习篮球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学生不难进行回答,因为学生已经有过学习篮球的过程,此处提问只是加深学生对学习篮球进一步的理解。而其主要目的还是用篮球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健身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老师从中给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勇气,为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2.热身运动
进行合作性的游戏“网鱼”。这个练习的采用,跟篮球有一定的联系,既需要有积极跑动,又需要有紧密配合,更有一动而全动的特点,趣味性强。在游戏进行中,增加课堂轻松欢快的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也为下面的辅助性练习做好身体的准备、情绪的准备。3.辅助性练习辅助性练习是在考虑学生具备一定篮球基本功的基础上安排的,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分组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进行讨论(结合对课本的参考)。然后床边一些有关篮球与身体结合的练习,并积极地进行练习。各组的组织形式可以自定,要将身体充分地活动开。教师在这个练习当中到学生中间去,进行帮助、指导、提示等活动,并提出建议。这部分的练习目的在于突出小集体活动的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兴趣,从而也有利于篮球的学习。4.活动的深入,行进间传球、运球
随着辅助性练习的结束,也就自然的过渡到了篮球的学习,这一阶段学习的安排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参考课本图解的情况下进行“自学”“自练”,师生同练,加深与巩固动作;教师的活动是到学生当中进行一定的指导、建议和帮助,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个别动作的示范。学生在这种条件下的学习,必然要进行看图解、询问、自己模仿与尝试,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观摩别人练习,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但要学到“传球”的动作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5.三对三半场比赛
篮球比赛是学生最想参与的内容,练习的兴奋性也提高,因而本课将这部分作为练习的重点内容,目的是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想象练习的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能,锻炼身体和理解篮球的目的。
四、现场实录: 片段一:
教师活动:教师宣布“大网鱼”的游戏规则,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启发学生根据大网鱼的游戏方法去创编小网鱼的游戏。
学生活动:按教师的提示进行“大网鱼”的游戏练习;各组交流创编“小网鱼”的游戏并练习。
1.教学意图:
(1)增加课堂轻松欢快的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也为下面的辅助性练习做好身体的准备,情绪的准备。
(2)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创编小网鱼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3)学生进行创新游戏和小组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
2,效果分析
学生活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原因:(1)游戏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运动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2)创编小网鱼游戏让学生体验到了创新的乐趣和人际交往的放大的空间感。
3,出现问题
(1)个别学生在进行创新游戏时表现为静听别人发言。(2)学生创编的小网鱼游戏与大网鱼游戏大同小异。片段二:
教师活动:教师简述球操编排的原则,举例演示方法,观摩学生动作与辅导示范结合。
学生活动:小组长带领自己的小组在指定练习地点先分工,然后统一进行练习。
1.教学意图:突出小集体活动的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兴趣,从而有利于篮球的学习。
2效果分析:各小组基本能创编出4—6节球操并进行练习。原因:(1)大部分学生有玩球的经验。(2)学生创编适合自身特点的专门性准备活动的能力,通过近两个模块的学***提高。
3出现问题:
个别学生为求花样不听组长的统一指挥。片段三:
教师活动:结合师生的演示,介绍传切和掩护的要点,说明比赛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基本技术进行比赛,分组集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观察练习及时反馈,提出练习的建议。
学生活动:(1)根据演示的传切和掩护战术进行练习。(2)分四组在指定的的场地进行比赛,并讨论交流设计自己的分队、裁判、轮换方式等,进行比赛。(3)各小组比赛总结(4)小组之间进行友谊赛。1.教学意图:把练习的方法和组织方法放给学生,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信心。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想象练习的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能,锻炼身体和理解篮球的目的.2.效果分析:(1)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演示练习与教师的讲解,大部分学生能明白技术要求并进行分组练习。
3.出现问题:(1)各小组在进行分工练习时由于个别学生之间配合不好,出现相互争论的现象。(2)个别小组由于对篮球的基本裁判规则掌握不好,出现错判,误判现象,因而引发小组内相互争执与埋怨。
五、自我反思:
本节课有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突出了体能目标和技术目标,围绕着上篮球课就是让学生学会打篮球这一中心而进行课的整体设计与构思,练习设置有明显的层次性,练习时间的安排有利于对目标的完成,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因为目前都在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理念,通过本课的活动安排,让学生得到启发,去体会怎样进行篮球的学习。本课的另一特点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的角色是引导、指导、提示、帮助,整堂课能体现出浓浓的民主气氛和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但是本课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这个理念体现还不够明显,因为我们的课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