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淡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淡农村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不少难题与困惑,通过自学思考,我就拟就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实施层面,即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及其一些改进的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政治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素材。
关键词:农村中学政治课堂教学 问题 原因 方法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还存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及其滥用、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等问题。为此,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教育同仁作一探讨。
一、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正视和思考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其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这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层面看,教学现状与新课程改革制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具有各门基础课程的共性亦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新课程理念被误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及其理念的片面误解,对新课程改革精髓把握的不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造成两种倾向: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教学改革只是形似,还没有达到神似,这种形式化的课堂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绝对化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就是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例,明显地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都用这种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现为:一是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二是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三是把自主变成自流。四是有活动没体验。
五是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六是探究的泛化。七是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二)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必须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我们很多老师的政治课教学是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学生在台下默默听。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告诉被教育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而不是个性化的。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导致的结果是政治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政治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政治课教师很少使用,而是将“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发挥到极致,“题海战术”被我们的老师应用的炉火纯青,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任课教师不能胜任新课程改下的教学工作
教师是初中政治课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政治课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着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大多数老教师对新教材不适应,教学方法不灵活
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探索过程。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对教材不够熟悉,不能把握教材的脉搏。只了解教材的外表形式,不懂得教材的科学内涵,不能灵活掌握教材。
2、教师观念陈旧直接影响政治课有效顺利的达到德育目的
很多政治课老师,只注意到新教材的难度较过去降低了,而没注意到知识的整合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不善于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在政治课堂上,对于教材中的“探究园”“议一议”等教学内容。只是一带而过,让学生简单的看看图片或者漫无目的让学生进行随意的讨论讨论没,便转入“知识导航”的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的灌输,随后便是进行题海战术进行大量的练习。未能按照课程编写的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园”感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冲突现象,从而领悟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新课程中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理念未能得到实施。我
们的大部分老师都重复着前辈留下来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观念很难适应新世纪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很难是实现德育目的。
(四)“应试教育”成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指挥棒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但不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模式,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应试教育”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评价导向就像牵牛鼻子一样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目前,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还不很健全,学校基本还是采用原有的评价标准,偏重结果,忽略过程;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制约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这种评价无形之中使教师说归说,做归做,不自觉地又走到了重视分数的老路上来。许多教师不敢做“冒险”的实验,担心一旦学生成绩不好,自己将待岗或高职低聘,因此,只好固守着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然而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同时大众传播媒介良莠混杂,因此使得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的消极影响。面对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思想政治课往往处于一种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另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部分政治教师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一切围绕教师转,知行脱节等现象。沉闷的课堂气氛,僵化空洞的教学语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了德育教育功能的降低。
那么为什么作为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上述的问题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新课程培训“照猫画虎”未能学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改革推进了三年多,同时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也随同开展了三年多。在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由此,造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被片面的认识及误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
1、不重视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
对于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未能认识到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于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由此,每次开展新课程培训我们的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总是“出工不出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中来。同时由于新课程培训时间安排在假期,好多老师都不能积极按时参加培训,由此培训的成效可想而知。
2、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未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造成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其核心把握的不是很准,只是留于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
(二)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
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相当部分教育者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理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这些理论观点,很少把政治教育理论与21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政治斗争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政治课教学的视野狭窄,理论观点的阐述苍白无力,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认识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斗争得发展趋势等问题。同时常常把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的教育视为单纯的政治理论问题,孤立的、静止的、抽象的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忽视社会改革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损人利己以及黄、赌、毒等阴暗面,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识,致使不少中学生对教材上讲述的理想、信念等政治理论观点、术语背的滚瓜烂熟,而实际生活中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缺乏为祖国、为社会积极奉献的精神,缺乏法
制观念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等。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不受重视,影响政治课教师素质提高
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政治课教学,学生厌烦政治课。造成政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除了改行与流动到其他学科外,一些老师眼见思想政治课地位下降,自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承认与重视,而自己的年龄又老了,跳槽和改科目无望,于是就消极对待,不思进取,导致政治课教学质量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目前对教师的评价是,中考、高考的评价方式与高中、大学的招生。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升学率”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考核机制的影响,我们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只能“穿新鞋走老路”。为了学生的成绩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只能放视而不见,“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仍在发扬光大。
三、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中学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能让受教育者积极进取,在求实创新品质的驱动下,努力学习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强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针对初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办法及建议:(一)加强对课程改革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在培训形式上,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老师们的疑惑和困难,并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培训、教
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方法。
建立教师轮换交流制度。重点学校选派支教教师到教学质量差的学校送去“先进”的教学经验,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教研活动,开讲座、上公开课等,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进行最大限度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有所创新及其突破
当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还需适应时代的发展,把21世纪新的德育要求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
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吧等上网场所遍布在学生生活的周边。网吧等网络场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但网络的发展犹如一柄双刃剑,给学生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又起着负面的消极作用。网吧等网络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学生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通过网络沾染了不健康的甚至腐朽的东西,如色情和暴力,对未成年的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网络技术高手,通过网络进行网络犯罪。高科技犯罪的低龄化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跟上时代。由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应当有所创新,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渗透网络道德教育。
其次,要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是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前提,只有有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心理才能健康、愉快的生活、工作、学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6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3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抽象调查,发现约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表现,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这两组数据充分说明在学生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心理偏差和异常的人,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正常的心理,就会导致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如: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马家爵残忍杀害同学;浙江温州高二学生弑母事件等。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由此可见,心理教育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而思想政治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再加之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又密切相关,因此必然要求把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课程。将心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可以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各种各样 的问题与困惑,只要我们作有心人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定能见到困难“迎刃而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须认真研读《课程改革纲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精髓,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应用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为初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中学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时代背景《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2001,(2)
[2] 陈文蓉.浅议农村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略 《人民教育网》
[3] 赵小雅.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中国教育报》杂志2003第07期
[4] 范妮琳.新课程 新理念新突破 《湖中教育网》
[5]汪文忠.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 《湖中教育网》
[6] 天行健.提高师专教师队伍科研素质的几点设想 《广西高教研究》,1999年3期
第二篇: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木港中学
漆龙昆
近年来,为打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但部分教师在贯彻现代教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偏颇。试评论如下:
一、教学模式存在形式主义
当前广大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已发生了根本转变,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思想,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教学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日标教学相当流行,许多教师采用目标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法运用得好,可以对教与学起到定向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但许多教师在操作中存在形式化。其一,教学目标导向片面,只重视知识性目标,忽视引导学生对能力及觉悟性目标的认定。目标条文的出示大多在上课伊始一次性完成,缺乏对教学目标的必要讲解,致使学生莫名其妙,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和定向作用。其二,目标出示之后被搁置一旁,忽视以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以目标为标准评价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过程。
(二)启发式教学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通过设疑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和激励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但许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操作和运用上存在着偏颇。其一,从教学内容上看,忽视创设有深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只对最基础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多种形式的问答,反复诵记,以致出现靖蜒点水式的虚假活跃,把启发式教学变成了简单的问答式教学。其二,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羞于言“讲”,结果问答有余,教师讲解不够,致使许多深层次的知识挖掘不出来,学生获得的知识支离破碎,不能形成整体知识网络。在有些教师看来,似乎“讲”就是传统课,只有满堂问才是现代课,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很有限,他们对一些较深层次的知识,诸如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许多实质性的问题是很难自己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认知的。从教材内容着。教材中存在着许多较深层次的隐性知识和大量的德育素材,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去揭示、去挖掘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的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讲述,是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必要的“讲”是不可缺少的,其实,不管什么教学方法都不能离开教师的“讲”,关键是要把握好什么时候讲、怎样讲、讲什么。其三,从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看,教师虽注意提出问题,但有些教师却忽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特别是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总是把学生的思维指向纳入教师思维的框架中。这不利于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压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五个转变”的贯彻“五个转变”作为现代教育论新观念,是教师如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能力和开发潜力的过程。然而,部分教师在贯彻“把以教师发问为主转变为学生提出问题为主”的思想时,生搬硬套,盲目模仿,认为“五个转变”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来衡量一节课的好坏。还有些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了解不足,过高估计学生水平,致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再加上许多学生受水平所限表达不清,更增加了课堂的尴尬。
二、“应试教育”的困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升学考试的导向使许多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并且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负面导向,使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学瞄准应试。表现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忽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忽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忽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个性。这有悖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原则未能真正贯彻落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表现在:其一,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有统一要求,无个别指导,尤其忽视对程度差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其二,在对学生的要求方面,许多教师把教学效果的着眼点,仅仅放到优等生身上,缺乏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能分层次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从运用启发式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一定深度且能引起学生认识冲突的疑问,启发学生思考,避免仅在简单问题上教师问,学生答。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起到主导作用,注意精讲点拨,揭示知识间因果关系,力求通过讲解使学生所学知识达到升华,形成知识网络。从“五个转变”贯彻来说,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选择恰当、典型的资料、图片、漫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从实施素质教育来说,应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努力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隆三中教师郝生彦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沿袭了几千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素质教育的浪潮所淘汰。死读书,读死书,正在被世人所唾弃。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然而,就是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与城市初中的教学质量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回顾自1978年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的20多年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是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乡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可是,从2000年以来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城镇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乡村学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同时,试题比较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上海要创建国际大都市,必须缩小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用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345-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有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培训心得
赫章县民族中学:项维
课堂教学中,只有努力地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让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然而教学设计时,有的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新授课中无视学生的认知需求。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在学生已经熟悉的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联系数和形,通过对两个特殊函数的研究抽象出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表面上看体现了转化(化陌生为熟悉)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合由熟悉到陌生,由特殊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其意义何在?价值是什么?只是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组织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调动。
(二)在复习课中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复习课时中,有些教师先请同学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等比数列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3)等比中项的概念(4)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然后在学生一一回答时教师分别对等比数列定义中应注意哪些关键、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强调要对公比q讨论;等比中项应该有正负两个;等比数列性质中注意与等差数列的性质类比。粗看起来教师开门见山抓住关键,直奔主题,对知识的复习到问题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口又动手,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效率”高,但实际上一问一答式的活动则是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学生不熟悉的呢?有多少是学生感兴趣的呢?有多少是需要深入探究的呢?这些问题的思维价值在哪儿?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吗?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考虑到教学任务如何快捷、顺利地完成,却没有看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抽象、枯燥的知识往往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感到疲劳和乏味。复习课让学生重新温习已经学过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解题方法是必须的,但是这种重新学习是要通过学生的再认识和再实践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身学习能力。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提炼升华的重任,应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充实感,知识上的价值感和应用上的协调感,由此提高兴趣,开发潜能,使复习课能上出新意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综合运用课上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课,教师这样组织复习,先请同学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若函数f(x)是奇函数,如何用符号表示?用图形表示呢?(2)若函数f(x)满足f(x+2)=f(x)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怎样用符号表示?(3)若函数f(x)满足f(1+x)=f(1—x)则函数f(x)的图像有什么特征?这样复习导入加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这三种语言的理解和相互转换,加强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也能积极参与,踊跃回答,教学效果似乎不错,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时教师安排好的,问题都是预先设计好的,问题的解决也要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学生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更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偏离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等都应立足于“实在”,都要着眼于“有效”。
鉴于上述存在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苏联心理学家教学家鲁宾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形成任何一种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求知情景,把教师要教的变成学生要学的。如函数的奇偶性新授课,教师阐述对称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地方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火箭为保持飞行方向和飞行平移尾羽成中心对称设计;汽车为易于驾驶设计成轴对称。对称也是函数图像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图像的对称进而得到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函数奇偶性的内在要求和数学探究的兴趣、欲望。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产生认知的焦点。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把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过程当作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是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就必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发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性的学习中,体现求知的艰辛和快乐,锻炼思维,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思维实际。教师以教学的首席身份将学生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来,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又启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组织探究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关键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深入研究问题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发现令他们不解或者感到有趣的事物时,好奇心就会激发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地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人人都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和经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提供一种经历,使他们在这种经历中,能够实现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课堂是不可再生资源,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形势下,特别是在江苏省教委的“五严”规定下,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而要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关键,值得各位同行深思。
第五篇: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蒋坊铺头小学 罗琴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它是考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却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的中学课堂,造成我国的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因而找出作文教学问题存在的根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当前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字】义务阶段、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写作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仅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而言,每周两节的课时设置,占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一,而卷面所占总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都可以看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按理说,经过几年的母语学习和写作训练,学生应该都能较好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我手写我心”当是应有之义。可是从学生对于写作的厌倦与畏惧,以及他们的写作水平来看,我国的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源于教师
1、教学观念的盲目性(1)随意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而对作文教学往往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由于缺乏具体的作文教案、教参等工具书,作文课对语文老师来说,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还有许多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喜好,随意盲目地进行教学。比如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
弃材料进行审题训练。这样随意无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更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2)功利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必然造成作文教学中注重应试作文的后果。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为分数服务:设计快速作文模式,重技巧轻情感;“凤头、猪肚、豹尾”奉为经典;为修辞而修辞;片面强调高境界,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让学生下大工夫背诵应试作文。“假话”“空话”“套话”在这种功利性教学的影响下应运而生,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无情扼杀。语文教育本是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本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的教育,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写作本应具有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被完全扭曲了。
2、教学实践的单一性(1)授课形式的单一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居于主体地位,“满堂灌”教育模式普遍存在于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整堂课下来,都是老师一人在台上“唱戏”,而我们真正的主体——学生,却未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成不变的教法,枯燥的知识讲解,如何能吸引学生的耳目,让他们爱上作文课?
(2)评改方式的单一性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写,还需要老师用心批阅。从学生的作文心理来看,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自己作文的反馈,以从作文评语中满足自己渴望成功的心理。但事实上他们得到的评语往往是:语句通顺、记叙具体、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或者就是错别字太多,离题等等。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不再关心评语,作文本上交后就大功告成。所以,教师作文批改中的评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源于学生
1、生活圈狭小,找不到写作素材
当代的中小学生身陷“围城”:学习紧张,升学压力大,父母期望高,生活
空间小,社会阅历不足,终年奔波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整天在题海中挣扎的他们无暇他顾。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思考更是极为有限。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无话可说。老师布置作文后,便绞尽脑汁地编造文章或翻阅作文书寻找对口的作文。甚至在老师批改后,也不会反思分数背后存在的作文问题。学生对生活没有感性认识,没有倾注自己的情感,忽略真情实感的模式作文,很难有什么可读性。
2、语言贫乏,驾驭语言能力不高
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和发挥。而在当今初中生的作文中,语言的苍白无力,用词的贫乏却是随处可见。很多学生的文章感情固然真挚,文字却枯燥乏味或词不达意。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他们,获得的太多,却偏偏失去了用心灵敏锐感知和用文字恰当表达的能力。语言的匮乏使之很难写出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缺失陷入了重重困境,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要勇于正视上述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二、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针对教师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1)重视作文教学,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没有确定的教程,知识含量低的情况,首先转变教师固有的不科学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教师应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作文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在了解学生作文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有侧重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2)淡化功利性,注重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围绕考试指挥棒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于是乎,他们的笔下再没有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悟,有的只是语文老师认为够格得高分的文章,或阅卷老师青睐的文章。为功利而写作只会导致“假”“空”“伪”的文风滋长。肤浅的思想,虚假的感情,空泛的词句,连篇的套话,毫无真情实感,更无创新可言,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呢?到不如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早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价值观,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教学实践从传统走向开放(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致力于各种写作相关知识的讲解,注重“一堂言”,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所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在必行。
A.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一种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教师有目的地导演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材料,为学生创造一种氛围,引起他们的情感波动,调动写作兴趣。
曾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们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他开始讲课。但他没讲课,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他们认真地回忆起来,有的还互相看着,好像要从同学的目光里寻找答案。过了一会儿,许多同学举起了手,他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刚响过,老师轻轻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两本书,面带微笑,健步走上了讲合。一我们全体起立,齐声问老师好。老师向我们鞠了一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他环视了我们一眼„ „ ”接着,他要求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老师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情景写成一篇小作文。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B.抓住有利时机,捕捉写作灵感
如果把学生的习作仅限定在作文课上,学生很容易陷入为文而文的误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这些天然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曾有一位老师在语文课时,外面下起了大雪,雪花飘飘洒洒,如梦如幻,窗外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令人神往。此情此景下的孩子自然都忍不住观望。这位老师并没有呵斥顽皮的学生们,他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学生外出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雪景?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回来后这位老师让他们说说他们的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争着发言,接着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章。
C.设计作文课堂小点子
如激活思维的“连词写话”训练。就是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把这些词语恰当地用进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是一些格言或谚语。在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句,丰富学生的语汇。例如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思考,积极创新,一定能让自己的作文教学“活”起来。
(2)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
“玉不琢,不成器”。写作如治玉,学生的作文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因此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是改善当前作文教学境况的又一关键所在。
A.批语情感化
作文批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指出修改方向。富有人情味的批语能激发学生改修作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作文能力。师生书面交流的批语只有体现出尊重、体谅、亲切坦诚,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要善学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些许进步,在批语中也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要力求真诚,适当而不空洞,要通过简明扼要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谈心式、商量式、探讨式、建议式、引导式、鼓励式、启发式的语气,要能透露出教师的尊重、理解、鼓励与厚望,让学生感受教师真切的关注。如:“你这篇文章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出来了,比以前有进步,如果能
把结果写上去,文章就会更完整,你再去改一改,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行!”像这样的批语,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距,使作文批语真正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作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B.讲评合作化
在讲评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课前选出一些能代表本次作文优点与不足的典型习作或片段,印出来发到各学习小组,让每一个人都评一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摆优点、评不足、找语病等,再提出修改习作的意见。然后,派代表到大组交流。有时,采取自主形式,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习作,轮流在组里有感情地朗读,其他人边听边在纸条上用三言两语写出简评。为了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除了在班级里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作)文”活动外,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地张贴到“习作园地”。形式多样的讲评,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善于展示自己个性的习惯,而且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提高了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对策
1、“为有源头活水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天在题海战术中挣扎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文章找不到“下锅之米”。而对他们来说,“源头活水”有二:一为直接的生活经验,二为间接的阅读经验。
首先说生活经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尽管当代的学生学业负担沉重。但生活是广阔而丰富的,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善于发现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其次,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雨过后会有彩虹,云开后会有雾散,昭示着天空不可能永远是黑暗的,终有走出黑暗的那一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一本无言的哲理书。教师可利用每天放学的几分钟,让学生说说今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并谈谈感受和看法,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善于积累身边的素材。
再说阅读积累。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狭小,生活阅历浅显。因此作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大量、广阔的阅读去弥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作文是一种外化的表达。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外,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摘抄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作文资料库。具体做法:a、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轮流朗读一篇名家名篇。b、每周早读课安排一个早晨专读课外优秀作品。c、编辑学生自己的《作文选》在班上传阅。
2、“润物无声”,丰富语言储备
语言是基本功,又是慢功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呢?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项课外语言积累制度。如规定学生每天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摘录一个美文片段或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每天对课外积累进行一次集中反馈。读读、背背、说说、评评,一周进行一次练笔,要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学生把课外积累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精彩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欣赏美文,自己作文时方能妙语连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作文教学走出困境,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创新,让学生自觉地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来描绘出他们内心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迎来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