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新探
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短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新探
岳子熙
摘 要:从短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需求与教师教学不能统一,教学任务设计理想化,过分依赖文本,以及学生在传统模式中被动学习等问题,可以看出,短期口语教材,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短期留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方面的需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在沉浸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中,改变教学策略,利用多元的话题和任务形式,让学生先产生学习需求,从生活中获取相关的语料,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进行学习和表达练习。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短期教学
一、短期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短期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一种新的模式,但是随着中外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方面越来越升入,越来越多的短期项目在高校中兴起,有的高校甚至只做短期项目,随着短期对外汉语教学项目形式多样化,对外汉语教师群体也都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但是短期对外汉语教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常常见到的有以下几种:
参加短期项目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心理预期与教师的教学安排往往不能统一。具体表现为,初级过分重视语音教学,忽略了学生“生存意识”[1],学生之所以选择短期学习,其目的常常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尽可能提高自己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基本生存交际能力,比如:“买东西”、“出行”等。
教学活动或者任务设计理想化,并没有考虑好实际操作可行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很多老师会让学生在学习了问路以后去找当地比较有名的景点。让学生自行完成问路、坐车等一系列的行为。这种任务型教学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教学安排不够紧凑,安全隐患也很大。
口语教学过分依赖文本,对学生汉字能力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欧美学生,汉字基础比较弱,学习口语压力很大,特别是练习题方面,也多表现为文字替换练习或者课文填空练习,这对学生的汉字认读和书写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口语教材的编排,很多学者探讨过口语教材的文本安排的得体性和地道性[2],也就是到底我们应该更注意原生口语,还是次生口语[3],教材中口语课问更多的表现为“次生口语”(姜燕,2013)[3],很多语言形式学生学会了,并不一定用得到。
教学模式一般通过展示,练习,表达这种传统3P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在一种教师安排好的合适的情境中练习语言形式,又在自我表达时,运用所学到的句型。但学生常常出现出即学即忘,情景错用,语言点混淆等现象,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在生活中很少遇到相关的情景。
二、对传统短期口语教学模式的反思
从教材方面来看,一、口语教材多为文本,这在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的汉字水平无法跟上,会让他口语的水平也相对滞后,增加学习口语的难度。
二、很多有意思的表达常常出现在HSK听力中,比如“搞得我头都大了”,“露一手”、“A也不行,B也不行”等这样的词汇,口语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却很低。
三、有的时候口语教材内容说话非常像电视节目,有的课文更像听力而不是口语,比如有一课介绍邓丽君生平和《音乐之声》的文章,这两篇文章非常像电视节目里的讲稿的内容,并不是一般人生活中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时会说的话,而另一篇课文介绍崔健和周杰伦时,说“我喜欢听崔健的摇滚乐”,“他的歌不错”,“演唱会场面火爆”,“年轻人都喜欢听他的歌”,在真实的生活中,要是讲起周杰伦,和崔健,讲起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绝不仅仅只有这几句话,再细看文章后面的练习,是几个语言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点的形式练习和几种语言点的功能练习,没有涉及更多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词汇。
四、学习的内容仍然是固定化的,这种模式便于教师讲解,但学生的能动性依然受到压抑。
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学习的知识被展示在课本上,学生被动的学习被安排好的语言点,教师根据语言点设计几种情景,让学生练习,学生总是在被动获取知识,教师掌握话语的控制权,忽略学生的“内隐学习”[4],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实现自动输出。特别是很多老师在口语教学时更是忽略的口语的交际目的,三句话不离语法,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不免产生畏难情绪。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不妨就学生的交际能力,从以下四个方面审视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5]。语法能力指对语法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指根据环境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篇能力能力指能使语言表达符合逻辑关系,语句通顺的能力;策略能力指能够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克服语言障碍的能力。很多老师喜欢讲语法,条分缕析,学生疑惑,我们是来学语言的,不是当语言学家的,所以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不能用别的,比如:“他个子高”和“他的个子高”,很多老师解释时只解释第一句话是主谓谓语句,为什么用,什么时候用,却常常被忽略,学生自然选择更好理解的后者,以致后来学生到了程度比较高的时候都不太会用主谓谓语句;从社会语言能力来看,学生死板地学习,到了生活中人们说的话跟课本并不一致;很多初级和中级的学生在语篇能力上培养是欠缺的,他们除了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没有经过成段表达的练习,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说话时只能说简单的几句话,甚至几个词。到了不会表达的时候学生也只会依赖母语翻译,策略能力明显不足,而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能力的培养。
三、短期汉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1.沉浸式教学是近年来一直被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沉浸式教学是完全以目标语为交流语言,借助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进行表达,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够使用媒介语或者母语。沉浸式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渐渐习惯汉语的发音、节奏和语言习惯,也可以感受说话人的感情,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会搜肠刮肚的寻找自己已经学会的汉语语言知识来表达,这样就让学生重新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多层次、不同程度的、反复的练习和使用,这也是又一次新的加工和认知,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最为重要的是,沉浸模式还可以帮助建立意象图式。目标语成为学生生活中新的语言系统,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种可明白的输入和输出,不是在母语和目标中进行的直接翻译,而是学生通过生活体验得到的全新的语言能力,比如:传统学习方法中,“火-fire”,沉浸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用目标语思维的能力,所以学生大脑中这个链接是“火---”。相比于以往的“火-fire-,学生常常要将目标语翻译成母语才能进行理解,而利用意象图示,学生不用经过翻译就可以理解意思。
刺激学生产生需求。除了沉浸式的教学方法以外,教师还需要通过某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留学生在生活中一直会受到各种语言刺激,但他们并没有整合起来,教师可以先让他们产生需求,比如,要求学生去商店或者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录下收银员与顾客的声音,或者录下在食堂吃饭时,中国学生与服务员的对话。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总,并学习,一方面学生留意到了生活中“购物”“吃饭”这些语言的表达习惯,另一方面,教师也在学生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可以进行教学,学生兴致高,学习起来有兴趣,他的认知程度会更深,最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活动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这种先活动,再学习,再活动的办法,可以极好的利用短期学习时间。活动是短期对外汉语教学听说能力提高的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学生没有大量的时间培养语感,所以必须把学生引入一个轻松、有意思的环境,这种方式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刺激学生的诉说和学习欲望;二是体验听说时语言表达的习惯、包括肢体语言、语速、节奏等。三是从短时记忆到长期记,多重编码方式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学生对语言点的认识更加深刻,四是利用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自己从被动学习进入主动学习,从而对所学知进行深度加工。
3.丰富学生的话题。很多学生记忆生词,常常相差很远的生词发生混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词汇体系中建立起相关的语族,想建立语族,就要通过话题,同一个话题中遇到的大部分的生词,基本上就会是一个语族的但是在目前的口语教材中正是因为,我们的口语练习注重的内容比较窄小,学生常常会觉得,不够学或者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汲传波(2005)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6]中将话题分六大类,按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1.关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话题;2.个人信息话题;3.世界性话题;4.关于语言的话题;5.关于本国的话题;6.中外差异的话题。而大部分教材只在第二点个人信息话题方面说的比较多,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种话题和语境,我们就可以在创造更多话题来进行探讨。对初级学生,我们可以设计“哪里有好吃的东西”,“在中国餐厅吃饭的体会”,“我们要去xxx(比较远的地方)”,“淘宝一下”;对中级的学生,可以设计“打招呼的差别”,“请介绍本国人特殊的生活习惯”,“中国人和外国人习惯的差别”等话题,这些话题里可以引申出更多的子话题,学生需要通过汇报,辩论,自由发言等方式进行讨论;对高级班的学生,话题可以是“温室效应对生活的影响”、“会两种以上语言的好处”等,教师在引导学生谈话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例证等方式,让学生的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打得到提高。
4.课堂教学示例
以《发展汉语中级口语2》中第8课为例《教育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供读者思考,以抛砖引玉。
课前准备,学生分为三组,每组要采访学校的老师,中国家长,中国学生三个不同的群体,谈谈“教育问题”,学生采访时需要录音,并整理他们听到的内容,在上课时作汇报。教师及时收取录音内容,为上课内容做准备。
课堂学习,学生分组汇报他们的采访结果,教师选取学生比较有兴趣的方面进行点评和进一步的引导式提问,然后展示从学生音频中得到的词汇和语法点等,结合课文中的难解词和语法点一起进行讲解和练习,词汇方面可以进行意象编码,比如“填鸭式教育”,“学习机器”等词,另外一些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化对比思考,比如“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师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多种编码方式,巧妙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加深学生的印象等,深度加工所学的内容。
课文课本内容,作为学生阅读的对象,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谈谈对课文中学生的一天的时间计划表、网友的评论,以及教育的说法等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观看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关于教育的辩论和孩子教育的节选视频,建立辩论队,让学生根据他们所学的知识,词汇等组成新的语言,实现语言输出的自动化。
四、结语
短期留学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很多留学生利用暑寒假一个或几个星期的时间来中国学习,但是很多短期项目在开展时,却遇到一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感受,如何让学生的短期汉语体验丰富充实,又能有效提高口语能力,这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常常思考的事情。我们认为,教师全部使用汉语,借助课本的话题和内容,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一方面可以把握内容,一方面又给学生了极大的自由。学生学习所学知识后利用课本的文章,一来可以做补充,二来也可以梳理已学知识。最后表达方面,学生要利用思辨的时间对自己学的知识,语法点,语言点功能进行融合,在辩论过程中还要对对方的问题进行反驳式的思考,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练习成段的语言表达,还锻炼了以及说话时的策略能力。
参考文献:
[1][2]孙玉茜.对初级汉语口语教材的反思[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3]姜燕.汉语口语美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8).[4]崔正青.论3P模式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的任务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5]武惠华.谈口语课课堂活动及课下练习的设计[J].汉语学习,2002(10).[6]汲传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发表吧————专业论文发表组织,诚信可靠快速发表。长期有核心期刊论文转让!
第二篇: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发展汉语新旧版本比较
1.更新了课文封面、插图,更形象、更时尚、与课文配合更密切。2.调整了课文内容,使课文的长度和难度更适合各级学生的水平。
3.调整了生词序列,使生词的出现顺序更为合理。
4.练习去除了一些旧话题,加入了一些新话题,如“话说第一印象”“我在准备自己的简历”“地铁不公共汽车快”等话题,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5.新版本新增了学习指南、语法术语及缩略形式参展表、谚语索引更便于学习和理解。6.新版本话题的安排更具层次,分阶梯分难易程度安排课文话题
市面上的教材介绍: 类别:速成型
1.《汉语交际口语1》以实用的交际任务为主线,以生活需求为主要学习内容,适合零起点学习者使用。《汉语交际口语》就是一套专为多样化的短期汉语学习者编写的系列教材。
2.《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第2版)系列课本包括入门篇、基础篇、提高篇、中级篇、高级篇五本。《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第2版)是为短期来华留学生编写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技能为主的一套系列课本。全套课本共分五册,分别适应具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初、中、高三级五个水平的留学生的短期学习需求。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925f8cb8152e47c0dde05602.html
现在的对外汉语教材市场已经呈现出鱼龙混杂的状态:许多东西没有创新,内容换汤不换药。有的不成系统,还有的实践性较差。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本着实用性原则,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些比较好的教材,希望能对大家的实际教学活动有所帮助。市面上的教材的种类: ☆成人短期教学:
1.《汉语口语速成》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适合6周及6周以下为教学周期的短期班教学使用。这是一套按照新的思路编写的供外国人使用的基础汉语教材。整套课本共分五册,包括入门篇、基础篇、提高篇、中级篇、高级篇,分别适应具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初、中、高三级五个水平的学习者的短期学习需求。丛书包括英语、日语、韩语三个注释版本,方便学习者选用。
《汉语口语速成》是为短期来华留学生编写、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技能为主的一套系列课本。经过学习,他们将很快掌握与中国人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本教材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丰富大量的图片和插图。很多教师反映教学中的图片很难搜集,过去的教材,也都是“造句、改写句子、替换练习”这一类,可是本书不仅包括传统的练习形式,同时借助丰富的图片,使得教材的练习更加真实自然,比如,采用“看图说词”“看图完成句子”“看图说话”等形式,使得教学和学习都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更便于操作和使用。
2.《汉语会话301句》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此书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注重培养初学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交际功能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方法编写。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语境展现出来,使学习者能较快地掌握基本会话301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达到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交际的目的,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虑到成年人学习的特点,对基础阶段的语法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浅显明了的例句作简明扼要的解释,使学习者能用语法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项目多样,练习量也较大;复习课注意进一步训练学生会话与成段表达,对所学的语法进行归纳总结。各课的练习和复习课可根据实际情况全部或部分使用。有英、西、法、德、俄、日、韩、泰多国的版本,能满足不同母语的学生的需要。内容也很实用,但稍显陈旧,而且对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没有针对性。
3.《基础汉语40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全套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各20课。上册的前5课是语音部分。主要学习汉语拼音,同时兼顾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和课堂用语。后15课,每课有短文和会话。通过短文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会话部分基本上不出现新的语法点,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话模式和语言功能。词汇学习除了词汇表以外,还有词组的读和写。此外每课课文后有附录,按类别介绍一些常用事物,并配有图片,以增强趣味性。下册20课重点在阅读。每课都有两篇短文,一篇精读,一篇泛读。精读部分有新的语法点。泛读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文化知识。为了掌握单词、语法以及加 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课文后面都有大量形式多样的练习材料。包括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句型的练习,还有综合型的训练,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对一些比较难掌握的语法点和词语作了一些注释以帮助理解。使用后的反响不错,上海很多机构使用此教材进行汉语短期培训。
4.《中国全景》 吕必松,吴叔平主编 语文出版社 2001 由国家汉办组织专家学者编写而成,内容构思新颖,重视语言能力和文化。
这部教材适宜于零起点的学习者。学完这部教材,学习者基本能应付日常生活交际。全书中每课分三段。第一、二段以讲练为主,第三段以“复练”为主。用于常规课堂教学,一段相当于一课时的内容;也可用于短期强化教学,一课为一次课的内容。选材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将会话场景放在社会生活中,所以教材不局限于在校学生,也适用于在公司供职的人士和家庭主妇。
5.《速成汉语》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和《体验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速成汉语》全套书共三册,每册15课。把日常生活用语分成15个话题,每课学习一个话题的部分用语。每册为一个循环。学完第一册可以完成简单的汉语交际。后两册在此基础上逐渐加以扩展,使每个话题得以丰富和深化。其中第三册还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商业贸易用语,以增加本书的实用性。课文以对话体为主,以训练听说能力;多数课文还设有叙述体短文,以训练阅读和理解能力。全部课文配有英文翻译。课文和句型配有简明实用的注释,用以讲解语法知识。教材在词语和语法点的安排上注意体现重现和渐进的原则,以便于学习。内容也还比较有意思。但是几册教材之间的关联性不太强,有些各自为政。
《体验汉语》专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汉语教材,适用于短期学习汉语的成人学员。既可以供短期班使用,也适用于一对一单人教学。本书以基本生活需要为依据,以实用的交际任务为编写主线,注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全书由一个语音训练单元和12个学习单元组成。此教材比较新,使用的人还不多,但是反响不错。
☆成人长期教学:
1.《汉语口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本丛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针对零起点的学生,变传统的以词为本位到以句子为本位,从语义为主到语用为主。在学习初级口语常用句式,简单对话的同时,就开始进行成段的训练。中级课文围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景,安排生动、自然的口语对话,以满足读者需要。力求突破与创新,突出口语教材的特性。以若干主线人物贯串始终,赋予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让不同性格的人物说出不同风格的语言。同时对过于北京化口语词汇做了适当调整,以适应各地使用者的需要。注意社会发展趋势,淘汰已过时或即将过时的语言。对口语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高级课文以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为主线,内容涉及中国家庭和中国社会的多个侧面。书中所选的情景和出现的人物在注重典型性的同时也注意了广泛性,尽量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性格、背景、经历和不同的语言风格,对话力求生动、自然、得体、符合人物的身份,学习者可以随着教材中的人物走进中国家庭,融入中国社会,以便达到加深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学到真正地道的口头语言的目的。在练习的设计上突出了实用性。增强输入和输出训练,以成段表达的训练为中心,循序渐进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叙述、转述、讲座和辩论题,以切实提高学生大段地连贯自如地表达的能力。是一套不错的系统性教材。
2.《博雅汉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本丛书运用结构、情景和功能理论,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景之中,重在学好语言基础知识。本书共分起步、加速、冲刺和飞翔四个等级。比较适合各个水平的学习者学习。适合学院式教学用,也比较适合作为读写课。教学内容编排比较合理。但是如果对于短期语言培训班可能不太适用,因为汉字和拼音是分开的,初学者阅读起来有难度。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课程教材。具体应用还需要配合其它教材再加上教师的灵活运用。练习很多,课文选材也很有趣,注释很详细。教起来比较省心。不过现在应该还在推广期,使用的学校还不多。
3.《我的汉语教室》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此书适用于初、中级水平的青少年和成人。目的是帮助外国人提高用汉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以及应付HSK考试,因此每课课后附有大量适合HSK的练习。在体例上,除了初级书中已有的课文、生词、练习、听力和汉字五部分以外,中级书的每一课还增加了注释和成语两个部分,注释部分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语法结构;而成语部分则向学习者介绍了一些在汉语口语中常用的成语,学习这些成语对于丰富语言的表达有很大帮助。此外,汉字部分的学习采用了通过照片来展示汉字的方式。很多照片部是拍摄于街道、超市等公共场所,选取的汉字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常用汉字。相信这种方式对有兴趣学习汉字的学习者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使用这本书。
4.《汉语教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本书自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用。其指导思想是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但其缺点是课文内容没多大意思。比较正统。5.发展汉语
☆儿童和青少年教材
1.《跟我学汉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这是本专为海外中学生编写的汉语教材,使用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或者年龄在15岁-18岁的青少年第二语言学习者。本教材以零为起点,终点接近中级汉语水平。在内容安排上,本书以表达功能的需要为基础,并用话题为线索来编排语言材料,从而带动交际能力的培养。
2.《汉语乐园》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是中国国家汉办推荐的国外儿童汉语教材,共3个级别,每个级别包括:学生用书、活动手册、词语卡片、教师用书。内容包括:互动句型、生词、汉字学习,图解中国文化,介绍手工、歌曲、故事等多种游戏活动。
学生三个级别学完会说简单的句子,会背一些中国童谣、诗歌,初步了解一些中国文化。
目前已出版英文注释本和泰文注释本。适合英语国家泰国10-12岁的汉语初学者。另有教学挂图、字母卡片、教学备品(中国结、剪纸等),也比较方便教师的教学。
3.《快乐汉语》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根据儿童的学习规律,安排的内容生动有趣,还包括很多游戏。内容的安排顺序也非常符合教学的顺序。而且听说读写都兼顾了,还穿插有简单古诗的学习。每三课有单元总结,集中复习学过的句型。针对的是儿童,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有趣,也得到部分成人的青睐。
以上教材只是编者采纳部分对外汉语教师的意见推荐的,而且着重选取了其中初级和中级的教材。其实还有很多好教材,比如师大留学生部采用的《桥梁》,也很不错,适用于汉语水平很高的学生。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因材施教。附: 中国文化系列:《跟我学汉语》DVD 内容包括:饮食·茶,剪纸·风筝,杂技·舞狮,园林·雕塑,陶瓷·泥人,刺绣·丝绸,中医学·武术。
5.《800汉字卡片》软件
王国华
华语教学出版社
本套汉字卡片精选800个最常用汉字,采用双语教学,每个汉字都配有拼音、图解、两个常用词和一句话(以生活、学习、娱乐、工作、旅游、商务中常用语言为主)。卡片内容丰富,每幅卡片除了单个汉字外,还分别配有汉语拼音、汉字书写、数字与计量单位、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唐诗。卡片的形式采用国际标准环保扑克牌,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学习,并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快速提高学习者的识字和写字能力,并通过组词加深对字的理解,通过造句达到说汉语的目的,适合于母语为非汉语人士使用。6.《彩虹中国语》
编者:韩国大教彩虹教材开发研究所 出版社:韩国大教公司
适用对象:儿童、中小学生、成人 注释语种:韩语 教材功能:综合教材
简介:
针对初次接触中文的儿童,彩虹专门开发了系统化的教育课程,旨在从听、说、读、写四个领域同步地学习汉语。课文和练习中都适当穿插一些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全套266册,配套产品:录音带、CD、写作练习、复习教材、古典童话、语法书
第三篇: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法
对外 汉语口语教学法
一、引言
数十年来,外语教学问题一直成为越南教育从小学到高等教育的重点。我们可以肯定外语 是我们融入国际的一条路,所以外语教学在教学系统中站着重要地位。作为目前世界的主要语言之一,汉语在越南已得到了极大关心,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教学质量也越来越提高了。
众所周知,汉语教学过程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换句话说是听说读写总是老师与学生非常重视的四个技能,其中口语教学可被誉为不可忽略的内容。学生能不能有自信地跟中国人谈话,能不能用一个准确而自然的汉语来进行交际,大部分都是靠口语课。不过,据一份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虽然绝大多数的学生认识到了口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统计,仅有46%的学生明确表示“很喜欢口语课”,33%的学生表示“会在口语课上积极发言”。这种重要性与受欢迎程度不成正比的现象,值得我们对于现行口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审视与认真的反思。那么,老师们怎么能有效地教汉语?学生们怎么能快乐地学汉语呢?
二、口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首先,我们要理解口语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这对汉语老师书写口语课教案的过程起着很大作用。
1,口语课的性质 口语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单项技能训练课。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听和读属于接受和领会,是被动行为。说和写属于表达和应用,是主动行为。从第二语言教学的顺序来看,基本上多采取先听说,后读写的方式。对第二语言初学者来讲,学习语言在前,使用语言在后。学习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后来才能通过自己的口语能力表达出来。汉语口语课要训练学生正确地运用汉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以及各种功能项目,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要突出“说”这一本质特点,教给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对象说什么和怎么说。因此,教师就要从如何训练“说”这一技能来安排课堂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的能力。
2,口语课的目的 1)人们为了交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即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前者指具有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理解和构造句子的能力。后者指在语篇水平上恰当地使用各种语言技能,获得或表达信息的能力。
2)对第二语言初学者来讲,口头交际能力需要经过有计划的培养、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口语课就是培养这一口头交际能力的过程。初级阶段的口语教学目的是培养他们随想随说,语音、语调正确自如,词汇、语法使用合理恰当,符合汉语的口语表达习惯,使汉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口头交流思想的工具。3)言语交际是动态的,瞬息万变,交际的双方必须摸准对方的会话含义,听懂对方的潜台词。口头交际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听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只有听得懂,才能答得对。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话,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如果对对方的话似懂非懂,没有接收到准确的信息,也不能做出得体的反应。
3,口语课的任务 1)理解能力
每一堂口语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每一课教学内容都离不开具体的话题和场景。理解的过程就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只有理解了,才能变书本概念为学生已掌握的认识概念。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归纳、解释等各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2)捕捉能力
捕捉能力即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在言语交际过程中,A方常以长信息的方式发话,B方则无须以长信息的方式应答,只要抓住核心信息及有用信息即可交流。例如:(1)A说:“人真多呀,是不是好久没有来车了?”B说:“可能。”
(2)A说:“两个人都工作,家里有不少困难吧?”B说:“可不么!”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汉语口语表达的规律,捕捉住主要信息。3)发问能力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被动地应答对方的问题较发问容易。但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并不是只处于应答地位。应答与发问常同时存在于言语交际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发问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口语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
4)对话能力
一问一答是言语交际中的最基本形式。初级口语课所使用的教材多以对话体形式为题材,对话的能力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基本功。在一定的情况下,甲方如何问,乙方如何答,这是最初步的口语能力的培养。
5)成段表达能力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一句一句地问答并不难做到,当学生需要连续叙述一段情况时就感到较难。这其间,学生需要组织语言,选用词语,并要不间断地表述。因此,在对话能力训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这一能力属初级口语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高标准。经过训练,使学生达到能够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不间断地说出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一定联系,表达—个完整意义的一段话语。
三、口语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1)准确性
言语交际涉及到交际的有效性和交际的效率。有效性寓于准确性,效率寓于流利程度。对初级阶段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口语表达技能上的训练更多的是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准确性,其次是注重流利程度。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受其母语影响,怪音怪调或多或少地存在。在教授该课程时要始终注意加强学生语音、语调和语重音准确性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言语技能训练时,必须注意在语言本身(指学生的语音、声调、词汇、语法以及语重音等)正确的前提下,进行一定量的重复训练,否则将是毫无意义的。
语速问题也应注意,教师要尽量以正常语速进行教学,每分钟150字左右。课堂上的每一项训练,都是为实际言语交际服务的。课堂上语速过慢,必然造成学生课上听得懂,说得出,课下听不懂,说不出、说不准的现象。
2)具体性
教授该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立具体的真实语境,使学生感到所学的每篇会话及每一语言材料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口语课本是一个死的无声的书面材料,要将其转变成一个活的有声的交流,中间就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需教师借助于真实的语境、图片、实物等加以提示和引导。其转化过程越真实具体,学生接受得也就越快,运用得也就越自然得体。
3)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地开口参与,切忌冷落口语能力差的学生,每一堂课应让好、中、差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起组织、引导、传播新知识、介绍中国文化的作用。教师与学生课上的活动比率一般为3:7,以一堂课50分钟计算,教师的运用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的活动时间为35分钟左右。
4)交际性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生学会交际的过程。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交际语言在前,真实地进行交际在后。用变化的语言形式来为实际的交际目的服务,更是建立在基本语言信息都已掌握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始终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真实的、有用的、得体的交际语言,并在其交际需要的情况之下,为交流信息这一目的而说出真实的、有组织的、得体的和有效的语句。
5)实用性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存在较大的差异。普通话与方言间也存在很大不同,教师要注重将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诸如语调、重音、语气的不同在语句中产生的不同效应。口语词汇、短语及惯用语在一定情景下的实际使用等。
四、口语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1)词汇部分
词汇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基础材料,每一课都出现与该课会话有关的新词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要以对比的方式对词汇进行简单的处理及说明,由此引导学生区分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词汇的处理最好在会话中进行,以体现出口语课的特点。
2)会话部分
会话部分是口语课的中心内容。会话部分是在一定的具体的语境之下,运用基本句,围绕一定的功能项目学习说什么和怎么说。在学习会话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和巩固综合课所学过的词汇、语法等在具体语境下的使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得体的口语表达方式。会话部分一定要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
3)词语注释部分
该部分的内容都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本课词语重点。它既包括了侧重于口语方面的语法点、词汇的用法,又包括了在使用该语法点、词汇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差异。例如:
问年龄时,中国人问不同辈份的人有不同的问法。问老人时问:“您多大年纪了?”“您高寿?”问同龄人时问“你多大了?”问小孩时则问“你几岁了?”又如A说“你汉语说得真好!”B回答“哪里,不太好。”因此,该部分内容是会话部分的桥梁和支架。
4)练习部分
练习部分包括词语应用、话语应答、综合思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设立该项的目的在于巩固该课所学的新词汇、新语法点及会话内容,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练习可以让学生单独做,也可以在讲会话课文时作为扩展性练习来做。
5)文化背景部分
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亦是教学内容之一,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反映在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因此教师需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与该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减少学生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言障碍与不得体的表达方式。例如:
中国人与中国人见面时不常说“你好”,而是看到或估计对方去做什么或做完什么事,就以此作为打招呼语,诸如“你去哪儿?”“吃饭了吗?”“上班去呀?”“回来了。”等。
五、口语课的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点名及引入教学)
口语课的引入教学,教师要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从师生一见面就能让学生感觉到今天将讲授的课程的基本内容,给学生一个清新的概念。
比如,今天你要讲的内容是“争论?”,那么讲课之前,你可以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如“对现代的女人来说,外表比品德还重要”,过了五分钟,一定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第一个人还没说完,第二个人会站起来反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样,你可以把他们引入到“争论的技巧”的这个内容。
2)生词的处理 口语课的生词到底如何处理,是单列一项学习讲解生词,还是把生词放在情景会话中自然地出现?大多数教师善于采取后者。此种方法易于体现口语课的特色。在处理生词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生区分书面语词汇与口语词汇。
例如:课堂内容是“欢迎”。你要帮他们分别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说法。如:在口语,他们可以说:“欢迎你们来北京”,可在书面语,你要转化为“我向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3)学习课文及重点词语用法 每一课课文都有一个情景,教材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一个固定的口语交际内容。如何将课文上得有声有色,避免照本宣科地看着课文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国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1.设计情景
一篇完整的会话课文体现了一个话语功能项目。教师不可能一股脑地将整篇口语课文给学生。必然实行情景再设计,也就是在一个母情景下再设计出便于成段演示的具体的子情景。
这种对母情景的再设计有益于难点分散,有益于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滚雪球似地掌握在一个大的语境中的口语表达技能。
2.练习交际
子情景设计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开始进行具体交际训练的过程。在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之前,教师应首先进行每一子情景的演示。演示的方法有几种:其一,教师可利用图片、实物、实景、幻灯、投影仪等进行演示。其二,教师可自身作为交际的双方AB角色进行演示(教师可利用动作、高低音、指示等方法区别AB角色)。其三,教师亦可与班内交际能力较强、语音语调较好的学生进行演示等。进行这一步的目的就在于明确地告诉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子情景下,AB双方应如何表达。演示过程中,教师可将本子情景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基本句以及特别的口语表达形式等,按口语交际顺序板书在黑板上,这样有助于学生运用上新内容,避免学生就易避难。若遇到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或口语表达方式,教师可加以说明,随后就让学生做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可采取多种方式,可以分为二部或三部“合唱”方式进行,也就是在课堂上将全体学生分为AB角色或ABC角色进行“合唱”型练习。另外也可用“独唱”方式进行,就是让学生充当某一个角色练习。逐个学生进行某一角色的演示较费时间,因此可以让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就是同桌二人或就近的两人轮换角色进行练习。
教师进行巡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当然也可以以传递式的方式进行练习,也就是某一子情景几个人以传递的方式来完成。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宗旨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全体学生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当学生完成一个子情景的会话之后,就可以请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演示。子情景与子情景之间,亦可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以达到完成母情景的目标。
在组织学生练习交际会话中要注意掌握以下三个标准: A.机械性会话练习
此种属基础技能训练之初,也就是在课文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会话练习。教师可以板书些关键及重点词语,借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上本课所学的重点。B.扩展性会话练习
此种属表达技能训练,也就是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扩展进行会话练习。
C.实际性会话练习 此种属综合性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入情入景,完全自由地进行演练。
总之,教师在组织练习交际过程中,可根据该课文的基本内容采取分角色对话、复述、归纳中心意思、讨论、演讲、表演以及语言实践等各种方法进行。3.学习课文
当一个个子情景的会话技能训练都完成之后,请学生打开书,学习一下口语会话课文。这一环节的目的就在于,当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某一话语功能项目的口语表达技能之后,再给学生一个书本上的依据,以利于学生离开课堂后,再进行复习巩固在该语境下的口语表达方式。
其方法为:教师可先带读一遍,因为对象都是第二语言初学者,他们的发音、断句、停顿、语重音、语气等有时不十分准确,然而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这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带读之后,可以请学生分角色读或全体分角色读等。学习课文使用的时间不必太多,重点要放在脱离开课文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上。4.重点词语用法与文化知识
每一篇课文中基本上都有三四个重点词语用法。在练习交际中,学生已有了初步了解。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再次提出来讲解一下儿。在学生练习交际中的每—个环节中,教师应提示学生使用该词语。另外,在学习每一新课文之初,教师应对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加以说明,以解除学生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学习上的障碍。
4)做练习 口语课的练习包括词语方面的和表达技能方面的两种。属词语方面的练习,可在学习课文后完成,这样可起到及时巩固所学词语的作用。属表达技能方面的,或在练习交际时进行,或留给学生自己完成。
5)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当完成了全部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用二至三分钟时间,对本课的重点词语、文化知识等进行归纳总结,以示强调本课所学的内容。
对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也要做以评论。最后布置作业,作业应以听说内容为主。
六、口语课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任课教师为了教好学生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不断地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各异,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记忆在某一情况下的表达方式,并最终达到自由运用的阶段。
1)教师演示 对初级阶段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运用此法的目的在于首先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声音模式,以便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声、韵、调、语气、停顿和语重音等进行模仿。因为只有在声、韵、调、语气、停顿和语重音等完全正确的前提下,进行反复的训练才是有效的。
2)学生模仿 在某一子情景或某一母情景下,总是要由几个或多个句子来表述,初级阶段的学生总是要从不自由过渡到自由阶段。就像幼儿开始学走路一样,教师首先要领学生走一段,让学生跟老师一句一句地模仿。模仿可采取“独唱”、“齐唱”或“轮唱”的方式。在模仿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纠正学生的错音、错调等。
例如:今天学的内容是“介绍”,你给学生听完课文后,可以让他们模仿课文自我介绍,根据课文给予的句型:“大家好!我叫„„,我来自„„,我„„年出生”等等
3)学生练习 当学生理解、模仿之后,就要让学生们大量地、反复地练习说。为了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可将全班学生分为AB或ABC角色在同一时间内分别轮换扮演不同的角色,练习说在某一情景下的会话内容。在此期间,教师要不断地巡听,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
4)教师提问(问答法)
当教师教完在某一情景下的会话内容之后,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会话内容,教师可采用提问法。提问的方式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表层到深层。
5)学生演练(会话)教师教完某一段会话,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并要通过学生的口表达出来。当学生模仿、练习之后,可以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这段会话,这样可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并可以从中体会到在该情景下的具体表述方法。
在学生演练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某些错音、错调及错句等。教师不要急于纠正,教师可先记住学生的错误,待学生演练完毕后再纠正,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说”的积极性。
口语课其他处理方法与技巧:
(一)基础对话训练
1.师生问答 2.提问练习 3.情景练习
4.情景问答练习 5.卡片提示 6.表演
(二)基础独白训练
1.看图说话 2.复述
3.口头描述 4.概述
(四)中高级口语训练
1.“记者招待会” 2.调查与报告 3.讨论
4.口头作文 5.讲演 6.辩论
(五)纠正学生错误的技巧 1.再问一遍 2.再说一遍
3.把正确的句套子给学生 4.由老师领着大家说一遍 5.用动作提醒 6.板书
7.送给出错的学生一张正误卡片
七、结语
国际汉语教学,由于受所在国语境、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的局限,不能和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相提并论,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国际汉语口语教学,是海外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怎样利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让学生开口说话,敢说,会说,能说,说得好,需要教师积极主动设计各种汉语口语教学法,创造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国际汉语口语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在口语课的任务就是做出上述的“互动”。老师应该把握学生学习口语的难点,一定要慢慢地、有耐心地把口语知识传给学生。
第四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现。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必须在实施教学时有良好的策略。
一、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怎样过星期天》《小小新闻发布会》《说说动脑筋》等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握口语交际的话题。
⑴、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常有不少对话段落,教材收集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⑵、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发生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荷花》一文中“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的省略号,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荷花池中美好的景物。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⑴、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布置主题为“逛市场”“赶集”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逛市场、赶集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日用商品的价格等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人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人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人员”进行表演、交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次令人愉悦的活动,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的冲动。我们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准备上语文课时,学习委员报告说,上午的生字抄写作业还有六位同学没有完成。我顿时来了灵感,“今天我们以‘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说点什么’为话题,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话题分三个板块进行:①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说点什么?②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对大家说点什么?③你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学生说得相当精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 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⑴、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⑵、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方式的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⑶、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⑷、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之间的互动。如习作《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我以“找春天”为支撑点,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自己寻找发现春天在哪里,二是观察周围人,询问有关春天的变化,三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三年级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随机点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触,使交际的技巧在人景互动中提高了。这样的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了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交际效率。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题。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设置了“你想怎样过六一”的 话题,学生结合“六一”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加上他们的亲身体会,我又播放了去年“六一”运动会的部分录像,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的记忆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提出了美好的设想。
2、任务驱动。追求口语交际的全体参与,除了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景中,还要给学生确定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的交际话题,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想办法说服大家也读你喜欢读的书。小学生的好胜心强,他们的畏惧心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话匣子也会自然打开了。当然,口语交际的任务要自然生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接近他们的世界期待。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口语交际的训练更是多维度的。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口语交际才能做到“言之规范,言之行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第五篇:浅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陈荣华 临武县武源小学
摘要: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应做好情境创设、交际规则的习得和交际过程的指导工作。
关键词:口语交际 情境创设 交际规则 交际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形式,下面就结合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中的“口语交际”对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一定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条件和动力。学生一旦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就会产生进行交际的冲动。
(一)创设互动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并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进行“交际”。如在教学《名字中的语文》时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谈自己名字的来历,交流古今名人名字的轶闻。这样学生间的互动使课堂上充盈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和双向互动的语言交流活动。
(二)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生的表演欲一般都比较强,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为此,营造好的表演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如在《巧用语言》的教学中,可创设小表弟家的情境,安排说得好的学生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创设妈妈为经济发愁的情境让学生表演。使参加表演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还可直接利用这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三)创造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如教学《预防校园侵害 创建平安校园》时创设学生在校园里及校园周边受到侵害的情境。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二、交际规则的强化与习得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使得主体动机、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是不同交际者利用语言这一媒介相互作用、施加影响的根本方式。因此,在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便要考虑到恰当的言语行为对交际双方产生的影响。为了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不是脱离开生活实际需要的实验行为,它是旨在使学生“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认知与学习活动。因此,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样应该遵循口语交际的规则。
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学生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以满足对方获得尊重的精神需求。除了使用一般的礼貌用语之外,学生还要学会在交际时遵循如下规则: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让听话人自己做出选择;所说的话要得体和谦虚,体现与别人的友好关系。与此同时,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以及整个躯体的姿态,这些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起工具作用的伴随动作,在语言学上称为身势语。得以顺利进行的口语交际是充分注意到身势语的运用的。因此,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言语交际规则,可以逐步强化言语交际习惯,促进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的意义上要依赖于口语交际课之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当然,口语交际教学中如遇到有关上述的问题,则需要教师适时指导,以便学生能够矫正自己的交际行为,提升交际能力。
三、交际过程的操控与指导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由于口语交际过程进展的不确定性,很多未及预料的问题可能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因此,教师是不便就交际内容与交际过程事先完全确定的。从另一个方面看,正如上文所述,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是尽可能在接近生活原态的、自然的情况下设计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除了一些交际规则、程序的指导之外,教师是不应该像影视导演那样就交际过程中的话语内容进行具体指导的。换句话说,教师不应置身于学生的口语交际之外,对交际过程进行主观操控和指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口语交际朝着预定的目标进行呢?
心理学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趋势是: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最后发展到独创性。虑及于此,教师应当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到口语交际中去,通过自己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推进交际的过程。由于教师自己是实践者,可以随时引导、调控交际过程,使其能更好地实现交际的目的。学生可以在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模仿,逐步习得交际的本领。这样的处理与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它体现了教学当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与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为了加强示范性,教师除了在全班师生交流中参与交际、适时引导外,还应参与到一些小组中去进行个别辅导;对于进行有效交际的小组,可以推荐到全班,向全体同学展示,以便学生能够有一个可以模仿、学习的依据。总之,在整个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当提倡的是在真实的交际之中予以暗示,以便学生感悟、模仿,而不是进行抽象的指导。
不可避免的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错误,诸如,语法错误、逻辑不清、表述不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宜打断学生的话语,立即予以订正。教师可以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总之,“口语交际”的教学,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要坚持语言实践的原则,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口语交际的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3]董远骞。《教学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