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的体会

时间:2019-05-13 02:2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弟子规》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弟子规》的体会》。

第一篇:学习《弟子规》的体会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读本,被称为“大众国学,伦理经典”。它不仅仅是幼儿的启蒙教学读物,更因为它的内容多取自于儒学经典“四书”,所以对成人修身修心也非常有益处。它包含着许许多多为人处事的规则,让人们懂得一个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懂礼貌、行为举止文雅有规有矩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弟子规》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几句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创造,几乎每句都有经典出处,但非常隽永、非常耐久,非常值得我们寻味。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学生学习《弟子规》,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为人处世,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光是学生,每一个成人也应该学习《弟子规》,全社会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孩子们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做什么就要有个做什么的样子。为人师,更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行,时刻提醒自己:“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人,而爱是师德之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知识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做人却不会,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弟子规》的影响既深又远,学习并力行《弟子规》不光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他做人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学学《弟子规》,努力力行《弟子规》。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他们的心门。

书中对在家庭中生活中怎样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出外怎样对人彬彬有礼,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弟子规》不仅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启蒙教材,更因为它的内容多取自于儒学经典“四书”,所以对成人修身修心也非常有益处。

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弟(悌),次见闻”。这完全符合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最好的诠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知识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做人却不会,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弟子规》的影响既深又远,学习并力行《弟子规》不光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他做人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学学《弟子规》,努力力行《弟子规》。通过与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我们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是不行,要付诸行动,要在做中学,学中做。今后,我将认真践行《弟子规》,做有爱心、有修养、有品位的人民教师。

提起《弟子规》,熟悉我国古典文学者,应该无人不晓。它是中国传统蒙学读本,被称为“大众国学,伦理经典”。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以及“文革”时期的“批孔”运动,导致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几代人中大多数都缺了《弟子规》这门为人处世的“必修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补补这门课。所幸我小时候就有机会接触《弟子规》,对于幼时听爷爷细致讲解“孝”、“悌”两字含义时

自己的似懂非懂,以及从小常被母亲要求“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时的不解与无奈等等至今记忆犹新。

懵懵懂懂过了许多年,自己做了老师,又做了母亲。不知从何时起,忽然发现自己对于很多以往熟视无睹的现象开始看不惯,对周围有些粗俗无礼的行为感到难以接受。特别是前些年我们常看到日剧、韩剧里的许多角色都显得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而在我们国产影视作品中却鲜有看到,偶尔看到一位风度翩翩的又大多为海外归来的华侨或海外同胞。这些现象令我印象深刻。

更看到过如此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用汉语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 „„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曾几何时竟下降到了最低点!2004年马加爵事件更是折射出我们的教育问题的诟病,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所有的一切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以及每一位有社会责任心的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我们中华民族原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知恩图报、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民族传统美德。可是为什么现如今我们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却知书不达理、知书不懂事、知书不知礼,上了不少学,但是立身做人的道理不懂多少,待人处事的本领没有多少。家长望子成龙,结果孩子们成了龙也成了凤,却没有成人。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反省。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教书和育人都很重要,但不是同等重要。不能教好书是失职,不能育好人是渎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我们以往的教育工作中,重教书轻育人甚至是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不仅比较普遍地存在,而且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学校还比较严重。这样的教育,无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对一个家庭,都是十分不利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既教书更育人。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位母亲,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记得当时从礼仪教育的角度,我希望我的学生、我的孩子能够从小接受一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礼仪教育,做一个懂礼、知礼、有礼的文明人。希望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在校领导的支持下,2002我开始进行礼仪方面的教学实验。直到重温《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时,一种久违的感动涌动于心间。初读《弟子规》,也许会觉得它很肤浅,其实它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细读《弟子规》,就会发现其中很多的道理看似很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古人训诫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关怀朋友,都因为心怀感恩。正因为感恩,所以对人对物多了虔诚的敬仰之心,尊敬发至内心,而后谦虚谨慎的做人。时下我们的孩子不缺知识,不缺营养品,但缺的正是一种感恩的心情,对父母的感恩,对祖辈的感恩,对传统的感恩,对以往一切东西的感恩;缺的是一种规矩,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和别人共同承担。一句话就是不懂做人的根本。而这些年来学校的德育课大都是跟着政治形势走,老师手头上关于道德培养方面的教材却存在着空白。学好《弟子规》,对学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弟子规》可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做人的根本。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认识到这些,我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因此,我又决定在自己班级开始进行《弟子规》的教学实验。那是2005年,令我感动的是,此举再次得到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我校老师的大力支持。现在我已先后在两个实验班开设了《弟子规》课程。学生们在吟诵经文,理解其深刻含义的同时,可以从古人的经典经文中寻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崇高品质,激发他们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也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学精髓。学生不仅能熟读成诵,更能身体力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不断学习、领悟,受益匪浅。

《弟子规》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几句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创造,几乎每句都有经典出处,但非常隽永、非常耐久,非常值得我们寻味。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书中对在家庭中生活中怎样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出外怎样对人彬彬有礼,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弟子规》不仅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启蒙教材,更因为它的内容多取自于儒学经典“四书”,所以对成人修身修心也非常有益处。

全书言简意赅,三字一句,共有360句,暗合了农历一年360天,也许是让孩子一日一句,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吧。《弟子规》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蕴含着为人处世的玄妙。书中用的最多的是含有“勿”,“不”,“为”,“无”等告戒孩子们的话,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敦厚的长者谆谆告诫孩子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读者从心理上到行动上循循善诱。从内容上看,《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经,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恩欲报,怨欲忘”,“将加人,先问已,已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是超时空、超阶级、超族群的,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

从《弟子规》所蕴涵的教育规律上看,它特别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弟子规》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编写次序分别是入则孝、出则弟(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就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弟(悌),次见闻”。这完全符合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最好的诠释。

当前诸多社会问题,如:校园血案、连续跳楼事件、问题奶粉、问题疫苗、买官卖官、贪污腐败„„等等,其根源均在于人们的伦理道德出了严重问题,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严重、漠视公平正义、思想道德沦丧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全民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教育。党的十七大发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为深入推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二七人”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推广居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干事的礼仪规范。我们二七区决定在全区开展“共读《弟子规》、争做文明人”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知识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做人却不会,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弟子规》的影响既深又远,学习并力行《弟子规》不光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他做人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好好学学《弟子规》,努力力行《弟子规》。

第二篇:学习弟子规体会

也谈学习《弟子规》的几点体会

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

有一位妈妈对待儿子可以说是特别的“关爱”,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倒好一杯凉水给孩子喝。恰好有一天妈妈加班回来晚了,妈妈也倒了一杯水给他,孩子一喝骂道:“那么热,想

烫死我啊!”。说完,就把热水泼在妈妈的脸上。

造成这种悲哀的人是谁呢?是我们的孩子吗?不是,而是我们的家长,是我们的家长太宠爱、太娇惯孩子了。

可见,家长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后果很严重。中华文化对于子女教育方面有很多好经验,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二、学习《弟子规》,能使人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

这次学习我被分配在和敬组,我们这一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头上还贴着止血贴,在第一天的小组分享时,老妈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特殊状况:他们一家五口来到这里,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已经退休,几年前因肺癌做了手术。老伴是个地质学院院士,七十多岁了还在上班,连走路都要扶着手杖。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带头上山下乡,便放下五个月大的女儿让别人喂养。

有一次,女儿不幸高烧不退,造成弱智。之后将她送到弱智学校就读,因而也能认字。弱智女儿结婚后又剖腹生下个女儿,女婿好吃懒做,便离婚了。如今的孙女上五年级,成绩很好,就是很懒惰、很不孝顺。

从小家人就对它百般宠爱,就像是弥补以前对她母亲的过失。

前些天,奶奶洗脚,她在房间里写作业,奶奶就叫她帮忙把洗脚水倒了,说了几遍她也不肯,奶奶就动手打了她,她连忙拿起不锈钢的撑衣架,用力砸在奶奶头上,顿时鲜血迸流,拨打120送进医院,缝了几针……老妈妈说,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拯救她那不孝顺的孙女,将来能孝顺她的妈妈。说完,老妈妈眼里闪着泪花,我们这一组的成员也泪水涟涟,真是悲哀呀!

当天下午,我们小组就派人和小姑娘聊天,以求拉近与小姑娘的距离,同时还让她要认真听专家的讲座。

第二天,我们就发觉她在认真地做笔记,晚修课时,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久病床前有孝子》,记述***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照顾植物人父亲20多年的感人故事和国家一级导演***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导演和老妈妈》。讲述到***带着妈妈拍戏的故事时,小女孩好像心灵上有所触动。

第三天早上吃饭时,我们意外地发现,小女孩跟妈妈坐在了一起,我们也当做没看见。晚上有15分钟的时间分享,我们的指导老师***老师从登记册中了解到她这几天生日,便选择同是这个月生日的另外两位老师和她一起过生日,讲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还说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等话语,让其余两位老师说说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小事,以此让小姑娘受到感染。

之后,让她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为她祝福,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我们发觉小女孩会心地笑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妈妈、老伯伯都开心地笑了,眼眶里还闪着泪花。

第四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小女孩带着奶奶、妈妈一起来上早读,吃完饭还主动帮奶奶、妈妈用纸巾擦盘子,前几天她自己的盘子都是义工老师帮她擦的。

小姑娘感悟了、开窍了,她懂得了“首孝弟”,就是说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学习《弟子规》,使得小女孩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了小女孩的“仁爱”、“慈悲”之心。

三、学习、践行《弟子规》,教育工作者责任任重而道远。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时候,要想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任务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修养,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大家都能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把爱传递,为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我们人生会更幸福。

第三篇:学习弟子规体会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 1 当中。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若你: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 2 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2017年2月1日

第四篇:学习弟子规体会

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老隆一小 刘雪芬

在开展学习《弟子规》之前,我经常听到同事们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他们自私自利、唯我独尊,无心向学;家长越来越不重视教育,大多数家长忙于挣钱,或沉迷于赌博、打麻将,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实,我也有同感。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虽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收效甚微,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老师在孤军奋战,得不到家长及社会的有力配合。自从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以来,不但老师学,学生学,家长也在学;不但老师践行,学生践行,家长也在践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在老师、家长的影响之下,在教育的约束之下,学生的思想觉悟、言行举止,学习态度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我校,校园的课间纪律、环境卫生,学生的文明礼仪,路队纪律等等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尊师守纪、友爱同学、热爱集体、热爱学习、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各级各班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班主任的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比以前好做了。同学之间闹不团结的现象基本没了,无心向学、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越来越少。时常。我们老师都会由衷地感叹:是《弟子规》给我们的工作减压了,让我们的工作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许多家长在《弟子规》意见反馈卡中写到:《弟子规》让我的孩子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如何做人与学习,希望学校继续大力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我班上学生骆学洋的家长在反馈卡中写到:近段时间,左邻右舍都夸我家骆学洋进步大,讲文明,讲礼貌,有爱心、爱学习。是我的教育方法好。我说:不是我的教育得法,是《弟子规》让学洋进步了。不但学洋在进步,而且《弟子规》也使我改正许多缺点。感谢学校大力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让我和我的儿子一同进步!

《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何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学好《弟子规》,践行好《弟子规》,那我们的社会就一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体会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的 “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就是通常说的“道德”。在学习《弟子规》的同时我也反复拜读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美满的人生》这一宝书,越读越感到它的确是人生智慧处世宝典。蔡老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是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其精髓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它教我们如何修身,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我想起了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若你:

播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

播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

播下行为的种子,便收获习惯;

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仪、广结朋友、谦虚仁慈......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华儿女那么多优秀的品德。可是为什么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做起,弥补上。以便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下载学习《弟子规》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弟子规》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弟子规体会1

    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实施精细化管理----学习《弟子规》体会开学伊始,长春市和朝阳区教育局号召全市中小学生学习《弟子规》,我校抓住这个契机,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认真学......

    弟子规体会

    三、开展多彩实践活动,让经典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经典诵读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学生背多少,或者以背得多向世人炫耀,而应该是通过经典来滋养学生,立君子品、行君子事、树君子......

    学习《弟子规》的读书体会

    学习《弟子规》的读书体会 班级 : 六年级四班姓名: 汪云翔 阅读弟子规我们会一次次受到感动,使我们感悟最深的,也许就是人间的真谛。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应无缓;父母命......

    学习《弟子规》“首孝悌”体会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我学了首孝悌这一段,感悟很深。 首孝悌,是告诉我们要孝敬与尊重自己的父母。如果连......

    家长学习弟子规体会[优秀范文5篇]

    学习《弟子规》,让中华儿女更文明 现今社会,许多不讲文明礼貌的人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了。进来学校也开展了学习弟子规的活动,孩子有时也会拿回家来阅读和背诵,我当时只......

    读《弟子规》体会

    《弟子规》是一本启蒙我们的书,是教我们做人的准则。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如:讲孝顺、讲礼貌……就让我说说读完这本书的感......

    《细读弟子规》体会

    体会 张婷 2014.2.28 细读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

    读弟子规体会

    读《大家都学〈弟子规〉》一书的心得体会 息烽县四坪小学廖祥坤 我在课余,寒假期间,认真反复地读了《大家都学〈弟子规〉》一书。对我教育颇深,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实践《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