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

时间:2019-05-13 02:1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

第一篇: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

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彩

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 史彩云

2009-6-18

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彩 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 史彩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浪之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就以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下具体的做法。

一、分析教材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是: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同时,还要求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和想像,学习抒情性的语言。《浪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一篇,在这首散文诗里,诗人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联想与想象,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文中,充满了作者哲理性的思考和澎湃的激情。并且,诗人还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敏感而丰富的内心。这篇文章不同于其它写景散文,在诗歌中,诗人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从写海浪与海岸的爱情入手,进而歌颂了海浪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品格。诗文中处处闪耀着诗人自身人格的光辉。

初二学生已历经三个学期的学习,朗读与理解都有一定的基础,本篇文章属于散文诗,适宜朗读;但内涵较深沉,对初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且学生生活在内地,对大海印象不深,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若能加深学生对大海的印象,发挥学生诵读的特长,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对《浪之歌》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

对于生长在内地的孩子们来说,很少有机会见到真正的大海,所以,在导入部分,我选择了有关海浪的图片,剪辑成视频,在课前播放,让学生欣赏。学生一下被眼前的优美的画面与音乐吸引住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了解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你喜欢浪花吗?你觉得海浪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个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分听读、品读、研读与诵读四个部分。听读部分通过教师配视频与音乐示范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印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展示的意境中,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浪花的情感态度。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与齐读的形式,完成对本文字词的积累,加深对海浪形象的印象,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阅读后,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但同时又对进一步探究海浪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主动去获取知识,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与协作,去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品读中,我设计了两个研讨问题:

1、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出海浪怎样的形象?2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情感基调来朗读本文?1-4节和5-7节的朗读基调是否一样?并且把这两个问题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在讨论中时刻谨记:我要讨论的问题是这些。

我打算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对课文关键词句和海浪形象的理解,以及该怎样去朗读的难题。并且在学生回答后,给予适当的朗读评价与指导。

研读部分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哲理,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之所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是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必有所顾虑这样既能保证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研究到,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们讨论之后,我准备用多媒体展示我的理解,供他们参考。这样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理解和权威人士的理解作一个对照,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便于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诵读部分意在通过配乐领读和齐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再现课文优美浪漫的意境,让学生们把对海浪形象的理解通过声音演绎出来,这样以来,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而且音乐起到舒缓身心的作用,边听音乐边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优势。扩大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也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对于生长在内地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有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最受他们欢迎的,因为,孩子们在学习时有了更多的快乐感。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通过信息技术,对浪花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也领悟了作者的情感,了解了相关的人生哲理:对爱情要坚贞,但也要理智,更要懂得付出,对人生,我们要热爱。这进一步证实,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学生由无奈的听授,以记忆为主的个体行为的被动地位转变为快乐而又个性化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充分表现的主体地位。

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史彩云 2009-6-18

第二篇: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 优化语文教学

漳州华安实验小学 李秀霞

摘要: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在信息技术参与下课前预习,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新课伊始,激趣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学生情感朗读和思维训练,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使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前预习优化课堂 拓展延伸

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脑。这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信息技术渗透语文教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教学潜力,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优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素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一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前预习

预习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获取语文知识的起点。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低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能根据预习文本的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恰如其分地融合到语文预习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并进行选择、整合处理,提高文本预习的效率。

比如说预习中,布置学生预先去感知课文,丰富的网络资源就可以有效地利用。了解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和一些与文本有关联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去感知课文。等待课堂上老师告诉他们,一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全面详细;另者,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如自己寻找的更加浓厚;再说,这种自主学习的的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可以说也是一种生活动的本能。

当然,课前我会告诉学生,需要他们上网查找了解,还要教给学生收集信息并筛选信息的方法,再梳理材料以便第二天课堂上交流。这样也使学生有机会在全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甚至有一些是要求学生与家长配合,在家长的协助下较好地完成。

朗读文本也是预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环节。网络平台上有配套的课文朗读录音,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随着录音跟读品味。在信息技术的有效参与下,比起传统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自学能力,预习还可多采用合作预习,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还可以交流预习方法和体会,养成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然要求,让预习真正成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准备的,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师生双边活动热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目标达成快而有效,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过程中,批评甚多,反思后我们也得承认,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大量的视听素材弱化或代替了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边缘知识喧宾夺主,忽视了语文知识;课件制作费时费力,走过场没实效„„但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带来的优点一概抹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呢?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最佳时机:

1、新课伊始,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所说的:“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得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导入新课,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了。

比如,最近指导学生学习《月球之谜》(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我采用媒体技术,一边展示了几幅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美丽图片,一边用优美且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入新课程:夜幕降临了,你看,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在我的诱导下,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想到中秋之夜,表姐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此时是否在月光下想念家乡呢?我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起了背过的李白写的古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看着孩子们充满联想的双眼,我接着说:同学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那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我又相机出示了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继续解说到: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自然而然地揭示了课题,更主要的是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已被我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知道,我已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他们探索月球之谜的欲望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往往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既费时又费力,有的学生还是不得要领。这时,根据教学需要有机融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轻松活泼,重点、难点变得直观、形象,化难为易。更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以《月球之谜》一文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而难点是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于是在教学中,为了突出本的教学重点,搜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图片、传说,以及月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了解。为了让学生在视觉上对“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有形象直观的体验,采用图片与解说相结合的的方式。为了突破难点,充分应用信息技能,收集了描写月亮的诗句和人类对未来月球的探索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制作成页面漂亮的幻灯片,幽静的月色图还配着舒缓的《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片断,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跨越时空,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情感朗读,思维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而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教学的科目,而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科学的朗读指导,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教师牵学生进入语言文字艺术殿堂的捷径之一,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到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的今天,教学中根据需要适时适当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情感朗读教学增色。

比如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选用适合的乐曲来配音,展示相关画面,调动学生的听视觉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这样的配乐朗读,学生能迅速进入情境之中,都乐于展示他们的读书才能,使课堂始终保持着那朗读的热情与渴望!同时,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再以《月球之谜》一课为例,教学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感受月球的无限魅力,展示月夜的美丽图片的同时,结合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和着优美的音乐引导多次朗读下,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心里去,醉其音,醉其情„„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激境引思,“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随后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遐想的时空,给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机会。这些训练,其实也就是学生要达到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课后,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课后拓展是课堂知识学习的延续,是学生扩大学习效果,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语文课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要让知识始于课堂,而不止于课堂。借助信息教育技术的特点,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恰到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一篇课文学好后,学生或感到意犹未尽,或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他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或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的学习行为向课外延伸去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让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比如前面一再提到的《月球之谜》一课,课后可以布置学生登录网站搜集材料(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等)办月球奥秘小报,或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办木星之谜、火星之谜、宇宙之谜的小报,将课堂学习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分小组收集整理有关月球的知识资料,制成幻灯片在班内交流欣赏,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遐想20年后的月球探险会做些什么?还可以搜集各种资料(关于月亮的美称、神话传说、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等),班上开一个交流会等。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给语文教学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之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定能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素养1

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语

文教学整合的研究

摘 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把握整合优化标准,确立实际教学的操作指南,把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与教学过程的诸环节统合起来,选准教学整合模式、整合内容、整合方式、整合空间、整合时机,掌握整合评价操作,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能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 整合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所谓整合,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诸要素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使系统内诸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使之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从而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把握整合优化标准 探索整合操作方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理念和学习理论,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我们制定了实际教学的操作指南,将信息技术、教师、学生与教学过程的诸环节统合起来,从而使整合有章可循(见下表)。

过程 信息技术 教 师 学 生 优化 标 准

教学目标 以多种形式展示教学目标 陈述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唤醒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 明白学习目标指向,进入学习准备状态 清晰化具体化共识性

教学内容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强化重点

突破难点

揭示疑点 主动参与,把握主线,积极开展意义建构,形成知识结构。结构性层次性条理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创设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的情境 启发引导、激思释疑、激发鼓励、注重学法,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变外在强迫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变单向传播为双向或互动作用,变单一为变式教学。自觉能动,参与互动,积极思考,探究过程,和谐共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

教学形式 为不同的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并提供多媒体技术支持 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集体讲授式、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使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平等民主,生动活泼,整体与个别相互统一 主动生动,接受学习,协作讨论,质疑辩论个性发展 多样性协同性互补性匹配性活动性

教学结果与评价 即时呈现教学目标达成度,展示学生作业、作品。反思教学得与失,确定或指出存在的问题,思考或点拨改进的方法。展开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或集体评价,明确学习中的得与失,调节学习策略,发展自我评价和自学能力 即时性调控性个别化

二、选准教学整合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

教师: 目标分析 任务呈现 教学组织、指导、咨询 交流 任务设计 评价

学生: 接受任务 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多种手段和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选准教学整合内容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

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如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第19课《黄河象》和20课《琥珀》这一类课文,“化石”的形成,以及地壳的运动,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四、选准教学整合方式 张扬学生个性特征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教出来的学生就好比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原本聪灵的个性必被扼杀。这样的学生怎能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怎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鲸》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

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五、选准教学整合空间 拓展知识意义构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

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如在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28课《大瀑布的葬礼》教学中,设计者就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通过链接相关网站,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二是关于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特别是水源的污染,如我们省里的赣江、我们吉水的恩江等,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六、选准教学整合时机 提高整合教学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应讲究适时、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选准教学整合时机,如:激趣“导入处”,激发学习热情,调动探究新知的积极性;破解“疑难处”,帮助学生消除障碍,解决教材疑点、难点;升华“动情处”,调动情感体验,做到以情激情,以境陶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练脑“启智处”,引导观察,启发想象,推动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深华“延伸处”,及时拓展、延伸,多角度、多层次地掌握知识,拓展知识意义建构。

以升华“动情处”为例,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应善于抓住教材中蕴含的情愫和作者的情感,在作者浓墨重彩渲染情境处采用信息技术将其正确地表达出来,以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刻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的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达到以情激情、以境陶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如教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12课《草原》第一自然段,可通过看录像学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蒙古草原那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的奇丽风光,再以草原为背景,映出这段课文,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感情诵读。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诗般的语言,让学生从心底里发出:“草原可真美啊!”教材内蕴的情理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效应。学生对草原美景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七、掌握整合评价操作 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质量(效率)评价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贯通,我们为此而制定了语文教学质量(效率)评价操作表,内容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智力因素(30%)识记 对课堂教学中展示的学习内容和本节课所学的其他内容有很深刻的印象。

理解 对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概念、要点、内容、相关过程之间的种种关系,认识他们的内在本质。

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能觉察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综合 能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性,并综合归纳出相关知识要点。

应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顺利解决课堂或课后提出的有关问题或练习、实验等。

创造 能根据所学产生新想法或提出新问题,并独立或合作加以解决。

非智力因素(30%)兴趣 学习者对教学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为乐,因为对学习感兴趣而成为自主的、愉快的学习者。

态度 对学习有积极的心向,并能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进一步强化这种积极因素,并保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注意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动机 在学习中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并具有较强的毅力,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情感 课堂上创设的教学情景能使自己融入课本的有关情节中。

焦虑 上课时能产生适度的紧张情绪,比平时更能集中精力,并转化成为一种自我压力,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能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

个性 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学习个性,自己能根据个人的方式去学习,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表现较活跃。

风格 学习过程中有自己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一些策略、方法或倾向。

信念 自己知道怎样才能学好,并对自己充满信心,课后感觉到自己的成绩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学生课堂行为(40%)陈述 能用普通话完整流畅地叙述课堂所讲所学。

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用普通话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

回答问题 能用普通话大方地准确地回答老师或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

交流讨论 喜欢与同学或老师用普通话讨论问题,与同学交流课本及相关知识。

自主参与 能较快地理解课文中的有关细节或情节,并模拟、表演、操作等。

角色扮演 能积极地参加老师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表演、游戏、操作等。

资料检索和积累 能根据课文内容或老师的安排,自己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收集、整理和积累一些学习资料。

问题解决 能运用所学,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甚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学习策略 自己能熟练地采用大量不同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如迁移、讨论、信息检索、形象联想、推理、组合、重复、记笔记等等。

学习评价 能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计划,调控学习行为,并进行自我评估。

对我们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很艰巨。这不仅需要我们的智慧、勇气和热情,更需要上级领导和同仁的热情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将对我们的教育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欣欣向荣。

第四篇:让生命因语文教学而更加精彩

让生命因语文教学而更加精彩

——听青年教师汇报课有感

临沂湖南崖小学初淑珠

11月17日——18日我有幸在册山中心小学观摩了罗庄区小学语文首次“青年教师汇报课”,七堂课让自己感受颇多,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对语文教学的热情让我感动。18号又倾听了五场报告,特别是青年教师张志勇关于“低年级习惯培养策略研究”的成长历程让我震惊,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去教语文,去爱孩子!最后,教研室吕学超主任做了总结,提出了“十五字”忠告——真心的思考、专心的研究、细心的落实。一天半的学习是有些劳累,虽然冬天的雨在那两天一直没有停止,可是,我知道我们因为爱走到了一起,因为青年教师身上的激情,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语文教学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的精彩!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真心的去爱,再多的劳累、再多的疲惫都将化作满脸的幸福。

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而青年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重要问题。学校进一步发展需要一大批骨干教师来支撑。如何将青年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要从各种活动中培养、发现。为此,我区为青年教师搭建教学展示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次活动的开展,是我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检阅。活动中,执教的每位教师都上出了自己的风格。教师们把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完整具体的展示出来。这14节风格各异的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区教学在新课改下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亮点。

1、教师的综合素质都比较高,比较注重扎扎实实的基础的学习,重视朗读和情景渲染,注重课堂写字指导和小练笔。留下印象较深的是册山中心小学的王桂馨老师,她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内容十分充实,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吐词清晰。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我们要求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

2、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改变传统的由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的让学生自己说学习后的收获体会,让学生学会总结,心智得到发展,这比以往由教师自己总结的方式更有效。所有的这些,表明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力图帮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这种意识越来越明显,说明课程改革已经引起了教师思想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的位置遍及课堂的各个角落,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在平等的交流中又体现了一定的引导、组织作用。

4、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多数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

脑,在发展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被广泛采用,能熟练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反思与改进:

1、部分教师进行发展性的评价语言不够具体。学生不知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非常好”这样的评价语使用过于频繁并且不切合实际,给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印象不深,有的学生明明读得不好需要教师纠正的,但老师还是说“非常好”,有点太牵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积极挖掘延伸,给学生以启迪和新的联想。

2、教师的基本功需要提高。如教师的板书字迹不规范;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教学中教师用语简洁性需要提高,举例严谨性、专业性不够强。

3、有些课教师更关注自己的教,讲得时间过长些,而且讲对学生思维关注不够。

语文教学,她与生活息息相关,她使生命充满感动,她让真情尽情流泻。因为有生活为背景,语文教学才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语文作点缀,生活才变得情趣盎然。乘着语文的风帆在生活的海洋中遨游,你会发现世界真美。在语文教学的世界里,不仅可以提升素养、陶冶情操,更可以唤醒生命的自觉,提升生命的高度。在美妙的阅读世界里徜徉,阅读能够唤醒美好追求与向往的文字,更可以澎湃激情,涌

动理想,发展智慧,收获生命的感动。语文教学是一片碧蓝碧蓝的晴空,在这里遨游的人,他的生活是美妙的,他的理想是多彩的,连他的梦都是芳香的。所以我说,语文教学是诗意的生活,她更让生活充满诗意!让我们走进语文教学,走进充满诗意的世界,用人类最璀璨的珍珠,点亮生命的精彩!

第五篇:解析历史教学 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精彩

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1-6-3-4-1-8-9-2-3-8更多相关资料请加扣扣

历史教学 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精彩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作为历史教师,面临着新时期历史课程教学的巨大挑战。我们该怎样打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落寞、尴尬的现状,以适应新形势教学的要求呢?我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信息技术具有:

一、信息容量大;

二、长于创设情境;

三、展示资源便捷;

四、具有良好的群体操作性等诸多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并将它切实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历史教学 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精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作为历史教师,我们面临着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如何大幅度地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喜欢历史课的巨大挑战。我们该怎样打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所面临的落寞、尴尬的现状,以适应新形势教学的要求呢?教学实践证明,历史课引入信息技术,不仅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加快课堂节奏,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衔接,学会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历史课堂精彩纷呈呢?

一、依托信息容量大的优点,丰富历史课内容,为学生提供掌握历史的多条渠道。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教材的局限,所提供的信息只是概述性的,教师虽然在课堂的讲述中有所扩展,但也只是泛泛的,不可能包含一个事件的所有相关信息,学生所能了解的也只有是口授和书本中的一些。在历史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后,由于信息的承载大大增加,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整合了多重信息,从而使历史课内容精彩纷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多渠道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从多条渠道掌握历史事件。

以《难忘九一八》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只是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讲述事件发生、发展、结果,学生是不能深刻感受这一事件为中华民族带来的深深苦难和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学生也只是象学习记叙文一样学习了这一历史事件。然而在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后,教师在讲述课程中,先用五分钟的时间播放了九一八的资料片,让学生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经过后,大量播放关于九一八事变后记录日本侵略者所犯罪行的历史图片,并给学生提供日本

2005年所篡改的历史教科书的文字资料。学生从多媒体资料中多渠道地了解到事件发生前后的国内外背景,事件的过程等在书本中见不到的历史真相,收到了传统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良好效果。又如在讲授《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生活》时,多媒体课件再现了宋王朝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全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梁的繁华,用精美的图片展现宋代的美食,又用典型的图片展现了宋代时期残酷伤害妇女身心的三寸金莲。一件件一例例,不但让学生感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面,也看到了历史的阴暗一角。从多角度认识了宋朝的社会生活。

二、发挥信息技术长于创设情境的优点,使历史课富于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影视资料、文物图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后,为历史教学营造逼真的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历史人物,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前人的思想和命运中去反思、追问,丰富自己的思想。

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例,教师事前制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反映红军长征的路线,适时插入“浴血湘江”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的资料。展现了革命的艰辛,革命者战天斗地,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逼真的场景让学生重温了那段岁月,使学生内心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 《三国鼎立》的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历史事件众多,人物众多,传统的说教只是照顾到点或面,难以对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有一个精彩的展现,但在教学中引入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部分精片段片后,使得三国时代的人与事在课堂讲授中有了血肉,让学生透过历史的时空,认识了那些谋臣猛将,那些历史风云人物,更让学生从他们所导演的历史事件中看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是难以做到的。

三、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展示便捷的优势,使历史课富于思辩性,使学生形成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历史的对照,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历史观。

历史虽然是对过去事与人的讲述,但我们不能拘泥于历史的当时,应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在对历史的学习中,充分比较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更多的是对整个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性讲解,关于讨论性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历史的比较相对要少,所以不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历史观。引入信息技术后,由于信息技术能便捷地展示不同的历史情境,上述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例如活动课《丝绸之路》,运用多媒体课件,迅捷地展示了整个丝路的路线图,较之传统的教学介绍,不但生动逼真,更为便捷,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丝路的一件件器物图片,让学生看到了古丝路的繁荣。再通过多媒体展现今天丝路的状况,古今对比让学生透过时空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进步。

四、发挥信息技术群体的操作性优势,使历史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使学生学会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交流与合作,变教师教为学生自主学,使学生具备信息社会应有的学习素质和学习方式。

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以传授为主的课程,教历史更多的时候被称讲历史,历史老师追求的是将历史的前因后果,人物事件等讲得一清二楚,使学生不用思考,只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住就可以。即使教师建构成比较丰富的知识体系,那么观点仍然单一,思维也相对狭窄,课堂中灌输强化的意味很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则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教材的开发,视野的开放。让学生自己去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协

作能力,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

以“西安事变”为例,通过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点以后,再引导学生扩展视野。向学生提问“当蒋介石被扣押以后,社会各界对是否杀蒋介石持什么态度”(建议从国内人民、共产党、国民党内部亲日派、日本、美国等角度考虑)然后提供学生相关网站,让学生查阅关于当时资料和各方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汲取更多观点,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让别人的灵感激发自己的灵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激烈的讨论中,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绽放。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集思广义,并且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新课程的深化,随着这种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逐步推广和普及,最终使历史课堂更丰富多彩,使历史的教学深入到学生的情境层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同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地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的感到:历史课堂因信息技术应用而精彩。本资料来自互联网共享文档

好资料来自互联网,一起创造,共同分享。

下载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因信息技术的运用而更精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合肥市荣城花园小学 李友胜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作者:江西省信丰县第二小学罗岚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创造了契机。在国家对教育硬件投入日益......

    1、生命因梦想而精彩

    《生命因梦想而精彩》教案 昂区一小王丽 一、课题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很别动,大多参加了很多的补习班或特长班,可是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甚至对他们来说是......

    生命因读书而精1

    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个人读书感悟 秦建,女,在不知不觉中已度过三十九个春秋,是铜山县棠验七圣小学的一名教师。1995年毕业于运河师范学校。从教十七年来,一直担任低年级语文教......

    生活因语文而美好,语文因生活而精彩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上个星期,高二年级组织的再读课本经典 演绎多彩青春课本剧大赛顺利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我们的生活,演绎我们的青春。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来“打天下”,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容易忽视学......

    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推荐五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33-02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