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2:4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题6分)

1.请写出新课标中的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3.简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地位。(1)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的功能、地位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其功能决定了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5.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答题要点:一方面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学习语文的兴趣(2)学习语文的自信心(3)学习语文的方法

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便有效指导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会学”语文。

6.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学法指导:(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2)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3)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4)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7.请写出汉语拼音教学常用的三种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写出其中三种即可):

(1)示范、观察和模仿法。教师为学生作出典型示范发音。儿童通过耳听、眼看,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舌位,听清字母的声音,然后模仿教师发音的口形、舌位,感受发音特点,练习发音。

(2)引导法。引导法是利用儿童已掌握的声母、韵母或音节的发音,帮助学习难发音的声母、韵母或声调。如教学eng的发音,可让学生先复习ang的发音,接着说说ang的发音特点,再来学习eng这个难发的后鼻音,就比较容易些。(3)比较法。即把两个或几个发音或字形相似的声母或韵母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采用比较法,有助于儿童掌握和记忆音相近、形相似的字母各自的特点。

(4)演示法。指教师运用手势、教具作必要的演示,表示发音部位的动作或发音特点。

(5)夸张法。教师教学声母、韵母的发音或声调时,为了强调发音特点,可以对发音作适当夸张。

(6)歌诀法。儿童学习拼音,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生动形象的儿歌、顺口溜能激发兴趣,调动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们快速记忆拼音字母,理解拼音。8.汉语拼音字母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拼音字母的教学(包括认读和书写)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r zh ch sh y w 韵母:a o e ī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9.什么是拼读法?请举例说明其两种形式的拼读要领。

答:拼读法是将声母、韵母(有时还有介音)快速连读成一个音节的拼音方法。两拼法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拼法要领“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10.字音的教学方法有哪些?(1)重视多音字教学(2)重视同音字的字义比较(3)重视近音字的分辨(4)重视纠正方言音(5)防止形声字半边误读 11.简述字形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答案:(1)笔画分析法(2)部件分析法(3)造字分析法(4)形近字比较法(5)口诀字谜法(6)直观形象法 12.字义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直观法(2)联系法(3)选择法(4)造句法(5)比较法(6)构字法 13.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自身原因有哪些?

从儿童心理方面来说,由于对字形没有形成正确的分化,在头脑中只是某些字的模糊印象,而当这些模糊印象转化为书写动作时,错误就发生了。音、形、义没有建立巩固的联系;字义不甚理解,产生同音别字的错误;记忆中储存的词汇量不足,书写时以同音字代替而产生错误;书写时的疏忽大意等等。14.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时机和方式有哪些? 答:(1)揭题时采用引发性提问。(2)初读时采用疏导性提问。(3)细读课文时采用深究性提问。(4)精读时采用比较性提问。(5)复习巩固时采用检查性的提问。

(6)总结课文时可用总结性提问和鉴赏性提问。

15.简要写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两种导入方式和导入语。

答案:导入方式:联系旧知导课、解题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导入、直接导入、故事导入、利用名言警句进行导入等等。导入语基本要求:导入的内容要精选,语言要推敲,时间要控制,富有趣味性等。(写出其中的两种导入方式和与之相对应的导入语即可)16.简述诗歌教学的要点。

答案: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教学不能僵化地解读,而要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提高对诗的感悟力、理解力和鉴赏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体味韵律美,品味语言美,领略意境美,体验情感美,领悟哲理美。17.谈谈寓言教学的要点。

答案:寓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其真正价值就在于它所说明的、所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因此,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关键。而让学生理解寓意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学生不易理解故事中寄托的深刻道理。为此,教师往往要为学生跃上一级台阶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培养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是非观念。18.谈谈童话和寓言教学的共同点。(每点2分)

答案:童话和寓言教学的共同点:(1)引发想象。童话和寓言都是富有幻想的。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2)把握形象。可通过抓关键词或朗读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形象。(3)学习语言。童话和寓言的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以发展学生的语言。

19.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及途径。方法:(1)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有层次地说

(2)指导学生依循一条思路,有顺序地说 途径:(1)口述见闻

(2)开展活动(3)争辩问题

20.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自己参照标准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活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1)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2)在集体中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3)在自我评价实践中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21.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1)暗示作用(2)指点作用(3)强调作用(4)描摹作用(5)演示作用

22.简述评课的基本形式。

(1)个别面谈式(2)小组评议(3)书面材料(4)调查问卷(5)陈述答辩(6)师生评议(7)专家会诊(8)综合比较(9)自我剖析

23.怎样有效地组织好课外阅读? 答案要点:(1)广开阅读渠道(2)指导读书方法(3)鼓励择要摘录(4)提倡亲子阅读(5)组织读书活动

24.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如何理解语文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25.请简要说明改革写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新理念(2)重实践、重过程

(3)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4)加强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5)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6)接受新信息与学习传统经验并重 26.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功能、证明功能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谈谈小学生的语文实践包括哪几方面?

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是靠老师的说教,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实践,即所谓“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生的语文实践包括诵读、感悟和运用等诸方面。

(1)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自清认为:诵读包括老师范读、领读,也有学生默读、齐读、朗读。齐读要少,避免有口无心,但齐读可以增强气势,引领后进学生。语文教师要因文、因生、因时、因场而选择合适的读法,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读法中达到“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2)感悟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自己的已有感知经验,激发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的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语文感悟式学习的一般策略为:感知生活;丰富积累;反复诵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3)运用是语文实践的重要环节。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外在表现。下笔如有神,妙笔生花是一个人书面表达能力强的具体表现。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

2.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请结合所观摩的教学录像和自己的体会,谈谈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

可从以下几方面(要紧密结合所观摩的教学录像)来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等。3.一篇课文中应作为重点教学的句子有哪些?

一篇课文中应重点教学的句子主要有下面几类:①含义深刻的句子。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并不难懂,但含义深刻。这些句子意在言外,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②对于表现主题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③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长句。要帮助学生分清它的主干和枝叶。④生动形象的句子。有的句子选词用语准确贴切,表达细致生动;有的句子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性,也应着重教学。⑤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如,提纲挈领的总起句、收束全段的小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都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有重要的作用。4.回忆观看过的小学语文教学录像课,任选一节,结合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评价。

答案要点:《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阐述中要求学生既要紧密结合教学实例,又要联系课程基本理念。5.分析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

答案: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应分层次清晰表述):

(1)从汉字本身的特点来说,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字数繁多,字形结构复杂,还有大量的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学生较难掌握。

(2)从教学方面来说,教学方法没有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对难字、易错字未作预防性的指点。教学时,没有调动学生主动识记字形的积极性,对字形差异未作分析、比较,造成学生在字形结构上的混乱,不能形成完整精确的形象。

(3)从儿童心理方面来说,由于对字形没有形成正确的分化,在头脑中只是某些字的模糊印象,而当这些模糊印象转化为书写动作时,错误就发生了。音、形、义没有建立巩固的联系;字义不甚理解,产生同音别字的错误;记忆中储存的词汇量不足,书写时以同音字代替而产生错误;书写时的疏忽大意等等。6.试比较童话和寓言教学的异同。

答案: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小学教科书中有选编了很多童话。它的特点是:奇特的幻想、虚构的情节、优美的语言。寓言则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的特点是寓意明确突出、比喻生动形象、故事简洁短小。

教学的共同点:(1)引发想象。童话和寓言都是富有幻想的。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2)把握形象。可通过抓关键词或朗读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把握形象。(3)学习语言。童话和寓言的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学中都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不同点:寓言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所说明的、所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因此,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关键。而让学生理解寓意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学生不易理解故事中寄托的深刻道理。为此,教师往往要为学生跃上一级台阶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培养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是非观念。而童话有的包含一个道理,有的则没有。

三、实践题(22分)

(一)请认真钻研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文《蜜蜂引路》,完成下列各题: 1.试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2.如果学习下列生字,你准备怎样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3.从下列词中选2个词语,说说怎样指导小学生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附近

果然

惊讶

向导

4.请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

附课文及课后习题:

蜜蜂引路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默读课文。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2.写一写。引()()

莫()()

斯()()派()()

谈()()

敲()()

讶()()

导()()

3.画一画列宁去找养蜂人走的路线,并在合适的地方画上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家。

(二)认真阅读小学语文第六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完成下列试题: 1.根据本文的特点,制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重点、难点。2.根据本文内容和教学需要,设计一段新课导语,并注明导入方法。

3.请设计本文的板书,要求体现教学的基本过程与主要的教学方法。附:课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是要算海龟。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下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饶

屿

辈 本课要求学会的字:蓝

状渔

思考·练习

1.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多读几遍,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我们讨论一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3.课文里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要抄下来。

4.选做题:我找到了一些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我来读给大家听。(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娥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4)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三)认真钻研下面的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使我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两股风分别指什么?巴迪为什么不会被“哪一股风刮倒”?

2.作为一名新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你需要的是哪股“风”,你将给予你的学生什么“风”,采取什么策略让你的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呢?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请结合本课教学程序的安排,设计板书。

附课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个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 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父亲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亲还在为那首诗吵着。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这种爱的力量下,我努力向前驶去。

(四)请认真钻研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荷花》,完成下列各题:

1.试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6分)

2.如果学习下列生字,你准备怎样指导学生记忆字形?(8分)

3.怎样指导小学生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碧绿

莲蓬

翩翩起舞

仿佛

4.怎样指导小学生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附课文及课后习题:

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lián)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à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dǎo)。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mèng)……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思考·练习“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根据课文对荷花的描写以及自己的想象,具体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第四自然段,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再读一读。

(五)认真阅读小学语文低年级课文《从现在开始》一文,完成下列试题: 1.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2.请任选本文中的三个词语进行解释,并注明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3.从现在开始,大家即将成为一名教师,请问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答: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包括如下几点:

知识素养: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文化知识、;语文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系统科学等方法论知识;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知识;生活知识。

能力素养:教材阅读与处理能力、伏案工作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人文素养:语文教师职业道德、从事语文教学的情志、坚强的工作意志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智慧。教科研素养:具有反思实践的智慧。

附:课文

从现在开始

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第二个星期,轮到袋鼠上任了。他激动地说:“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听了袋鼠的话,大家直摇头。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苦练跳的本领。

第三个星期,轮到小猴子当“万兽之王”。大家都非常担心:他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谁知,小猴子只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话音刚落,大伙儿立刻欢呼起来。

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了!”

我会写

第现

路 读一读

朗读课文。读读写写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喊起来 可怕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来 ____极了

__来__去

立刻_______

第二篇: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前基础之上,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3.教学组织形式: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4.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5.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6.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7.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8.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指导思想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9.“合作教学模式”: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10.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11.相对评价:是指以评价对象群体的平均水平或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与群体中某一个对象之间的差距的一种评价。

12.绝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以某一预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客观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达到标准绝对位置的一种评价。

1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对象群体中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

14.成就测验:即考试,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为检测应试者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设计的。旨在测评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学习结果或行为变化,以检查教育或教学目标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能达到的具体行为。

15.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是相对于标准化多项选择测验发展而来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教学论

二、选择、填空

1.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教学问题。3.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1)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3)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4.教学目标的特点:

预期性、生成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5.教学目标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聚合功能。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的内容:

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态度。7.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分类:

结果性目标-认知与技能;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8.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常犯的错误:

把教学目标等同于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含糊、不明确;教学目标单

一、不全面; 教学目标缺乏启发性、引导性;教学目标忽视了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9.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组织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兼顾平等;

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与合作;关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操作性; 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10.在课程理念下如何对班级授课组织进行改革:

(1)不同的人员组合方式:分组教学;小队教学;开放课堂;个别化教学;合作教学;(2)不同的教学时空组合方式:活动课时制;现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网络教学。11.教学模式的结构:

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评价等。12.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不同形式的主要特点):(1)古代学校以个别施教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

(2)近代以集体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喀斯特制(导生制)。(3)向个别教学回归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特朗普制。

(4)班级授课制改造:复式教学、现场教学。

教学论

13.教学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管理功能。14.教学评价的类型:

(1)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3)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15.测验根据其目的的分类:

成就测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16.教师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行评价、观察和座谈。17.教学评价的内容: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教师素质的评价、教学行为的评价。18.学生评价的内容:

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测验、标准化测验、日常考查与学生评语改革; 新方法:档案袋评价法、表现评价法。

19.教师评价的内容:教师素质评价、教师行为评价、教师成果评价。

三、简答

(一)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学生

(1)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2)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2.教师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2)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3.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2)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3)教学内容经历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

(二)对教学的理解

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这是教学概念的内本内涵; 2.教学是追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这是教学的几班价值规定性; 3.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4.教学的具体形态是变化发展和丰富多样的。

教学论

(三)传统教育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教学思想 Ⅰ.夸美纽斯:

①教育目的: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艺术; ②教学原则:教学遵循自然的法则; ③教学组织: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教学基本原理:①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②兴趣与自发原理;③活动原理;④直观原理。Ⅱ.赫尔巴特:

①观念和统觉;②教育性教学思想;③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④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⑤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

⑥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⑦教学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四)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教学思想 代表人物:杜威

思想:1.教学组织:学生为中心;2.课程安排:以经验为中心;3.教学过程:从做中学; 4.教学方法: 思维五步教学法: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儿童发现情境中的问题;鼓励儿童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引导儿童提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假设;鼓励儿童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现代三大教学论流派。

1.代表人物:发展主义教学论-赞科夫、结构主义-布鲁纳、范例教学论-瓦根舍因 2.主要思想: ⅰ赞科夫:

(1)理论基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

(2)发展指的是儿童身心品质的质的变化,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3)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ⅱ.布鲁纳: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2)任何学科都能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3)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4)重视培养儿童的知觉思维。ⅲ.瓦根舍因:

(1)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即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基本性”;

(2)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革教材,使学生借助精选过的材料,与“范例”接触,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教学论

(六)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

(七)教学目标及与教学目的的区别。

1.教学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概括性的要求,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教学设计的起点。所有教学步骤都是为这些目的设计的。

2.教学目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是师生双方所预期的,既是教的目标,又是学的目标。

(八)我国教学目标的体系构成。

1.课程总目标 2.学校教学目标 3.课程目标 4.单元目标 5.课时目标

(九)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1.学生的实际 2.教学内容 3.社会需要

(十)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阶段性原则

(十一)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步骤。

1.细化、具体化目标 2.分析、确定任务 3.寻找教学起点 4.确定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

(十二)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1)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方法;

(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叙写方法;(3)表现性目标的叙写方法。

(十三)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1.缩小班级规模;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

(十四)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相同:

(1)都是教学理念、教学原理的具体化;(2)具有可操作性;

(3)多以精练的语言、象征的图形和明确的符号来概括和表达教学过程。不同:

(1)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是灵活多样的;

(2)教学模式指向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聚焦单个教学活动(行为)。

教学论

(十五)教学模式的内涵、结构。

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1.理论基础:方向性和独特性;

2.功能目标:教学结果的预先估计;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实现条件:条件的最佳组合和方案,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

四、案例分析题

(一)教学目标表述常犯的问题

(1)等同于学习内容;(2)含糊、不明确;(3)单

一、不全面;(4)缺乏启发性、引导性;(5)忽视整体性与个性的统一。

五、论述题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

提升和抽象,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概括化; 在主动联系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得以展开和具体化。

(二)教学内容预成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内容本身:社会实践中的主动建构

教学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加工。

(三)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的内容及评价 1.内容:

(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1956年,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该书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目标。这六类目标是有层次、有顺序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余次是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这六类目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布以价值内化的程度为依据,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五类。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该领域的目标分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辛普森的分类,他将动作技能分成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七类。2.评价:

(1)贡献:①教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②细化得比较具体。(2)局限: ①破坏了目标系统完整性的和谐;

②各领域内层次的划分有些不科学; ③分类理论的前提假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教学论

(四)教学目标的形式取向。(概念、特点、评价与比较)1.普遍性目标:

(1)含义: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

(2)特点:普遍、模糊、随意、规范;

(3)评价:优点:适应性强;不足:缺乏科学根据,受日常经验局限;逻辑性不强,比较随意,不够完整;含义不清晰、过于模糊,容易产生歧义。2.行为性目标:

(1)含义: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2)特点:预期性、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3)评价:优点:便于控制教学 ;便于教学交流 ;便于准确教学评价 ;缺点:机械化;肢解;忽视高级复杂活动 3.生成性目标

(1)含义: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2)特点:过程性、非预期性

(3)评价:优点:活动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统 一;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利于终身学习。缺陷:师生对话困难;教师工作量大 ;学生学习有盲目性 ;不利于理论知识的有效学习。4.表现性目标

(1)含义: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2)特点:参与性、创造性、多元化 5.四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关系:(1)历史地位比较:

普遍性目标最古老;行为目标随着课程领域科学化和独立而产生的 ;生成性目标早在20世纪初期杜威的思想中诞生,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表现性目标是最新的,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课程领域。

(2)价值取向比较:普遍主义价值观、控制本位——普遍性目标和行为目标;实践理性 ——生成性目标;解放理性 ——表现性目标

(3)内在统一性:体现课程发展方向;相互继承和发展

教学论

(五)班级授课组织的含义、特点及评价。

1.含义:也称班级教学,是将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特点:(1)以“班”为教学单位;(2)以“课时”为教学时间;(3)以“课”为教学活动单位;(4)以“日课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3.评价:(1)优越性: ①提高教学效率循序渐进,系统完整;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④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2)缺陷: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割裂内容的完整性; ③学生主体地位、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六)介绍一种国内和国外的教学模式构成、评价。1.国内: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1)含义: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2)理论基础: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3)教学目标:创造性思维;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态度和习惯;(4)实现条件:师生协作;教师设置情境;提供材料

(5)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拟订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6)评价:有利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能力; 一般适用数理学科,需有经验储备。2.国外: Ⅰ支架式教学模式

(1)概念:教育领域——有效支持(支架)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2)理论基础: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主要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4)学习支架式的形式:图表支架、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向导支架、工具支架。Ⅱ.掌握学习模式:布鲁姆创立:集体教学,辅之个别化帮助。

(1)理论基础:新的学生观、情感影响学习结果、“教育目标分类”、教学评价(2)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质量

(3)实现条件:信心;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计划。(4)操作程序:评价—教学—测验—巩固—下一单元。

(5)评价:优点—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不足—存在问题,如教学内容划分、教师负担加重、不利优秀学生学习等。

教学论

(七)教学过程的本质

1.概念:所谓教学过程的本质,即教学过程之所以成为其本身并使其能够区别于其他过程的那种属性。

2.教学过程本质说概览: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九大类:

(1)特殊认识说;(2)发展说;(3)层次类型说;(4)传递说;(5)学习说;(6)统一说;(7)实践说;(8)认识实践说;(9)交往说。

3.教学过程的建构交往本质观:教学过程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的实践过程。

(1)教学过程是以特定社会历史经验和文化价值内容为中介,(2)以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为基本形态,(3)以教与学对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运行机制;(4)以促进人与文话的双重建构为根本目的的实践过程。4.教学过程本质的结构分析:(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其内涵本质与外延本质的统一;(2)是主观规定与客观规定的统一;(3)是全部对成关系的统一。

5.教学过程“建构交往本质观”的方法论特征:(1)是一种建构本质观、生成本质观、历史本质观。

(2)是一种超越实体、突出关系、定位于特殊交往实践的本质论、对成本质论、交往本质论。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及其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①语文课程论;②语文教材论;③语文教学论;④语文活动论;⑤语文学习论;⑥语文教师论;⑦语文教研论;⑧语文历史论。2.语文、大语文:

(1)语文是关于中华民族通用语——汉语言的人文学科,语文教育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教育。

(2)“大语文”是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特级教师张孝纯首先提出的教学理念。它是指语文教学领域的“最大化”。具体地说,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包括课外语文教育,社会生活语文学习在内的“大语文”教育。3.唯语文、去语文:

(1)“唯语文”是指语文教学只限学校课堂的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育不与其他学科结合、不与社会生活联系。

(2)“去语文”又称“泛语文”,是指语文教育的无限“泛化”,语文教学过程中失去“语文”(语言文字)的本体,把语文课上成“大人文课”。4.语言、言语:

(1)语言是一套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实践总结。包括:语系;语音、语汇、语法等。具有集体性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2)言语是与语言相对的概念,是指语言的运用及其结果(话语与文章),具有个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5.语感、文感、语文思维:

(1)语感,即语文直觉,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它是在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不需要思维的介入,对言语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或者说,语感就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语言结构、运用模式的掌握;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

(2)文感是指对文章(文本)的直觉的感悟能力。其主要定位和对象是文章文学(文本);文感是语感的发展;文感有宏观、直觉、综合等特点。

(3)语文思维是指主体在听说读写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包括对交际对象、情景的辨识、判断,听读内容的领悟、把握,说写目的、思路的确定与调整,等等。

6.语文素养、语文意识:

(1)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

(2)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7.语文生活、语文活动:

语文生活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生命历程中学习、掌握和运用母语的状态。我们不是用语文来生活,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中,语文就是我们生活之所在。我们把这种以语文为本体的生活存在称之为“语文生活”。语文生活的内涵主要包括:一引导和培育学生“用语文来生活”的自觉意识;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活动是指言语实践活动。(1)从活动的外显和内隐上说,包括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外显活动与语文思维为核心的内隐言语心智活动;(2)从学习领域上说,包括识字写字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3)从语文活动目的上说,包括基于阅读文本的活动、基于开发资源的活动、基于生活的语文活动;(4)从学习方式方法上说,包括感知性活动、体验性活动、探究性活动、创造性活动、综合性活动等等。8.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有四种形式:(1)语文知识综合运用(2)听说读写整体发展(3)与其他学科沟通(4)与社会生活结合。综合性学习方法主要有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社区服务活动、公益活动、生产劳动、专题研究等。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经验与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或教材)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简言之,即类似科学研究方式的学习活动。9.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合一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2)所谓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所谓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中小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1.课程资源:

广义:课程资源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和一切条件,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教师的知识等。狭义: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

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课程资源可分:(1)素材性资源(即是可以直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那些对象。素材性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2)条件性资源(间接作用于课程的那些对象。条件性资源则决定着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水平、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效益,如人力、物力、场所、媒介、设备、环境等)。12.智商、情商

人的学习过程与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智力参与)和意向活动(非智力参与)。智力起加深认知作用,非智力起激发动机作用。

(1)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的高低通常可用智力商数(即智商)来表示,是用以标示智力发展水平。

(2)广义智力也包括情绪智力(非智力因素,情商)。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非智力、情绪智慧,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1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用于区别、辨别事物。包括名称、事实、有组织的论述等。具有静态的性质 ;

(2)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指怎么做的知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过程的知识。包括程序、方法、技能。具有动态的性质;

(3)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包括对策、谋略等。具有智慧的性质。

14.话题作文、情境作文、“新概念”作文:

话题作文即以提供材料为话题的作文形式。往往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其特点是“三开放”:(1)写作范围的开放——以“话题”作文;(2)写作文体的开放——淡化文体(但不能没有文体意识);(3)写作要求的开放——降低审题难度(但有一定的限制性)。一般写作经过“阅读材料—引出话题—延伸拓展”三个阶段。

情境作文是教师命题时,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或想像空间,并提供具体的事件、问题或指引,让作者写出符合这些特殊条件文章的一种写作方式。

“新概念”作文是1997《萌芽》杂志始倡导的一种作文模式。主张“二新一真”。(1)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矩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2)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3)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15.活动作文、生活作文、文化作文:

活动作文就是以参加活动为基础,以观察生活为手段,以作文材料的获得、写作任务的完成为目的,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开放性实践型作文形式。

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观照学生真实生活,拓展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入手,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理念及教学策略。

所谓文化作文是指扎根文化土壤、充满文化内涵、富有人文精神的文章。文化作文要把

作文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让作文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

16.《红领巾》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1)19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在实习期间举行了一次中学语文观摩课。执教者是北京市女六中的一位教师,教材是初中语文课本《红领巾》的一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法,也兼用了讲解法。苏联专家普希金听课后,针对这堂课的教学发表了意见。普希金教授的意见对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一定推动作用。他重视“谈话法”,从课文本身分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注意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旧的注入式的逐句讲解方法是一次较大的冲击。

(2)情境教学法是江苏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借鉴了我国古代诗话词话中的“意境”理论,结合国外“情景教学”原理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它利用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情境等五大情境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在实践操作上,李吉林提出了以情境为核心的四环节教学程序: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情感。

(3)活动教学法是以实践、活动、操作等手段获得经验、提高能力的方法。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资料查寻、设计制作、实验论证、社区服务、劳动生产、游戏玩耍、比赛竞赛、创作编写、旅游观光、野外考察、电媒感受、言语表达、表演展示、交际交往„„ 17.教学节奏、课堂气氛:

教学节奏:教学的“紧张度”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在教学过程中有规律的变化。

课堂气氛:是一种给人以实感的课堂教学情境(心理气氛)。18.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活动方式。狭义指教法、学法、考法;广义指教学方法、手段、过程、措施、媒体、策略,甚至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

(2)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型。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

(3)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对策与谋略(方案)。19.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1)“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2)“慕课”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方式。“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M”代表Massive(大规模),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

(3)翻转课堂,又译为“反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2011年在美国兴起,很快传播世界各地。这种新型 “先学后教”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先教后学),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20.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工具性是指语文形式方面的特性,即指语文的功用性。(1)语文是交际的工具。(2)语文是思维的工具。(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4)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工具。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的人文性主要是指语文教育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具体地说,语文的人文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包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21.语文的德育、美育、智育:

语文的德育即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包括德育、情育、心育、群育、人格教育等。

语文的美育: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就是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审美潜在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心灵美的塑造。简言之,语文美育即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包括教材美、教学美、教师美、教境美的教育。主要是指:(1)审美内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文字美、语言美、形象美、情境美、结构美、情感美、哲理美、科学美)挖掘;(2)审美能力(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评价美、表达美)的培养。

语文的智育即语文学科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智力开发。22.语文的“四大能力”和“八字宪法”:

(1)听、说、读、写;

(2)字、词、句、篇、语、修、逻、文。23.语文教学的主要原则:

传统:(1)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2)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3)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4)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新课程:(1)语言教学为言语能力培养服务;(2)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统一;(3)书面言语与口头言语兼顾;(4)语感培养与智力开发结合;(5)课堂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实践并举。

24.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自学法、研究法、电教法等。25.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语文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广义上包括:(1)学习言语;(2)关于言语学习;(3)通过言语学习。26.我国中小学基本教学模式:

(1)传授式:复习—授新—巩固—应用。(2)学导式:自学—质疑—诱导—练习。(3)发现式:诱导—提问—研究—解决。(4)体验式:设境—活动—体验—感悟。(5)师徒式:示范—模仿—练习—迁移。

27.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和 钱梦龙“三主四式”导读法:

魏书生: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钱梦龙:(1)“三主”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2)“四式”是指:自读—教读—作业—复读。28.凯洛夫、杜威、赫尔巴特教学步骤:

(1)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杜威:情境—问题—假设—论证—检

验;(3)凯洛夫: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旧五环)。29.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流派:

(1)导读派(钱梦龙、黎见明);(2)情感派(于漪);自学派(魏书生);(3)得得派(陆继椿);(4)茶馆派(段力佩);(5)情境派(李吉林)。30.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观:

学生本位观、生活本源观、实践本体观、习惯本旨观、工具本质观。31.世界三大学习理论(模式):

(1)奥苏贝尔与“接受式学习”理论(习得——保持——再现);(2)布卢姆与“掌握式学习”理论(目标—教学—评价—矫正—再评价);(3)布鲁纳与“发现式学习”理论(观察—假想—概念化—转化能力)。3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1)范文系统(经典、例文、样本等);(2)知识系统(语言、文学、文化常识等);(3)实践活动系统(活动、思考、作业、练习等);(4)资源系统(助读文字、图表等)。33.教材研究、教材处理、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1)默读或朗读课文;(2)研究句意、段意;(3)概括内容;(4)做课后练习;(5)给课文写一个解说;(6)提炼问题。

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编制反馈练习。

教学设计: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语文教学设计是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原则,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对语文教学活动制订实施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要素:(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策略;(4)教学反馈。34.阅读及其解读的方式:

什么是阅读?首先,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言语中获取信息,这是阅读的本质特征。这里所谓“获取信息”,包括意义信息和情感信息。第二,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第三,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

解读的方式主要有:(1)语义学阅读(以文本为中心);(2)文体论阅读;(3)社会学阅读(以作者为中心);(4)文化学阅读;(5)接受美学阅读(以读者为中心); 35.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过程:

(1)阅读教学的内容:经典文篇;言语经验;语言文化知识;整合性阅读实践活动;读解策略和方法;阅读习惯态度;阅读能力。

(2)阅读教学“新八股”: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总结特点)。“新课程”阅读教学五环节:背景参考—整体感知—文本研习—对话讨论—迁移拓展。36.板书设计的技能和提问的作用:

(1)板书的技能:锤炼文字;借用符号;运用线条;制作表格;创造图形;调谐色彩。

(2)提问的作用:化解重点难点;获取反馈信息;增进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口语能力。

37.写作教学的原则、要求和写作训练的方式、内容:

原则:动力性原则;过程性原则;教练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科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要求: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作文与读文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相结合;命题作文与材料(话题)作文相结合;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作文训练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写实与写虚相结合。

方式:(1)口头作文训练方式(即席发言、复述课文、口述作文等)(2)单项作文训练方式(3)综合作文训练方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想象作文、话题作文、活动作文、自动作文等)。

内容:(1)积累训练(观察、阅读、视听、上网);(2)思维训练(抽象、形象、创造性思维);(3)语言训练(炼字、造境、寄寓、变形);(4)技能训练(立意、选材、运思、遣词);(5)文体训练(新闻、文学、理论、应用);(6)速度训练(采集、构思、写作)。38.口语交际教学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就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为完成某种特定的交际使命,针对特定对象,借助于口语(有声语言)和非口语(态势语言)进行的听说沟通、双向反馈的一种言语活动。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这种言语活动的教学。

口语交际的能力:(1)听话的能力:听音辨调能力;理解语义能力;记忆品评能力。(2)说话的能力: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快速言语编码的能力;表情达意能力。(3)交际的能力:语言调控能力(定向、应对);气氛营造能力;交往能力。39.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1)探究型学习(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2)体验型学习(基于实践活动的学习);(3)合作型学习(基于团队合作的学习);(4)创造型学习(基于创新创作的学习);(5)网络化学习(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6)服务性学习(基于社区服务的学习);(7)项目式学习(基于项目设计的学习)。

4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1.对话教学和多元智能论: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学,标志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将由“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发展为现代语文教学的“对话——发展型”。

“多元智能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提出概念及相关理论。八种智能指:(1)言语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音乐节奏智能;(5)身体动觉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知自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42.语文的教学目标(三维度、五领域)、任务:

(1)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2)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思想教育;审美教育。43.备课的内容、教案的构成要素:

(1)备课标(大纲),备教材(资源),备练习(活动),备语言(表达),备板书(课

件),备方法(策略),备教具(学具),备学生。

(2)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课型;教学方法;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练习评价);教学后记。44.说课的主要内容: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序。45.八环优化学习法:

黎世法老师总结的八环节: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46.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四大特点和四大弊症:

(1)语文不是独立的一门学科;语文与选士制度密切关系;语文教学基本上与口头语言脱节;教学方法以讲学与个别传授为主。

(2)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47.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风景、风物、风俗等);(2)社会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国家、民族、家乡的情感;社会伦理道德;社会生活;人生追求);(3)人文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曲艺艺术等);(4)社区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人才、环境、场馆、活动等);(5)家庭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父母、亲友、房子、藏书等);(6)学校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如校园文化环境、图书馆与阅览室、全校性活动、文学社团活动、语文课外活动、其他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等)。48.语文教师的修养与专业发展:

语文教师的修养:(1)思想品德修养(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的专业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心理素质)(2)学业知识结构(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3)教育教学能力(备课能力、施教能力、考评能力、课外指导能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4)科学研究能力(听课评课能力、说课能力、教改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实验能力、撰写论文论著能力)。(5)身心素质。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读书:浏览时文,以阔眼界;阅读经典,以厚积淀;钻研课文,以实基础。(2)游学:遍游各地古迹,以开阔自己视野;寻访课文名胜,以体验作者情感。(3)研究:研究社会,以了解社会,感悟生活;研究学术,以增加学识,提高品位。(4)为文:下水作文,以引导学生;创作文学(如写博客),以颐养情趣;写作论文,以指导教学。(5)实践: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等。49.写作教学的策略

(1)确立写作教学目标;(2)明确写作教学内容;(3)遵循写作教学原则(要求);(4)实施写作教学训练(方法、模式);(5)运用写作教学评价。50.阅读教学的策略

(1)确立阅读教学目标;(2)明确阅读教学内容;(3)训练阅读教学技能;(4)运用阅读教学方式(方法、模式);(5)实施阅读教学评价。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论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A.清代

B.唐宋间 C.明代

D.中华民国 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这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B.教育内容的排列组合应反映学科体系,但不能忽视社会需求和学生接受水平。C.教育内容的选定和编制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D.缺少应有的教育评价技术,就会在客观上对“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3.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是在()年。A.1956

B.1950

C.1963

D.1949 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把语文课外活动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标志着小学语文课程的成熟和完善。A.1986

B.1992

C.1963

D.1950 5.建国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共有()套。A.5

B.4

C.7

D.9 6.建国后,小学语文教材识字量最大的是()。A.1958年版

B.1963年版

C.1978年版

D.1982年版

7.()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课文分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三类;此外,还安排了看图学文和习作例文两种类型的课文。A.1963年

B.1958年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C.1986年

D.1978年 8.香港小学语文教材采取的是()。A.一纲多本

B.一纲一本

C.多纲多本

D.完全自由 9.()堪称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教童子法》 10.下列论点有错误的是()。

A.现代教育应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于发展作为培养人的宗旨。

B.知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C.在环境、教育条件和智力水平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非认知因素对学习起决定作用。D.一个人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先天遗传因素和他的成熟性。11.下列不属于培养智力5个组成因素的是()。A.培养观察力

B.培养想象力

C.培养感受力

D.培养思维力

12.“发现学习”是由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率先创导的。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布卢姆

D.皮亚杰

13.“掌握学习”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创的。A.皮亚杰

B.布卢姆

C.赞可夫

D.布鲁纳

14.()增强了学习的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有时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A.总结提高学习法

B.模仿学习法 C.逻辑推理学习法

D.抽象概括学习法

15.“()”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口号。A.有效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为迁移而教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1、简述小学语文学习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2、简述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过程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2、举例说明讨论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作业

1.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1.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也是进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是工具,那么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工具课。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工具,同时语文也是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得天独厚的语言和文化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2.小学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

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还表现在人们凭借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说话作文,直抒胸臆。语文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段。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并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思维,陶冶性情。因此语文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程要重视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要重视在交际中学语文、用语文,要充分体现披文入情、作文达意的学科特点。

3.小学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科的每一篇课文,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听说读写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语文课程广泛的思想性。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形式共生共存、相辅相成,决定了语文课程文道统一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语文课程一方面要重视育人功能,另一方面要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最主要的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2.简述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小学语文的编写一般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一、要符合时代的需要。

二、语言文字要规范。

三、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

四、要为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

五、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3.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学习知识与认识事物相统一原则 ⑵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⑶语文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原则 ⑸课内外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的教学能力。⑴独立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 ⑵选择与运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能力 ⑶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⑷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 ⑸全面创新的能力 ⑹教学监控能力

5.试论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

一节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不同,评估的标准时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二、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

三、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

四、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正确的教学思想

五、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艺术如何 6.举例论述如何拓展小学生作文练习渠道。

一、拓展空间,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

学生作文是否有创意,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是否丰富。因此,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1、让学生走进生活。平时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质的习惯。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从而他们会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3、让学生走进书籍。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学生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这样写作时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二、作文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作文指导首先要做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是几周就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一篇作文的联系时间也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安排,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两周。

2、解放心灵,掏出内心深处的真心话。这就离不开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无所不言。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和学生展开心灵对话,努力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种种恐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让学生能在习作中“畅所欲言”的环境。

3、随心所欲,写出富有个性的真性情作文时要使学生的身心获得真正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倾吐、无拘无束,甚至随心所欲。具体做法:命题要自主、选材要自由、表达要自然。

三、作文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作文指导中,可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作文指导策略。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具体作文的点评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学情,而后再确定较有针对性的点评方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7.结合叶圣陶先生以下的几个论述,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1)“语文教学之一的目的是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教学成功。”

(2)“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3)“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由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论述中,可以归纳出培养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时需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采取“自读自悟”的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读中想象、读中欣赏、读中积累,其核心是自始自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朗读为主线,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坚决摒弃繁琐分析,摒弃抽象说教,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读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加以引导、指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并在学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学的方法。随着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获得了独立学习的机会,争取独立的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独立学习的能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学会读书方法——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核心。

首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包括自读感知、自读想象、自读欣赏、自读积累。

其次,学习读书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并正确运用才能真正实现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用浏览的方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用略读的方法,寻书专著课文材料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的重点;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有创见的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的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的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的联系运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应当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四、精读与略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是达到独立阅读能力的途径 学生在课内所读的课文只是例子,学生凭借它西的种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才能内化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内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题,课外阅读时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继续;课内阅读学方法,德外阅读重应用。

五、突出多读,重视积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保障

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多读是指:遍数多、数量多、品种多。只有通过多读,朗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综上所述,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感悟、想象、欣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不断挖掘教材,研究教法,精心设计,有效操作,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能有效地得到提高。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题(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期末辅导 2012年5月 课件是根据崔峦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制作,主要参考书是《中小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本次辅导的章节按课件的顺序进行,《中小学教学的理......

    小学语文教学论(精选合集)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3、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实际需要的( 识字写字 )......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1.(C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 集中识字 B. 分散识字 C. 识写分开 D. 注音识字 2.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

    小学语文教学论

    2015年春福师《小学语文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进行多容量、多项目、多功能的评估是( )。 A.......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1904~1906年由维新派人物吴眺,张元济、高风谦、蒋维乔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最早提出“教学合一”主张的人是陶行知. 激励性原则 2、小学语文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体现出激励性原则、发展性评价原则、差异性评......

    小学语文教学论

    一、填空题 1、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间,在西方,“课程”这一概念是由拉丁语“跑道”转化而来的,与“学习过程”同义。 2、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包含了教育目标、教......

    小学语文教学论

    小学语文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元结构,其基本构成包含知识教学目标、( )目标、( )目标、情意教学目标和审美教育目标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