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

时间:2019-05-13 02:5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

第一篇: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

《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学习的机会,10月2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南京。各位名师专家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和报告讲座,给予了我们最前沿的领导,最智慧的启迪,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精彩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此次教学研讨会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贲友林老师的课堂,完全诠释了什么是新课改,也是最符合我们学校的一种新课堂,贲老师一直强调只有在南京才能看到他和他的孩子们最真实的课堂状态,的确是这样,贲老师一直坚持孩子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将学习的过程前置,课堂是合作探索和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老师因势利导,自由民主的空气弥漫于整个课堂,孩子参与意识强,探究欲望高;课前由学生自己设计的导学案做课前预习准备,整堂课围绕导学案上的“什么是”“怎么找”展开,小组展开激烈讨论。不仅有结论还有举例说明,一个个如同加速机,“什么是因数”一问激起千层浪,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答案,而每一种答案都是举例说明,小心论证,指向问题中心;最后反思评价过程,当孩子的一个问题提出来以后,“为什么要说谁是谁的因数(倍数)不能直接说因素(倍数)呢?”我都在期待,下一秒孩子还会怎样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如果是我,我会怎样提呢?下面紧接着一个孩子问出“什么是公因数、公倍数呢?”带给我的是一个又一个惊喜。听贲友林老师的课,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词:轻松。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有的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解决,并且让其他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老师只要做好关键时候的提问即可。这才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华应龙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有趣的《数字黑洞》创意课,由破解密码为情境,在有趣的数字探索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看似以学生的好奇为研究问题,却又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不但调动学生,把枯燥单调的计算变得生动,孩子们怀着迫切的心情算 ;同时也调动了全场的听课人,我也和学生们一起津津有味儿的算。虽无课件,虽临时改课,但依然精彩,尤其是写在黑板上的“千金难买回头看”,这样的文化思想的渗透使上课的学生受益,也让我有很大的感触!

吴佳慧老师,从高雄走来,把台湾的数学理念带来,实现了相互碰撞和融通,她的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和创新思维,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思想与策略。集点卡给分,让那个学生知道每一个行为都有反馈,都有成就,值得借鉴。听了吴老师的课堂,心中有很多感慨。课堂内教具的充分利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思考。在间接经验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直接的经验。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小学的数学应该让学生去玩,去体验,还给孩子一个他们该有的童年!

汪劲松老师执教的《柱体的体积》,在一开始研究长方体的体积时,借助课件形象生动。启发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切,不仅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也为研究其他柱体提供了方法。在研究完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后,又出示三棱柱、五棱柱,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得出柱体的概念。然后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柱体。通过观察丰富多样的立体图形,进一步明确柱体的概念。学生在比较中自我分析,感受到学生在积极参与,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

听了孔企平老师的讲座和各位专家的课堂后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这句话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一站上讲台,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青少年学生喜欢模仿,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尤为突出。从生物学来讲这是一种本能的印随现象。见到什么学什么!但是在学生眼中有了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故而他们常常崇敬以身作则的教师,不喜欢简单粗暴的教师,因此,教师的身教常常比言教更加重要。作为人民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恪守职业道德,及时上课不迟到;要求学生不说谎,自己就应该先信守诺言,答应学生的事必须做到,不能此一时,彼一时。同时,还应时刻注意从小事做起,特别是一些细微的方面,比如,同学们要到专用教室去上课,临出教室时,可以悄悄地把灯关掉,把门关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几次下来,他们一定也能注意到不开无人灯,教室没人要关好门窗,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才能以自己良好的品德行为去影响学生,给学生做出学习的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第二篇:参加《第21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让学生自由地生长

——参加《第21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

有一种天气叫南京的天气。十月里的南京城,炎炎的烈日还在肆意挥洒着光和热,浓浓的秋意却悄悄走进了人们的身边。漫步于六朝古都,葱茏绿地、小桥流水和高楼大厦之间,徜徉于军旗猎猎、军歌嘹亮的解放军理工大学之内,敬畏与仰慕之情自然生发。就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我们一行六人走进了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殿堂,走近了小学数学教育界各位名家大师,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大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为我们呈现了12节精彩的课堂,10个观点新颖的报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等,无不让人钦佩。来到这个殿堂时,我们带来的是困惑、不足和希望,走的时候,我们带着快乐、满足和憧憬。

一、我思故我在

活动的开始,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企平发言,他从历年来总结的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出发,给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诸多的释疑和解读,孔教授先抛出“怎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引发大家思考并总结道:“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其实这也是一堂好课的三个标准。老师都明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可怎么做才能调动起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呢?孔教授指出,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是十分必要的,这就包括思考、表达、交往、实践四个方面,其中又以思考最为关键。未来教育目标要朝着“轻负担、高质量”前进,需要教师将教学的重心集中在课堂中,孔教授还为老师们展示了通过“视频录像”、“记录表”、“定向分析”等科学手段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对特定目标的分析促进教学个别环节的改进。

随后,孔企平教授又针对课堂中的“互动”、“发展”进行了详细地阐释,穿插其中的经典案例十分贴近教学实际,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引得在座老师频频点头,在讲到“育人价值”里“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时,还一度引发了老师们小范围的讨论。

最后,孔教授以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了上好一节好课的必要条件——“四基”、“两能”,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末了,孔教授说:“一个老师如果不关注自身的课堂文化建设,不关注隐性课程,那路是走不远的.”听到这里,我不禁问自己,我平时够关注吗?

二、真课堂,真功夫

与以往的观摩课相比,这次呈现的12节课堂没有一课有精美的课件支持,有的只是最朴素的投影,甚至只有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课堂褪去了华丽的外衣,真正地返璞归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真课堂的背后折射出大师们的真功夫。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因数与倍数》一课,细致的课前谈话准备,干脆利落的开场导入,行云流水的总结和转折,一点一滴尽显功夫。贲老师凭借“教学敏感”善于倾听,细心接纳,真诚欣赏学生中各种不同意见。他用清晰的思路和谈锋导引着学生,使学生得以充分“畅所欲言”,与教师平等交流。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老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出现,师生获得了“双赢”与 “互惠”。我以前一直认为,这种类型的课是只能停留在理想里的,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贲老师说这是一节未曾试教过的课。未曾试教过的课居然能上的这么精彩,真让我感到很惊讶,有机会的话,还真想亲自去他们学校,他们班级听一听,感受一下平时学生在分享智慧的过程中如何迸发出美丽的火花的。

著名特级教师刘松校长则是另一个风格,他在开始的时候故意不做自我介绍,而是反问孩子,面对一个陌生人,想知道的话怎么办?孩子一开始不适应,不敢回答放不开。但是刘老师诙谐的语言,有交有换的互动,已经深深抓住了学生,也抓住了我。他的经典语句对我触动很大:“如果我们不能提出问题,那学习就停止了”

“你提出的问题直接反应你的水平。”

“你们可能在中国读书久了,没有发现或者说不愿意发现„。”嬉笑之间,覆雨翻云,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和勇气,硬是把一个沉闷的班级调动的多姿多彩,挥洒自如。

初看来自苏州车坊小学的徐校长,宛如邻家老爷爷一般亲切,不急不缓的语调,听着就让人觉得平心静气,笑眯眯的嘱咐着孩子们做好课前准备,小到铅笔盒的摆放,座椅的空隙都一一叮咛,让本来陌生紧张的孩子们一下子都定了心,大师风范果然不简单!课程中徐校长让学生基础上提出假设,从而感受到假设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接着让学生根据提供给他们提纲进行合作探究充分交流。这样,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经历了整个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把话筒交给学生的老师是不容易的,全国知名数学教师罗明亮做到了,他相信孩子比我们优秀。“还能用0.3表示吗?还能用小数表示吗?说对了照样是你的礼物。”罗老师的话循循善诱,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而在猜老师身高认识小数时,这是很多公开课都有的桥段,罗老师在学生猜测他身高为1.52米的时候,没有尴尬,而是就势模仿出1米52的身高,引得学生迅速明白了答案要和实际相符。把身子弯下来的罗老师,此刻在学生的心中一定是和蔼可亲的,是可亲可信的。

电脑中毒,资料丢失,临时更换讲课内容,对于上公开课的老师来说那简直是灾难。但是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临危不乱,先和大家说明了理由并致以歉意,不惜延长时间来安抚学生。“学校学校,就是学习怎么笑的”大家会心一笑,紧张的场面顿时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了。大家风范跃然而出,也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不仅如此,课堂上妙语如珠,华老师的数学课上充满着诸如“千金难买回头看” “同学们不要急着举手,研究表明,憋得住的人未来成就会更大,因为他们心中有他人。”等名言警句,不光是在教授着数学知识,还揉合进去德育和做人的道理,育德于数学故事游戏之中,过渡自然,贯穿始终,激发了学生兴趣,夯实了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

课程末尾,有个孩子提问“数学黑洞495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还没有一个人知道答案,谁能研究出来就是全世界人的数学老师”华老师的一句简单的回答,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教育,更胜过刻意的培养,未来的数学大师可能由此诞生。

来自台湾的吴佳慧老师,带来了另一种风格的教育和聊天模式。例如上课时要面向老师,这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平常,很自然的要求,吴老师能够很童趣话的跟学生商量好,并且约定看集点卡送来自台湾的礼物,这样处心积虑的把孩子哄来学习给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集点卡给分,让那个学生知道每一个行为都有反馈,都有成就,值得借鉴。

俞正强老师是全国有名的“低头找幸福的人”,这句话是我在网上搜索看到对他的评价。俞老师今天的课《植树问题》在会上响起了多次掌声,课上俞老师的精彩和亮点之处很多,当我看到俞老师课后与每个学生击掌告别时,我不由想到:这一班的孩子们,等他们长大后他们是否还记得有这么一个叔叔曾经和他击过掌,而且在他的课上“我”还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也来了,从黄爱华老师坚持让学生喊他“华哥”开始,整个课堂的气氛已经向着温馨的,拉家常似的方向前进了,润物于无声之间。一道简单的看图分析题,华哥能请学生上来,以编排连续剧的方式,诙谐幽默的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顺利的调动全场气氛,好有突破性的设计,而华哥在引导学生做练习时,更是反其道而行,在出示题目之前带着孩子们猜测题目难度提高可能在哪?学生们本来探索新知之后,略显疲惫发散的精神又被集中起来了,华哥没有大声提醒,没有故作高深,举重若轻的解决了学生注意力自然发散的问题。末了,华哥用看起来略显儿戏的划重点游戏,擦掉不太重要环节,折射出的是教育智慧,给学生留下的是恰恰是深刻的印象

会后交流时,华哥说,方程是什么,我们以前的认知有偏差,方程就是找平衡,而不是外部特征的其他方面。作为教师,文本研读十分重要,文本研读第一是教师用书,一个是课本,三是重点文章,有助于创新,这很重要 多看平时被我们忽视的教师用书,我们的课堂教学路径就有了。健谈的华哥,更是豪情大发的带领我们领略了他的团队,他们的研修,他们的读本,他们看到教材的眼光,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初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先生,只觉一精神矍铄长者而已,然一开口,话语如泊泊清泉,缓缓流入人心。古稀老者,为了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惜放下专家教授的身段,拿自己开涮,笑谈平均寿命,从而引入平均数的特性,以自己的年龄与平均寿命之间的差距来引发学生讨论,回顾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刘老先生教育学生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他告诉学生“别开口就说行,说话要负责任”。然而,课堂板书间一声不经意的长叹“哎”却泄漏了老人家的疲惫和力不从心,年华或将逝去,容颜可以苍老,然而不变的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是一生奉献三尺讲台的热诚。看见他,我不由得想起歌曲《时间都去哪了?》

很快,一节课很快结束了,我却第一次生出恋恋不舍的感觉,似乎很舍不得就这样和这个可爱的老头分离,刘老先生让我重温自己做学生时的感觉,我忽然想起学生时代的自己看待老师,看待学习的眼光,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听者而言影响是巨大的。

纵观这些大“家”的课,总体来说,他们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语言风趣,师生互动和谐,带给学生和观众的的是享受。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未经打磨的钻石,只要我们给他以阳光他就能更加灿烂,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然生长。身为一线老师的我们,会学着把这样完美的课堂演绎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课堂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爱上数学!

第三篇:第1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第1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非常感谢领导的厚爱,让我有幸参加第18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教学培训。在为期两天半的教学培训里,名师们“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艺,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和钦佩,他们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以及人生境界让我仰叹,使我不知不觉地陶醉在他们的教学艺术旋律之中。名师们的报告生动而耐人寻味,引领我们朝着课堂教学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

郑毓信是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做了《数学概念与数学思维的教学》的报告,非常深刻的反映出我们当前教育的现状。他说我们教师现在要更加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要立足日常教学(家常课),要努力做好“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应当清楚的指明概念的具体涵义,不是马上动手,数学是动脑,不是动手,动手是进行知识的内化。他举了一个例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的概念教学,这位老师是这样教的:在黑板上画两个点B、C,并问:“同学们,从点B到点C的最短距离怎么画?”学生画出了一条线段,我顺势画了一条折线,问道“如果走其它路线,还有更短的吗?为什么?”“两个点之间走直线式最短的,其他的路线多多少少拐弯了。”学生说。“我在折线的拐点处标出字母A:这就是三角形ABC,如果不看A点,三角形就可以看成是B、C之间的一条线段和一条折线,你有什么发现?”“折线一定比线段长,即使是微微“撑起”也是折线。“BC一定是最短的,BA+AC一定比BC长。”“换一个角度看,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看成是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段和一条折线组成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举例就是要告诉我们在学生几乎可以说已经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我们不需要从头开始去研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啊,既然学生都几乎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我们又何必重头开始去研究知识呢?思维的教学就应该从“深”入手,把学生教活、教深、教懂。探究性学习要探究,但是探究变假探究就不是可取的,显而易见的东西可以用脑子想到的,还要探究,这不变成假探究吗?他总结: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思维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用。他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提醒:首先是教学研究的几个关键:(1)努力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2)我们应努力做到“小中见大”,即使应当以各个具体的课例作为背景并从更为一般的角度去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引出具有更大普遍性的问题和结论;(3)用案例说话。其次是发现探究的关键:积极的尝试,及时的总结与反思,特别是,应当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应为,即使是一些不很成功的探究,其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十分重要的思想或是启发性的成分,从而就可能为最后的成功提供直接的基础。相信这些观点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强震球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上,他在课前先和学生进行互动,以他的名字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在喜欢他的人时就期待着他的课。以“甩小球”引入新课,他那亲切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别样的教学方式让我印象深刻,我这个听课的老师也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学生,融入到他的课堂里。他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先画圆,自己发现画圆需要注意的问题,又通过师生比赛画圆来引出画圆的关键是定点、定长,再认识圆的每个部分,最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整节课学习气氛轻松融洽,所有的环节一气呵成,知识点没有一点落下,让我不自觉感叹强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巧,让每个孩子都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

张齐华老师用三年级的孩子上了四年级的《负数》这一课,他没有用到任何现代教学手段,上得同样精彩。张老师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写四个负数,他把单位都列到黑板上去,让学生上黑板写,之后用学生写的数作为例子贯穿整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语言去鼓舞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自己的重要性。首先,张老师尊重学生色彩斑斓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自由地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力的差别是天生的,习得知识的快慢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哪怕一丁点儿的学习热情放大并点燃,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找到自信,体验快乐和幸福。其次,张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用心,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例如大胆放手让学生画示意图,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快乐课堂。在课堂上,他叫了一位女同学,这位女同学开始的时候不敢发言,很胆怯,在张老师调皮幽默的语言鼓励下,慢慢大胆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给学生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让学生充满自信,这位女同学大概会永远记住这位鼓励她的老师。课后,他做了《如果乔布斯教数学》的报告,简简单单的ppt,轻松愉快的跟我们“聊”他的成长,聊他的教学风格。我们教书不应该是专教书,还要教学生做人,自信是人成功的门槛,不要问学生想要什么,他们不会给你答案,换位思考,看他们需要什么。

贲友林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谈话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孩子们先大致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整节课,贲老师只做引导和总结,学生充当了本节课的主角。学生讲解、分析、总结。然后找另一个学生做补充,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展示想法,补充,不但充分的展示了孩子们的数学功底。也给予孩子们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机会。真正达到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的最佳效果。贲老师不断反思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新的境界!同时,贲老师的报告也让我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教学不能制约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师的教要促进学生的学,学生能讲的,教师不抢着讲。给学生们多点时间。

贲老师的报告也充分凸显了本节课的主题,“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致力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中生成,在“学”中生长,在“学”中生活。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学,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交流中,愿意等待、倾听、欣赏„„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思维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赢得了学生的精彩,也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美丽瞬间:真正是无限风光在学生那的课堂!

短短的两天半里,我尽情地领略大师们的风采,品味着他们带给我太多的精彩,太多的感触。各有千秋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通过自己的课堂演绎,让孩子们在他们的课堂里,水到渠成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思维,体验数学带给他们的无限精彩和乐趣!身为一线老师的我,学习着把这样的完美课堂演绎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课堂里,让我的学生都能爱上数学。

第四篇: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丰富·丰收·提升

——观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沙湾小学陈冠棋

4月23日—4月25日,我怀着仰慕的心情与求学的态度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深圳)观摩研讨会,研讨会虽然为期短短两天半,却有“胜读十年书”之感受,受益匪浅。

郑毓信教授在“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报告中指出,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化模式(即去情境化),他强调教师不要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情境的创设环节,而应该在数学知识教育上下功夫,切忌本末倒置。此时我想到了自己执教《鸡兔同笼》一课的情境,教学导入情境就用了大量的时间,学生注意力是吸引住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在宝贵的四十分钟里,情境导入花费一大半时间,真正的课堂知识是否当堂解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听了郑教授的报告,我明白了创设情境只是教学手段、起到的只是桥梁的作用: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以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以此原理运用到其他数学问题上,教学过程只需要巧取情境之精华,以此作为契机,将“情境”升华到数学知识本身就很好了。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新课改要求是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互动来寻找“学法”,老师教的是学生如何学,而非仅仅是书本知识。如何有效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徐斌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只有具备“需要”的条件,策略本身才会有意义,学生才会自发的乐于运用;第二、解决问题策略是程序性、技能性、认知性的,只有师生共同协作、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才会加深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并能够准确的把握它,分清楚什么情况适用,而什么情况不适用,从而将策略准确的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去;最后,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老师在课堂上起到的是充分引导的作用,这个作用促使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探究、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才会加强学习的重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策的把握。

课堂上想吸引学生眼球和注意力,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髓在于幽默、精炼、风趣的语言及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且教师在课堂上能“融错”,这点,我觉得华应龙老师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观摩课上,华老师以一小男生造成的错误“迎错而上”,面对错误,华老师不慌不忙,从容镇静,以其精炼的语言及亲和的态度,将“错误”纠正的几近完美,使课堂尽显精彩。

„„

走进众多名师,方知己之知识匮乏。丰富的专家报告、观摩课学习,让我在学习中收获颇丰,在收获中有所感悟,从感悟中慢慢沉淀,沉淀后逐步提升自己。

第五篇: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各地教研部门、有关学校:

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盛会之一。活动期间,名师将展示新课,知名专家介绍前沿学术成果;另特别邀请全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执教观摩课。现将2010年上半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东南大学中文系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教育局

协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省淮阴实验小学

二、活动时间:

数学/ 南京 2010年4月16日至18日,淮安5月21日至23日

语文/南京2010年4月9日至11日,淮安 5月14日至16日

英语/ 南京 2010年4月23日至25日,深圳 5月7日至9日

班主任/南京 2010年5月7日至8日

特别说明:

1、语文、数学活动提前两天全天报到,英语、班主任活动提前一天全天报到;

2、如参加教育考察,活动时间延续一天,共4天(不含报到时间)。

3、南京和淮安市内的学校报名后,会务组可送票上门。

三、活动地点:

1、南京/东南大学礼堂(四牌楼)2、淮安/淮阴师院礼堂(北校区)

四、参加对象:小学教师,教研员及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

五、活动费用:会务资料费290元/人(不含参观考察)或者590元/人(含参观考察)。食宿、交通等费用回原

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70元至190元,组委会统一安排。

六、报名办法:提前报名,根据报名先后安排座位。前200位报名者获赠“安博士”杀毒软件(价值198元)。①电子邮件、QQ或现代与经典网站(QQ:605555899网站http:// www.xiexiebang.com

通信方式:南京丁家桥87号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40号信箱陈梅收。邮编:210009。

七、报到地点:

1、南京/西华门饭店(南京市龙蟠中路202号)

2、淮安/淮州宾馆(健康东路55号)

八、其它事项:

1、论文评奖:与会者可提交教学论文,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奖,颁发获奖证书(评审费50元/篇)。

2、教育考察:会务费590元者参加,会后一天半时间,详情请登陆现代与经典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询。

3、提供学时证明。

4、订购光盘:活动将制作成光盘,欢迎订购。

九、数学报告专家与上课名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详情请登录现代与经典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询):

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新教材顾问

刘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刘德武 北京市宣武区教育研修学院 著名特级教师

闫勤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著名特级教师

黄爱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副主任著名特级教师

华应龙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

徐长青天津市红桥区教育中心副主任著名特级教师

徐斌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 周卫东 江苏省东台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著名特级教师 吴汝萍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著名特级教师

贲友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知名数学教师 张齐华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助理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全国知名数学教师 强震球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全国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中第一名获得者

顾娟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研室全国第九届小学数学教学大赛中第一名获得者(A组)杨滢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青年骨干教师 黄湘云江苏省淮阴实验小学青年骨干教师

十、活动安排:

第十届现代与经典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组委会2010年3月

下载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21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