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

时间:2019-05-13 02:2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

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

关键词:感受 领悟 语言运用 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教学这个根本,核心引导学生对精美典范语言的学习。感受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现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挚感情。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形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学一篇课文要根据年级要求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抓好几个语言训练点,语言训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产生兴趣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且记忆深刻。为了激发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的兴趣,我积极鼓励孩子们做好充分的预习,在学习生字之前,先通过翻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积累生词,到正式学习的时候,开展比一比,谁积累得多,给以奖励。只有弄懂了意思的词汇,孩子们才能记住。其次,我也经常找些有意思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竞说,凡是用的好词汇或好句子,写到自己积累本上,孩子们兴趣很高兴。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丰富了词汇。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索取,孩子们的积累终将枯竭,兴趣也将慢慢消退。所以教师要引领孩子开阔视野,拓展识文学字、丰富内心情感体验的空间,这样儿童的词汇量才会大大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配乐朗诵、范读、赏读都是常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谈感受、想法。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感受。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生朗读描写大榕树叶子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我们要强调榕树茂盛的词语,为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榕树的样子。读完第三句后,停顿要稍长,在心中酝酿感情,最后把喜爱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这样的指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还增强了阅读的学习兴趣。

二、在理解课文中品味重点词语

语文学习应该是先有语言文字再有思想内容,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长城》第三段时,我是这样安排的:(1)边读课文变化出描写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抓住“站”“踏”“扶”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古代老动人们的智慧。(2)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3)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长城像一条长龙”换成“长蛇”行不行?让他们揣摩表达效果的不同,就这样较好的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和推敲,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引导深入文本,品味语言

文章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的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字面的分析上,学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阅读,可以有选择的做具体的深入文本,对语言进行品析、演绎。例如《乌塔》一课的教学,其中一乌塔“反驳”道,引导学

生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说说从反驳一词你看出了乌塔的什么个性? 下面是一段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读)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师:同学们,咱们也读读这句话,看看“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一样,体会体会.生:用“幅”字更准确点.师:我们平时说:—张——(生齐答)纸.师:一幅——(生齐答)画.师:这样用字就准确了.叶老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好文章,只不过是选材精当一点儿,用词准确一点儿,话说得周密一点儿罢了.请你再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还看到了什么

生:(读)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师:这位同学把看到的读出来了,把感受也读给我们听了.同学们,你们看, “我”的原句是——(课件出示: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师:叶老改成了——

生:(读)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这个教学过程使语言文字训练跃然纸上,不仅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词义,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概括性的语言尽量使其内容具体化,才能使学生不全于囫囵吞枣,确实提高阅读效果。

四、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文本的核心就是语言,语文学习的核心就是语言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做教师的追求。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良的阅读环境,带领学生敲响读书之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其写作宗旨,必须多读,通过读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语言的积累主要靠平时的多读、熟读背诵,别无它法。

从阅读吸收是表达的基础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口语能力,还是作文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基础语言的积累。语文课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法。使他们明确知识的积累不是靠老师硬“灌输”来的,而是靠自己理解和吸收得来的,这就需要多读,变他人的知识为自己的财富。每个班都有了“爱心书屋”,孩子们看到深圳各界人士捐助的书都爱不释手,孩子们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校园里的书香气息比较浓厚,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我们班级制定了“摘取阅读之星”,评“读书好少年”等活动,这样不但让学生爱上阅读,还可以从读书中学会语言的运用,更增添了读书的兴趣。

书是无声的,但是书是有生命的,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让阅读成为心灵的对话,让眼前变成一片辽阔而绚丽的世界,让他从文字中寻找快乐。总而言之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贯彻在日常的生活中。但是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渠道。它关系到学生的读写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其作为重点常抓不懈。

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熏陶渐渐的过程,宜于采取不断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安排方式,企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是不切合小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方面有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曾昌璞 陕坝小学

第二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艺术

时间: 2010-5-11 16:12:00 来自: 阅读: 472评论: 0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要想课堂取得高效,就得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如何讲究课堂教学语言?一是提高语言质量;三是把握语言的原则;三是锤炼语言的艺术性。通过教师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用语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种类

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流程,以及教学用语的实际功能来说,课堂教学语言一般可以分为导入语、描述语、提问语、点拨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另外,体态语也应视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学语言,它对“有声语言”起着补充、辅助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常能产生“妙不可言”、“无声胜有声”的独特效果。

二、课堂教学用语的一般运用原则

1.导入语要以情“煽”情,富有激趣性

新课伊始,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导入语应该充满情感,激发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比如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先揭示课题后,以充满阳刚之情的语气导读:在我的心目中,战争的场面是激烈的,战士们是勇敢善战、坚强机警的代名词,可是这儿的战斗是在哪呢?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本课中写谁与谁的战斗?结果怎样?学生的心弦一下子被抓住了,自然产生阅读的急切欲望。

2.描述语要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师课堂教学时描述性语言同样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抑扬顿挫地抒情,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拨动学生心弦;时而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时而深沉悲怆,催人泪下。这些富有文采与情感的语言,总是能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于不知不觉中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时,先播放桑兰比赛、获奖的镜头,再现她轻盈、优美的动作,让学生具体感受桑兰跳马成绩的优秀。继而教者以舒缓的语调描述:桑

兰5岁开始练体操,12岁入选国家队,多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是我国女子体操队最优秀的跳马选手。如此优秀出色、运动事业前程似锦的17岁少女,在第四届世界友好运动会上意外从马箱上摔下,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稍作停顿后语气转而激昂)然而残酷的现实并未使桑兰悲观绝望,她以顽强的毅力微笑着承受一切!请找出有关语段感情朗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然深受感染,心灵受到震撼,语言得到训练。

3.提问语要精炼明确,富有启发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一条主要渠道,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语言应该简洁明确,问题宜少而精,教者应精心设计一两个主干问题串连全文内容、人物情感和文本思想,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材重点、难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所谓要言不烦。例如:教学《梦圆飞天》一课,先播放“神舟5号升天的录像片段,让学生欣赏,可以设计以下个问题导读:同学们,看了录像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话要说?课文是怎样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这几个问题地探究,就能较好地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相关的大体内容。

4.点拨语要适时适度,富有点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并非每个学生都能轻易回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也常常会遇到疑难费解的问题。在学生疑而思、思而不解之际,教师要适时点拨,发挥其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作用。同时,教师的点拨语要适可而止,不能全部代学生所劳,否则“解铃还是系铃人”,必须削弱了“问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的点拨应像一个路标,为学生指点迷津,提示思考的方向;教师的点拨应像一个支点,使学生借助于这个“支点”能自主地深入探究,向文本知识的深处“潜游”。

5.过渡语要自然,富有灵活性

过渡语犹如桥梁,能带领学生从这一个学习点转向下一个学习点,使教学环节前后贯通,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承接,使学生思维螺旋式深化。教者安排过渡语要依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思维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适时引导学生,或切换思维点,或深入挖掘、感悟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过渡语贵在自然妥贴,贵在灵活而不牵强,让学生思路如潺潺溪水,一路畅行,不觉突兀。

6.评价语要恰如其分,富有激励性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态与课堂表现,教师少不了要进行点评。一般说来,评价语应简洁明确,对错优劣恰如其分。同时,评价语要带有激励性,表现好的固然要加以肯定、表扬,表现欠缺的也要找出其可肯定处,略作肯定,并指出需要更改、努力的方向,避免“一味捧杀”与“一味棒杀”。

7.总结语要情思绵长

一堂语文课的总结语因文而异,或收束聚合,或拓展开放,但都应达到“课已尽,趣未尽”的效果,卒章显志,点明文章主旨与情感。好的总结语对所学课堂知识起着总结强化作用,对学生思维起着整理升华作用。教学《水上飞机》时,可以这样设计结尾:人类真有本领,能研制出“水上飞机”,不仅能在海面上驰骋,而且能够腾空飞向蓝天!让我们做个小小科学家,放飞自己的想象,造一架水上飞机,让它发挥新的作用。请以“我开水上飞机”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写出开的是哪一种水上飞机,它什么样儿,你在水上飞机上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学生自然会梳理课文的脉络和内容,进行模仿。这样安排既对课文略作整理,又激发了学生对新兴科技成果的好奇和向往之情,甚至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结束安排真可谓情思绵长,课尽意未尽。

三、提高教学语言艺术的途径

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想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教师首先要潜下心来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源头活水”,使教学语言扎根于一个较丰厚的文化层面上;其次教师还应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教师同行,多方采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再次,要加强教学反思,反思自己课堂语言的成败得失,长此以往,必然能逐步修炼到文思泉涌、妙语连珠的境界。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

算作语言大师,才能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像蜜一样“粘”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如沐春风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语言不是画卷,却比画卷色彩斑斓;语言不是糖果,却能让人咀嚼出甘美香甜;语言不是蜂蜜,却能粘住听者的奔放思绪;语言不是钥匙,却能启迪人们心灵的闸门。我们教师要刻苦修炼课堂语言艺术,让它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不断揣摩运用,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锤炼和规范教学用语,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畅达精炼、形象生动和幽默风趣,并使语言富有真情实感,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当好一名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王蓓)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中学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11中文本

倪婷

摘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入手,尝试性地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因为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实生活,所以这里的幽默语言不仅要体现其机智性和娱乐性,更应注重教学中的教育性。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而幽默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如何把握幽默技巧的运用以及掌握运用幽默的本领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幽默语言

课堂教学

幽默的作用

幽默的运用

现代教育改革摒弃以往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避免呆板的互动,愉悦学生的身心。更加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还在为你的课堂死气沉沉而感到忧虑,不妨试试“幽他一默”。我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幽默必将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结合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幽默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合理运用幽默语言。

一、幽默的作用

(一)、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它是环境的产生,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有趣,创设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

例如有位教师讲《路,在自己脚下》一篇短文后,有学生提出当一个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当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时,他的父母则要求他当一名医生,有的同学则劝他今后当一名科学家、出国留学„„这个人该怎么办的问题时,这位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祖孙两人骑着毛驴去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议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让爷爷骑;路人议论说,爷爷心肠太硬;后来两人都不骑了;路人议论说,放着毛驴不骑太傻。听着听着,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位老师的却诙谐幽默,不仅创设了和本文类似的情景,减弱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又增强了文章中“走自己的路”的中心论点的论证力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了幽默诙谐的美感愉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授课者与听课的学生、教师互相都很陌生,课堂气氛显得过于严肃紧张。这时,钱老师从容走上讲台,脸带微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不好?”经过刹那间的惊愕,学生们高兴地回答:“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要认识的人。”场上静的出奇,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信心十足的回答:“钱梦龙!”顿时,教室里欢声雀跃,课堂的紧张气氛被扫除的一干二净。打个谜语,很好的调节了课堂的紧张气氛,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三)、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

有位哲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能为人接受。”对教育者来说,压根儿就没有必要一讲道理就摆出一副冷峻严肃的面孔,用刻板枯燥的语言让人听而生厌,逼得学生在那风干的语言甚至居高临下的教训面前热汗涔涔,被迫接受.无数事实证明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幽默风趣的批评效果最佳,它创造了亲切和谐的批评气氛,而不至对抗,也只有在这种气氛中才乐于接受批评,有时一两句巧妙的幽默语言胜过许多平淡无味的说教。

比如,一位教师在某班上上午第三节课时,由于前面连上两节课,学生感到很疲惫,有几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起觉来。这位老师见状便停止了知识的讲授,讲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听说有一只小企鹅,在跟老师学垒巢时,总爱把头和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儿,老师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是对老师的礼貌。由此我深有启发: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这也是对老师的 礼貌吧!”话音刚落,笑声骤起,几个睡觉的学生在笑声中被惊醒,面生愧色。等教室安静之后,这位老师又接着讲了下去。老师用一个简单幽默的笑话,不仅唤醒了那些在熟睡的同学,也起到了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的绝佳效果。

(四)、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

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具有机智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在笑过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如:一位老师为《警察与赞美诗》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个回答:‘没有。'‘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位?'‘恐怕不可能。'‘那好吧,把你戴的手表和钱交给我!’”学生大笑时,老师又及时发问:“这个笑话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生:“出人意料。”师:“它还反映了坏人的一种什么心理?”生:“害怕警察。”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也写了警察,结尾也是出人意料的。可是文中的主人公苏比却一反常态,故意当着警察的面干坏事,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阅课文。

(五)、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幽默的社会学本质是爱与争取被爱。它不是攻击,不是讽刺,不是伤害,而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以便理解、欢迎别人和被人理解、欢迎.可以说,能使用幽默语言的人对生活、社会都有一种公正、透彻、达观的理解。教学幽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精神,让学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让学生成长在一种快乐的氛围里,这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解放前有位教授叫姚明晖,体弱清瘦,却总是宽袍大袖。入冬,又头戴大风兜,远看只露一副眼镜,一个尖尖的鼻子,一撮翘翘的山羊胡须,样子很滑稽。一天去教室上课,不知谁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人面猫头鹰,而那人却酷似这满腹经纶的教授。姚先生定睛细看,但毫无怒色,并拿起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在漫画旁写道:“此乃姚明晖教授之尊容也。”学生笑了,姚教授也笑了,那提心吊胆的漫画作者从此也对姚先生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尊敬。姚先生在学子面前大度超脱,从容调侃,这一点没有幽默的性格是做不出来的;而姚先生正是凭借幽默,使课堂教学进入一种“化境”。而姚先生的这种教学幽默艺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也是深远入微的。

二、如何运用幽默的语言

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一文中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善于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教学中,语言幽默艺术的技巧多种多样,然而,“方法在于借鉴,不可硬搬,曲尽其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无一用,一法生万法,无法为至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技巧:

1.趣诗妙文

引用一些趣诗妙文,能起到活跃课堂、增长知识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问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老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并夸奖他善于思考。知识丰富的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1935年,中国留学生陆侃如进行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一位法国考官问他:“《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叫„孔雀西北飞‟?”陆侃如神态自若地回答:“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于是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这句话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恰逢学生刚刚学过了《古诗十九首》,而且还背诵了此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2.移时错位。

包括两种方法,移进法和错位法。这两种其实都是错位,前者是时间错位,后者是空间错位。“移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间的限制,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 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幽默效果。比如说到屈原《涉江》,其中有一句“接舆髡首兮”,古代许多刑罚很残酷,而“髡首”却很有意思,是剪去头发。按我们今天想法,这等于是免费理发、美容,多惬意,而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精神折磨。这叫“古为今用”法,把古事拿到现在用。相应的也有“今为古用”法,比如王充的《订鬼》,教师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订鬼就是把鬼装订起来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错位”可以是人际关系的错位,也可以是空间地域的错位比如长辈请晚辈“钧裁”,下级请上级“拜读”自己的报告,这是人际关系的“上下错位”。又如在普通话的讲述中插上一、二句方言,在汉语教学中插上一、二句英语,这是空间地域上的“左右错位”。移时错位是有意识地违反逻辑上的同一律而闹出笑话。同一律要求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或同一关系下,只能用同一概念去表达,保持其同一性,而当时间、空间或关系改变的时候仍用同一概念去表达,就会闹出笑话,产生幽默效果。3.正话反说,名贬实褒。

将褒义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往往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守财奴》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葛朗台终于到了弥留之际,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但他仍然每天坐在密室前守候着满屋的财宝。一位老师分析这段情节时这样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葛朗台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可见他守财奴的性格生死不变。“坚守工作岗位“是个褒义词,一般只用于社会工作领域,表现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不擅离职守的可贵品质,而这里用来形容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看守密室这一行为,以突出其守财的性格。

4.夸张变形。

有时故意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夸大,从而造成反差,产生幽默。比如“不过就是浪废了二百万,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权当交一次学费吧。”这是大事化小。又如,“正当你胆大妄为擅自使用我的橡皮擦的时候,恰好被我撞见了。”这叫小事夸大。

5.无中生有。

原本没有的硬塞进去,或者根本不可能有的假设其有,也能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荷花淀》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附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

5.画蛇添足。

本来无需加一个尾巴,却有意识地加上一个尾巴,也能产生诙谐的效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说到迎春,文中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教师说到这里加一句:“当然是像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又如黛玉见到贾母时,贾母一把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教师插一句:“谁敢不哭?哪个敢笑?这么点一下,学生更加明确贾母的特殊地位。

6.移花接木,双关谐音。

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或者使用双关、谐音等手法,会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幽默和风趣。例如有位语文老师在教授杨朔的《茶花赋》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师,并围着玻璃飞来飞去,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老师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蝴蝶为什么在 教室飞来飞去呢?”同学们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

以上只是一些技巧的列举,我们说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总结出一套万能的理论,基于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必须灵活地掌握好幽默语言艺术的运用。

幽默是一种情怀,幽默是一种胸襟,幽默是一种人生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悻悻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也许你缺乏一点幽默的天赋,那就努力培养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程红兵.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J].广州教育 ,2006、4.3、潘培林、周勤、罗正田.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公用举隅 [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8、3.4、王凯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技能[J].教坛纵横, 2001、22.5、钱乃荣《汉语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6、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周一贯.教学语言的智慧闪光 [J].河北教育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评价语言

语文科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运用评价语言

都说语言是一种艺术。是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施教与求学的辩证,统一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以文化为中介的互动。在互动中生成的内容往往比预设的要多得多,从而使课堂组织的难度也加大了,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应多种多样,评价不失为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评价是指在孩子做出一件事情或说出一种想法之后,不急于对他的言行进行评价、做出结论,而且让他们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总习惯及时给学生作评价、给学生“指点迷津”,但这种及时评价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框框,一种说法的定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新的想法不会出现,原有的想法也不会更加深入,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仿佛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她们对问题的现解单一或局限于表面。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越多,给学生的思想框框也就越多,在学生头脑中新奇的想法也就越难自由地表现出来,也就谈不上创新思维。评价给予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便之于以应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性思维等,评价的应用,也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思索。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空间活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潜能也得到了挖掘。

一、遵循原则,正确运用评价的语言

1、科学性原则

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我们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发现研究中提出,评价可以使学生发现,主动研究问题,产生创造性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要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新的目标,就要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评价语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想法自由产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议式、鼓励式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化,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2、选择性原则

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手段、方法应该多元化,任何一种的评价方法不能单一运用,评价和激励性、引导性、启发性、否定性的及时评价变义应用。要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既让新的想法陆续产生,又要让学生从中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走进现今的课堂,再也听不见教师说:“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说的一点也不巴边„„?”之类和话,取而代之的是:“你把×××词语换一下就更好了,其实你是说对了的,要是你的声音能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来,试试看”“你读得不错,要是把×个地方处理好了,那更棒了,你愿意跟着老师来试试吗?”。当学生站起来回答不出问题时,再不是随便叫他坐下,取而代之是“你想到多少就说多少,别怕,慢慢说”,“没想好,请坐下,再想想看。”

3、个性化原则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即使对于一篇课文的同一句话,同一个词,不同学生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应用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抒己见,接受、宽容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有学习思索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将相和》一文教学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渑池六会”上,如果你给蔺相如和廉颇论功行赏,你认为谁该记头功?大部分学生赞成蔺相如,因为当时幸亏蔺相如挺身而出,以死相拼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廉颇重兵驻扎在边境,奏王老早对赵王和蔺相如下毒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必给予评价谁对谁错,谁对谁坏,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4、动态化原则

评价是动态的评价方式。有时,许多观点提出来后,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评价,自我吸收或自我批判了。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塑造创新的人格,树立学习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5、多向性原则

语文学习是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要学懂一篇文章,只有通过教师因势利导,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机会,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结构”,教师的延时评价也不可能是单向行动,教师的延时评价能使学生相互评价,还能让更多的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也学会自我评价。以往的教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对学生一直都采取灌、填压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堂课下来,全是教师在讲,学生思考的余地很小,可以说几乎没有。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更累,收到的效果也不好。而现在的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参与、思考、探究、发现以及情感,更重于知识本身。教学中就随之出现了“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这一类的语言。这样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了。

三、把握时机,巧妙运用语言的评价

1、学生有怪问时

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创见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有时学生提出非常古怪、非常幼稚、甚至是极度荒唐的问题:“詹天佑有妻子吗?有孩子吗?”这时老师严厉地说:“瞎问!快坐下!”其他同学的眼睛不约而同地都转向这位同学,使这位同学面红耳赤,低下头。接下去直接影响了课堂气氛,降低了学习效率,创新活动就更难以进行下去。课堂举手发言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少,而那位同学在剩下的大半堂课里就一直未举手。教师要格外珍惜和爱护,哪怕是稚嫩的,也要作精心养护。只有这样,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对于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火花,2

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而不能泼冷水。当学生有怪问时教师就应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与“挑刺”,然后及时转换角色、转换角度,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来解决这个问题。

2、理解有异议时

语文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针对不同时代,读者不同的生活阅历理解起来是有很大的差异,正因为语文语言的模糊性,学生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理解时总会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如上《将相和》一课时,许多学生都喜欢蔺相如和谦颇,但也有少数几个小学生说喜欢秦王,觉得秦王虽然没有占到赵国的什么便宜,可他一次又一次试探赵王,知道了赵国的实力,就不会盲目动兵了,“目光长远,定成大业”。这表示学生已学会了鉴赏阅读。这种审美的多元性,难免会超越对课文的单一评价尺度,教师不必及时评价学生,应让他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允许学生存异,保留个人意见,那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是“在自己的肩膀上长着自己脑袋”的新一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3、对问题有多解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说明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对前几个发言要利用延时评价,千万不能过早给予终结性评价,否则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展思维的火花。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解决问题:“从哪里看出春的景色十分美丽?”一位学生说:“一是春草鲜嫩旺盛,生机勃勃;二是春花齐放,五彩缤纷;三是春风轻柔、可亲;四是春雨绵绵。润物无声。”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和自己想得一样,不禁评价道:“你想得真全面,非常正确,我很满意。”其他学生一听,便入下手。试想,有谁会费时间与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的答案的问题呢?这样的评价便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而有的教师灵活运用了评价语言,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于是便会出现多种理解:“春天的人们在草地上玩耍、牧童在牛背上吹短笛,可以看出春天是生机勃勃,景色迷人的。”“作者拿出笔把春天的景色写下来,说明„„”“也许还有些画家手握画笔„„”成功地运用评价语言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免造成对其他学生思维的定势影响,而应该适时适度、机智巧妙地运用评价,留出充裕时间,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新时代的老师啊,用你们充满激情的语言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种吧,用你们特有的语言魅力鼓励学生积累向上吧,用你们特有的语言智慧引领学生攀登人生的高峰吧。

第五篇:课堂教学如何运用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又是一种艺术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学语言更加讲究艺术性。语言教学既要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把课文每一件具体生动的事,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用教学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令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知识。又要以语言作为桥梁与学生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课堂教学语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规范化,甚至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得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1]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具有严谨性

课堂教学语言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口头语言,虽然它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语言,但不能像一般口语那样随意性,不能漫无目的去信口开河,谈天说地,因此讲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必须以严谨性为前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必须清晰,准确,规范

语文老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榜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要用发音准确,语言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不能掺杂或者生造那些粗俗的方言、土话。那种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啊,啊”的拖泥带水的附加语必须要清除掉。因为这些不好的用语习惯对于教师表情达意没任何好处,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用语习惯。在遣词造句时,教学语言必须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符合大众化的语言习惯。无论叙事、说理、言情、措辞都要非常妥贴,恰当。例如要求学生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教学用语应该是:记叙文用“记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文用“介绍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议论文用“阐明了什么,论证或者驳斥了什么”。这些科学规范的课堂用语是由文章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不能随便变更。此外要做到教学中概念准确,表达要明确,该用短句的就必须用短句来讲解,该用褒义词就不能使用中性或者贬义词。总之,清晰,准确,规范是对语文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语言必须衔接连贯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或分析一篇文章,或说明一件事物,或阐述一个道理,或发表一个见解,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用自然衔接、前后一致的教学语言。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教学时,总是使自己表达的内容尽可能条理清楚,蕴涵一种严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形:如果一位教师教学时条理混乱,思路不连贯,语言不流畅,他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无精打彩,课堂气氛会非常的沉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又会是另外的一个结果。他的学生一定会在课堂中全神贯注,将情感的激流溶入在教师精彩的讲解之中,使师生双方心心相印,师生之间能进行很好的配合,学生的思维会非常得活跃。可见保证教学语言表达的衔接连贯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具有形象性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用听众如临界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风趣。特级教师韩军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幕:“我们再展开想象在朗读。在我们大脑中,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全是奇山异水,真是天下独一无二呀,我真是看不够呀。并唱起来船儿船儿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学生响起激烈的掌声,还有笑声)。”[3]描之绘之,诵之歌之,声情并茂。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使教学语言格外形象、精彩。就很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动地进入到较高的课堂学习境界.怎样才能使课堂语言具有形象性呢?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比如在讲解《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时 先给大家进一个“金苹果” 的故事。在古代希腊,不和女神厄里斯没有被邀请出席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她心里很不满,于是就想制造祸端,就将一只金灿灿的苹果抛向宴席,结果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得到了。宙斯的妻子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罗马语)都想得到这只金苹果,纷纷对王子许下诺言。最后,王子将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因为维纳斯让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斯巴达的海伦成为王子的妻子。斯巴达和特洛伊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当然是一个神话故事,维纳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让我们通过《米洛斯的维纳斯》的学习,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青少年学习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用故事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二、课堂的语言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体现它的形象性。人类语言的源泉来自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多与生活相结合,让课堂语言具有生活化,会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如果老师上课时内容牵涉到实际生活,大家更有兴趣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比如在讲述《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首先这样说:“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的父母关心你们吗?你们能举几个父母关心你们的一些事例出来吗?”“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关心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关心自己的子女,也许我们有时不能发觉父母的那种爱,因为你们没用心去理解父母。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吧,大家来看看文中的父亲是怎样来关心自己的儿子,再来体会一下自己的父亲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行为。”这样能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是非常形象的。

[4]

三、课堂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

教师要把深刻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寓庄于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疲劳,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信手拈来,用幽默的语言有针对地说明抽象的理论,将枯燥的文字变成充满活力的内容,让学生心领神会,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当学生感觉乏味和疲倦,精力开始分散时,教师要运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兴趣重新调动起来,重新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有

这样一个课例,一位语文老师在讲授《竞选州长》一文时,先板好课题,随后板书两组数学不等式:州长=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然后说:“这堂课我们主要解决两道数学题,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谁先解决这道数学题目。”同学们因为语文课上成了数学课感到新奇有趣,都认真看起书来,这样两道数学题目很快解决了。同学们懂得“等于”是说明主人公凭“自己”的声望完全可以当州长,“不等于”说明资本主义竞选的虚伪性和欺诈性。“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是说明作品中的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是虚构的,是为了加强文学的真实性而采用的第一人称。通过这两道数学题目,涌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古为今用、无中生有、比喻夸张、正话反说、双关歪解等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幽默之所以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不仅仅能博人一笑,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智慧性的启迪。著名演说家海因慈·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5]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幽默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但必须明确,幽默只是一种技巧,不是目的,因而不是为幽默而幽默,应该考虑教育对象、内容、重点以及感情基调,否则会浪费上课时间,甚至给人一种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

四、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情感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用语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必须具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性。语文教学之所以强调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这是因为:

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来看,语文教学应实现的教学有三个:一是弄清文意,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二是说明这篇文章内含的道理,三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这个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肩负的独特使命,这就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活动,引起学生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使学生在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求真、崇善、爱美,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例如在学习《孔乙己》时,给学生灌需的应该是一种同情之心,要鄙视那些只知道打击讽刺的人们。

其次,从课本本身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学的本质是来源于感

情,而又表现感情的产物。”[6]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倾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讲好一篇课文,就必须得把握好文中的感情,然后由教学语言把这种感情向学生传达。

其三,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来看,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必不可少。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因而情感是一种更高级的信息反馈。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带有情感性的艺术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通常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对流一条线外,还有情感对流的一条线,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美的熏陶和感染,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接受思想,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情感的激励、个性的陶冶,达到教学过程中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例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讲《雨中登泰山》时用了这样激情昂扬的导语[8]:“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盈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杜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游览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豪迈、壮阔、激情、昂奋。这字字情,声声意,吸引着、敲击着学生的心。[7]

五、课堂教学语言具有机智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对这种偶发事件教师若处理不当,将很容易破坏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呢?那就需要发挥教师的语言机智性,用灵活的语言化解矛盾。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好语言艺术,运用教育机智就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学语言的机智性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一)自我嘲笑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有时也会犯错误的,恰如其分地将尴尬转化成笑声,自我嘲笑一下,并在笑声中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能显示出教师知错能过的 5

可贵品质,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的。例如老师在给学生上《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时,由于老师不小心,把东郭先生写成了南郭先生了。学生给老师指出了错误,这时,老师自我嘲笑一下说:“这个南郭先生想跑到这里来滥竽充数我都没发现呀,老师也会犯粗心的错误呀,要不是这位同学提醒我,他还会继续混下去,呵呵。以后大家给老师把好关呀。”这样一来教师不再尴尬,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

(二)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朝问题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带来的积极意义,使师生愉悦地走出尴尬的困境。例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有一位老师正兴致勃勃地朗读学生在上次作文中出现的美文,忽然,一个学生神情严肃地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是抄的!”随后,他拿出了自己买的作文书为证。顿时,课堂一下躁动起来,大家开始由赞美变为鄙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迅速冷静下来:“抄的作文也有好的一面啊!学生抄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文的过程,就是欣赏的过程啊!”于是,老师继续声情并茂地朗诵完全文。然后问学生:“就文章而言,写得好不好。”学生答:“好!”接着,老师的话锋一转:“这样的美文,在我们班上只有两个人读了!要不是他们推荐给大家,大家还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呢!不过以后如果是借鉴的最好表明出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促使那位遭遇尴尬的学生自觉地自己创作。又如有个别同学“神思恍惚”时,便加重语气提醒说:“××同学现在对‘目似暝,意暇甚’这句话应该深有体会吧!现在正在努力体验中呀。”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同学会意的笑,自然要比生硬地抛出一句“××同学,不许开小差!”效果要好得多。“目似暝,意暇甚”句,学生在课文《狼》中即已学过。旧语重提,既引起了该学生的注意,又使全体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了旧知。

教学语言机智性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情况下要具体得对待,要随机应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映要快而准,要做到掌握分寸,方法得当,适时、适情、适度,于巧中见奇,于奇中生效。

六、课堂教学语言的激励性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9] 6

热情、向上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激励的语言可以绘制动人的五线谱,为学生弹奏美妙悦耳、经久不息的音乐!

在课堂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问题后,有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却默不做声。究其原因,默不做声者,或因为性格内向羞于发言,或因为基础不扎实,对老师的问题没有把握。怎样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我在实习时,指导老师要求我们每个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错都要给学生掌声以示鼓励。比如在教《致蒋经国先生信》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特意提到介石骨灰迁移的事?”我叫了班里一个比较害羞的学生来回答,她首先不敢回答,我对她说:“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把答案悄悄告诉我,我再告诉同学们。”然后弯下腰倾听她的悄悄话,当听到她正确答案时,我再把答案公之于众,并用掌声鼓励她。再适时引导:“你回答得很好嘛,下次如果能大声点那就更好了。”她受到很大的鼓励,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主动回答问题。而对于学生错误的答案也不马上否定,我会换个方式这样说:“这位同学已经积极思考了这个问题,而且有了一个答案,不知各位还有其他更好的答案不?”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样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满了对学生的关怀,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交流。

七、课堂教学语言的启示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课堂语言的启示性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计的问题由浅及深,步步深入引导启示

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解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发学生根据已知去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指导学生向学

[10]习的“最近发展区”开掘,实现学习迁移。如《螳螂捕蛇》一文,提问“螳螂为什么能杀死蛇?”教师用语言启发:“是怎样的一条蛇?是怎样的螳螂?”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围如碗、柳枝崩折、审视殊无所见。让学生明白是一只极小的螳螂杀死了一条力量强大的蛇。原因又有几个呢?学生自然就能回答了: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这样能让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兴趣启示

只有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他才会去思考、去理解。如老师在讲述《木兰诗》这篇课文时,在讲解木兰是如何替父出征的这个问题时,如果单从课文字面去理解则较单调,老师可以这样说:“大家先把木兰替父从军这段文章好好看看,然后把它编成一段白话故事,大家觉得如何,我们等一下一起来评论谁的故事写得最好。”这样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关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用妥贴的比较进行启发

语文课文的每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一般都有相似之处,至少也属于同一文体,教师要善于用比较法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例如在实习中我教初二的书信那一单元,分别是《致蒋经国先生信》、《致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一封信》等。我上第二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上篇课文所提到的书信的格式,再让他们找出两篇课文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得进行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事实上,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语文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语文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

下载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几点做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设置和巧妙运用

    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设臵和巧妙运用 韩淑 对于一名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与设臵中语言的巧妙结合和合理运用显得至关重要。每一位教师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希望经常......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另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

    浅谈态势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课题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想象一个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把课上的索然无味,形成嚼蜡,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在课堂中充分运用态势语言,通过声......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钻研教材丰富的表象重难点体验意境激发情感 【摘要】:充满挑战的21世纪,中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从战......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正确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胡里小学 赵卫东 摘要: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激发......

    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

    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能再“束缚”学生,各学科的教学都......

    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即兴艺术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即兴艺术的运用 沾益县大坡乡亮泉小学 何琴红 摘要: 课堂教学中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某一个环节,因故没有或不能按原定的教学程序进行授课,由教师随机自由地组织教......

    现代科学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太平第二小学王治宇 小学语文 现代科学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越来越被教育教学广泛运用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