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探究2
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探究
我国是诗词的王国,自古以来就有唐诗宋词之美称,他们以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多少国人借助这些古典诗词获得了情感寄托。古代的诗词具有想象丰富、奇特隽永的意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教材。那么,在古代诗词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想象,进而深入感受古诗词在诗中的内蕴,发展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呢?我认为通过运用想象进行古诗词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抓住关键词,激发想象;巧配音乐,展开想象;品味鉴赏,深入想象;活用情景,拓宽想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旨在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关键词:诗词
教学
想象
一.抓住关键词,激发想象。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在古诗词学习中,如果没有抓住关键词来激发学生进行想象分析,则有可能会误解作者的本意,甚至歪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杜甫《春望》教学中,抓住“望”,由“望”再到“山河、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等一系列的意象,勾画出了一幅国破家亡的惨淡画面。通过反复咏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联想到战乱时叛军焚烧宫室留下的残破、草木丛生,皇城已失去了往日的锦绣豪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是令人睹物伤情,悲怆溅泪的风雨鲜花。又有凄凉婉转,离别之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一位白发怆然、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脑海里再次涌出长安城被叛军攻破之后,满目萧条之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构成了一种感情凝重、情景凄凉、沉郁顿挫、饱含悲怆之美的开阔情景,抒发了诗人在国破家亡的痛心疾首之情。这样抓住重点文字教学,学生既领会了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又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常常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想象。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使他们从深层次体会到作品情景交融之境界,提高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解题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想象力也增强了。
二.巧配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其中的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俊美的音乐容易赋予人们美妙的想象空间,进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欣赏境界。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在文中巧配音乐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独特的音乐情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解读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日常教学中,根据古诗词内容,巧用录音机、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进行配乐置景。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歌曲——《水调歌头》,要求学生听完后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音乐播完后以后,同学们都能选准角度,尽情倾吐。指出这首词为那些不能够在中秋团圆的人寻求了安慰,释放了情感。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用想象和联想开拓了诗词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自许的旷远境界,把词人遗世独立的意绪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特别是词的结尾更是把对亲人的思念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中,表达出对天下有情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而进入到词中所描述的美丽境界,深刻领会到词人豁达的心胸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系统诱导,再配上巧妙的,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展开想象翅膀,进行深层次地理解× 20 = 400
文章思想感情。高效课堂友善用脑的理念就是用音乐带领学生走入作品的情景,或以音乐作背景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三.品味鉴赏,深入想象。
“诗歌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词绝非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无论是惆怅迷茫,还是恬适安闲;无论是激越慷慨,还是悲怆伤怀,都是诗人心迹的真实披露,而这些情感的流泻,都有其特定的缘由。
由于诗歌艺术性强,经常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比兴、烘托、想象、象征、比喻、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景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意象,以充分表达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正如李商隐的《无题》,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感悟诗中的独特韵味,特别是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诗人运用双关谐音,比喻更是既新奇又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因为不能团聚,自己万分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烛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含蓄曲折地表达了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诵读对品位鉴
赏诗词语言有很大的帮助。在诵读过程中,看看诗词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用得生动、形象,尤其要注意动词和形容词。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个“闲”字,乍看是表现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实际是与前文“家家雨”、“处处蛙”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主人久等客人不至,枯坐无聊,内心有急、有气、有失落、有无奈,都在无意的“敲”字中流露了出来。炼字不单是炼声、炼形,同时也是炼意,只有切合题意,适合情境,做到语意两工,这样炼出来的字才能真正做到魅力四射。正如苏轼曾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四.活用情景,拓宽想象。
拓宽想象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自由想象。有人说“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新课标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让学生去拥有一片畅想的天空。在教李白《行路难》时,我抓住这首诗具有意境开拓的特点。特别是诗人面对逆境,不甘自弃,悲而不伤,积极入世。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象上,瞬息变幻的场景中。诗人展开他幻想的翅膀,自由地翱翔,一会儿飞到坚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大雪弥漫的太行,一会儿飞到碧溪垂钓,一会儿又乘轻舟经过太阳旁边,一会儿又回到四顾茫茫的现实,一会儿却又乘长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在沧海之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拓展了想象,都能理解诗人那从现实到幻境,从上古到未来,从咫尺之间到天涯海角,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阔无际、壮丽多变的宇宙中恣意飞腾。因此,活用情景,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将画面和内容结合起来,将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复制到自己的心坎上,从而使学生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学生能领会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有效激发。
总而言之,想象能力的培养要课内教学引导,课外延伸扩展,双管齐下。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是多彩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会创编出更多更新奇的梦幻世界。老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做到,多激励,多启发,让他们焕发出热爱语文的神采,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使学生在阅读、想象、联想和技巧方面多下苦功,激发学生的兴趣,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从形式到内容,不断深入,引领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 20 = 400
第二篇: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一、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重视和加强古诗词教学,尤其是重视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使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引导学生强化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是对文化的尊敬,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其次,促进学生语言领悟能力的提高。在中学阶段强化古诗词教学,尤其是注重对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其对诗词的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修养。
再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在诵读中进行欣赏,学生通过诵读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从而珍爱自然,热爱生活。
最后,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学习和鉴赏古诗词能够领略其中的意蕴,能够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重视诵读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诵读的技巧和策略。诵读是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方法,学生通过诵读能够有效积累相关的语言知识,而有感情的诵读又能够增强感染力,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感知能力。古诗词的语言一般感染力较强,而且有着极强的审美价值,在诵读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音律美。因此,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当前,广大教师意识到了诵读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丰富的形式,这些形式主要包括教师范读、通过多媒体观看名家范读、鼓励学生齐读、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等。在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诵读的目的是在读中理解诗词的含义,不能走形式主义。同时要加强对诗词朗读技巧的指导,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风格诗词的意境之美。
其次,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进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诵读,是为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诗词的语言、形式和情境之美,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语文能力。而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诗词之美在于不同意象的组合之美,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在读的过程中养成思考和想象的习惯,有助于挖掘诗词深层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提高诗词学习的效果。
2.学会欣赏
新课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规定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诵读古诗词的技巧,同时能够借助文本中的相关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本。学习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因此,当学生学会诵读后还应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读读背背和机械记忆的方法,认为学习古诗词只要会背诵、默写即可。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对古诗词的欣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学应紧紧围绕中考进行,使得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语言积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诵读为基础,在指导学生读读背背的过程中了解诗词大意,并突破传统观念对诗词教学的要求,围绕某一条主线和几个能够产生联想的意象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分析不同风格的诗词,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新课改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诵读技巧和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采用抑扬顿挫的朗读,提高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同时,在诵读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整体教学思想,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功效。
第三篇: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中学杜平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探索性学习活动不仅成为新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而且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探索性学习也是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方式,探索性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研究探讨的自由讨论氛围,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与学习语文的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方法 对策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实施,我在语文教学中试着进行了引导学生以思考探索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把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应用语文的能力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方向去不断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倡导实施探索性教学理念的重要价值。
为推进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设法在学生中培养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任务和重要价值体现的进取精神,是全方位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的主渠道。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探索性学习的基本作为方式,可以是涉足于未知知识领域的探究,也可以是对已有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再认识,不一定要具有前沿性或是前所未有。研究结果也不一定要具有创造性,甚至不一定要有结果或正确的结果。探索性学习实际上是强调思考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注重研究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现成的结论。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索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感受语言魅力、理解语言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处理来自于语言信息方面的激情,激发他们获取语文新知识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倡导探索性学习,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而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思考,即包括学生个体独立自学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与群体协商互动结合起来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即向学生提供内容上互相关联的一组学习材料,让学生对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思考探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自由探索性学习。学生在思考、分析、互相辩论中迸发出许多可贵的思维闪光点。教师对学生们共同探讨的已有结论或课文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自由讨论,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对课本中或课外阅读材料中具有争议的观点,鼓励学生坦率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做到努力阐明充分理由,以达到在思想争鸣中进行探索性学习的良好境界。针对同学们的自由探讨,教师在总结归纳后提出关键问题,鼓励学生作进一步研究思考,或在小组中展开民主讨论探究。教师特别要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疑难问题起步,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大家讨论共同解决。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难题,由同学们集体研究探讨。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充分理解课文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调查。这种教学方式便于让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需要用语文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就问题展开社会调查,进行深入研讨,从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集体探究式学习,注重情感体验。
语文学习是在陶冶情操中积累知识的活动。对于同一课文的学习认识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当几位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个性喜好、感情经历、知识积累的不同,学习中必定产生效果的差异性,这就需要组建由不同知识素养积累的学习者所组成的研究小组,以达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成绩共同进步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通过对论文内容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易于提升同学们的思想内蕴和审美情趣。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热爱集体的情感认同点,加强情感沟通有利于学习难题的共同克服,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越过传统语文教学中浓重的说教色彩和庞杂的知识体系,把情感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使得语文教学妙趣横生,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则必将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沃土。
四、精心设计激发研究兴趣的核心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思路,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操练的步骤等等,教师都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思路,使他们按照教师的设计一步步走进知识的宝库,并得到收获。问题的提出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手法,引起学生的悬念、好奇心,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同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以动态的眼光来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放开思考,寻求多方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意见,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讲出来。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五、形成有利于教学探讨的师生合作模式。
加强师生合作的教学创新研究是指师生双方均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调控和反馈来联系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自学,同时完成教与学的目标任务。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普通一员,与他们平等对话、耐心交流,共同研究探讨,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合作,强调学法,重视研究如何学,让学生有更多学习机会,更多思考空间,更多发表独立见解的余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找有关的资料,然后互相交流讨论。师生融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倍增,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这种形式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彻底地摆正了师生平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结语:在以思考探索为主渠道和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不再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而是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指导,把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当作中心目标。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围绕自己的兴趣和长期培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把学习与思考探索统一起来,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第四篇: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古诗词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诵读”作为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历来被认为是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手段。本文试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及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教学要点进行全面梳理和阐述。
[关键词] 古诗词 诵读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应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并推荐了部分篇目,同时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充分说明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人文环境的变迁、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的冲击,现在的初中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日益生疏,对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教师也缺乏合理引导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成效,是本文着力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应继承“诵读”传统,大兴诵读教育之风,同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使之发扬广大,从而让学生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切实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一、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语文教学传统告诉我们: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文本就必须诵读。汉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不仅表达着字面意思,体现作者的情感,而且还传达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耐人寻味的内在意蕴;而诵读则要求诵读者调动心、耳、口、眼、脑等感官,揣摩词语的内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古人对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朱熹称:“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等等,均说明诵读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实现“以声传情、因声会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初中古诗词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来看,“积累”层次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准确背诵古诗词名篇名句;“感悟”层次要求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形之美”(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神之韵”(即语言文字所承载的诗词作者情感以及其主观情感浸染的社会人生);“运用”层次则是建立在大量的“积累”和“感悟”之上的最终目标(指学生在接受大量古诗词的熏陶后,使自己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乃至思想情操得到提升)。三个层次的目标都与“诵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诵读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
“诵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声对话过程,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据笔者的不完全归纳,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范读法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1]。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教师的表情,揣摩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感情基调。刘国正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跟着吟咏体会的”。可以说,范读是教师朗读技巧和美感体验的完美结合,不仅给学生在朗读上(诸如停顿、重音、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同时也对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美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一种方法是教师大声朗读,学生小声伴读,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以此增强范读时的师生互动性。
教师在运用范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不要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范读不等于程式化的朗读。教师范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不是让众多的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语速、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如果那样的话,就违背了个性化理解的原则。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范读的同时,应强调学生还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不一定拘囿于老师的套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在评中读,如:“你觉得老师读得最好的是哪部分?哪部分的读法还可以改进?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朗读法
朗读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即清晰响亮的把诗词读出来。这种方法能训练语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感受力,能培养语感,再现古诗词的情境、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朗读评价标准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自由小声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分男女声读、齐读等等。
教师在运用朗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扫除读音上的障碍。利用参考资料了解诸如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与用典情况等内容,降低理解的难度;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如在朗读中要讲究停顿,以达到跌宕起伏的效果,更好的表情达意。凡是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的诗歌,停顿稍短;内容深沉、跳跃性较大的,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突显。要注意重音的处理,以此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要把握节奏,通过语速的快慢传情表意。一般说来,表现人物惊惧、紧张、喜悦或愤怒、欢欣的感情,朗读较快;表达沉思、回忆、悼念、悲痛的心情,朗读节奏较慢;表示介绍、交待、叙述的文字,朗读时运用中等速度节奏等。
(三)听读法
听读法指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教化教学手段播放著名朗诵家范读的诗词。“朗诵艺术家以普通话为依托,通过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和情绪的调成,或刚劲、激扬、气贯长虹、排山倒海,或温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润心田,以情感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用声音重塑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把听众带入作品创设的艺术境界,使听众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净化”。[2] 朗诵家以其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作品情感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朗诵技巧的熟练运用,为古诗词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给学生美的享受与熏陶,也为学生诵读树立了榜样。
教师在运用听读法时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听、仔细听,认真揣摩分析朗诵家对诗词文本处理的精妙之处;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边听边跟读,鼓励学生从最初对朗诵家的模仿,逐渐过渡到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处理节拍、节奏、重读、轻读,把握语调和旋律,进行具有个人风格的声情并茂的朗诵。
(四)品读法
品读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轻吟细品,对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情感、意韵等进行解读和赏鉴的过程。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发掘自己的内心视象,再现逼真的情境,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净化。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意象构成一幅秋天的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彷徨苦闷的心境。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描绘了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战斗画面,表现出诗人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品读时,要做到心中有画,有立体的图景,这样,才能读出画意;反复品读,不断咀嚼赏鉴,这样才能受到诗人激情的感染,才能感情共鸣。
教师在运用品读法教学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拓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诗词中所描述的景物转换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其步人诗境,感受古诗词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五)演读和唱读法
初中生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古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读读、背背、说说、唱唱、演演,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增添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物、诗中人、诗中景、诗中情沟通,增强其对古诗词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和意境意象的领悟。演读法指将诗歌改编成小话剧来进行表演,是诗歌教学的一种新尝试,适用于故事情节较强的诗词。如笔者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时,就曾尝试将其扩展为一幕古装剧,由几名同学分别饰演诗人(叙述者)、小吏、老妇、老翁等,他们的表演绘声绘色,其他同学也兴趣盎然。通过表演,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唱读法指用歌曲一般的旋律来吟诵诗词,以此感受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内在韵味。诗词本身就是流动的音乐,以其特有的押韵、停顿和重音等,尽显它们别具一格的音韵美。如今,已有许多经典诗词被改编为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可以拿来直接学唱。通过唱读活动,可以轻松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教师在运用演读和唱读法教学时应注意“度”的问题。演读法和唱读法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诗词本身的兴趣,以及对诗词内在音乐美的探索,范围也仅限于部分古诗词。因此,不必在此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忽略了诗词教学“以文本为主”的应有之义。
(六)多媒体情境导读法
多媒体技术与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整合,将产生优化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是可以创造意境美。诗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其优美的意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的意境如果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有可能将这种意境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如在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就可用优秀摄影作品将其直观生动地再现出来;二是可以感受声音美。音乐是是生命的律动,是感情的迸发,是人类内心一种无法言说的情节,更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讲授诗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诗歌的这种特质。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调低沉。在诵读教学时,可选用《二泉映月》作背景音乐,为诵读情境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情境导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多媒体内容要少而精,不要喧宾夺主。以免忽视诗歌教学的本来目标,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读书变成了“读图”;二是多媒体展示不能代替文本研读。多媒体有着直观、形象、容量大、易激发学生兴趣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可能造成思维僵化的缺点。因此,运用时“浅尝辄止”即可,更深入的探讨还应通过文本的研读来完成。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125 [2]张家声.虹云.曹灿.初中生必背诗文标准范读.北京:北京普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6月
第五篇:古诗词教学方法
新标准下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可是,当代中学生感到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当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诗词从广大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时,这是何等可怕可悲的事情。
我想,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中学的诗词教学中,行为主义教学仍很有市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学习者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它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教师只需要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把客观世界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传统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主要是被动地听记和机械地做题。诗的感觉美、意象美、语言美以及教育任务则被置于脑后,一切丰富多彩、蕴含复杂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化、理性化了,凝聚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精粹、活跃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被异化为通过高考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一、反复吟咏,创造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的情境
二、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三、搭建手脚架,促进知识与能力相生相长
意义是经验的生成。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们对诗词的领悟就越丰富深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夯实作为新知识生长点的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包括:作品积累、诗词常识、鉴赏方法、名家赏析的文章、背景知识以及一些主要流派的风格特点等。
1、从课内向课外扩展,严格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课内外作品,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涵咏中感悟陶冶。
2、引导学生通过专题探索掌握诗词的一般常识。比如诗词的题材类别、意象、意象与情感、意境、风格、表现手法、朗诵技巧等。
3、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诗评名家赏析诗词的文章、书刊,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进名家大师,感受他们的学识、睿智、气度,开拓视野,开阔胸襟,培养大气,提升自我。
4、指导学生广泛深入地研究一些作家的传记(评传),走进历史走进诗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感悟时代风云、生活遭际、理想情感、品性情趣在作品中的折射,从而深潜到文化的深层,感悟人生真谛和宇宙哲理。
生命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手脚架搭建的高度。搭好手脚架,重在让学生积累文化,掌握方法,使其知识和能力相生相长。
四、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生活走进心灵。
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养成。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
1、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
2、定期(周末或周日)开设诗词讲座,主要是专题学习的讲座,如“唐朝边塞诗与盛唐气象”“诗人笔下的梅、松、菊、竹”等,主讲者先是教师,然后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突出自主、合作、对话、情感与理性结合、具体与抽象结合。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
4、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
5、开展总题为《生活因诗而精彩》的系列写作活动。
五、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对话、互相促进的开放式探究学习中整体发展
建构主义强调合作和对话教育。以学习者的个体经验为出发点的建构,必定带有差异的色彩,从自己的经验基础出发,对同一言语事实,选取的理解角度及理解的广度、深度会不尽相同。这些来自不同个性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又补充了个体经验的局限,把个体建构推向合理与完善,个体建构因此取得了开放的胸襟。而且,学习主体对合作探索有着天然的要求和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时,教师主要在三个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一是帮助学生选择探究主题。如“意象特征与情感主旨”“诗词中的联想和想象”“诗人与诗词的主题、风格”“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等。这些专题还可分为更具体更小的主题,不求高、大、全,这才适合实际。二是从资料的来源、搜集、取舍和研究的方向、态度、方法等上给予指导。比如对书刊、网页的泛读和精读。三是指导学生把探究形成结果并进行交流。多肯定多激励不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