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探究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探究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如何取得有效的阅读体验,切入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最佳切入点选取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独立阅读兴趣和增强解读文本能力。文章从情美、景美和智美三方面着手,探究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入点的选择。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切入点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选择从什么地方、什么角度开始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如何使“第一次对话”更有成效,这就涉及到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在阅读教学中,一个成功的切入点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更是调动学生们读、疑、析、议的激情。
实际教学中切入方法很多,选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积累了以下切入方法。
一、从情美切入
人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美好感情,爱国情、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等等。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本反映出这些人们之间的美好感情,如《我的老师》的师生情,《傅雷家书》的父子情,《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朋友情,《最后一课》的爱国情,《鹊桥仙·纤云弄巧》的爱情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文本体现的情感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解读全文。
例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就可以选取父子情切入,先让同学回忆一下父爱,接着看作家朱自清,了解他为什么曾经面对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同他一同注视父亲的背影,体会那浓浓的父子深情。在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以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入手,不追求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而是直接关注与母子情感、情节的变化,从而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引起学生们情感的共鸣。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自1912年被介绍到中国后,长期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因其“爱国主义”的符号,超越了不同的年代。在阅读文本时可以从主人公小佛朗士上课前后情感变化切入,进一步展现上学路上、最后一课、宣布下课时主人公小佛朗士的态度和心理变化,最终深刻的了解“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句话的涵义,懂得“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深刻的把“爱国主义”思想从口头转化到内心。
二、从景美切入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反映自然界事物和景物变现出的没。如塞北的辽阔、三峡的壮丽、黄河的澎湃、滇池的开阔等。《春》、《海滨仲夏夜》、《秋的怀念》、《济南的冬天》,在文本中体验一年四季的美景。《荷塘月色》表现的“月色荷塘”的朦胧美,《苏州园林》体现的古典园林温婉美,《石拱桥》一文中描绘石拱桥的历史之美。此外中国古典美学主张在情感表达上通过一定的景物、形象来表达。古代诗人通常把感情镶嵌到自然景色中,正如辛弃疾所说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如《一剪梅》所表现的“凄凄惨惨戚戚”的冷清美,《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的悠闲之趣,《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思乡之情„„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恰当的景切入阅读教学中。
例如《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全诗上阕先写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描绘了“独立寒秋”、“湘江秋景”两幅画卷,展现了如火的枫林,飞翔的雄鹰,自由自在的游鱼,热闹的千帆竞发。不同于以往的秋景图,它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于伟大的静穆中律动着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
下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峥嵘岁月”和“浪遏飞舟”两幅图画都给人崇高壮美之感,仿佛看到一幅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以景切入以,可以看出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全景图。从欣赏壮美秋景图中体会到诗人昂扬的革命情怀,看到作者奋发前行的信念。
三、从智美切入
在教材中有很多体现我们悠久历史、聪明才智的文章,阅读这些文章让我们 敬仰、敬佩。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主人公的聪明才智切入,使得学生们在了解主人公智慧美的同时,感受美的熏陶,体会学习的乐趣。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时,孟子同梁惠王的劝说便是“智”的体现,可以从劝谏入手,使的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孟子的劝谏艺术,欣赏孟子的思辨能力,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可以从烛之武机智善变的外交才能切入。面对秦国,烛之武退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最终说服秦国退兵。接着可以阅读课文了解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分为那几部。本文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进一步启发同学明白烛之武的劝说特色,就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讨论,学习其中的艺术手法供我们借鉴。《群英会蒋干中计》便是“智”的体验。周瑜的“反间计”使得蒋干、曹操二人中计,不可谓不精彩。可以从周瑜的智慧入手,令同学们体会周瑜机敏、完备、连环相扣的特点,被周瑜的聪明才智所折服。
寻找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使同学们被人物心灵智美所净化,被山水之美所陶冶,被智慧智美所倾倒。鼓励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唤起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激起学生对美的热爱和美的追求。这样才能在阅读中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展现出文本自己的活力和生命,揭示其崭新的潜在涵义,才能引导学生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交流,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
第二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模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大家知道,对语文教学来说,切入点,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入手处。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一幅插图等。这些关键处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好的切入点,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讲,切入点的选取和设计恰当与否至关重要。
首先,我请大家一同了解一下当前课堂教学切入点存在的问题:
1.四面出击,贪多求全。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纷乱,教学活动花样翻新,使语文课变成不伦不类的人生哲理课、心理辅导课或自然常识课。再说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内容很多,一篇课文只要有一得,对学生而言就是收获,面面俱到的结果势必是贪多嚼不烂。
2.不问文体,千篇一律。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多情感浸染式的文学语言,追求语言表达的形象含蓄。若不考虑文体,切入时一概而论,也就难免胶柱鼓瑟、南辕北辙。
3.忽视全体,主体失落。课堂成了教师和部分精英学生的“高层对话”,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教学切入时,不能考虑到一般学生的学力基础,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频度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那么,教学切入点的“点”如何发现,又如何切入?
接下来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设计切入点应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从文本语言的角度入手,关注语文教学本体。语文学科不姓别的,就姓“语”。它与历史、政治等学科不同,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感,丰富情感。确切地讲,语言文字在这里绝不单单是一种了解内容的“工具”,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因此厘清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不仅是教学切入的思考起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至于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结合文本的语言
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培育自己的语感和眼光,特别要注意备课时的“裸眼阅读”和“文本细读”,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阅读经验,反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及阅读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促发师生之间的深层对话。
第二,从文体的角度入手,重视学生内隐言语的建构图示。任何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任何知识又都必须有一个载体。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同样需要一个依托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不同文体的文章,只要是语言学习,就不能忽略文体的存在。而当前所提倡的“淡化文体”也不是说“不要文体”。文体的认知,不应是静止知识的灌输,而应是活性知识的积极渗透。比如小说可从环境、情节、人物切入,散文可将借景抒情、借物寓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戏剧可以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当然,上述切入点如在每课中循环使用,面面俱到,也会使学生麻木。所以也需要不断更新。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切入点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恰当切入,首先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目标,以教材为依托,系统把握,面向所有学生。其次要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摩擦处、矛盾处、困惑处。
另外,选择教学切入点还要注意两点:其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往往切点越小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其二,要透辟深刻,恰切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会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
(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好的切入点,不是主观臆断的。教师对教材见识的高下深浅,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把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控制,都尽显在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之中。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可以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师而异,看起来似乎无方法可以参照,然而却有原则与规律可循,那就是“以少胜多,以点带
面”,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以此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下面我向老师们简要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用过的几种切入方式。
1.文眼切入的策略。文眼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比如《两小儿辩日》,可以拎出题目中的“辩”字,分析“辩什么——辩的观点——辩的理由——人物在辩斗中的表现——辩带来的启示。这些内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2.关键词、句、段的切入策略。关键词或关键句指的是能够集中揭示中心、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文章风格的词语或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或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常见的切入课文的“关键句”有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矛盾句、总结句、蕴藉句等。关键段指表达文章中心、揭示作者情感、彰显文章艺术特点的精要语段,连接文章的过渡段以及文章的首尾段。教学切入时抓住这些关键词、重点段,就可以化繁为简,突破难点。
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带动全文:“狂”——“老夫”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引导学生理解“狂”的具体表现:装束狂、气势狂、举止狂,在此基础上深入解读“狂”的实质。从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作品主旨。
3.质疑切入的策略。学贵有疑,质疑是有效阅读的手段。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总会发现文章的疑点,这些疑点有的被学生消化了,有的却遗留在学生脑中,这些问题最适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4.线索切入的策略。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及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线索提示行文方向,标示作者的思路,串连组成课文的丰富材料。从线索切入,可使散珠成串,纲举目张。
5.结构切入的策略。任何文章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从文章的结构切入,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的关系,理清叙述顺序,把握重点内容。
6.比较切入的策略。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范进中举》,可以与《孔已己》进行比较。
这些具体的策略并不是僵化机械的,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教学鲁迅的小说《孔已己》的教学片断。
对于这篇小说的教学,我选取了“半”字作为切入点来设置问题,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已己的“半”字人生,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既抓住孔已己的人生特点,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长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而作为教者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一两个主打问题分析,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揉一团而有层次,品一词而含妙味”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
可见,巧妙选取切入点是有效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一篇课文教学切入点和导语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为二者时或分行时或重叠。然而,无论切入还是导入,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既不能迷恋桃花林,也不能盲动而不得门径,更不可进入桃花源就走马观花。一名好的导游,应既对美景烂熟于心,对游览线路了如指掌,又对游客的需要清清楚楚。教师深厚的学养、高超的教艺和创新的思维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以上是我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设计策略”这一问题的一点粗浅认识,借助于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这一平台与大家交流探讨,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启发同行对这一问题的更多思考。其中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全面的地方,肯请专家、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探究
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探究
摘要:文章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受到了广大中学教师喜爱,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作粗浅的探究,以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参考。
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展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综合素质?我想,我们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大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和传统的信息基础。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的专
业知识,同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如熟悉办公软件(word, ppt等)的使用,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地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排除一些常见的“拦路虎”,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展。
2、多媒体教学素养。现代教学,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媒体设施,如录音机,幻灯机,数码相机,视频展示台等硬件的使用,同时要结合所需要的软件进行教学。如计算机软件的PPT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课件,如果要制作出更加美观的图片和动画,教师不妨可以学习photoshop,flash,3ds max等软件,以更好地提高多媒体素养。
3、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获取网上海量知识,了解我们的课外时事、社会百态,洞察缤纷世界。要想把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除了具备了一定信息知识和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
大家都知道,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和进行学习的基本工具。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很
好予以把握,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要想上好一节课,一定要先备好一节课。传统的备课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材料,用笔把备课资料写入准备好的“教案本”里面,然后再结合“一张嘴 粉笔 黑板”的模式进行授课。这样的备课形式既花费时间又没有任何的特色,效率和效益都特别低。
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样的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学会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充教学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备课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用“一张嘴 粉笔 黑板”这些简单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平台中,教师只用自身的语言和体态模拟简易的教学情境,而不能使用信息技术中提供的多媒体等设备创设丰富多彩,集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于一身的教学情境,这样显然就非常单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营造课堂气氛。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形象、活泼逼真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预先选择一个车站,在条件允
许情况下,可以用摄像机摄录一段在车站里送别的情境,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先观看这段录像,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教师下载一些关于朱自清的父亲的图片,激发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与父亲离别的感情,最后可以让一些学生自述与家人分别的亲身经历,如父亲或母亲送自己远行上学等情境,完全与课文中朱自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教”与“学”的模式,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可以加深同学们对亲人的关爱,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理解“整合”本身的含义,所谓整合(integration)在英语中的主要含义是综合、融合、集成、成为整体、一体化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随机整合,把整合变成随意的、简单的结合。为了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师要明确整合的概念,理解整合的真正意义,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让教师自己首先融入到信息技术中去。
第四篇:中学语文创新教学探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精神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多开展交锋讨论。作文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多向性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创造能力。
一部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史,创造性对人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语文教师应弘扬个性,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上苦下工夫。
一、教师要个性化处理教材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不当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不做优秀教案的传声筒。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情感的水乳交融,定位于讲授、思辩、探究的和谐统一。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忍痛割爱。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二、营造宽松教学氛围,开展交锋讨论
交锋讨论是在讨论中较多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和激烈的辩论,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即可造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有助于认识的逐步深化。在阅读教学中,交锋式讨论常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认知矛盾,诱发学生争鸣。同一问题,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借认知矛盾能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同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公》时,“愚公移山的行为值不值得”这类问题,最易产生明显的意见分歧与对立,形成交锋就会有同学褒贬抑扬,臧否应和。在争鸣中求知,能发展阅读、思维,讲述能力,学生考虑的不是怎样答问,而是驳倒对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讨论与反驳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真知灼见。
2.巧借知识疑点,点燃思绪火花。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如在分析《故乡》主题时有学生问:“闰土生活贫苦,子女如此多,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学生有了疑问,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多子”现象结合社会现实来思考,大家对这一问题就会有深层的认识。所以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追根究底,释疑求真,直至否定既有结论。只有有勇气打破传统理论,不服权威判断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理论,这正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前提条件。
3.品味推敲语言,提高思辩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由语言组合成的课文是作者灵与肉,气血同社会生活熔铸的产物,语言教学要想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必须抓住语言品味,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在语言的体味中深究课文,在词句的琢磨中把握作者心灵的博动,在词章的涵咏中培养语感,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争鸣,从阅读品味到思辩,由储存消化到运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
三、激活写作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创新写作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培养创造精神,就要给学生作文的自由,给他们抒写独特灵性的空间,让学生笔下涌动真情实感,作文才有个性。作文教学培养创造精神,应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程式化,陈腐化的作文忌之,唱高调,说空话的作文忌之,图解概念迎合时尚的作文忌之。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创作形式:①设计课文续写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教学《皇帝新装》后续写“皇帝游行完毕之后……”,学《小橘灯》后我安排学生写“今天小姑娘一家的生活”,这种训练是开放的,答案也各种各样。②利用抽象图形、几何形状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引导学生用语文学科的知识看它是个句号,用地理知识看它是星球,用数学知识看它是一个点的轨迹,画家从艺术角度看它是一个未开垦的处女地,从哲学看它既是开始又是结束,从历史看它是一口古井,这种联想无疑对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帮助。③童话、科幻小说、未来畅想之类的想象写作让学生少了现实的束缚,思想的羁绊,学生在作文中神思飞扬,纵横驰骋,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④进行成语、谚语、格言、古代故事的翻新写作。如水浒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等,赋予历史人物新的精神面貌。“开卷未必有益”“没有‘异想’,哪来‘天开’”“近墨者未必黑”之类的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上写作训练,有意地打破旧的单向思维模式,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多向性。
第五篇: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方式的探究
吴亚娜
学习诗文要从诵读开始。汉语语言文字最大的特点是独体单音,很容易形成比较鲜明的节奏和对仗,具有音乐美。陈炳铮在《简谈吟诵》中曾这样定义吟诵:“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用于古诗词或古文(主要是韵文)的音乐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称吟唱。”①吟诵就是根据平声长仄声短,平声轻仄声重的行腔方式,依据诗文的内容,配上一定的曲调把诗句吟唱出来,给人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从而更加生动地阐释古诗文之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探究中学语文吟诵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吟诵是汉诗文创作的主要方式,是古代传授经典文化的主要途径。《尚书·舜典》曾记载: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②
这是描述上古时期制乐的情况,其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四句话实为上古汉语诗歌形式的经典概括。“诗言志”指诗歌是用来表达心意的,而“永”字,孔颖达疏为“谓声长续之”③即把声音拉长的一种歌唱。“声依永、律和声”指音乐配合拉长的声音,并调和音律(宫商角徵羽),形成和谐的节奏与韵律感,达到神人相和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代的私塾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四书五经,由此熟吟成诵,让少年在幼年记忆最佳的时期积淀了大量的经典知识,并在随后的岁月中厚积薄发。从屈原的“行吟泽畔”到左思的拥鼻行吟;从李白的“吟诗作赋北窗里”到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从白居易的“终日歌吟如狂叟”到韩愈的“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从可以和乐而歌的乐府民歌到唐声诗,从宴乐辞令到元曲套曲,从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到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与曲律以及诵吟歌唱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吟诵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创作诗文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他们成之于胸,吟咏在口,赋于笔端,才形成了流芳千古的佳作。
因此学习吟诵有助于学生通过音韵节奏与声调来感知古诗文的独特魅力,进而以意逆志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与审美韵味,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中,提高课堂效率。
(二)吟诵有助于还原古诗文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感悟,传承文明。
吟诵是古诗文美读的一种方式,是声情并茂地展示文字之美的一种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南宋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④这则故事看似在“讽刺”诗歌写作缺乏诗意,实则也证明了诵读的艺术价值。
汉字是具有音节与声调的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字,吟诵作为汉文字传播的声音载体,承载了中华思维与中华精神,因而有助于还原古诗文的语境,引领学生深层感悟汉语文字的魅力。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
在授课中,为更好的让学生走进词境,我为学生播放了《声声慢》凄美哀婉的古琴吟诵调,营造了悲凉萧瑟的气氛,随后又指出此词中的入声字有“觅”“息”“敌”“黑”“滴”“得”,这些入声字要读得短、促、重,学生了解了入声字,才知道此词押仄声韵,尤其是入声字的短促沉重,更好地诉说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的孤愁无助、凄凉萧条的处境,从而寄托了词人深沉的家国之思,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此词从吟诵入手,为学生打开了李清照幽深细腻的情感世界。学生再通过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等方法就品味出词境,品味出词人内心的苍凉。
(三)吟诵有助于正确的理解诗歌。
汉字是单音字,却有平、上、去、入“四声”。而且随着时间的演变,加之中国地域的辽阔,人口的众多,各地演变出不同的方言,出现更多的声部。如属于中古音的广东话有九种音,更好地演绎了语言的本原面貌。因此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正确的区分平仄以及入声字,并注重押韵与平仄,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诗歌。比如《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用的是“尤”韵,“尤”韵主要是用来抒发忧愁离恨的。李白属于天才型的诗人,他写诗经常吟咏在胸,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抒发情感,而在此诗中,有两句换了入声韵: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很多人朗诵到此处时,都是豪迈畅快的,殊不知,这恰恰是词诗情感压抑,转折的地方。“骨”“发”“月”都是入声字,偏在第三句用了一个平声字结尾,还是“飞”字,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白此时想到的是什么呢?不是自己的碌碌无为与古代名士的才气与功业吗?这也流露出看似气宇轩昂的李白内心的激愤与失落,从而让文章情感跌宕,增强了文气。诗人最后情感终归于无奈,要“明朝散发弄扁舟”重新回到“尤”韵,抒发内心功业未竟的英雄之叹。通过这样的阐释,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变化,洞悉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悲喜怒狂。
二、吟诵的教学方法初探
(一)开设吟诵课,教授学生吟诵的基本规律。
吟诵是一门很系统的学问,从平仄格律到声调的变化,再到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涉及到汉字的语音学,语义学。而这些学问又比较抽象,远离现代生活,因此如何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自发的学习就变得极为重要。笔者为学生分期开设了吟诵课。在第一堂吟诵课中,我从月光入手,让学生由月光想起《静夜思》,让学生探讨诗人是在何处欣赏月光的,让学生认识到《静夜思》中的“床”是胡床,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一味从现代的视角出发,会误读古诗。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之后,我再趁机把吟诵抛出来,告诉学生,其实读错就会理解错。以《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首先让一位声音宏亮的男生朗诵,他激情慷慨的朗诵出了英雄的豪迈之情。同学们都在为他鼓掌之际,我指出了他的错误之处,首先我告诉同学们此诗中有很多的入声字,如“白”“日”“入”“目”等。然后系统地讲解入声字的由来和读法。入声字最初是独立的,后来由于音调的变化,就被派到平声(一声、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中了,所以才造成很多字古今的读音不同。入声字有短滞凝涩的感觉,多用来抒发内心的愁绪与悲切之情。学生们心领神会之后。我又向他们介绍了此诗押“尤”韵,多抒发忧伤之情。顺势又介绍了“平水韵”的由来以及分类,让学生对各个韵部有大体的了解。为形象的讲述不同韵部之间的差别,我又用赞叹时的“啊”音与哭泣时的“呜”音,告诉他们汉字随着发音时,嘴巴开口时的由大到小,其表达的情感也是由兴奋到失落的。随后我再介绍“尤”韵由iou三个元音构成,口型由闭而开再闭,发音比较绵长,自然给人一种忧思绵远的情感。我再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其中的韵字有“秋、游、留、羞、揪、楼、流、悠、求、囚、忧、愁”等,这些字多表达愁情悲绪。
讲授完入声字和韵部以后,我再示范性的读诗,读到入声字的时候,注意音短促涩重,读到“流”、“楼”两个韵部的时候,我将两个字回旋在口,读出了绵远惆怅之感。随后我又向他们讲述了古人登楼伤怀、登楼必赋的情感,并列举了《登楼赋》的一些实例,向同学强调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了解了中华传统的文化,才能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国民的心理与传统思想。在本节课临近尾声之际,我让同学们全体起立,教授他们《诗经·木瓜》的吟诵调,并教授他们古人的抱拳行礼的姿势,告诉他们《木瓜》之中蕴含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深意,顺势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与情感目标。在第二节吟诵课中,我教学生们吟诵《声律启蒙》,从而让他们鲜明地体会到平仄的特点,并顺势讲授平仄的知识,我先后找来张祜的《何满子》、李端的《听筝》、王涯的《闺人赠远》和西鄙人的《歌舒歌》让学生们在纸上标注出平仄,并进一步告诉他们什么是“平起式”、什么是“仄起式”,什么是“入韵”,什么是“不入韵”,什么是“粘”,什么是“对”从而在四首诗歌之中将最抽象的诗歌格律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在本课的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诗歌的格律之美,我又让学生标注杜甫《登高》的格律,并帮助他们标注出入声字,和他们一起吟诵出杜甫诗歌之中的情感的起伏,让学生形象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之美。在接下来的吟诵课之中,我又向同学们讲授了词的知识,并向他们介绍了乐谱以及词谱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词是可以依声而歌的。在第四节吟诵课中,我又向同学们介绍了吟诵的调子,以及如何创制吟诵调,告诉他们吟诵的调子是要依韵行腔,依义行调的,并告诉他们腔音的发音位置与发音方法,课堂的氛围非常活跃。通过系统的吟诵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
(二)让吟诵成为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经过系统的吟诵学习之后,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吟诵的基本方法,也了解了汉字内在的语音魅力,并修正了学生读书的方法。自此以后,吟诵就成为我的古诗词课堂中走进诗歌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国殇》为例,这首屈原的名篇,夹杂了大量的楚地方言,晦涩难懂。如何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诗歌的魅力,化腐朽为神奇呢?我通过吟诵解决了问题。
在讲授此篇之时,我首先知人论世,讲述屈原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屈原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以及“国殇”的含义,为诗歌内容的展开,奠定了浓郁的情感基调。随后,我又点出了此诗中的入声字,让同学们读的时候要读出短促涩重的味道,并进一步强调,此诗非常具有楚地特色,运用了方言“兮”字,吟诵的时候要延长半拍。随后我让同学们,依照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的规律,加入凝重的情感,齐读一遍,再让一位同学用吟诵的方式范读一遍。通过两遍的诵读,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把握了节奏与情感。此时我再趁热打铁,吟唱了我以《水墨丹青凤凰城》为基本调子而改编的吟诵调。由于这首曲子为同学们所熟知,所以学生很快就可以根据平仄以及音韵的变化,重新调整调式,学会了吟诵调。此时,一首原本晦涩难懂的古诗就已经能熟记了。在吟唱调子之后,我又循环播放《水墨丹青凤凰城》这首曲子,让学生们在想象与联想中,分组自行梳理文意,划分层次,并谈论自己的读后心得。最后我再适机对其艺术特色加以点拨,深化文章爱国主题,让同学们重吟调子再次体会作者对为国牺牲的壮士寄予的痛彻心扉的深情。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就能熟练的背诵课文,也达到了情感目标。我相信以后每次同学们听到《水墨丹青凤凰城》时,都会想起屈原,想起《国殇》的吟诵调,他们会将爱国的情感亲切地吟唱在心中,流传下去。在讲授《滕王阁序》《菩萨蛮》《长相思》等名篇之时,我也运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韵,揣摩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将吟诵教学作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能让学生更快的感知情感,走进文境,事半功倍。
(三)定期开展吟诵比赛,鼓励学生自创吟诵调。
在实践吟诵教学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对吟诵也开始心领神会。他们年轻气盛,充满无尽的求知欲。当我看到一个女同学,在纸上用歌谱记忆自己的吟诵调时,心中一阵感动。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三分钟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古诗吟诵调,并且开展了一次吟诵比赛,鼓励每一位学生寻找一首古诗词,自己依韵行腔自编吟诵调子。同学们一开始的时候都有点拘谨,不好意思展示。为打破僵局,我就抛砖引玉,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巴蜀地区竹枝词,并顺便介绍了花间派词人孙光宪的《竹枝》: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竹枝词最早是巴渝地区的民歌,后演变为唐教坊的曲名,这首诗歌保存了巴渝地区民歌的原貌,“竹枝”“女儿”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众人相和之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诗文与音乐之间的渊源流变,我依韵行腔自创吟诵调,并让班里的女生吟唱,让男生和“竹枝”“女儿”。经过两遍的练习,班级中传出悦耳动听的唱和之声,也打开了僵局。于是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吟诵调: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展示了《江南》的舞蹈加吟诵;有的同学也展示了柳永《雨霖铃》的自创吟诵调;有的同学还展示了自己创作的古诗的吟诵调: 白衣 马灵
梨花满树撑红伞,满腹卿相留江南。青瓷如花笑白衣,郁郁谱写花柳间。抛了乱卷醉逍遥,掷了前程醉中仙。醉卧柔乡梦难忘,良辰好景亦云烟。
马灵同学吟唱完以后,全班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虽然此词还有格律方面的错误,有的平仄在行腔时也没有完全收放到位,但小诗意境不俗。于是在同学们的热情高涨之际,我对有勇气展示自己的同学大加赞赏,并适时点出他们在行腔、平仄、入声字等方面的不当之处,鼓励他们去发现汉诗文的绘画美、音韵美与建筑美。最后全班同学齐声吟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结束课程。
通过吟诵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能实现情境教学,让同学们走进作品情境之中,感悟作者的悲欢情感,品味沧桑百态的人生。而不断的吟诵,琅琅上口的吟诵调,更易于学生记忆,很多长篇诗歌如《长恨歌》《春江花月夜》等,同学们都能熟练记忆。当然吟诵学习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打造了高效多元的古诗文课堂,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并且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古诗文写作的平仄以及音韵规律,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夯实了他们的古文基础。注释
①陈炳铮:《简谈吟诵》,《中学语文》,1985年第3期。②③[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3、95页。④[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中华书局,1983年第369页。⑤《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