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探究
中学语文即是人文精神的供体,又是一种思维、交际的语言工具。中学语文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它即能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又能开发心智。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学生;人文精神
语文是属于人文学科。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在诗词歌句间体会人性的情感世界和灵魂;描绘出一种语境中的情景,领悟情景中的艺术美。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体味人文魅力
语文是服务于生活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我们把语文课比作一部戏剧,而学生则是戏剧的主角,通过背诵和阅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实际生活中,则需要经过写作和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从而文化品质、语文素质得以逐渐的提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且进入书的意境,便废寝忘食”是其最高境界。由于语文学科有非常强的灵活性、人文性,如这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词,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很辛苦的把教科材料上内容传授给学生;与其这样,还不如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重心发生了改变,由“为学而导”取代了以往的“为教而教”的重心。?W生先反复的读书,并且自读时自己推断、思考、体会和感悟;在其中摸索规律及读后总结方法。而教师则只从旁观察和指点就好。比如在上艾青的《鱼化石》诗歌时,先不讲解任何意思,让学生先反复诵读甚至背诵。再让学生来讲讲在读和背的时候领会到了什么;学生们领会到了一条鱼变为化石的经过、鱼儿的伤心、生命在于运动的哲理、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从诗中自己悟到的,并从中找到了根据;从而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这样就会增加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同样也会增加他们的创新意识、认知需要和成就愿望,最终变得爱学、想学和乐学。
二、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学创新和改革中培养
周国平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曾说过“任何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吸收,同样还是创造、投入”。而创新则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憧憬。
比如在莫泊桑的《项链》教学中,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都是按着以下思路方式来给学生解读在小说中,对追求享乐思想、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敏锐地进行了讽刺,在小说结尾更加深了对这种的讽刺,而又带有一点对玛蒂尔德的同情。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主人公基本上是一样的看法,她是一个悲剧形象,她的青春在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下而失去。为了学生的兴趣能提高,而必须打破这种以往的解读方法,让学生从人性方面进行认识,从而对学生由“思考领悟”到“应用拓展”再到“发现创新”的培养。因此,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侧面问题进行思索探讨。
首先、她第一层面的性格理解为“爱慕虚荣、想入非非和不安于现状”。必须肯定,由于对现状的不满而想要改变的意识,这是一种求新思想萌芽的可贵精神,这表示了人类渴望的追求的不安分心态。不过最主要的是她所追求是什么,是不是具有大众的思想追求、时代精神。设置一个问题在这里思考,把简爱和玛蒂尔德的形象做比较,让学生从中认识,简爱也是因为对自己不满的现状而反抗;不过她追求的是自由、独立的个性;是想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平等的权利;就是没有想过占有物质利益;而且决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而获得一切。同时,也认识到,在小资产阶级里面,玛蒂尔德想要过好日子,想成为社交界里面的一员并没有什么过错。
其次、在阅读中,一直都忽略了她性格中的忍耐、坚韧、吃苦的精神。引领学生对玛蒂尔德性格改变的认识,且从人性角度发觉她的性格特点。从而提出她虚荣的性格是不是有所变化?让学生对人性的多面性进一步认识。传统观念的打破,学生对这些问题能够从人性的本质去探究和思考,从而就会对课文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更鲜活和更全面的对人物形象进行了解。
三、结 束 语
中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并仔细从人性、情感、个性、道德去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让中学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对学生心灵上的唤醒,这样中学语文教学才能服务和服从于人类健康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呈现出“一切为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让中学语文教学中,对生命的至爱、人性的魅力尽情的展现。
[1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州福建教育,2018.[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3]张万兴.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 344000)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一)高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自身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高中生人文精神普遍缺乏。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社会民众与社会舆论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指标还是升学率与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项功利性的活动,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情感体验,漠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从历史教学实际看,历史教育被理解为仅仅是历史知识简单的记忆过程,片面强调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绝大多数高中生仅仅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来对待,很少有学生能够从历史知识当中汲取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程度很不够,对新课程改革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以考试为出发点,以考高分为出发点,实行满堂灌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善良与宽容,孩子也会多一份善良与宽容,孩子最初的人文素养(爱心与尊重)只能来自家长。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只是拼命抓学习,对于孩子想什么、要什么、以及传统美德,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学书法、学画画、学音乐、练舞蹈、练体育等也不是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单单是为了考级、考试加分或者成为某某“家”。这种功利性,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强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功利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缺乏信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崇尚物质,贪图享受,对精神世界的反应越来越冷淡。低下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教育文化学的理论认为,人文教育只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人文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来进行。
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高中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教学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可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屈辱的历史,在 1
必修1政治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强烈的刺激,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让人义愤填膺。在反侵略斗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海龄、葛云飞、邓世昌等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精神,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历史是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现行历史教材的都是一些蕴涵着深刻人文内涵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呼唤其内心的人文素养。教学中穿插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印象深刻了,逐渐改掉陋习,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崛起,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目标,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反对意见。也有同学能够抛开历史成见从中国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思考,认为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意其申请的。这种课堂上研讨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从高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历史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验。另外,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四、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人文成长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仅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结合家乡乡土特点进行历史追忆,写调查报告;结合现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小论文;自己制作历史小报等。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的活动打分。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总之,在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两者相结合。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必须站在当前教改的前列,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恩格斯把人类的思维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让思维的美丽的花朵在课堂上争奇斗艳,无疑是中学语文的重要课题和努力方向。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品味,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谈谈我的肤浅认识和做法:
一、注意知识的归纳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 的广阔性
所谓知识的广阔性,就是抓住问题的全面而又不忽略重要细节的能力,也就是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但思维的广阔性并不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而是抓住问题的带有全局性和本质和重要细节来思考问题,语文教学中知识的归纳和延伸正是培养学生广阔性的好办法。如在讲《孔乙己》中的环境描写时,首先交待清楚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个概念,然后结合《故乡》、《在烈日和暴雨下》、《七根火柴》、《变色龙》等课文,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七大作用烘托气氛、显示心理、揭示性格、便于比衬、提供背景、推动情节、深化主题,这就把零散的知识序列化了。显然,这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考试都 有帮助。
钱学森说过,只有序列化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在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中,学生思维 的广阔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便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把学过零散的知识,从归纳整理到序列化的知识,终身受用无穷。
二、注意对课文语言的分析的挖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语文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物质钱壳,要想把握文章的内涵,明了文章的风格、特点,必须牢牢抓住文章语言的特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声速切入主题,并由此及彼,步步深入地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深层。这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 的深刻性的重要途径,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葫芦僧判断糊涂案》一文中,文中先后出现了贾雨村和门子的十次“笑”,指导学生细心揣摩每次“笑”时人物的心理,帮助学生透过“笑”的表象更深刻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的主题。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了掘,引导学生咀嚼玩味课文用词之巧妙,久而久之,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运用正确的教学哲理,培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
运用对立统一的的认识原理,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顺向和逆向、聚敛和发散、个别和全面等思维认识的问题。
学生要学会顺向思维,顺向思维不但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有好处,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情、个性等诸多方面都 有良好的影响,但也要学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必须在训练求异思维加以培养,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求异思维,以拓宽思维领域,克服思维的呆板性,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如命题作文《考试,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要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题目的内涵,要弄清楚题目的外延。“考试”,可以实指某门课的一次考试工,这样选材时可以写一次知识或技能的考试,也可以写一次人生道路上的思想品质考试,思路开阔了,立意也就容易了。再如引导学生到“开卷有益”、“近墨者黑”等定论写《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等议论文,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学生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应克服已有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美丽的思维之花必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包括中职美术教育。人文精神作为人本教育的核心,是当今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分析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当前中职院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净化学生思想,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中职教育 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现状分析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191-02
艺术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精神文化,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价值,而人文精神作为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也是当前各个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我们发现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尤其是中职院校教育中更是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教学,漠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错误教学倾向,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多元化人才竞争。因此,中职院校有必要重视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将培养人文精神作为基本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能够对事物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中职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部分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学校教育文化价值的核心所在,所以,中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高度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将其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P于人文精神的定义,学术界说法很多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多数学者基本认同的一点是,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有着多层次的概念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人文精神是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升华,对于中职美术教育而言,即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操作;
第二,人文精神是道德修养的提炼升华,即中职美术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知识,还应引导学生主动追求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高尚的品格;
第三,人文精神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第四,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关怀层面。所谓的社会关怀即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与进步,还应当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塑造学生的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上是目前关于人文精神内涵的主流观点,中职院校应当紧紧围绕这几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层次的美术教学,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水平。中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问题现状
2.1 对多元化缺乏包容
包容性是人文精神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因而人文精神的交流与发展也应当是不受地域和种族限制的。因此,中职院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时,也需体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然而,就目前多数学校的教育现状来看,不少中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强调本土的美术文化教学,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一些优秀美术文化艺术则很少提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发展。
2.2 实践活动较少
美术教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后需亲自动手进行创作才能体现出对这门课程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中职学校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开设情况普遍不理想,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美术实践活动,进而很难深刻体会到美术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人文精神,这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3 赏析教学力度不够
赏析教学是美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然而中职院校美术教师团队整体的师资力量水平较之其他院校要稍显薄弱,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对于赏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缺乏对美术内容的基本赏析,显然也就难以理解并掌握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深刻内涵与人文精神。中职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措施
3.1 拓展文化领域
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多元文化教学,课堂上积极引入其他地域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让学生领略到不同国家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感知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此外,不同领域的文化作冲击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接触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丰富精神内涵的优质人才。
3.2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绝大多数作者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都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点融入到作品当中,这也是优秀的美术作品总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原因。因此,中职美术教师应多注重开展美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创作,使其在亲自绘制的过程中感悟作品的形与神,进而更好地领悟到作品中的内涵,有利于个人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
3.3 加大赏析教学力度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是中职美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也正是建立在此前提之上的。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赏析能力之后,才能正确解读并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透过作品的形去感知其中的人文精神。因此,中职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大赏析教学力度,为人文精神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解基础。
3.4 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学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与进步的教学思想。在当今的教学背景下,学校应准确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新趋势,制订相应的美术教学计划与任务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充分挥发美术教学塑造人文精神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
3.5 提高教师素质
作为一名中职美术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培养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完善自我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榜样作用,并且能够自觉利用美术教学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其今后的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3.6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中职美术教师除了要清晰地认识到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还应彻底转变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思想观念,准确定位自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与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启发学生主动去思考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塑造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激发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拓宽他们知识视野与人文精神世界。结语
总之,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并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创作,一方面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感知美好事物的同时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达到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中职院校必须深刻意识到通过美术教学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摒弃传统的教育观点,拓展美术教学的文化领域,积极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适应社会竞争,符合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多元化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凯.中职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26.[2] 王游广.浅谈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求知导刊,2015(14):31.[3] 孙瑞忠.美术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1):63-64.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要】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又与思维密切联系。观察,不仅可能使主体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初步的认识是进而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同时,观察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就在于观察过程有着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察能力总是与思维能力相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主动知觉客观事物的一种活动方式。它不属于思维的范畴,但又与思维密切联系。观察,不仅可能使主体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识;这些感性的材料和初步的认识是进而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观察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就在于观察过程有着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察能力总是与思维能力相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前苏联卓越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校工作的36年使我深信,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学,这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他深刻地指出:“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
一、教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中学生对待周围事物的特点是富于好奇心,他们对于那些新奇的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那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则漠然视之。同时,他们的观察又往往是粗疏的、肤浅的,像走马观花一样,得不到深刻的印象。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他们观察的自觉性,教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些习惯主要包括:
1.随时留意生活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教学生养成平时留意生活的习惯,时时处处能够以观察的态度来看待周围事物。一个人如果平时就能留意生活,那么他就会逐步积累起观察的经验,遇到外来事物他就必然会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和判断。反之,平时不留意,只有到写文章时才去临时观察一下,即使观察得很用心,也会因为缺乏观察能力和平日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达不到好的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有一天忽然为了要写文章,才有意去精密观察一下,仔细认识一下,这样的观察和认识,成就必然有限,必然比不上平时能够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人。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还在于平时有好习惯。”
2.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认真、细致地观察,是保证观察活动正常进行,取得良好观察效果的前提。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它的全貌,它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并不见得是一目了然的,它往往需要观察者反复地、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达到目的。而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则常常会出现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情形,不能耐心地、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因而这一时期帮助他们克服马虎、粗疏的毛病,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显得非常重要。
3.动脑思考和语言表述的习惯。如前所述,观察就是一种思维的知觉,离开了思维,离开了对于观察对象的认识,观察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思维是观察中的一个实质性因素,所以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观察中思维习惯的培养。在初中时期,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更多的注意的是事物外露的表面现象,而不能很好地注视和探究事物的内部性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观察中思维的习惯,主要是帮助他们由对事物外表现象的观察深入到对事物内部性质和内在联系的思考,充分发挥思维在观察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
二、加强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除了要让学生养成平时的观察习惯外,语文课还必须注意加强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相比,从现象上看,语文课的观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似乎不那么紧密,它的具体目的、要求似乎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因而在观察问题上也极容易出现某种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春天来了,不少教师常常要带领学生到野外春游,回来好给学生命一个《春》之类的作文题目。那么这次春游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的项目有哪些?今年的春游与去年相比在观察要求上有什么不同?却不是每个教师都有事先考虑的。结果表面上看学生情绪很高,玩得很痛快,实际上却收效甚微。这是语文课观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在语文课上则强调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例如组织学生观察日出,总要事先确定本次观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等等,而学生的观察活动则是按照教师所确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
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要求的能力。学生的观察活动更多的是靠平时自我进行的,这就需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善于不断地给自己提出具体的观察任务,并明确每次的观察目的和要求。例如上面举到的要学生写“观察日记”“生活速记”或开展“小记者”活动,教师即应该在观察目的和要求方面给以积极引导。一般来讲,学生自我观察的具体目的和要求应该与语文课的总体目的和要求保持同步。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知识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下述的三种途径来进行:
1、结合阅读教学,讲解有关的知识和方法。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记叙文、文学作品和事物性的说明文,都是作者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缜密的思维写成的,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观察经验和方法。我结合这些文章,把作者观察的经验和方法教给学生。例如朱自清的《绿》就是这样的一篇好文章。作者观察梅雨瀑,视线的转移从平视、俯视、环视、仰视再到平视,既自然又合理,很有顺序;在看到的梅雨亭、梅雨瀑、三面的山、空中的云各种景物中,以观察梅雨瀑为重点,目的十分明确。作者观察梅雨潭的绿,绿作为一种色彩,它的特征本来是很难把握的;而作者充分发挥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随着思维范围一层一层的拓展,潭水绿的特征也一步一步地被揭示了出来。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从中学到观察的不少知识和方法。
2、结合实际观察,给以实地的指导。在观察活动中,我结合观察的具体对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例如观察的顺序,如果是观察景物,到底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一定的方位次序观察?还是移步换景,按景物出现的先后次序观察?如果是观察一座建筑物,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次序观察?还是按照从主要部位到次要部位的次序观察?还是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或从里到外的次序观察?我在引导观察的时候主要让学生从大方向入手,并且与身边事物相联系,再引导观察其中的细节。如一个南瓜,问学生大体形状什么样,都会说圆的。我再问,是不是像皮球那么圆呀?中学生已经能分出各种的细微的差别,当然会说没有皮球圆。我再加以引导那是怎么样的圆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系统的观察,说出上面宽,下面窄的圆等,然后再观察细节,如瓣瓣、颜色、瓜蒂等。这些小细节上又是什么形状的,在细节中再发现出细节来给孩子观察,并不要把答案直接给他。再比如: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如柳树、松树)各有什么特点,及不同造型的树,有些树是直的,有些树是弯的,还有高的、粗的、细的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教师都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给以实际的指导。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也就逐步形成了独立观察的能力。
3、结合作文实际,及时纠正观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作文中可以得到反映。我通过作文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水平,并及时纠正他们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先看我班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观察日记:
——今天,天气特别好,阳光普照着大地,我到我家后山上去玩。已经是春天了,柳枝发芽,冬麦绿茸茸的。一棵棵杏树全都开花了,花儿很好看。(3月28日)
从这则日记看,这位学生可以说基本上抓住了春天小草发芽及杏花都开了的特点,并把观察的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杏花上面,但可惜观察得不细致,不具体,没能很好地抓住它的特征。她的作文从小学升入初中时一般,我经常鼓励她写观察日记,这次我又鼓励她并进行具体指导,她又连续两次去山上观察。日记是这样写的:
——今天,我到我家后山上去玩。那里的很多花都开了,多漂亮啊!我们这儿,过了清明时节,如雪如霞的杏花便于乡间野径次第绽放,白里透红,红里泛白,一副欲绽还收、欲说还羞的娇容,缀满了大地和天空留出的背景,衬出春天的万般柔美。那淡淡的芳香,是春天的呼吸,把大地的沟沟壑壑,都播遍了温馨的气息。(4月1日)
——今天,我又去我家后山上看杏花。赏杏花最美的时刻,是在一日之晨。当春日的第一缕曙光洒满大地,万物充满生机。杏树翠叶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唐代诗人高蟾之说:“天上碧桃和露植,日边红杏依云栽。”在晨曦的漫掩下,杏树犹如雨后的青草,放出了鲜绿的光彩,把挂在杏树枝上的一簇簇花朵,映成一轮轮光晕,由深而浅,若有还无,展现了它妩媚的容姿。那杏花以其充沛的张力盛放着,一重重红色、淡红色、淡白色的花瓣,仿佛要将体内贮藏已久的能量猝然释放出来,让人感受到传来了生命的律动。
看着眼前的杏花,我又不由得想:当春意越来越浓烈,春风越吹越温柔,每种花儿都来凑热闹了,到那时杏花却要走了,离开与它相伴的枝头,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以优美的舞姿,无声无息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但我更坚信,明年的杏花会更美!(4月5日)
这三则日记,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进步过程。它说明,从作文中发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然后再让他们去作必要的反复观察,其间渗透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诉诸笔端,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4、采用多种手段,指导学生有技巧地观察。观察是有技巧的,所谓的“技巧”,其实就是观察的方法,观察时光用眼看还不行,还要用耳听、手摸、嘴问、鼻闻,更重要的是用大脑去思考,那种不动脑筋的看,不能称之为观察,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生动具体。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观察的技巧有许多,我们不妨让学生在观察时先对事物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再对其某一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还可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还可以运用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如写人则可由其外貌到性格,写物则可由其形式到内容;还可采用移步换景观察法,它适用于游记一类的文章。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交叉使用。还可以把观察与联想相结合,因为中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象力,只要我们正确诱发学生的联想,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感知到的事物才有神。平时在讲读课文教学中,我多用投影,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启发他们想象;多用录音,借用一些与课文感情一致的音乐,与课文一起配乐朗读。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象的翅膀会飞得很远很远。然后在脑际展现出一幅幅无限宽广的图画。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得具体生动,淋漓尽致,写出文章来才可能是内容丰满,具体而生动的
总之,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是在一般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当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意性达到一定水平时产生的高级知觉活动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人的观察力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类型、能动性、深刻性、反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如有人属主动观察型,有人属被动观察型等,这些差异与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活动及培养都有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质。